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管理规定
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

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一、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管理施工现场的农民工,防止工资纠纷,维护农民工权益,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我们制定了以下管理制度:1.所有进入本项目施工的作业人员都必须按规定实施实名制管理。
2.所有进入本项目施工的作业人员都必须按规定进行考勤记录。
3.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明确分隔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
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实名登记。
4.施工班组应在作业人员进场前向项目部上报农民工人员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工种等情况。
5.项目部在农民工办理进场登记后,及时建立或补充完善对应的人员花名册,人员花名册应反映人员基本信息,并明确注明人员进场和离场时间。
6.农民工作业人员出入施工区域必须进行考勤,考勤记录作为其工资发放和解决劳资纠纷的重要依据。
7.农民工作业人员在本工程项目工作结束退场后,项目部应及时在人员花名册上注明其离场时间,在员工登记表中注明工资结算情况。
二、农民工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农民工的人身安全,确保施工生产无事故,我们制定了以下管理制度:1.所有进场农民工在入场三日内必须到当地派出所办理暂住证,同时携带身份证。
2.农民工必须在进场后进行体检,对体检不合格者严禁入场,有传染病者严禁入场。
3.所有农民工必须年满18周岁方可入场施工。
4.农民工进场后,必须服从指挥部安保管理,对违章违纪人员,安保有权依法处理,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者,移交当地公安机关处理。
5.在施工中,农民工必须佩戴劳保用品(安全带、安全帽等),否则,对其本人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6.所有农民工在工作之余,不准赌博、嫖娼、吸毒、打架、斗殴,对违纪者依法处理,并立即清退场。
7.施工作业现场,农民工要严格遵循安全法规,严禁违规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正式施工前指挥部要对农民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每个人都明确安全规定。
8.各施工队负责人要做好班前安全教育,在农民工进行日常施工前,要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和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
实名制管理制度

实名制管理制度
1、以真实身份信息为基础,采集进入施工现场的农民工和项目管理人员的基本信息,并及时核实、实时更新。
2、真实完整记录工作岗位、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考勤(考核工作量) 、工资支付、进退场时间等从业信息,并通过实名制管理信息化平台进行用工实名登记、管理。
3、建立实名制用工花名册,列明施工企业招用农民工的身份证信息、工作岗位(工种) 、工资卡号、进退场时间、联系方式等信息,并按照花名册登记人员的顺序,将对应的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工资卡复印件、劳动合同、进退场确认书等一同装订。
4、配备实名制管理所必须的硬件设施设备,施工现场原则上实施封闭式管理,设立进出场门禁系统,采用人脸、指纹、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电子打卡。
5、不具备封闭式管理条件的工程项目,应采用移动定位、电子围栏等技术实施考勤管理。
6、按月制作农民工考勤表(工作量表) ,真实记录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农民工的出勤(工作量) 情况。
考勤表(工作量表) 需农民工本人签字确认,并由施工企业(经施工企业授权的项目部)加盖公章确认。
7、劳动合同应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及支付方式等内容,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本人应各持一份。
8、未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或者分包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并进行用工实名登记的人员,不得进入项目现场施工。
9、农民工中途退场或者工作任务结束退场的,施工企业应主动结清工资,经班组长和农民工本人确认,确保在无欠薪的前提下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签订退场确认书。
企业员工的实名制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为加强企业员工管理,规范用工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正式员工、临时员工以及实习生等。
三、实名制管理内容1. 信息登记(1)员工入职时,须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由人力资源部进行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婚姻状况、学历、政治面貌、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
(2)员工离职时,人力资源部应及时办理信息变更或注销手续。
2. 劳动合同签订(1)企业应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2)劳动合同中应包含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纪律、劳动争议处理等条款。
3. 考勤管理(1)企业应建立考勤管理制度,规范员工考勤行为。
(2)员工应按照规定进行签到、签退,如实填写考勤记录。
(3)考勤记录作为员工工资发放、奖惩、离职等依据。
4. 社会保险和公积金(1)企业应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2)员工应配合企业办理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的相关手续。
四、实名制管理实施1. 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实名制管理的组织实施,确保各项规定得到落实。
2. 各部门负责人应加强对本部门员工实名制管理的监督,确保员工遵守相关规定。
3. 员工应自觉遵守实名制管理制度,如实提供个人信息,配合企业进行实名制管理。
五、监督管理1. 企业内部设立监督机构,对实名制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员工对实名制管理工作有异议,可向企业监督机构提出投诉。
3. 企业对违反实名制管理制度的员工,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3.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公立医院实名制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门诊、急诊、住院等医疗服务环节。
三、实名制管理原则1. 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实行实名制管理。
2. 安全保障:保障患者个人信息安全,防止泄露、滥用。
3. 方便快捷:简化患者就诊流程,提高就诊效率。
4. 责任明确:明确医院、医务人员、患者等相关方的责任和义务。
四、实名制管理内容1. 患者身份信息登记(1)患者就诊时,应主动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如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等。
(2)医务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登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3)患者信息登记后,应妥善保管,不得泄露。
2. 住院患者管理(1)住院患者入院时,应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并由医务人员进行身份核实。
(2)住院患者出院时,应办理出院手续,并确认患者身份。
(3)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身份信息准确无误。
3. 门诊患者管理(1)门诊患者就诊时,应主动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并由医务人员进行身份核实。
(2)医务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就诊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3)患者就诊结束后,医务人员应提醒患者妥善保管就诊资料。
4. 信息化管理(1)我院应建立完善的实名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患者信息登记、查询、统计等功能。
(2)医务人员应熟练操作信息化系统,确保患者信息准确无误。
五、责任与义务1. 医院责任(1)建立健全实名制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
(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实名制管理意识。
(3)确保患者个人信息安全,防止泄露、滥用。
2. 医务人员责任(1)认真执行实名制管理制度,确保患者身份信息准确无误。
(2)尊重患者隐私,不得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3)及时更新患者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3. 患者义务(1)主动配合医务人员进行身份核实。
总包单位实名制管理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加强建筑业劳务用工管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建筑业劳务用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建筑市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规范总包单位劳务用工管理,提高用工管理水平。
2.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防止工资拖欠。
3. 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提升建筑行业整体形象。
三、制度内容1. 实名制登记(1)总包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劳务用工人员进行实名登记,确保用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实名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用工类型、用工岗位、用工期限等。
(3)总包单位应在用工人员进场前完成实名登记,并将登记信息录入劳务用工管理信息系统。
2. 用工合同管理(1)总包单位应与劳务用工人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2)劳动合同内容应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争议解决等。
(3)劳动合同签订后,总包单位应将劳动合同文本存档备查。
3. 工资支付管理(1)总包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务用工人员工资。
(2)工资支付方式可采用银行转账、现金支付等,具体支付方式由双方协商确定。
(3)总包单位应建立工资支付台账,详细记录工资支付情况。
4. 用工人员管理(1)总包单位应加强对劳务用工人员的管理,确保其依法依规从事劳动。
(2)总包单位应定期对劳务用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3)总包单位应建立健全劳务用工人员档案,记录其工作表现、考核结果等信息。
5. 监督检查(1)总包单位应自觉接受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监督检查,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2)劳务用工人员有权向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投诉举报总包单位违法行为。
四、制度执行1. 总包单位应将本制度纳入公司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岗位的职责。
2. 总包单位应定期对实名制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项目部实名制管理制度

项目部实名制管理制度一、总则实名制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项目部内部管理,明确责任,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而制定的规定。
本制度适用于项目部内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劳务人员等。
二、实名制要求1. 所有项目部人员都必须进行实名登记,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2. 项目部成员应按照项目部的要求佩戴工作证,工作证上应包含姓名和照片,并随时携带,尽量放在可见位置,以便他人辨认。
三、实名制管理的内容1. 出勤管理:a. 项目部成员每天进入项目部时,应将工作证刷卡或登记,以记录出勤情况。
b. 项目部成员请假时,应提前向上级经理汇报,并注明请假时间、原因等相关信息。
c. 项目部成员无故缺勤或迟到早退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2. 安全管理:a. 项目部成员在工作过程中应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并按规定使用。
b. 项目部成员应参加相关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c. 项目部成员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上报,协助解决问题并配合调查。
3. 沟通合作:a. 项目部成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态度,与同事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协作完成工作任务。
b. 项目部成员应尊重他人,不得进行侮辱、挑衅等不良行为。
4. 日常工作规范:a. 项目部成员应按照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b. 项目部成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并积极配合上级领导的工作安排。
5. 纪律约束:a. 项目部成员应严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b. 项目部成员如有违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等。
四、实名制管理的监督与考核1. 监督:a. 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应对实名制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b. 项目部成员应自觉接受他人的监督,认真履行职责,不得对监督者进行侮辱、干扰等行为。
2. 考核:a. 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应根据实名制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定人员绩效的依据之一。
现场实名制管理制度

现场实名制管理制度本公司为了更好地管理公司内部人员和外部访客,加强安全防范和信息保密工作,特制定,希望在广大员工和访客的配合下,有效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确保公司内部安全和秩序。
一、实名制范围1.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和访客,包括外来客户、合作伙伴等。
2. 所有员工和访客进入公司内部场所时,必须依照本制度的规定进行实名登记。
二、实名登记规定1. 公司员工应携带有效证件(身份证、工作证、名片等)进行实名登记,手机扫码或人工登记均可。
2. 访客必须在前台登记处出示有效证件(身份证、驾驶证、护照等)进行实名登记,取得访客证或通行证方可进入公司内部。
3. 实名登记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三、实名制管理1. 公司内部设立实名制管理专岗,负责员工和访客的实名登记工作,并严格保密登记信息。
2. 员工和访客进入公司内部场所时,必须主动进行实名登记并遵守现场管理规定。
3. 积极配合安检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不得擅自携带危险物品或违禁品进入公司内部场所。
4. 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进入公司内部场所,如有发现应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
四、实名制管理制度宣传1. 公司将通过内部通知、电子屏幕、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现场实名制管理制度,让全体员工和访客充分了解制度内容和重要性。
2. 定期组织员工和访客进行实名制管理制度培训,提高大家的管理意识和执行力。
3. 鼓励员工和访客积极配合公司的实名制管理工作,共同维护公司内部安全和秩序。
五、违规处理1. 对于未按规定进行实名登记的员工和访客,一经发现将被限制进入公司内部场所,情节严重者将被通报公司高层处理。
2. 凡是有违规行为(携带危险物品、未经授权进入等)的员工和访客,将进行记录并报请公司安全保卫部门进行处理。
六、其他事项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开始实施,所有员工和访客必须严格执行,如有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公司有权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对现场实名制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模板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民工管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建筑企业及其农民工。
第三条农民工实名制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二)公平公正,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三)科学合理,提高管理效率。
二、实名制管理内容第四条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包括以下内容:(一)农民工身份信息登记:农民工需提供身份证、户口簿等有效证件,填写农民工实名制登记表,由用工单位进行审核。
(二)劳动合同签订:农民工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三)工资支付管理:用工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并确保工资支付透明。
(四)考勤管理:用工单位建立健全考勤制度,对农民工进行考勤,记录考勤情况。
(五)培训教育:用工单位定期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农民工素质。
(六)劳动争议处理:农民工与用工单位发生劳动争议,依法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三、实名制管理流程第五条农民工实名制管理流程如下:(一)农民工身份信息登记:农民工向用工单位提交相关证件,用工单位进行审核。
(二)劳动合同签订:农民工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三)工资支付管理:用工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并确保工资支付透明。
(四)考勤管理:用工单位建立健全考勤制度,对农民工进行考勤,记录考勤情况。
(五)培训教育:用工单位定期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农民工素质。
(六)劳动争议处理:农民工与用工单位发生劳动争议,依法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四、责任与义务第六条用工单位责任:(一)负责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二)按照国家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三)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考勤、培训教育等管理制度;(四)妥善处理农民工劳动争议。
第七条农民工义务:(一)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二)遵守用工单位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名制管理规定
第一条实名制的范围和对象
1.1 实名制适用于所有在我国境内提供互联网服务的机构和个人。
1.2 实名制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网络游戏运营商等。
第二条实名制的要求
2.1 实名制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必须在用户注册时收集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并进行核实、登记。
2.2 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服务时,应当提供真实身份信息,不得冒用他人身份或使用虚假身份。
2.3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用户提供的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条实名制的管理措施
3.1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实名制管理制度,并将其纳入自身内部管理体系。
3.2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对已注册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核查和更新,确保用户的身份信息的时效性。
3.3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执法工作,提供用户的身份信息和相关数据。
第四条实名制的处罚措施
4.1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违反实名制管理规定的,相关部门将根据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和追责。
4.2 违反实名制要求使用互联网服务的用户,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有权采取相应限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限制账号操作、冻结账号等。
第五条附则
5.1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5.2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根据本规定及时进行整改,建立合规的实名制管理体系,并向相关部门报备。
5.3 本规定解释权归我国有关部门所有。
以上为《实名制管理规定》的内容,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
---
通过以上规定的实名制管理措施,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网络安全。
实名制的落实需要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积极配合和用户的理解与配合,共同促进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