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计算机组成原理A》计算题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成原理例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例题

第一次作业题目
一、问答题:
1、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它包括哪些组成部
分?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指令和数据均存放在内存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是指令还是数据?
3、如何理解软硬件之间的等价性?
4、4种机器码的主要区别?
5、为什么定点数采用补码进行加减法运算存在溢出现象?如何判断它的运
算结果是否溢出?
二、计算题:
1、若某浮点数采用IEEE754编码标准的存储格式是(BF400000)16 ,则其
代表的十进制真值为多少?
2、将数(18.6875)10转换成754标准的32位浮点数的二进制存储格式?
3、计算机存储程序概念的特点之一,是把数据和指令都化为二进制信息看
待,今有一计算机字长32位。

对于二进位1000 1111 1110 1111 1100 0000 0000 0000,
(1)表示一个补码整数,其十进制值是多少?
(2)表示一个无符号整数,其十进制值是多少?
(3)表示一个IEEE754标准的单精度浮点数,其值是多少?
4、对于数字56和-79分别用8位二进制表示其四种机器码,即原码,反码,
补码和移码?。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卷A卷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卷A卷答案

华侨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试卷(A卷)学院课程名称考试日期姓名专业学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_______。

A.CPU和主存B.外部设备和主机C.主机和实用程序D.配套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2、有些计算机将一部分软件永恒地存于只读存储器中,称之为_______。

A.硬件B.软件C.固件D.辅助存储器3、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CPU区分它们的依据是_______。

A.指令操作码的译码结果B.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C.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D.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4、浮点数加减运算过程一般包括对阶、尾数运算、规格化、舍入和溢出判断等步骤。

设浮点数的阶码和尾数都采用补码表示,且位数分别为5位和7位(均含2位符号位)。

若有两个数X=27*29/32、Y=25*5/8,则浮点加法计算X+Y的最终结果是_____。

A.00111 1100010 B.00101 0001000C.01000 0010001 D.发生溢出5、下列关于RIS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

A.RISC普遍采用微程序控制器B.RISC大多数指令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C.RISC的内部通用寄存器数量相对CISC多D.RISC的指令数、寻址方式和指令格式种类相对CISC少6、在微机中,系统日期、硬盘参数与计算机配置信息等均存储在_______。

A.Cache B.ROM C.EPROM D.CMOS7、相对于微程序控制器,硬布线控制器的特点是_______。

A.指令执行速度慢,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容易B.指令执行速度慢,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困难C.指令执行速度快,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容易D.指令执行速度快,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困难8、下列有关RAM和ROM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① RAM是易失性存储器,ROM是非易失性存储器② RAM和ROM都是采用随机存取方式进行信息访问③ RAM和ROM都可用做Cache ④ RAM和ROM都需要进行刷新A.仅①②B.仅②③C.仅①②③D.仅②③④9、下列不会引起指令流水阻塞的是_______。

山东大学试卷计算机组成原理a

山东大学试卷计算机组成原理a

山东大学试卷(A)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学号: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信息只用一条传输线,且采用脉冲传输的方式称为______。

A.串行传输B.并行传输C.并串行传输D.分时传输2. 常用的虚拟存储系统由______两级存储器组成。

A.主存—辅存B.快存—主存C.快存—辅存D.通用寄存器—主存3. 相联存储器是按______ 进行寻址的存储器。

A.地址指定方式B.堆栈存取方式C.内容指定方式D.地址指定与堆栈存取方式结合4 计算机问世至今,新型机器不断推陈出新,不管怎样更新,依然保有“存储程序”的概念,最早提出这种概念的是______。

A.巴贝奇B.冯. 诺依曼C.帕斯卡D.贝尔5. ______表示法主要用于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

A. 原码B. 补码C. 反码D. 移码6. 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______是正确的。

A.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B. 只做加法C.能暂时存放运算结果D. 既做算术运算,又做逻辑运算7. 设[X]补=1.x1x2x3x4,当满足______时,X > -1/2成立。

A.x1必须为1,x2x3x4至少有一个为1 B.x1必须为1,x2x3x4任意C.x1必须为0,x2x3x4至少有一个为1 D.x1必须为0,x2x3x4任意8. 没有外存储器的计算机监控程序可以放在______ 。

A.RAM B.ROM C.RAM和ROM D.CPU9. 在机器数______ 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

A.原码 B.补码 C.移码 D.反码10.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存储器的目的是______。

A. 增加内存容量B. 提高内存可靠性C. 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D. 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11.双端口存储器在______情况下会发生读/写冲突。

A. 左端口与右端口的地址码不同B. 左端口与右端口的地址码相同C. 左端口与右端口的数据码不同D. 左端口与右端口的数据码相同12.在CPU中,跟踪后继指令地指的寄存器是______。

计算机组成原理(附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附答案)
3.浮点加减法运算对阶的原则是 _小阶向大阶看齐__,即将小阶的尾数右移。浮点运算结果的溢出是 指阶码大于所能表示的最大正阶_,溢出时应将溢出标志位置为1。 4.设有4位二进制数1101,采用奇校验码,则校验位P= __ 0 __;奇偶校验码只能检测出_奇数位_ 的错误,但无纠错能力。 5. 16位(包括1位符号位)的定点小数,若用补码表示,其表示的真值范围是 -1~+(1-2-15) ,最多能表示 65536(或216) 个不同的数。 6.计算机中的溢出标志OF受 算术运算类 指令的影响;而零标志“ZF”则在结果为__零 __时被置为1。 7. 汉字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有汉字的输入编码,还有 汉字内码 和汉字字模码 等三种。 二二二二. 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 1.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B )。 A. (101001)2 B. (53)8 C. (42)10 2. 下列机器数中,真值最小的数是( C )。 A.[x]补=1.10101 B.[y]补=1.10110 C.[z]补=1.01011 3. 下列各组机器数,真值相等的一组是( A )。 A.[x]原=1.1000 [y]补=1.1000 B.[x]原=1.1010 [y]补=1.1010 C.[x]补=11000 [y]移=11000 D.[x]补=11001 [y]反=11001 4.用n位字长的补码(其中1位符号位)表示定点整数时,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是( C )。 A.0≤|N|≤2n-1 B.0≤|N|≤2n-1-1 C.-1≤N≤- (2n-1-1) 和 0≤N≤2n-1-1 D.-1≤N≤-2n-1 和 0≤N≤2n-1-1 5. 用8位二进制数控制输出状态,若要使高4位都为1,而使低4位保持不变,可用8位逻辑数11110000与原来的8位输出数据进行( C )运算即可。 A.逻辑非 B.逻辑乘 C.逻辑加 D.逻辑异 三三三三. 问答题问答题问答题问答题 1.通常,计算机中的基本逻辑运算是哪4种?逻辑运算的特点是什么? 答答答答::::计算机中的基本逻辑运算是逻辑非、逻辑乘、逻辑加和逻辑异等4种 逻辑运算的特点是:1).按位进行,各位的结果互不牵连;所以无借位、进位、溢出等问题。2).运算简单;3).每一位都可看成一个逻辑变量。 所以无符号位、数值位、阶码和尾数的区分。 四四四四. 计算题计算题计算题计算题 1. 已知二进制数x=-0.101110,y=-0.101011,用双符号位补码求x+y和x-y的值,要求写出计算机中的运算步骤,并指出是否有溢出。 解: [X]补= 11.010010 , [Y]补= 11.010101,[-Y]补=00.101011 [x]补 11.010010 + [y]补 11.010101 [x+y]补 10.100111 运算结果溢出,x+y=-1.011001 [x]补 11.010010 + [-y]补 00.101011 [x-y]补 11.111101 运算结果无溢出,x-y=-0.000011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4)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4)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4一、单项选择题1. 某机字长8位,采用补码形式(其中1位符号位),则机器数所能表示的范围是______。

A. -127~127B. -128~+128C. -128~+127D. -128~+1282. 在______计算机系统中,外设可以和主存储器单元统一编址,因此可不使用I/O指令。

A. 单总线B. 双总线C. 三总线D. 以上三种总线3. 在底数为2而尾数是补码的浮点数表示中,下列符合规格化要求的是()。

A. 0.0000110×20B. 0.0100011×2-2C. 1.0100011×2-4D. 1.1100110×214. 中断向量可提供______。

A. 被选中设备的地址B. 传送数据的起始地址C. 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D. 主程序的断点地址5. Cache的地址映象中比较多的采用“按内容寻址”的相联存储器来实现。

A. 直接映象B. 全相联映象C. 组相联映象D. 以上都有6. 总线的异步通信方式______。

A. 不采用时钟信号,只采用握手信号;B. 既采用时钟信号,又采用握手信号;C. 既不采用时钟信号,又不采用握手信号;D. 采用时钟信号,不采用握手信号。

7. 在磁盘存储器中,查找时间是______。

A. 使磁头移动到要找的柱面上所需的时间;B. 在磁道上找到要找的扇区所需的时间;C. 在扇区中找到要找的数据所需的时间;D. 以上都不对。

8. 在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中,相容的信号是______的信号。

A. 可以相互替代B. 可以相继出现C. 可以同时出现D. 不可以同时出现9. 计算机操作的最小单位时间是______。

A. 时钟周期B. 指令周期C. CPU周期D. 执行周期10. CPU不包括______。

A. 地址寄存器B. 指令寄存器C. 地址译码器D. 通用寄存器11. 寻址便于处理数组问题。

A. 间接寻址B. 变址寻址C. 相对寻址D. 立即寻址12. 设寄存器内容为10000000,若它等于0,则为______。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题

8、用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四位十进制的整数最少需要几位(不含符号位)。

解:N=4×1/㏒ 2=14 位。

9、某机器字长 16 位,浮点表示时,其中含 1 位阶符、5 位阶码、1 位尾符、9 位尾数,请写出它能表示的最大浮点数和最小浮点数。

解:最大浮点数=2+21×(1-2-9)最小浮点数=-2+31×(1-2-9)。

10、字符“F”的 ASCII 码为 46H,请写出它的奇校验码和偶校验码(假定校验位加在最高位)。

解:字符“F”的 ASCII 码为 46H,奇校验码为 10110110(B6H),偶校验码为 00110110(36H)。

1、设有一个具有 24 位地址和 8 位字长的存储器,求:(1)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字节的信息?(2)若存储器由 4M×1 位的 RAM 芯片组成,需要多少片?(3)需要哪种译码器实现芯片选择?解:⑴ 存储单元数为 224=16M=16777216,故能存储 16M 字节的信息。

⑵ 由于存储容量为 16MB(8 位字长),每 4M 字节需要 4 片(位并联方式),故需芯片数为 16/4×8=32 片。

⑶ 若用 32 片组成一个 16M(8 位字长),地址总线的低 22 位可直接连到芯片的 A0-A21管脚,而地址总线的高 2 位(A22,A23)需要通过 2:4 线译码器进行芯片选择。

存储器组成方案为位并联和地址串联相结合的方式。

存储器 24 位地址(A23-A0),而单个芯片 22 位地址(A21-A0),32 片,8 个芯片一组,共 4 组。

所以采用 2:4 译码器。

组成方案为:地址串联,位并联。

4、某磁盘存储器的转速为 3000 转/分,共有 4 个记录面,每毫米 5 道,每道记录信息为 12288B, 最小磁道直径为 230mm,共有 275 道.问:(1) 磁盘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是多少?(2) 最大位密度,最小位密度是多少?(3) 磁盘数据传输率是多少?(4) 平均等待时间是多少?解:⑴ 磁盘存储器的存储容量=4×275×12288=13516800 字节⑵ 因为最小半径 R1=230/2=115,最小磁道长度为 2πR1=2×3.14159×115=722.57mm所以最高位密度=12288/722.57=17 字节又因为最大半径 R2=R1+275/5=115+55=170最大磁道长度为 2πR2=2×3.14159×170=1068所以最低位密度=12288/1068=11.5 字节⑶ 磁盘数据传输率 c=r×Nr=3000/60=50 转/秒;N=12288 字节/道所以 c=50×12288=614400 字节。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题为什么外围设备要通过接⼝与CPU相连?接⼝有哪些功能?(6分)答:外围设备要通过接⼝与CPU相连的原因主要有:(1)⼀台机器通常配有多台外设,它们各⾃有其设备号(地址),通过接⼝可实现对设备的选择。

(2)I/O设备种类繁多,速度不⼀,与CPU速度相差可能很⼤,通过接⼝可实现数据缓冲,达到速度匹配。

(3)I/O设备可能串⾏传送数据,⽽CPU⼀般并⾏传送,通过接⼝可实现数据串并格式转换。

(4)I/O设备的⼊/出电平可能与CPU的⼊/出电平不同,通过接⼝可实现电平转换。

(5)CPU启动I/O设备⼯作,要向外设发各种控制信号,通过接⼝可传送控制命令。

(6)I/O设备需将其⼯作状况(“忙”、“就绪”、“错误”、“中断请求”等)及时报告CPU,通过接⼝可监视设备的⼯作状态,并保存状态信息,供CPU查询。

可见归纳起来,接⼝应具有选址的功能、传送命令的功能、反映设备状态的功能以及传送数据的功能(包括缓冲、数据格式及电平的转换)。

六、问答题(共15分)1.设CPU中各部件及其相互连接关系如下图所⽰。

图中W是写控制标志,R是读控制标志,R1和R2是暂存器。

(8分)(1)假设要求在取指周期由ALU完成(PC)+1→PC的操作(即ALU可以对它的⼀个源操作数完成加1的运算)。

要求以最少的节拍写出取指周期全部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

答:由于(PC)+1→PC需由ALU完成,因此PC的值可作为ALU的⼀个源操作数,靠控制ALU做+1运算得到(PC)+1,结果送⾄与ALU输出端相连的R2,然后再送⾄PC。

此题的关键是要考虑总线冲突的问题,故取指周期的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如下:T0PC→MAR,1→RT1M(MAR)→MDR,(PC)+1→R2T2MDR→IR,OP(IR)→微操作命令形成部件T3R2→PC(2)写出指令ADD # α(#为⽴即寻址特征,隐含的操作数在ACC中)在执⾏阶段所需的微操作命令及节拍安排。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题

四、计算题1。

已知x=10101100,y=11110011.求xVy=? xΛy=? x y=? x y=?解:x V y=11111111 x Λy=10100000 x y=01011111 x y =101000002.(1)若显示工作方式采用分辨率为1024╳768,颜色深度为3B,帧频(刷新速度)为72Hz, 计算刷新屏幕时存储器带宽是多少?(2)实际工作时,显示适配器的几个功能部分要争用刷存的带宽。

假定总带宽的50%用于刷新屏幕,保留50%带宽用于其他非刷新功能.请问刷存总带宽应为多少?解:(1)因为刷新屏幕所需带宽=分辨率╳每像素点颜色深度╳刷新速度所以 1024╳768╳3B╳72/s=165888KB/s=162MB/s(2)刷存总带宽应为162MB/s╳100/50=324MB/s3.已知x和y,用变形补码计算x+y、x—y,同时指出结果是否溢出。

(1)x=0.11011 y=0.00011 (2) x=0.11011 y=—0。

10101解:(1)[x]补 = 00.11011 [x]补 = 00.11011+ [y]补 = 00。

00011 + [-y]补 = 11。

11101[x+y]补 = 00。

11110 [x—y]补 = 00.11000所以,x+y=0。

11110 所以,x—y=0。

11000(2)[x]补 = 00.11011 [x]补 = 00。

11011+ [y]补 = 11.01011 + [—y]补 = 00.10101[x+y]补 = 00。

00110 [x-y]补 = 01.10000所以,x+y=0。

00110 两符号位不同,故产生溢出.4。

CPU执行一段程序时,cache完成存取的次数为1900次,主存完成存取的次数为100次,已知cache存取周期为50ns,主存存取周期为250ns,求cache/主存系统的效率和平均访问时间。

解:h=Nc/(Nc+Nm)=1900/(1900+1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