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排放标准
国家废气排放标准表pm2.5 so2

国家废气排放标准表在当前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各国纷纷加强环保政策,其中废气排放标准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空气质量一直备受关注。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废气排放标准,其中包括对PM2.5和SO2的限制。
本文将就国家废气排放标准表中的PM2.5和SO2进行详细介绍。
一、PM2.5排放标准1. PM2.5的定义PM2.5是大气中颗粒物的一种,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由于其微小的粒径,PM2.5能够悬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
2. 国家标准根据国家环保部门发布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工业排放的PM2.5进行了严格限制。
具体而言,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PM2.5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达到环保要求。
3. 监测与处罚为了确保工业企业排放的PM2.5不超标,国家建立了相应的监测体系,定期对各地的大气质量进行检测。
对于排放超标的企业,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罚款、停产整治等。
二、SO2排放标准1. SO2的定义二氧化硫(SO2)是一种有毒气体,是许多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物,也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废气。
SO2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眼睛有严重危害,对植物和建筑物也有腐蚀作用。
2. 国家标准根据《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工业企业排放的SO2进行了严格限制。
规定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应当达到的SO2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3. 监测与治理国家环保部门建立了SO2排放监测系统,对工业企业的废气排放进行实时监测。
对于超标排放的企业,将要求其立即采取措施降低排放,并进行整改,如果情节严重将会面临停产整治等严厉处罚。
结论国家废气排放标准表中的PM2.5和SO2排放标准,是保护大气环境和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
各地区各部门应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从根本上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
工业企业应加强自身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气排放,推动绿色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标准

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标准有机废气的无组织排放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这种无组织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了减少有机废气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标准。
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废气排放浓度限值和排放总量限值。
废气排放浓度限值是指废气中某种有机物的浓度不能超过一定限值,以确保排放废气的质量符合环境要求。
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不同有机物的浓度限值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会根据有机物的毒性、挥发性等因素进行设定,并要求企业在排放前对废气进行必要的处理。
排放总量限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排放的废气总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限值。
这是为了控制大气中有机物总量的累积,避免对环境产生过大的影响。
排放总量限值一般会根据企业规模、工艺技术、污染物种类等因素进行设定,强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有机废气的产生。
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环保部门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有机废气排放的标准和要求,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企业应主动采取措施,通过改进工艺、安装废气处理设施等方式减少有机废气的产生和排放。
环保部门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格企业。
有效的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的制定可以推动企业改进工艺技术,减少有机废气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标准的执行可以强制企业使用废气处理设施,提高废气处理效率,减少有机废气的排放浓度。
最后,标准的执行可以促使企业增加环保投入,加强环保管理,提升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在制定和执行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标准的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科学性、切实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科学性是指标准需要以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综合考虑有机物的毒性、挥发性等因素,确保标准合理可行。
各类废气分类及排放标准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二册 大气和废气部分 国家环境保护局(1986)年
室内空气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标准GB/T17097-1997
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卫生标准GB/T17096-1997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卫生标准GB/T17097-1997
90
氯化氢
离子色谱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
25~1000 mg/m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HJ/T 27-1999
无组织排放0.05 mg/m3有组织排放0.9mg/m3
91
沥青烟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的测定 重量法 HJ/T 45-1999
废气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
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1996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0.03mg/100 cm2碱片·d (以SO3计)
85
铬酸雾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HJ/T 29-1999
无组织排放5×10-4mg/m3有组织排放 5×10-3mg/m3
86
硫化氢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
0.001 mg/m3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T17095-1997
各类废气分类及排放标准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二册 大气和废气部分 国家环境保护局(1986)年
室内空气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标准GB/T17097-1997
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卫生标准GB/T17096-1997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卫生标准GB/T17097-1997
1.7~2000mg
92
汞
冷原子吸收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
0.01~30 mg/m3
93
总烃
环境空气 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15263-94
0.14mg/m3
94
甲烷
气相色谱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
0.14 mg/m3
二甲苯≤70 mg/m3乙酸乙酯≤589.5mg/m3
印花乙醇≤0.04mg/m3油烟≤40mg/m3(布印)
甲醇≤2mg/m3非甲烷总烃(0.12—32mg/m3)
适合用活性炭工艺:
复合涂层植绒涂料砂洗
废气排放标准汇总
序号
项目名称
依据的标准名称、代号(含年号)
限制范围或说明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定型机颗粒物≤30 mg/m3油烟≤40mg/m3
复合丙酮≤261 mg/m3
涂层甲苯≤40mg/m3丁酮≤153 mg/m3
植绒甲醛≤25mg/m3颗粒物(绒毛尘)≤120mg/m3
烫金丁酮≤153mg/m3
涂料二甲苯≤70mg/m3醋酸丁酯≤585.9mg/m3
家 具甲苯≤40mg/m3粉尘(颗粒物)≤120mg/m3
各类废气分类及排放标准

各类废气分类及排放标准定型机颗粒物≤30 mg/m3油烟≤40 mg/m3复合丙酮≤261 mg/m3涂层甲苯≤40 mg/m3丁酮≤153 mg/m3植绒甲醛≤25 mg/m3颗粒物(绒毛尘)≤120 mg/m3烫金丁酮≤153 mg/m3涂料二甲苯≤70 mg/m3醋酸丁酯≤585.9 mg/m3家具甲苯≤40 mg/m3 粉尘(颗粒物)≤120 mg/m3二甲苯≤70 mg/m3乙酸乙酯≤589.5 mg/m3印花乙醇≤0.04mg/m3 油烟≤40mg/m3(布印)甲醇≤2mg/m3非甲烷总烃(0.12—32mg/m3) 适合用活性炭工艺:复合涂层植绒涂料砂洗废气排放标准汇总序号项目名称依据的标准名称、代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废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1996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试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二册大气和废气部分国家环境保护局(1986)年室内空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标准GB/T17097-1997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卫生标准GB/T17096-1997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卫生标准GB/T17097-1997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T17095-1997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GB/T16127-199576 一氧化碳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2 mg/m377 氮氧化物空气质量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GB8969-880.01mg/m3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 Saltzman法GB/T 15436-19950.015 mg/m378 二氧化氮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法GB/T 15435-19950.015~2.0 mg/m379 氨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GB/T 14668-930.5 mg/m380 氰化氢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HJ/T28-1999无组织排放2×10-3mg/m3有组织排放0.09mg/m381 臭氧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15437-19950.03~1.200mg/m382 氟化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氟离0.18μg/dm3·d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物子选择电极法 GB/T15433-1995环境空气氟化物质量浓度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15434-19950.5μg/m3离子选择电极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1~1000mg/m383 二氧化硫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262-940.007 mg/m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 HJ/T 56-2000100~6000 mg/m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15~14300 mg/m3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电位电解法 HJ/T57-200084 硫酸盐化速率碱片-铬酸钡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3mg/100 cm2碱片·d (以SO3计)85 铬酸雾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HJ/T 29-1999无组织排放5×10-4mg/m3有组织排放 5×10-3mg/m386 硫化氢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01 mg/m387 硫酸雾二乙胺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0.0005mg/m3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境保护局(1990年)88 二硫化碳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33 mg/m389 氯气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HJ/T30-1999无组织排放0.03mg/m3有组织排放0.2mg/m390 氯化氢离子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25~1000 mg/m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HJ/T 27-1999无组织排放0.05mg/m3有组织排放0.9mg/m391 沥青烟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的测定重量1.7~2000mg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法 HJ/T 45-199992 汞冷原子吸收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1~30 mg/m393 总烃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5263-940.14mg/m394 甲烷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14 mg/m395 非甲烷总烃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T38-19990.12~32 mg/m396 苯系物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1×10-3~2.0×10-3mg/m3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气相色谱法 GB/T14677-93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 苯、甲苯0.5 mg/m3二甲苯、苯乙烯1.0mg/m397 硝基苯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05mg/m3空气质量硝基苯类 (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测定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T 15501-19956~1000mg/m398 有机硫化物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2 mg/m3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1990年)99 甲醛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5516-19950.5 mg/m3酚试剂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1 mg/m3100 酚类化合物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T32-1999无组织排放0.03mg/m3有组织排放0.3 mg/m3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12 mg/m3101 苯胺空气质量苯胺0.5~600 mg/m3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类类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T 15502-1995102 光气固定污染源排气中光气的测定苯胺紫外分光光度法HJ/T31-1999无组织排放: 0.02mg/m3有组织排放:0.4 mg/m3103 甲醇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甲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T 33-19992 mg/m3104 乙醛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乙醛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T 35-19994×10-2mg/m3105 氯苯类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苯类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T39-1999氯苯0.05 mg/m31,4-二氯苯0.10mg/m31,2,4-三氯苯0.11 mg/m3106 总悬浮颗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0.001mg/m3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粒物GB/T 15432-1995107可吸入颗粒物(PM10)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法 GB 6921-861μg/ m3108 降尘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 GB/T15265-940.2 t/km2·30d109 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 0.2μg/m3110 锌0.3μg/m3 111 铅0.5μg/m3 112 镉0.05μg/m3 113 铬0.4μg/m3 114 锰0.2μg/m3 115 镍0.5μg/m3116 砷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1.6×10-4mg/m3序号名称号(含年号)限制范围或说明《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117烟(粉)尘烟气参数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5468-91烟气温度 -50~10000C烟气含湿量0.1% 烟气动压 0~2000Pa 烟气静压 -10~10kPa 烟气含氧量 0~25% 烟(粉)尘0.4 mg118 林格曼黑度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 5468-910.5级119 饮食业油烟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附录A饮食业油烟采样方法及分析方法 GB 18438-2001(试用)0.01mg/m3120 硫化氢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0.001 mg/m3序号限制范围或说明名称号(含年号)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1990年)。
污水废气国家标准

200
1000
味精、酒精、医药原料药、生物制药、苎麻脱胶、皮革、化纤浆粕工业
100
300
1000
石油化工工业(包括石油炼制)
60
120
-
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
60
120
500
其他排污单位
100
150
500
6
石油类
一切排污单位
5
10
20
7
动植物油
一切排污单位
10
15
100
8
挥发酚
一切排污单位
0.5
0.5
3.9
8.7
15
24
35
8
苯乙烯
15
20
25
30
35
40
60
6.5
12
18
26
35
46
104
排气筒高度, m
标准值(无量纲)
9
臭气浓度
15
25
35
40
50
≥60
2000
6000
15000
20000
40000
60000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0.5**
>6.5(接触时间
≥1.5h)
>5(接触时间
≥1.5h)
56
总有机碳
(TOC)
合成脂肪酸工业
20
40
-
苎麻脱胶工业
20
60
-
其他排污单位
20
30
-
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表1 A级标准
环保废气排放标准

环保废气排放标准一、排放限值环保废气排放标准规定了各种有害气体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这些标准是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控制技术制定的。
在制定排放标准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当地的环境状况、污染物的毒性、排放源的特性等。
二、排放监测为了确保环保废气排放标准的实施,需要对排放源进行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排放量、排放浓度等。
监测结果应定期报告给环境保护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三、环保设施运行企业应当按照环保废气排放标准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环保设施,如废气处理装置、废气收集装置等。
这些设施应当正常运行,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如果设施出现故障或超过标准允许的排放浓度,应当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废气处理技术要求环保废气排放标准对废气处理技术提出了要求。
企业应当根据废气的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如吸附法、催化法、燃烧法等。
处理后的废气应当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五、生产工艺控制环保废气排放标准还对生产工艺控制提出了要求。
企业应当采取合理的生产工艺,减少废气的产生和排放。
同时,还应当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能源进行优化选择,降低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六、管理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确保环保废气排放标准的实施。
这些制度应当包括废气排放的申报、监测、报告、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还应当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遵守标准的企业进行奖励,对违反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
七、违法处罚对于违反环保废气排放标准的企业,应当依法进行处罚。
处罚方式包括罚款、责令停产整顿等。
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环保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行为及时进行处理。
八、环境影响评价为了确保项目的建设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我国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这一制度要求企业在项目开工前,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环保废气排放标准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应当在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环保废气排放标准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废气排放标准汇总

定型机颗粒物≤30 mg/m3,油烟≤40 mg/m3复合丙酮≤261 mg/m3,涂层甲苯≤40 mg/m3, 丁酮≤153 mg/m3植绒甲醛≤25 mg/m3, 颗粒物(绒毛尘)≤120 mg/m3烫金丁酮≤153 mg/m3涂料二甲苯≤70 mg/m3, 醋酸丁酯≤585.9 mg/m3家具粉尘(颗粒物)≤120 mg/m3, 甲苯≤40 mg/m3二甲苯≤70 mg/m3, 乙酸乙酯≤589.5 mg/m3印花甲醇≤190mg/m3,乙醇≤318mg/m3油烟≤40mg/m3(布印)非甲烷总烃≤120mg/m3烟尘≤80mg/m3 二氧化硫≤260mg/m3 酸雾≤45mg/m3氮氧化物≤240mg/m3 乙醛≤125mg/m3适合用活性炭工艺:复合涂层植绒涂料砂洗废气排放标准汇总序号项目名称依据的标准名称、代号(含年号)监控浓度限值(非最大排放浓度)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废气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试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二册大气和废气部分国家环境保护局(1986)年室内空气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卫生标准GB/T17097-1997 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卫生标准GB/T17096-1997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卫生标准GB/T17097-1997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T17095-1997 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GB/T16127-199576 一氧化碳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2 mg/m377 氮氧化物空气质量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GB8969-880.01mg/m3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法GB/T15436-19950.015 mg/m378 二氧化氮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GB/T15435-19950.015~2.0 mg/m379 氨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GB/T 14668-930.5 mg/m380 氰化氢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HJ/T28-1999无组织排放2×10-3 mg/m3有组织排放0.09mg/m381 臭氧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0.03~1.200mg/m3钠分光光度法GB/T 15437-199582 氟化物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15433-19950.18μg/d m3·d环境空气氟化物质量浓度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15434-19950.5μg/m3离子选择电极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1~1000mg/m383 二氧化硫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262-940.007 mg/m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HJ/T 56-2000100~6000 mg/m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 57-200015~14300 mg/m384 硫酸盐化速率碱片-铬酸钡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3mg/100 cm2碱片·d (以SO3计)85 铬酸雾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HJ/T29-1999无组织排放5×10-4 mg/m3有组织排放5×10-3mg/m386 硫化氢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01 mg/m387 硫酸雾二乙胺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005mg/m388 二硫化碳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33 mg/m389 氯气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甲基橙分光光度法HJ/T 30-1999无组织排放0.03 mg/m3有组织排放0.2mg/m390 氯化氢离子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25~1000 mg/m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HJ/T无组织排放0.05 mg/m3有组织排放0.9mg/m327-199991 沥青烟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的测定重量法HJ/T 45-19991.7~2000mg92 汞冷原子吸收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1~30 mg/m393 总烃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5263-940.14mg/m394 甲烷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14 mg/m395 非甲烷总烃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38-19990.12~32 mg/m396 苯系物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4677-931×10-3~2.0×10-3 mg/m3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苯、甲苯0.5 mg/m3二甲苯、苯乙烯 1.0mg/m397 硝基苯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05mg/m3空气质量硝基苯类(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测定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T15501-19956~1000mg/m398 有机硫化物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2 mg/m399 甲醛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 15516-19950.5 mg/m3酚试剂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1 mg/m3100 酚类化合物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T32-1999无组织排放0.03 mg/m3有组织排放0.3 mg/m3气相色谱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0.012 mg/m3101 苯胺类空气质量苯胺类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T0.5~600 mg/m315502-1995102 光气固定污染源排气中光气的测定苯胺紫外分光光度法HJ/T31-1999无组织排放:0.02 mg/m3有组织排放:0.4 mg/m3103 甲醇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甲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33-19992 mg/m3104 乙醛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乙醛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35-19994×10-2 mg/m3105 氯苯类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苯类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39-1999氯苯0.05 mg/m3 1,4-二氯苯0.10 mg/m3 1,2,4-三氯苯0.11 mg/m3106 总悬浮颗粒物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0.001mg/m3107 可吸入颗粒物(PM10)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法GB6921-861μg/ m3108 降尘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GB/T 15265-940.2 t/km2·30d109 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 0.2μg/m3110 锌0.3μg/m3 111 铅0.5μg/m3 112 镉0.05μg/m3 113 铬0.4μg/m3 114 锰0.2μg/m3 115 镍0.5μg/m3116 砷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1990年)1.6×10-4 mg/m3117 烟(粉)尘烟气参数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 5468-91烟气温度-50~10000C 烟气含湿量0.1% 烟气动压0~2000Pa 烟气静压-10~10kPa 烟气含氧量0~25% 烟(粉)尘0.4 mg118 林格曼黑度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 5468-91 0.5级* 119 饮食业油烟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附录A饮食业油烟采样方法及分析方法GB0.01mg/m318438-2001(试用)120 硫化氢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1990年)0.001 mg/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气排放标准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排放的废气也越来越多。
为应对环境
问题,我国对于企业的废气排放都有相应的规定。
废气排放标准就是
其中之一。
它是指污染源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废气时,需要达到的规定
标准。
下面将对废气排放标准进行详细解析。
一、废气排放标准的分类
废气排放标准根据排放源的属性进行分类。
按照排放源类型的不同,分为三种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国家标准适用于各类污染源,包括钢铁、化工、电力、印染、焦化
等产业。
行业标准则是根据特定行业的情况制定的标准。
地方标准适
用于一些地方性企业,如热电厂、水泥厂等。
二、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原则
废气排放标准是根据国内外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污染物特性和目标环境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性质、毒性、浓度、用途、排放方式、地理位置等因素制定的。
对于不同类型的排放源,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原则也有所不同。
一
般而言,工业企业的标准比较严格,而居民区的标准会相对宽松些。
此外,废气排放标准还存在动态性,会不定期地进行修订和完善。
三、废气排放标准的内容
废气排放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污染物种类和浓度限值
各类污染物的种类和限值都在标准中有所规定。
比如,国家废气排
放标准对于许多大气污染物(如SO2、NOx、PM10等)都有详细的限
值要求。
2.测量和监控
废气排放标准还规定了企业在排放废气时必须进行的测量和监控。
企业需要安装相应的在线监测设施,对废气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并进
行数据采样和处理,以确保排放达到标准限值。
3.运维要求
废气排放标准中还有一些对运维过程的规定。
比如,企业需要定期
进行设备检查、维护和清洁,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4.处罚措施
对于在排放过程中违反规定的企业,废气排放标准中也有相应的处
罚措施。
处罚的严格程度通常取决于违法情况的严重程度,包括罚款、停产整顿、关闭等等。
四、废气排放标准的意义
废气排放标准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指导企业正确
地选择和应用减排技术,降低排放废气对环境的危害程度。
此外,废气排放标准还可以规范企业的行为准则,使企业更加自律
和规范,推进企业的环保行动。
五、废气排放标准的问题
尽管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减少企业排放废气对环境的危害度,但是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采用不合规的方法进行排放,导致废气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其次,监管的力度不够,一些企业仍然存在不良的排放行为。
此外,监管部门的人员和专业技术较弱,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最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废气排放标准差距较大,不同标准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统一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六、结论
废气排放标准是保障生态环境、维护人民健康的一项重要举措。
只
有充分认识到废气排放标准的意义,加强监管力度并规范企业行为,
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