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课后习题的答案(中文版)!! 30

合集下载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32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一、概念题1.贸易政策(trade policy)答:贸易政策指直接影响一国进口或出口物品与劳务量的政府政策。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它是为国家最高利益服务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反映。

它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国别对外贸易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同时它也反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反映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力量和地位,另外它还受到一国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有两种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2.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答:资本外逃指出于安全或保值方面的考虑,短期资本持有者迅速将其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行为或过程。

引起资本外逃的具体原因有三种:①一国政局动荡不稳,资本外逃以求安全。

②一国国内经济情况日益恶化,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其货币可能发生贬值,资本逃至币值稳定的国家以期保值。

③一国加强外汇管制或颁布新法,使资本使用受到限制或资本收益减少,资本外逃以免遭受损失。

在本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欧美等国家曾出现过大规模的资本外逃现象。

近年来,发生大量资本外逃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债务负担沉重,国际收支状况不断恶化以及国内政局动荡。

资本外逃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稳定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它将降低该国的国内储蓄水平,从而造成投资下降和生产萎缩;它将加剧国际收支逆差,从而引起外汇储备的减少和国际清偿能力的恶化;大量资本外逃时,如果一国试图维持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水平,势必引起外债负担的迅速积累。

因此,防止资本外逃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复习题1.说明可贷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

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efficiency)答:效率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反之,比值小,效率就低。

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或投入,提高收益或产出。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课后习题的答案(中文版)!! 30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课后习题的答案(中文版)!! 30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课后习题的答案(中文版)!!练习题1、任何一个所得税表都体现了两种税率——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题中的表见课本12章)a、平均税率定义为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收入。

对表12—7中的比例税制来说,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多少?在累退税制和累进税制中相对应的平均税率是多少?答:从表12—7中很容易看出,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都是25%。

在累退税制中,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30%,25%,20%。

在累进税制中,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20%,25%,30%。

b、边际税率定义为额外收入支付的税收除以增加的额外收入。

计算比例税制下,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的边际税率。

计算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的边际税率。

计算累退税制和累进税制下相对应的边际税率答:(1)比例税制。

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2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25/5=0.25,即25%。

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2.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2.5/10=0.25,即25%。

(2)累退税制。

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0.2,即20%。

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10=0.15,即15%。

(3)累进税制。

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5=0.3,即30%。

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3.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3.5/10=0.35,即35%。

c、描述这三种税制中每一种的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某人在决定是否接受工资比目前工作略高一点的工作时,哪一种税率更适用?在判断税制的纵向平等时,哪一种税率更适用?答:在比例税制下,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相等,且都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七版答案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七版答案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七版答案【篇一:平狄克第七版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中文)】> 1.市场是通过相互作用决定一种或一系列产品价格的买卖双方的集合,因此可以把市场看作决定价格的场所。

行业是出售相同的或紧密相关的产品的厂商的集合,一个市场可以包括许多行业。

2.评价一个理论有两个步骤:首先,需要检验这个理论假设的合理性;第二,把该理论的预测和事实相比较以此来验证它。

如果一个理论无法被检验的话,它将不会被接受。

因此,它对我们理解现实情况没有任何帮助。

3.实证分析解释“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分析解释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对供给的限制将改变市场的均衡。

a中包括两种分析,批评这是一种“失败的政策”——是规范分析,批评其破坏了市场的竞争性——是实证分析。

b向我们说明在燃油的配给制下总社会福利的被损坏——是实证分析。

4.由于两个市场在空间上是分离的,商品在两地间的运输是套利实现的条件。

如果运输成本为零,则可以在oklahoma购买汽油,到new jersey出售,赚取差价;如果这个差价无法弥补运输成本则不存在套利机会。

5.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与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鸡蛋的实际价格从1970年至1985年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而导致鸡蛋需求的减少,同时也因为生产成本的降低。

在这两种因素下,鸡蛋的价格下降了。

大学教育的实际价格的升高,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获得大学教育而导致需求提高,同时教育的成本也在升高。

在这两方面因素作用下,大学教育费用提高了。

6.日圆相对美圆来说,价值升高,升值前相比,兑换同样数量的日圆需要付出更多的美圆。

由汇率的变化引起购买力的变化,在日本市场出售的美国汽车,由于美圆贬值日圆升值,持有日圆的消费者将较以前支付较底的价格;而在美国市场出售的日本汽车,由于日圆升值美圆贬值,持有美圆的消费者将面对较以前提高的价格。

4.长期弹性和短期弹性区别在于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映速度以及可获得的替代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文答案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文答案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文答案【篇一: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第6、7版】txt>复习题1、由于整个经济的事件产生于许多家庭与许多企业的相互作用,所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必然是相互关联的。

当我们研究整个经济时,我们必须考虑个别经济行为者的决策。

由于总量只是描述许多个别决策的变量的总和,所以宏观经济理论必然依靠微观经济基础。

2、经济学家是用模型来解释世界,但一个经济学家的模型往往是由符号和方程式构成。

经济学家建立模型有助于解释gdp、通货膨胀和失业这类经济变量。

这些模型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略去无关的细节而更加明确地集中于重要的联系上。

模型有两种变量: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一个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3、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价格迅速变动使得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即市场走向供求均衡。

这种假设称为市场出清。

在回答大多数问题时,经济学家用市场出清模型。

持续市场出清的假设并不完全现实。

市场要持续出清,价格就必须对供求变动作出迅速调整。

但是,实际上许多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

虽然市场出清模型假设所有工资和价格都是有伸缩性的,但在现实世界中一些工资和价格是粘性的。

明显的价格粘性并不一定使市场出清模型无用。

首先偷格并不总是呆滞的,最终价格要根据供求的变动而调整。

市场出清模型并不能描述每一种情况下的经济,但描述了经济缓慢地趋近了均衡。

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我们在几十年中所观察到的实际gdp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数据"复习题1、gdp既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收入,又衡量对经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gdp能同时衡量这两件事,是因为这两个量实际上是相同的: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这个事实又来自于一个更有基本的事实:由于每一次交易都有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所以,一个买者支出的每一美元必然成为一个卖者的一美元收入。

2、cpi衡量经济中物价总水平。

它表示相对于某个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价格的同样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现期价格。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答案完整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课后答案完整

23章答案一、概念题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答:微观经济学指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的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市场经济中的单个消费者(或称家户、家庭)和生产者(或称厂商、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他们的消费决策或生产决策,来说明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进而说明稀缺性的资源如何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目的是为了论证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机制。

因此,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主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概括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其基本假设为:(1)经济行为个体是进行自由的、分散化决策的理性经济人,即消费者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2)完全竞争和完全信息。

微观经济学从这两个基本假定出发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就构成了它的主要内容,具体地,它包括:① 供求规律;② 消费者行为理论,它构成消费品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③ 生产者行为理论或厂商理论,它构成消费品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④ 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理论或分配理论;⑤ 一般均衡理论;⑥ 福利经济学;⑦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答:宏观经济学是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的,指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文答案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文答案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文答案【篇一: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第6、7版】txt>复习题1、由于整个经济的事件产生于许多家庭与许多企业的相互作用,所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必然是相互关联的。

当我们研究整个经济时,我们必须考虑个别经济行为者的决策。

由于总量只是描述许多个别决策的变量的总和,所以宏观经济理论必然依靠微观经济基础。

2、经济学家是用模型来解释世界,但一个经济学家的模型往往是由符号和方程式构成。

经济学家建立模型有助于解释gdp、通货膨胀和失业这类经济变量。

这些模型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略去无关的细节而更加明确地集中于重要的联系上。

模型有两种变量: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一个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3、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价格迅速变动使得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即市场走向供求均衡。

这种假设称为市场出清。

在回答大多数问题时,经济学家用市场出清模型。

持续市场出清的假设并不完全现实。

市场要持续出清,价格就必须对供求变动作出迅速调整。

但是,实际上许多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

虽然市场出清模型假设所有工资和价格都是有伸缩性的,但在现实世界中一些工资和价格是粘性的。

明显的价格粘性并不一定使市场出清模型无用。

首先偷格并不总是呆滞的,最终价格要根据供求的变动而调整。

市场出清模型并不能描述每一种情况下的经济,但描述了经济缓慢地趋近了均衡。

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我们在几十年中所观察到的实际gdp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数据复习题1、gdp既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收入,又衡量对经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gdp能同时衡量这两件事,是因为这两个量实际上是相同的: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这个事实又来自于一个更有基本的事实:由于每一次交易都有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所以,一个买者支出的每一美元必然成为一个卖者的一美元收入。

2、cpi衡量经济中物价总水平。

它表示相对于某个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价格的同样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现期价格。

曼昆版经济学原理第七版课后题及答

曼昆版经济学原理第七版课后题及答

1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C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并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

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C.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中的投资,因为销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的存货投资是负的,因而减少了当期的GDP。

C.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非耐用品类中。

D.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

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

E.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xx红酒。

答:我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F.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

答: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增加了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本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NX增加2.GDP组成部分中的“政府购买”并不包括用于社会保障这类转移支付的支出。

想想GDP的定义,解释为什么转移支付不包括在政府购买内?答:因为转移支付并不是要交换现在生产的物品或劳务,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转移支付就像税收和回扣一样。

转移支付和税收一样改变了家庭收入,但并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

由于GDP是要衡量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从物品与劳务的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所以,不把转移支付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6.考虑以下xxGDP的数据:A.1996年到1997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多少?(注意: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百分比的变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课后习题的答案(中文版)!!
练习题1、任何一个所得税表都体现了两种税率——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题中的表见课本12章)a、平均税率定义为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收入。

对表12—7中的比例税制来说,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多少?在累退税制和累进税制中相对应的平均税率是多少?答:从表12—7中很容易看出,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都是25%。

在累退税制中,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30%,25%,20%。

在累进税制中,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20%,25%,30%。

b、边际税率定义为额外收入支付的税收除以增加的额外收入。

计算比例税制下,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的边际税率。

计算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的边际税率。

计算累退税制和累进税制下相对应的边际税率答:(1)比例税制。

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2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25/5=0.25,即25%。

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2.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2.5/10=0.25,即25%。

(2)累退税制。

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0.2,即20%。

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10=0.15,即15%。

(3)累进税制。

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5=0.3,即30%。

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3.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3.5/10=0.35,即35%。

c、描述这三种税制中每一种的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某人在决定是否接受工资比目前工作略高一点的工作时,哪一种税率更适用?在判断税制的纵向平等时,哪一种税率更适用?答:在比例税制下,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相等,且都不随收入变动而变
动。

在累退税制下,平均税率高于边际税率,且都随收入增加而下降。

在累进税制下,平均税率低于边际税率,且都随收入增加而上升。

一般来说,某人在决定是否接受工资比目前工作略高一点的工作时,边际税率更适用,因为边际税率能告诉这个人增加的收入需要交多少税收。

在判断税制的纵向平等时,平均税率更适用,因为平均税率很容易看出收入高的人是否多交了税。

2、给规模经济下定义并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规模经济。

给规模不经济下定义并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规模不经济。

答:规模经济是指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

规模经济的产生是因为较高的产量水平允许在工人中实现专业化,而专业化可以使工人更精通自己的业务。

规模不经济是指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征。

规模不经济的产生是由于任何一个大型组织中固有的协调问题。

企业生产的产量越多,管理团队变得越庞大,管理者压低成本的效率就越低。

3、化肥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市场上的企业在生产产品,但它们现在有经济亏损。

a、与生产化肥的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相比,化肥的价格如何?答:化肥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的企业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价格)来确定产量。

现在它们有经济亏损,说明价格低于平均总成本,但它们并没有退出市场,说明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

价格、成本MC 价格S2 ATCS1 P2AVCP2 P1P1 D 0q1q2产量0Q2Q1数量图14—11典型企业的成本曲线图14—12整个市场的供求图b、并排画出两个图形,说明一个典型企业和市场上现在的状况。

答:图14—11和14—12分别为典型企业的成本图和市场的供求图。

由图14—12可知,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就典型企业而言,此时存在亏损。

c、假设需求或企业的成本曲线都没有变动,解释长期中化肥的价格,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供给量以及市场总供给量会如何变动。

答:由于企业存在亏损,所以部分企业会离开该行业,这导致行业的总供给减少,于是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平移,如图14—12所示。

市场价格一直上升到P2为止,此时边际收益(价格P2)与边际成本相交于
ATC的最低点。

因此,在长期中,化肥的价格上升,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及平均总成本不变,典型企业的供给量增加,市场总供给量减少。

4、Larry、Curly和Moe经营镇里唯一的一个沙龙。

Larry想在不赔钱的情况下尽量多卖饮料,Curly想让沙龙带来尽可能多的收益,Moe想使利润尽量多。

用一个该沙龙的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图形说明每个合伙人各自赞成的价格和数量的组合。

解释原因。

答:价格、成本及收益MCATC PCPM PL MRD 0QMQCQL数量图15—11沙龙的成本和需求曲线由图15—11所示,Larry想在不赔钱的情况下尽量多卖饮料,则他会根据平均总成本定价,此时的价格为PL,产量为QL;Curly想让沙龙带来尽可能多的收益,则他会根据MR=0来确定产量及价格,因为当MR=0时,收益达到最大,此时的价格为PC,产量为QC;Moe想使利润尽量多,则他会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来确定产量及价格,此时的价格为PM,产量为QM。

5、一家出版公司面临一位著名作家的下一部小说的以下需求表:价格(美元)需求量(本)1000 90100000 80200000 70300000 60400000 50500000 40600000 30700000 20800000 10900000 01000000 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200万美元,印刷一本书的边际成本是不变的10美元。

a、计算总收益、总成本和每种数量时的利润。

出版社选择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多少?它收取的价格是多少?答:表15—1列出了每种数量的总收益、总成本、利润、边际收益及边际成本。

从该表可以看出,出版社选择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500000本,它收取的价格是50元每本。

表15—1 价格需求量总收益总成本利润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美元)(万本)(万美元)(万美元)(万美元)(美元)(美元)10000200–200––9010900300600901080201600400120070107030210050016005010 60402400600180030105050250070018001010406024008001600–1010 307021009001200–3010 208016001000600–5010 10909001100–200–7010
010001200–1200–9010 b、计算边际收益。

(回想一下,MR=ΔTR/ΔQ。

)然后比较边际收益与价格?解释原因。

答:在表15—1中列出了每种数量的边际收益,它们小于所对应的价格。

该出版社是一个垄断者,它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当增加销售量时,它不仅将降低对所销售的每一本书收取的价格,而且,这种价格下降减少了它已经卖出的各单位的收益。

因此,垄断者的边际收益小于其价格。

c、画出边际收益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

在哪个数量时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相交?这一交点表示什么?答:图15—3画出了出版社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及需求曲线。

在500000本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交,这一点表示利润最大化。

成本和收益(美元)100 无谓损失50 MR 10MC D 05000001000000数量(本)图15—3出版社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及需求曲线d、在你的图中,用阴影表示无谓损失。

用文字解释该阴影代表什么。

答:图中阴影部分是垄断造成的无谓损失。

垄断者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确定产量和价格,从图中可以看出,垄断者收取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此时,一些潜在的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高于其边际成本,但低于垄断者的价格,于是,这些消费者最终不购买物品。

因为这些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大于生产这些物品的成本,所以这个结果是无效率的。

因此,垄断定价使一些对双方有益的交易无法进行,从而产生了无谓损失。

e、如果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300万美元而不是200万美元,这将如何影响出版社关于收取的价格的决策?答:如果出版社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300万美元,虽然总成本增加了,但这并不影响出版社关于收取的价格的决策,因为此时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都没有发生变化。

唯一的变化就是,出版社的利润减少了。

f、假设出版社的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关注经济效率最大化。

那么它对这本书收取的价格是多少?在这种价格时能获得多少利润?答:如果出版社关注经济效率最大化,那么它会以边际成本定价,即对每本书收取10美元。

在这一价格下,出版社的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

根据表15—1,出版社
亏损200万美元。

6、解释为什么垄断者的产量总是在需求曲线富有弹性的范围内。

(提示:如果需求缺乏弹性,而且企业提高价格,总收益和总成本会发生什么变动?)答:因为企业的总收益为TR=PQ 所以其边际收益MR===(*)其中ed=(点弹性公式)根据(*)可知,当01时,MR>0 当ed=1时,MR=0 价格BMC EA MR需求0Q1C数量图15—13 根据上图可知,当00,也就是说,需求曲线BA部分的弹性大于1;当Q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