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州一模文综试卷历史部分及答案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在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帝王、大臣等人的生平事迹为其拟定谥号,从战国时期起,“辨行迹、明善恶、寓褒贬”

逐渐成为拟定谥号的规范。这一规范主要是为了

A.尊崇和颂扬先人B.缓和君臣关系

C.惩恶劝善维护统治D.巩固儒学地位

25.据记载,徐元庆之父被县尉所杀,后徐元庆杀县尉报父仇。审案时武则天主张无罪释放徐元庆,而大臣陈子昂建议,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在激烈的争论后,依陈子昂的意见做出最后的判决。

《新唐书》记载了8个类似的案件与争论。这反映了当时

A.专制皇权弱化B.宗法观念受到冲击

C.地方吏治废弛D.注重礼法矛盾的调和

26.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李贽则认为“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据此可知

A.王阳明挑战孔子的权威B.李贽反对孔子的思想

C.两者都是对现实政治的叛逆D.两者的主张具有共性

27.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28.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

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C.自然经济统治地位的丧失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29.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该学者认为纪年改革

A.有助于推翻皇帝制度B.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C.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D.消除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

30.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D.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31.1953年4月政务院发出通知,禁止农民随意(或经农村基层政府介绍)流入城市寻找工作,城市公私企业非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自行招雇农民工。这一规定

A.不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反映了优先发展农业的基本国策

C.造成了工业化建设的劳动力短缺D.体现了国家对国民经济实施计划调控

32.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国家论》中提出以德性为基础的宪政理论,认为国家是履行德性、根据有关法律与权利的协议而结合的多民族共同体。这一理论的提出反映了

A.西塞罗主张以德治国B.西塞罗最早提出社会契约论

C.罗马法体系的形成D.罗马由共和国向帝国过渡

33.从1928年起,苏联政府广泛推行农产品的预购合同制,向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采购粮食。下表是1928至1931年苏联粮食总产量和国家采购粮食数量的统计。

这表明

A.政府禁止农民自由买卖粮食B.农业为工业化建设提供资金

C.新经济政策导致粮食产量下降D.政府大量采购粮食提高农民收入

34.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贸易协定法案》,授权总统给那些对美国产品做出类似让步的国家提供低至50%的关税率。到1935.年底,美国与14个国家达成了这样的协议,到1945年达成协议的国家总数增至29个。它反映了美国政府

A.谋求国际贸易体系的主导地位B.结束新政恢复自由贸易

C.以贸易合作强化反法西斯同盟D.干预国际贸易转嫁危机

35.1962年,美国针对苏联在古巴建设导弹基地的行为,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战争一触即发。

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这反映了

A.美苏关系从对抗走向对话B.战争和冲突成为美苏争霸的主要手段

C.冷战格局下美苏双方构成了战略制约D.美苏从局部的地区争夺走向全球争霸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统一全国后,在南北之间建设一条运输通道成为迫切任务。隋炀帝征调300万民工,用6年的时间凿通了2500公里的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运河沿岸经济繁荣,扬州、淮安成为大都市。唐代大运河连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接纳着日本、波斯、天竺等国的商船。19世纪中期大运河开始衰落,尤其是19世纪90年代,西方列强掀起掠夺中国铁路修筑权的高潮,随着铁路的兴起和区域交通结构的改变,原有的货物流向和流量发生改变,使大运河沿岸的扬州、淮阴、嘉定等逐渐衰落。

——据陈国庆主编《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等材料二19世纪中期,法国加紧在埃及扩张势力,与埃及签订条约,开凿苏伊士运河。条约规定埃及无偿提供劳动力,运河通航后出租99年,每年可收取运河收益的15%。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国等西方国家迫不及待地要把它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它把红海和地中海、印度洋和大西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从印度洋、太平洋西岸到西欧、北关的距离,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之一。

——摘编自赵军秀《评英法改造苏伊士运河的矛盾》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大运河的作用。(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大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发展状态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6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偶然性与必然性在自然界和社会历史领域发生作用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客观性。恩格斯明确指出:一种社会活动,一系列社会过程,愈是越出人们的自觉的控制,愈是越出他们支配的范围,愈是显得受纯粹的偶然性的摆布。它所固有的内在规律就愈是以自然的必然性在这种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概括材料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