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解读——非结合胆红素(IBIL)偏高
胆红素增高的原因

胆红素增高的原因胆红素是一种胆色素,它是胆汁中的主要色素,是黄色的。
它是铁卟啉化合物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毒性大,可引起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不可逆损伤,而且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抑制亚油酸和磷脂的氧化。
胆红素是判断临床黄疸的重要依据,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
总胆红素的正常范围为1.71-17.1μmol/L1-10mg/L直接胆红素的正常范围为0-3.4μmol/L1-4mg/L。
间接胆红素的正常范围为1.7-13.7μmol/L。
胆红素对身体而言是废弃物,但若是血清中胆红素过高时,却透露出肝脏病变或胆管阻塞等异常讯息,血清胆红素的数值的高低代表着异常的严重程度。
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胆囊炎、胆石症等;3见于中毒性或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疽、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
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黄疸、内出血、输血后溶血性黄疽、急性黄色肝萎缩。
1.注重饮食调理胆红素高的调理对于饮食习惯很重要,要注意营养均衡。
同时要注意清淡为主,要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
2.注意充足的休息胆红素高本就表示肝脏受损,身体相对虚弱,所以足够的休息,充足的睡眠很重要。
做到劳逸结合,切忌熬夜等不良作息。
保证肝脏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以便肝细胞的修复,这是胆红素高怎么调养十分重要的一点。
3.保持良好心态胆红素高的调养一定要注意不要被疾病所吓到,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
1、适当控制总热量可使体重保持在正常标准范围。
超重和肥胖者,应控制好每天的进食量,但控制饮食应逐渐进行,可结合运动疗法,每月体重减轻 0.5~l 千克即可。
糖和含糖量较高的糖果、糕点应尽量少吃。
2、少吃高胆固醇食物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皮蛋等应尽量少吃,特别是血浆胆固醇升高者,更应严格控制,但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
蛋黄虽然含胆醇较高,但其中含有卵磷脂,对动脉硬化有防治作用,可以适当食用,但每天不宜超过 2 个。
2023年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 胆红素高的症状-治疗-调养方法

2023年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胆红素高的症状-治疗-调养方法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1.注重饮食调理:胆红素高的调理对于饮食习惯很重要,要注意营养均衡。
同时要注意清淡为主,要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
2.注意充足的休息:胆红素高本就表示肝脏受损,身体相对虚弱,所以足够的休息,充足的睡眠很重要。
做到劳逸结合,切忌熬夜等不良作息。
保证肝脏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以便肝细胞的修复,这是胆红素高怎么调养十分重要的一点。
3.保持良好心态:胆红素高的调养一定要注意不要被疾病所吓到,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
注意事项胆红素偏高患者应饮食宜清淡,且富有营养。
胆红素高的患者是不可以喝酒的。
胆红素高的患者应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
胆红素高的治疗1、红细胞大量破坏当人体红细胞大量破坏时,人体中间接胆红素会增加很多,此时肝脏不能全部转化,导致血液中间接胆红素增高。
此时导致胆红素高的主要病因为:白血病、严重贫血、疟疾、溶血性贫血等。
2、肝脏疾病肝胆关系相当密切,肝胆疾病一般同时出现,肝脏不好的患者在检查时会发现胆红素高。
因为肝脏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转化的场所,肝脏有疾病两种胆红素的转化能力则降低,从而使血液中的胆红素升高;同时肝脏疾病患者直接胆红素排出障碍,逆流入血液中。
胆红素高的肝病患者会导致皮肤黄、尿黄和眼球黄等症状。
3、胆道疾病。
直接胆红素增高常见于胆道疾病,直接胆红素从胆道进入肠道内,胆道受阻,直接胆红素不能顺利进入肠道从而逆流进入血液中,导致胆红素高。
此时导致胆红素高的主要病因为:胆结石、胆管肿瘤、胰头癌等。
4、输血错误如果输血的时候,血型是错误的就会造成溶血的现象,最后会造成胆红素高。
5、新生儿黄疸许多人不懂为什么新生儿会有黄疸,其实是因为新生儿与母亲的血型不合,导致溶血,造成胆红素偏高;同时重生儿先天性胆道畸形也会造成胆红素偏高。
胆红素高的症状胆红素高的患者建议检查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如果这两项升高则需要查明原发病进行保肝等治疗;如果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在正常范围内,胆红素高则暂时不需治疗。
体检报告间接胆红素偏高

关于胆红素人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胆红素增高见于:(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胆囊炎,胆石症等. 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二者的总和。
总胆红素升高就是人们常说的黄疸。
总胆红素偏低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就是面色微黄或苍白,但是否缺铁性贫血还要做进一步检查,红细胞形态、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检查。
厌食的人如果缺锌,也会引起总胆红素偏低。
胆红素偏低的医学参考价值低,对身体没有大的影响。
总胆红素偏低也有可能是检测错误引起的,总胆红素偏低的患者可以再检查一次肝功能,看看是否是检查结果错误引起的。
间接胆红素偏高的危害一:由于间接胆红素是由红细胞产生的,如果间接胆红素偏高,说明红细胞大量的被破坏掉,导致这些间接胆红素不能全部入肝脏,所以有部分留在血中,容易导致溶血性黄疸。
间接胆红素皮偏高的危害二:间接胆红素偏高说明肝细胞受到损伤,没有能力加工间接胆红素,所以间接胆红素偏高,造成肝细胞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偏高.是胆囊有问题,并不是严重偏高,只是偏高可以参考中医调理治疗一下.平时多注意自己的饮食少吃一些辛辣肥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中药方面可以吃些舒肝利胆的药物由此我们可知,间接胆红素偏高与肝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临床检查中如果患者间接胆红素偏高一定要进一步检查肝脏问题,及时找出病因科学有效的采取治疗措施,且不可轻心、大意。
篇二: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直接胆红素高是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胆道梗阻等。
引起的,间接胆红素高是由于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血液中间接胆红素升高超过肝脏转化能力。
体检报告胆红素偏高

体检报告胆红素偏高近年来,随着人们注重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体检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体检报告的内容十分丰富多样,其中胆红素便是大多数人比较关心的指标之一。
胆红素是由血液中的红细胞分解而来的一种黄色物质,它主要由肝脏代谢和排泄。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体内胆红素水平会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然而,如果体检报告显示胆红素偏高,那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胆红素偏高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是一种由于红细胞破裂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增多的疾病。
这种疾病可能是由于体内红细胞过早死亡或者遭受外界因素的损害所导致的。
另外,一些遗传性疾病,如血红蛋白病等,也可能导致胆红素偏高。
此外,肝脏疾病也是胆红素偏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主要器官,如果肝脏受损或者功能异常,就会导致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和排泄,从而引起胆红素偏高。
肝炎、肝硬化、酒精肝等肝脏疾病都可能导致胆红素水平的升高。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外,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引起胆红素偏高。
比如,长期饮食不均衡、过度劳累、药物过敏等都可能对胆红素水平产生影响。
面对体检报告中的胆红素偏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需要找出导致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如果是因为某种疾病导致的,我们应该积极治疗疾病本身,从而恢复胆红素水平到正常范围内。
如果是因为生活习惯和饮食造成的,我们应该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和休息。
此外,我们还可以依靠一些中药调理胆红素水平,如黄芩、柴胡等具有清热、活血的中药。
当然,在使用中药之前,我们一定要咨询医生的建议。
除了治疗和调理,我们还需要重视预防胆红素偏高的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以减少胆红素偏高的风险。
其次,我们应该避免过度劳累和身体疲劳,因为这会导致人体功能下降,不利于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合理用药,在使用药物之前一定要了解其副作用和有无可能引起胆红素偏高的情况。
肝功能检验指标

肝功能检验指标化验检查>>类别列表>> 非结合胆红素(SIB或IBIL)正常范围:小于11.1微摩/升(<0.65毫克/分升)。
检查介绍:总胆红素是由非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组成,非结合胆红素即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严重烫伤、败血症、疟疾、血型不合输血、脾功能亢进、恶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铅中毒、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药物性黄疸、体质性黄疸、哺乳性黄疸等总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和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比值,>35%为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疸;比值<20%为溶血性黄疸。
化验检查>>类别列表>> 结合胆红素(SDB或DBIL)正常范围:小于6.0微摩/升(<0.35毫克/分升)。
检查介绍:未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又称为直接胆红素。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Dubin-Johnson综合征、Rotor综合征。
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增加,为阻塞性黄疽;总胆红素和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为肝细胞性黄疸。
根据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比值,>35%为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疸;比值<20%为溶血性黄疸。
化验检查>>类别列表>> 总胆红素(TBIL或STB)正常范围:3.4~17.1μmol/L。
检查介绍: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中毒性或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疽、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
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黄疸、内出血、输血后溶血性黄疽、急性黄色肝萎缩。
先天性胆红素代谢异常(Crigler-Najjar综合征、Gilbert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果糖不耐受等,以及摄入水杨酸类、红霉素、利福平、孕激素、安乃近等药物特别说明:一般来说小于34μmol/L的黄疸,视诊不易察出,称为隐性黄疽;34~170pmol/L为轻度黄疽;1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340μmol/L为高度黄疸。
体检项目中的异常指标解析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意义和解读

体检项目中的异常指标解析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意义和解读体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及时了解我们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指标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或治疗措施。
其中,血清总胆红素(TBIL)是一个常见的体检项目之一。
本文将解析血清总胆红素的意义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体检报告中的相关指标。
一、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意义血清总胆红素是评价肝胆道功能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指标。
它是由红细胞在衰老和破坏时释放的一种黄绿色衍生物。
正常情况下,肝脏对血液中的胆红素进行代谢和排泄,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然而,当肝脏功能不全或存在其他疾病时,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可能会升高,这暗示着潜在的肝脏疾病或胆道梗阻的存在。
二、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解读在体检报告中,血清总胆红素的测量结果通常以单位"μmol/L"表示。
正常成年人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一般在5-21μmol/L之间。
当测量结果超出这个范围时,需要进一步解读。
1.高于正常范围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如果体检报告中显示的血清总胆红素高于正常范围,并且伴有其他临床症状(如黄疸、尿液变色等),可能意味着存在以下情况之一:- 肝功能不全:肝脏的疾病或损伤可能会导致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例如肝炎、肝硬化等。
- 胆道梗阻:当胆汁无法正常排出时,胆红素不能正常排泄,从而导致血清总胆红素升高。
常见的胆道梗阻疾病包括胆结石或胆管癌等。
- 药物或毒物引起的胆汁淤积:某些药物或毒物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干扰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导致血清总胆红素升高。
如果血清总胆红素升高明显,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低于正常范围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通常比较罕见,并且很少引起症状。
有时,这可能是由于某些遗传性疾病(如Gilbert综合征)或药物的影响所致,导致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能力减弱。
正常情况下,低于正常范围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往往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
体检报告解读——非结合胆红素(ibil)偏高

体检报告解读——非结合胆红素(IBIL)偏高非结合胆红素即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又称为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的相关代谢,您可以按照下面的内容通俗的这样理解。
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通俗的说,胆红素的“前世”是红细胞,红细胞死亡后,就被降解为间接胆红素(之所以称之为间接,是因为它不能溶于水),后者进入肝脏,经处理、转化等一系列的加工,成为了直接胆红素(可溶于水),随胆汁排入胆道,最后随大便排出体外(使大便呈现“黄色”)。
康康在线——非结合胆红素(IBIL)偏高解读间接胆红素(IBIL)偏高见于严重烫伤、败血症、疟疾、血型不合输血、脾功能亢进、恶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铅中毒、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药物性黄疸、体质性黄疸、哺乳性黄疸等。
总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和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比值,>35%为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疸;比值<20%为溶血性黄疸。
建议内科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及治疗。
康康在线——小贴士Q:间接胆红素高吃什么药好?A:单纯的就间接胆红素高点,没太大意义,需要排除溶血性黄疸。
如果总胆红素也正常,那就不用管了。
多喝水,饮食有节,起居有度就可以了,不用吃药。
少喝酒吧,估计是酒量不行,肝脏解毒能力下降引起的,这样药更不能吃了,好好在家清淡饮食一段时间再复查下吧。
Q:间接胆红素高怎么办?A:间接胆红素高除了积极的接受治疗之外,还应注意饮食。
间接胆红素高患者朋友饮食注意事项:1.饮食宜清淡,如豆类制品,鱼类、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E、有较好的抗氧化功能且易消化吸收。
宜多食海鲜、香菇、芝麻、核桃、大枣、瘦肉及动物肝脏等食物。
忌饮酒,忌过多甜食。
饭后宜卧床休息1-2小时,保证肝脏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有利于肝细胞修复。
2.多选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其富含多种维生素,可增加VC含量,促进免疫系统的启动,增加白血球吞噬细菌的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自身的抵抗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
胆红素指标解读

胆红素指标解读
《胆红素指标解读》
胆红素是一种由脾脏分解血红蛋白产生的黄色化合物。
通过检测胆红素的指标,医生可以判断人体的胆红素代谢情况,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胆红素的主要指标有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三个。
总胆红素是指未经结合的胆红素和已经结合的胆红素的总和。
直接胆红素是已经结合在胆汁中的胆红素,而间接胆红素则是尚未结合在胆汁中的游离胆红素。
这些指标各自反映了不同的代谢过程。
胆红素的正常值范围是0.2-1.2 mg/dL。
当胆红素的指标超过这个范围时,可能意味着人体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高总胆红素水平可能是肝病导致的肝功能异常,也可能是溶血性贫血引起的肝脏无法处理大量游离胆红素。
高直接胆红素水平可能暗示胆汁淤积引起的胆管梗阻或肝胆疾病等问题。
而高间接胆红素水平则可能与遗传性疾病、溶血性贫血或药物代谢异常有关。
胆红素指标的解读需要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检测结果来综合考虑。
例如,对于肝病患者来说,如果伴有黄疸等胆红素相关症状,那么胆红素指标的增高很可能与肝功能受损有关。
此时,还需要进一步检查谷氨酸转肽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等指标来评估肝脏功能。
此外,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结果等因素。
总之,胆红素指标的解读是临床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胆红素指标的综合解读,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胆红素代谢异常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胆红素指标的解读必须结合其他相关指标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仅凭胆红素指标来做出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检报告解读——非结合胆红素(IBIL)偏高
非结合胆红素即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又称为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的相关代谢,您可以按照下面的内容通俗的这样理解。
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通俗的说,胆红素的“前世”是红细胞,红细胞死亡后,就被降解为间接胆红素(之所以称之为间接,是因为它不能溶于水),后者进入肝脏,经处理、转化等一系列的加工,成为了直接胆红素(可溶于水),随胆汁排入胆道,最后随大便排出体外(使大便呈现“黄色”)。
康康在线——非结合胆红素(IBIL)偏高解读
间接胆红素(IBIL)偏高见于严重烫伤、败血症、疟疾、血型不合输血、脾功能亢进、恶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铅中毒、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药物性黄疸、体质性黄疸、哺乳性黄疸等。
总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和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比值,>35%为阻
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疸;比值<20%为溶血性黄疸。
建议内科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及治疗。
康康在线——小贴士
Q:间接胆红素高吃什么药好?
A:单纯的就间接胆红素高点,没太大意义,需要排除溶血性黄疸。
如果总胆红
素也正常,那就不用管了。
多喝水,饮食有节,起居有度就可以了,不用吃
药。
少喝酒吧,估计是酒量不行,肝脏解毒能力下降引起的,这样药更不能
吃了,好好在家清淡饮食一段时间再复查下吧。
Q:间接胆红素高怎么办?
A:间接胆红素高除了积极的接受治疗之外,还应注意饮食。
间接胆红素高患者
朋友饮食注意事项:1.饮食宜清淡,如豆类制品,鱼类、蔬菜、水果等,含有
大量的维生素A、B、C、E、有较好的抗氧化功能且易消化吸收。
宜多食海鲜、
香菇、芝麻、核桃、大枣、瘦肉及动物肝脏等食物。
忌饮酒,忌过多甜食。
饭
后宜卧床休息1-2小时,保证肝脏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有利于肝细胞修复。
2.多选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其富含多种维生素,可增加VC含量,促进免疫系统的启动,增加白血球吞噬细菌的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自身的抵抗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
比如红枣、梨、山楂、苹果、西瓜等,其中红枣具有养血安神,解药毒、缓和药性的功能。
苹果可以醒酒平肝,生津解毒。
而山楂含有的
黄酮类化合物、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尤其适合乙型肝炎转氨酶高的患
者食用。
值得提醒的是,作为胆红素偏高的患者仅靠以上饮食也不一定能够恢复胆红素
正常值,及时到医院针对原发疾病治疗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