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浅谈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技术措施

浅谈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技术措施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浇筑工艺和技术措施对于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探讨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技术措施。
一、优质原材料的选择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第一步是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
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为水泥、骨料、粗骨料和外加剂,而这些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泥的品种和标号,正常情况下使用标号相同的水泥,保证水泥的质量稳定性。
在选用骨料和粗骨料时,要选择坚硬、强度高、表面光滑的骨料,避免粉尘多、吸水率大的骨料。
外加剂的使用应合理,可以根据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和施工要求,选择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渗性,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二、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除了材料的选择外,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还在于施工工艺的科学合理性。
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模板和支架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达到要求。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混凝土搅拌站、运输车辆和搅拌机等设备进行检查,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模板和支架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达到要求。
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现场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和设备,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要保证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均匀性,防止混凝土出现“堵塞”或“泄漏”等现象。
三、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是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把关每一个环节,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可控。
在浇筑过程中,要根据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特点,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
正确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在浇筑过程中,要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和养护,防止混凝土出现强度不均匀、裂缝等问题。
提高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的措施(全文)

提高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的措施(全文)范本1:一、引言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是保障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然而,当前存在着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合格的问题,为了提高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本文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二、优化施工方案1. 加强设计和施工的沟通与配合,明确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要求。
2. 对工程施工单位进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3. 优化施工工艺,合理确定混凝土浇筑顺序和方式,避免浇筑过程中对保护层的损坏。
三、严格质量控制1.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个工序的质量要求,并进行全程监控。
2. 进行施工现场的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3. 对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抽检和测量,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四、加强监督检查1. 监督部门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合格的施工行为进行及时整改。
2. 进行第三方质量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五、技术创新1. 探索新的施工材料,开发更耐久、更易施工的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材料。
2. 引入自动化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精度。
六、严肃追责制度1. 对质量问题发生的责任人进行严肃追责,形成有力的震慑作用。
七、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施工质量管理手册、施工人员培训材料、施工现场巡查记录表等。
八、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指混凝土构件表面与钢筋表面之间的距离,用于保护钢筋不受腐蚀和损伤。
2. 施工质量管理手册:记录施工质量管理的规范和要求的文件。
---范本2:一、引言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对保障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并不理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措施。
二、加强管理1. 合理制定工程计划和施工方案,明确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标准和要求。
2.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意识。
3.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设立专门的质量检查组,对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施工进行全程监控。
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措施

1 影响混凝 土施 工质 量的 因素
1 . 1 骨 料
1 . 3 混凝 土 的配合 比的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们对于建筑工程 的施工质量要求
如 果石 质相 同条件下 , 碎石表面一般比砂石 的表面相对粗糙 也在 不断的提高 ,因此建筑施 工的质量保障体 系也 得到相应 的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1 1
・ 47・
施 工 技 术
n 村 嗣 臻 礴
2 0 1 3 年 1 O月
在 混凝土施工设计阶段,应该选择一些 中低强度混凝土, 并 部位 的疏松和 空洞 问题 。几何尺寸 的检查借助 于施测实量方 式
且将混凝土的强度等 级控 制在 C 2 0 一 C 3 5范围 内,尽量避免选择 进行 的, 目的是确保构件达 到功 能要 求, 以此满 足该混凝土产 品
宣; e r 宣 逝
夸 ・ 窖
r
}窖 r r 夸
}夸
- r ; e r 业
窖 。
r 夸 奄 毒 业
夸; e ,
夸
}夸 r
}
}
业Hale Waihona Puke 宣 }业 夸 j j- } }j
jI }
文地质 、 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此外在保证基坑施工稳
参考文献 1 】 应惠清. 建筑 工程设计施工详细图集 】 _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0 0 3 : 9 7 定性的前提下 , 怎样选择最经济 合理的施工工 艺, 也 是需要严格 【
在建筑工程 中需要根据不 同级 别混凝土 , 在 国家认 些, 并且与水泥 沙浆 相结合使用粘性会更好 。如果水灰 比的配 合 完善 。因此 ,
浅谈埋石混凝土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埋石混凝土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作者:丘世务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7期摘要:埋石混凝土以节约工程造价,降低混凝土水化热,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等优点,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应用较多,但是由于埋石率、埋石工艺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不易控制,造成许多质量隐患,本文着重介绍了埋石混凝土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埋石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埋石混凝土的概念埋石混凝土也称抛石混凝土,和一般混凝土不同的是,施工时,先铺一层混凝土再放一层块石,再振捣密实至块石沉入混凝土中。
水利工程基础常常采用此种结构以控制造价,并取得了很好的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效果。
2、埋石混凝土优缺点埋石混凝土减少了水泥用量,节约资源,降低造价,同时,由于水泥用量减少,降低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升,通过混凝土的分层施工,减少了一次性混凝土浇筑量,有效减少了因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温度裂缝,提高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缺点是由于埋石混凝土没有单独的验收和评定规范,施工中参考的是混凝土验评规范的配合比、振捣时间等,因此易造成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块、水泥、加水量等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以及浇注时振捣不密实、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等而产生蜂窝,空洞。
3、埋石(抛石)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面清理→模板安装→埋石混凝土浇筑→施工缝处理→混凝土拆模养护。
3.1施工准备。
清理施工区垫层及其周围,防止杂物进入场地,并有效排除杂物和积水。
3.2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必须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尺进行,按混凝土伸缩缝间距设放样桩。
测量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相应工作经验,并要持证上岗。
施工过程中,对测量的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设置防护设施,以免被破坏。
3.3基面清理。
基面验收合格后,将垫层上的杂物、泥土清除,处理完毕再浇筑混凝土。
垫层浇筑仓,在浇筑第一层砼前,必须先铺一层20-30mm厚的水泥砂浆,砂浆水灰比应与混凝土的浇筑强度相适应,铺设施工工艺保证混凝土与垫层结合良好。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等特点。
然而,在其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裂缝、温差过大、泌水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有效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深入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一)裂缝问题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裂缝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温度应力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水泥水化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形成内外温差。
当温差过大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
一旦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
2、收缩变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包括自收缩、干燥收缩和碳化收缩等。
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也会产生裂缝。
3、约束条件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基础、钢筋、模板等的约束,无法自由变形,从而产生应力导致裂缝。
(二)温差过大问题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混凝土量大,水泥水化热积聚在内部不易散发,容易导致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混凝土与环境之间产生较大的温差。
温差过大会引起混凝土温度裂缝,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三)泌水问题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水灰比较大、振捣过度等原因,容易出现泌水现象。
泌水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形成浮浆层,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对策(一)优化混凝土配合比1、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如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等,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产生。
2、减少水泥用量通过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替代部分水泥,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3、控制水灰比合理控制水灰比,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
4、选用合适的骨料选用级配良好、粒径较大的骨料,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用水量。
(二)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1、降低原材料温度在夏季施工时,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对水泥进行储存降温等。
浅谈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技术措施

浅谈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技术措施
混凝土是建筑和工程中非常常见的建筑材料之一,由水泥、骨料、砂子和搅拌剂组成。
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来提
高混凝土的质量。
以下是一些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技术措施。
1. 骨料的选择
2. 搅拌的时间和速度
混凝土的搅拌过程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这不仅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还影响其
耐久性。
因此,在搅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速度,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3. 浇注的方式
在混凝土的浇注过程中,需要采取合适的浇注方式,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和空鼓。
浇
注时应均匀地倒入混凝土,以避免出现构件渗水和渗油的现象。
4. 混凝土的压实度
混凝土的压实度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在混凝土的浇注过程中需要采取一
些措施,如使用振动器或手持金属棒敲打混凝土等,以确保混凝土的压实度达到标准要求。
5. 养护的时间和方式
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是保持混凝土表面湿度的重要步骤。
养护的时间和方式直接影响
着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因此,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特别是在天气干燥和炎热时需要加强养护。
总之,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措施,如骨料的选择、搅拌的时间和
速度、浇注的方式、混凝土的压实度和养护的时间和方式等,只有从这些方面做好措施,
才能确保混凝土达到预期的强度和质量标准。
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浅析

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浅析发布时间:2022-07-04T01:23:58.785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3月5期作者:杨锐平[导读] 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是在坝体内部采用一定比例的块石替代混凝土杨锐平富源县水务局,云南省曲靖市 655500摘要: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是在坝体内部采用一定比例的块石替代混凝土,从而达到减少混凝土的浇筑用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同时节约工程造价的目的。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应用较多,但是由于防渗面板与埋石混凝土坝体结合、埋石工艺、水化热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不易控制,易出现较多质量问题。
本文结合云南省大跌水水库工程埋石混凝土大坝施工实际,着重介绍埋石混凝土坝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大跌水埋石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1 工程概况坝体设计:大跌水水库位于云南省富源县竹园镇新街村委会齐鲁村上游,距竹园镇约6Km,位于块泽河右岸二级支流—马卡小河上。
水库设计控制径流面积7.74Km2,总库容167.3万m3,为小(一)型水库规模。
大坝工程为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54.7m,坝轴线长265m,坝顶宽4.0m。
从左向右共分13个坝段,各坝段长19~22m。
其中6#坝段为溢流坝段,其余为非溢流坝段,2~9#坝段内设灌浆廊道,廊道尺寸2.5×3.5m城门洞型,坝体迎水面为0.8m厚C25W6F100防渗面板混凝土,坝体溢流面为1.0m厚C40W6F100钢筋混凝土,坝体其余部位采用C15W4埋石混凝土,埋石比例为25%。
坝体设计混凝土浇筑量为14.0万m3。
2 施工总体规划2.1 导流方案大坝导流采用原有上游老坝体作围堰,在坝体8#坝体基岩上埋设φ800mm钢管导流至大坝下游河道。
枯期(11月~次4月)导流标准为5年一遇,相应流量为5.16m3/s;汛期(5月~10月)度汛标准为10年一遇,度汛流量为50.9m3/s,采用溢流坝预留缺口宽度9m与导流管联合过流;坝体浇筑至度汛坝高程后采用坝体挡水导流管泄水的方式度汛。
冬季施工混凝土质量提升措施

冬季施工混凝土质量提升措施
冬季施工对混凝土的质量提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低温环
境会对混凝土的凝固和强度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提高冬季施工
混凝土的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在冬季施工中,可以适当调整混凝土的
配合比,增加水灰比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凝结速度,同时保证
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使用加热水和骨料,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使用加热水和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促进水泥水化反应,加快混凝土的凝固和
强度发展。
3. 采取保温措施,在浇筑后及时进行保温措施,可以使用保温棉、保温砂浆或者加热设备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持混凝土的温度,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4. 控制施工时间和施工工艺,在冬季施工中,可以合理安排施
工时间,避免在气温较低的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同时采取适当的
施工工艺,如采用预埋加热管道等方式提前预热模板和支模,减少
混凝土温度损失。
5. 增加早强剂和缓凝剂的掺量,在冬季施工中可以适量添加早强剂和缓凝剂,早强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缓凝剂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从而适应低温环境下的施工需要。
综上所述,通过控制配合比、使用加热水和骨料、采取保温措施、控制施工时间和工艺以及增加早强剂和缓凝剂的掺量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冬季施工混凝土的质量,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在实际施工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合理应用,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发表时间:2019-04-03T10:47:35.10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作者:宋龙[导读] 本文简要论述了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及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几项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中建北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50028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及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几项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
只有严格重视混凝土的各项标准和妥善处理施工的全过程,才能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
关键词:影响因素;施工质量;措施
1 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1 施工前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①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原材料中起主要作用的材料,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技术性质、节约水泥,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当地气候与环境等条件,正确选择水泥的品种和标号。
进场的水泥必须附有生产厂家的质量证明文件,并按其标注的品种、标号和试验报告等情况分批进行抽样试验,一般是将样品送到有资质的试验室做水泥的安定性、强度及细度三大物理性能指标。
②骨料。
又名集料,在混凝土中约占70%~80%,其用量非常大,选用时除质量、粒级外,更应对运距、货源、价格等进行综合考虑。
大型工程多自辟料场,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工,这对保证质量和进度十分重要。
③凝土配合比设计。
在现今对工程质量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工程监理制普遍实行,质量保证体系的不断完善,工程中使用的不同级别混凝土均要求由通过国家认证的质检机构进行配合比设计,并且在配合比未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前,不能浇筑混凝土。
1.2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①砂石使用前测定含水率。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在试验室里设计测定的,试验是在假定砂石完全干燥的情况下进行计算的,而工程中使用的砂石材料由产地到使用堆放场地,都是暴露于大自然之中,都含有一定的水分,而且随着气温和阴睛天的变化,砂石的含水率无时不在变化。
若用含水的砂石拌制混凝土,势必增大了理论用水量,因此,每批砂石必须在使用前测定其含水率,相应扣除拌和水用量,才能保证配合比的准确应用。
②减少离析和泌水现象。
混凝土施工中常常会出现离析和泌水现象,一般人容易把混凝土的离析现象与泌水现象搞混了,其实,混凝土的离析和泌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离析是指混凝土内各矿物颗粒彼此分离的现象;而泌水是指混凝土内拌和水析出于表面的现象,因此又称为析水。
1.3 施工结束后应注意的问题①养护。
我们知道,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不仅与原材料和浇捣工艺有关,而且与混凝土的养护条件也有直接关系。
混凝土的养护一般包括自然养护(又称现场养生)和热养护,前者多在自然气温条件下采用覆盖、围水、薄膜等方法进行养护;后者借助于热源的热能,经过介质的传导、对流或光波辐射,将热量传递给混凝土,并对混凝土周围相对湿度加以控制来进行养护。
②拆模。
一般人都会认为拆除模板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只要混凝土凝固后就可以拆除了。
其实拆模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在不同的施工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确定拆模时间、拆模方法应持慎重态度。
2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混凝土质量控制包含两个基本内容:①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
②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泥凝土的标准差。
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
可以说,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
实际上控制标准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实验室通过实验确定,除满足确定、耐久性要求和节约原材料外,应该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
因此要实验室设计合理的配比,必须提供合格的水泥、砂、石。
水泥控制强度,砂控制细度、含水率、含泥量等,石控制含水率及含泥量等。
只有材料达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进行,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
2.2 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
按施工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
其次,要用重量比,不要用体积比,最后,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这要求供方提供两份同样材料,一份提供给实验室,一份给工地,工地收料人员应按样本收料,如来料与样本不符,应马上向上级汇报,及时更改配合比。
2.3 加强原材料管理,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
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
骨料中含有害物质,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削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
砂子含水率,通过干炒法,及时根据测定的含水率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水量和集料用量。
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需达到规范要求。
因此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不允许不合格品进场,另外与原材料不符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2.4 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验收,验收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外观和几何尺寸。
二是内在质量,即实际强度。
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并且在很多情况下,通过外观质量也可以反映出内在质量的优劣。
外观检查主要是观察有无裂缝。
蜂窝、麻面、露筋、空洞、连接部位疏松。
几何尺寸检查主要是通过施测实量,确定构件是否能满足使用功能以及下步施工的要求,并对该产品的质量等级予以评定。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构件会产生各种缺陷,必须及时修整,我们应以规范、规程为标准,严格操作、科学管理,用认真的态度控制好每一个环节,妥善的处理施工的全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参考文献
[1]刘顺利.浅论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几项技术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
[2]郭仕万.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J].山西水利科技社,2000,11.
[3]王英,丁明杰.浅谈如何提高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J].企业导报,2009(1).
[4]肖强.混凝土施工[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5.
[5]赵军.混凝土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海洋出版社,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