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典型例题
土木工程施工例题(3篇)

第1篇一、填空题1、土方工程中,将土按开挖难易程度分为八类,其中最易开挖的是[一类土]。
2、场地平整土方的计算方法有[方格网法]和[断面法]两种。
当场地地形较为平坦时,宜采用[方格网法];当场地地形起伏较大、断面不规则时,宜采用[断面法]。
3、土壁支护依据[开挖深度]、[宽度]、[土质]和[地下水位]的情况综合进行选择和设计,要求支护牢固可靠、安全方便。
4、影响基坑边坡稳定因素主要有[土的种类]、[基坑开挖深度]、[水的作用]、[坡顶堆载]、[震动]等五个方面。
5、某管沟宽度为8m,降水轻型井点在平面上宜采用[双排]布置形式。
6、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压实功]、[土的含水量]及[每层铺土厚度]。
7、按承载形状桩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
8、大模板角部连接方案采用[小角模方案]和[大角模方案]。
9、当柱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边长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5m]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宜[交错布置]。
10、施打群桩时,应根据[桩的密集程度]、[桩的规格]、[桩的长短]等正确选择打桩顺序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二、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土方工程中的常见问题?()A. 土方坍塌B. 流砂现象C. 土体变形D. 混凝土裂缝答案:D2、下列哪种土质易发生流砂现象?()A. 粗砂土B. 粘性土C. 砾石土D. 砂砾土答案:B3、土方工程中,为了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工程进度,应尽可能采用哪种施工工艺?()A. 人工施工B. 半机械化施工C. 机械化施工D. 全机械化施工答案:C4、下列哪种方法可以降低地下水位?()A. 水下挖土法B. 冻结法C. 枯水期施工D. 井点降水答案:D5、在土方工程中,以下哪种因素对填土压实质量影响最大?()A. 土的含水量B. 压实功C. 每层铺土厚度D. 土的干密度答案:A三、简答题1、简述土方工程中常见的施工问题及防治措施。
土木工程施工试题

土木工程施工自拟试题1. 基坑开挖深度为7.5m,设一道拉锚位于板桩顶端.已知土的重度为γ=19 KN/m³,土的摩擦角Ø=30°。
试求单锚板端的支撑反力及入土深度。
解:K a=tan²(45°- Ø/2)=tan30°=0.33K p=tan²60°=3 2分h c1= =0.93 1分Ea=1/2*γ(h+ h c1)²* K a=1/2*19*(0.93+7.5²)0.33=222.8 KNEp=1/2*γ* h c1²K p=24.6 KN 2分Tc1+Rc+ Ep= EaEp*1/3* h c1+ Tc1(h+ h c1)= Ea*1/3*(h+ h c1)Tc1+Rc+24.6=222.824.6*1/3*0.93+ Tc1(7.5+0.93)=222.8*1/3*(7.5+0.93)得:Tc1=81.45 KN Rc=116.75 KN 2分Rc= R’c=116.75 KN支撑反力为81.45 KN 1分h0= =3.72mh d= h c1+1.2 h0=0.93+1.2*3.72=5.39m 入土深度为5.39m 2分2.某工程基坑坑底面积40*60m,深5.3m,地下水位于地下2.0m,不透水层在地面下11.5m,渗透系数K=10 m/d ,基坑四边放坡,坡度系数0.5,计算用水量。
解:F=(40+2*5.3*0.5+2*0.7)*(60+2*5.3*0.5+2*0.7)=3114.89㎡2分Xo== 3114.89/π=31.49m 1分R=1.95*S* HK =1.95*5.3* (11.5-2)*10=100.73m 2分R’= Xo+ R=132.22m 1分采用滤管长度为1m,S/(S+l)=5.3/(5.3+1)=0.84Ho=1.84*(5.3+1)=11.59m>H=9.5m 取Ho= H=9.5m 2分Q=1.364K*(2Ho-S)S/lg(Xo+ R)-lg Xo=1589m³2分3. 某基坑底长85m,宽60m,深8m,四边放坡,边坡坡度1:0.5,已知土的Ks=l.14,K/S=1.05,试计算(1)土方开挖的工程量;(2) 若混凝土基础和地下室占体积为21000m3,则应预留多少松散土回填?(3)多余土方用斗容量3.5m3的汽车外运,需运多少车土?参考答案:解:基坑总体积为:上口长85+8×0.5×2=93m,上口宽60+8×0.5×2=68m (土方开挖)总体积为:8×(85×60+4×89×64+93×68)÷6=45610.7m3 回填土方为:43162.7-21000=24610.7 m3 (4分)预留松土量为:24610.7÷1.05×1.14=26720.2 m3 (2分)外运土方量为:45610.7×1.14-26720.2=25276 m3 (2分)需用运输车次:25276÷3.5=7221.7车,取7222车(2分)4.后张法施工某预应力混凝土梁,长15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每根配有7束Φ15.2钢绞线,每束钢绞线截面积为139mm2,钢绞线 fptk=1860MPa,弹性模量Es=1.95×105MPa,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0 fptk,求:(1)确定张拉程序;(2)计算0→σcon过程中,同时张拉7束Φ15.2钢绞线所需张拉力;(3)计算0→σcon过程中,钢绞线的伸长值。
土木工程施工土方工程例题

土木工程施工土方工程例题1. 工程概况该桥梁工程位于某省某市,跨越一条宽阔的河流,是一座双层斜拉桥。
总长800米,主跨500米,桥面宽度24米,设计荷载为30t。
由于河床较深,需要对桥基进行较大的挖土量和填土量。
2. 土方工程设计根据工程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土方工程分为挖土和填土两个阶段。
挖土量为60000立方米,填土量为50000立方米。
挖土深度为5米,填土高度为4米。
3. 施工准备在开始挖土前,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清理施工现场,保证施工通道畅通;- 调查地质情况,确认挖土深度和填土高度;- 选购挖土机械和填土材料,做好施工设备的调试和维护工作;- 制定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4. 挖土工程挖土工程是土方工程的第一阶段,施工过程如下:- 挖土机械到达施工现场,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挖土深度和挖土范围;- 挖土机械开始作业,按照设计要求逐步挖掘土方;- 不断清理挖土现场,确保挖土过程顺利进行;- 根据挖土量的计划,分阶段完成挖土工程。
5. 填土工程填土工程是土方工程的第二阶段,施工过程如下:- 将填土材料运输至施工现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土;- 利用填土机械对填土进行夯实,确保填土稳固;- 按照设计要求逐步完成填土工程,保证填土高度和平整度。
6. 施工总结土方工程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在土方工程施工中,需要认真执行设计要求,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只有做好土方工程的施工,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
以上是本次土木工程施工土方工程实例的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土方工程是土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施工人员认真对待和精益求精。
只有做好土方工程的施工工作,才能保证工程的高质量和长久稳定。
祝愿所有从事土木工程施工的工程师们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土木工程施工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土的可松性系数1、某建筑物外墙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及基坑断面尺寸如图所示。
地基为粘土,边坡坡度为1:0.33。
已知301.=s K ,05.1'=s K 。
(5分)计算:⑴ 50米长的基坑的土方挖方量; ⑵若留下回填土,余土全部运 走,计算预留回填土量及弃土 量。
解:2、回填一个体积500立方米的土坑,回填土的可松性系数21.=s K ,031.'=s K ,计算取土挖方的体积,如果运土车容量为4立方米一车,需运多少车次?(6分) 解:取土体积:3、试计算开挖800m3的基坑,需运走的土方量?回填一个200m3的基坑,需挖方的土方量是多少?已知:ks =1.30, ks ′=1.15。
解:运走的土方量=800×1.30=1040m3需挖方的土方量=200/1.15=174m34、某工程基槽土方体积为1300m3,槽基内的基础体积为500m3,基础施工完成后,用原来的土进行夯填,根据施工组织的要求,应将多余的土方全部事先运走,试确定回填土的预留量和弃土量?已知ks=1.35, ks ′=1.15。
解:回填土的弃土量=[(1300-500)/1.15] ×1.35=939m3回填土的预留量=1300×1.35-939=816m35、某地下室挖基坑,基坑长为30m ,宽为15m ,深为2m ,该土的ks =1.30,挖出的土方全部外运,采用斗容量为2.5m3的翻斗车运输,每天运4次,计划4天运完,问需几台翻斗车? 解:挖方虚土量=30×15×2×1.30=1170m3n = 1170/(2.5×4×4)=30台翻斗车 600 1500 1200 1000 5001500(1分) 315050515133051m V W=⨯⨯⨯+=.)...(311205130160150m K K V V V s s j W =⨯-=⋅-=..)()('回383112301150m V K V V s W =-⨯=-⋅=.回弃(2分)(2分) )(车次1464583==n 358321031500m =⨯..(3分) (3分)的ks =1.30,ks ′=1.15,每辆车装4m3土方,试问余土运输所需车次? 解:n = [(2200-900/1.15)×1.30]/4=461车二、钢筋下料长度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对半圆弯钩为6.25d ,对直弯钩为3.5d ,对斜弯钩为4.9d 。
土木工程施工案例题(3篇)

第1篇一、背景某市新建一座跨江大桥,该桥全长1000米,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跨为500米。
桥面宽度为30米,两侧各设2米的人行道。
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预计工期为4年。
二、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成立项目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
(2)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要求。
(3)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4)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确保施工现场符合施工要求。
2. 施工方法(1)基础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2米,桩长60米。
(2)主桥施工:采用悬臂浇筑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施工。
第一阶段:先浇筑主塔基础和承台,再进行主塔施工。
第二阶段:主塔施工完成后,进行主梁施工。
(3)桥面施工:采用预制混凝土板,现场拼接。
3. 施工进度(1)基础施工:预计3个月完成。
(2)主桥施工:预计18个月完成。
(3)桥面施工:预计3个月完成。
三、施工难点及解决方案1. 难点:主跨500米,施工难度大。
解决方案:采用悬臂浇筑法,分段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 难点:跨江施工,受水文、气象等因素影响。
解决方案:密切关注水文、气象变化,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施工进度。
3. 难点:施工场地狭小,施工干扰大。
解决方案: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施工干扰。
四、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前,对原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要求。
2.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
3. 施工完成后,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五、安全文明施工1.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2.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3. 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严格控制施工噪音,确保周边居民生活质量。
六、总结本案例通过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等措施,确保了工程顺利实施。
土木工程施工计算题(3篇)

第1篇一、题目背景某简支梁桥,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桥梁全长为60米,桥面宽度为9米,行车道宽度为7米,两侧各设0.5米的人行道。
桥梁横截面设计为等截面矩形,截面尺寸为1.2米×0.25米。
梁高为0.8米,梁底至桥面净空为4.5米。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强度等级为HRB400。
现将桥梁分为10个节段进行预制。
二、题目要求1. 计算桥梁混凝土总用量。
2. 计算桥梁钢筋总用量。
三、解题过程1. 计算桥梁混凝土总用量(1)计算单个梁节段的混凝土用量梁节段混凝土体积 = 梁长× 梁宽×梁高= 60米× 1.2米× 0.8米= 57.6立方米(2)计算桥梁混凝土总用量桥梁混凝土总用量 = 单个梁节段混凝土用量× 节段数量= 57.6立方米× 10= 576立方米2. 计算桥梁钢筋总用量(1)计算单个梁节段钢筋用量钢筋用量 = 梁长× 梁宽× 梁高× 钢筋配筋率梁节段钢筋配筋率 = 钢筋总面积 / 梁节段混凝土体积钢筋总面积= 2 × 梁宽× 梁高× 钢筋直径× 钢筋间距钢筋直径取为16mm,钢筋间距取为100mm。
钢筋总面积= 2 × 1.2米× 0.8米× 16mm × 100mm= 38400平方毫米钢筋配筋率 = 38400平方毫米 / 57.6立方米× 1000= 6.67%梁节段钢筋用量 = 57.6立方米× 6.67%= 3.84立方米(2)计算桥梁钢筋总用量桥梁钢筋总用量 = 单个梁节段钢筋用量× 节段数量= 3.84立方米× 10= 38.4立方米四、答案1. 桥梁混凝土总用量为576立方米。
2. 桥梁钢筋总用量为38.4立方米。
五、注意事项1.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用量及钢筋用量可能会因施工工艺、现场条件等因素而有所调整。
土木工程施工典型例题

土方调配计算某建筑场地方格网的方格边长为20m ×20m ,泄水坡度%3.0==y x i i ,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和边坡的影响。
试按挖填平衡的原则计算挖、填土方量(保留两位小数)。
解答:(1)计算场地设计标高H 018.17279.4288.4148.4403.431=+++=∑H68.518)56.4220.4294.4379.4215.4470.43(222=+++++⨯=∑H56.345)40.4399.42(444=+⨯=∑H由书P8式(2.6)可得:)(18.436456.34568.51818.1724424210m NH H HH =⨯++=++=∑∑∑(2)根据泄水坡度计算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以场地中心点(几何中心o )为H 0,由书P9式(2.8)得各角点设计标高为: H 1=H 0-30×0.3%+20×0.3%=43.18-0.09+0.06=43.15(m ) H 2=H 1+20×0.3%=43.15+0.06=43.21(m ) H 3=H 2+20×0.3%=43.21+0.06=43.27(m ) H 4=H 3+20×0.3%=43.27+0.06=43.33(m ) H 5=H 0-30×0.3%=43.18-0.09=43.09(m ) H 6=H 5+20×0.3%=43.09+0.06=43.15(m )H 7=H 6+20×0.3%=43.15+0.06=43.21(m ) H 8=H 7+20×0.3%=43.21+0.06=43.27(m )H 9=H 0-30×0.3%-20×0.3%=43.18-0.09-0.06=43.03(m ) H 10=H 9+20×0.3%=43.03+0.06=43.09(m ) H 11=H 10+20×0.3%=43.09+0.06=43.15(m ) H 12=H 11+20×0.3%=43.15+0.06=43.21(m ) (3)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由P10式(2.9)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以“+”为填方,“-”为挖方): h 1=43.15-43.03=+0.12(m ) h 2=43.21-43.70=-0.49(m ) h 3=43.27-44.15=-0.88(m ) h 4=43.33-44.48=-1.15(m ) h 5=43.09-42.79=+0.30(m ) h 6=43.15-42.99=+0.16(m ) h 7=43.21-43.40=-0.19(m ) h 8=43.27-43.94=-0.67(m ) h 9=43.03-41.88=+1.15(m ) h 10=43.09-42.20=+0.89(m ) h 11=43.15-42.56=+0.59(m ) h 12=43.21-42.79=+0.42(m ) (4)确定“零线”,即挖、填的分界线由书P10式(2.10)确定零点的位置,将相邻边线上的零点相连,即为“零线”。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计算例题

• 1)计算场地设计标H0
Z1 9.45 10.71 8.65 9.52 38.33
2 Z2 2 9.7510.14 9.1110.27 8.80 9.86 8.91 9.14 151.96
4 Z4 4 9.43 9.68 9.16 9.41 150.72
Z 2 Z1 20 0.3% 9.44 0.06 9.50m
Z5 Z0 30 0.3% 10 0.2% 9.47 0.09 0.02 9.40m
Z6 Z5 20 0.3% 9.40 0.06 9.46m
Z9 Z0 30 0.3% 10 0.2% 9.47 0.09 0.02 9.36m
1、解:施工配合比:水泥:砂:石为: 1:x(1+Wx): y(1+Wy) =1:2.3(1+0.03):4.27(1+0.01)=1:2.37:4.31 用250升搅拌机,每拌一次混凝土材料的用量: 水泥:300×0.25=75kg 砂:75×2.37=177.8kg 石:75×4.31=323.3kg 水:75×0.6-75×2.3×0.03-75×4.27×0.01=36.6kg
• 4)由式确定零点的位置,将相邻边线上的零点相连, 即为“零线”,见图。如1-5线上:
0.01 x12 20 0.67m 0.01 0.29
即零点距角点1的距离为0.67m。
• 5)计算各方格土方工程量(以(+)为填方,(-)为挖方) • ①全填或全挖方格,由式(1-7);
V1( ) 2
202 (2 0.25 0.58 2 0.16 0.03) 0.03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方调配计算某建筑场地方格网的方格边长为20m ×20m ,泄水坡度%3.0==y x i i ,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和边坡的影响。
试按挖填平衡的原则计算挖、填土方量(保留两位小数)。
解答:(1)计算场地设计标高H 018.17279.4288.4148.4403.431=+++=∑H68.518)56.4220.4294.4379.4215.4470.43(222=+++++⨯=∑H56.345)40.4399.42(444=+⨯=∑H由书P8式(2.6)可得:)(18.436456.34568.51818.1724424210m NH H HH =⨯++=++=∑∑∑(2)根据泄水坡度计算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以场地中心点(几何中心o )为H 0,由书P9式(2.8)得各角点设计标高为: H 1=H 0-30×0.3%+20×0.3%=43.18-0.09+0.06=43.15(m ) H 2=H 1+20×0.3%=43.15+0.06=43.21(m ) H 3=H 2+20×0.3%=43.21+0.06=43.27(m ) H 4=H 3+20×0.3%=43.27+0.06=43.33(m )H 5=H 0-30×0.3%=43.18-0.09=43.09(m ) H 6=H 5+20×0.3%=43.09+0.06=43.15(m ) H 7=H 6+20×0.3%=43.15+0.06=43.21(m ) H 8=H 7+20×0.3%=43.21+0.06=43.27(m )H 9=H 0-30×0.3%-20×0.3%=43.18-0.09-0.06=43.03(m ) H 10=H 9+20×0.3%=43.03+0.06=43.09(m ) H 11=H 10+20×0.3%=43.09+0.06=43.15(m ) H 12=H 11+20×0.3%=43.15+0.06=43.21(m ) (3)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由P10式(2.9)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以“+”为填方,“-”为挖方): h 1=43.15-43.03=+0.12(m ) h 2=43.21-43.70=-0.49(m ) h 3=43.27-44.15=-0.88(m ) h 4=43.33-44.48=-1.15(m ) h 5=43.09-42.79=+0.30(m ) h 6=43.15-42.99=+0.16(m ) h 7=43.21-43.40=-0.19(m ) h 8=43.27-43.94=-0.67(m ) h 9=43.03-41.88=+1.15(m ) h 10=43.09-42.20=+0.89(m ) h 11=43.15-42.56=+0.59(m ) h 12=43.21-42.79=+0.42(m ) (4)确定“零线”,即挖、填的分界线由书P10式(2.10)确定零点的位置,将相邻边线上的零点相连,即为“零线”。
见图2。
1-2线上的零点:mx 93.32049.012.012.01=⨯+=,即零点距角点1的距离为3.93m 。
2-6线上的零点:mx 08.152049.016.049.02=⨯+=,即零点距角点2的距离为15.08m 。
6-7线上的零点:mx 14.92019.016.016.06=⨯+=,即零点距角点6的距离为9.14m 。
7-11线上的零点:mx 87.42059.019.019.07=⨯+=,即零点距角点7的距离为4.87m 。
8-12线上的零点:mx 29.122042.067.067.08=⨯+=,即零点距角点8的距离为12.29m 。
(5)计算各方格土方工程量(以(+)为填方,(-)为挖方) ① 全填或全挖方格由P10式(2.11)=+++=-)67.019.015.188.0(420231V 88+115+19+67=289(m 3) (-) =+++=-)89.015.116.030.0(420212V 30+16+115+89=250(m 3) (+)② 两挖、两填方格,书P11式(2.12)81.45)42.067.067.059.019.019.0(420222)(32=+++=--V (m 3) (-) 81.60)42.067.042.059.019.059.0(420222)(32=+++=+-V (m 3) (+)③ 三填一挖或三挖一填方格,书P11式(2.13)3332)(1178.19)1649)(4912(4932))16.049.0)(49.012.0(49.0(620m V =++⨯=++=--(-) 32)(1154.4478.19)49323024(3278.19)49.016.0230.012.02(620m V =+-++⨯=+-⨯++⨯=+-(+)3332)(1220.1)1649)(1916(1632))16.049.0)(19.016.0(16.0(620m V =++⨯=++=+- (+) 32)(1287.1392.1)16988838(322.1)16.049.0288.019.02(620m V =+-++⨯=+-⨯++⨯=--(-)3332)(2267.1)1619)(5919(1932))16.019.0)(59.019.0(19.0(620m V =++⨯=++=-- (-) 32)(2234.14867.1)191188932(3267.1)19.059.0289.016.02(620m V =+-++⨯=+-⨯++⨯=+-(+)将计算出的各方格土方工程量按挖、填分别相加,得场地土方工程量总计: 挖方:496.13 m 3填方:504.89 m 3挖方、填方基本平衡。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某工程地下室的平面尺寸为54 m ×18 m ,基础底面标高为-5.20 m ,天然地面标高为-0.30 m ,地面至-3.00 m 为杂填土,-0.30~-9.50 m 为粉砂层(渗透系数K=4 m/昼夜),-9.50 m 以下为粘土层(不透水),地下水离地面1.70 m,场地条件为北面、东面靠近道路,路边有下水道,西面有原有房屋,南面设有混凝土搅拌站。
地下室开挖施工方案为: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液压反铲挖土机挖土,自卸汽车运土。
坑底尺寸因支模需要,每边宜放出1.0 m,坑底边坡度由于采用轻型井点,可适当陡些,采用1:0.5,西边靠原有房屋较近,为了防止其下沉开裂,打设一排板桩。
图1 现场布置图工地现有井点设备:滤管直径∅50,长度1.20m ;井点管直径∅50,长度60m ;总管直径∅100,每段长度4.0m ,(0.8m 有一接口);5W 真空泵机组,每套配备二台3BA —9离心泵(水泵流量303m /h ).试求:(1)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
(2)轻型井点计算(涌水量、井点管数量与间距、水泵流量)。
解答:1)轻型井点系统布置根据本工程条件,轻型井点系统选用单层环形布置,如下图所示。
图2 轻型井点平面布置图图3 轻型井点高程布置图总管直径选用100mm,布置于天然地面上,基坑上口尺寸58.45×24.9m,井点管距离坑壁为1.0m,则总管长度为2×[(58.45+2×1.0)+(24.9+2×1.0)]=174.7(m)井点管长度选用6.0m,直径50mm,滤管长度1.2m,井点管露出地面0.2m,基坑中心要求的降水深度S为S=5.20-0.30-1.70+0.50=3.7(m)井点管所需的埋置深度H=5.20-0.30+0.50+26.9÷2×110=6.745﹥6-0.2=5.8(m)将总管埋于地面下1.0m处,即先挖1.0m深的沟槽,然后在槽底铺设总管,此时井点管所需长度为6.745-1.0+0.20=5.945(m)﹤6.0(m)满足要求抽水设备根据总管长度选用二套,其布置位置与总管的划分范围如图所示。
2)基坑涌水量计算按无压非完整井考虑,含水层有效厚度0H 按表2.6计算:5.0450.805.045 1.2=+∴0H =1.85×(5.045+1.2)=11.6﹥9.5-2.0=7.5取0H =7.5(m)抽水影响半径按公式(2.26)求出:R=1.95×3.739.52(m)环形井点的假想半径0X 按公式(2.27)求出:022.76X ==(m)基坑涌水量Q按公式(2.25)求出:Q=1.366×4×(27.5 3.7) 3.7953.5lg 39.52lg 22.76⨯-⨯=-(3m /d)3)井点管数量与间距计算单根井点管出水量q 按公式(2.31)求出:q=65×π×0.05×1.0(3m /d)n=953.51.16516.2⨯=(根)井点管间距D 按公式(2.32)计算:D=174.72.6965=(m)取D =2.0(m)n=174.7882=(根)4)抽水设备选用①选择真空泵。
根据每套机组所带的总管长度为174.7/2=87.35(m),选用5W 型干式真空泵。
真空泵所需的最低真空度按公式(2.33)求出:10(6.0 1.0)70()k h pa =⨯+=②选择水泵。
水泵所需的流量Q953.51.1524.432Q =⨯=(3m /d)=21.85(3m /h )水泵的吸水扬程S HS H ≥6.0+1.2=7.2(m)由于本工程出水高度低,只要吸水扬程满足要求,则不必考虑总扬程。
根据水泵所需的流量与扬程,选择3BA-9型离子泵即可满足要求。
模板设计计算某多层现浇板柱结构的柱网尺寸为5.4m ×5.4m ,每一楼层高度为3.0m ,柱子的截面尺寸为450mm ×450mm,楼板厚度为150mm 。
(1) 柱子厚度为20mm 的木模板,浇筑速度为2.5m 3/h 混凝土的温度为10℃,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实,混凝土的坍落度为80㎜,无外加剂。
试求混凝土侧压力与柱箍间距,并绘制侧压力分布与柱箍布置图。
(2) 楼板模板采用厚度为18㎜的木胶合板,支架为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排架;胶合板面板下小木楞的尺寸为50㎜×100㎜,间距为400㎜;小木楞下面大木楞由排架立杆上的可调托座支承,排架立杆的跨宽度1200㎜,间距为1500㎜。
试算小木楞的承载力及挠度是否满足要求(l /250),并求大木楞的截面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