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腰痛症门诊病历(干货)
中医腰疼病历书写模板范文

中医腰疼病历书写模板范文# 中医腰痛病历。
一、初诊记录。
姓名:[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年龄:[X]岁。
职业:[具体职业]就诊日期:[年/月/日]主诉:大夫啊,我这腰啊,疼得可厉害了,都好几天了。
现病史:患者大概[X]天前啊,也没干啥特别的事儿,就突然觉得这腰有点不得劲儿。
一开始就隐隐约约的疼,就像有个小蚂蚁在那咬似的,也没太在意。
结果呢,这疼啊是越来越厉害,现在就像有人拿个小锤子在腰上一下一下地敲,特别是弯腰或者站久了的时候,那疼就像闪电一样,一下子就传遍整个腰了。
这几天啊,晚上睡觉都睡不好,翻个身都得小心翼翼的,就怕把这腰弄得更疼了。
既往史:患者说自己以前身体还算可以,就是有时候会有点小感冒啥的,吃点药就好了。
不过呢,年轻的时候干过重活,那时候也没太注意保护腰。
还跟我吐槽说,年轻的时候啊,总觉得自己身体好,扛得住,现在可遭罪喽。
也没有什么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病,也没做过什么大手术。
过敏史:患者想了想,很肯定地说没有什么过敏的东西,吃啥都香,就是这腰一疼啊,啥胃口都没了。
体格检查:望诊:患者走进诊室的时候,腰有点僵硬,不敢伸直了走,像个小老头(老太太)似的。
腰部皮肤看起来倒是正常的,没有什么红肿、破溃之类的。
触诊:一按他(她)的腰啊,在[具体腰部疼痛部位,如腰阳关、肾俞穴附近]就疼得直咧嘴,肌肉感觉特别紧张,就像一根绷紧的橡皮筋一样。
而且两边的肌肉好像一边紧一边松,不太对称。
叩诊:轻轻叩击腰部的时候,患者喊疼,感觉这个疼痛是从深部传出来的,不像是表面的问题。
腰部活动度:让患者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腰部,每个动作都做得很艰难,特别是前屈的时候,感觉他(她)就像个生锈的机器人,弯下去一点点就疼得不行了。
舌象:舌头伸出来一看,舌质有点暗,舌苔白腻,就像冬天早晨窗户上那层白白的雾气似的。
脉象:摸了摸脉,脉象弦紧,就像拉得紧紧的琴弦一样,感觉这气血在里面走得不太顺畅。
中医诊断:腰痛(寒湿腰痛证)证候分析:患者以前干过重活,腰部劳损,正气不足。
中医腰痛病历模板范文

中医腰痛病历模板范文# 中医腰痛病历。
姓名:[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年龄:[X]岁。
职业:[具体职业]就诊日期:[年/月/日]一、主诉。
“大夫啊,我这腰啊,疼得不行了,就像有个小恶魔在里面又扭又掐的。
”患者皱着眉,手扶着腰,一瘸一拐地走进诊室说道。
这腰痛已经断断续续折腾了[X]个月啦,最近是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加重情况,如劳累后、晨起时等],那疼痛就像潮水一样涌上来,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躺着都难受。
二、现病史。
# (一)发病过程。
患者回忆说,刚开始的时候就是觉得腰部有点隐隐的不舒服,就像有根小刺在里面扎着似的,没太当回事儿。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这小刺就变成了大棒槌,时不时地猛敲几下,疼痛也越来越剧烈。
# (二)症状表现。
1. 疼痛性质。
这腰啊,有时候是酸痛,就像在醋坛子里泡过一样,酸溜溜的难受;有时候又像被火烧一样灼痛,感觉腰部要冒火了;还有的时候呢,像是被绳子紧紧勒着的刺痛,一阵一阵的。
2. 疼痛部位。
主要是在[具体腰部疼痛位置,如腰部正中、两侧等],大概一巴掌大的地方疼得最明显。
如果用手指按一按啊,就像碰到了痛点开关,疼得能让人叫出声来。
3. 伴随症状。
除了腰痛,腿也跟着凑热闹。
有时候感觉这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走路都费劲。
偶尔还会有腿麻的感觉,就像有一群小蚂蚁在腿上爬来爬去。
另外,患者还说最近这腰一疼起来,就觉得整个人没力气,精神头也不好,就想躺着啥也不干。
# (三)病情发展与诊治经过。
1. 发展情况。
患者说这腰痛开始的时候还能忍忍,可是最近几个星期就像脱缰的野马,越来越不受控制。
以前休息休息还能好一点,现在休息也不管用了,疼得更频繁,程度也更重了。
2. 诊治经过。
在来咱们这儿之前,患者也去别的地方看过。
自己在家先贴了些止痛膏,就那种满大街都能买到的,贴上的时候感觉凉凉的,好像有点用,可过一会儿就又疼起来了,根本不顶事儿。
还去了社区诊所,医生给开了些西药,吃了之后感觉胃里不舒服,而且腰痛也没有明显的改善。
中医腰痛病历范文

中医腰痛病历范文
病例号码:
姓名:
性别:
年龄:岁
职业:
初诊日期:年月日
主诉:腰部疼痛。
现病史:患者自年月日起,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疼痛部位位于腰椎部,性质为酸胀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伴有腰部活动受限。
曾服用一些止痛药,效果不佳。
既往史:无特殊外伤及手术史。
个人史:生活作息规律,饮食嗜好一般。
体格检查:
神志清楚,体态正常。
腰部无明显畸形及压痛,双侧肌肉对称,双下肢肌力、感觉及反射正常。
脊柱活动受限,前伸、后仰及侧屈均受限。
辅助检查:
腰椎线平片:腰椎生理曲度尚可,椎间关节轻度增生。
中医辨证:
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滑。
症属"腰痛"范畴,本病属于"痹证",主因为"肝肾亏虚",病位在"筋骨"。
综合分析:腰痛是一种常见病,多由外伤、劳损、湿寒侵袭、肝肾亏虚等因素所致。
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工作劳累,加之生活起居不当,导致肝肾亏虚,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而致腰痛。
治则:补肝益肾,疏通经络。
处方:
当归 12 熟地 15 杜仲 15
黄芪 20 牡蛎 30 桂枝 10
红花 10 川芎 10 白芍 12
嘱咐:
1.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期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
2. 适量活动,可做一些腰部放松运动。
3.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4. 遵医嘱,按时服药,3周后复诊。
中医师签名:。
针灸腰痛病案

针灸腰痛病案腰痛案病案概要吴某,女,38岁,2010年5月15日初诊。
主诉:慢性腰腿痛,加重1个半月。
症候:有腰痛病史,经住院治疗好转。
但久行则左下肢痛酸凉,感觉障碍,足跟冷,脚外侧麻,行路有跛行。
苔白,脉沉滑。
曾查X 线显示:腰4-5、腰5-骶1椎间盘向后突出。
经络诊察:手太阳经、足太阳经异常。
辨经:病在足太阳经筋。
选经:足太阳经、督脉。
选穴:针刺至阴(左,放血10滴)、后顶。
二诊:针后当日症状明显好转。
取左秩边、委中,右顶结节。
三诊:左下肢痛已消失,唯久站、久行时感下肢麻(大腿后侧)、酸(外侧)。
取右顶结节,左京骨(有结块)。
疗效:治疗3次以后痊愈。
医案解读患者腰5-骶1椎间盘突出,伴左下肢凉、左脚外侧麻,属足太阳经筋病。
左足外侧麻,表示有血虚,左至阴穴放血引阳通络,促进气血流动。
后顶穴用了两个针,一个直接往下针;另一个也在后顶针,但沿着人字缝往足太阳经左斜下透。
搓针后顶穴(编者按:针刺后,沿着针身,用手指向下搓头皮数次)的同时用医者的左腿膝盖顶住患者腰部,搓完针后让患者走一下,观察她的腿有无变化。
患者穿上高跟鞋站起来腰腿一点问题都没有,很敏捷地走动,自述腰腿行走已无障碍,跟刚来时完全不同。
由于患者的腿疼位于足太阳经筋,后续治疗加了秩边和委中,秩边主“腰痛”。
委中“主膝痛及拇指,腰夹脊沉沉然,遗尿腰重不能举体”。
找后顶穴发现右侧顶结节有异常反应,可理解为后顶的变位。
针后效果显著。
腰部受到损伤时,经筋、肌肉、韧带皆能变位,腧穴也能随着变位。
腧穴在皮、脉、肉、筋、骨之间,它们一有变动、错位,腧穴自然也变动。
如一条长河末端发生地震或暴雨,导致峡谷两边山崩或泥石流,碎石下落河中,堵塞河流。
河水不停涌来,绕过壅塞处,致使水流变慢,而影响上游水流速度。
河流末端像患者腰椎间盘突出,上端等于顶结节的变位。
搓针后顶旁的顶结节时要求患者踹脚,能让筋肉顺利复位。
经络诊察时候发现京骨有一个结块,说明足太阳经筋有气血、代谢物的堆积(由于经筋受损,气血流动不畅,能产生堆积,形成结节、结块)。
中医针灸门诊病历范文

一、针灸门诊病历样本和其他科的门诊病历没有太大的差别,1.主诉:2.现病史:3.既往史:4.查体:包括一般的阳性体征和针灸的病变腧穴、经络,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腰部肌紧张压痛阳性,腰3-4.、4-5、及腰5骶1压痛阳性,痛沿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循行放射,腰阳关、环跳穴压痛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左30度,右90度,加强实验,左阳性,右阴性,拾物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等等。
5.辅助检查。
6.诊断:包括中医、西医诊断7处理:就是你做的治疗,特殊之处在于要把针刺治则、取穴、刺法、还有什么TDP、拔罐等等写清楚。
二、针灸门诊病历样本和其他科的门诊病历没有太大的差别,1.主诉:2.现病史:3.既往史:4.查体:包括一般的阳性体征和针灸的病变腧穴、经络,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腰部肌紧张压痛阳性,腰3-4.、4-5、及腰5骶1压痛阳性,痛沿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循行放射,腰阳关、环跳穴压痛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左30度,右90度,加强实验,左阳性,右阴性,拾物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等等。
5.辅助检查。
6.诊断:包括中医、西医诊断7处理:就是你做的治疗,特殊之处在于要把针刺治则、取穴、刺法、还有什么TDP、拔罐等等写清楚。
三、中医门诊病历书写范例3.5%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入,立即 10%葡萄糖液500ml+雷尼替丁0.15g,静脉滴入安络血注射液10mg肌注,bid4.待床入院初步诊断 1.胃脘痛(脾胃虚寒,瘀血阻络)眩晕(气血两亏) 2.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失血性贫血四、有中医门诊病历范文吗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范文住院病历姓名:。
性别:男年龄:5岁民族:。
出生地:。
婚况:未婚职业:。
单位:。
邮政编码:。
常住地址:。
入院时间:2002年4月13日10时病史采集时间:2002年4月13日10时病史陈述者:患儿母亲可靠程度:基本可靠发病节气:清明后主诉:反复发热、咳嗽5天现病史:缘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发热,咳嗽,有痰,鼻塞,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曾多次到我院门诊求治,予中药及静滴先锋VI、鱼腥草治疗,症状未见改善。
腰痛针灸病历

腰痛针灸病历
患者信息:
姓名:XX
性别:女
年龄:45岁
职业:办公室职员
主诉:
腰痛持续三个月,加重一周。
疼痛位于腰部正中及两侧,伴有局部肌肉紧张和僵硬感。
久坐、久站或劳累后疼痛加剧,休息后稍有缓解。
病史摘要:
患者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自行贴敷膏药及口服止痛药,效果不佳。
一周前疼痛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既往无腰部外伤史,无手术史,无其他慢性疾病。
体格检查:
腰部活动轻度受限,局部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无神经根受压症状。
诊断: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腰肌劳损可能性大)
治疗方案:
1. 针灸治疗:选取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阿是穴等穴位进行针刺,配合电针刺激,以增强疗效。
每周治疗三次,共治疗四周。
2. 中药热敷:使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进行热敷,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
3. 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腰部肌肉锻炼,如桥式运动、飞燕式运动等,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治疗过程记录:
第一次治疗后,患者自觉腰痛有所减轻,局部肌肉紧张感缓解。
治疗一周后,患者腰痛明显减轻,久坐、久站后疼痛不再加剧。
治疗四周后,患者腰痛基本消失,腰部活动自如,无压痛感。
治疗结果:
经过四周的针灸治疗及中药热敷、康复锻炼,患者腰痛症状完全消失,腰部功能恢复正常。
建议患者继续加强腰部肌肉锻炼,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随访。
随访记录:
随访三个月,患者腰痛未再复发,生活和工作恢复正常。
中医门诊腰痛复诊病历范文(通用6篇)

中医门诊腰痛复诊病历范文(通用6篇)中医门诊腰痛复诊病历范文第1篇一、中医科应以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为宗旨,积极搞好门诊和病房工作。
二、中医科病员的入院、出院、饮食、护理均由中医决定。
诊断、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必要时可请西医协助。
三、中医可按病员病情签署诊断、病假、死亡等有关医疗证明。
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认真书写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病历(包括门诊病历)。
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
四、对于年老、经验丰富的中医,应配备水平较高的'青、壮年中医或西学中医师,作为助手,继承并整理其学术经验,积极开展中医的科研工作。
五、承担中医和西医学习中医的教学工作,认真带好进修、实习人员,定期开展中医学术活动。
六、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
七、积极弘扬中医的特长,如针灸、推拿、正骨、男科、妇科、皮肤科等,设专科门诊方便群众就医。
八、院外处方,原则上不转抄,只能供参考。
医师未见患者,一概不得开处方和抄方。
九、对于特殊的煎药方法及服药时间,医师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并在处方上注明。
十、中医治疗的住院患者,是否需要随诊,由会诊医师确定,并认真做好记录,定期随诊。
各科中医随诊的患者,出院前三天经治医师通知随诊医师停开中药,以免造成浪费。
十一、在弘扬中医特长的同时,有选择地吸收和应用西医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病的新路子。
中医门诊腰痛复诊病历范文第2篇1.各医院都要设立中医门诊,开设中医病房或中西医结合病房,加强中医科室的建设,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
2.医院中医科的病房,由中医负责管理。
中医科病员的入院、出院、饮食、护理均由中医决定,诊断、治疗以中医方法为主,必要时可请西医协助。
3.中医可按病员病情签署诊断、病假、死亡等有关医疗证明书。
根据理、法、方、药的原则,认真及时书写中医或中西结合病历(包括门诊病历)。
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整洁,要签全名。
腰痛中医门诊病历范文

腰痛中医门诊病历范文一、基本信息。
姓名:[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年龄:[X]岁。
职业:[具体职业]就诊日期:[年/月/日]二、主诉。
腰部疼痛[X]天/月/年,加重[具体时长]。
(一)疼痛性质。
1. 酸痛。
- 酸痛多因湿邪侵袭腰部,或肾虚腰部失于濡养所致。
湿邪重浊黏滞,易阻滞气血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则腰部肌肉酸楚疼痛;肾主骨生髓,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部筋骨失养,产生酸痛感。
2. 刺痛。
- 刺痛往往提示瘀血阻滞腰部经络。
可能是由于腰部外伤后,瘀血内停,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疼痛如针刺般固定不移。
3. 冷痛。
- 冷痛多与寒邪有关。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腰部感受寒邪后,阳气被遏,气血凝滞,导致腰部冷痛。
也可见于肾阳虚患者,肾阳不足,腰部失于温煦而出现冷痛。
(二)疼痛部位。
1. 腰部正中疼痛。
- 腰部正中为督脉循行部位,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
此处疼痛可能与督脉气血不畅有关,如寒湿之邪侵袭督脉,或肾精亏虚,督脉失养等。
2. 腰部两侧疼痛。
- 腰部两侧为足太阳膀胱经所过之处。
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外感邪气侵袭膀胱经,或者腰部肌肉劳损,膀胱经气血阻滞,都可能导致腰部两侧疼痛。
(三)疼痛加重或缓解因素。
1. 加重因素。
- 劳累后加重:长时间站立、弯腰劳作或久坐后疼痛加剧,这可能是由于腰部肌肉疲劳,气血消耗过多,导致腰部失于气血濡养而疼痛加重。
- 遇寒加重:寒冷天气或腰部受寒后疼痛明显加重,如前所述,寒邪凝滞气血,使腰部经络不通,疼痛加重。
2. 缓解因素。
- 休息后缓解:适当休息后疼痛减轻,说明腰部疼痛与劳累过度有关,休息可使腰部肌肉得到放松,气血得以恢复运行,从而缓解疼痛。
- 热敷后缓解:热敷可使局部气血通畅,寒邪散去。
如果热敷后疼痛缓解,提示腰部疼痛与寒凝、气血不畅有关。
三、现病史。
1. 详细询问发病过程,是否有明显诱因,如外伤(摔倒、扭伤等)、劳累过度、外感寒湿等。
- 若有外伤史,需了解受伤的具体情况,如受伤部位、受伤力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科腰痛症门诊病历腰痛症
主诉:患者腰部疼痛不适时间加重时间。
现病史:患者时间前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不适,时轻时重,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受天气变化影响不大.时间前诱因加重,曾于家中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现为求系统治疗来院。
入院见症:腰部疼痛不适,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月经及)婚育史、家族史:生于原籍,久居本地,无外地长期旅居史,否认疫源疫区接触史。
无特殊不良嗜好,生活作息规律,适龄婚育,家人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中医望、闻、问、切:患者神色形态语声气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涩。
脊柱四肢无畸形,关节无肿胀,双下肢无水肿。
腰部压痛并左下肢放射痛,叩痛并放射痛。
双“4”字试验体征,双直腿抬高试验体征。
仰卧挺腹试验体征。
膝腱反射减弱,跟腱反射减弱。
巴宾斯
基征体征.双下肢肌力Ⅴ级.深浅感觉存在,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感谢聆听
辅助检查:
1腰椎CT
2腰椎X线片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及鉴别诊断
中年女性,劳作日久,筋脉不固,血溢脉外,形成瘀血,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见腰腿痛,舌淡苔薄白脉涩为气滞血瘀之象。
本病与痹症相鉴别,后者以肌肉、筋脉的麻木、疼痛及关节僵硬、屈伸不利为特征,且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故可鉴别。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腰腿痛
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计划:
1。
针灸科护理常规,完善入院查体及辅助检查.
2.针刺治疗为主,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手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日1次。
取穴:腰俞、腰阳关、肾俞(双)、三焦俞(双)秩
边(右)、环跳(右)、委中(双)、承山(双)、太溪(双)太冲(双)
3.给予微波,腰椎牵引,针刀松解、中药熏蒸等配合治疗
...文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