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测试题
汽化和液化汽化练习题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汽化和液化汽化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 属于汽化的是( )A.铁块化成铁水 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C.湖水表面结冰 D.冬天,屋檐下的冰凌2. 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如图所示主要用来探究( )A.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3.下列四个实验中, 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A.给盛水的饮料瓶加上盖 B.冬天用热水拖洗地板C.将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冷藏 D.冬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4. 在炎热的夏天, 广州气温有时高达35 ℃, 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 感到凉爽,是因为( )A.电风扇吹出的风, 能够降低气温 B.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C.电风扇吹出的风, 能吸收人体的能量 D.电风扇吹出的风, 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5. 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 它的头部发热, 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在火箭头部涂一层特殊材料, 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进而汽化, 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 这是因为( )A.熔化和汽化都要吸热 B.熔化和汽化都要放热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互相抵消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互相抵消6. 室内温度为20℃,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 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 下列图中的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7. 在一些洗手间里装有热风干手器, 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
如图所示, 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 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②减小液体的表面积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8. 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 如图所示, 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 碗中的水( )A. 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9. 物质从____态变成____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可打印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可打印以下是一系列可打印的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1. 汽化与液化的基本概念a. 什么是汽化?b. 什么是液化?c. 汽化和液化之间有什么区别?2. 与汽化相关的公式和计算题a. 根据公式 Q = m * L,计算物质从液体到气体的汽化热量。
b. 如果一瓶液体的质量为 200g,汽化热量为 40 J/g,计算它的汽化热量。
c. 一瓶水在 100℃时进行汽化,它的汽化热量为 2260 J/g,计算需要多少热量来将水汽化。
3. 与液化相关的公式和计算题a. 根据公式 Q = m * L,计算物质从气体到液体的液化热量。
b. 如果一个物质的质量为 300g,液化热量为 30 J/g,计算它的液化热量。
c. 某个气体在 50℃时进行液化,它的液化热量为 1500 J/g,计算需要多少热量将气体液化。
4. 实际应用题a. 为什么容易在高原地区煮面时,水煮沸所需要的时间较长?b. 为什么高山上的水会更快沸腾?5. 探究题a. 研究不同液体的汽化热量,设计实验并记录数据。
b. 探究不同气体的液化热量,设计实验并记录数据。
6. 思考题a. 除了热量,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汽化和液化?b. 汽化和液化与物质内部结构有什么关系?请注意,以上题目的回答部分不再进行展示。
您可以点击链接下载可打印版的练习题,并根据需要进行解答。
下载链接:(这里不附加实际链接,请自行提供可打印的练习题文件,并将连续字数适当增加)。
希望这些练习题可以帮助您提高对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的理解,并巩固相关知识。
祝您学习进步!。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1. 问题一某物质在物理实验室中的温度为20℃,将该物质加热至80℃时,温度恒定,这时物质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答案:20℃至80℃之间的温度范围是液体的沸点范围,所以该物质在80℃时处于沸腾状态。
当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时,液体内部的分子快速运动,形成大量的蒸汽,并从液体表面逸出。
此时,液体表面和蒸汽之间的转化速率相等,物质处于沸腾状态。
2. 问题二某种液体的沸点为50℃,若将其温度降至35℃,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答案:将液体的温度降至低于沸点的温度(50℃),液体会逐渐冷却,温度降至35℃时发生液体转化为固体的相变,即发生凝固。
凝固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当温度降低到液体的凝固点以下时,物质内部的分子开始减速,逐渐静止,形成固体。
3. 问题三将50℃的水放置在开放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的水位会有何变化?为什么?答案:50℃的水放置在开放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水的水位会逐渐下降。
这是由于水在高温下发生汽化,水分子获得较高的能量,部分水分子从液体表面逸出,形成水蒸气。
由于水蒸气的密度较小,所以水蒸气会升腾至空气中,导致水位下降。
4. 问题四某种液体在常温下是固体,但当温度升至50℃以上时,该物质会变成液体。
请问这种物质经历了什么过程?答案:该种物质在常温下为固体,当温度升至50℃以上时,固体会发生熔化,即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熔化是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相变过程。
当温度升高到熔点时,物质内部的分子开始增加振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物质由固态的有序结构转变为无序结构,变成液体。
5. 问题五某种液体在室温下为气体,若将这种气体贮存在密封的容器中,温度会有何变化?为什么?答案:将室温下的该种液体贮存在密封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会逐渐上升。
这是由于密封容器内的气体处于一个封闭环境中,气体分子不断与容器壁碰撞并弹回,形成来回运动。
由于气体分子不断碰撞壁后弹回,分子的动能会不断增加,从而使得气体温度升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回顾一、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吸热。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放热。
二、汽化的两种方式1.沸腾:达到一定温度,在液体和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①沸腾的特点:液体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②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持续吸热。
③沸点的影响因素:液体的质量,气压。
A:标准大气压B:增大气压C:增加水的质量D:减小气压,增加水的质量2.蒸发: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缓慢的汽化现象。
①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液体表面积,液体温度,空气流速。
三、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
如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2.压缩体积。
如煤气罐中的液化气。
3.“白气”是高温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空气液化的现象。
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B.将新采摘的辣椒放在阴凉处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用笤帚把地上的水向周围扫开2.“响油鳝糊”是苏州传统名菜之一。
“响油”,取意热油浇在鳝糊表面上“嗤啦”作响,让人感觉妙趣横生。
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响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鳝糊向热油放热B.油浇在鳝糊上后急剧沸腾C.鳝糊中的水分急剧沸腾D.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高3.如图所示是吐鲁番流行使用的坎儿井结构,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透。
其中暗渠即地下水道,是坎儿井的主体,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井内的水在夏季约比外界低5~10℃,以下关于坎儿井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在地下主体水道流动时,减小了水流动时候的表面积B.井内的水温比外界低,减少了水的蒸发C.主体水道深埋地下,减少了由于空气流动带来的水蒸发D.由于井内温度低,水在流动过程中没有汽化4.耍杂表演赤手从沸腾“油锅”中取物,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B.这是可能的,油里面加了醋,醋使得油的沸点大大降低C.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D.这是可能的,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5.如图是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和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时的情景,对于这两种“白气”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熔化形成的B.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C.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汽化形成的D.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6.小明在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要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选择()A.甲和乙B.甲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丙7.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初三物理汽化和液化试题

初三物理汽化和液化试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零下18℃的液体不能发生汽化现象B.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答案】C【解析】A.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所以零下18℃的液体也可以发生汽化(蒸发)现象,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扩散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
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不一定是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是小水珠,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水变为水蒸气后液化水蒸气变为小水珠形成“白气”,故C正确,符合题意;D.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凝华,凝华需要放热。
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处遇冷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考点】汽化、凝华、分子运动论。
2.小明从冰箱内拿出一杯自制的冰淇淋,过了一会儿,杯的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发生了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一现象的发生需要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答案】液化;放出.【解析】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存在,在一定条件下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
杯的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沾在杯外壁上,液化放出热量。
【考点】物态变化及其应用3.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A.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答案】C【解析】物理中的“白气”都是小水珠,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但不同的“白气”来源于不同位置的水蒸气液化,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棒冰周围的冷空气液化而成的;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是从人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而形成的.答案选C【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4.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冰箱”,水通过毛巾从从铁片上面的水盆渗透到下面的水盆中,毛巾上的水会(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吸热使箱内的温度降低,这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初中物理液化和汽化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初中物理液化和汽化基础测试卷含答案初中物理液化和汽化基础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汽化的是( )A.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B.洗过的湿衣服被晾干C.水沸腾时壶口冒“白气”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答案: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汽化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A.秋日清晨,小草上霜的形成B.细雨过后,山涧中雾的形成C.寒冷冬天,地面上冰的形成D.炎热夏日,泼洒的水迅速干了答案: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物态变化3.加油站常年挂着“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汽化 B.液化C.凝华D.升华答案: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物态变化4.运动员关节扭伤后,马上给他喷涂一种雾状的东西。
那是什么呢?原来那是极易挥发的液态氯乙烷,用它作麻醉剂可使运动员的皮肤迅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A.汽化吸热B.升华吸热C.凝固放热D.熔化吸热答案: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物态变化5.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记录明显错误的是第6min的数据B.从第4min起,水仍然吸热C.若第8min后继续对水加热,水温将保持不变D.实验时,水的沸点是98℃答案: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水的沸腾6.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CD 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10℃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答案: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熔化凝固图象7.宋代文豪范成大到峨眉山旅游时,发现在山顶“煮米不成饭”,这是由于山顶( )A.气压大沸点高B.气压大沸点低C.气压小沸点高D.气压小沸点低答案: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沸点和气压的关系8.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沸腾需要吸热,蒸发不需要吸热B.蒸发和沸腾都只发生在液体表面C.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D.蒸发和沸腾都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答案: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蒸发和沸腾9.下列做法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A.将葡萄放在通风处晒制葡萄干B.夏天扇扇子会感觉到凉爽C.将洗过的衣服在阳光下晾晒D.把瓶里剩下的“二锅头”酒用瓶盖盖好答案: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0.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到白雾。
初二物理有关汽化液化练习题

初二物理有关汽化液化练习题1. 如果将100g的水加热到100°C,然后一直保持温度不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将所有水变成水蒸气?2. 一瓶装有1000毫升的液体,该液体的沸点是80°C,如果将它放在室温下,大约需要多久才能完全汽化?3. 某个物体的沸点是40°C,如果室温是20°C,那么请问该物体在室温下是处于液态还是气态?4. 在压强为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液体的沸点通常较高。
请解释原因。
5. 下列哪种物质是通过凝固过程从气体转变为固体状态的?a) 水b) 汞c) 溴d) 液氮6. 在什么情况下,物质从液态直接转变为气体,而不经过固态?7. 水的沸点为100°C,如果海拔较高,气压会下降。
那么在位于海拔较高的地方,水会在什么温度下沸腾?8. 某种液体的沸点为200°C,如果将它放在真空容器中,该液体会在什么温度下开始汽化?9. 冰块在何种情况下会立即从固态转变为气态?10. 某个液体的沸点为50°C,如果将其放在温度为70°C的房间中,该液体的状态是液态、气态还是固态?解答:1. 要将100g的水加热到100°C,然后转化为水蒸气,需要的时间取决于加热的功率和加热设备的效率。
一般来说,在标准条件下,加热速率为1°C/min。
因此,需要大约100分钟,即1小时40分钟。
2. 根据气化速率的公式,液体变为气体所需时间取决于液体的蒸发速率、液体的体积和环境温度。
在室温下,液体蒸发的速率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汽化。
根据经验值,通常需要2-3小时。
3. 室温为20°C,低于该物体的沸点40°C,因此该物体在室温下处于液态。
4. 液体的沸点取决于环境的压强。
在标准大气压下,液体的分子间距较近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需要更高的温度来克服分子引力,使液体转变为气体。
5. c) 溴是通过凝固过程从气体转变为固体状态的物质。
3.3汽化和液化—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测试题(含解析)

3.3汽化和液化—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随堂小测1.下列现象由液化产生的是( )A.吉林雾凇B.草上露珠C.浓雾消散D.冰雪融化2.下列生活中的一些措施,能加快蒸发的是( )A.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C.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D.把水果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保存3.冬天,人们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
下列对这两次“白气”产生的原因( )A.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B.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C.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液化产生的D.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汽化产生的4.从水里游泳上岸,感觉有点冷,这主要是因为身上的水( )A.液化,放热B.汽化,放热C.液化,吸热D.汽化,吸热5.如图所示,容器A中装有水,在水中放入另一个小桶B,B中也装有水,给容器A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继续加热,A、B中的水同时沸腾B.继续加热,B中的水先沸腾C.继续加热,A中的水沸腾,B中的水不能沸腾D.A、B中的水均不能沸腾6.如图所示,空调利用了一种叫做R﹣134a冷媒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冷媒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循环,把室内的热“搬运”到室外。
关于这种空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液态冷媒在室内挂机的蒸发器中汽化吸收热量B.气态冷媒在室外主机的冷凝器中液化放出热量C.空调的室内机安装在房间的上方对室内制冷效果更好些D.当空调温度调的特别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房间窗户内侧会出现“白雾”7.在烧瓶中注入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及结论判断中,正确的是( )A.烧瓶内的水不会沸腾B.烧瓶内的水重新沸腾C.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无关D.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的气压减小而升高8.使气体液化可采用降低温度和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两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