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2019学年北京市九年级上册期中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精编试题

合集下载

北京市朝阳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北京市朝阳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核分人 得分注意事项: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2、提前 15 分钟收取答题卡第Ⅰ卷 客观题第Ⅰ卷的注释评卷人 得分一、单选题(共8题)1. 以下是回收、绿色包装、节水、低碳四个标志,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 二次函数y =(x +2)2+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A . (﹣2,3)B . (2,3)C . (﹣2,﹣3)D . (2,﹣3)3. 如图,⊙O 的直径为10,AB 为弦,OC ⊙AB , 垂足为C , 若OC =3,则弦AB 的长为( )A . 8B . 6C . 4D . 104. 如图,AB 是⊙O 的直径,CD 是⊙O 的弦,⊙ABD =59°,则⊙C 等于( )答案第2页,总3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A . 29°B . 31°C . 59°D . 62°5. 如图4×4的正方形网格中,⊙PMN 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P 1M 1N 1 , 其旋转中心是( )A . A 点B . B 点C . C 点D . D 点6. 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 ⊙CDB =30°,CD =6,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为( )A . 4πB . 3πC . 2πD . π7. 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 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 纵坐标y 的对应值如下表:X …… ﹣1 0 1 2 3 ……Y …… 3 0 ﹣1 0 3①物线y =ax 2+bx +c 的开口向下;②抛物线y =ax 2+bx +c 的对称轴为直线x =﹣1;③方程ax 2+bx +c =0的根为0和2;④当y >0时,x 的取值范围是x <0或x >2以上结论中其中的是( )○…………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A . ①④B . ②④C . ②③D . ③④8. 如图1,⊙O 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D 且与边BC 相切于点E , 分别交AB 、DC 于点M 、N . 动点P 在⊙O 或正方形ABCD 的边上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做连续匀速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 , 圆心O 与P 点的距离为y , 图2记录了一段时间里y 与x 的函数关系,在这段时间里P 点的运动路径为( )A . 从D 点出发,沿弧DA →弧AM →线段BM →线段BCB . 从B 点出发,沿线段BC →线段CN →弧ND →弧DA C . 从A 点出发,沿弧AM →线段BM →线段BC →线段CN D . 从C 点出发,沿线段CN →弧ND →弧DA →线段AB第Ⅱ卷 主观题第Ⅱ卷的注释评卷人 得分一、填空题(共7题)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2,﹣3)关于原点对称点P ′的坐标是 .2. 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原点O 为圆心,5为半径作⊙O , 则点A (4,3)在⊙O (填:“内”或“上“或“外”)3. 如图所示,把一个直角三角尺ACB 绕着30°角的顶点B 顺时针旋转,使得点A 落在CB 的延长线上的点E 处,则⊙BDC 的度数为 度.答案第4页,总3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4. 将抛物线y =x 2﹣6x +5化成y =a (x ﹣h )2﹣k 的形式,则hk = .5. 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则其外接圆的面积为 .6. 二次函数满足下列条件:①函数有最大值3;②对称轴为y 轴,写出一个满足以上条件的二次函数解析式:7. 圆锥底面半径为6,高为8,则圆锥的侧面积为 . 评卷人 得分二、解答题(共2题)A ,B 为切点,AC 是⊙O 的直径,⊙ACB=70°,求⊙APB 的度数.9. 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 ⊙ABC =135°,AC =4,求⊙O 的半径长.评卷人 得分三、综合题(共11题)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利用尺规作图完成下面问题: 已知:⊙ACB 是⊙ABC 的一个内角. 求作:⊙APB =⊙ACB . 小明的做法如下: 如图○…………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①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m ;②作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n , 与直线m 交于点O ; ③以点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ABC 的外接圆; ④在弧ACB 上取一点P , 连结AP , BP . 所以⊙APB =⊙ACB .老师说:“小明的作法正确.” 请回答:(1)点O 为⊙ABC 外接圆圆心(即OA =OB =OC )的依据是 ;(2)⊙APB =⊙ACB 的依据是 .11. 如图,在Rt⊙OAB 中,⊙OAB =90,且点B 的坐标为(4,2)答案第6页,总3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1)画出⊙OA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后的⊙OA 1B 1 .(2)求点B 旋转到点B 1所经过的路线长(结果保留π) 12. 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1)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方程ax 2+bx +c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 13. 关于x 一元二次方程x 2+mx +n =0.(1)当m =n +2时,利用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2)若方程有实数根,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m , n 的值,并求此时方程的根.14. 某商店销售一种进价为20元/双的手套,经调查发现,该种手套每天的销售量w (双)与销售单价x (元)满足w =﹣2x +80(20≤x ≤40),设销售这种手套每天的利润为y (元).(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每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15. 如图,已知直角坐标系中一条圆弧经过正方形网格的格点A (0,4)、B (4,4)、C (6,2)○…………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1)用直尺画出该圆弧所在圆的圆心M 的位置,并标出M 点的坐标;(2)若D 点的坐标为(7,0),想一想直线CD 与⊙M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16.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 以AC 为直径的⊙O 与BC 交于点D , DE ⊙AB , 垂足为E , ED 的延长线与A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1)求证:DE 是⊙O 的切线;(2)若⊙O 的半径为4,⊙F =30°,求DE 的长.17. 如图,Q 是弧AB 与弦AB 所围成的图形的内部的一定点,P 是弦AB 上一动点,连接PQ 并延长交弧AB 于点C , 连接BC . 已知AB =6cm , 设A , P 两点间的距离为xcm , P , C 两点间的距离为y 1cm , A , C 两点间的距离为y 2cm .答案第8页,总3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小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分别对函数y 1 , y 2 , 随自变量x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确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2)按下表中自变量x 的值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分别得到了y 1 , y 2与x 的几组对应值.x /cm 0 1 2 3 4 5 6 y 1/cm 5.62 4.67 3.76 2.65 3.18 4.37 y 2/cm5.625.595.535.425.194.734.11(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描出补全后的表中各组数值所对应的点(x , y 1),(x , y 2),并面出函数y 1 , y 2的图象.(4)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APC 为等腰三角形时,AP 的长度约为 cm .○…………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1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Oy 中,抛物线y =x 2﹣4x +m +2的顶点在x 轴上.(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Q 是x 轴上一点,①若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 , 使得⊙POQ =45°,求点P 的坐标.②抛物线与直线y =1交于点E , F (点E 在点F 的左侧),将此抛物线在点E , F (包含点E 和点F )之间的部分沿x 轴向左平移n 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记为G , 若在图象G 上存在点P , 使得⊙POQ =45°,求n 的取值范围.19. 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 ⊙ABC +⊙ADC =180°(1)如图①,若⊙ACD =60°,BC =1,CD =3,则AC 的长为 ;答案第10页,总3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2)如图②,若⊙ACD =45°,BC =1,CD =3,求出AC 的长;(3)如图③,若⊙ACD =30°,BC =a , CD =b , 直接写出AC 的长. 2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的坐标为(0,m ),且m ≠0,点B 的坐标为(n , 0),将线段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A 1 , 称点A 1为点A 关于点B 的“伴随点”,图1为点A 关于点B 的“伴随点”的示意图(1)已知点A (0,4),①当点B 的坐标分别为(1,0),(﹣2,0)时,点A 关于点B 的“伴随点”的坐标分别为 , ;(2)②点(x , y )是点A 关于点B 的“伴随点”,直接写出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3)如图2,点C 的坐标为(﹣3,0),以C 为圆心, 为半径作圆,若在⊙C 上存在点A 关于点B 的“伴随点”,直接写出点A 的纵坐标m 的取值范围.…………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参数答案1.【答案】:【解释】: 2.【答案】: 【解释】: 3.【答案】: 【解释】:…………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4.【答案】:【解释】:5.【答案】:【解释】:…………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6.【答案】:【解释】:…………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7.【答案】:【解释】:…………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8.【答案】:【解释】: 【答案】: 【解释】:【答案】:…………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解释】:【答案】:【解释】:【答案】:【解释】:…………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答案】:【解释】: 【答案】:…………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解释】:【答案】:【解释】:【答案】:…………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解释】:【答案】: 【解释】:(1)【答案】:(2)【答案】:…………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解释】:(1)【答案】:(2)【答案】:…………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解释】: (1)【答案】:(2)【答案】: 【解释】: (1)【答案】:…………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2)【答案】:【解释】:(1)【答案】:(2)【答案】:【解释】:(1)【答案】:…………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2)【答案】:【解释】:(1)【答案】:…………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2)【答案】:…………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解释】: (1)【答案】:(2)【答案】:(3)【答案】:…………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4)【答案】:【解释】:…………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1)【答案】:…………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2)【答案】:…………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解释】:(1)【答案】:(2)【答案】:(3)【答案】:…………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解释】:…………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1)【答案】:…………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2)【答案】:(3)【答案】:…………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解释】:…………外…………○…………装…………○…………订…………○…………线…………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1.﹣2017的倒数是()A.B.﹣C.2017 D.﹣20172.已知25x=2000,80y=2000,则等于()A.2 B.1 C.D.3.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1光年大约是9500 000 000 000km,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A.0.95×1013 km B.9.5×1012 km C.95×1011 km D.9.5×1011 km4.下面图中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是()A.B. C. D.5.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6.荆州古城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五一”期间相关部门对到荆州观光游客的出行方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整理后绘制了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根据图中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00B.扇形图中的m为10%C.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有2500人D.若“五一”期间到荆州观光的游客有50万人,则选择自驾方式出行的有25万人7.我市某楼盘准备以每平方6000元的均价对外销售,由于国务院有关房地产的新政策出台后,购房者持币观望,为了加快资金周转,房地产开发商对价格经过连续两次下调后,决定以每平方4860元的均价开盘销售,则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是()A.8% B.9% C.10% D.11%8.如图,已知直线l1,l2,l3分别交直线l4于点A,B,C,交直线l5于点D,E,F,且l1∥l2∥l3,若AB=4,AC=6,DF=9,则DE=()A.5 B.6 C.7 D.89.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点P从点D出发,沿着D→A方向匀速运动,到达点A后停止运动.点Q从点D出发,沿着D→C→B→A的方向匀速运动,到达点A后停止运动.已知点P的运动速度为a,图②表示P、Q两点同时出发x秒后,△APQ的面积y与x的函数关系,则点Q的运动速度可能是()A. a B. a C.2a D.3a10.如图,AB为⊙O的弦,AB=6,点C是⊙O上的一个动点,且∠ACB=45°,若点M、N分别是AB、BC的中点,则MN长的最大值是()A.2B.3 C.3D.3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5分)11.在草稿纸上计算:①;②;③;④,观察你计算的结果,用你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式子的值=.1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2x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13.有一个三角形纸片ABC,∠C=36°,点D是AC边上一点,沿BD方向剪开三角形纸片后,发现所得的两纸片均为等腰三角形,则∠A的度数可以是.1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0),点B(0,1),过点A的直线l垂直于线段AB,点P是直线l上一动点,过点P作PC⊥x轴,垂足为C,把△ACP沿AP翻折180°,使点C落在点D处.若以A,D,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P相似,则所有满足此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8分)15.(8分)化简:(1﹣)÷16.(8分)有一石拱桥的桥拱是圆弧形,如下图所示,正常水位下水面宽AB=60m,水面到拱项距离CD=18m,当洪水泛滥时,水面宽MN=32m时,高度为5m的船是否能通过该桥?请说明理由.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8分)17.(8分)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1)分别作出四边形ABCD关于y轴、原点的对称图形;(2)以原点O为中心,将△ABD顺时针旋转90°,试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并求旋转过程中△ABD扫过图形的面积.18.(8分)学之道在于悟.希望同学们在问题(1)解决过程中有所悟,再继续探索研究问题(2).(1)如图①,∠B=∠C,BD=CE,AB=DC.①求证:△ADE为等腰三角形.②若∠B=60°,求证:△ADE为等边三角形.(2)如图②,射线AM与BN,MA⊥AB,NB⊥AB,点P是AB上一点,在射线AM 与BN上分别作点C、点 D 满足:△CP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要求:利用直尺与圆规,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五.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0分)19.(10分)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各个家庭.某大型超市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建筑设计师提供了楼顶停车场的设计示意图.按规定,停车场坡道口上坡要张贴限高标志,以便告知车辆能否安全驶入.如图,地面所在的直线ME 与楼顶所在的直线AC是平行的,CD的厚度为0.5m,求出汽车通过坡道口的限高DF 的长(结果精确到0.1m,sin28°≈0.47,cos28°≈0.88,tan28°≈0.53).20.(10分)如图,已知A(3,m),B(﹣2,﹣3)是直线AB和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直线AB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当x满足什么范围时,直线AB在双曲线的下方;(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C,使得△OBC的面积等于△OAB的面积?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如果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C的坐标.21.(12分)向阳中学为了解全校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的情况,调查者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调查他们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表(图).根据图表信息,解答下列问题:频率分布表(1)填空:a=,b=,m=,n=;(2)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3)阅读时间不低于5小时的6人中,有2名男生、4名女生.现从这6名学生中选取两名同学进行读书宣讲,求选取的两名学生恰好是两名女生的概率.七.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12分)22.(12分)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1,﹣4),且经过点B(3,0).(Ⅰ)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及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A的坐标;(Ⅱ)点P(m,1)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①当点P′落在该抛物线上时,求m的值;②当P′落在第二象限内,P′A取得最大值时,求m的值.23.(1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自相似图形定义:若某个图形可分割为若干个都与它相似的图形,则称这个图形是自相似图形.例如:正方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AB、BC、CD、DA边的中点,连接EG,HF交于点O,易知分割成的四个四边形AEOH、EBFO、OFCG、HOGD均为正方形,且与原正方形相似,故正方形是自相似图形.任务:(1)图1中正方形ABCD分割成的四个小正方形中,每个正方形与原正方形的相似比为;(2)如图2,已知△ABC中,∠ACB=90°,AC=4,BC=3,小明发现△ABC也是“自相似图形”,他的思路是:过点C作CD⊥AB于点D,则CD将△ABC分割成2个与它自己相似的小直角三角形.已知△ACD∽△ABC,则△ACD与△ABC的相似比为;(3)现有一个矩形ABCD是自相似图形,其中长AD=a,宽AB=b(a>b).请从下列A、B两题中任选一条作答:我选择题.A:①如图3﹣1,若将矩形ABCD纵向分割成两个全等矩形,且与原矩形都相似,则a=(用含b的式子表示);②如图3﹣2若将矩形ABCD纵向分割成n个全等矩形,且与原矩形都相似,则a=(用含n,b的式子表示);B:①如图4﹣1,若将矩形ABCD先纵向分割出2个全等矩形,再将剩余的部分横向分割成3个全等矩形,且分割得到的矩形与原矩形都相似,则a=(用含b的式子表示);②如图4﹣2,若将矩形ABCD先纵向分割出m个全等矩形,再将剩余的部分横向分割成n个全等矩形,且分割得到的矩形与原矩形都相似,则a=(用含m,n,b的式子表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解:﹣2017的倒数是﹣.故选:B.2.解:∵25x=2000,80y=2000,∴25x=25×80,80y=25×80,∴25x﹣1=80,80y﹣1=25,∴(80y﹣1)x﹣1=80,∴(y﹣1)(x﹣1)=1,∴xy﹣x﹣y+1=1,∴xy=x+y,∵xy≠0,∴=1,∴+=1.故选:B.方法二:25x=2000∴25xy=2000y=(25×80)y=25y•80y=25y•25x=25x+y,∴xy=x+y,∴+=1,故选:B.3.解:9500 000 000 000k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9.5×1012 km,故选:B.4.解:图中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是.故选:B.5.解:∵解不等式①得:x≤2,解不等式②得:x>﹣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A.6.解:A、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00,正确;B、扇形图中的m为10%,正确;C、样本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有5000×50%=2500人,正确;D、若“五一”期间到荆州观光的游客有50万人,则选择自驾方式出行的有50×40%=20万人,错误;故选:D.7.解: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x,由题意,得6000(1﹣x)2=4860,解得:x1=0.1,x2=1.9(舍去).答: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10%.故选:C.8.解:∵l1∥l2∥l3,AB=5,AC=8,DF=12,∴,即,可得;DE=6,故选:B.9.解:本题采用筛选法.首先观察图象,可以发现图象由三个阶段构成,即△APQ的顶点Q所在边应有三种可能.当Q的速度低于点P时,当点P到达A时,点Q还在DC 上运动,之后,因A、P重合,△APQ的面积为零,画出图象只能有一个阶段构成,故A、B错误;当Q的速度是点P速度的2倍,当点P到点A时,点Q到点B.之后,点A、P重合,△APQ的面积为0.期间△APQ面积的变化可以看成两个阶段,与图象不符,C错误.故选:D.10.解:∵点M,N分别是AB,BC的中点,∴MN=AC,∴当AC取得最大值时,MN就取得最大值,当AC是直径时,最大,如图,∵∠ACB=∠D=45°,AB=6,∴AD=6,∴MN=AD=3,故选:C.11.解:∵①=1;②=3=1+2;③=6=1+2+3;④=10=1+2+3+4,∴=1+2+3+4+…+28=406.12.解:整理方程得:x2﹣2x﹣m=0∴a=1,b=﹣2,c=﹣m,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2﹣4ac=4+4m>0,∴m>﹣1.13.解:由题意知△ABD与△DBC均为等腰三角形,①BC=CD,此时∠CDB=∠DBC=(180°﹣∠C)÷2=72°,∴∠BDA=180°﹣∠CDB=180°﹣72°=108°,AB=AD时,∠ABD=108°(舍去);或AB=BD,∠A=108°(舍去);或AD=BD,∠A=(180°﹣∠ADB)÷2=36°;②BC=BD,此时∠CDB=∠C=36°,∴∠BDA=180°﹣∠CDB=180°﹣36°=144°,AB=AD时,∠ABD=144°(舍去);或AB=BD,∠A=144°(舍去);或AD=BD,∠A=(180°﹣∠ADB)÷2=18°;③CD=BD,此时∠CDB=180°﹣2∠C=108°,∴∠BDA=180°﹣∠CDB=180°﹣108°=72°,AB=AD时,∠A=180°﹣2∠ADB=36°;或AB=BD,∠A=72°(舍去);或AD=BD,∠A=(180°﹣∠ADB)÷2=54°.综上所述,∠A的度数可以是18°或36°或54°或72°.故答案为:18°或36°或54°或72°.14.解:∵点A(2,0),点B(0,1),∴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直线l过点A(4,0),且l⊥AB,∴直线L的解析式为;y=2x﹣4,∠BAO+∠PAC=90°,∵PC⊥x轴,∴∠PAC+∠APC=90°,∴∠BAO=∠APC,∵∠AOB=∠ACP,∴△AOB∽△PCA,∴=,∴==,设AC=m,则PC=2m,∵△PCA≌△PDA,∴AC=AD,PC=PD,∴==,如图1:当△PAD∽△PBA时,则=,则==,∵AB==,∴AP=2,∴m2+(2m)2=(2)2,∴m=±2,当m=2时,PC=4,OC=4,P点的坐标为(4,4),当m=﹣2时,如图2,PC=4,OC=0,P点的坐标为(0,﹣4),如图3,若△PAD∽△BPA,则==,PA=AB=,则m2+(2m)2=()2,∴m=±,当m=时,PC=1,OC=,P点的坐标为(,1),当m=﹣时,如图4,PC=1,OC=,P点的坐标为(,﹣1);故答案为:P(4,4),p(0,﹣4),P(,﹣1),P(,1).15.解:原式=•=•=﹣.16.解:不能通过.设OA=R,在Rt△AOC中,AC=30,CD=18,R2=302+(R﹣18)2,R2=900+R2﹣36R+324解得R=34m连接OM,在Rt△MOE中,ME=16,OE2=OM2﹣ME2即OE2=342﹣162=900,∴OE=30,∴DE=34﹣30=4,∴不能通过.(12分)17.解:(1)所画图形如下图所示,(2)如上图所示,△A′B′D′即为△ABD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在旋转过程中可知:△ABD扫过图形的面积即是线段AB所扫过的扇环面积(S1)与△ABD的面积(S2)之和(S),则有:S=S1+S2=[π×OA2﹣π×OB2]+×AD×1=[π×(22+42)﹣π×(12+12)]+×2×1=+1.18.解:(1)①证明:∵∠B=∠C,BD=CE,AB=DC,∴△ABD≌DCE,∴AB=DC,∴△ADE为等腰三角形;②∵△ABD≌△DCE,∴∠BAD=∠CDE,∵∠ADC是△ABD的外角,∴∠ADC=∠B+∠BAD,∵∠ADC=∠ADE+∠EDC,又∵∠BAD=∠CDE.∴∠ADE=∠B=60°,∴等腰△ADE为等边三角形.(2)有三种结果,如图所示:19.解:∵AC∥ME,∴∠CAB=∠AEM,在Rt△ABC中,∠CAB=28°,AC=9m,∴BC=ACtan28°≈9×0.53=4.77(m),∴BD=BC﹣CD=4.77﹣0.5=4.27(m),在Rt△BDF中,∠BDF+∠FBD=90°,在Rt△ABC中,∠CAB+∠FBC=90°,∴∠BDF=∠CAB=28°,∴DF=BDcos28°≈4.27×0.88=3.7576≈3.8 (m),答:坡道口的限高DF的长是3.8m.20.解:(1)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把B(﹣2,﹣3)代入,可得k=﹣2×(﹣3)=6,∴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把A(3,m)代入y=,可得3m=6,即m=2,∴A(3,2),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ax+b,把A(3,2),B(﹣2,﹣3)代入,可得,解得,∴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x﹣1;(2)由题可得,当x满足:x<﹣2或0<x<3时,直线AB在双曲线的下方;(3)存在点C.如图所示,延长AO交双曲线于点C1,∵点A与点C1关于原点对称,∴AO=C1O,∴△OBC1的面积等于△OAB的面积,此时,点C1的坐标为(﹣3,﹣2);如图,过点C1作BO的平行线,交双曲线于点C2,则△OBC2的面积等于△OBC1的面积,∴△OBC2的面积等于△OAB的面积,由B(﹣2,﹣3)可得OB的解析式为y=x,可设直线C1C2的解析式为y=x+b',把C1(﹣3,﹣2)代入,可得﹣2=×(﹣3)+b',解得b'=,∴直线C1C2的解析式为y=x+,解方程组,可得C2(,);如图,过A作OB的平行线,交双曲线于点C3,则△OBC3的面积等于△OBA的面积,设直线AC3的解析式为y=x+b“,把A(3,2)代入,可得2=×3+b“,解得b“=﹣,∴直线AC3的解析式为y=x﹣,解方程组,可得C3(﹣,﹣);综上所述,点C的坐标为(﹣3,﹣2),(,),(﹣,﹣).21.解:(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b=9÷0.15=60,∴a=60﹣(9+18+12+6)=15,则m==0.25、n==0.2,故答案为:15、60、0.25、0.2;(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3)用X、Y表示男生、A、B、C、D表示女生,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知共有30种等可能结果,其中选取的两名学生恰好是两名女生的结果数为12,所以选取的两名学生恰好是两名女生的概率为=.22.解:(Ⅰ)∵抛物线的顶点为(1,﹣4),∴可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2﹣4,∵经过点B(3,0),∴0=a(3﹣1)2﹣4,解得a=1,∴抛物线解析式为y=(x﹣1)2﹣4,即y=x2﹣2x﹣3,令y=0可得x2﹣2x﹣3=0,解得x=3或x=﹣1,∴点A的坐标为(﹣1,0);(Ⅱ)①由点P(m,1)在抛物线y=x2﹣2x﹣3上,有l=m2﹣2m﹣3.又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P′(﹣m,﹣1).∵点P′落在抛物线y=x2﹣2x﹣3上,∴﹣l=(﹣m)2﹣2(﹣m)﹣3,即l=﹣m2﹣2m+3,∴m2﹣2m﹣3=﹣m2﹣2m+3,解得m1=,m2=﹣;②∵P′落在第二象限内,∴点P(m,1)在第四象限,即m>0,l<0.23.解:(1)∵点H是AD的中点,∴AH=AD,∵正方形AEOH∽正方形ABCD,∴相似比为:==;故答案为:;(2)在Rt△ABC中,AC=4,BC=3,根据勾股定理得,AB=5,∴△ACD与△ABC相似的相似比为:=,故答案为:;(3)A、①∵矩形ABEF∽矩形FECD,∴AF:AB=AB:AD,即a:b=b:a,∴a=b;故答案为:②每个小矩形都是全等的,则其边长为b和a,则b:a=a:b,∴a=b;故答案为:B、①如图2,由①②可知纵向2块矩形全等,横向3块矩形也全等,∴DN=b,Ⅰ、当FM是矩形DFMN的长时,∵矩形FMND∽矩形ABCD,∴FD:DN=AD:AB,即FD:b=a:b,解得FD=a,∴AF=a﹣a=a,∴AG===a,∵矩形GABH∽矩形ABCD,∴AG:AB=AB:AD即a:b=b:a得:a=b;Ⅱ、当DF是矩形DFMN的长时,∵矩形DFMN∽矩形ABCD,∴FD:DN=AB:AD即FD:b=b:a解得FD=,∴AF=a﹣=,∴AG==,∵矩形GABH∽矩形ABCD,∴AG:AB=AB:AD即:b=b:a,得:a=b;故答案为:或;②如图3,由①②可知纵向m块矩形全等,横向n块矩形也全等,∴DN=b,Ⅰ、当FM是矩形DFMN的长时,∵矩形FMND∽矩形ABCD,∴FD:DN=AD:AB,即FD:b=a:b,解得FD=a,∴AF=a﹣a,∴AG===a,∵矩形GABH∽矩形ABCD,∴AG:AB=AB:AD即a:b=b:a得:a=b;Ⅱ、当DF是矩形DFMN的长时,∵矩形DFMN∽矩形ABCD,∴FD:DN=AB:AD即FD:b=b:a解得FD=,∴AF=a﹣,∴AG==,∵矩形GABH∽矩形ABCD,∴AG:AB=AB:AD即:b=b:a,得:a=b;故答案为:b或b.。

2018-2019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九年级期中数学试卷

2018-2019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九年级期中数学试卷
12.如图,四边形 ABCD 内接于⊙O,E 为直径 CD 延长线上一点, C 且 AB∥CD,若∠C=70°,则∠ADE 的大小为________.
O B A D E
A
2
B
2
C
2 2
D C. ( x − 1) = 5 D. ( x + 1) = 3
2
4.用配方法解方程 x − 2 x − 4 = 0 ,配方正确的是 A. ( x − 1) = 3 B. ( x − 1) = 4 5.如图,以 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 AB 是小圆的切线, 点 P 为切点. 若大圆半径为 2,小圆半径为 1,则 AB 的长为 A. 2 3 C. 5 B. 2 2
∠ECD, ∠DBE 两个角有何关系?
18题评标示例说明
∴∠A=∠ADB.
二者提到之一即可给此步的1分
E B
18.证明:∵ 将△ABC 绕点 B 旋转到△DBE 满足△ABC≌△DBE………………………….…….…1 分 ∴BA=BD,∠A=∠BDE,…..…………………………2 分 ………………………………………3 分 ……………………………….…5 分
数 学 阅 卷
11月7日 11月8日 11月8日 11月8日
远程网络试阅卷
远程网络正式阅卷
试判期间 数据无效
11月10日 星期六 早 - 12:00
• 请每位教师要认真负责!认真理解评分标准,按标准阅卷。
期中试卷讲评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李大永
2018.11.8
提纲
• 命题思想 • 试卷的知识与能力考查结构 • 试题特点 • 评标说明 • 下一阶段教学建议
一、命题思想
• 期中考试考查内容均为新授课内容,且这些内容与前面已学内容 存在广泛的联系,综合性明显增加,学生学习的分化越加明显, 学生对综合性、应用性问题的解决经验。 • 基于本阶段性学习特点,本次试卷立足数学学科素养考查,兼顾 考纲要求和中考试卷结构特征进行组卷;

2018-2019学年北京四中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详细解析

2018-2019学年北京四中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详细解析

2018-2019学年北京四中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副标题题号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抛物线y = -2(x - 3尸一 4的顶点坐标()B. (—3,—4)2.3.4.5. A. (-3,4)C. (3,-4)如图,在中,ZC = 90°. AB = 10, AC = 8,siM 等于()A・5D. (3,4)如图,在ZMBC 中,DE//BC,。

£分别与施,AC 相交于点若4D = 4, DB = 2.则 DE : 8C 的值为()A -3C.-若为(一4,无),3(—1,无),C (2,),3)为二次函数y = —(x + 2)2 + 3的图象上的三点,则无,光,%小关系是()A. yi<y 2< 无B. y 3< y 2< yiC. y 3 <y±< y 2D・ y 2<yi< >3如图是一个抛物线形桥拱的示意图,在所给出的平而直角坐标系中,当水位在位置时,水面宽度为10也.此时水面到桥供的距离是4小.则抛物线的表达式为()B.-C.;D •:6.7.A 25 2A. y = —x^B.y = _%2C.y = _&/如图,己知匕1 =匕2,若再增加一个条件不一定能使结论△ADEdABC 成立,则这个条件是()A. Z.D = l B B・X c・X 己知函^y = ax 2+bx+c (a*0)的图象如图.给出下列4个结论:①abc > 0: @b 2 > 4ac: @4a + 2b + c > 0:④2Q + b=0只中正确的有()个・A. 1B. 2C. 3D. y D.48.二次函数y = ax 2 +bx 的图象如图所示,若一元二次方程。

亍+ bx +m-l =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整数力的最小值为()A.O D. 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9.在AtZk/BC 中,ZC = 90°. BC = 4. tanA =贝UC =10.若当 = :,则?=11.如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用手电简来测量某古城瑙高度的示意图.点户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 出 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到古城墙CD 的顶端C 处,己知CD LBD.测得= 2米.BP = 3米.PD = 12米.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CD 是______米.12.抛物线y = —2x2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______13.已知二次函fty = x -x+im- 1的图象与]轴有公共点,则〃,的取值范围是214.如图,抛物线y=a”与直线、=故+。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二中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二中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

上一点,那么下面四个命题中错误的是().
,则△ABD∽△ACB
)求证:∠的形式,并写出它的顶点坐标、对称轴.
数学试卷
23.(6分)如图,已知 △ABC 的面积是12,6BC =。

P 点在BC 边上滑动,//PD AB 交AC 于D .如果,BP x =△APD 的面积为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24.(6分)已知关于x 的方程2
(32)220mx m x m -+++= (1)求证:无论m 取任何实数时,方程恒有实数根.
(2)若关于x 的二次函数2
(32)22y mx m x m =-+++的图象与x 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均为正整数,且m 为整数,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5.(7分)如图,直线33y x =-+交x 轴于A 点,交y 轴于B 点,过A 、B 两点的抛物线1C 交x 轴于
另一点M (-3,0). (1)求抛物线1C 的解析式;
(2)直接写出抛物线1C 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2C 的解析式;
(3)如果点'A 是点A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点D 是图形2C 的顶点,那么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PAD 与△'A BO 是相似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B
A
C
D
P。

2018-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作业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2018-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作业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小贤为了体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将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矩形框架ABCD,B与D两点之间用一根橡皮筋拉直固定,然后向右扭动框架,观察所得四边形的变化,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四边形ABCD由矩形变为平行四边形B. BD的长度增大C. 四边形ABCD的面积不变D. 四边形ABCD的周长不变2. 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ABC=90°B. AC=BDC. OA=OBD. OA=AD3. 如图,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M是AD的中点,若AB=5,AD=12,则四边形ABOM的周长为()A. 17B. 18C. 19D. 204. 如图,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60°,两条对角线的长度的和为20cm,则这个矩形的一条较短边的长度为()A. 10cmB. 8cmC. 6cmD. 5cm5. 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CB=30°,AB=2,则BD的长为()A. 4B. 3C. 2D. 16. 一个矩形被分成不同的4个三角形,其中绿色三角形的面积占矩形面积的15%,黄色的三角形的面积是212,则该矩形的面积为()A. 602B. 702C. 1202D. 14027. 如图,矩形ABCD中,AC交BD于点O,∠AOD=60°,OE⊥AC.若AD=,则OE=()A. 1B. 2C. 3D. 48. 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 对角线相等B.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9. 矩形的一内角平分线把矩形的一条边分成3cm和5cm的两部分,则此矩形的周长为()A. 16cmB. 22cmC. 26cmD. 22cm或26cm10. 矩形的对角线所成的角之一是65°,则对角线与各边所成的角度是()A. 57.5°B. 32.5°C. 57.5°,23.5°D. 57.5°,32.5°11. 过四边形的各个顶点分别作对角线的平行线,若这四条平行线围成一个矩形,则原四边形一定是()A.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B. 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C.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D.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12.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请你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只添一个即可),使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13. 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分别添加下列条件:①∠ABC=90°;②AC⊥BD;③AB=BC;④AC 平分∠BAD;⑤AO=DO.使得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条件有________14. 木工做一个长方形桌面,量得桌面的长为15cm,宽为8cm,对角线为17cm,这个桌面__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三、解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15.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在AB、BC、CD、AD边上且AE=CG,AH=CF.(1)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AB=AD,且AH=AE,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16. 如图,在△ABC中,AB=AC=5,BC=6,AD为BC边上的高,过点A作AE∥BC,过点D作DE∥AC,AE与DE交于点E,AB与DE交于点F,连结BE.求四边形AEBD的面积17.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交CD于点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BE,∠F=45°.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18. 有一块形状如图所示的玻璃,不小心把DEF部分打碎,现在只测得AB=60cm,BC=80cm,∠A=120°,∠B=60°,∠C=150°,你能设计一个方案,根据测得的数据求出AD的长吗?19. 如图,△ABC中,AB=AC,AD、AE分别是∠BAC与∠BAC的外角的平分线,BE⊥AE.求证:AB=DE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当向右扭动框架时,BD可伸长,故BD的长度变大,四边形ABCD由矩形变为平行四边形,因为四条边的长度不变,所以四边形ABCD的周长不变.原来矩形ABCD的面积等于BC乘以AB,变化后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即BC乘以BC边上的高,BC边上的高小于AB,所以四边形ABCD 的面积变小了,故A,B,D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故正确的选项是C.考点:1.四边形面积计算;2.四边形的不稳定性.2.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矩形的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由矩形的性质容易得出结论.∵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BCD=∠CDA=∠BAD=90°,AC=BD,OA=AC,OB=BD,∴OA=OB,∴A、B、C正确,D错误考点:矩形的性质3. 【答案】D【解析】∵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M是AD的中点,∴∠ABC=∠D=90°,CD=AB=5,BC=AD=12,OA=OB,OM为△ACD的中位线,∴OM=CD=2.5,AC==13,∵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BO=AC=6.5,∴四边形ABOM的周长为AB+AM+BO+OM=5+6+6.5+2.5=20,故选D.考点:矩形的性质.4. 【答案】D【解析】∵四边形ABCD是矩形,∴OA=OC=AC,OD=OB=BD,AC=BD,∴OA=OB,∵AC+BD=20,∴AC=BD=10cm,∴OA=O B=5cm,∵OA=OB,∠AOB=60°,∴△OAB是等边三角形,∴AB=OA=5cm,故选D.考点:1.矩形的性质;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5. 【答案】A【解析】在矩形ABCD中,∠ABC=90°,∵∠ACB=30°,AB=2,∴AC=2AB=2×2=4,∵四边形ABCD是矩形,∴BD=AC=4.故选A.6. 【答案】A【解析】黄色三角形与绿色三角形面积之和是矩形面积的50%,而绿色三角形面积占矩形面积的15%,所以黄色三角形面积占矩形面积的(50%-15%)=35%,已知黄色三角形面积是21平方厘米,故矩形的面积=21÷(50%-15%)=21÷35%=60(cm2).故选A.考点:矩形的性质.7.【答案】A【解析】∵四边形ABCD是矩形,∠AOD=60°,∴△ADO是等边三角形,∴OA=,∠OAD=60°,∴∠OAE= 30°,∵OE⊥AC,∴△OAE是一个含30°的直角三角形,∴OE=1,故选A.8.【答案】A【解析】∵矩形具有的性质是: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角分别相等;菱形具有的性质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对角线互相平分,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对角线相等.故选A.9. 【答案】D【解析】∵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B=CD,AD∥BC,∴∠AEB=∠CBE,∵BE平分∠ABC,∴∠ABE=∠CBE,∴∠AEB=∠ABE,∴AB=AE,当AE=3cm时,AB=AE=3=CD,AD=3cm+5cm=8cm=BC,∴此时矩形ABCD的周长是AB+BC+CD+AD=3cm+8cm+3cm+8cm=22cm;当AE=5cm时,AB=AE=5cm=CD,AD=3cm+5cm=8cm=BC,∴此时矩形ABCD的周长是AB+BC+CD+AD=5cm+8cm+5cm+8cm=26cm;故选D.考点:矩形的性质.10. 【答案】D【解析】∵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90°,AD∥BC,AB∥CD,AC=BD,AO=OC,OB=OD,∴OB=OA=OC=OD,∠OAB=∠OCD,∠DAO=∠OCB,∴∠OAD=∠ODA,∠OCB=∠OBC,∠ODC=∠OCD,∠OAB=∠OBA=×(180°﹣∠AOB)=×(180°﹣65°)=57.5°,∵∠ABC=90°,∴∠ACB=90°﹣57.5°=32.5°,即∠OAD=∠ODA=∠OBC=∠OCB=32.5°,∠OAB=∠OBA=∠ODC=∠OCD=57.5°,对角线与各边所成的角度是57.5°和32.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能正确运用矩形的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11. 【答案】B【解析】∵四边形EFGH是矩形,∴∠E=90°,∵EF∥AC,EH∥BD,∴∠E+∠EAG=180°,∠E+∠EBO=180°,∴∠EAO=∠EBO=90°,∴四边形AEBO是矩形,∴∠AOB=90°,∴AC⊥BD,故选B.二、填空题12. 【答案】AC=BD.答案不唯一【解析】添加的条件是AC=BD,理由是:∵AC=B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答案为:AC=BD.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注意: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此题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唯一.13.【答案】①⑤【解析】要使得平行四边形ABCD为矩形添加:①∠ABC=90°;⑤AO=DO2个即可;故答案为:①⑤.14. 【答案】合格【解析】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则这个三角形的直角三角形.∵∴这个桌面合格.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点评: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完成.三、解答题15.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1)易证得△AEH≌△CGF,从而证得BE=DG,DH=BF.故有,△BEF≌△DGH,根据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而得证.(2)由题意知,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连接AC,BD,则有AC⊥B D,由AB=AD,且AH=AE可证得HE∥BD,同理可得到HG∥AC,故HG⊥HE,又由(1)知四边形HGFE是平行四边形,故四边形HGFE是矩形.证明:(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又∵AE=CG,AH=CF,∴△AEH≌△CGF.∴EH=GF.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AD=BC,∴AB-AE=CD-CG,AD-AH=BC-CF,即BE=DG,DH=BF.又∵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D,∴△BEF≌△DGH.∴GH=EF.∴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AB=CD.设∠A=α,则∠D=180°-α.∵AE=AH,∴∠AHE=∠AEH=.∵AD=AB=CD,AH=AE=CG,∴AD-AH=CD-CG,即DH=DG.∴∠DHG=∠DGH=.∴∠EHG=180°-∠DHG-∠AHE=90°.又∵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EFGH是矩形.考点:1.矩形的判定与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16. 【答案】12.【解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矩形的判定定理推知平行四边形AEBD是矩形.在Rt△ADC中,由勾股定理可以求得AD的长度,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得CD(或BD)的长度,则矩形的面积=长×宽=AD•BD=AD•CD.解:∵AE∥BC,BE∥AC,∴四边形AEDC是平行四边形,∴AE=CD.在△ABC中,AB=AC,AD为BC边上的高,∴∠ADB=90°,BD=CD,∴BD=AE,∴平行四边形AEBD是矩形.在Rt△ADC中,∠ADB=90°,AC=5,CD=BC=3,∴AD==4,∴四边形AEBD的面积为:BD•AD=CD•AD=3×4=12.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勾股定理,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有一内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推知平行四边形AEBD是矩形是解题的难点.17. 【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欲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只需推知∠DAB是直角.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DAF=∠F.∵∠F=45°,∴∠DAE=45°.∵AF是∠BAD的平分线,∴∠EAB=∠DAE=45°,∴∠DAB=90°.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矩形.18. 【答案】AD=140cm.【解析】过C作CM∥AB,交AD于M,推出平行四边形ABCM,推出AM=BC=80cm,AB=CM=60cm,∠B=∠AMC,求出∠D=∠MCD,求出CM=DM=60cm,代入AD=AM+DM求出即可.解:过C作CM∥AB,交AD于M,∵∠A=120°,∠B=60°,∴∠A+∠B=180°,∴AM∥BC,∵AB∥CM,∴四边形ABCM是平行四边形,∴AB=CM=60cm,BC=AM=80cm,∠B=∠AMC=60°,∵AD∥BC,∠C=150°,∴∠D=180°﹣150°=30°,∴∠MCD=60°﹣30°=30°=∠D,∴CM=DM=60cm,∴AD=60cm+80cm=140cm.19. 【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先由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E∥BD,再由AD、AE分别是∠BAC与∠BAC的外角的平分线可证得DA⊥AE,可得AD∥BE,可证得四边形ADBE为矩形,可得结论.证明:∵AD、AE分别是∠BAC与∠BAC的外角的平分线,∴∠BAD+∠EAB=(∠BAC+∠FAB)=90°,∵BE⊥AE,∴DA∥BE,∵AB=AC,∴∠ABC=∠ACB,∵∠FAB=∠ABC+∠ACB=2∠ABC,且∠FAB=2∠EAB,∴∠ABC=∠EAB,∴AE∥BD,∴四边形AEBD为平行四边形,且∠BEA=90°,∴四边形AEBD为矩形,∴AB=DE.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由角平分线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E∥BD是解题的关键.。

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期中参考答案说明:1.如果考生的解答与本参考答案提供的解法不同,可根据提供的解法的评分标准精神进行评分.2.评阅试卷,要坚持每题评阅到底,不能因考生解答中出现错误而中断对本题的评阅.如果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影响后继部分而未改变本题的内容和难度,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对后面给分多少,但原则上不超过后继部分应得分数之半.3.评分标准中,如无特殊说明,均为累计给分.4.评分过程中,只给整数分数.三、解答题:16.(1)解:3x (x -2)=x -2,移项得:3x (x -2)-(x -2)=0 整理得:(x -2)(3x -1)=0 x -2=0或3x -1=0 解得:x 1=2或x 2=1………………………………………………………………5分18.证明:延长AD 交⊙O 于E ,…………………2分 ∵OC ⊥AD ,∴⌒AE =2⌒AC ,AE=2AD ,………………………………4分 ∵⌒AB =2⌒AC , ∴⌒AE =⌒AB, ∴AB=AE ,∴AB=2AD . ………………………………………………………………………9分 19.解:设人行通道的宽度为x 米,依据题意得:……………………………1分 (30-3x )•(24-2x )=480,………………………………………………………4分 整理得:x 2-22x +40=0,解得:x1=2,x2=20,………………………………………………………………7分当x=20时,30-3x=-30,24-2x=-16,不符合题意,………………………8分答:人行通道的宽度为2米.………………………………………………………9分20.解:(1)当S取得最大值时,飞机停下来,则S=60t-1.5t2=-1.5(t-20)2+600,此时t=20因此t的取值范围是0≤t≤20;…………………3分(2)函数图象如图,S=60t-1.5t2=-1.5(t-20)2+600.飞机着陆后滑行600米才能停下来.…………6分(3)因为t=20,飞机着陆后滑行600米才能停下来.当t=14时,s=546,所以600-546=54(米).AD于M,∴旋转角α=360°-60°=300°.综上当α为60°或者300°时,GC=GB.…………………………………………………………10分。

北京市通州区2018-2019初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通州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学业水平质量检测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如果14b a b =-,那么ab的值为 A .5 B .15C .3D .13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24y x x =-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 A .(0,0)B .(4,0)C .(4,0)、(0,0)D .(2,0)、(2-,0)3.如图,比例规是一种画图工具,它由长度相等的两脚AC 和BD 交叉构成,利用它可以把线段按一定的比例伸长或缩短.如果把比例规的两脚合上,使螺丝钉固定在刻度3的地方(即同时使OA =3OC ,OB =3OD ),然后张开两脚,使A ,B 两个尖端分别在线段a 的两个端点上,当CD =1.8 cm 时,那么AB 的长为 A .7.2 cm B .5.4 cmC .3.6 cmD .0.6 cm4. 如图,在Rt △DCB 中,∠C =90°,点A 在边DC 上,且不与点C ,D 重合,那么tan ABC ∠与tan DBC ∠ 的大小关系是A .tan ABC ∠> tan DBC ∠ B .tan ABC ∠ < tan DBC ∠ C .tan ABC ∠ = tan DBC ∠ D .无法确定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110y a x a =--≠的顶点坐标是 A .(2,-1) B .(-1,-1)C .(1,1)D .(1,-1)6.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边DC 上,DE :EC =3:1,连接AE 交BD 于点F ,那么△DEF 的周长与△BAF 的周长之比为A .3:4B .9:16C .1:3D .3:27.已知反比例函数3y x=-,下列结论:①图象必经过点(-3,1);②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③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④当x >-1时,y >3.其中错误的结论有 A .①④ B .②③C .②④D .③④8. 科幻小说《实验室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科学家把一种珍奇的植物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记录下这种植物高度的增长情况(如下表):由这些数据,科学家推测出植物每天高度的增长量y 是温度x 的二次函数,那么下列三个结论:①该植物在0℃时,每天高度的增长量最大;②该植物在﹣6℃时,每天高度的增长量能保持在25mm 左右; ③该植物与大多数植物不同,6℃以上的环境下高度几乎不增长. 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②③B .①③C .①②D .②③二、填空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9. 经测试发现,近视眼镜的度数y (度)与镜片焦距x (米)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其关系式为120y x=.如果某一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3米,那么近视眼镜的度数为_______度.10. 如图,在△ABC 中,DE ∥BC ,AD :DB = 3:1,BC =8,那么DE 的长等于__________.11. 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CD 是AB 边上的高,AC =8,BC =6,那么∠ACD 的正切值是____________.12. 已知二次函数23y x mx =-+在0x =和2x =时的函数值相等,那么m 的值是______. 13. 如图,一运动员乘雪橇沿坡比1如果下滑的垂直高度为1000米.那么这名运动员滑到坡底的路程是__________米.14.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y x =与反比例函数()10y xx=>的图象如图所示,如果两个函数图象上有三个不同的点A (1x ,m ),B (2x,m),C (3x ,m ),其中m 为常数,令123W x x x =++,那么W 的值为___________(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15.勾股定理与黄金分割是几何中的双宝,前者好比黄金,后者堪称珠玉,生活中到处可见黄金分割的美.如图是一种贝壳的俯视图,点C 分线段AB 近似于黄金分割,已知AB =10 cm ,AC >BC ,那么AC 的长约为____________cm (结果精确到0.1 cm ).16. 函数()220y ax ax m a =-+>的图象过点(2,0),那么使函数值0y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5题,每小题6分,第26—27题,每小题7分)17. 已知034a b=≠,求代数式2291533a b a b a b ---的值.18. 如图,矩形ABCD 的边AB 与x 轴平行,顶点A 的坐标为(2,1),点B 与点D 都在反比例函数()60y x x=>的图象上,求矩形ABCD19. 如图,已知CD 为Rt △ABC 斜边上的中线,过点D 作AC 的平行线,过点C 作CD的垂线,两线相交于点E . 求证:△ABC ∽△DEC .20.对于自变量x 的不同的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它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 分段函数在自变量x 的不同的取值范围内,函数的表达式也不同.例如:()()2200≤,x x x y x x ⎧+⎪=⎨->⎪⎩是分段函数.当0x ≤时,它是二次函数2+2y x x =;当0x >时,它是正比例函数y x =-. (1)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2200≤,x x x y x x ⎧+⎪=⎨->⎪⎩的图象;(2)y 轴左侧图象的最低点的坐标是 ; (3)当1y =-时,求自变量x 的值.21. 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 中,G 为CD 边中点,连接AG 并延长,交BC 边的延长线于E 点,对角线BD 交AG 于F 点.已知FG =2,求线段AE 的长度.2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6y kx =+与函数25(0)y x x=>的图象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 (a ,1)、B .(1)求k ,a 的值及点B 的坐标;(2)过点P (n ,0)作x 轴的垂线,与直线16y kx =+ 和函数25(0)y x x=>的图象分别交于点M ,N , 当点M 在点N 上方时,写出n 的取值范围.23. 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60ABC ∠=︒,过点B 作AC 的平行线交DC 的延长线于点E . (1)求证:四边形ABEC 为菱形; (2)如果AB =6,连接OE ,求OE 的长.24.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引出一条射线与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小三角形,如果分得的两个小三角形中一个为等腰三角形,另一个与原三角形相似,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优美线.(1)如图,在△ABC 中,AD 为角平分线,∠B =50°,∠C =30°,求证:AD 为△ABC 的优美线;(2)在△ABC 中,∠B =46°,AD 是△ABC 的优美线,且△ABD 是以AB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BAC 的度数.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0y ax x c a =++≠经过点()34A -,和()01B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和顶点坐标;(2)将抛物线在A 、B 之间的部分记为图象M (含A 、B 两点).将图象M 沿y 轴翻折,得到图象N .如果过点()30C -,和()0D b ,的直线与图象M 、图象N 都相交,且只有两个交点,求b 的取值范围.26. 如图,在等边△ABC 中,作45ACD ABD ∠=∠=︒,边CD 、BD 交于点D ,连接AD . (1)请直接写出CDB ∠的度数; (2)求ADC ∠的度数;(3)用等式表示线段AC 、BD 、CD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7. 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如果将点P 绕点T (0,t )(t >0)旋转180°得到点Q ,那么称线段QP 为“拓展带”,点Q 为点P 的“拓展点”. (1)当t =3时,点(0,0)的“拓展点”坐标为_______,点(-1,1)的“拓展点”坐标为_________; (2)如果t >1,当点M (2,1)的“拓展点”N 在函数4y x=-的图象上时,求t 的值; (3)当t =1时,点Q 为点P (2,0)的“拓展点”,如果抛物线()21y x m =--与“拓展带”PQ 有交点,求m 的取值范围.通州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学业水平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二、填空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9. 400 10. 6 11.43 12. 2 13. 2000 14. 1m15. 6.2 16. 02x << 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5题,每小题6分,第26—27题,每小题7分) 17. 解:原式=()()331533a b a b a ba b+--- ………………… 2分 =353a ba b+- . (3)分∵034a b=≠, ∴34b a =. ………………… 4分原式=454a aa a+- ………………… 5分=5a a=5. (6)分18. 解:当2x =时,∴6632y x === . ………………… 1分 ∴()23D ,, ………………… 2分312AD =-=.当1y =时,∴61x=. ∴6x =. ………………… 3分∴()61B ,. ………………… 4分 ∴624AB =-=.∴矩形ABCD 的周长是2+4+2+4=12. ………………… 6分19. 证明:∵CD 为Rt △ABC 斜边上的中线,∴CD AD =. …………………1分∴ACD A ∠=∠.∵DE ∥AC .∴ACD CDE ∠=∠. (2)分∴A CDE ∠=∠. (3)分∵90ACB ∠=︒,CE ⊥CD , (4)分∴ ACB DCE ∠=∠. ………………… 5分∴△ABC ∽△DEC. (6)分 20.解:(1)正确画出函数的图象; ………………… 3分(2)(-1,-1); ………………… 4分(3)当0x >,1y =-时,1x -=-,1x =; ………………… 5分当0≤x ,1y =-时,212x x -=+,1x =-.所以自变量x 的值为1或-1. (6)分21. 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AD DC ==,AB ∥DC ,AD ∥BC . ……………… 1分 ∵AB ∥DC ,∴ABF GDF ∠=∠,BAF DGF ∠=∠. ∴△ABF ∽△GDF . ∴AF ABFG DG =. ……………… 2分 ∵G 为CD 边中点,FG =2,∴122AF AB DC =. ∴4AF = ,6AG AF FG =+= . ……………… 3分∵AD ∥BC , ∴E DAG ∠=∠. ∵G 为CD 边中点, ∴DG CG =. ∵AGD EGC ∠=∠,∴△ADG ≌△ECG . ……………… 4分 ∴AG GE =. ……………… 5分 ∴212AE AG GE AG =+==. ……………… 6分22. 解:(1)把A (a ,1)代入函数5(0)y x x=>中, ∴51a=. ∴5a =. ……………… 1分 把A (5,1)代入函数6y kx =+中, ∴156k =+.∴1k =-. ……………… 2分∴6,5.y x y x =-+⎧⎪⎨=⎪⎩解得1,5x y =⎧⎨=⎩,5,1x y =⎧⎨=⎩.∴点B 的坐标为(1,5). ……………… 4分 (2)15n <<. ……………… 6分 23.(1)证明:∵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 ∥DC ,AB =BC . ∵BE ∥AC ,∴四边形ABEC 是平行四边形. ……………… 1分 ∵AB =BC ,60ABC ∠=︒,∴△ABC 是等边三角形. ……………… 2分 ∴AB =AC .∴四边形ABEC 为菱形. ……………… 3分(2)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60ABC ∠=︒,∴BD ⊥AC ,30ABO CBO ∠=∠=︒. 在Rt △ABO 中, ∵cos BOABO AB∠=, ∴cos 30︒=6BO.∴BO = ……………… 4分 ∵四边形ABEC 为菱形,60ABC ∠=︒, ∴60EBC ∠=︒,BE =AB =6.∴90OBE OBC CBE ∠=∠+∠=︒. ……………… 5分∴OE ===. ……………… 6分24.(1)证明:∵50B ∠=︒,30C ∠=︒,∴180100BAC B C ∠=︒-∠-∠=︒. ……………… 1分 ∵AD 为角平分线, ∴50BAD CAD ∠=∠=︒∴50B BAD ∠=∠=︒. ∴DA DB =.∴△ABD 是等腰三角形. ……………… 2分∵50B CAD ∠=∠=︒,C C ∠=∠,∴△CAD ∽△CBA. ……………… 3分 ∴AD 为△ABC 的优美线.(2)解: ∵AD 是△ABC 的优美线,且△ABD 是以AB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CAD ∽△CBA .∴46CAD B ∠=∠=︒. ……………… 4分 ∵△ABD 是以AB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分两种情况:当AB =AD 时, ∴46ADB B ∠=∠=︒. 又∵ADB C CAD ∠=∠+∠,∴0C ∠=︒,不符合题意,这种情况不存在. ……………… 5分 当AB =BD 时, ∴()118046672ADB BAD ∠=∠=︒-︒=︒. ∴6746113BAC BAD CAD ∠=∠+∠=︒+︒=︒.……………… 6分 ∴∠BAC 的度数为113︒.25. 解:(1)∵抛物线()220y ax x c a =++≠经过点()34A -,和()01B ,. ∴964,1.a c c -+=⎧⎨=⎩解得1,1.a c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21=1y x x x =+++. ……………… 1分 ∴顶点坐标为()10-,. ……………… 2分 (2)设点()34A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为’A ,则点()34A ',.若直线CD 经过点()34A ',,可得2b =. ……………… 3分 若直线CD 经过点()01B ,,可得1b =. ……………… 4分 若点D 与坐标原点重合,0b =. ……………… 5分 综上,120b b <=≤或. ……………… 6分26. 解:(1)60︒; ……………… 1分(2)设AB 与CD 的交点为O.∵45ACD ABD ∠=∠=︒,AOC BOD ∠=∠,∴△AOC ∽△DOB . ……………… 2分 ∴AO OCOD OB=.∵AOD BOC ∠=∠,∴△AOD ∽△COB . ……………… 3分 ∴60ADC ABC ∠=∠=︒. ……………… 4分 (3)答案一:线段AC 、BD 、CD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为CD BD +=.证明:如图,延长CD 到点E ,使DE DB =,连接AE .∵60ADC ∠=︒, ∴120ADE ∠=︒. ∵60CDB ∠=︒, ∴120ADB ∠=︒. 在△ADE 和△ADB 中,,,,DE DB ADE ADB DA DA =⎧⎪∠=∠⎨⎪=⎩∴△ADE ≌△ADB . ……………… 5分 ∴AE AB =,45E ABD ∠=∠=︒. ∵45ACD ∠=︒,∴90EAC ∠=︒,AE AC =. ……………… 6分∴EC =.∴CD BD +=. ……………… 7分另一种证法:延长BD 到点E ,使DE DC =,连接AE .答案二:线段AC 、BD 、CD)CD BD -. 证明:如图,在D C 上截取DE DB =,连接BE ,过点A 作AF ⊥CD 于点F . 可证△ADB ≌△CEB ,可得CE AD =,sin AF ADC AD ∠==,2AF =. sin AF ACF AC ∠==2AF =.=)CD BD -.参考答案一的评分标准给分.27.解:(1)点(0,0)的“拓展点”坐标为(0,6),点(-1,1)的“拓展点”坐标为(1,5).……………… 2分(2)当t >1时,点M (2,1)的“拓展点”N 为(-2,2t -1).……………… 3分∵点N 在函数4y x=-的图象上, ∴4212t -=--. ∴32t =. ……………… 4分 (3)当t =1时,点P (2,0)的“拓展点”Q 为(-2,2),当抛物线()21y x m =--经过点P (2,0)时,可得1m =或3m =.……………… 5分当抛物线()21y x m =--经过点Q (-2,2)时,可得2m =-+2m =--……………… 6分∴m 的取值范围为23m -≤. ……………… 7分。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副标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抛物线y=x2+1的对称轴是()A. 直线B. 直线C. 直线D. 直线2.点P(2,-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P′的坐标是()A. B. C. D.3.下列App图标中,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4.用配方法解方程x2-2x-4=0,配方正确的是()A. B. C. D.5.如图,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是小圆的切线,点P为切点.若大圆半径为2,小圆半径为1,则AB的长为()A.B.C.D. 26.将抛物线y=(x+1)2-2向上平移a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恰好与x轴有一个交点,则a的值为()A. B. 1 C. D. 27.如图是几种汽车轮毂的图案,图案绕中心旋转90°后能与原来的图案重合的是()A. B.C. D.8.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图象经过P1(﹣3,y1),P2(﹣1,y2),P3(1,y3),P4(3,y4)四点,若y3<y2<y4,则y1,y2,y3,y4的最值情况是()A. 最小,最大B. 最小,最大C. 最小,最大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9.写出一个以0和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______.10.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c______0(填“>”或“=”或“<”).11.若关于x的方程x2-4x+k-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2.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E为直径CD延长线上一点,且AB∥CD,若∠C=70°,则∠ADE的大小为______.13.已知O为△ABC的外接圆圆心,若O在△ABC外,则△ABC是______(填“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14.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中国科技部部长表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居于世界前列.2015年和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如图所示.设我国2015至2017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年平均增长率为x,依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1,0),(3,0)两点,请写出一个满足y<0的x的值______.16.如图,⊙O的动弦AB,CD相交于点E,且AB=CD,∠BED=α(0°<α<90°).在①∠BOD=α,②∠OAB=90°-α,③∠ABC=α中,一定成立的是______(填序号).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7.解方程:x(x+2)=3x+6.四、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63.0分)18.如图,将△ABC绕点B旋转得到△DBE,且A,D,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DB平分∠ADE.19.下面是小董设计的“作已知圆的内接正三角形”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O.求作:⊙O的内接正三角形.作法:如图,①作直径AB;②以B为圆心,OB为半径作弧,与⊙O交于C,D两点;③连接AC,AD,CD.所以△ACD就是所求的三角形.根据小董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在⊙O中,连接OC,OD,BC,BD,∵OC=OB=BC,∴△OBC为等边三角形(______)(填推理的依据).∴∠BOC=60°.∴∠AOC=180°-∠BOC=120°.同理∠AOD=120°,∴∠COD=∠AOC=∠AOD=120°.∴AC=CD=AD(______)(填推理的依据).∴△ACD是等边三角形.20.已知-1是方程x2+ax-b=0的一个根,求a2-b2+2b的值.21.生活中看似平常的隧道设计也很精巧.如图是一张盾构隧道断面结构图,隧道内部为以O为圆心AB为直径的圆.隧道内部共分为三层,上层为排烟道,中间为行车隧道,下层为服务层.点A到顶棚的距离为0.8a,顶棚到路面的距离是3.2a,点B 到路面的距离为2a.请你求出路面的宽度l.(用含a的式子表示)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ax+b经过点A(-2,0),B(-1,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C,直接写出点C的坐标和∠BOC的度数.23.如图,用长为6m的铝合金条制成“日”字形窗框,若窗框的宽为x m,窗户的透光面积为y m2(铝合金条的宽度不计).(1)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如何安排窗框的长和宽,才能使得窗户的透光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的最大面积.24.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作⊙O交BC于点D,过点D作AC的垂线交AC于点E,交AB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DE与⊙O相切;(2)若CD=BF,AE=3,求DF的长.25.有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函数y=的图象与性质.小东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东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成:(1)化简函数解析式,当x≥3时,y=______,当x<3时y=______;(2)根据(1)中的结果,请在所给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的图象;(3)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若关于x的方程ax+1=只有一个实数根,直接写出实数a的取值范围:______.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x(a≠0)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1)当a=-1时,求A,B两点的坐标;(2)过点P(3,0)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l,交抛物线于点C.①当a=2时,求PB+PC的值;②若点B在直线l左侧,且PB+PC≥14,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27.已知∠MON=α,P为射线OM上的点,OP=1.(1)如图1,α=60°,A,B均为射线ON上的点,OA=1,OB>OA,△PBC为等边三角形,且O,C两点位于直线PB的异侧,连接AC.①依题意将图1补全;②判断直线AC与OM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2)若α=45°,Q为射线ON上一动点(Q与O不重合),以PQ为斜边作等腰直角△PQR,使O,R两点位于直线PQ的异侧,连接OR.根据(1)的解答经验,直接写出△POR的面积.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是x轴外的一点,若平面内的点B满足:线段AB的长度与点A到x轴的距离相等,则称点B是点A的“等距点”.(1)若点A的坐标为(0,2),点P1(2,2),P2(1,-4),P3(-,1)中,点A的“等距点”是______;(2)若点M(1,2)和点N(1,8)是点A的两个“等距点”,求点A的坐标;(3)记函数y=x(x>0)的图象为L,⊙T的半径为2,圆心坐标为T(0,t).若在L上存在点M,⊙T上存在点N,满足点N是点M的“等距点”,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抛物线y=x2+1,∴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0,即y轴,故选:C.由抛物线解析式可直接求得答案.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即在y=a(x-h)2+k中,对称轴为x=h,顶点坐标为(h,k).2.【答案】A【解析】解:点P(2,-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P′的坐标是(-2,1),故选:A.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可直接写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3.【答案】B【解析】解:A.此图案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B.此图案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C.此图案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此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B.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后与原图重合.4.【答案】C【解析】解:∵x2-2x-4=0∴x2-2x=4∴x2-2x+1=4+1∴(x-1)2=5故选:C.此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要注意解题步骤的准确使用,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常数.此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配方法的一般步骤:(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5.【答案】A【解析】解:如图:连接OP,AO∵AB是⊙O切线∴OP⊥AB,∴AP=PB=AB在Rt△APO中,AP==∴AB=2故选:A.由题意可得OP⊥AB,AP=BP,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P的长,即可求AB的长.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熟练运用垂径定理是本题是关键.6.【答案】D【解析】解: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2+a=x2+2x-1+a,∵新抛物线恰好与x轴有一个交点,∴△=4-4(-1+a)=0,解得a=2.故选:D.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规律写出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由新抛物线恰好与x轴有一个交点得到△=0,由此求得a的值.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由于抛物线平移后的形状不变,故a不变,所以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通常可利用两种方法:一是求出原抛物线上任意两点平移后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二是只考虑平移后的顶点坐标,即可求出解析式.7.【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旋转对称图形,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如果某一个图形围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小于360°)后能与原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旋转对称图形.根据旋转对称图形的概念解答.【解答】解:A.此图案绕中心旋转36°或36°的整数倍能与原来的图案重合,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此图案绕中心旋转45°或45°的整数倍能与原来的图案重合,此选项符合题意;C.此图案绕中心旋转90°不能与原来的图案重合,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此图案绕中心旋转90°不能与原来的图案重合,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8.【答案】A【解析】解:∵二次函数图象经过P1(-3,y1),P2(-1,y2),P3(1,y3),P4(3,y4)四点,且y3<y2<y4,∴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在0和1之间,∴P1(-3,y1)离对称轴的距离最大,P3(1,y3)离对称轴距离最小,∴y3最小,y1最大,故选:A.根据题意判定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在0和1之间,然后根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的大小即可判断.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判定对称轴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9.【答案】x2-2x=0【解析】解:∵0+2=2,0×2=0,所以以0和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x2-2x=0,故答案为:x2-2x=0.此题为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写出一个即可.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能熟记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10.【答案】<【解析】解:∵抛物线的开口向下,∴a<0,∵与y轴的交点为在y轴的正半轴上,∴c>0,∴ac<0.故答案为<.首先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与0的关系,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判断c与0的关系,进而判断ac与0的关系.考查二次函数y=ax2+bx+c系数符号的确定.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11.【答案】k<5【解析】解:根据题意得△=(-4)2-4(k-1)>0,解得k<5.故答案为k<5.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4)2-4(k-1)>0,然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即可.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两个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12.【答案】110°【解析】解:∵∠C=70°,AB∥CD,∴∠B=70°∴∠ADE=110°.故答案为:110°.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就是和它相邻的内角的对角)可得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关键是熟练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3.【答案】钝角三角形【解析】解:∵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外部.又∵O为△ABC的外接圆圆心,若O在△ABC外,∴△ABC是钝角三角形,故答案为钝角三角形.根据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外部;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解题的关键是记住: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外部.14.【答案】45.1(1+x)2=172.9【解析】解:设我国2015至2017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45.1(1+x)2=172.9.故答案为:45.1(1+x)2=172.9.设我国2015至2017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统计图中2015年及2017年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5.【答案】2(答案不唯一)【解析】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1,0),(3,0)两点,∴当y<0的x的取值范围是:1<x<3,∴x的值可以是2.故答案是:2(答案不唯一).根据函数图象可以直接得到答案.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需要学生熟悉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16.【答案】①③【解析】解:如图,连接OC,设OB交CD于K.∵AB=CD,OD=OC=OB=OA,∴△AOB≌△COD(SSS),∴∠CDO=∠OBA,∵∠DKO=∠BKE,∴∠DOK=∠BEK=α,即∠BOD=α,故①正确,不妨设,∠OAB=90°-α,∵OA=OB,∴∠OAB=∠OBA,∴∠OBE+∠BEK=90°,∴∠BKE=90°,∴OB⊥CD,显然不可能成立,故②错误,∵CD=AB,∴=,∴=,∴∠ABC=∠DOB=α,故③正确.故答案为①③.如图,连接OC,设OB交CD于K.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圆周角定理一一判断即可;本题考查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答案】解:x(x+2)-3(x+2)=0,(x+2)(x-3)=0,x+2=0或x-3=0,所以x1=-2,x2=3.【解析】先变形得到x(x+2)-3(x+2)=0,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就是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样也就把原方程进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数学转化思想).18.【答案】证明:∵将△ABC绕点B旋转得到△DBE,∴△ABC≌△DBE∴BA=BD.∴∠A=∠ADB.∵∠A=∠BDE,∴∠ADB=∠BDE.∴DB平分∠ADE.【解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ABC≌△DBE,进一步得到BA=BD,从而得到∠A=∠ADB,根据∠A=∠BDE得到∠ADB=∠BDE,从而证得结论.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①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②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③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邻补角定义.19.【答案】(1);(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 .【解析】(1)解:如图,△ACD为所作;(2)证明:在⊙O中,连接OC,OD,BC,BD,∵OC=OB=BC,∴△OBC为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BOC=60°.∴∠AOC=180°-∠BOC=120°.同理∠AOD=120°,∴∠COD=∠AOC=∠AOD=120°.∴AC=CD=AD(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ACD是等边三角形.故答案为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1)利用画圆的方法作出C、D两点,从而得到△ACD;(2)在⊙O中,连接OC,OD,BC,BD,利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得到△OBC为等边三角形,则∠BOC=60°,接着分别计算出∠COD=∠AOC=∠AOD=120°.然后根据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得到AC=CD=AD,从而判断△ACD是等边三角形.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20.【答案】解:∵-1是方程x2+ax-b=0的一个根,∴1-a-b=0,∴a+b=1,∴a2-b2+2b=(a+b)(a-b)+2b=a-b+2b=a+b=1.【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得到1-a-b=0,即a+b=4,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代数式a2-b2+2b的值.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因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的根.21.【答案】解:如图,连接OC,AB交CD于E,由题意知:AB=0.8a+3.2a+2a=6a,所以OC=OB=3a,OE=OB-BE=3a-2a=a,由题意可知:AB⊥CD,∵AB过O,∴CD=2CE,在Rt△OCE中,由勾股定理得:CE===2a,∴CD=2CE=4a,所以路面的宽度l为4a.【解析】连接OC,求出OC和OE,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E,根据垂径定理求出CD即可.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能求出CE的长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22.【答案】解:(1)∵抛物线y=x2+ax+b经过点A(-2,0),B(-1,3),∴ ,解得,∴y=x2+6x+8.(2)∵y=x2+6x+8=(x+3)2-1,∴顶点C坐标为(-3,-1),∵B(-1,3).∴OB2=12+32=10,OC2=32+12=10,BC2=[(-3)-(-1)]2+(-1-3)2=20,∴OB2+OC2=BC2,则△OBC是以B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BOC=90°.【解析】(1)将点B,C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得出关于a,b的方程组,解之可得;(2)将抛物线解析式配方成顶点式得出点C的坐标,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OB2=10,OC2=10,BC2=20,从而依据勾股定理逆定理求解可得.本题主要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灵活设出函数解析式,并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勾股定理逆定理.23.【答案】解:(1)∵大长方形的周长为6m,宽为xm,∴长为m,∴y=x•=-(0<x<2),(2)由(1)可知:y和x是二次函数关系,a=-<0,∴函数有最大值,当x=-时,y最大=m2.答:窗框的长和宽分别为1.5m和1m时才能使得窗户的透光面积最大,此时的最大面积为1.5m2.【解析】(1)由题意可知窗户的透光面积为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y和x的函数关系式;(2)由(1)中的函数关系可知y和x是二次函数关系,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最大面积.本题考查的是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及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属较简单题目.24.【答案】(1)证明:连接OD,∵AB是⊙O的直径,∴∠ADB=90°,∴AD⊥BC,又∵AB=AC,∴∠1=∠2,∵OA=OD,∴∠2=∠ADO,∴∠1=∠ADO,∴OD∥AC,∵DE⊥AC,∴∠ODF=∠AED=90°,∴OD⊥ED,∵OD过0,∴DE与⊙O相切;(2)解:∵AB=AC,AD⊥BC,∴∠1=∠2,CD=BD,∵CD=BF,∴BF=BD,∴∠3=∠F,∴∠4=∠3+∠F=2∠3,∵OB=OD,∴∠ODB=∠4=2∠3,∵∠ODF=90°,∴∠3=∠F=30°,∠4=∠ODB=60°,∵∠ADB=90°,∴∠2=∠1=30°,∴∠2=∠F,∴DF=AD,∵∠1=30°,∠AED=90°,∴AD=2ED,∵AE2+DE2=AD2,AE=3,∴AD=2,∴DF=2.【解析】(1)连接OD,求出AC∥OD,求出OD⊥DE,根据切线的判定得出即可;(2)求出∠1=∠2=∠F=30°,求出AD=DF,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D,即可求出答案.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点,能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5.【答案】(1)x 3(2)根据(1)中的结果,画出函数y=的图象如下:(3)a<0或a≥1或a=【解析】解:(1)当x≥3时,y===x;当x<3时,y===3;故答案为x,3;(2)根据化简的解析式画出图象即可.(3)根据画出的函数图象,当a<0时,直线y=ax+1与函数y=只有一个交点;当a≥1时,直线y=ax+1与函数y=3(x<3)的图象有一个交点,与函数y=x(x≥3)无交点;当a=时,直线y=x+1经过点(3,3).故若关于x的方程ax+1=只有一个实数根,实数a的取值范围:a<0或a≥1或a=,故答案为a<0或a≥1或a=.26.【答案】解:(1)当a=-1时,有y=-x2-2x.令y=0,得:-x2-2x=0.解得x1=0,x2=-2.∵点A在点B的左侧,∴A(-2,0),B(0,0).(2)①当a=2时,有y=2x2-2x.令y=0,得2x2-2x=0.解得x1=0,x2=1.∵点A在点B的左侧,∴A(0,0),B(1,0).∴PB=2.当x=3时,y C=2×9-2×3=12.∴PC=12.∴PB+PC=14.②点B在直线l左侧,如图所示:∵PB+PC≥14,∴3-x+ax2-2x≥14,可得:a≤-或a≥2.【解析】(1)把a=-1代入解析式解答即可;(2)①把a=2代入解析式解答即可;②根据PB+PC≥14,得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解(1)的关键是待定系数法,解(2)的关键是利用二次方程的解法解答.27.【答案】解:(1)①如图所示:②结论:AC∥OM..理由:连接AP∵OA=OP=1,∠POA=60°,∴△OAP是等边三角形.∴OP=PA,∠OPA=∠OAP=60°,∵△PBC是等边三角形,∴PB=PC,∠BPC=60°,∴∠OPA+∠APB=∠BPC+∠APB,即∠OPB=∠APC,∴△OBP≌△ACP(SAS).∴∠PAC=∠O=60°,∴∠OPA=∠PAC,∴AC∥OM.(2)作PH⊥OQ于H,取PQ的中点K,连接HK,RK.∵∠PHQ=∠PRQ=90°,PK=KQ,∴HK=PK=KQ=RK,∴P,R,Q,H四点共圆,∴∠RHQ=∠RPQ=45°,∴∠RHQ=∠POQ=45°,∴RH∥OP,∴S△POR=S△POH=××=.【解析】(1)①根据题意,周长图形即可;②只要证明△OBP≌△ACP(SAS)即可解决问题;(2)作PH⊥OQ于H,取PQ的中点K,连接HK,RK.只要证明OP∥RH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平行线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四点共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8.【答案】(1)P1,P3;(2)∵点M(1,2)和点N(1,8)是点A的两个“等距点”,∴AM=AN,∴点A在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上.设MN与其垂直平分线交于点C,点A的坐标为(m,n),如图1所示.∵点M(1,2),点N(1,8),∴点C的坐标为(1,5),AM=AN=n=5,∴CM=3,AC==4,∴m=1-4=-3或m=1+4=5,∴点A的坐标为(-3,5)或(5,5).(3)依照题意画出图象,如图2所示.①当⊙T1过点O时,⊙T1与L没有交点,∵⊙T1的半径为2,∴此时点T1的坐标为(0,-2);②当⊙T2与L相切时,设切点为M2,∵图象L的解析式为y=x(x>0),∴∠M2OT2=30°.在Rt△M2OT2中,∠M2OT2=30°,M2T2=2,∴OT2=2M2T2=4,∴此时点T2的坐标为(0,4).综上所述:t的取值范围为-2<t≤4.【解析】解:(1)∵AP1=2-0=2,AP2==,AP3==2,∴点A的“等距点”是P1,P3.故答案为:P1,P3.(2)见答案;(3)见答案.【分析】(1)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AP1,AP2,AP3的值,结合点A的坐标及“等距点”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2)由点M,N为点A的等距点可得出AM=AN,进而可得出点A在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上,设MN与其垂直平分线交于点C,点A的坐标为(m,n),由点M,N的坐标可得出点C的坐标及AM,CM的长度,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C的长度,结合点C的坐标即可得出点A的坐标;(3)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当⊙T1过点O时,由圆的半径可得出点T1的坐标;②当⊙T2与L相切时,设切点为M2,由图象L的解析式可得出∠M2OT2=30°,在Rt△M2OT2中,通过解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可求出OT2的长度,进而可得出点T2的坐标.综上即可得出t的取值范围.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次函数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解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AP1,AP2,AP3的值;(2)利用“等距点”的定义找出点A在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上;(3)分⊙T过点O与⊙T与L相亲两种情况找出圆心的坐标.第21页,共21页。

最新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数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测试卷及答案解析-精品试题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复习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选出来.每小题3分,共36分.)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6x-10=0时,下列变形正确的为 A .(x+3)2=1, B .(x-3)2=1, C .(x+3)2=19, D .(x-3)2=19 2.如图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A ., B ., C ., D .3.菱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对角线互相垂直 4.人往路灯下行走的影子变化情况是( )A .长⇒短⇒长,B .短⇒长⇒短,C .长⇒长⇒短,D .短⇒短⇒长5.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10,BC=14,E ,F 分别为边BC ,AD 上的点,若四边形AECF 为正方形,则AE 的长为A .6或8B .4或10C .5或9D .76.如图,已知直线a∥b∥c,直线m ,n 与a ,b ,c 分别交于点A ,C ,E ,B ,D ,F ,若AC=4,CE=6,BD=3,则DF 的值是( ) A .6B .5.5 C .5D .4.57.方程0413)2(2=+---x m x m 有两个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 A .25>m B .25≤m 且2≠m C .3≥m D .3≤m 且2≠m 8.如图,已知某广场菱形花坛ABCD 的周长是24米,∠BAD=60°,则花坛对角线AC 的长等于A .36米B .6米C .33米D .3米9.如图,以点O 为位似中心,将△ABC 放大得到△DEF.若AD=OA ,则△ABC 与△DEF 的面积之比为A .1:2B .1:4C .1:5D .1:610.将一些相同的“○”按如图所示的规律依次摆放,观察每个“龟图”中的“○”的个数,若第n 个“龟图”中有245个“○”,则n=A .14B .15C .16D .1711.一个布袋内只装有1个黑球和2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随机摸出一个球后放回搅匀,再随机摸出一个球,则两次摸出的球都是黑球的概率是A .94 B .31 C .61 D .91 12.如图,已知△ABC 的面积是12,BC=6,点E 、I 分别在边AB 、AC 上,在BC 边上依次作了n 个全等的小正方形DEFG ,GFMN ,…,KHIJ ,则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A .1112 B .3212+n C .512 D .3212-n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填对得4分,共24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A.B.C.D.2.如图,⊙O的半径为5,AB为弦,OC⊥AB,垂足为C,如果OC=3,那么弦AB的长为()A.4 B.6 C.8 D.103.⊙O的半径为3cm,如果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且d=5cm,那么⊙O和直线l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相切C.相离D.不确定4.抛物线y=(x﹣2)2+3的顶点坐标是()A.(2,3)B.(﹣2,3) C.(2,﹣3) D.(﹣2,﹣3)5.某商品现在的售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果调整商品售价,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设每件商品降价x元后,每星期售出商品的总销售额为y元,则y与x的关系式为()A.y=60(300+20x)B.y=(60﹣x)(300+20x)C.y=300(60﹣20x)D.y=(60﹣x)(300﹣20x)6.如图,A,B,C三点在已知的圆上,在△ABC中,∠ABC=70°,∠ACB=30°,D是的中点,连接DB,DC,则∠DBC的度数为()A.30° B.45° C.50° D.70°7.如图,将△ABC绕着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0°,B点落在B′位置,A点落在A′位置,若AC⊥A′B′,则∠BAC的度数是()A.50° B.60° C.70° D.80°8.函数y=ax2﹣2x+1和y=ax+a(a是常数,且a≠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B. C.D.9.小宏用直角三角板检查某些工件的弧形凹面是否是半圆,下列工件的弧形凹面一定是半圆的是()A.B.C.D.10.如图1,在△ABC中,AB=AC,∠BAC=120°,点O是BC的中点,点D沿B→A→C方向从B 运动到C.设点D经过的路径长为x,图1中某条线段的长为y,若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这条线段可能是图1中的()A.BD B.OD C.AD D.CD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11.请你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满足条件:①二次项系数是1;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此方程可以是.12.抛物线y=x2﹣2x+3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13.圆心角是60°的扇形的半径为6,则这个扇形的面积是.14.如图,AB是⊙O的切线,B为切点,AO的延长线交⊙O于C点,连接BC,如果∠A=30°,AB=2,那么AC的长等于.15.如图,已知A(2,2),B(2,1),将△AOB绕着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A′O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6.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请同学思考如下问题:请利用直尺和圆规确定图1中弧AB所在圆的圆心.小亮的作法如下:如图2,(1)在弧AB上任意取一点C,分别连接AC,BC;(2)分别作AC,BC的垂直平分线,两条垂直平分线交于O点;所以点O就是所求弧AB的圆心.老师说:“小亮的作法正确.请你回答:小亮的作图依.三、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把二次函数的表达式y=x2﹣4x+6化为y=a(x﹣h)2+k的形式,那么h+k的值.18.抛物线y=ax2+bx+c过(﹣3,0),(1,0)两点,与y轴的交点为(0,4),求抛物线的解析式.19.已知:如图,A,B,C为⊙O上的三个点,⊙O的直径为4cm,∠ACB=45°,求AB的长.20.已知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1)求A,B两点的坐标和此抛物线的对称轴;(2)设此抛物线的顶点为C,点D与点C关于x轴对称,求四边形ACBD的面积.21.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某公司在2013年的盈利额为200万元,预计2015年的盈利额达到242万元,若每年比上一年盈利额增长的百分率相同,求该公司这两年盈利额的年平均增长率是多少?22.如图,在方格网中已知格点△ABC和点O.(1)画△A′B′C′和△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2)请在方格网中标出所有使以点A、O、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D点.23.如图,以□ABCD 的顶点A 为圆心,AB 为半径作⊙A ,分别交BC ,AD 于E ,F 两点,交BA的延长线于G ,判断和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24.对于抛物线 y=x 2﹣4x+3.(1)它与x 轴交点的坐标为 ,与y 轴交点的坐标为 ,顶点坐标为 ; (2)在坐标系中利用描点法画出此抛物线;(3)利用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4x+3﹣t=0(t 为实数)在﹣1<x <的范围内有解,则t 的取值范围是 .25.如图,⊙O 为△ABC 的外接圆,直线l 与⊙O 相切与点P ,且l ∥BC .(1)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O 中画出一条弦,使这条弦将△ABC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请写出证明△ABC 被所作弦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的思路.26.已知:如图,⊙O 的半径OC 垂直弦AB 于点H ,连接BC ,过点A 作弦AE ∥BC ,过点C 作CD ∥BA 交EA 延长线于点D ,延长CO 交AE 于点F . (1)求证:CD 为⊙O 的切线; (2)若BC=5,AB=8,求OF 的长.27.(7分)已知,在等边△ABC中,AB=2,D,E分别是AB,BC的中点(如图1).若将△BDE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BD1E1,设旋转角为α(0°<α<180°),记射线CE1与AD1的交点为P.(1)判断△BDE的形状;(2)在图2中补全图形,①猜想在旋转过程中,线段CE1与AD1的数量关系并证明;②求∠APC的度数;(3)点P到BC所在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直接填写结果)28.(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bx+c的图象经过点A(1,0),且当x=0和x=5时所对应的函数值相等.一次函数y=﹣x+3与二次函数y=﹣+bx+c 的图象分别交于B,C两点,点B在第一象限.(1)求二次函数y=﹣+bx+c的表达式;(2)连接AB,求AB的长;(3)连接AC,M是线段AC的中点,将点B绕点M旋转180°得到点N,连接AN,CN,判断四边形ABCN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9.(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定义点P(x,y)的变换点为P′(x+y,x﹣y).(1)如图1,如果⊙O的半径为,①请你判断M(2,0),N(﹣2,﹣1)两个点的变换点与⊙O的位置关系;②若点P在直线y=x+2上,点P的变换点P′在⊙O的内,求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2)如图2,如果⊙O的半径为1,且P的变换点P′在直线y=﹣2x+6上,求点P与⊙O上任意一点距离的最小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A.B.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分析】结合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B、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正确;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2.如图,⊙O的半径为5,AB为弦,OC⊥AB,垂足为C,如果OC=3,那么弦AB的长为()A.4 B.6 C.8 D.10【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分析】先连接OA,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由垂径定理可知,AB=2AC,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连接OA,∵OA=5,OC=3,OC⊥AB,∴AC==4,∵OC⊥AB,∴AB=2AC=2×4=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O的半径为3cm,如果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且d=5cm,那么⊙O和直线l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相切C.相离D.不确定【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判断即可.【解答】解:∵⊙O的半径为3cm,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5cm,∴r<d,∴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离,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注意:已知⊙O的半径为r,如果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是d,当d>r时,直线和圆相离,当d=r时,直线和圆相切,当d<r时,直线和圆相交.4.抛物线y=(x﹣2)2+3的顶点坐标是()A.(2,3)B.(﹣2,3) C.(2,﹣3) D.(﹣2,﹣3)【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已知解析式为顶点式,可直接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求顶点坐标,从而得出对称轴.【解答】解:y=(x﹣2)2+3是抛物线的顶点式方程,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可知,顶点坐标为(2,3).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关键是熟记:顶点式y=a(x﹣h)2+k,顶点坐标是(h,k),对称轴是x=h.5.某商品现在的售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果调整商品售价,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设每件商品降价x元后,每星期售出商品的总销售额为y元,则y与x的关系式为()A.y=60(300+20x)B.y=(60﹣x)(300+20x)C.y=300(60﹣20x)D.y=(60﹣x)(300﹣20x)【考点】根据实际问题列二次函数关系式.【分析】根据降价x元,则售价为(60﹣x)元,销售量为(300+20x)件,由题意可得等量关系:总销售额为y=销量×售价,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函数解析式即可.【解答】解:降价x元,则售价为(60﹣x)元,销售量为(300+20x)件,根据题意得,y=(60﹣x)(300+20x),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列二次函数解析式,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再列函数解析式.6.如图,A,B,C三点在已知的圆上,在△ABC中,∠ABC=70°,∠ACB=30°,D是的中点,连接DB,DC,则∠DBC的度数为()A.30° B.45° C.50° D.70°【考点】圆周角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A=80°,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D=∠A=8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BC=70°,∠ACB=30°,∴∠A=80°,∴∠D=∠A=80°,∵D是的中点,∴,∴BD=CD,∴∠DBC=∠DCB==50°,【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将△ABC绕着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0°,B点落在B′位置,A点落在A′位置,若AC⊥A′B′,则∠BAC的度数是()A.50° B.60° C.70° D.8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BCB′=∠ACA′=20°,又因为AC⊥A′B′,则∠BAC的度数可求.【解答】解:∵△ABC绕着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0°,B点落在B′位置,A点落在A′位置∴∠BCB′=∠ACA′=20°∵AC⊥A′B′,∴∠BAC=∠A′=90°﹣20°=7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以及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构成的旋转角相等.要注意旋转的三要素:①定点﹣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8.函数y=ax2﹣2x+1和y=ax+a(a是常数,且a≠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B. C.D.【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分析】可先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判断a的符号,再判断二次函数图象与实际是否相符,判断【解答】解:A、由一次函数y=ax+a的图象可得:a<0,此时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应该开口向下,故选项错误;B、由一次函数y=ax+a的图象可得:a<0,此时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应该开口向下,故选项错误;C、由一次函数y=ax+a的图象可得:a>0,此时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应该开口向上,对称轴x=﹣>0,故选项正确;D、由一次函数y=ax+a的图象可得:a<0,此时二次函数y=ax2+bx+c的对称轴x=﹣<0,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应该熟记一次函数y=ax+a在不同情况下所在的象限,以及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等.9.小宏用直角三角板检查某些工件的弧形凹面是否是半圆,下列工件的弧形凹面一定是半圆的是()A.B.C.D.【考点】圆周角定理.【分析】根据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弧是半圆,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根据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弧是半圆,显然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圆周角的概念;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10.如图1,在△ABC中,AB=AC,∠BAC=120°,点O是BC的中点,点D沿B→A→C方向从B 运动到C.设点D经过的路径长为x,图1中某条线段的长为y,若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这条线段可能是图1中的()A.BD B.OD C.AD D.CD【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根据图象,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点当点D在AB上,当点D在AC上以及勾股定理分析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当点D在AB上,则线段BD表示为y=x,线段AD表示为y=AB﹣x为一次函数,不符合图象;同理当点D在AC上,也为为一次函数,不符合图象;如图,作OE⊥AB,∵点O是BC中点,设AB=AC=a,∠BAC=120°.∴AO=,BO=a,OE=a,BE=a,设BD=x,OD=y,AB=AC=a,∴DE=a﹣x,在Rt△ODE中,DE2+OE2=OD2,∴y2=(a﹣x)2+(a)2整理得:y2=x2﹣ax+a2,当0<x≤a时,y2=x2﹣ax+a2,函数的图象呈抛物线并开口向上,由此得出这条线段可能是图1中的O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根据图形运用数形结合列出函数表达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11.请你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满足条件:①二次项系数是1;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此方程可以是x2+2x+1=0 .【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判别式等于0.答案不唯一.【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2﹣4ac=0,符合条件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为x2+2x+1=0(答案不唯一).故答案是:x2+2x+1=0.【点评】此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的关系为:①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两个实数根;③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上面的结论反过来也成立.12.抛物线y=x2﹣2x+3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8x+20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分析】根据题意易得新抛物线的顶点,根据顶点式及平移前后二次项的系数不变可得新抛物线的解析式.【解答】解:y=x2﹣2x+3=(x﹣1)2+2,其顶点坐标为(1,2).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的顶点坐标为(4,4),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4)2+4=x2﹣8x+20,故答案为:y=x2﹣8x+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要求熟练掌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13.圆心角是60°的扇形的半径为6,则这个扇形的面积是6π.【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分析】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S=计算,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该扇形的面积S==6π.故答案为:6π.【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面积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AB是⊙O的切线,B为切点,AO的延长线交⊙O于C点,连接BC,如果∠A=30°,AB=2,那么AC的长等于 6 .【考点】切线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分析】连接OB,则△AOB是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得OA的长,则AC即可求解.【解答】解:连接OB.∵AB是⊙O的切线,B为切点,∴OB⊥AB,在直角△OAB中,OB=AB•ta nA=2×=2,则OA=2OB=4,∴AC=4+2=6.故答案是:6.【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以及切线的性质,正确判断△OAB是直角三角形是关键.15.如图,已知A(2,2),B(2,1),将△AOB绕着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A′O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S扇形A′OA﹣S扇形B′OB,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S=计算即可.【解答】解:∵点A的坐标为(2,2),∴OA=4,∵点B的坐标为(2,1),∴OB=,由旋转的性质可知,S△A′OB′=S△AOB,∴阴影部分的面积=S扇形A′OA﹣S扇形B′OB=﹣=,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的面积计算和旋转的性质,掌握扇形的面积公式S=、正确根据旋转的性质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16.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请同学思考如下问题:请利用直尺和圆规确定图1中弧AB所在圆的圆心.小亮的作法如下:如图2,(1)在弧AB上任意取一点C,分别连接AC,BC;(2)分别作AC,BC的垂直平分线,两条垂直平分线交于O点;所以点O就是所求弧AB的圆心.老师说:“小亮的作法正确.请你回答:小亮的作图依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考点】作图—复杂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径定理.【分析】作弧AB所在圆的圆心,就是作△ACB的外接圆的圆心.【解答】解:小亮的作图依据为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故答案为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三、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把二次函数的表达式y=x2﹣4x+6化为y=a(x﹣h)2+k的形式,那么h+k的值.【考点】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分析】本题是将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由于二次项系数是1,只需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来凑成完全平方式,从而得出h,k的值,进而求出h+k的值.【解答】解:∵y=x2﹣4x+6=x2﹣4x+4﹣4+6=(x﹣2)2+2,∴h=2,k=2,∴h+k=2+2=4.【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1)一般式:y=ax2+bx+c(a≠0,a、b、c 为常数);(2)顶点式:y=a(x﹣h)2+k;(3)交点式(与x轴):y=a(x﹣x1)(x﹣x2).18.抛物线y=ax2+bx+c过(﹣3,0),(1,0)两点,与y轴的交点为(0,4),求抛物线的解析式.【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分析】把三个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y=ax2+bx+c,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解答】解:∵抛物线y=ax2+bx+c过(﹣3,0),(1,0)两点,与y轴的交点为(0,4),∴,解得,,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4;【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同时还考查了方程组的解法等知识,难度不大.19.已知:如图,A,B,C为⊙O上的三个点,⊙O的直径为4cm,∠ACB=45°,求AB的长.【考点】圆周角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首先连接OA,OB,由∠ACB=45°,利用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得∠AOB=90°,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连接OA,OB,∵∠ACB=45°,∴∠AOB=2∠ACB=90°,∵⊙O的直径为4cm,∴OA=OB=2cm,∴AB==2(cm).【点评】此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以及勾股定理.注意准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此题的关键.20.已知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1)求A,B两点的坐标和此抛物线的对称轴;(2)设此抛物线的顶点为C,点D与点C关于x轴对称,求四边形ACBD的面积.【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析】(1)令y=0解方程即可求得A和B的横坐标,然后利用配方法即可求得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首先求得D的坐标,然后利用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1)令y=0,则﹣x2+2x+3=0,解得:x1=﹣1,x2=3.则A的坐标是(﹣1,0),B的坐标是(3,0).y=﹣x2+2x+3=﹣(x﹣1)2+4,则对称轴是x=1,顶点C的坐标是(1,4);(2)D的坐标是(1,﹣4).AB=3﹣(﹣1)=4,CD=4﹣(﹣4)=8,则四边形ACBD的面积是:AB•CD=×4×8=16.【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以及配方法确定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正确求得A和B的坐标是关键.21.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某公司在2013年的盈利额为200万元,预计2015年的盈利额达到242万元,若每年比上一年盈利额增长的百分率相同,求该公司这两年盈利额的年平均增长率是多少?【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分析】设该公司这两年盈利额的年平均增长率是x,根据题意可得,2013年的盈利额×(1+增长率)2=2015年的盈利额,据此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该公司这两年盈利额的年平均增长率是x,由题意得,200×(1+x)2=242,解得:x=0.1.答:该公司这两年盈利额的年平均增长率是0.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22.如图,在方格网中已知格点△ABC和点O.(1)画△A′B′C′和△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2)请在方格网中标出所有使以点A、O、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D点.【考点】作图-旋转变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析】(1)根据中心对称的作法,找出对称点,即可画出图形,(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画出使以点A、O、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点即可.【解答】解:(1)画△A′B′C′和△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如下:(2)根据题意画图如下:【点评】此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用到的知识点是旋转、中心对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中心对称的作法,作平行四边形时注意画出所有符合要求的图形.23.如图,以□ABCD的顶点A为圆心,AB为半径作⊙A,分别交BC,AD于E,F两点,交BA的延长线于G,判断和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考点】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分析】要证明和,则要证明∠DAF=∠GAD,由AB=AF,得出∠ABF=∠AFB,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FB=∠DAF,∠GAD=∠ABF,由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定理得出和.【解答】解:连接AE,∴AB=AE,∴∠B=∠AE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B=∠GAF,∠FAE=∠AEB,∴∠GAF=∠FAE,在⊙A中,∴.【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性质,平行线性质,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定理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求出∠DAF=∠GAD,题目比较典型,难度不大.24.对于抛物线 y=x2﹣4x+3.(1)它与x轴交点的坐标为(3,0)(1,0),与y轴交点的坐标为(0,3),顶点坐标为(2,﹣1);(2)在坐标系中利用描点法画出此抛物线;(3)利用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3﹣t=0(t为实数)在﹣1<x<的范围内有解,则t的取值范围是﹣1≤t<8 .【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的性质.【分析】运用二次函数与x轴相交时,y=0,与y轴相交时,x=0,即可求出,用公式法可求出顶点坐标,利用列表,描点,连线可画出图象.【解答】解:(1)它与x轴交点的坐标为:(﹣1,0)(﹣3,0),与y轴交点的坐标为(0,3),顶点坐标为(2,﹣1);故答案为:(1,0)(3,0),(0,3)(2,﹣1)(2)列表:图象如图所示.(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3﹣t=0(t为实数)在﹣1<x<的范围内有解,∵y=x2﹣4x+3的顶点坐标为(2,﹣1),若x2﹣4x+3﹣t=0有解,方程有两个根,则:b2﹣4ac=16﹣4(3﹣t)≥0,解得:﹣1≤t当x=﹣1,代入x2﹣4x+3﹣t=0,t=8,当x=,代入x2﹣4x+3﹣t=0,t=,∵x>﹣1,∴t<8,∴t的取值范围是:﹣1≤t<8,故填:﹣1≤t<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求法,以及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图象和结合图象判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情况.25.如图,⊙O为△ABC的外接圆,直线l与⊙O相切与点P,且l∥BC.(1)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O中画出一条弦,使这条弦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请写出证明△ABC被所作弦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的思路.【考点】作图—复杂作图;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分析】(1)连结PO并延长交BC于E,过点A、E作弦AD即可;(2)由于直线l与⊙O相切于点P,根据切线的性质得OP⊥l,而l∥BC,则PE⊥BC,根据垂径定理得BE=CE,所以弦AE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解答】解:(1)如图所示:(2)∵直线l与⊙O相切与点P,∴OP⊥l,∵l∥BC,∴PE⊥BC,∴BE=CE,∴弦AE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以及切线的性质,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26.已知:如图,⊙O的半径OC垂直弦AB于点H,连接BC,过点A作弦AE∥BC,过点C作CD∥BA交EA延长线于点D,延长CO交AE于点F.(1)求证:CD为⊙O的切线;(2)若BC=5,AB=8,求OF的长.【考点】切线的判定;解一元一次方程;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垂直的定义推出∠DCF=90°,根据切线的判定即可判断;(2)根据垂径定理得到AH=BH=3,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H,证△HAF≌△HBC,得出FH=CH=3,CF=6,连接BO,设BO=x,则OC=x,OH=x﹣3,由勾股定理得到42+(x﹣3)2=x2,求出方程的解,就能求出答案.【解答】(1)证明:∵OC⊥AB,CD∥BA,∴∠DCF=∠AHF=90°,∴CD为⊙O的切线.(2)解:∵OC⊥AB,AB=8,∴AH=BH==4,在Rt△BCH中,∵BH=4,BC=5,由勾股定理得:CH=3,∵AE∥BC,∴∠B=∠HAF,∵∠BHC=∠AHF,BH=AH,∴△HAF≌△HBC,∴FH=CH=3,CF=6,连接BO,设BO=x,则OC=x,OH=x﹣3.在Rt△BHO中,由勾股定理得:42+(x﹣3)2=x2,解得,∴,答:OF的长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平行线的性质,切线的判定,解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证明是解此题的关键,题型较好,难度适中.27.已知,在等边△ABC中,AB=2,D,E分别是AB,BC的中点(如图1).若将△BDE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BD1E1,设旋转角为α(0°<α<180°),记射线CE1与AD1的交点为P.(1)判断△BDE的形状;(2)在图2中补全图形,①猜想在旋转过程中,线段CE1与AD1的数量关系并证明;②求∠APC的度数;(3)点P到BC所在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2 .(直接填写结果)【考点】作图-旋转变换.【分析】(1)由D,E分别是AB,BC的中点得到DE=BC,BD=BA,加上△ABC为等边三角形,则∠B=60°,BA=BC,所以BD=BE,于是可判断△BDE为等边三角形;(2)①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D1E1为等边三角形,则BD1=BE1,∠D1BE1=60°,而∠ABC=60°,所以∠ABD1=∠CBE1,则路旋转的定义,△ABD1可由△CBE1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得CE1=AD1;②由于△ABD1可由△CBE1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BAD1=∠BCE1,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得∠APC=∠ABC=60°;、(3)由于∠APC=∠D1BE1=60°,则可判断点P、D1、B、E1共圆,于是可判断当BP⊥BC时,点P 到BC所在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此时点E1在AB上,然后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得点P到BC所在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解答】解:(1)∵D,E分别是AB,BC的中点,∴DE=BC,BD=BA,∵△ABC为等边三角形,∴∠B=60°,BA=BC,∴BD=BE,∴△BDE为等边三角形;(2)①CE1=AD1.理由如下:∵△BDE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BD1E1,∴△BD1E1为等边三角形,∴BD1=BE1,∠D1BE1=60°,而∠ABC=60°,∴∠ABD1=∠CBE1,∴△ABD1可由△CBE1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CE1=AD1;②∵△ABD1可由△CBE1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BAD1=∠BCE1,∴∠APC=∠ABC=60°;(3)∵∠APC=∠D1BE1=60°,∴点P、D1、B、E1共圆,∴当BP⊥BC时,点P到BC所在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此时点E1在AB上,在Rt△PBC中,PB=AB=×2=2,∴点P到BC所在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对应角都相等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也相等,由此可以通过作相等的角,在角的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的方法,找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得出旋转后的图形.也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bx+c的图象经过点A(1,0),且当x=0和x=5时所对应的函数值相等.一次函数y=﹣x+3与二次函数y=﹣+bx+c的图象分别交于B,C两点,点B在第一象限.(1)求二次函数y=﹣+bx+c的表达式;(2)连接AB,求AB的长;(3)连接AC,M是线段AC的中点,将点B绕点M旋转180°得到点N,连接AN,CN,判断四边形ABCN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