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共25页文档

合集下载

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101 哲学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所,本次参评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84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3848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所,本次参评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231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8393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所,本次参评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231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8393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503 新闻传播学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所,本次参评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81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1717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601 考古学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所,本次参评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36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2121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707 海洋科学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所,本次参评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22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1012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708 地球物理学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所,本次参评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13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89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所,本次参评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73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教育部第4次学科评级

教育部第4次学科评级

教育部第4次学科评级摘要:一、教育部学科评级简介1.教育部学科评级背景2.教育部学科评级的目的和意义二、第4次学科评级具体情况1.评级范围和时间2.评级方法和标准3.评级结果概述三、各学科评级表现1.优秀学科领域2.一般学科领域3.需要加强的学科领域四、学科评级对高校和学生的启示1.对高校的指导意义2.对学生的择校择专业建议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展望1.优化学科布局2.提高教育质量3.培养创新型人才正文:一、教育部学科评级简介教育部学科评级是我国对高校学科实力的一种权威评估,旨在为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有关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信息,以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第4次学科评级是近年来的一次全面评估,对各高校的学科实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排名。

二、第4次学科评级具体情况1.评级范围和时间:本次学科评级涵盖了全国范围内具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共有1300多个一级学科参评,最终于2021年完成了评级工作。

2.评级方法和标准:本次评级采用教育部制定的《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四个方面,共计12项二级指标,以及若干三级指标。

通过对各高校在这些指标上的表现进行评估,最终得出各学科的排名。

3.评级结果概述: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在许多学科领域表现优秀,尤其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部分高校的学科实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科领域表现一般,甚至需要加强建设。

三、各学科评级表现1.优秀学科领域:在本次评级中,许多高校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表现突出,部分高校的学科实力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一般学科领域:相较于优秀学科领域,一些人文社科、管理类的学科领域表现相对较弱,需要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

3.需要加强的学科领域:部分高校的学科领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加强建设,提高整体水平。

四、学科评级对高校和学生的启示1.对高校的指导意义:各高校可以根据学科评级的结果,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加大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暨南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重厌交通大学 西华大学
重 庆 大 学 江南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江 苏 大 学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大学
江苏 师范大学 C青岛理工大学 +
河南理工大学
广州大学
.% ■ ¥
西安工业大学 结果
学校名称

厘门大学
华侨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兰州 大 学
吉林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国防 科技大学
燕山大学
解放军理工大学
北 京 工 业 大 学
同济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 京科技大学 乐 南 大 学
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A 一
湖南大学
中 北 大 学 沈 阳 工 业 大 学
中 国石 油大 学
江办大学
兰州交通大 学

【 浙 合江 肥 山工 东业 大大 学 学 东北大学
吉林 大学 江抒大学
C+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深圳大学
南昌航 空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

西安科技大学
浙江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解放军理 工大学
新疆大学

天津大学

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

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

10656 10673 10674 10726 10094 10166 10370 10476 10593 10636 10652 10681 10002 10246 10001 10055 10027 10284 10335 10486 10697 10003 10034 10183 10272 10384 10422 10487 10558 10651 10036 10140 10173 10394 10421 10520 10590 10610 10673 10038 10200 10512 10530 10532 10559 10574 10718 10755 10007 10052 10053 10070 10075 10125
10001 10246 10002 10284 10027 10183 10486 10558 10003 10055 10212 10269 10286 10335 10422 10487 10052 10108 10145 10247 10319 10384 10542 10610 10718 10140 10141 10270 10285 10533 10574 10635 10698 10053 10075 10357 10385 10403 10475 10512 10520 10730 10203 10280 10531 10590
50%-60% 50%-60% 50%-60% 50%-60% 60%-70% 60%-70% 60%-70% 60%-70% 60%-70% 60%-70% 60%-70% 60%-70% 前2% 前2% 2%-5% 2%-5% 5%-10% 5%-10% 5%-10% 5%-10% 5%-10% 10%-20% 10%-20% 10%-20% 10%-20% 10%-20% 10%-20% 10%-20% 10%-20% 10%-2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20%-30% 30%-40% 30%-40% 30%-40% 30%-40% 30%-40% 30%-40% 30%-40% 30%-40% 30%-40% 40%-50% 40%-50% 40%-50% 40%-50% 40%-50% 40%-50%

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科研单位)

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科研单位)

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第四轮评估于2016年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

第四轮学科评估科研单位评估结果
本次共有16家科研机构的66个学科、5家党校的20个学科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48个学科也申请参加了评估。

(注:同学科评估结果相同的单位排序不分先后,按单位代码排序) :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一、评估概览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宣布的《学位授与和人材培育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与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

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展开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 2002年初次展开,到现在已达成四轮,均匀四年展开一次。

学科评估属于水平评估,有别于政府展开的合格性评估,要点关注收效和质量。

学科评估结果遇到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的广泛认同和重视。

二、指标系统评估指标系统使用“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材培育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名誉”四个一级指标框架,共设置人文、社科、理工、农学、医学、管理、艺术、建筑、体育等9套指标系统框架,每个一级学科设置不一样的权重。

详细说明以下:1.师资队伍与资源 : 包含“师资队伍” 与“支撑平台” 两部分。

“师资质量”采用“代表性骨干教师”和“师资队伍构造”相联合的方法,专家综合评论由队伍水平、构造及国际影响程度等构成的师资队伍质量。

“专任教师数”主要表现师资充足性,详细评论时,经过设置上限(达到上限值不再加分)方式战胜唯数量偏向。

“支撑平台”反应学科的“累积质量”,主要统计国家级和省部级要点实验室、基地、中心数。

依据专家建议,本轮评估人文社会学科不再单列“支撑平台”定量指标,但可在学科简介中予以充足表现。

2.人材培育质量 :人材培育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增强者才培育质量评价是立德树人的必定要求。

本轮学科评估成立了“培育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三维度评论系统,全方向评论人材培育质量。

“培育过程质量”主要包含“课程教课质量”、“导师指导质量”、“学生国际沟通”,其中“导师指导质量”经过对大规模学生问卷检查进行评论;“在校生质量”主要包含“学位论文质量”、“优异在校生”状况等;“毕业生质量”主要包含“总体就业状况”、“优异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评论”。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共26页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共26页

评估模式方面“四大”举措
1. 科学设置参评规则 2. 完善成果归属原则 3. 创新结果发布方式 4. 强化后期数据服务
三、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
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十大创新举措
指标体系方面“六大”举 措
1.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构建“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 “毕业生质量” 三维度评价模式
➢ 将创新创业成果纳入在校生质量考察指标; ➢ 首次试点引入在校生和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跟踪学生在学质量和毕业后“职业发展
➢ 反映不同地区、类型学科特色,从导向上克服学科“同质化”倾向,强化了学科特色、 社会贡献。地方高校、中央高校、部委高校分别用四个案列来反映各自学科特色贡献。
三、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
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十大创新举措
指标体系方面“六大”举 措
6.进一步细化指标体系分类,强化分类评估
➢ 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分列,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分列。指标体系由第三轮时 的7类拓展到9类,以体现学科特色。
质量”,将评价学生质量的话语权扩展到“系统外”。
三、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
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十大创新举措
指标体系方面“六大”举 措
2.淡化条件资源,关注成效与产出
➢ 基于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的定位,进一步淡化“条件资源类”指标(如:师资队伍、 重点实验室等规模数量),更强调学科内涵建设的成果与成效。
三、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
SED
3.创新结果发布方式
第四轮评估将进一步淡化名次,按照“精确计算、聚类统计、多维发布” 的原则;
多元化发布评估结果,探索对部分单项指标(如“学术论文质量”)等进 行单项发布,引导社会关注学科建设内涵变化,减轻参评单位压力。
三、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
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十大创新举措 评估模式方面“四大”举措

全国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结果

全国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结果

食品科学与工程
城乡规划学
风景园林学
软件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作物学 畜牧学
草学
园艺学 兽医学
农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 林学
植物保护 水产
基础医学 中医学 护理学
临床医学 中西医结合
医学
口腔医学 药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药学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工商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
公共管理
艺术学理论 设计学
人文社科类
理论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社传播学
考古学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语言文学 中国史
数学 地理学 地质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大气科学
生物学 统计学
理学
化学 海洋科学 系统科学
天文学 地球物理学 科学技术史
工学
力学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冶金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 理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
建筑学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化学工程与技术

矿业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 程
纺织科学与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兵器科学与技术

核科学与技术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
戏剧与影视学
美术学
全国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结果
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于 2016 年在 95 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 展,共 513 个单位的 7449 个学科参评。评估结果按照“精准计算、 分档呈现”的原则,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 70%的学科分为 9 档公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
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十大创新举措
.
指标体系方面“六大”举措
1. 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构建“培养过程质量”、 “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 三维度评价模式
2. 淡化条件资源,关注成效与产出 3. 改进师资队伍评价方法 4. 优化科学研究水平评估,完善学术论文评价 5. 丰富社会声誉评价内涵 6. 进一步细化指标体系分类,强化分类评估
三、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
学科评估的比较优势
美国:新闻 与世界报道 (US News)
上海交通 大学: 武书连、 邱均平
英国:泰 晤士报 (THE)
英国:全 球教育集 团(QS)
水土不服 天生缺陷
美新排名:缺乏教学质量,资源类指标缺乏 泰晤士排名:较难保证学校填报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QS排名:主观问卷的权重占整体权重50%以上,不利于客
学位中心的转型发展 学科评估的发展历程 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 学科评估服务双一流
一、学位中心的转型发展
学位中心--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
全 称:“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服务范围:主要是三级学位,重点是研究生教育
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校 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
全国学位与研究 生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 生教育发展中心
二、评估模式
继续坚持“自主开展、非行政性、 自愿申请、免费参评”等基本原则
三、指标体系
坚持“质量、成效、特色、分类”为 基本导向
四、数据来源
加强与第三方数据提供商和有关部门密 切合作,加大公共数据使用力度
五、体系设计
保持原有“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 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与声誉”四个一级指标基本框 架不变,根据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精神,考虑服务 “双一流建设”等新需求,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改进
2009 -
2019
第四轮 学科评估 • 513个单位,7694个学科 • 省委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 普遍重视 • 学位授予单位普遍参评
2019
第一轮 学科评估
• 229个单位、1336个学科 • 参评单位整体反映良好 • 未收到普遍关注
第三轮 学科评估 • 391个单位,4235个学科 • 领导高度评价 • 各界普遍好评 • 媒体社会广泛关注
3
注重基于客观数据的主观评价,坚持“定量与定性、质量与数量、国内与国外”三结合
4
指标体系更全面反映学科发展现状,评估结果更权威、更科学、更公正
5
三、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
第四轮学科评估创新举措
在广泛深入、全面细致调研的基础上,学位中心凝聚大家的智慧,形成了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研究生教育综改精神,服务“实现 研究生教育现代化”、“建设研究生教育强 国”,服务国家和地方“双一流建设”战略发 展需求
质量”,将评价学生质量的话语权扩展到“系统外”。
三、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
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十大创新举措
指标体系方面“六大”举 措
2.淡化条件资源,关注成效与产出
➢ 基于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的定位,进一步淡化“条件资源类”指标(如:师资队伍、 重点实验室等规模数量),更强调学科内涵建设的成果与成效。
三、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
4.优化科学研究水平评估,完善学术论文评价
➢ 改进ESI高被引论文的统计方法,打造“中国版ESI”,树立中国论文评价话语权。通过学校填报, 将“ESI学科分类”与“中国学科目录”相对应;同时将ESI的前1%统计范围扩展到前3%;
➢ 落实五部委文件关于“论文评价和期刊评价适度分离”的精神,尝试推动建立中国版“顶级期刊”目录; ➢ 落实国家“扶持优秀中文期刊”精神,要求“代表性论文”中关注一定比例的中文期刊; ➢ 在“代表性论文”中增加考察“结构质量”,限定每位教师只能填写一定数量的代表性论文。
评估模式方面“四大”举措
1. 科学设置参评规则 2. 完善成果归属原则 3. 创新结果发布方式 4. 强化后期数据服务
三、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
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十大创新举措
指标体系方面“六大”举 措
1.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构建“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 “毕业生质量” 三维度评价模式
➢ 将创新创业成果纳入在校生质量考察指标; ➢ 首次试点引入在校生和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跟踪学生在学质量和毕业后“职业发展
➢ 反映不同地区、类型学科特色,从导向上克服学科“同质化”倾向,强化了学科特色、 社会贡献。地方高校、中央高校、部委高校分别用四个案列来反映各自学科特色贡献。
三、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
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十大创新举措
指标体系方面“六大”举 措
6.进一步细化指标体系分类,强化分类评估
➢ 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分列,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分列。指标体系由第三轮时 的7类拓展到9类,以体现学科特色。
观层面的考察 上海交大排名:过度强调学术研究能力,忽略了学科建设
的其他因素,武书连、邱均平等,基于外部公开数据资源 对大学综合水平进行排名,难以细化到学科。
三、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
学科评估的特点与优势
基本理念:促进学科建设,服务学科发展
1
强调学科内涵建设,不以身份高低和资源多少论优劣
2
基本原则:科学严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二、学科评估的发展历程
策划论证
•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凸显 • 政府重视教育质量评价 • 社会多样需求 • 负责任的、有公信力的
第三方评估2000ຫໍສະໝຸດ 2019 -2019
第二轮 学科评估 • 331个单位,2369个学科 • 参评单位交口称赞 • 媒体评价总体良好 • 收到部分专家质疑
2019 -
2019
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十大创新举措
指标体系方面“六大”举 措
3.改进师资队伍评价方法
➢ 克服以往单一的“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片面性,改由列举“代表性骨干教 师”,由专家综合考察师资队伍的水平、结构、国际化情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
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十大创新举措
指标体系方面“六大”举 措
本次评价仍然坚持第三轮学科评估首创的“定量与定性、 质量与数量、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方法。
三、学科评估的改革创新
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十大创新举措
指标体系方面“六大”举 措
5.丰富社会声誉评价内涵
➢ 增设“社会服务特色与贡献”指标,采用“代表性案例”评价方法,体现学科对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