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黑土地 黄土地 学科信息: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

黄土高原: 地表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华北地区(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春旱
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
自然原因
华北平原由于春季气温回升,蒸发 量加大,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 较少。
人为原因
人口多,需水量大,浪 费水;工业用水大;水 污染。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原因:海陆位置。石家庄距海洋比齐齐哈尔近,且周围没有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 所以降水多。
P11-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气温差异:不论1月还是7月,石家庄的平均气温都比延安略高。 原因:地形差异。两地纬度位置相近,但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其地势比石家庄高, 所以,年平均气温、1月和7月的平均温都比石家庄低。 降水差异:石家庄的年降水量多于延安,且都集中在 7、8月份(夏季),但石家庄的季节变化更大。 原因:海陆位置差异。石家庄地处平原,距海洋更近,受夏季风的影响更明显,所 以夏季降水比延安丰富。
一、黑土地 黄土地
北方地区地形 平原
东北平原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高原
华北平原
地势坦荡 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一、黑土地 黄土地
(三)北方地区气候特征——1、温度带
地跨我国 的中温带 和暖温带。
一、黑土地 黄土地
(三)北方地区气候特点——2、气候类型
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 风气候。(气候以温带 季风气候为主,气候具 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和东 西差异)冬季寒冷,最 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 下;(冬季寒冷干燥, 气温都在0℃以下,但南 北差异较大,华北地区 多在0℃~-10℃之间,东 北在-10℃以下。春旱和 冬春季节多沙尘暴)夏 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 温在20 ℃以上。(夏季 气温差别不大,除大兴 安岭北端在16℃以下外, 大部分地区在20℃以上)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黑土地 黄土地

快乐预习感知
【例1】 小明说他们家每天早餐吃馒头、包子,喝稀饭等,午餐和 晚餐也以面食为主,他可能住在 ( )。
A.台湾省 B.广东省 C.湖北省 D.山东省 解析:饮食习惯与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有重要关系。以面食为主, 说明当地的粮食作物是以小麦为主。台湾省、广东省、湖北省属 于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山东省 属于北方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答案:D
快乐预习感知
2.下列气温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能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 是( C )。
解析: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降水 集中在夏季。
快乐预习感知
3.北方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属于( D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4.下列属于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C )。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一课时 黑土地 黄土地
快乐预习感知
一、地理位置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 大兴安岭 、 青藏高原 以东,_内__蒙__古__ 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 以北,东临 渤海 和 黄海 。 二、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的地形以 平原 和 高原 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 东北平原 和 华北平原 ,西部有沟壑纵横的 黄土高原 。 三、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寒温带、 中温带 和 暖温带 , 大部分地区属于 温带季风 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 寒冷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 ℃以 下;夏季 炎热 ,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20 ℃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 平均降水量为 400 ~ 800 毫米,属于 半湿润 区。降水季节分 配 不均 ,主要集中于 夏季 。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黑土地 黄土地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等基本情况。
2、了解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分布。
3、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过程与方法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特征,并进行简单的评价。
2、分析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探讨其对该地区的人民生活、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尤其是对当地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
3、了解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和主要农作物,分析形成原因,讨论农业发展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条件特征及其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通过了解优越的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理解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增强环保意识。
3、通过分析讨论各自然条件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观念。
4、通过了解北方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北方主要农业区及其主要农产品。
难点1、北方地区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2、北方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1课时黑土地黄土地教学过程[导入]播放北国风光片,激情导入。
同时提出问题:你对北方地区有哪些了解?下面,我们来了解我国的北方地区,首先确定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出示课件]北方地区的位置图。
[板书]一、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小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北方地区在全国的什么位置?2、找出北方地区包括的主要省、直辖市和所临的海。
3、找出秦岭——淮河、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东缘)的分布。
[生]请学生上台指图介绍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归纳]北方地区大体上位于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宁夏的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省北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ppt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六页,共十九页。
热带(Dai)季风气 候
干
旱
800mm
湿润
第七页,共十九页。
中国温度带图
中温带
暖温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第八页,共十九页。
同样是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的北方(Fang)地区, 内部的气候差异也较大。以我国齐齐哈尔、 石家庄、延安三个城市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 和降水量图为例来探究一下北方地区的气候 差异。
第三页,共十九页。
二、北方地区的地形
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你能找到以下地理事物的名称?(一)地形
1、东北区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 山、太行山、秦岭、
①平原原:东东北平原(三江、松嫩、 辽河) 北
东北平原(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②山地:大平、小兴安岭、长白山
③丘陵:辽东丘陵
(Ping)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黄土高原
2、华北区
①平原:华北平原
华②高原:黄土高原 北③山地:太行山 平④丘陵:山东丘陵 原⑤名山:泰山、华山、恒山、
嵩山.五台山
第四页,共十九页。
三、北(Bei)方地区的气候
阅读P2图5.1和地图册,回答下面问题:
(1)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之间? (2)在这种情况下其耕地类型是什么? (3)从干湿地区看,属哪个干湿地区? (4)北方地区属哪个温度带? (5)北方地区属于哪个气候类型?
第六章 北方 地区 (Fang)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一课时 黑土地 黄土地
第一页,共十九页。
一、北方地区的位置(Zhi)、范围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黑土地黄土地1、位置: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4、典型土壤“黑土地”:东北平原。
“黄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等;经济作物有甜菜、棉花、大豆等。
3、农业特征:耕地多为旱地,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4、华北平原的农业发展制约条件: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措施: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
发展方向:节水农业。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1、东北三省的美称:“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等。
2、位置与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3、地形和河流(1)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3)河流中俄界河黑龙江、乌苏里江中朝界河鸭绿江、图们江境内河流松花江、嫩江、辽河(4)山河分布大势:“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二、东北三省的气候1、气候的主要特征:冷湿。
降水较多且集中在夏季,冬季以降雪为主。
2、成因:纬度较高,又紧邻亚洲冬季风源地。
三、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农业地位: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4、大面积开荒带来的问题及对策(1)问题: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2)对策: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四、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工业地位:东北三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八年级.5.1第一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南方红壤
南方地区主要土地是红土地,丘陵多, 南方地区主要土地是红土地,丘陵多,平 原少, 原少,所以们耕种主要在一些低缓的丘陵和小 平原进行, 平原进行,一般是精耕细作的
P3
1.秦岭 秦岭——淮河一线。 淮河一线。 秦岭 淮河一线 2.昆仑山、阿尔金山、 昆仑山、阿尔金山、 昆仑山 祁连山、横断山。 祁连山、横断山。 3.青藏;北方。 青藏;北方。 青藏
一、自然概况和经济特点
经济特点 农业 工业 平原广, 平原广,耕地以旱 煤、铁、石油等资 地为主, 源丰富,工业发达、 地为主,机械化水 源丰富,工业发达、 平高, 工业城市密集, 平高,是我国重要 工业城市密集,资 粮食产区 源消耗大 重要农业区: 重要工业区: 重要农业区:二大 重要工业区:京津 商品粮基地( 唐工业基地、 商品粮基地(三江 唐工业基地、辽中 平原、松嫩平原)、 平原、松嫩平原)、 南工业基地 华北平原
3. 东北平原主要由松花 嫩江、辽河、 江、嫩江、辽河、乌苏 里江、黑龙江冲积而成; 里江、黑龙江冲积而成; 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 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 海河冲积而成。 海河冲积而成。
一、自然概况和经济特点 位置 秦岭 —淮 淮 河以 北 自然环境 范围 主要地形区 东北三省 东北平原 两河、 两河、两山 华北平原 京津 黄土高原 两个丘陵) 陕甘宁 (两个丘陵) 内蒙古) (苏、皖、内蒙古)
P6
1. 居住:民居墙厚,有 居住:民居墙厚, 火炕, 火炕,一般室内有取暖 设施,如暖气等。 设施,如暖气等。
P6
1. 衣着:冬夏差别很大, 衣着:冬夏差别很大, 冬季要穿棉衣、羽绒服, 冬季要穿棉衣、羽绒服, 穿棉鞋,穿棉手套。 穿棉鞋,穿棉手套。
P6
2. (1)建淤地坝,拦蓄泥 )建淤地坝, 。(2)增加蓄水, 沙。( )增加蓄水,发展 灌溉。( 。(3) 灌溉。( )利用大坝修道 改善交通,发展经济。 路,改善交通,发展经济。 (4)退耕还林,封山绿化。 )退耕还林,封山绿化。 (5)发展特色种植、养殖。 )发展特色种植、养殖。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说课稿

[过渡]首先我们学习了解的是北方地区。
[课件展示]北方地区图。(引导学生找出我国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地形区。)
[师生互动]
1、让学生找出北方地区所管辖的省级行政区,并分别说出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在图5.2中,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秦岭、太行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渤海、黄海、黄河、淮河、黑龙江、松花江。
[教师]对了,两种土地都有各自的特点,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它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结合手上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结合我国干湿区和温度带的分布分析)
[总结归纳]略
[播放视频]《黄土高原》
[提问]壮观雄伟的黄土高原,我们已经看过了,谁能概括出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呢?
[总结]北方地区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使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要记住: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要合理。
板书设计
1.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见投影表格)
山区寒冷——针叶林
黑土地——东北平原
2.地区差异
地广、机械化耕作;一年一熟
黄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缺水,水土配合不佳;两年三熟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其分界线。识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识读“北方地区图”;理解北方地区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及其分布特点;了解黑土地和黄土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活动,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差异;通过“图片+说明”、播放视频的方式分别介绍黑土地和黄土地的位置和主要特征,再通过相关活动让学生概括出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黑土地 黄土地

3、了解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和主要农作物,分析形成原因,讨论农业发展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条件特征及其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并结合教材图6.3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
[生]雨热同期。
纬度因素导致气温差异,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
海陆因素导致降水差异,距离海洋近降水多,距离海洋远降水少。
[归纳]
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三个城市都属于北方地区,但三地气候有一定差异,分析导致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还是要从影响气候的三个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着手分析。
黄土地是指位于黄河中下游的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黄土覆盖大地,是华北地区最显著的特点之一。黄色来自黄土高原的黄土母质,它们由黄河、海河、淮河挟带,冲积成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土层深厚、疏松利于耕种,是我国耕作业发达的地区。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是否对北方地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承转]
北方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所对应的景观也不同,为什么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黑土地”、“黄土地”呢?
[板书]四、黑土地、黄土地
[课件展示]黑土地与黄土地视频、北方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
[讨论]三观看视频后结合北方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讨论分析以下问题:
(1)黄土地和黑土地分布在哪儿?
(2)分别属于什么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等基本情况。
2、了解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 1课时 )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其分界线
2.理解北方地区主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其分布特点
3.了解黄土地和黄土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重点难点: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2、综合、概括、归纳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同学们,经过一个长长的寒假,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不知道同学们在这个假期到过哪些地方呢? 又见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能跟大家一起分享吗?
二、预习导学
1.我国北方的地理位置位于秦岭----淮河的哪个部分?
2.北方地区的人口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3.北方地区包括哪些省区?
4.本区主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发布特点?
三、合作研讨:
1.本区的平原分别由哪些河流冲积而成?
2.北方地区气温、降水、等因素,对农业、交通、建筑业、衣着、居住的房屋等有什么不同?
3.北方地区的熟制怎样?
4.北方地区的资源有哪些?
5.制约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6.有“黑土地”之称的是?有“黄土地”之称的是?
四、课堂反馈
1.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分界线的划分是()
A、大兴安岭、
B、秦岭----淮河
C、昆仑山
2.北方地区有“( )”和“( )”之称。
3.窑洞这种民居位于()以北。
4.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是以()为主。
5.北方地区的耕地以()为主。
五、课后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