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神奇的天空(故事)教学设计
神奇的天空课堂

神奇的天空课堂——南明小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五(二)班陈维仁目录1.目录 (1)2.神十发射时和在轨飞行时的精彩瞬间 (2)3.神十航天员的故事 (3)4.了解天空课堂的授课内容 (7)5.天空课堂的授课意义 (9)6.我的太空梦 (10)神十发射时和在轨飞行时的精彩瞬间神十航天员的故事聂海胜简历:聂海胜,1964年9月出生,湖北襄阳市枣阳人,少将军衔。
高中毕业时通过空军招飞,于空军长春飞行学院(今空军航空大学)入伍,1998年1月成为中国第一批航天员。
2005年6月,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13年4月,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
聂海胜儿时生活贫困,常常为几元钱的学费发愁,甚至曾用一只兔子代替学费。
聂海胜学习刻苦,随无钱购置资料,但课本上的内容能够记得清清楚楚。
初中毕业,他考上了县重点高中。
学校了解到他的家庭困难,为他补助了救济金。
每次放假,他还去堂兄家帮着搬木材、装茶叶、下地干活,挣十几块钱,靠自己的双手挣出了上高中的学费。
高中毕业时,聂海胜遇到了空军招飞并顺利通过,对于自幼憧憬翱翔蓝天的他而言,这是一次幸运的机遇。
离家时,聂海胜像往常上学一样只背了一个书包。
他不让母亲出门送自己,怕母亲难过。
在航校,聂海胜也是那一拨学员中的佼佼者,作为同行中第一个“单飞”的人,他被要求讲讲飞行体会,他只说了一句话:“啥也不想,只管飞!”1989年6月12日,聂海胜开始改装后第一次驾驶某型歼击机单飞。
第二天,他就遭遇险情。
当时,他准备飞向4000多米的高空,发动机“停车”了。
瞬间,飞机转速、高度下降,舱内温度急剧升高。
尝试多种办法后,他仍不能阻止飞机下落,地面指挥已经同意他跳伞。
此时,飞机距离地面只有四五百米,他不得不按下了弹射开关。
睁开眼时,聂海胜已落在了稻田里,飞机摔在了距离一百多米远的山沟里,着火爆炸了。
经查明,事故原因是由于发动机压缩器上的叶片出了机械故障。
鉴于聂海胜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冷静处置险情,想尽一切办法挽救飞机的勇敢精神,部队党委为他记了三等功。
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神奇的话

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神奇的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语言的魔力,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发散能力。
二、教学准备1.PPT或黑板。
2.10个小贴纸。
3.目标单词卡片(神奇、话、字、画、颜色、笑)。
4.绘本《奇妙的话》。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目标单词卡片,让学生观察,并逐个读出。
2.询问学生对这些词的理解,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2. 引入(10分钟)1.教师出示绘本《奇妙的话》的封面,引导学生预测故事内容。
2.阅读绘本《奇妙的话》,注重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的引导。
3. 讨论(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并讨论主要人物是如何用话语实现愿望的。
2.引导学生思考,话语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作用。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故事。
4. 演练(15分钟)1.教师将10个小贴纸分发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分别在小贴纸上面写下他们想实现的愿望。
2.学生将愿望告诉身边的同学,同学们会给出一些鼓励和祝福的话语。
3.学生将小贴纸贴在教室的“神奇的愿望墙”上,展示他们的愿望。
5. 拓展(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一个小游戏:学生挑选一个贴纸,读出上面的愿望,然后给出一个与愿望相关的表情或动作。
2.学生根据伙伴的表情或动作,猜测他们想要表达的愿望是什么。
6. 总结(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堂重点,总结语言的神奇力量和话语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传递爱和祝福。
四、课后作业1.学生记录自己在课堂上听到的有趣的话语。
2.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语言的小短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绘本、讨论和实践的方式,深入理解话语的魔力和作用。
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并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祝福他人。
同时,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训练了观察力和思维发散能力。
这样的课堂设计既有趣又有效,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幼儿园主题教案《神奇的太空》

幼儿园主题教案《神奇的太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探索太空》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太空的基本概念,认识太阳、地球、月球等天体,了解宇航员和太空飞船,以及太空探索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太空的基本知识,认识太阳、地球、月球等天体。
2. 培养幼儿对太空探索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空概念的理解,天体的认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太空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空主题挂图,太阳、地球、月球等天体的模型,太空飞船模型,宇航员图片。
2. 学具:太空探险绘画材料,太空飞船制作材料,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太空主题挂图,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些天体是什么?”引导幼儿回答,介绍太空的基本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天体模型,讲解太阳、地球、月球等天体的特点,让幼儿观察并记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绘画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太空,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实践活动(10分钟)分组进行太空飞船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太空概念2. 天体认识太阳地球月球3. 太空探索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太空。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和家人分享你学到的太空知识。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对太空有了初步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对太空探索的兴趣。
课后可以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观察夜晚的星空,进一步了解天体,拓展知识面。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具与学具的选择与应用5.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与互动性6. 板书设计的简洁与明了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点。
神奇的天空 中班语言

白兔、绵羊、白马和白熊啊!你们在哪里呀?小妹妹心里真着急。白胡子老公公挥 着手说:“别着急,我就是白兔、绵羊、白马和白熊变的……”话还没说完,就吹来 一阵风,白胡子老公公身子一抖,变成了五只小白狗和一只大白狼。大白狼张开大 嘴巴,渐渐地靠近了小白狗们,眼看就要把小白狗们吞了!怎么办?真急人! 忽然,五只小白狗紧紧地靠拢在一起,变成了一只白老虎。白老虎一口把大白狼 吞下了肚子。嘿,小白虎长胖了,变成了一只大白虎。一眨眼,一只大白虎又变成 了一只大帆船。大帆船扬起白帆,迎风飘着。 蓝蓝的天空就像蓝蓝的大海,大海上有只白色的大帆船正在向着远方航行。 小妹妹向着帆船挥挥手:“再见,白帆船,祝你一路平安!”
白胡子老爷爷
小妹妹站在草地上,抬头看着天。 蓝蓝的天空,浮着几朵白云。一朵像白兔,一朵像绵羊,另外一朵像白马, 最大的一朵像白熊。小妹妹向他们招招手:“朋友们快来呀,我们一起玩,好吗?”
白兔、绵羊、白马和白熊听到了小妹妹的话,就慢悠悠地飘下来,飘下来,钻进窗户, 来到了小妹妹的身边。小妹妹高兴的跳起舞。白兔、绵羊、白马和白熊也跟着跳舞。 他们越跳越快,后来就分不清谁是白兔、谁是绵羊、谁是白马、谁是白熊了。小妹妹 觉得朋地上升, 上升,在天空中变成了一个白胡子老公公。
幼儿园神奇的翅膀语言教案

幼儿园神奇的翅膀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想象,体验语言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兴趣。
3. 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神奇的翅膀》:讲述一只小鸟因为神奇的翅膀而能够自由飞翔,体验不同场景的故事。
2. 单词学习:天空、大地、河流、山川、森林等自然景观。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神奇的翅膀》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观察与想象:让幼儿观察图片,想象自己拥有神奇的翅膀,带领幼儿体验飞翔的感觉。
3.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场景,让幼儿运用所学单词进行情景模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拥有神奇翅膀的体验,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 评价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3. 搜集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估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神奇的翅膀》。
2. 图片素材:天空、大地、河流、山川、森林等。
3. 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4. 小组讨论卡片。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讲述《神奇的翅膀》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故事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学习单词:教师出示图片,教授单词“天空”、“大地”、“河流”、“山川”、“森林”,让幼儿跟读并理解单词含义。
3. 情景模拟:教师设置场景,让幼儿运用所学单词进行情景模拟,如:“小鸟飞到天空”、“小鸟掠过大地”等。
4. 小组讨论:幼儿分成小组,讨论自己拥有神奇翅膀的体验,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5. 绘画活动: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让幼儿绘制自己心目中的神奇翅膀。
七、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继续练习使用所学单词。
2024年幼儿园主题教案《神奇的太空》

2024年幼儿园主题教案《神奇的太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主题活动教材《神奇的太空》,涉及第四章“探索宇宙”中的第1节“宇宙星空”和第2节“太空探险”。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如太阳、星星、月亮等;认识航天员和太空飞船,初步了解太空探险的基本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对宇宙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2. 帮助幼儿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如太阳、星星、月亮等。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宇宙的广阔和神秘,以及太空探险的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宇宙的兴趣,掌握宇宙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宇宙星空图片、航天员和太空飞船模型、PPT课件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宇宙星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太空的认识和好奇。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太阳、星星、月亮等宇宙基本知识。
(2)介绍航天员和太空飞船,让幼儿了解太空探险的基本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宇宙主题,如太阳、星星等,用画纸和彩笔进行创作。
(2)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作品。
4. 小组讨论(5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太空探险的过程,了解航天员的艰苦付出。
(2)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2)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大神奇的太空2. 副宇宙星空、太空探险3. 知识点:太阳、星星、月亮、航天员、太空飞船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幅太空探险画作业要求:以太空为主题,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太空探险画。
答案示例:幼儿作品,以创意和想象为主,无需统一答案。
2. 作业提交:下节课带回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活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幼儿对宇宙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学方法和教具的使用是否合适。
幼儿园教案神奇的天空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

幼儿园教案神奇的天空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幼儿园教案:神奇的天空——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一、简介天空中的天气现象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了解和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对于幼儿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互动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意识。
二、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不同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能够观察并描述当天的天气状况。
3. 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对天气现象的兴趣。
4. 提升幼儿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学习爱护自然、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1. 天气现象相关图片、卡片或实物,如太阳、云朵、雨滴等。
2. 团队合作游戏道具,如天气拼图、天气猜谜等。
3. 书籍、幻灯片或视频资源,用于讲解和呈现不同天气现象。
4. 幼儿园露天场地或户外活动区域。
四、教学活动活动一:天气认知步骤:1. 教师给幼儿展示不同天气现象的图片或实物,并简单介绍每个天气现象的特点,如晴天阳光明媚、阴天多云等。
2. 通过问答形式与幼儿互动,帮助他们理解不同天气现象。
3. 引导幼儿观察窗外天空的状况,让他们根据所见描述今天的天气情况。
活动二:天气拼图步骤:1. 将天气现象的拼图碎片分发给小组的幼儿。
2. 要求幼儿协作完成拼图,并按照正确的顺序拼凑出完整的天气现象图案。
3. 每个小组完成后,让他们向其他小组展示并解释自己拼图的过程。
活动三:天气猜谜步骤:1. 教师给幼儿出示天气猜谜的图片或动作表演。
2. 要求幼儿猜测图片或动作所代表的天气现象,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3. 引导幼儿互动交流,让他们解释为什么选择了某个答案。
活动四:亲身体验步骤:1. 利用天气状况适宜的时间,带领幼儿到室外场地进行观察。
2. 引导幼儿观察天空、云朵、太阳等天气现象,提醒他们注意变化。
3. 要求幼儿描述所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幼儿园的观察日记中。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之神奇的话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之神奇的话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到语言的重要性,了解通过语言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激发幼儿积极参与语言活动的欲望。
二、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参与活动,体验语言的神奇魅力。
2.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主动表达、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图片、卡片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基本的表达自己需求和想法的经验。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神奇,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 主体部分:a)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b) 教师通过卡片游戏,让幼儿学习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c) 小组讨论:让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经历,体会语言的重要性。
3. 总结部分: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活动收获,让幼儿认识到语言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1. 家庭延伸:家长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2. 环境延伸:在班级环境中布置语言角,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
注意事项:1.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能够真实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3. 活动形式要多样化,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分析幼儿在表达和沟通能力方面的提升,评价活动目标的有效性。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活动对幼儿家庭生活的影响,评价活动的延伸效果。
七、教学内容1. 认识语言的重要性:让幼儿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了解语言在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语言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3. 提高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让幼儿有机会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表达能力。
八、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中班语言活动:神奇的天空(故事)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anguage Activities in the Middle Class: The Magical Sky (Story)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中班语言活动:神奇的天空(故事)
活动目标:1、能围绕故事内容展开积极的想象与讨论。
2、对天空中白云变化的现象产生好奇心。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神奇的天空》、录音故事。
活动过程:1、谜语激趣。
教师:一朵花,在天上;像绵羊,像白兔;风来了,它走了。
——天空中的云儿还会变成什么?让我们来听故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里讲到了什么?
3、分解故事
(1)、教师边操作教具边分段讲述故事。
——“故事中的小妹妹在干什么?她看到了些什么?”
“白兔、绵羊、白马、白熊是怎么变成白胡子老公公的?
“白胡子老公公又变成了什么?
“最后,小妹妹看到了什么?说什么?
4、完整听赏故事,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你看到天空中的云儿像什么?
“为什么说是神奇的天空?
“为什么白云会变来变去”?
5、活动延伸
绘画:神奇的天空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很多小朋友都在自己玩自己的,还有的根本不听,老师提醒了也没有用。
导致在提问的时候没有几个小朋友举手回答问题,情况不是很好,要加强学习常规习惯的培养。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