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立元件组成的双稳态电路
双稳态电路

双稳态电路一、工作原理图一为双稳态电路,它是由两级反相器组成的正反馈电路,有两个稳定状态,或者是BG1导通、BG2截止;或者是BG1截止、BG2导通,由于它具有记忆功能,所以广泛地用于计数电路、分频电路和控制电路中,原理,图2(a)中,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BG1导通,BG2截止,当触发脉冲方波从1端输入,经CpRp微分后,在A点产生正、负方向的尖脉冲,而只有正尖脉冲能通过二极管D1作用于导通管BG1的基极是。
ic1减小使BG1退出饱和并进入放大状态,于是它的集电极电位降低,经电阻分压器送到截止管BG2的基极,使BG2的基极电位下降,如果下降幅度足够时,BG2将由截止进入放大状态,因而产生下列正反馈过程(看下列反馈过程时,应注意:在图一的PNP电路中,晶体管的基极和集电极电位均为负值,所以uc1↓,表示BG1集电极电位降低,而uc1↑则表示BG1集电极电位升高,当BG1基极电位降低时,则ic1↑,反之当BG1基极电位升高时,ic1↓ic1越来越小,ic2越来越大,最后到达BG1截止、BG2导通;接差触发脉冲方波从2端输入,并在t=t2时,有正尖脉冲作用于导通管BG2的基极,又经过正反馈过程,使BG1导通,BG2截止。
以后,在1、2端的触发脉冲的轮流作用下,双稳电路的状态也作用相应的翻转,如图一(b)所示。
图一、双稳态电路由上述过程可见:(1)双稳态电路的尖顶触发脉冲极性由晶体管的管型决定:PNP管要求正极性脉冲触发,而NPN管却要求负极性脉冲触发。
(2)每触发一次,电路翻转一次,因此,从翻转次数的多少,就可以计算输入脉冲的个数,这就是双稳态电路能够计算的原理。
双稳态电路的触发电路形式有:单边触发、基极触发、集电极触发和控制触发等。
图二给出几种实用的双稳态电路。
电路(a)中D3、D4为限幅二极管,使输出幅度限制在-6伏左右;电路(b)中的D5、D6是削去负尖脉冲;电路(C)中的ui1、ui2为单触发,ui 为输入触发表一是上述电路的技术指标。
双稳态电路图简介

NE555为8脚时基集成电路,各脚主要功能(集成块图在下面)1地GND 2触发3输出4复位5控制电压6门限(阈值)7放电8电源电压Vcc应用十分广泛,可装如下几种电路:1。
单稳类电路作用:定延时,消抖动,分(倍)频,脉冲输出,速率检测等。
2。
双稳类电路作用:比较器,锁存器,反相器,方波输出及整形等。
3。
无稳类电路作用:方波输出,电源变换,音响报警,玩具,电控测量,定时等。
我们知道,555电路在应用和工作方式上一般可归纳为3类。
每类工作方式又有很多个不同的电路。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单一品种的电路外,还可组合出很多不同电路,如:多个单稳、多个双稳、单稳和无稳,双稳和无稳的组合等。
这样一来,电路变的更加复杂。
为了便于我们分析和识别电路,更好的理解555电路,这里我们这里按555电路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和归纳,把555电路分为3大类、8种、共18个单元电路。
每个电路除画出它的标准图型,指出他们的结构特点或识别方法外,还给出了计算公式和他们的用途。
方便大家识别、分析555电路。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3类电路。
单稳类电路单稳工作方式,它可分为3种。
见图示。
第1种(图1)是人工启动单稳,又因为定时电阻定时电容位置不同而分为2个不同的单元,并分别以1.1.1 和1.1.2为代号。
他们的输入端的形式,也就是电路的结构特点是:“RT-6.2-CT”和“CT-6.2-RT”。
第2种(图2)是脉冲启动型单稳,也可以分为2个不同的单元。
他们的输入特点都是“RT-7.6-CT”,都是从2端输入。
1.2.1电路的2端不带任何元件,具有最简单的形式;1.2.2电路则带有一个RC微分电路。
第3种(图3)是压控振荡器。
单稳型压控振荡器电路有很多,都比较复杂。
为简单起见,我们只把它分为2个不同单元。
不带任何辅助器件的电路为1.3.1;使用晶体管、运放放大器等辅助器件的电路为1.3.2。
图中列出了2个常用电路。
双稳类电路这里我们将对555双稳电路工作方式进行总结、归纳。
网上收集整理的双稳态电路

电源接通时,一个三极管始终保持截止状态不变,另一个三极管始终保持饱和状态不变。
当有外来信号触发时,原来截止的变为饱和状态,原来饱和的变为截止状态。
但经过一段时间,两个三极管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不变,这种电路只有一种稳定的状态,叫做单稳态电路,如图1-4-4所示。
三极管单稳态电路的用途也很广,如延时电路等。
在电子电路中。
其双稳态电路的特点是:它有两个稳定状态,在没有外来触发信号的作用下。
电路始终处于原来的稳定状态。
由于它具有两个稳定状态,故称为双稳态电路。
在外加输入触发信号作用下,双稳态电路从一个稳定状态翻转到另一个稳定状态。
双稳态电路在自动化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图1 是用分立元件构成双稳态电路的基本形式,图2 是电路中各点电压波形。
晶体管P NP 型V1 、V2 是二个反相器。
交叉耦合构成双稳态电路,每个反相器的输出端通过电阻分别耦合到另一个反相器的输入端。
由于反相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是反相的,很容易形成二个稳定状态:V1 截止V2 导通。
这是一个稳定状态;反之,V1 导通,V2 截止,这又是一个稳定状态;Rc1 、Rc2 是V1 、V2 的负载电阻,Rk 、Rk2 是二个晶体管级间耦合电阻。
为了保证晶体管快速截止,用RB1 、RB2 及电源EB 为各个晶体管的基极提供反偏置。
两管集电极的A 点和 B 点是两个输出端,这种电路一般是对称的,即Rc1=Rc 2,RB2=RB2 ,两管参数亦应相同。
图3 是用集成电路与非门构成的双稳态电路( 又称R-S 触发器) 。
它是由与非门1 、门 2 交叉耦合组成。
它有两个稳定状态:一个是门1 导通、门 2 截止,输出端Q=0 ,ō =1 ;另一个稳定状态是门1 截止、门2 导通,输出端Q=1 ,ō =0 。
如果不考虑输入触发信号的作用,当门1 导通,门2 截止时,Q 端的低电平反馈到门2 的输入端,保证门2 的截止,同时ō端的高电平又反馈到门1 的输入端,保证门1 的导通,因而这一稳定状态得以保持住;同理,门1 截止,门 2 导通,亦能保持住这一稳定状态。
双稳态电路图

双稳态电路图————————————————————————————————作者:————————————————————————————————日期:NE555为8脚时基集成电路,各脚主要功能(集成块图在下面)1地 GND 2触发3输出4复位5控制电压6门限(阈值)7放电8电源电压Vcc应用十分广泛,可装如下几种电路:1。
单稳类电路作用:定延时,消抖动,分(倍)频,脉冲输出,速率检测等。
2。
双稳类电路作用:比较器,锁存器,反相器,方波输出及整形等。
3。
无稳类电路作用:方波输出,电源变换,音响报警,玩具,电控测量,定时等。
我们知道,555电路在应用和工作方式上一般可归纳为3类。
每类工作方式又有很多个不同的电路。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单一品种的电路外,还可组合出很多不同电路,如:多个单稳、多个双稳、单稳和无稳,双稳和无稳的组合等。
这样一来,电路变的更加复杂。
为了便于我们分析和识别电路,更好的理解555电路,这里我们这里按555电路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和归纳,把555电路分为3大类、8种、共18个单元电路。
每个电路除画出它的标准图型,指出他们的结构特点或识别方法外,还给出了计算公式和他们的用途。
方便大家识别、分析555电路。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3类电路。
单稳类电路单稳工作方式,它可分为3种。
见图示。
第1种(图1)是人工启动单稳,又因为定时电阻定时电容位置不同而分为2个不同的单元,并分别以1.1.1 和1.1.2为代号。
他们的输入端的形式,也就是电路的结构特点是:“RT-6.2-CT”和“CT-6.2-RT”。
第2种(图2)是脉冲启动型单稳,也可以分为2个不同的单元。
他们的输入特点都是“RT-7.6-CT”,都是从2端输入。
1.2.1电路的2端不带任何元件,具有最简单的形式;1.2.2电路则带有一个RC微分电路。
第3种(图3)是压控振荡器。
单稳型压控振荡器电路有很多,都比较复杂。
为简单起见,我们只把它分为2个不同单元。
双稳态芯片

双稳态芯片双稳态芯片是一种集成电路,可以在两种稳态之间切换。
它通常被用于数字逻辑电路中,用来实现存储和传输信息的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双稳态芯片的原理、特性和应用。
双稳态芯片的原理是基于电子元件的双稳态性质。
在数字逻辑电路中,双稳态芯片通常由两个互补的门电路组成。
一个门电路称为Set(设置)电路,另一个称为Reset(复位)电路。
这两个电路通过相互反馈来实现双稳态的状态。
当输入信号为逻辑高(1)时,Set电路被触发,并将输出状态设为逻辑高。
当输入信号为逻辑低(0)时,Reset电路被触发,并将输出状态设为逻辑低。
当输入信号变化时,双稳态芯片会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来切换输出状态。
因此,双稳态芯片可以存储输入信号的状态,并且在需要时可以通过改变输入信号来切换输出状态。
双稳态芯片的特点是存储能力强、切换速度快和功耗低。
由于采用了互补的门电路结构,当一个电路触发时,另一个电路处于非触发状态。
这种结构可以保持输出状态不变,从而实现信号的存储。
此外,由于只有一个电路处于触发状态,所以双稳态芯片的功耗相对较低。
受到这些特点的影响,双稳态芯片广泛应用于数字存储、时序电路和触发器等领域。
在数字存储中,双稳态芯片可以用来存储和传输二进制信息。
例如,它可以用来实现存储器单元和寄存器,用来存储计算机中的数据。
在时序电路中,双稳态芯片可以用来实现时钟信号的切换和传输。
它可以用来驱动时序逻辑电路,例如触发器和计数器等。
在触发器中,双稳态芯片可以用来触发和保持状态的变化。
例如,它可以用来实现RS触发器、D触发器和JK 触发器等。
总结起来,双稳态芯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集成电路,能够在两种稳态之间切换。
它具有存储能力强、切换速度快和功耗低的特点。
双稳态芯片广泛应用于数字存储、时序电路和触发器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双稳态芯片的功能和性能也将不断提高,为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最简单的双稳态电路

最简单的双稳态电路电路是电子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由多个元器件组成,可以实现各种功能。
在电路中,双稳态电路是一种特殊的电路,它可以同时存在两种稳定状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最简单的双稳态电路。
什么是双稳态电路?在电路中,稳态是指电路中各个电量(电压、电流等)的数值保持不变的状态。
在双稳态电路中,电路可以同时存在两个稳定状态,即电路可以在两种状态之间自由切换。
这种电路在电子学中应用广泛,比如在计算机内存中,存储器单元的状态就是双稳态的。
双稳态电路的实现实现双稳态电路有多种方法,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是使用一个晶体管和两个电阻器。
如图所示:这个电路中,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一个电阻器R1,集电极连接一个电阻器R2。
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一个电压源U1,输出端接一个负载电阻R3。
这个电路的输出电压可以分为两种状态:高电平(Vcc)和低电平(0V)。
当输出电压为高电平时,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输出端的电压接近电源电压U1,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主要通过R3和晶体管流过负载电阻。
当输出电压为低电平时,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输出端的电压接近0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主要通过R1、R2和负载电阻流过。
因为电路中存在正反馈,所以电路可以在这两种状态之间自由切换。
如何设计双稳态电路?设计双稳态电路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比如电路的稳定性、电路的灵敏度、电路的功耗等。
在本文中,我们只介绍最简单的双稳态电路的设计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电路的输入电压范围和输出电压范围。
在上面的电路中,输入电压范围是0V~U1,输出电压范围是0V~Vcc。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晶体管的型号和电阻器的阻值。
在这个电路中,晶体管的型号可以选择BC547或者2N3904,电阻器的阻值可以选择1kΩ。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电路的工作点。
工作点是指电路在稳定状态下的电压和电流数值。
在这个电路中,工作点可以通过计算晶体管的基极电压和发射极电流得到。
双稳态电路工作原理

双稳态电路工作原理双稳态电路是一种特殊的电路,它具有两个稳定的工作状态。
在这种电路中,当输入信号发生变化时,电路会自动切换到另一个稳定状态,而不需要外部的干预。
这种特性使得双稳态电路在数字逻辑电路和存储器中得到广泛应用。
双稳态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来解释。
假设我们有一个由两个晶体管和几个电阻组成的电路,其中一个晶体管的基极连接到另一个晶体管的集电极,而另一个晶体管的基极连接到第一个晶体管的集电极。
这种电路被称为双基极电路,它可以实现双稳态的工作状态。
当没有输入信号时,两个晶体管都处于截止状态,电路处于低功耗状态。
当输入信号到达时,其中一个晶体管会进入饱和状态,导通电流,而另一个晶体管则会进入截止状态。
这样,电路就会切换到另一个稳定状态,保持在这个状态直到下一个输入信号到来。
双稳态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逻辑门电路来进一步解释。
假设我们有一个由两个晶体管和一个电阻组成的门电路,其中一个晶体管的基极连接到另一个晶体管的集电极,而另一个晶体管的基极连接到第一个晶体管的集电极。
这种电路被称为双基极门电路,它可以实现与门的功能。
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其中一个晶体管会进入饱和状态,导通电流,而另一个晶体管则会进入截止状态。
这样,输出信号就会为低电平。
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另一个晶体管会进入饱和状态,导通电流,而第一个晶体管则会进入截止状态。
这样,输出信号就会为高电平。
这种逻辑门电路就可以实现与门的功能,即只有当两个输入信号都为高电平时,输出信号才为高电平。
双稳态电路的工作原理还可以通过一个更复杂的电路来解释。
假设我们有一个由多个晶体管和电阻组成的电路,其中一些晶体管的基极连接到其他晶体管的集电极,而其他晶体管的基极连接到前面的晶体管的集电极。
这种电路被称为双稳态触发器,它可以实现存储器的功能。
当输入信号到达时,其中一个晶体管会进入饱和状态,导通电流,而另一个晶体管则会进入截止状态。
这样,电路就会切换到一个稳定状态,保持在这个状态直到下一个输入信号到来。
分立元件串联稳压电源设计方案

分立元件串联稳压电源设计方案一、设计要求:①输入电源:单相(AC),220V±10%,50HZ±5%;②输出电压:DC:+3~+12V,连续可调;③输出电流:DC:0~800mA;④负载效应:≤5%;⑤输出纹波噪声电压:≤10mV(有效值);⑥保护性能:超出最大输出电流20%时立即截流保护;⑦适应环境:温度:0~40℃,湿度:20%~90%RH;⑧PCB尺寸:不大于120mm*90mm。
二、电路原理图的确定由于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十分成熟,这里我们选择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作为电源的整流、滤波部分。
由于要求电源输出电压有一定的调整范围,稳压电源部分选择串联负反馈稳压电路。
同时由于对输出电流要求比较大,调整管必须采用复合管。
综合这些因素可以初步确定电路的形式,参见图1。
图 1三、电路各元件参数的计算与型号确定1、变压部分这一部分主要计算变压器B1次级输出电压(U B1)O和变压器的功率P B1。
调整管T1的管压降(U T1)CE应维持在3V以上,才能保证调整管T1工作在放大区。
整流输出电压最大值为12V。
保护电路R6上的压降约2V。
桥式整流电容滤波输出电压是变压器次级电压的1.2倍。
(U B1)OMIN=(2+(U T1)CE+(U O)MAX)÷1.2(U B1)OMIN=(2+3V+12V)÷1.2=17V÷1.2=14.17V当电网电压下降10%时,变压器次级输出的电压应能保证后续电路正常工作,那么变压器B1次级输出电压(U B1)OMIN应该是:则变压器B1次级额定电压为:(U B1)O=(U B1)OMIN÷0.9(U B1)O=14.17V÷0.9=15.74V当电网电压上升+10%时,变压器B1的输出功率最大。
这时稳压电源输出的最大电流(I O)MAX为800mA。
此时变压器次级电压(U B1)OMAX为:(U B1)OMAX=(U B1)O×1.1(U B1)OMAX=15.74V×1.1=17.31V变压器B1的设计功率为(考滤过载20%):P B1=(U B1)OMAX×1.2(I O)MAXP B1=17.31V×1.2×800mA=17.31VA为保证变压器留有一定的功率余量,确定变压器B1的额定输出电压为18V,额定功率为18~20V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是采用分立元件构成的双稳态电路,从电路中可以看出,一只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另一只三极管的基极耦合,Uol、Uo2是这一双稳态电路的两个输出信号。
两管的基极通过R3和R5接触发信号U。
通常,这种电路中的元器件参数对称,即VT1、VT2性能参数一致,R1=R6,R2=R4,R3=R5。
(1)当没有输入触发信号时,接通直流工作电压VcC,虽然电路中元器件参数对称,但不可能是绝对一样的,设接通电源后VT1的导通程度大于VT2,这样VT1管的基极和集电极电流增大较快(VcC经Rl加到VT1集电极,R6和R4为VT1提供基极电流),使VT1的集电极电压下降较快,通过R2使VT2基极电压下降,其集电极电压上升,再经R4使VT1的基极电压进一步上升,其基极电流更大,显然这是正反馈过程,所以很快使VT1处于饱和状态。
由于VT1饱和后集电极电压(饱和压降)只有0.2V,这一电压经R2加到VT2的基极,使VT2处于截止状态。
此时,VT1集电极输出电压Uo1为低电平;VT2集电极输出电压U02为高电平。
只要外电路中没有出现有效的触发信号,这一电路将始终保持VT1饱和、VT2截止的稳定状态。
如若在电源接通之后设VT2导通电流大于VT1,则通过电路的正反馈过程,会使VT1处于截止、VT2处于饱和的稳定状态,此时Uol为高电平,U。
低电平。
只要外电路中没有出现有效的触发信号,这一电路始终保持这一稳定状态。
(2)当有触发信号作用于电路时,电路的状态将发生变化。
电路中,Cl和R7构成微分电路,输入脉冲信号U.经过微分后,获得正、负尖顶脉冲,由于二极管VD1的单向导电性,只能让负尖顶脉冲通过,将正尖顶脉冲去掉。
设初始时双稳态电路处于VT1饱和、VT2截止的稳态。
触发电路送来的负尖顶脉冲通过R3和R5,同时加到VT1和VT2基极。
由于VT2截止,所以负脉冲加到VT2基极后使基极电压更低,这对VT2无作用。
负脉冲加到饱和管VT1的基极后,使VT1的基极电压下降,其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减小,集电极电压升高,通过R2耦合使VT2的基极电压升高,其集电极电压下降,又通过R4耦合使VT1的基极电压进一步下降,这一正反馈过程,很快使VT1从饱和转为截止,而VT2
则从截止转为饱和,这样,电路在第一个负尖顶脉冲的触发下,从VT1饱和、VT2截止的稳态转为VT1截止、VT2饱和的另一个稳态,电路完成了一次翻转。
当第二个尖顶脉冲通过R3和R5,加到VT1和VT2基极后,同样的道理,这一负尖顶脉冲对已处于截止状态的VT1无影响,但对饱和状态的VT2有触发作用,电路再次从一个稳态转换到另一个稳态。
从上述电路可知,来一个负尖顶触发脉冲,电路就能从一个稳态翻转到另一个稳态,没有负尖顶脉冲的触发,电路保持原来的某一种稳定输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