乌龙茶说课——李颖
2024精选茶艺课教学精品教案任意下载[完整版]
![2024精选茶艺课教学精品教案任意下载[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1bb44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7.png)
2024精选茶艺课教学精品教案任意 [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茶艺教程》第三章节“茶冲泡与品鉴”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四大类茶冲泡方法,以及品茶基本技巧和礼仪。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大类茶冲泡方法。
2. 培养学生品茶基本技巧和礼仪。
3. 提高学生对茶文化认识和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茶种类繁多,冲泡方法各异,学生难以一次性掌握。
教学重点:四大类茶冲泡方法和品茶基本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茶叶、茶具、热水壶、计时器、品茗杯等。
学具:笔记本、笔、品茗杯、茶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为学生展示一场茶艺表演,让学生亲身感受茶艺魅力。
2. 理论讲解(15分钟)(1)介绍四大类茶特点和冲泡方法。
(2)讲解品茶基本技巧和礼仪。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绿茶为例,详细讲解冲泡步骤和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冲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5分钟)各小组分享冲泡心得,讨论遇到问题。
7. 课堂展示(10分钟)各小组进行茶艺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四大类茶冲泡方法。
2. 品茶基本技巧和礼仪。
3. 绿茶冲泡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2. 作业题目:设计一场茶艺表演,包括茶品选择、冲泡方法、表演流程等。
答案: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创意设计茶艺表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四大类茶冲泡方法和品茶技巧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茶艺比赛,提高实践能力;组织茶艺讲座,加深学生对茶文化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小组讨论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为让学生对茶艺产生浓厚兴趣,我将精心设计一场实践情景引入。
我会选择一场具有代表性茶艺表演,通过现场演示和互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茶艺雅致和韵味。
在这一过程中,我会着重关注学生情绪反应和参与程度,适时引导他们关注茶艺细节和美感。
乌龙茶茶艺培训课件PPT

02 乌龙茶冲泡程序 10、内外养身
将浸润茶叶的茶汤再次浇洒在壶身上,以茶汤滋润紫砂壶,起到养壶的作 用。
11、若琛听泉
品茗杯又称若琛杯,听泉是欣赏水流流出时落下的声音,既在欣赏水又表 明了人们对水的珍爱。
12、游山玩水
带给人一种与自然相同,悠然自得的感受。
02 乌龙茶冲泡程序 13、关公巡城
即循环分茶法,是传统茶道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至于冲泡次数,乌龙茶有“七泡有余香”之说,这与茶叶质量 和冲泡方法得当有关,但要注意每次冲泡好后要倒出茶汤,久泡于 壶中会影响浓醇甘鲜的滋味。
PART 02
乌龙茶茶艺的 冲泡程序
02 乌龙茶冲泡程序
1、佳叶共赏
今天,我们为您所选用的是安溪铁观音,属乌龙茶之极品。外形条索卷曲,肥 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油亮,被人们形象的比喻为蜻蜓头,青蛙腿。 2、孟臣静心
01 乌龙茶冲泡要领
朱泥壶是泡铁观音的首选。 由于朱泥因高收缩本质或砂浆比率而呈现之皱纹,观壶 表是平整的,但侧面细察却有很多微细、紧密而天然之收 缩感浮现浆面,以此壶冲泡扬香力特高,茶汤紧结柔滑, 回甘强,属性十分特殊,最适合冲泡台湾高山茶,及福建 铁观音、黑茶等轻发酵重香气之佳茗。 只要是紫砂壶,不管何种泥料,都具有独特的双气孔结 构,都具有透气性,都是宜茶的。唯独朱泥的收缩比大, 烧成后相对密度大,兼有瓷器善存茶香、紫砂可透气的性 能,故特别适宜泡乌龙、铁观音。
14、韩信点兵
茶壶内的茶水只剩下很小一点时,茶水在壶嘴一点一滴地流出,茶道术语称为 “韩信点兵”也。
15、敬奉香茗
铁观音汤色金黄,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并有兰花香味,风格 独特。“有茶中之王、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誉。
02 乌龙茶冲泡程序 16、乾坤旋转
小学作文阅读:第三课乌龙茶

第三课乌龙茶教学内容:成长笔记之乌龙茶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描写心理的变化,结构清晰地写出自己的成长的感悟。
2、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话,反思自己的行为,学会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写出自己对生活中的某事的内心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抒写感悟,做到自我提高和升华。
教具准备:无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评讲课,略)第二课时一、故事导入。
《芝麻里的米粒》故事内容:小主人公郭刚因被小小的剪刀理出各种发型迷住,在一次作文课写下理想:做一个理发师。
而被同学们和老师们嘲弄。
小郭刚受挫回到家,很不高兴。
这事被正俯身从芝麻里拣出杂物的母亲知道了。
母亲告诉儿子:“你和他们不一样的,你瞧,这一粒长长地透亮的米粒出现在灰黑的芝麻中,就好比你,虽平常,但我们缺不了它。
不管以后你做什么,只要自己喜欢,对别人有用处,那就不是没有出息。
”小郭刚被无数芝麻中的那一粒米彻底打动了,这也让他知道了自己非同寻常的价值。
后来25岁的郭刚在大上海拥有了自己的两家染烫设计店,名叫“圣陶金”。
如今的郭刚,无论在哪儿都充满自信和平和。
因为他确信,自己就是那一粒小小的米粒——没有宏伟志向,但不无用处。
提问: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呢?(学生答)如:①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用处的,要自信。
②有梦想才有动力,有梦想就去追。
③鼓励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小结:同学们的感悟比较深刻,也希望同学们能受到感染和熏陶,让自己变得更自信,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实呀,细细回味我们的生活,一段难以忘怀的回忆,一句照亮心灵的话语,一位印象深刻的同学,都给我们启迪,让我们反思。
这正如一杯乌龙茶,茶香满口,又回味无穷,还感慨万千。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新的课题——乌龙茶(板书课题)二、亮点赏析,悟一悟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习中都遇到过困难、挫折,那么你自己,你的爸妈,你的朋友,是怎样帮助你度过难关的?一位小作者的父亲为了帮助他度过难关,去走了一趟泥路,从而让小作者豁然开朗。
中国乌龙茶“一路一带”文化构建与传播研究

中国乌龙茶文化时广泛吸纳西方先进文化 ,做到文化融合。详细来 说 ,中国乌龙茶 “ 一路带”文化构建与传播 的主要对策包括 :
3 . 积极开发茶文化国际传播新模式 我 国文化在近几年有很多成功 “ 走出去” 的案例 ,乌龙茶文
1 . 搭好汉语 国际推广的快车 化在构建和传 播过 程中 , 可 以借鉴这些案例 ,开展新模式 ,构建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 的提高 ,汉语 热在 全球持续升温 ,作为汉 适合 当地人 民的文化传播形式 ,全 方面展现茶文 化和茶艺成果 。 语 国际推广 的重要支柱 ,孔子学院在全球迅速发展 ,截至 2 0 1 5年 比如可 以借鉴影像 资料进行传播 ,顺应 多元化媒介传 播的需求 ,
汉语 比赛 中常态化 。其次 ,可以编写关于 中国乌龙茶 文化 的相关
[ 1 ] 吕笑容 , 骆 红斌 . “ 中国武术 丝路 行” 传播机 制研 究— — 基于“ 一 ] . 浙江体 育科 学 , 2 0 1 6 , 0 4 : 5 - 9 + 2 5 . 教材 , 积极探索乌龙茶与世界其他茶类的共通性 , 挖掘 “ 一路一带” 带一路 ”的 文化学视 角 Ⅱ 沿线 国家 的历史 ,以历史增强文化认 同感 ,形成完善 的乌龙茶文 [ 2 】 方彩琴 . “ 一 带一路 ”背景 下 中国茶 文化的 国际传播 Ⅱ 】 . 福 建茶
也被称之为 “ 美容茶” 、 “ 健美茶” , 产于福建的闽北、 闽南及广东 、 的经验 ,成立乌龙茶文化 民间组织 ,利用软实力外交加强交流与 台湾三个省 , 福建省安溪县是最主要生产地区。 合作 ,开展 “ 茶与咖啡 ( 酒) ”对话等活动 , 利用各种活动 、节 日 二、中国乌龙茶 “ 一路一带”文化构建与传播对策分析 等开展乌龙茶文化宣传 ,建立长效机制 ,发挥侨胞作用 ,传播乌 路一带”战略主张文化先行 , 注重人文领域 , 强调民间交往 , 龙茶文化 。在 “ 一 路一 带”沿线 国家 居住 着很 多华人 , 他们对乌
中国特色茶叶品类-乌龙茶——大连教育数字课堂优质课大连职业教育品质生活课堂《茶艺》系列课程之一

2021年第07期272高教论坛中国特色茶叶品类-乌龙茶——大连教育数字课堂优质课大连职业教育品质生活课堂《茶艺》系列课程之一宋芋颖大连旅游学校(大连女子学校),辽宁大连116000各位同学,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来到茶学堂,和我一起来学习中国的茶文化。
一碗茶汤,几千年的韵味!在我国的六大茶类中,就有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茶叶品类它就是乌龙茶。
喜欢乌龙茶的朋友,一定喜欢乌龙茶高扬的清香和独特悠久的韵味。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学习一下有关乌龙茶方面的知识。
一、乌龙茶概况乌龙茶(Oolong tea),亦称青茶,属于半发酵茶,性质温和,既有红茶的甘醇,又有绿茶的清香。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的中国特色茶叶品类。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掌握乌龙茶制作工艺的国家,也是唯一出口乌龙茶的国家。
乌龙茶主要产于福建省的闽南地区(铁观音、黄金桂、毛蟹、本山等)、闽北地区(大红袍、肉桂、水仙、奇种、名丛等),以及广东(凤凰单丛、凤凰水仙等)和台湾(冻顶乌龙、文山包种等)三个省。
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
闽南乌龙茶代表茶类:铁观音;闽北乌龙茶代表茶类:大红袍; 广东乌龙茶代表茶类:凤凰单枞;台湾乌龙茶代表茶类:冻顶乌龙。
乌龙茶在加工工艺上一般经过采摘、萎凋、做青(摇青、晾青)、炒青、揉捻、干燥等工序。
其中,做青是乌龙茶制作的重要工序,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
乌龙茶特殊的香气和绿叶红镶边就是在做青这步中形成的。
在福建方言中,“乌龙”的意思是“糊里糊涂”。
我们知道在足球比赛中,把球踢进自家球门叫“乌龙球”。
那么为什么人们却把一种很好喝的茶,称为“糊里糊涂”的茶呢?传说,当年有一位茶农在山上采完茶青后,将茶青鲜叶放在竹篓里,然后背下山。
山路崎岖,在下山的过程中,竹篓里的鲜叶随着人体上下颠簸、左右摇晃,茶青鲜叶经过碰撞后,产生了花一样的清香。
2024年(完整版选修课《中国茶文化》全套精彩教案最新

2024年(完整版选修课《中国茶文化》全套精彩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课程选自《中国茶文化》选修课,涉及教材的第三章“中国茶的品类与鉴赏”以及第四章“茶艺与茶道”。
详细内容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六大类茶的品种特点、制作工艺、冲泡技巧及其文化内涵;同时,对茶艺的基本流程、茶道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国六大类茶的品种特点及冲泡方法,提升对中国茶文化的认知。
2. 培养学生的茶艺技能,学会欣赏茶道之美,提升审美情趣。
3. 通过茶文化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茶道的哲学思想及茶艺的实践操作。
教学重点:六大类茶的品种特点、冲泡技巧以及茶文化的基本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茶叶样品、茶具、投影仪、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茶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茶圣陆羽的故事,引入中国茶文化的学习。
2. 新课内容讲解:a. 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的品种特点及制作工艺;b. 茶艺的基本流程及茶道哲学思想;3. 实践操作:a. 演示绿茶、红茶的冲泡方法;b.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心得;4. 例题讲解:以乌龙茶为例,讲解冲泡技巧及品鉴要点;5.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冲泡一款茶,其他同学进行品鉴;六、板书设计1. 中国六大类茶: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2. 茶艺基本流程:备具、赏茶、置茶、冲泡、品鉴、收具;3. 茶道哲学思想:和、敬、清、寂。
七、作业设计2. 答案:学生需在作业中体现茶叶的品种特点、制作工艺、冲泡技巧及品鉴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茶经》、《陆羽茶经》等茶文化经典著作,深入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底蕴。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茶艺表演、茶文化节等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茶艺课说课

铁观音教学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温暖的乌龙茶”。
下面我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安全事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要求,参照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拟定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茶的产生、种类;2、使学生掌握乌龙茶的产生、产地和花色品种3、认识泡制乌龙茶的器具,掌握各器具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乌龙茶的行茶步骤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2、通过分组的形式练习行茶,提高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
情感目标:1、让学生能体验到不同类型的茶,从而体验生活的乐趣,使学生爱生活会生活。
2、通过行茶练习,培养学生学习、劳动认真负责、有始有终的做事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具、安全事项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我将乌龙茶茶具的认识使用及其行茶实践确定为本课重点,将乌龙茶行茶步骤及注意事项定为难点。
1、教学重点:乌龙茶的实践沏泡及沏茶器具的认识与正确使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所以我将冲泡过程定为重点。
2、教学难点:乌龙茶行茶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乌龙茶作为较晚发现的一类茶,不仅茶叶制作工序繁琐,而且操作过程复杂。
把每一操作名称和冲泡过程结合起来有些困难,所以设为难点。
3、教具:多媒体、茶具、茶叶4、设备安全事项:①物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
②安全操作电茶壶,壶嘴对无人方向。
③规范操作,注意防电、防烫。
三、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五大板块:1、看视频-----引入主题,2、赏茶-----学会茶叶的分类并了解中国十大名茶,3、知茶---认识茶具名称及用途,4、学茶-----学习茶艺、品味茶香,5、识茶---课外拓展。
其中第4个部分“学茶”是本节课重点教学内容。
下面我来详细说说各个环节的安排:1、看视频----引入主题设计内容:展示多媒体动画设计意图:乌龙茶又称青茶,它的名称来自一次乌龙事件,在导入部分让学生对乌龙茶的名称产生疑问带着问题观看动画,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乌龙茶说课——李颖

《乌龙茶行茶法》说课稿李颖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乌龙茶行茶法”。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编写的中等职业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材——《茶艺概论》,该教材是教育部规划教材。
实用性强,重在培养学生规范、标准化的服务技能和适应行业发展与职业变化的能力。
乌龙茶的冲泡是中国茶艺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现代茶艺馆中最为实用并广泛应用的茶艺表演,学好它至关重要。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要求,参照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拟定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和掌握乌龙茶的行茶过程,熟练乌龙茶茶艺表演。
达到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设置茶艺场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操作,培养学生展现茶文化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进化心灵,美化生活,展现茶艺师的人格魅力。
3 、教学重点与难点: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我将乌龙茶行茶方法、乌龙茶茶艺表演确立为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并不高,文化底蕴薄,但她们追求美好,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于茶艺充满了好奇心,学习积极性极高。
三、教法设计本节课是茶艺实践课,以实际应用场景为核心,力图“以用为本、学以致用”,使用角色模拟的方式,逐步深入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设置茶艺试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利用各种茶艺用具、多媒体带领学生逐步步入乌龙茶的世界。
通过观察、模仿、尝试、练习四个环节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际操作演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按照茶艺师职业工作的特点,多次不同情境的实训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四、学法指导通过设置茶艺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茶艺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龙茶行茶法》说课稿
李颖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乌龙茶行茶法”。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编写的中等职业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材——《茶艺概论》,该教材是教育部规划教材。
实用性强,重在培养学生规范、标准化的服务技能和适应行业发展与职业变化的能力。
乌龙茶的冲泡是中国茶艺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现代茶艺馆中最为实用并广泛应用的茶艺表演,学好它至关重要。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要求,参照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拟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认识和掌握乌龙茶的行茶过程,熟练乌龙茶茶艺表演。
达到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设置茶艺场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操作,培养学生展现茶文化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进化心灵,美化生活,展现茶艺师的人格魅力。
3 、教学重点与难点: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我将乌龙茶行茶方法、乌龙茶茶艺表演确立为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并不高,文化底蕴薄,但她们追求美好,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于茶艺充满了好奇心,学习积极性极高。
三、教法设计
本节课是茶艺实践课,以实际应用场景为核心,力图“以用为本、学以致用”,使用角色模拟的方式,逐步深入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设置茶艺试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利用各种茶艺用具、
多媒体带领学生逐步步入乌龙茶的世界。
通过观察、模仿、尝试、练习四个环节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际操作演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按照茶艺师职业工作的特点,多次不同情境的实训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四、学法指导
通过设置茶艺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茶艺意境。
学生通过任务驱动、观察发现、自主练习、合作探究、角色扮演、模拟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五、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本着以旧迎新的原则,创设场景,激发引导,重点抓住学生们的好奇心理和爱动手等特点进行教学,教学过程如下:
1、复习提问:
(1)通过观看幻灯片中展示的各种茶具,让学生回答出茶具的名称、用途通过提问,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同时自然过度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的参与到下面的教学活动中。
(2)请学生进行行茶程序的演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学生的行茶表演,提出进一步要求:乌龙茶要如何冲泡?
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创立问题情景,激发思维,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3、新课教学
第一步:采用多媒体演示法演示乌龙茶的冲泡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设计如下问题:视频中冲泡茶的方式和我们通用的冲泡方法有什么不同?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动脑思考,并进行分组讨论,最后由我和学生一同进行总结,得出结论:乌龙茶的冲泡方法。
第二步:由我演示台式功夫茶茶艺表演,并随时讲解。
学生分组互相演练,我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表演中的难点和应该注意的细节。
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礼仪知识,通过采用分组讨论,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这也是
培养职校学生以后踏上工作岗位的一个重要素质。
4、课堂练习
紧密联系本节课,让学生分组演练、模拟表演,并找出演练中出现的问题,我做点拨,使学生可以更清楚的掌握茶艺表演的重点和难点。
5、课堂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巩固新知识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让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完善了知识体系并在头脑中构建框架形成记忆。
6、布置作业
我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通过布置作业,能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预习的习惯,真正做到将知识学以致用,为将来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六、教学反思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通过场景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生动直观地多媒体教学,很好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学习氛围浓厚,教学效果明显,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团队意识和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
探究式分组讨论的成功运用,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将来走进工作岗位铺垫了基础。
3、达到职业教育五个对接的要求。
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