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最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课时作业(三)第一章汽化和液化(含解析)word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汽化和液化》课堂精练含答案(北师八上)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汽化和液化》课堂精练含答案(北师八上)

1.3《汽化和液化》课堂精练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单选题:(提示:本大题共15小题,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相信你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努力~~加油~~你是最棒的!)1.金属块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发现变湿了。

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金属块又变湿了,原因是()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D.空气中的水汽化成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表面2.使用高压锅来煮食物时,它能够()A.减小锅内压强,降低沸点B.减小锅内压强,升高沸点C.增大锅内压强,降低沸点D.增大锅内压强,升高沸点3.夏天打开冰箱门后,常常看到很多“白气”这是()A.冰箱中的水蒸气B.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凝结成的小冰晶C.冰箱中的冷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4.在制药时,可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办法是()A.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B.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C.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D.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5.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酒精中,然后取出,发现短时间内示数下降,这是因为液体在蒸发过程中()A.吸热B.放热C.不吸热不放热D.以上说法都不对6.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如图所示)不能看到的现象是()A.当水温升得越高时,水面上的水蒸气越多B.水沸腾前水温不断上升,水沸腾时水温不变C.开始加热时,杯底及侧壁上有气泡生成D.水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7.夏天扇扇子,身上会感到凉爽。

这是因为()A.液化吸收热量B.汽化吸收热量C.液化放出热量D.汽化放出热量8.如图所示,正确描述水沸腾的是()9.关于蒸发和沸腾,下述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都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发生B.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热C.蒸发是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是缓和的汽化现象D.蒸发是只在液体内部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10.小红在家中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A.同时沸腾B.稍后沸腾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11.在20℃的房间里,将一只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观察它的示数变化,会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将()A.一直上升B.一直下降C.先下降后上升最后保持不变D.一直保持不变12.喝开水时,如果感到热水烫嘴时,我们一般都向水面吹气,主要原因是()A.热水温度高而所吹气的温度低,从而吸收水的热量使其降温B.吹动液面,使散热面积加大,而降温C.将液面蒸汽吹走,避免蒸汽烫嘴D.加速水面空气流动,使热水加快蒸发,吸热而降温13.烧开水时,从开水壶嘴中冒出的“白气”是()A.水蒸气B.小水珠C.热空气D.以上说法都不对14.夏天,在盛有冰冻饮料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水珠,这是()A.杯中的水渗漏出来的B.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C.空气遇冷液化而成的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5.下列哪项措施,不能够加快液体的蒸发()A.降低液体的温度B.提高液体的温度C.增大液体的表面积D.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二、填空题:(提示:本大题共6小题,要仔细思考,认真填写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及答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及答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及答案(北师大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100℃的水将()A.一定沸腾B.一定不会沸腾C.一定蒸发D.都不可能2.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3.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0-4min该物质吸热,但状态不变B.相同时间内,固态时吸收的热量大于液态时吸收的热量C.该物质的沸点是80℃,cd段仍在吸热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蒸发过程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B.﹣10℃的酒精不能蒸发C.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达到100℃就能沸腾D.炎热夏天冰棍周围冒出的“白气”是先熔化、再汽化形成5.2019年1月8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最大、最先进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泛非”在上海沪东造船厂正式交付,其装载的LNG可供60万户居民使用1年。

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的熔点﹣182.5℃、沸点﹣161.5℃。

LNG船在运输液化天然气过程中,储罐内最适宜的温度是()A.﹣190℃B.﹣163℃C.﹣159℃D.0℃6.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B.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升华C.夏天,剥去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白气”﹣﹣汽化D.“滴水成冰”的原因﹣﹣凝华7.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8.春夏季节,我省局部下雷雨时,偶尔夹有冰雹,冰雹落地后,一会儿就看不见了,这种物态变化是属于()A.熔化B.凝固C.蒸发D.液化9.夏季的清晨,南湖的湖面上常出现一层薄雾,这是由于湖水()A.汽化形成的水蒸气B.先汽化后凝华C.先汽化后凝固D.先汽化后液化二、填空题10.如图为浓度75%免洗酒精消毒剂,可在短时间内有效杀死新型冠状病毒,消毒酒精喷到手上后,会很快变干,这是(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2019-2020最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课时作业(三)第一章汽化和液化(含解析)word版word版

2019-2020最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课时作业(三)第一章汽化和液化(含解析)word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2020最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课时作业(三)第一章汽化和液化(含解析)word版word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汽化和液化
(3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
答案: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8.【解析】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1)水壶烧水时壶嘴所冒的“白气”是液态的,热水容易汽化形成更多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后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即“白气”实际上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2)液化石油气就是利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液化可以大大地减小体积,节省空间。
四、实验探究题(7分
10.图甲为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 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2.【解析】选D。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现象。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故A说法正确。冬天口中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空气中形成小水珠,就是看到的“白气”,故B说法正确。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树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树木内的水分,故C说法正确。烧开水后,温度很高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即“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故D说法错误,故选D。
5.【解析】选D。夏天轿车内是冷空调,温度低,轿车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轿车内是热空调,温度高,轿车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讲解与例题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讲解与例题 (新版)北师大版

三、汽化和液化答案:(1)气 (2)表面积 (3)空气流动 (4)快 (5)吸收 (6)致冷 (7)表面 (8)汽化 (9)沸点 (10)吸热 (11)吸收 (12)液 (13)压缩体积1.汽化和液化 知识点 定义 现象举例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形式 湿衣服变干,锅里的水长时间沸腾会熬干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早晨小草上的露珠、雾 【例1】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 .火山喷出的岩浆变成坚硬的岩石B .夏天洗过的衣服变干C .春天河面上的冰块化了D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水果,过一会儿会“出汗”解析:A 岩浆变岩石 由液态变固态 凝固B 衣服中的水消失了 液态变气态 汽化C 冰块消融 固态变液态 熔化D 水果表皮出现水珠 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液态 液化答案:D2.蒸发(1)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如洒在地上的水会变干。

(2)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我们平时晾晒衣服时总是将衣服放在阳光下,目的就是用提高温度的方法加快蒸发。

②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晾晒粮食时总是将粮食摊开,目的就是增加蒸发面积来加快蒸发。

③液体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快慢: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晾晒衣服、粮食时如果有风,会干得更快,就是因为加快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蒸发。

谈重点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1)要加快液体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而要减慢蒸发,应该采取相反的措施。

(2)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周围空气的湿度有关。

湿度越大,蒸发越慢。

如夏天下雨前,人往往感到特别闷热,就是因为空气湿度大,人身上的汗液难以蒸发所致。

(3)蒸发吸热:液体蒸发时,需要从周围、自身和它的依附物上吸收热量,因此蒸发具有降温制冷作用。

如图所示,从游泳池刚刚上岸后感觉冷,就是由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的缘故。

优选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课时作业第一章汽化和液化(含解析)

优选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课时作业第一章汽化和液化(含解析)

课时作业(三)汽化和液化(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 )[:Zxxk]A.液化B.沸腾C.凝固D.蒸发2.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树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3.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

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4.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滴B.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5.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

实际情况是( )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4分)6.在某些国家,淡水奇缺,就连露水也是他们重要的水资源,他们用塑料布来收集露水,露水的形成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需要热。

7.小明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为此,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观察其蒸发的快慢。

实验过程中小明需控制、和相同。

8.使气体液化可采用降低温度和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两种方法。

2019-2020最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课时作业(三)第一章汽化和液化(含解析)word版

2019-2020最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课时作业(三)第一章汽化和液化(含解析)word版
5.【解析】选D。夏天轿车内是冷空调,温度低,轿车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轿车内是热空调,温度高,轿车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6.【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断和特点,露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答案:液化 放
7.【解析】本题考查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分别为液体的温度、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液体的表面积,因此要想探究与液体种类有关就要保证这三个因素相同。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4.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滴
相同。
8.使气体液化可采用降低温度和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两种方法。例如,家庭生活中用水壶烧水时,壶嘴所冒的“白气”(如图甲),实际上是采用的方法由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家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如图乙)是在常温下采用
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储存到钢瓶中的。
三、简答题(4分)
9.小婕家的浴室里有一面除雾镜,如图所示。镜面背后有连接镍铬金属薄片的电路,接通电源一会儿后,就可以消除附着在镜面上的“白雾”,使镜子保持清晰明亮。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别解释镜面上“白雾”的形成过程与消除过程。
10.【解析】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96℃。图乙中,A图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变大,说明水在不停地汽化,所以A图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由丙图知水被加热时水温不再升高的温度为98℃,故水的沸点为98℃,水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加热,故沸腾时吸热;“白气”是液态的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1.3 汽化和液化(有答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1.3 汽化和液化(有答案)

1.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2.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A.氟利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B.氟利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3.如图甲所示的是小明同学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时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的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组装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时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B.水的沸点为98℃,实验时的环境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C.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时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实验中若只减少加热的水的质量,水将推迟时间沸腾4.如图各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冒B.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部分枝叶C.地膜种植D.湿衣服展开晾在向阳、通风处5.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A.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6.如图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A.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B.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C.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D.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7.冬季,在家里洗澡时会发现浴室墙壁上的镜子很快模糊起来,洗澡结束一段时间后,镜子又变得清晰.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液化,镜面上水滴的汽化B.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附近空气中的凝华,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C.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升华D.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8.如图所示是蓬溪中学某物理兴趣小组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假设当时的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习题1(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习题1(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三、汽化和液化》一、填空题1、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的水珠是水蒸气由于遇冷发生的 ________________ ,而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 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液化成液体储存在钢罐里的。

2、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的缘故。

3、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4、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

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5、湿衣服在通风处比无风的地方干得快,这表明_____________;一碗水洒在地面上比盛在碗里干得快,这表明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用电吹风吹头发B、给墨水瓶加盖C、用地膜覆盖农田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3、某同学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选用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片,分别在玻璃片滴上一滴水,放在同一张实验桌上,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A、液体的温度有关。

B、液体的种类有关。

C、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D、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4、如图所示,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液化C、蒸发D、升华5、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课时作业(三)第一章
汽化和液化(含解析)word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汽化和液化
(3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
A.液化
B.沸腾
C.凝固
D.蒸发
2.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树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3.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

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4.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滴
B.这两种情况下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5.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

实际情况是()
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
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
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
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6.在某些国家,淡水奇缺,就连露水也是他们重要的水资源,他们用塑料布来收集露水,露水的形成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需要热。

7.小明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为此,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观察其蒸发的快慢。

实验过程中小明需控制、和
相同。

8.使气体液化可采用降低温度和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两种方法。

例如,家庭生活中用水壶烧水时,壶嘴所冒的“白气”(如图甲),实际上是采用的方法由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家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如图乙)是在常温下采用
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储存到钢瓶中的。

三、简答题(4分)
9.小婕家的浴室里有一面除雾镜,如图所示。

镜面背后有连接镍铬金属薄片的电路,接通电源一会儿后,就可以消除附着在镜面上的“白雾”,
使镜子保持清晰明亮。

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别解释镜面上“白雾”的形成过程与消除过程。

四、实验探究题(7分
10.图甲为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 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水在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

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是因为其中液态的水一部分蒸发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故选D。

2.【解析】选D。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现象。

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故A说法正确。

冬天口中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空气中形成小水珠,就是看到的“白气”,故B说法正确。

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树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树木内的水分,故C说法正确。

烧开水后,温度很高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即“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故D说法错误,故选D。

3.【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了液体沸腾的条件。

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在时间一定时,可以节省燃料,C对。

4.【解析】选C。

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用眼睛看不到;生活中所见的“白气”都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于空中形成的;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温度低,冰棍周围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就液化成小水滴,所以冰棍周围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壶外的温度比壶内温度低,壶嘴喷出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故选C。

5.【解析】选D。

夏天轿车内是冷空调,温度低,轿车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轿车内是热空调,温度高,轿车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6.【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断和特点,露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答案:液化放
7.【解析】本题考查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分别为液体的温度、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液体的表面积,因此要想探究与液体种类有关就要保证这三个因素相同。

答案: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8.【解析】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1)水壶烧水时壶嘴所冒的“白气”是液态的,热水容易汽化形成更多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后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即“白气”实际上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2)液化石油气就是利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液化可以大大地减小体积,节省空间。

答案: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9.【解析】浴室内水蒸气非常多,镜子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转化为液态,即小水滴附着在镜面上,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这一过程是液化过程;附着在镜面上的“白雾”是小水滴,接通电源后,金属薄片发热,小水滴吸热,产生汽化现象,小水滴由液态变为气态,故镜子保持清晰明亮。

答案:浴室内镜子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成小水滴,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镜面背后的镍铬金属薄片的电路接通电源一会儿后,镜子的温度升高,镜面上的“白雾”加速蒸发,变成气态,回到空气中,从而使镜子保持清晰明亮。

10.【解析】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96℃。

图乙中,A图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变大,说明水在不停地汽化,所以A图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由丙图知水被加热时水温不再升高的温度为98℃,故水的沸点为98℃,水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加热,故沸腾时吸热;“白气”是液态的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答案:(1)96 A (2)98 (3)吸收不变(4)液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