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防知识
民防知识

《民防知识》一、防震知识1.地震主要分哪几种?主要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荡、人工地震、天体落地地震。
世界上90%地震为构造地震。
2.地光是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地光给我们的自救机会有多长?12秒钟。
即所谓的“12秒钟地震自救”。
3.如何进行“12秒钟地震自救”行动?首先打开房门,迅速撤离;高层切异乘电梯,如撤不出屋外,应赶快利用床下、桌子下或墙根、小伙跨度小屋内进行防震。
4.家庭如何测报地震?将长颈空瓶倒置放在无风处,一量有大震前的小震,地面倾斜,摇摆微微振动,人还没有发应时,瓶已先倒下。
5.临震前,在撤离户外后应注意什么问题要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压线、变压器、狭窄小巷、陡崖、油库及危险品仓库等,不要在天桥上和下面。
6.地震时,在教室的学生如何避震?头顶书包,利用课桌或内墙根进行避震。
7.地震时,在影剧院的观众如何避震?服从管理人员指挥,靠出口的观众迅速有序地撤离到空旷处,前排观众迅速在前台蹲下,其它观众立即蹲在坐位中间,用双手护头避震。
8.地震时,睡在床上的市民如何避震?用被褥护住头部和身体,滚到床下。
9.地震时,在商店的顾客如何避震?应立即寻找办公室、厕所等小开间房子或利用墙根、大柱子、坚固的货架的死角处躲避。
降低重身,稳住身体,保护头部。
10.地震时怎样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重要部位有头颈部、眼睛、口鼻。
保护动作有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后颈部;也可用物品顶在头顶。
眼睛:低头闭眼。
口鼻:用毛巾捂住口鼻。
11.对被困在倒塌建筑物的人员应如何自救?应保持镇静和体力,待外面有动静后,再大声呼救,或打出发声,争取外援。
12.地震后,应如何救助伤员?要尽快抢救被困在废墟瓦砾中的人员,对伤员急救,止血包扎,及时转移伤员。
二、人民防空、防灾知识汇编--个人求生技能知识1.人员生存的基本条件主要有哪些?主要是空气、饮水、食品和基本生存空间。
其中空气是第一位的。
没有空气,只能存活几分钟;没有水,一般可以存活7天;没有食品,靠自身的营养储备,只要有空气、饮水,可以存活15天左右。
民防知识

三是在民防的措施建设上,主张军民兼容,以发挥政府、社会、军队和全民的整体作用。
“民防力量由部队和非军事化的单位和人员组成,在战时完成抢救抢修工作和其他民防措施;平时则可用于扑灭大面积林火和消除自然灾害以及重大生产事故。
”
四是在民防建设发展趋势上,主张由大面积的防护转变为加强重点防护。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爆发,传统的民防理论受到冲击。
新的战争特点是,大规模、密集的地毯式轰炸被各种高精度打击所取代;打击的对象从以军队有生力量和普通百姓为主,变为以打击军事节点和要害目标为主。
因此对要害目标采用高科技手段实行重点隐蔽和防护,以及防范敌方对特点目标的恐怖袭击已成为民防的新任务。
民防知识宣传内容

民防知识宣传内容民防知识宣传内容民防知识的重要性•民防知识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基础•掌握民防知识可以在灾难发生时做出正确反应•民防知识的宣传可以提高社会整体的安全意识常见的民防知识1.火灾防范与逃生–定期检查火灾隐患,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学习使用灭火器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并迅速逃离现场2.地震应急措施–做好家庭地震应急准备,如储备食品、水和急救药品–发生地震时,尽量躲在坚固的桌子下,保护头部和躯干–地震过后,注意通风和排水,以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3.暴雨洪水防范–注意天气预警,及时关好门窗,确保室内安全–避免行走或驾驶车辆进入淹水区域–如果被困在洪水中,应寻找高处等待救援4.恐怖袭击应对–出现可疑人员和物品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发生恐怖袭击时,迅速寻找安全的躲避地点–遇到威胁时,冷静合理地应对,尽量保护自己安全民防知识的宣传方式•利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发布相关知识和应对措施•举办民防知识讲座和培训班,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制作宣传册、海报和宣传片,增加民防知识的传播范围民防知识宣传的目标群体•学校师生•家庭主妇和居民•公司员工和企业经营者•政府机关和相关救援机构结语民防知识的宣传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只有广泛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类灾害和突发事件。
通过加强民防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我们可以为社会的安全保卫做出积极贡献。
民防知识的宣传内容要点一、火灾防范与逃生•安全意识:保持警惕,定期检查家中电气设备和燃气设备的安全性。
•防火设施:安装灭火器、烟雾报警器和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逃生技巧:制定家庭逃生计划并进行演练,了解最近的安全出口和避难场所。
二、地震应急措施•家庭安全:将易碎物品放置牢固的地方,摆放重物时注意平衡。
•应急准备:储备足够的食品、水和急救药品等生活必需品,准备好应急箱和手电筒。
•安全疏散:地震发生时,迅速躲避到桌子下或墙角,并保护好头部及脖子,避免受伤。
人防民防科普知识宣传

人防民防科普知识宣传
人防民防科普知识宣传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广大民众普及和宣传人防民防的基本
知识,以提高民众对灾害防范和自救互救能力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以下是一些人防民防的科普
知识:
1. 灾害种类:灾害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类。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暴雨、山火等;人为灾害包括火灾、核辐射、化学泄漏、恐怖袭击等。
2. 防范意识:建立正确的防范意识是人防民防的基础。
要时刻关注灾害预警信息,了解灾害防
范知识,培养遇险时的自救能力和逃生技能。
3. 灾害逃生和避难:在灾害发生时,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逃生措施和选择合适的避难所。
例如,地震时要躲避到结实的家具下或者压低身体躲在墙角,火灾时要迅速逃离烟雾区域等。
4. 灾害物资准备:准备一些常用的应急物资,例如应急食品、纸巾、电池、手电筒、医药包等,以备不时之需。
5. 报警和求救:发现灾害情况时,要及时拨打紧急求助电话,在安全范围内向有关部门报警。
6. 家庭灾害防范:家庭应安装烟雾报警器、灭火器等防范设施,定期检查电线、煤气管道等隐患,加强家庭成员灾害防范意识的培养。
7. 公共场所安全:在公共场所要注意消防通道、逃生出口的位置,遵循场所的安全管理措施,
不随意放火或造成其他安全隐患。
通过科普宣传人防民防知识,可以提高广大民众对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的认识,减少灾害造成
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民防资料

B.空气呼吸器的佩戴方法 1. 将空气呼吸器背在人身体后,调节好肩带、腰带。 2.连接好快速接头并锁紧,将全面罩置于胸前,以便随时佩戴。 3.将供给阀的进气阀门置于关闭状态,打开瓶头阀,观察压力表 示值,以估计使用时间。 4.佩戴好全面罩,进行2~3次的深呼吸,一切正常后,将全面罩 系带收紧,保证气密,此时深吸一口气,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应自 动开启。 5.空气呼吸器使用后将全面罩的系带解开,将消防头盔和全面罩 分离,从头上摘下全面罩,同时关闭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将空气 呼吸器从身体卸下,关闭瓶头阀。
2.民防工程的构造
按标准建设的民防工程被视为理想的 防护安全场所,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核、 化、生武器和常规武器的空袭,减轻各种 杀伤因素的危害。有“三防”设施的民防 工程还能防止毒剂、放射性物质和生物战 剂的危害,保障掩蔽人员对清洁空气和进 出工程的需求。此外,民防工程还有很好 的防震效果。
民防工程构造一般分为两个部分
3、防毒衣的使用
(一)选配防毒衣 FFY型防毒衣分1、2、3三种号码,1号最大,根据身高选配。 (二)穿脱防毒衣 穿防毒衣:展——左手扶防毒衣袋,右手打开袋盖并取出防 毒衣,顺势向前展开防毒衣 穿——两手撑开胸襟布,分别将左右腿伸入裤管, 借两臂的上翻动作把防毒衣穿上,由上而下系好带子。 戴——即戴面具、手套等。 脱防毒衣:按相反的顺序进行。但特别 注意的是,双手不与防毒衣和面具的外 表面相接触;垂在胸前的导气管不与身 体相接触。
5.民防工程的作用
(1)战时的作用 战时,民防工程的作用非常显著。它能 保障工程内人员在遇到核、生、化武器和 常规武器袭击时的安全;保障党、政、军 机关继续进行指挥;保障生产和医疗的顺 利进行;储备大量物资,确保人民生活和 支援战
地下通信
民防知识教育

化学武器是指在战争中用以杀伤有生力量、 牵制军事行动的装有化学战剂的弹药和施放器 材。化学武器对人类的伤害比较大,国际上虽 然早就签订了禁止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公 约,但各国都十分重视化学武器在现代战争中 的地位、作用及预防。
化学武器的防护 :
1、 迅速进入人防工事内。 2、不能进入人防工事的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3、离开染毒区后应及时清洗消毒。
一、人防标志解读 二、什么是民防?
三、如何正确认识和平时期进行人 民防空建设的意义? 四、防空警报介绍 五、防护常识
一、人防标志解读
此图片为中国人民防空 标志,该标志由文字和 图案两部分构成,其基 本含义是中国人民防空
图案的金黄色框为 人民防空工程图形, 象征人民防空的基本 手段、任务和宗旨
即人民防空通过采用工程掩蔽等 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及灾 害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 安全。
员不得进入,发现传染病人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防止传染。
生物武器是一种利用生物战剂及其施放装 置所组成的一种大规模杀伤性特种武器。自然 界致病微生物有一千多种,但作为生物战剂就 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能高度致病、易传播蔓延、 对外界抵抗力强、能批、量生产防治困难等。
生物武器的防护当遭到敌人生物武器袭击 时,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生物战剂经呼 吸道、消化道、皮肤侵入体内,防护的方法 类似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2)了解现代空袭兵器的基本知识,比如各 种不同的轰炸机及导弹的外型、识别不同 国家飞机符号。
(3)熟悉周围的防空隐蔽设施,明确疏散隐蔽 路线。
(4)准备好;随身携带的生活用 品和药品,如手电、水、急救 包等,同时带好防核、化学、 生物武器的简易器材。
5)房间的玻璃窗均应 贴上“米”或“井”字 形的纸条或布条,以防 玻璃震碎伤人
民防知识国家安全

国防现代化
中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完全是 为了确保国家的安全、维护世界 和平。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 过不断的努力,我国的国防现代 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立 了比较完整的国防科研与国防工 业体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由过去单一 的陆军发展成为包括陆、海、空 和战略导弹部队的各种合成军队; 武器装备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 发展,掌握了导弹核技术和空间 技术,进一步增强了遏制战争的 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革命战争和建国后,在巩固国防的长期斗争实践中,我们实行 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在战略指导上还一直贯穿着自卫战争,后发制人; •对待强敌,持久作战; •依据人民战争,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 •立足于复杂困难情况下作战等重要思想。
大家是否听说过FBI、DIA 等名词?如果听说过,那
你了解吗?下面让我们来
学习一下美国著名情报机 构。
美国的情报部门由六个不同的机构组成。名单上最着名和最受认可的 是:
中央情报局(CIA)
国家安全局(NSA)
国防情报局(DIA)
和联邦调查局(FBI)
在过去,这些机构大多独立运作,但自从2001年9 月11日的恐怖袭击后,分享情报已日益增加。
中央情报局(CIA)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我国的国防政策
关于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精神实质,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 略问题》一文中作过精辟的概括,指出积极防御是“攻势防御”、 “决战防御”,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邓小平结合新的历史 条件下的斗争实际,对积极防御的精神实质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我 们的战略始终是防御,二十年后也是战略防御…。就是将来现代化了, 也还是战略防御” 。
民防知识

“CCAD”是中国人民防空的英文缩写:Chinese civil air defense 图案的金黄色框为人民防空工程图形,象征人民防空的基本手段、任务和宗旨,即 人民防空通过采用工程掩蔽等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及灾害的危害,保护人民和 生命财产安全。 金黄色长城图形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寓意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 国的地下长城。 绿色橄榄象征和平和安宁。 蓝色三角图形和橙色背景为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民防国际通过标志的主体, 象征中国人民防空与国际民防接轨。
• 一、防空知识 • 二、平时灾害 • 三、核武器、核事故 核武器、 • 四、化学武器
• 防空,是指对来自航空空间或外层空间的敌方飞行器进行斗争的措施和行动。 防空,是指对来自航空空间或外层空间的敌方飞行器进行斗争的措施和行动。
现代防空,主要是抗击敌方各型来袭飞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和军用航天 现代防空,主要是抗击敌方各型来袭飞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和 器等。人民防空是指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方空中袭击消除空袭后果所 人民防空是指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方空中袭击消除空袭后果所 人民群众防备敌方空中袭击 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简称人防。人民防空同国土防空、野战防空共同组成国 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简称人防。人民防空同国土防空、野战防空共同组成国 家防空体系,是现代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 防空体系,是现代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 安全,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有些国家把战时保护居民安全与 战争潜力 安全,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 平时抢险救灾的行动称为“民防”。 平时抢险救灾的行动称为“民防” 人民防空警报 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 预先警报 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 鸣响方式: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在敌 24秒 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 鸣响方式:36秒 方对我方攻击有预兆时发放,要求人员开始疏散。 空袭警报 方对我方攻击有预兆时发放,要求人员开始疏散。 鸣响方式: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为3分钟,在敌方对我方将 反复15遍 时间为3分钟, 鸣响方式: 要攻击时发放。解除警报连鸣3分钟,在空袭或战情暂时缓解时发放。 解除 要攻击时发放。解除警报连鸣3分钟,在空袭或战情暂时缓解时发放。 用途:解除警报是在空袭或战情暂时缓解时鸣响。 用途:解除警报是在空袭或战情暂时缓解时鸣响。 鸣响方式:一长音,连续鸣3分钟。 鸣响方式:一长音,连续鸣3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防知识》一、防震知识1.地震主要分哪几种?主要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荡、人工地震、天体落地地震。
世界上90%地震为构造地震。
2.地光是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地光给我们的自救机会有多长?12秒钟。
即所谓的“12秒钟地震自救”。
3.如何进行“12秒钟地震自救”行动?首先打开房门,迅速撤离;高层切异乘电梯,如撤不出屋外,应赶快利用床下、桌子下或墙根、小伙跨度小屋内进行防震。
4.家庭如何测报地震?将长颈空瓶倒置放在无风处,一量有大震前的小震,地面倾斜,摇摆微微振动,人还没有发应时,瓶已先倒下。
5.临震前,在撤离户外后应注意什么问题要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压线、变压器、狭窄小巷、陡崖、油库及危险品仓库等,不要在天桥上和下面。
6.地震时,在教室的学生如何避震?头顶书包,利用课桌或内墙根进行避震。
7.地震时,在影剧院的观众如何避震?服从管理人员指挥,靠出口的观众迅速有序地撤离到空旷处,前排观众迅速在前台蹲下,其它观众立即蹲在坐位中间,用双手护头避震。
8.地震时,睡在床上的市民如何避震?用被褥护住头部和身体,滚到床下。
9.地震时,在商店的顾客如何避震?应立即寻找办公室、厕所等小开间房子或利用墙根、大柱子、坚固的货架的死角处躲避。
降低重身,稳住身体,保护头部。
10.地震时怎样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重要部位有头颈部、眼睛、口鼻。
保护动作有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后颈部;也可用物品顶在头顶。
眼睛:低头闭眼。
口鼻:用毛巾捂住口鼻。
11.对被困在倒塌建筑物的人员应如何自救?应保持镇静和体力,待外面有动静后,再大声呼救,或打出发声,争取外援。
12.地震后,应如何救助伤员?要尽快抢救被困在废墟瓦砾中的人员,对伤员急救,止血包扎,及时转移伤员。
二、人民防空、防灾知识汇编--个人求生技能知识1.人员生存的基本条件主要有哪些?主要是空气、饮水、食品和基本生存空间。
其中空气是第一位的。
没有空气,只能存活几分钟;没有水,一般可以存活7天;没有食品,靠自身的营养储备,只要有空气、饮水,可以存活15天左右。
人们为了生存,至少应有能让头和手脚自由活动的空间,否则人也无法生存下去。
2.人当被埋困时如何寻求空气来源?人遇险被埋后一旦清醒,一是慢慢活动头和四肢,清理口鼻、面部的泥沙,以获得自由活动和呼吸的条件;二是设法清除身边的泥土和障碍物,力求扩大自由活动和呼吸空间;三是切弃乱喊乱叫,焦躁不安,尽量减少氧气的消耗;四是当感觉憋气时,可寻找周围缝隙,贴近呼吸,注意有光的缝隙,是较好的空气来源通道。
3.密闭房间的呼吸环境如何保护?当人们被毒气、烟火包围时,可以集中保护一个密闭房间,隔离毒气、烟火和高温。
清除房内的有毒有害物品,加强房间的气密性、坚固性、耐热性、和耐燃性;注意收集饮用水、食品;保持冷静,不点明火,减少室内氧气的消耗;向外发出求救信息;保持卫生,收集封存带异味物质。
4.如何撤离缺氧场所?先用水湿、尿湿的纺织物捂住口鼻,采取低姿或匍匐动作,认准方向,向出口处快速运动;也可憋足一口气,低着身子,向出口处奔跑,逃离缺氧场所。
5.在缺水的情况下如何生存?正常情况下,体重60KG的健康人,每天约需2、5升水。
在失去饮用水源时,要设法现有饮水不受污染,学忍耐干渴,每次用水润湿口腔、咽喉,减少水的消耗;多吃碳水化合物为主的蔬菜、瓜果及根叶类食品;如干渴难忍,还可用舌贴地、墙等办法吸潮解渴。
6.如何收集尿液过滤饮用?在饮水困难时,尿液可以应急解渴。
可用桶盛尿,内置砂、泥土、卵石、木炭等过滤物质,在桶底钻个小孔,过滤后较为清洁,加少量饮用水后可直接饮用。
7.如何从污水中制取饮用水?在战争或洪水灾害中,清洁水受到严重污染不能直接饮用时,可以将污水放入桶中,再放一定量的消毒片、明矾、漂白粉、等,将搅拌、清、过滤后。
也可用砸碎后的仙人掌、霸王鞭等植物作为清洁剂。
注意过滤后的水要无怪味、无气泡、无颜色方可饮用。
8.求救信号的种类与方法有哪些?主要有火堆、光照、色彩、反光镜、摆放物品、声音等求救信号方式。
火堆信号:点燃距离相等的三堆火,晚上以光为主,白天可放些青草形浓烟。
光照信号:利用手电或灯,每分钟闪光6次,反复多次。
色彩信号: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或戴颜色鲜艳的帽子,站到突出的地方引起人注意;或在高处挂鲜艳的衣服或被子等物。
反光镜子信号:利用太阳光反射信号,可引人注意,一般每分钟6次,重复反射。
材料有玻璃片、罐头皮、眼镜片、回光仪等。
物品信号:利用树枝、石块、衣物等摆放“SOS”信号每字尽可能大一点。
在雪地上可直接写出“SOS”。
声音信号:如距离不大,可发声求救;或借助打击声发出求救信号。
9.家庭应急预案一般有哪些内容?其内容主要有自备防护器材,配好个人应急包,建立家庭应急物质储备处,熟知防空、防灾警报信号规定,掌握使用防护工程的位置、人口标志和进入的最近路线,明确应急行动中的家庭分工,掌握自救互救的方法。
10.个人防护的必备物品主要有哪些?个人物品主要有生活用品、防护用品和有关证件。
主要有:个人简便餐具、毛巾、卫生纸、棉被(毯子)、收音机、饮用水、照明工具、急救药品、消毒药品、防护眼镜、风衣(雨衣)、求生手册和个人身份证、健康证。
具体物品种类、数量根据情况、时间确定。
应急包放在固定位置,部分物品定期更换。
三、防空防灾警报信号知识1.防空袭警报信号是由哪里统一发放的?防空袭警报是由市人防指挥部统一发放,人民防空行动由各区、街道组织实施。
2.防空袭警报信号有哪几种?有三种,预先(备)警报表示敌人即将空袭城市,要求做好防空袭的准备。
空袭(紧急)警报表示敌空袭兵器已临近城市,空袭即将或已经开始,警告人们迅速隐蔽。
解除警报表示该阶段空袭已结束,空袭警报解除。
3.发放防空警报方式主要有哪几种方式?主要有音响警报器、信号弹、灯光、音响、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和利用广播电视置设音响设备播放警报信号。
4.音响警报器警报信号具体是怎么规定的?预先(备)警报:规定音响信号鸣36秒,停24秒,重复三遍,时间为3分钟;空袭(紧急)警报:规定音响信号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为三分钟;解除警报:规定音响信号连续长鸣一长声,时间为三分钟。
5.信号弹警报信号具体是怎么规定的?预先(备)警报:红3发绿2发;空袭(紧急)警报:红色连射5发;解除警报:绿色连射5发。
6.发光器材警报信号具体是怎么规定的?预先(备)警报:一长一短,重复数次;空袭(紧急)警报:连续短闪;解除警报:长亮。
7.简便音响器材警报信号具体是怎么规定的?预先(备)警报:一长一短,重复数次;空袭(紧急)警报:连续短声;解除警报:一长声。
8.有线通信代号警报信号具体是怎么规定的?预先(备)警报:“狂风”;空袭(紧急)警报:“暴雨”;解除警报:“天晴”。
9.无线通信代号警报信号具体是怎么规定的?预先(备)警报:“111”;空袭(紧急)警报:“999”;解除警报:“000”。
10.《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是什么时间开始实行?11.《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规定了哪些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规定了11种花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
具体是: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雷灾和道路结冰。
12.《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台风灾害的预警信号是怎么规定的?台风灾害的预警信号共分四级,蓝色、绿色、橙色、红色。
13.《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暴雨灾害的预警信号是怎么规定的?暴雨灾害的预警信号共分三级,绿色、橙色、红色。
14.《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高温灾害的预警信号是怎么规定的?高温灾害的预警信号共分二级,桔红色、红色。
15.《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寒潮灾害的预警信号是怎么规定的?寒潮灾害的预警信号共分三级,绿色、橙色、红色。
16.《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大雾灾害的预警信号是怎么规定的?大雾灾害的预警信号共分三级,绿色、橙色、红色。
17.《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雷雨大风灾害的预警信号是怎么规定的?雷雨大风灾害的预警信号共分四级,蓝色、绿色、橙色、红色。
18.《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大风灾害的预警信号是怎么规定的?大风灾害的预警信号共分四级,蓝色、绿色、橙色、红色。
19.《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沙尘暴灾害的预警信号是怎么规定的?沙尘暴灾害的预警信号共分三级,绿色、橙色、红色。
20.《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冰雹灾害的预警信号是怎么规定的?冰雹灾害的预警信号共分二级,橙色、红色。
21.《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雪灾灾害的预警信号是怎么规定的?雪灾灾害的预警信号共分三级,绿色、橙色、红色。
22.《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道路结冰灾害的预警信号是怎么规定的?道路结冰灾害的预警信号共分三级,绿色、橙色、红色。
四、坚持人防教育为本提高公众防空素质(一)、人民防空教育是城市人防整体防护能力建设的基础人民防空,是由城市目标防护和城市居民防护两部分组成。
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保障战时避免和减少城市经济损失和群众伤害,人防的宗旨或根本任务就是为了防护,保存战争的潜力。
目标防护和群体防护构成的人防整体防护,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体现:即良好的防护工事和装备、实时响应的防空报知系统、严密的组织指挥和动员体系、训练有素的人防专业队及有防护技能的公众群体。
这里特别强调了人的因素,因为有警报不懂正确响应,有工事不会正确利用,有组织不能遵守纪律,形不成完整的人防防护能力。
只有在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了国防意识、掌握了人防的应急知识和防护技能时,才能发挥现有装备的魅力,取得相应的防护效果。
因此说,人民防空教育不仅能增强公众的国防意识和人防观念,也不仅是掌握了防空的应急知识和防护技能,更多的是亢实了人防整体防护能力的基础。
许多国家民防的建设,并不是放在工事等的建设上,而是重点放在建设民防训练基地、抓民防知识和技能的受训,把民防普及教育和民防专业教育结合起来,配套形成民防综合能力。
比如,瑞士仅全国性民防训练基地就有57个,民间的训练组织则更多。
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明白一个道理:人防措施是否奏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对空袭杀伤因素的熟悉程度及对本市人防措施和防护方法的掌握程度。
而这些又必须通过教育训练使其做到,通过在平时灾害、事故的防护应用中得到提高,这样真正形成为人民造福,对敌人能形成威慑的人民防空整体防护能力。
所以进步突出人民防空教育是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像抓人防工程、指挥一样抓人防教育,以此为突破口,增强城市人防整体防护能力。
(二)、人民防空教育要重点教育和普遍教育相结合人民防空法明确规定了,在校学生、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人员和其他人员,都要由教育部门、人防主管部门以及所在单位和基层政府组织实施人民防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