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封神演义》《西游记》杨戬形象比较分析范文

有关《封神演义》《西游记》杨戬形象比较分析范文
有关《封神演义》《西游记》杨戬形象比较分析范文

有关《封神演义》《西游记》杨戬形象比较分析范文

明代著名的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都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而成的,两书在神话体系的传承、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具有一定联系,人们普遍以《封神演义》中的杨戬和《西游记》中的二郎神为同一人,这点已无较大争议,本文则统一称作杨戬。目前学界对两书创作时间的先后问题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笔者仅考虑到其故事分别发生于商周易代之际和唐朝贞观年间,因此在文中将《封神演义》置于《西游记》之前展开论述,从具体文本出发对二郎神杨戬的形象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其形象的历史问题则不作讨论。

《封神演义》中杨戬的出场相对平淡却贯穿了全书的大部分章节。第四十回,姜子牙受困于魔家四将而固守西岐将近一年,杨戬尊奉师命前来帐下听候调用。他自称“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姓杨名戬”、“姜丞相师侄”,是昆仑山玉虚宫阐教教主元始天尊门下第三代弟子。杨戬不在封神榜名单上,后来与李靖、哪吒、雷震子等人“俱是肉身成圣”,其封号为“清源妙道真君”。《西游记》中杨戬的出场则相对集中并被加以浓墨重彩进行渲染。第六回,观音菩萨向玉皇大帝推荐杨戬前去擒拿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称他“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见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孙悟空则点明杨戬“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的身世。杨戬在天兵、天将、孙悟空面前分别自称“二郎显圣真君”、“小圣”、“玉帝外甥,敕封昭惠灵显王二郎”,与下文赞诗“赤城昭惠英灵圣,显

化无边号二郎”相印证。两书在明确杨戬封号的同时,又分别交代了其姓名与师门、姓氏和身世,但《封神演义》通篇未提“二郎神”三字,《西游记》全文也无“杨戬”二字。值得一提的是,二郎神杨戬和另一神话故事“宝莲灯”的主人公沉香都有“劈山救母”事迹,而沉香所遇的艰难险阻正是其舅父杨戬,可见中国古代神话流传过程中的分歧。

《封神演义》第四十回,杨戬受师命前来效力时穿着朴素,“带扇云冠,穿水合服,腰束丝绦,脚登麻鞋”,在魔家四将的眼中则是“似道非道,似俗非俗,带扇云冠,道服丝绦”,姜子牙却见杨戬“超群出类”。敌方阵营中的闻太师见杨戬“相貌非俗”而“大惊”、“骇然”,慨叹杨戬“真乃道德之士”(第四十二回),十天君见杨戬“道气昂然”(第四十三回),苏侯见杨戬“气概轩昂”(第五十八回),均以他人印象衬托出杨戬的超凡风度。第五十五回,杨戬追赶妖精进入洞穴后发现“闪闪灼灼一口三尖两刃刀”和“一件淡黄袍”,赞曰:“淡鹅黄,铜钱厚,骨突云,霞光透,属戊己,按中央,黄邓邓,大花袍,浑身上下金光照。”黄袍“不长不短”,似为杨戬量身裁制,标志其在装扮上由人至神的过渡。杨戬在战场上时常“弹弓在手,发出金丸”(第八十一回)、“取弹弓在手,随手发出金丸”(第八十九回),说明三尖刀、弹弓、金丸是他的主要武器。《西游记》第六回,孙悟空眼中的杨戬相貌清奇、打扮秀气,“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外貌描写较《封神演义》更为具体详细。

在武器方面,杨戬“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举三尖两刃神锋”、“撇了神锋,卸下弹弓”、“取过弹弓拽满”(第六回)、“取金弓,安上银弹,扯满弓,往上就打”(第六十三回),其“三尖两刃枪”、“金弓”、“银弹”与《封神演义》的描述相近。此外,《封神演义》说杨戬“即运神光,定睛观看”(第九十二回),《西游记》说“急睁凤眼,仔细看之”(第六回),都未明确交代杨戬是否有第三只眼,这点与民间神话传说略有不同。

哮天犬是杨戬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经常能够在战斗中出其不意、克敌制胜。《封神演义》第四十七回,杨戬暗地里将“铜头铁颈难招架,遭遇凶锋骨亦消”的哮天犬放出,咬伤了毫无防备的赵公明而使其失利。此后的战斗中,哮天犬还咬伤过碧霄娘娘(第五十回)、辛环(第五十二回)、邓婵玉(第五十四回)、周信(第五十九回)、毕环(第六十回)、余元(第七十五回)、吕岳(第八十回)、余化龙(第八十一回)、戴礼(第九十二回)、九头雉鸡精(第九十六回)。此外还有土行孙(第五十四回)、张奎(第八十七回)、常昊(第九十回)、袁洪(第九十一回)因畏惧哮天犬的锋芒而提前施法躲避。《西游记》第六回,孙悟空“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之后被擒获;第六十三回,九头虫“被那头细犬,撺上去,汪的一口,把头血淋淋的咬将下来”之后负痛逃跑。《封神演义》明确了杨戬的“仙犬”以“哮天”为名、以“细腰”为号、以“白象”为形,《西游记》则仅称其为“细犬”,二者都对哮天犬出奇制胜的关键作用予以肯定。

《封神演义》中多次提到杨戬七十二变的本领,说其玄功变化“或山或水”、“或金或宝”、“或鸾或凤”、“或龙或虎”(第四十回)、“正是先天秘术,道妙无穷”(第四十八回)、“有无限腾挪变化”(第五十四回)、“八九玄功自异常”(第五十五回)、“八九玄功,变化腾挪之妙”(第六十回)、“八九玄功,迎风变化”(第六十五回)、“有八九玄功,善能变化”(第七十回)、“有七十二变,随化一道金光”(第九十二回),还以诗句“修成八九玄中妙,任你纵横在世间”(第六十七回)、“悟到功成道始精,玄中玄妙有无生”(第七十五回)来称赞杨戬的玄功变化之妙。《西游记》第六回,杨戬挑战孙悟空之前就放言“必须与他斗个变化”,二人“斗经三百余合,不知胜负”,杨戬“抖擞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之后孙悟空变麻雀、鹚老、鱼儿、水蛇,杨戬就变饿鹰、海鹤、鱼鹰、灰鹤,可见其本领不在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之下,甚至一直占据上风。

《封神演义》对杨戬的才能和功绩评价颇高。杨戬变闻太师夺回箭书,姜子牙奖谕他“智勇双全,奇功万古”(第四十八回);姜子牙决战闻太师,“杨戬似万仞山前争食虎”(第五十一回);杨戬“催粮”、“运粮”、“督粮”能够“不误限期”,姜子牙称赞他“督粮有功,乃是为国”(第七十回);机智巧妙应答吕岳,“众门人齐赞杨戬利齿伶牙”(第八十回);万仙阵大战时,“杨戬刀犹如闪电”(第八十四回)。《西游记》说杨戬曾经“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孙悟空亦知其“斧劈桃山曾救母”的英勇事迹;观音在

玉帝面前赞扬他“神通广大”,在太上老君面前夸奖他“果有神通”。《西游记》中杨戬出场次数较少,其形象感染力却丝毫不减于《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中的杨戬谦虚内敛、法度严谨。相比较于黄天化的“上殿下拜”(第四十回)和雷震子的“进府下拜”(第四十三回),杨戬初见姜子牙时“至帘前下拜”(第四十回)则更显得谦逊有礼。他曾寻访拜见龙吉公主、惧留孙(第五十五回)、赤精子(第六十回)、广成子、云中子、燃灯道人(第六十三回)、玉鼎真人(第七十五回)、女娲娘娘(第九十二回),对各位尊长的座下童子皆是恭敬有加。在《西游记》中,杨戬“听调不听宣”,见其心高气傲;称玉帝旨意为“拔刀相助”,见其豪气干云;与孙悟空争斗而“笑”三次,见其爽朗大度;无论输赢如何,“不必列公相助”、“不必列公绑缚”,见其骄傲自信;将胜利功劳归于“天尊洪福,众神权威”,见其谦虚礼让;再次相遇时祝贺孙悟空“去脱大难”、“高登莲座”,见其不念旧恶;与孙悟空“挟力降妖,敢不如命”,见其义气深重;叮嘱前去降妖的八戒“元帅仔细”,见其细心谨慎;认为留九头虫遗种在世“必为后人之害”,见其深谋远虑。孙悟空曾经称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为“老官儿”,笑如来佛祖是“妖精的外甥”,咒观音菩萨“一世无夫”,却因钦佩杨戬的战斗实力和人格魅力而对他尊敬有加,声称“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待他安下,我却好见”,并和杨戬兄弟众人“幕天席地,举杯叙旧”。

综上所述,《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都在整合加工民间神话传说的基础上成功塑造了二郎神杨戬的形象,极大提升了其在读者心目中的知名度。两书中的杨戬形象同中存异、互相关联、互有渗透,为我们研究中国古典神魔小说的文化源流、创作背景、内容主旨、文学影响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线索和借鉴意义。

[有关《封神演义》《西游记》杨戬形象比较分析范文]相关文章:

《西游记》人物赏析

唐僧:一个有意漫画化的圣僧形象,最诱人的对象,总是担惊受怕。一个进行一次危险的旅行,哪怕是一点点不便也容易使他不安的普通的凡人。他易怒而乏味,看不到自己是个坏的领导人,偏袒手下最懒惰的人。而且,作为一个虚守宗教形式、自认圣洁的僧人,虽装模作样地坚持吃素,避免女性,但实际上并无真正诚意。他无疑不会使人联想起历史上玄奘那样的勇气,或者基督徒为求彻悟而甘愿经受考验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当妖魔鬼怪要吃他肉、对他进行性挑逗时,他既不反抗也不屈服,只是无可奈何。在像《埃夫里曼》和《天路历程》这样的西方寓言作品中,主人公经过的是一条经过精心计划,使他最终能够接受死亡或进入天国的历程,而唐僧在他经受苦难的旅途中却没有表现出精神升华的任何迹象。如果说有任何表现的话,只是随着旅程的进展,他变得更加乖戾、脾气更坏。(夏志清) 如果说唐僧在取经途中没有表现出精神觉悟迹象的话,这是因为按照这种哲学,他体现了一种可怕的自我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就会永远受环境左右,因而永远达不到那种可以排除恐惧感的平静心态。 孙悟空——精神超脱天性顽皮精力旺盛对师父忠心耿耿 胡适提出《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努曼是最可能的原型。 足智多谋、精湛武艺以及其他超自然的力量 印度、波斯和阿拉伯文学的影响 悟空——蔑视权威、追求知识和力量 普罗米修斯浮士德 张天翼:孙悟空后来的生涯就只能表明他是一位变节者,因为他有计划、有步骤地诛伐、镇压以往的同伴,为天庭统治者的利益服务。 批评家:妖魔——人民的敌人;猴子——人民的朋友和救星 悟空——执着于追求顽皮活泼 能够幽默地看待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能表现出真正的超脱。从来没有太严肃过。 如果没有这种幽默感,孙悟空就可能成为一位悲剧角色。 取经者中唯一认真的人,永远遭受着怀疑、同行者的懒惰以及上天诸神的冷淡和恶意的折磨。唐僧听信八戒谗言,经常不信任他。 传统的评论家因为更习惯偏重于小说中的神秘教义,从而一致强调它的寓言特征。从胡适开始,现代评论家否定小说的寓言意义,强调其深厚的喜剧性和讽刺性。在为韦利的英译本所作的序言中,胡适称:“《猴子》不过是一部具有高级的诙谐、深刻的调侃、善意的讽刺的用来消遣的书,并没有和尚、道士、儒生们所理解的寓言意义。”有的评论家进一步就其喜剧的政治方面大加发挥,特别注意到它的讽刺传统官僚的革命含意。与西方和印度文学中的相似。 乌鸡国哈姆雷特 车迟国信佛的居民们遭受和以色列人被埃及征服时一样的命运,悟空与八戒用法力杀败了国王的三个道士国师,一如摩西和亚伦用魔术战胜了法老的牧师。 通天河上作怪,每年用童男童女祭奠的水魔,与西方人身牛头怪及中国神话中诸如河伯一类。 两种妖怪 伪装成人,利用邪恶的狡诈手段来颠覆一个国家。这些妖怪有的穷凶极恶地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唐僧:有着最慈悲的胸怀和最深厚的佛家知识,仁厚善良博爱,但能力有限 孙悟空:嫉恶如仇、神通广大,机智勇敢、广结朋友、急躁但有正义感、重感情、讲义气 猪八戒:好吃懒做、憨厚可爱、迷恋钱色、但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爱护师傅、本领高强、爱贪小便宜,善用挑拨离间 沙悟净:忠厚老实、与世无争、目的单纯——一心只想保护师傅求取真经、缺乏变通、没有前两位师兄那么好的本领、善良踏实 《西游记》中的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都有着典型的人物性格,比如憨厚的二师兄八戒,老实巴交的三师弟悟净等等,下面就由出国留学网范文频道小编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西游记中四个主角的性格特点。更多四大名著的详细资料敬请关注出国留学网。西游记人物性格分析 1、孙悟空——力量型代表具有力量型性格的人在工作生活上他们总是显得很有活力,富于冒险精神,充满信心,他们意志坚决、果断,一旦认准了目标就绝不会轻易放弃之,他们总是天生的工作狂,设定目标后,就行动迅速得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同时力量型性格的人善于管理,能纵观全局,知人善任,能合理地委派工作,寻求最实际、最适合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他们有很强的控制欲,固执地认为自己总是对的,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不会主动道歉,霸道,控制欲强,骄傲而自负,自以为是,人际关系处理不佳,易发火。 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孙悟空是力量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在团队中执行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能够推进团队的建设和发展。2、猪八戒——活泼型代表活泼型性格的人热情、奔放、豪迈、幽默、健谈、能言善辩,他们富于浪漫主义情怀,善于与人交际,惹人喜爱的个性使大家自然而然愿意跟随他们。但是他们通常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化,总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记忆力不好,经常丢三落四,变化无常,很难真正成功。 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猪八戒是活泼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团队中的开心果,让团队有活力,给大家带来快乐,起着一种催化剂、调节者的作用。在团队中,活泼型性格的人可以在看似枯燥的工作中寻觅到自己的快乐,给团队带来活跃的氛围。 3、唐三藏——完美型代表完美型性格的人与活泼型性格的人形成两个极端,他们不会像活泼型的人一样情感外露,相反,他们深思熟虑,善于分析,对自己和别人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注重生活细节,追求完美,坚持不懈。但是他们通常让人觉得阴沉,没有活力,消极,很容易受到伤害,没有安全感也缺乏幽默感,总是给身边的人造成很大的压力,敏感并且多疑。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唐三藏是完美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团队中的领导者,是团队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核心,也是团队目标的始终贯彻者。在职场中,这一性格的人执着于自己选择的事业,能够切实地做好规划,有目标有方向,是一个团队的领头人物。 4、沙僧——和平型代表 和平型性格的人善良、忠厚、随和、镇静,善于分析,富有韧性,坦然自若,对任何事情都有耐心,他们很细心,做任何事情都面面俱到,不会让别人感到被冷落,他们不喜欢张扬,不爱唠叨,其他性格的人都愿意找和平型性的人作朋友。 但是他们容易墨守成规,不喜欢改变,没有主见,多愁善感,优柔寡断,懒惰,不会

《西游记》中的伏笔

西游记中的伏笔 看《西游记》第五十七回,说是“六耳猕猴”化作孙悟空的摸样,伤了唐僧,后又和孙悟空大打出手。。。这位假孙悟空,实力不用多说了吧,和真孙悟空一般无二,大战孙悟空,闹到上天入地下海。在唐僧那:念紧箍咒,两个都喊疼,自然看不出哪个真假;到天宫:拖塔天王拿照妖镜照,也看不出;又到观音那:观音也看不出。最后到幽冥处阎罗那,经“谛听”听过之后,“谛听”却说:“我看出来了,却不敢说”。。。最后还是如来老佛爷道出六耳真身并用金 钵盂罩住,才被孙悟空一棍子打死。 这是整个故事,看似很简单,很完整,不过,却有伏笔。 咱现在先假设一下,被打死的那个是悟空,活的那个是六耳猕猴。我这不是胡说的,是有道 理的,一下是我的一些理论: 一、六耳猕猴和孙悟空一模一样,谁也看不出来,就算如来骗大家说六耳猕猴就是真的悟空,

而这个谎言,也只有如来知道真相,真正的孙悟空,他只是个哑巴吃黄连。 二、六耳猕猴很有可能是如来安排的一个托儿,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是个叛逆者,而如来是西天的最高统治者,哪个统治者会允许一个叛逆者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再加上,大家都知道的,孙悟空一向不敬重如来。所以如来会想方设法消灭孙悟空。当然不能明白着把孙悟空直接杀了,所以才出现一个一模一样的悟空,杀孙悟空于无形。而这个也是有证据的。 李靖的照妖镜分不出真假

谛听已经知道但却没说

“佛海无边”四个字很有含义 1.比如在地府里面,经“谛听”听过之后,“谛听”明知道真假,却不敢说,其想法肯定不是怕两个悟空大闹地府,而是这个六耳猕猴有很强大的后台,那就是如来。所以,“谛听”自然 不敢说出真相。 2.其次,可以证明“谛听”不是真正的怕二猴大闹地府的原因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当时在场的还有一个法力很强的人,当然,不是阎罗,阎罗和这人比,是天壤之别,这人就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何许人啊,是佛教四大菩萨之首,与观音、文殊、普贤齐名,可见此人厉害。既然有这么厉害的佛门中人在此,难道“谛听”还担心这两泼猴会闹了地府不 成? 三、大家都知道,孙悟空的师傅是“菩提祖师”,“菩提祖师”何许人?《封神榜》上有个线索,就是“混鲲祖师”的徒弟,而恰巧,“混鲲祖师”弟子无数,而让他最得意的两大弟子,便是如来(又名“接引道人“)和菩提祖师(又名“准提道人“)。。。 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两位圣人是同门师兄,且《封神榜》中曾经略提到过,说二弟子准提道人(也就是说菩提祖师),其间不知与接引道人(如来)间发生了什么变故,却神秘消失,从此再不闻踪迹。这是一个很有力度的线索,证明二人之间有矛盾。

西游记沙僧人物性格分析

读西游记浅议沙僧 ----沙僧存在的意义 看过不同版本《西游记》的人,大都对剧中性格鲜明、活灵活现的神仙或妖魔鬼怪印象深刻。却唯独对沙僧这位也应该有较重分量的角色印象有些淡漠,再怎么说沙僧也是二号主角啊,难道沙僧行事就低调到无从记起吗?沙僧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他真的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吗?现在就来分析一下沙僧的意义 首先,我们看到沙僧的主要工作是用来挑行李,当孙悟空与猪八戒不在时看行李和师傅。但其实我们注意到在唐僧收沙僧为弟子之前,就算只有孙、猪二人,这些事也都可以完成,猪八戒挑担,孙悟空化斋时猪八戒守护师傅,只不过沙僧的出现减轻了猪八戒的负担。但是我们不要忘了猪八戒好吃懒做的习性,取经之路漫长而又艰辛,如若一直让猪八戒挑行李,那他一定会反抗,很可能会导致最后不能到西天取到真经。 而且,沙僧并非我们认为的那样毫无思想可言。自从取经开始,他只出勤不出力,很少发表意见,只是听师父和师兄的,所以就没什么功果,最后封他做了金身罗汉,是三个徒弟中级别最低的,但是,他也是得了正果,而且投入最少,却获得了一样的回报,只不过级别稍低而已。从投入与回报的比例看,投入的很少,回报率却很高。他是跟着取经团队受益的,这就是团队精神。从外部环境看,取经团队允许有人混日子。这就是沙僧成功的秘诀。 再次,当唐僧师徒三人之间发生矛盾时沙僧总是很理智的在旁边劝解的那一个,如果没有沙僧,孙悟空、猪八戒、唐僧三人间的矛盾会激化,一个没有团结的团队是无法取得胜利的。而沙僧存在的意义就是维系团队之间的和睦,他就是一个螺丝,将不同的零件栓在一起。所以沙僧并非是为了搬运行李而存在的可有可无的角色,相反,他是一个关键的人物,没有他,是不可取到真经的。 另外,在网上还流行着另一种说法:沙僧是安插在唐三藏身边的佛祖卧底:主要任务是暗中观察唐三藏对于西行的坚定性和抵挡诱惑、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么一来,沙僧的低调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其卧底身份的掩盖。关于他很少的描写中一些细节也变得有所嚼劲:疑点 1 :途径女儿国,沙僧没有和唐三藏与猪八戒一同喝子母河的水,难道他就不渴吗?难道他能和孙悟空一样翻个跟头就能到九霄云外去喝琼浆玉液吗?!肯定不是,显然他知道了喝子母河水也是九九八十一难的一项内容,自己没有必要掺合其中。 疑点 2 :每次被妖怪抓住,即将面对上蒸笼、下油锅的命运时,不说猪八戒,就连一向以镇定自若自居的唐三藏都大惊失色狂喊“悟空救命”,可是沙僧却不慌不忙地安慰他们说“师兄会有办法的”,显然他知道结果,并确定这只是一项考验内容而已。 疑点 3 :曾经有几回,遇到挫折时猪八戒都曾提议散伙回家抱老婆,就连最忠实的孙悟空也曾被唐三藏逼迫到要散伙回家,但是沙僧却一直做“好好先生”,装出任劳任怨的样子,一边安抚两位师兄,一边给唐三藏做工作,显然沙僧不想西行之路半途而废,不愿意自己高升的机会白白溜走。 疑点 4 :孙悟空是大闹天宫,被贬成为唐三藏的保镖;猪八戒是调戏嫦娥才被贬(有王母娘娘在,玉皇大帝就算有那个贼心,也没那个贼胆);沙僧原是天宫的卷帘大将,由于

论 文 题 目:《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学生姓名刘凤兰 学号 11117403553003 类型网络教育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 层次本科 指导教师骆晓倩 日期 2013年3月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极负盛名。不说作品的整体价值,单就其成功塑造的众多的人物形象,已经具备了深刻的借鉴和思考价值。其中,而唐僧则是兼圣僧和凡人形象为一体。一方面表现出意志坚定、仁爱、谦怀;另一方面却呈现骄矜、迂腐、以及是非不明的反面形象。孙悟空机灵敏捷、足智多谋、神通广大、勇于斗争、为民除害、率性而为,桀骜不驯;又是一个蔑视皇权和追求高官的矛盾体;且最让人回味的是其充满矛盾的人格特征:怯懦与勇敢、迂腐与变通、出世与入世、盲目相信与不信任。猪八戒是猪、人、神的统一,他有猪的外形,猪的习性,身上的毛病多,恨不能浑身净优点。因而有了猪八戒的妙趣横生,也少不了呆子气。沙和尚身上有着传统美德,勤劳稳重,任劳任怨,却也存在着人性的特点,精明世故,逆来顺受,他的存在调和了集团内部矛盾,保证了取经的顺利进行。 关键字:唐僧,孙悟空,猪八,沙僧,形象

目录 摘要………………………………………………………………………I 一、绪论 (4)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5) 三、唐僧形象分析 (6) (一)意志坚定、仁爱谦怀的圣僧形象… (二)骄矜、迂腐和是非不明的凡人形象 (三)充满矛盾的人格特征 四、孙悟空形象分析 (9) (一)足智多谋、神通广大、勇于斗争和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 (二)率性而为、桀骜不驯的自由个性形象 (三)蔑视皇权和追求高官的矛盾体 五、猪八戒形象分析 (13) (一)、猪八戒是个贪婪的人 (二)、猪八戒是个既懒又勤的人 (三)、猪八戒是个愚笨又聪明的人 六、沙僧形象分析 (18) (一)稳重踏实, 细心周全 (二)精明世故, 逆来顺受 (三)、奴性人格 七、结论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致谢 (26)

西游记人物分析剖析

西游记 之 人物分析

为何取西经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老师,86年央视版电视剧西游记。给我们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称经典但是在拜读过这个原著之后,才发现说的电视剧仅仅只是小说经彩度的十分之一,由于小说借神话讽刺当时的社会黑暗,许多人传言说这个《西游记》在明代是一本禁书,因为并没有确切的历史根据,西游记只要讲了个什么故事?简单的说就是四个字:西天取经。不知道为什么要取经?为了宏扬佛法!唐僧是为了学更高深的佛法!才去西天取经的........。原著说:西游记有两个版本,原著,第十二回,清本当中是第十三回,(唐太宗)问:“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唐僧)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字面上的意识看了,并不是唐僧主动要求取经的,而是帮唐太宗去这个经。相当于现在的顺丰快递的快递员,那为什么唐僧会主动要求替唐太宗取经呢?也是有原因的!回顾下:唐太宗怎么上帝位?逼父、杀兄、害弟、荡平天下六十四处烟尘,剿灭七十二处草寇,南征北战,杀人无数。。历代君王大多如此,那么以致于这个无数的枉死冤魂叫冤报冤。他在游完这个地府之后呢?决定要办水陆法会。原著第十一回说道:唐太宗非常赏识这个玄奘法师,封他为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纲都僧纲之职、天下大纲。什么职位?那是可以统领全国僧尼,那就是和尚的王。在加上菩萨送来的两件宝物,锦蝉袈裟、九环锡仗。袈裟卖5000千两、锡仗卖2000千两。合着人民币70多万元。唐太宗问道:“有什么好处、就值许多?”可见挺贵,一件衣服、一个拐杖!尽管贵,唐太宗眼睛也不眨一下,说:“买你这两件宝物,赐他受用。”这个他会是谁呢?所说的他当然是唐僧,还让唐僧现场穿上。赐他两队仪仗,叫他上大街去威风一把就如同状元,感动的唐僧在拜谢皇恩,在那大街上,烈烈轰轰、瑶瑶摆摆。长安城,大男小女,无不争看夸奖风光!这些都是电视剧里没有的情景,然后观音菩萨说了:“西方有大乘佛法!!”唐太宗一听,马上直捣正题,借马下坡:“谁肯领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这个时候唐僧恍然大悟,无缘无故贿赂我几十万,中国有句古话:拿人手软,吃人嘴软。这回不去也不行。唐僧,回到寺里,原文当中是这样说的:“我已发了宏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已报国耳,我此前真是渺渺茫茫,凶吉难定。”大抵是受王恩宠,所有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不得不。说明唐僧已经没有选择了,我70万都收了人家的了。如果我不去,人家还不把我枪毙掉小命就不保。所有才踏上了西天取经的道路,看得出唐僧实际上是一个悲情人物。 孙悟空的前世今生 首先我们来说说孙悟空这个名字来历。孙悟空原本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无名无姓,无父无母。为求长生不老,拜了菩萨老祖为师。菩提老祖为他取名-孙悟空。这个猢狲猢狲,猢在前狲后,为什么不姓猢呢?叫胡悟空,是吧!还能和领导人攀上点亲戚啥的。是不是。为什么要姓孙呢?查了原著里,菩提老祖,就为我们解释了:“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叫你姓猢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叫你姓孙罢。”那么这个吴承恩为什么要设定这样的名字呢?首先,我们通过这个名字,我们可以来看历史。查看一本名《宋高僧传》的一本书单中,曾经记载过,在唐朝呢!有位高僧法号释悟空,俗名东奉朝。京兆云阳人,也就是现在陕西一带。曾经出使这个西域,结果落下重病,为求治病出家为僧。此后呢,学习佛法,游遍天竺。很多人就联想到了释悟空。是不是这个玄藏法师的徒弟?那么这个释悟空取经,较这个玄藏法师是晚了40多年。可是呢!两人的出发地点都是长安。那么这个释悟空呢?最后是圆寂于这个长安的护法寺。所认为的这个孙悟空的原型!那么在中国其实有两位文学

有关《封神演义》《西游记》杨戬形象比较分析范文

有关《封神演义》《西游记》杨戬形象比较分析范文 明代著名的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都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而成的,两书在神话体系的传承、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具有一定联系,人们普遍以《封神演义》中的杨戬和《西游记》中的二郎神为同一人,这点已无较大争议,本文则统一称作杨戬。目前学界对两书创作时间的先后问题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笔者仅考虑到其故事分别发生于商周易代之际和唐朝贞观年间,因此在文中将《封神演义》置于《西游记》之前展开论述,从具体文本出发对二郎神杨戬的形象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其形象的历史问题则不作讨论。 《封神演义》中杨戬的出场相对平淡却贯穿了全书的大部分章节。第四十回,姜子牙受困于魔家四将而固守西岐将近一年,杨戬尊奉师命前来帐下听候调用。他自称“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姓杨名戬”、“姜丞相师侄”,是昆仑山玉虚宫阐教教主元始天尊门下第三代弟子。杨戬不在封神榜名单上,后来与李靖、哪吒、雷震子等人“俱是肉身成圣”,其封号为“清源妙道真君”。《西游记》中杨戬的出场则相对集中并被加以浓墨重彩进行渲染。第六回,观音菩萨向玉皇大帝推荐杨戬前去擒拿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称他“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见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孙悟空则点明杨戬“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的身世。杨戬在天兵、天将、孙悟空面前分别自称“二郎显圣真君”、“小圣”、“玉帝外甥,敕封昭惠灵显王二郎”,与下文赞诗“赤城昭惠英灵圣,显

化无边号二郎”相印证。两书在明确杨戬封号的同时,又分别交代了其姓名与师门、姓氏和身世,但《封神演义》通篇未提“二郎神”三字,《西游记》全文也无“杨戬”二字。值得一提的是,二郎神杨戬和另一神话故事“宝莲灯”的主人公沉香都有“劈山救母”事迹,而沉香所遇的艰难险阻正是其舅父杨戬,可见中国古代神话流传过程中的分歧。 《封神演义》第四十回,杨戬受师命前来效力时穿着朴素,“带扇云冠,穿水合服,腰束丝绦,脚登麻鞋”,在魔家四将的眼中则是“似道非道,似俗非俗,带扇云冠,道服丝绦”,姜子牙却见杨戬“超群出类”。敌方阵营中的闻太师见杨戬“相貌非俗”而“大惊”、“骇然”,慨叹杨戬“真乃道德之士”(第四十二回),十天君见杨戬“道气昂然”(第四十三回),苏侯见杨戬“气概轩昂”(第五十八回),均以他人印象衬托出杨戬的超凡风度。第五十五回,杨戬追赶妖精进入洞穴后发现“闪闪灼灼一口三尖两刃刀”和“一件淡黄袍”,赞曰:“淡鹅黄,铜钱厚,骨突云,霞光透,属戊己,按中央,黄邓邓,大花袍,浑身上下金光照。”黄袍“不长不短”,似为杨戬量身裁制,标志其在装扮上由人至神的过渡。杨戬在战场上时常“弹弓在手,发出金丸”(第八十一回)、“取弹弓在手,随手发出金丸”(第八十九回),说明三尖刀、弹弓、金丸是他的主要武器。《西游记》第六回,孙悟空眼中的杨戬相貌清奇、打扮秀气,“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外貌描写较《封神演义》更为具体详细。

《西游记》中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页眉内容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唐僧:有着最慈悲的胸怀和最深厚的佛家知识,仁厚善良博爱,但能力有限 孙悟空:嫉恶如仇、神通广大,机智勇敢、广结朋友、急躁但有正义感、重感情、讲义气 猪八戒:好吃懒做、憨厚可爱、迷恋钱色、但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爱护师傅、本领高强、爱贪小便宜,善用挑拨离间 沙悟净:忠厚老实、与世无争、目的单纯——一心只想保护师傅求取真经、缺乏变通、没有前两位师兄那么好的本领、善良踏实 《西游记》中的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都有着典型的人物性格,比如憨厚的二师兄八戒,老实巴交的三师弟悟净等等,下面就由出国留学网范文频道小编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西游记中四个主角的性格特点。更多四大名著的详细资料敬请关注出国留学网。西游记人物性格分析1、孙悟空——力量型代表具有力量型性格的人在工作生活上他们总是显得很有活力,富于冒险精神,充满信心,他们意志坚决、果断,一旦认准了目标就绝不会轻易放弃之,他们总是天生的工作狂,设定目标后,就行动迅速得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同时力量型性格的人善于管理,能纵观全局,知人善任,能合理地委派工作,寻求最实际、最适合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他们有很强的控制欲,固执地认为自己总是对的,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不会主动道歉,霸道,控制欲强,骄傲而自负,自以为是,人际关系处理不佳,易发火。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孙悟空是力量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在团队中执行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能够推进团队的建设和发展。2、猪八戒——活泼型代表活泼型性格的人热情、奔放、豪迈、幽默、健谈、能言善辩,他们富于浪漫主义情怀,善于与人交际,惹人喜爱的个性使大家自然而然愿意跟随他们。但是他们通常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化,总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记忆力不好,经常丢三落四,变化无常,很难真正成功。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猪八戒是活泼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团队中的开心果,让团队有活力,给大家带来快乐,起着一种催化剂、调节者的作用。在团队中,活泼型性格的人可以在看似枯燥的工作中寻觅到自己的快乐,给团队带来活跃的氛围。3、唐三藏——完美型代表完美型性格的人与活泼型性格的人形成两个极端,他们不会像活泼型的人一样情感外露,相反,他们深思熟虑,善于分析,对自己和别人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注重生活细节,追求完美,坚持不懈。但是他们通常让人觉得阴沉,没有活力,消极,很容易受到伤害,没有安全感也缺乏幽默感,总是给身边的人造成很大的压力,敏感并且多疑。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唐三藏是完美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团队中的领导者,是团队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核心,也是团队目标的始终贯彻者。在职场中,这一性格的人执着于自己选择的事业,能够切实地做好规划,有目标有方向,是一个团队的领头人物。4、沙僧——和平型代表和平型性格的人善良、忠厚、随和、镇静,善于分析,富有韧性,坦然自若,对任何事情都有耐心,他们很细心,做任何事情都面面俱到,不会让别人感到被冷落,他们不喜欢张扬,不爱唠叨,其他性格的人都愿意找和平型性的人作朋友。但是他们容易墨守成规,不喜欢改变,没有主见,多愁善感,优柔寡断,懒惰,不会对身边的人说“不”,他们不喜欢行动,不善于争取机会,自信心缺乏,创造力不强。在西游记人物性格中,沙僧是和平型性格的典型,他是团队中最忠诚的一个,能够协调团队中的冲突,维护团队的和睦与团结。延伸阅读:从西游记人物性格延伸分析企业员工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生命之源,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最终都要归结到每个员工身上,信念一致是团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每个员工只有定位正确、形象鲜明,才会有号召力、感染力和生命力。塑造角色的性格化,你的角色越鲜明、越典型,越能给周围的人带来深刻的印象。只有具备了深刻的自我认知后,明确自己的优劣势,才能在团队中找准自己所处的位置,明晰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才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团队,进而给团队带来效益。 页脚内容1

《西游记》之人物形象分析(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西游记》之人物形象分析(人教版高二 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西游记》之人物形象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 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课前学习: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三、教学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好,上课前,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小声哼唱,同学 们喜欢这首歌,同时也会喜欢《西游记》吧?在四大古典名 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代替不了阅读名著。同学们前段时间已对这部著作进

行了阅读,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 去感悟,去欣赏。 (二)人物形象分析 试问:在唐僧师徒四人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1、唐僧 ①三藏答曰:“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 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 法轮回转。” ②三藏勒马道:“悟空,切莫伤人,只吓退他便罢。” ③纷纷落泪,魂飞魄散,坐不稳雕鞍,翻跟斗跌下白马。 ④三藏道:“你这猴头,当时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 乱道!这女菩萨有此善心,将这饭要斋我等,你怎么说他是 个妖精?” 心地善良,信仰坚定,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是非不分,盲目慈悲,固执迂腐,懦弱无能。 精神境界崇高,实干能力不足。 2、孙悟空 ①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②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③“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儿掯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学号 111 类型网络教育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 层次本科 指导教师骆晓倩 日期 2013年3月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极负盛名。不说作品的整体价值,单就其成功塑造的众多的人物形象,已经具备了深刻的借鉴和思考价值。其中,而唐僧则是兼圣僧和凡人形象为一体。一方面表现出意志坚定、仁爱、谦怀;另一方面却呈现骄矜、迂腐、以及是非不明的反面形象。孙悟空机灵敏捷、足智多谋、神通广大、勇于斗争、为民除害、率性而为,桀骜不驯;又是一个蔑视皇权和追求高官的矛盾体;且最让人回味的是其充满矛盾的人格特征:怯懦与勇敢、迂腐与变通、出世与入世、盲目相信与不信任。猪八戒是猪、人、神的统一,他有猪的外形,猪的习性,身上的毛病多,恨不能浑身净优点。因而有了猪八戒的妙趣横生,也少不了呆子气。沙和尚身上有着传统美德,勤劳稳重,任劳任怨,却也存在着人性的特点,精明世故,逆来顺受,他的存在调和了集团内部矛盾,保证了取经的顺利进行。 关键字:唐僧,孙悟空,猪八,沙僧,形象 目录 摘要………………………………………………………………………I 一、绪论 (4)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5) 三、唐僧形象分析 (6)

(一)意志坚定、仁爱谦怀的圣僧形象… (二)骄矜、迂腐和是非不明的凡人形象 (三)充满矛盾的人格特征 四、孙悟空形象分析 (9) (一)足智多谋、神通广大、勇于斗争和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 (二)率性而为、桀骜不驯的自由个性形象 (三)蔑视皇权和追求高官的矛盾体 五、猪八戒形象分析 (13) (一)、猪八戒是个贪婪的人 (二)、猪八戒是个既懒又勤的人 (三)、猪八戒是个愚笨又聪明的人 六、沙僧形象分析 (18) (一)稳重踏实, 细心周全 (二)精明世故, 逆来顺受 (三)、奴性人格 七、结论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致谢 (26) 一、绪论 在《西游记》中唐僧是西天取经的领导者,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佛教传说中,唐僧是一个完美的圣人。但是,吴承恩没有把他写成一个圣僧,而是一个有许多缺点的平常人。书中唐僧最大的弱点是胆小怕事,懦弱无能。取经路上一遇险山恶水,他就面容失色,惊恐万分;遇到妖魔鬼怪,更是跪倒在地,连声叫大王饶命。碰到任何困难他都一筹莫展。连猪八戒也说,师父老大不济事。唐僧的第二个弱点是不明事理,爱听馋言,黑白不分。他经常人妖颠倒,相信妖怪的骗术;又偏听猪八戒搬弄是非,错怪孙悟空;处理事端时他又往往不通情理,多次遭遇妖怪的紧要关头,他都妨碍孙悟空除妖,结果害了自己。尽管唐僧有种种缺点,有时甚至令读者讨厌,但是他具有取经的坚定信念,甘冒万死,决不退却。富贵荣华和美色诱惑都没有作用,甚至当悟空离开了他,妖怪又在面前的情况下,仍然毫不动摇,在取经集体中发挥了中坚作用。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耀眼的一个形象,而唐僧却实在算不上出彩。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推敲,就会发现,无论是孙悟空,还是唐僧,他们的形象都是十分丰富饱满的。孙悟空虽不凡,却也不乏缺点,唐僧则优缺点刻画得并不明显,但人格的复杂性并不逊色于前者。二者从内容和主线上构成了全书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 孙悟空自称美猴王、齐天大圣,是《西游记》小说塑造最成功、最受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他是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化成的,拜须菩提祖师修成了与天同寿的真功夫,会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越十万八千里。以一根重一万三千五百斤、能大能小随意变化的如意金箍棒为武器,他大闹天宫,打败了十万天兵天将。后被二郎神捉住,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丝毫未受损伤,还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玉皇大帝束手无策,只得请出西天如来佛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他叛逆、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规的个性。充沛

《封神演义》《西游记》杨戬形象比较分析

《封神演义》《西游记》杨戬形象比较分析 《封神演义》《西游记》杨戬形象比较分析 内容简介: 《封神演义》《西游记》杨戬形象比较分析 明代著名的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都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由文人整理加工而成的,两书在神话体系的传承、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具有一定联系,人们普遍以《封神演义》中的杨戬和《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封神演义》《西游记》杨戬形象比较分析 明代著名的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都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由文人整理加工而成的,两书在神话体系的传承、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具有一定联系,人们普遍以《封神演义》中的杨戬和《西游记》中的二郎神为同一人,这点已无较大争议,则统一称作杨戬。目前学界对两书创作时间的先后问题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笔者仅考虑到其故事分别发生于商周易代之际和唐朝贞观年间,因此在文中将《封神演义》置于《西游记》之前展开论述,从具体文本出发对二郎神杨戬的形象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其形象的历史来源问题则不作讨论。《封神演义》中杨戬的出场相对平淡却贯穿了全书的大部分章节。第四十回,姜子牙受困于魔家四将而固守西岐将近一年,杨戬尊奉师命前来帐下听候调用。他自称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姓杨名戬、姜丞相师侄,是昆仑山玉虚宫阐教教主元始天尊门下第三代弟子。杨戬不在封神榜名单上,后来与李靖、哪吒、雷震子等人俱

是肉身成圣,其封号为清源妙道真君。《西游记》中杨戬的出场则相对集中并被加以浓墨重彩进行渲染。第六回,观音菩萨向玉皇大帝杨戬前去擒拿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称他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见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孙悟空则点明杨戬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的身世。杨戬在天兵、天将、孙悟空面前分别自称二郎显圣真君、小圣、玉帝外甥,敕封昭惠灵显王二郎,与下文诗赤城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相印证。两书在明确杨戬封号的同时,又分别交代了其姓名与师门、姓氏和身世,但《封神演义》通篇未提二郎神三字,《西游记》全文也无杨戬二字。值得一提的是,二郎神杨戬和另一神话故事宝莲灯的主人公沉香都有劈山救母事迹,而沉香所遇的艰难险阻正是来源于其舅父杨戬,可见中国古代神话流传过程中的分歧。《封神演义》第四十回,杨戬受师命前来效力时穿着朴素,带扇云冠,穿水合服,腰束丝绦,脚登麻鞋,在魔家四将的眼中则是似道非道,似俗非俗,带扇云冠,道服丝绦,姜子牙却见杨戬超群出类。敌方阵营中的闻太师见杨戬相貌非俗而大惊、骇然,慨叹杨戬真乃道德之士(第四十二回),十天君见杨戬道气昂然(第四十三回),苏侯见杨戬气概轩昂(第五十八回),均以他人印象衬托出杨戬的超凡风度。第五十五回,杨戬追赶妖精进入洞穴后发现闪闪灼灼一口三尖两刃刀和一件淡黄袍,曰: 淡鹅黄,铜钱厚,骨突云,霞光透,属戊己,按中央,黄邓邓,大花袍,浑身上下金光照。黄袍不长不短,似为杨戬量身裁制,标志其在装扮上由人至神的过渡。杨戬在战场上时常弹弓在手,发出金丸(第八十一回)、取弹弓在手,随手发出金丸(第八十九回),

《西游记》与《封神演义》的宗教思想对比

《西游记》与《封神演义》的宗教思想对比 内容摘要:作为明代最具代表性的两部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在宗教思想上都有自己的倾向。一般认为,《西游记》是围绕着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来展开的,它所表现和包含的更多的应是佛教思想,而《封神演义》一般认为是推崇儒释道“三教合一”,在其中而更推崇道教并且有些抑制佛教。但是去深层次的研读作品,会发现《西游记》其实崇佛而不谈禅,是即披着佛家的外衣却运用道家的精神统摄全书,而《封神演义》却是看似崇道, 实则敬佛,或者说是崇佛胜于崇道。本文将就这一区别进行简单的浅析。 关键词:《西游记》《封神演义》佛教道教 正文:《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均为明中叶有代表性的神魔小说。作为神魔小说,在满纸荒唐的神鬼妖魔的背后,必然有一定的宗教幻想作支撑,或偏儒、或向道、或佞佛,总要有一定的倾向性。尽管到了明代,三教合一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但其宗教倾向还是难以完全抹煞的。《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亦是如此。一般认为,《西游记》是围绕着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来展开的,它所表现和包含的更多的应是佛教思想,而《封神演义》一般认为是推崇儒释道“三教合一”,在其中而更推崇道教并且有些抑制佛教。 但是,去深层次的挖掘作品我们会发现《西游记》是披着佛家的外衣却运用道家的精神统摄全书,而《封神演义》却是崇佛胜于崇道。我们借此还可以看到作者的宗教思想及态度。 一、崇佛却多道的《西游记》 《西游记》虽然有明显的崇佛抑道倾向,但其主要目的却并非为了谈佛说禅。相反,讲道的内容更多。在小说中,佛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哲学思想,更注意以其深邃的哲理来征服善男信女。其修禅成佛的途径,无非就是积德行善、念佛坐禅等等。虽然也有一些释家降魔的护法神将、除怪的法术法宝,但相对于小说中道教的阐释和表现却稍嫌单调。 《西游记》无论是从小说的回目中屡次出现的内丹学的术语,亦或是通过小说中关于“内丹”修炼知识的描写,我们都不难看出,它在成书过程中受到了道教内丹学的较大影响。例如,小说的三位主人公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在谈及自己成仙经历时,都对“内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仅以悟空为例,他在对黑风山黑风大王介绍自己的不凡经历时,就说:“一点诚心曾访道, 灵台山上采药苗。那山有个老仙长, 寿年十万八千高。老孙拜他为师父, 指找长生路一条。他说身内有丹药,外边采取枉徒劳。得传大品天仙诀, 若无根本实难熬。回光内照宁心坐, 身中日月坎离交。万事不思全寡欲, 六根清净体坚牢。返老还童容易得, 超凡入圣路非遥。” 显然, 小说中主要人物“成仙”与修炼“内丹”有着直接联系,其中对“内丹”这种道家修炼之术的夸耀就不言自明了。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说上述内容仅仅是说明作者具有一般道教知识背景的话, 那么作者在《西游记》中大量引用“内丹”术语和道教经典,就不能不使我们相信《西游记》中表现出的浓厚道教气息并非偶然。 如小说第五十回“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中的四首诗词《南柯子》,就出自道教全真派道士马丹阳的《渐悟集》: “心地频频扫, 尘情细细除, 莫教坑堑陷毗卢。本性常清净, 方可论元初。性烛须挑剔, 曹溪任呼吸, 勿令猿马气声粗。昼夜绵绵息, 方显是功夫。” 这首诗讲述的是道教内丹修炼时祛欲忘情的“筑基”之功,将心性修炼视为“修丹”首务强调“去欲”至上,这个观点也是道教全真派反复论证的基本观点。此词中“猿马”在马丹阳原词中为“喘息”,特指“内丹”修炼中调节呼吸和运气的功夫。这里代之以“猿马”二字,则更强调忘情祛欲,才能修成丹道的观念。

论_文_题_目:《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论文作者:王祖晨 准考证号: 010********* 作者单位: 指导教师: 主考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2014年月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内容提要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极负盛名。不说作品的整体价值,单就其成功塑造的众多的人物形象,已经具备了深刻的借鉴和思考价值。其中,而唐僧则是兼圣僧和凡人形象为一体。一方面表现出意志坚定、仁爱、谦怀;另一方面却呈现骄矜、迂腐、以及是非不明的反面形象。孙悟空机灵敏捷、足智多谋、神通广大、勇于斗争、为民除害、率性而为,桀骜不驯;又是一个蔑视皇权和追求高官的矛盾体;且最让人回味的是其充满矛盾的人格特征:怯懦与勇敢、迂腐与变通、出世与入世、盲目相信与不信任。猪八戒是猪、人、神的统一,他有猪的外形,猪的习性,身上的毛病多,恨不能浑身净优点。因而有了猪八戒的妙趣横生,也少不了呆子气。沙和尚身上有着传统美德,勤劳稳重,任劳任怨,却也存在着人性的特点,精明世故,逆来顺受,他的存在调和了集团内部矛盾,保证了取经的顺利进行。

一、形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西游记》中唐僧是一位为消除人世间的不公、无妄、困苦,普度众生的活菩萨,一位具有大无畏精神的英雄。他就是为消除人世间一切不平等,才去求取真经,用来普度众生。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中心人物。 在《西游记》中,曾经有人说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形象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这样的观点似乎很具片面性。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典型,他虽然外表丑陋常常被人们看作笑料,却有着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喜剧的笑是艺术,它的生命就是笑,笑是喜剧之所以成为喜剧的关键,也是人类区别“是”与“非”,“美”与“丑”的标准。在《西游记》中唐僧是西天取经的领导者,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佛教传说中,唐僧是一个完美的圣人。但是,吴承恩没有把他写成一个圣僧,而是一个有许多缺点的平常人。书中唐僧最大的弱点是胆小怕事,懦弱无能。取经路上一遇险山恶水,他就面容失色,惊恐万分;遇到妖魔鬼怪,更是跪倒在地,连声叫大王饶命。碰到任何困难他都一筹莫展。连猪八戒也说,师父老大不济事。唐僧的第二个弱点是不明事理,爱听馋言,黑白不分。他经常人妖颠倒,相信妖怪的骗术;又偏听猪八戒搬弄是非,错怪孙悟空;处理事端时他又往往不通情理,多次遭遇妖怪的紧要关头,他都妨碍孙悟空除妖,结果害了自己。尽管唐僧有种种缺点,有时甚至令读者讨厌,但是他具有取经的坚定信念,甘冒万死,决不退却。富贵荣华和美色诱惑都没有作用,甚至当悟空离开了他,妖怪又在面前的情况下,仍然毫不动摇,在取经集体中发挥了中坚作用。 二、唐僧形象分析 (一)意志坚定、仁爱谦怀的圣僧形象 1.唐僧的坚毅形象 如果把唐僧作为一个英雄来写,《西游记》中的唐僧无疑是不成功的,他的迂腐和懦弱都是无法让人忽视的。不过,他也有自己的优点,比如,意志坚定。唐僧的坚定是取经路能够走完,并最终成功取得真经的先决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取经队伍就会解散,行程会耽搁,甚至放弃。从唐僧怀着西天取经的崇高理想至大唐出发,途经多少艰难险阻,路遇多少妖魔鬼怪,但是,每次九死一生后,他仍然选择往西去。二十六回的五庄观留友,四十八会的陈家庄待客,八十七回的风仙郡宴酬,九十六回的寇员外斋赠,对于长期过着风餐露宿生活的唐僧师徒来说,实是难得的舒适,但这无一能阻挡唐僧西去的脚步。 三、孙悟空形象分析 这是作品的主要人物,也是所有中国古代小说中最成功,最为人所熟知,最受人喜爱的艺术形象之一。 (一)形象的意义 思想意义:这个形象,作者是要他当作“为理想献身”的英雄,是楷模式的人物,同时,也是“思想改造”的象征来塑造的。人要追求理想,这是作者肯定的,但是追求时要有规范,要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而不能一味胡来。在他身上,更多的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精神。 (三)足智多谋、神通广大、勇于斗争和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

《西游记》及《封神榜》各路神仙基本层次关系

《西游记》《封神榜》各路神仙基本层次图看《西游记》及《封神榜》常常被里面的神仙名称眼花缭乱,现总结如下: *第一级:创始元灵 宇宙诞生之初,有一先天混元之元灵,灵窍初开,“创始元灵”成为宇宙间唯一无上灵力,创始元灵分别传授给四个小生灵一门修行的法门:老大“鸿钧老祖”,修玄清气;老二“混鲲祖师”,修玄灵气;老三“女娲娘娘”,修玄空气;老四“陆压道君”,修玄明气;合之则为“清灵空明”。 **第二级:鸿钧老祖 收有三大弟子:老子(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盘古(元始天尊),通天(灵宝天尊/通天教主) ***(第三级)大弟子:老子,更创出一门派别,名唤"道教",端的是大放异彩。尊其为"道德天尊",也有人尊其为"太上老君"。

***(第三级)二弟子:盘古,天地一片混沌,模糊难分,就此开出一个天地来。盘古不仅斧子使得好,一手创立出一个教派,名唤"阐教(玉虚宫)",所收门人弟子,其中尤以那“玉虚十二门人”为修行最圆通者;后世凡人感其开天辟地之功,皆尊盘古为元始天尊。 ****((第四级))“玉虚十二门人:玉鼎真人(二郎神杨戬的师傅),太乙真人(哪吒的师傅),普贤真人(佛派的普贤菩萨/木吒的师傅),慈航道人(佛派的观音菩萨),文殊广法天尊(佛派的文殊菩萨/金吒的师傅),惧留孙(佛派的弥勒佛即东来佛祖/土行孙的师傅),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黄龙真人,广成子,赤精子,云中子(雷震子的师傅)。此为盘古即元始天尊的十二弟子。另有其他弟子姜子牙。 ***(第三级)三弟子:通天,创立出一个教派,名唤"截教(碧游宫)",手下弟子能人无数,后人皆尊其为灵宝天尊,通天教主。 ****((第四级))通天弟子:多宝道人、金光圣母、龟灵圣母、长耳定光仙、乌云仙、金光仙,灵牙仙、火灵圣母等等,另包括申公豹。 **第二级:混鲲祖师 最得意处是有两大弟子:接引道人(佛派的如来佛祖),准提道人(佛派的菩提祖师) ***(第三级)大弟子:接引道人,学太上老君之法,元神化身于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做那转世苦修,得悟大道,人皆称其为“佛”,又尊其为释迦牟尼尊者,即"如来佛祖"。创立出一个教派,名唤"佛教"。 ***(第三级)二弟子:准提道人,也就是书中所说的西方妙法祖菩提,其间不知与接引道人间发生了什么变故,却神秘消失,从此再不闻踪迹。多年后,有一天产石猴即孙悟空横空出世,收其为徒,又尊称"菩提祖师"(孙悟空的师傅) **第二级: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人首蛇身模样,在其师侄元始天尊一斧头凿出一个天地后,女娲娘娘怜宇宙造化苍生万物之意,于是用水和黄泥,仿照其小师弟陆压之样貌,捏了无数男女泥人,再吹一口气,往地上一放,竟都活了过来。后来人们感女娲造人之功德,尊其为女娲娘娘。女娲娘娘炼烧红、黄、蓝、白、黑五彩灵石,以无上道法补天,并从一只深海万年巨龟身上砍下四条腿,作为支撑天地的四柱,天地终于重归宁静。但在女娲娘娘补天之时,竟有一块顽石,似是不甘做平庸的补天石,竟偷跑了出来,那就是后世之天产石猴孙悟空。 **第二级:陆压道君 创始元灵四大弟子: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和陆压道君,前三者道法功深、开宗立派功德着实开天辟地,偏是这最小的小师弟陆压道人,生性胡闹打混,从无一天正经,却无什么名声留下。 ********结论:女娲娘娘属于第二级的。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如来佛祖、菩提祖师都属于第三级的。孙悟空属于第四级,和姜子牙、观音菩萨、玉鼎真人(二郎神杨戬的师傅),太乙真人(哪吒的师傅)一个辈份的。二郎神和哪吒属于第五级的。 附录: *【第一代】* 【创世元灵】门下四大弟子 【鸿钧老祖】修“玄清气” 【混鲲祖师】修“玄灵气” 【女娲娘娘】修“玄空气” 【陆压道君】修“玄明气” 合之则为“清灵空明” * 【第二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