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2 Windows 7操作系统(实验教程)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一 WINDOWS进程初识

(完整word版)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一 WINDOWS进程初识

操作系统教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WINDOWS进程初识1、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VC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控制台应用程序)。

(2)掌握WINDOWS API的使用方法。

(3)编写测试程序,理解用户态运行和核心态运行。

2、实验内容和步骤(1)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步骤1:登录进入Windows,启动VC++ 6.0。

步骤2: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projects”选项卡中选择“Win32 Consol Application”,然后在“Project name”处输入工程名,在“Location”处输入工程目录。

创建一个新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工程。

步骤3: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Files”选项卡中选择“C++ Source File”, 然后在“File”处输入C/C++源程序的文件名。

步骤4:将清单1-1所示的程序清单复制到新创建的C/C++源程序中。

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5:在“开始”菜单中单击“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命令,进入Windows “命令提示符”窗口,然后进入工程目录中的debug子目录,执行编译好的可执行程序:E:\课程\os课\os实验\程序\os11\debug>hello.exe运行结果 (如果运行不成功,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运行成功,结果:(2)计算进程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步骤1:按照(1)中的步骤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然后将清单1-2中的程序拷贝过来,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2:在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程序的参考程序如清单1-3所示,编译成可执行文件并执行。

步骤3: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运行步骤1中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测试步骤2中可执行文件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

新编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7+Office 2010版)(第四版)教案

新编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 7+Office 2010版)(第四版)教案

计算机基础教案(2020 ~2021 学年第一学期)开课院系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授课教师职称课程简介第4教学周/ 第1次课(注:2学时为一个教学进度)教学类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计算机系统组成;键盘操作:快捷键;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2、掌握键盘中按键的位置和作用3、掌握按键的正确使用方法4、掌握常用快捷键使用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系统组成,键盘按键正确使用方法难点:常用快捷键使用教学过程:第一章指法练习第二章计算机系统一、计算机系统组成1、概念: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电子类、机械类和光电类器件组成的各种计算机部件和设备的总称,是组成计算机的物理实体。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是在计算机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相关文档和数据的总称。

2、组成结构图二、键盘基本操作1、键盘的键数:常用的有104键、107键2、键盘区域划分:教学设计:讲授法、启发式、PPT演示等直观教学法3、PC104键说明4、常用控制键、组合键Caps Lock :大写锁定键,大写时灯亮Shift+ 双字符键:上档键。

可输入双字符键的上面一个字符Shift + 字母键:在小写状态下可输入大写字母;反之输入小写字母Tab键:跳格键Alt+Tab:窗口切换键Ctrl+Esc:开始菜单Print screen:截屏键Alt+print screen:窗口截图键Numlock:小键盘锁定键Ctrl+Alt+delete:启动任务管理器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设计第 4 教学周/ 第2次课(注:2学时为一个教学进度)教学类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计算机系统本课次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键盘中按键的位置和作用2、掌握按键的正确使用方法3、掌握常用组合键、快捷键使用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键盘基本操作难点;组合键、快捷键基本操作教学过程:第一章指法练习实验1 指法练习及中文输入一、实验内容:1、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2、键盘的布局3、键盘操作基本指法4、中文输入法5、组合键和快捷键操作二、操作要点:1、键盘的基本指法身体姿势:操作者正对机身和键盘, 人机距离约20cm,坐势端正,背部挺直,胸部挺起,略为前倾,双膝平行,双脚平放地面。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文)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文)课程标准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文科)课程编号:07010101总学时数:120学时(第一学期90学时(理论36学时,实验34学时,自主上机20学时),第二学期30学时自主上机)学分:7学分(第一学期4学分,第二学期3学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全院新生一年级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具备在计算机的单机和网络操作环境中使用应用程序的能力,并对计算机安全维护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必须全面扎实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软件工程基础知识、数据应用基础知识及其相应技能,并通过国家一级MS Office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

在教学中突出本科教育的特点,以掌握技术应用为第一要素使学生“学其所用,用其所学”,同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协作,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融“教、学、练”为一体,强化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的教育,确保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教学具体要求是:1.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分类、特点和功能,掌握Win 7基本操作、文件和文件夹概念和管理操作、程序管理和应用。

2.了解Word 2010、Excel 2010、PowerPoint2010的各项功能、菜单工具栏、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的使用。

掌握Word 2010文档的录入、编辑、排版操作,表格的制作、图片插入和图文混排的操作。

掌握Excel 2010数据的运算与输入、常用的工作表函数的应用、公式的输入和公式中单元格的引用;学会制作图表,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建立数据透视表等操作。

掌握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视图的使用、幻灯片的制作、文字编排、图片和图表插入及模板的选、幻灯片插入和删除、演示顺序的改变、幻灯片格式的设置、幻灯片放映效果的设置、多媒体对象的插入等操作。

大一计算机实验报告

大一计算机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2014-2015学年第1学期)实验成绩:“Ctrl+V”,完成文档的粘贴。

选择“删除”把文档删除(4)对文档进行查找与替换操作。

单机“开始”选项卡中的“查找”选项进行查找,单击“查找替换”选项进行替换(5)练习字符、段落格式的设置;单击右键选择“段落”选项,在段落对话框中修改段落。

在开始选项卡中进行字符设置(6)练习分栏版式的设置;在“页面布局”选项卡中设置分栏(7)练习项目符号、编号的设置;选中要添加项目符号的文本。

单击图标,选择合适的项目符号。

选中要添加项目符号的文本。

单击图标,选择合适的编号。

(8)练习边框、底纹的设置;在页面布局选项卡中进行页面设置如图在“页面布局”选项卡的“页面边框”选项中设置边框和底纹(9)练习页面设置、页眉/页脚的设置;在插入选项卡中设置页眉和页脚(10)练习利用文本框和表格进行复杂版面编排的方法。

在插入选项卡中设置文本框和表格(11)表格的建立和单元格内容的输入;在插入选项卡中插入表格,在“插入表格”对话框中输入表格信息。

插入表格后,单击某单元格,在单元格内输入信息(12)表格的编辑和格式化;选中表格,单击右键选择“表格属性”选项,在表格属性对话框中对表格进行修改。

(13)表格排序和对表格数据进行计算;单击表格中临近数据的左右或上下单元格。

选择“布局”选项卡。

3选择“数据”中的“公式”按钮。

4选择“粘贴函数”下三角按钮。

在函数列表中选择需要的函数。

完成运算(14)表格和边框工具栏的使用。

选中表格,单击右键点击“边框和底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边框和底纹实验项目三:Excel使用1、预习要求:Excel的基本概念和操作,Excel图表的制作。

2、实验目的:熟练掌握Excel表格的一些基本操作,熟练掌握Excel图表的制作方法。

3、实验内容及要求:(1)练习Excel工作表的创建和编辑;在“文件”选项卡中进行工作表的创建,在表格窗口中进行编辑。

《大学计算机课程》实验报告1-4

《大学计算机课程》实验报告1-4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手册学院年级专业姓名学号任课教师上机地点(以上由学生填写)实验教师(签字)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年月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报告四(综合设计)学期总结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和《大学计算机——计算思维的视角》两本书。

实践教程主要讲解了windows7及office 2013版,在讲Windows7时,老师不仅讲了win7,同时也讲了微软公司一系列的Windows产品,在什么时候出了什么操作系统,其特点又是什么。

改变了不少人认为最新操作系统就是好系统的错误观点。

而office则是一套经典的、常用的办公软件,就word 而言,简单的输入文字,或许大家都会,但细致的处理则未必人人都会。

在当今社会,office已经成为很多行业必备的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应当多与他人交流,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难免有很多知识不懂。

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计算机并不是简单的娱乐工具,运用别人设计好的程序并不能算是懂计算机。

计算机在科技研究上有这极其重要作用,能自主根据需求设计需要的程序才是真正的计算机能手。

对一些常用的软件,如office,要经常使用,才能发现问题,同时包括电脑操作上的问题都可以上网查答案,养成自行解决疑难的好习惯,在运用中找到不足,弥补不足。

此外最好能够掌握一门高级语言,通过编程可以大大发散个人思维能力。

通过这次学习我真正体会到了计算机知识的更新是很快的,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来充实我们的计算机技能,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才能在以后把工作做得更好。

我们也渴望能够多学关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我相信在更多的学习机会中,我们懂的也会越来越多。

实验一 Windows 7 的基本操作_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微课版)_[共12页]

实验一 Windows 7 的基本操作_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微课版)_[共12页]

第2章操作系统基础本章以Windows 7为操作平台,让学生学会Windows 7的基本操作、高级操作以及常用的软硬件设置。

主要内容包括: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的设置,窗口和文件(夹)的操作,输入方法的使用,系统常用附件的使用,控制面板的使用,外观和个性化的设置,账户管理以及对磁盘的管理和维护等。

通过本章的实验,学生能够全面了解Windows 7的基本功能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实验一 Windows 7的基本操作一、实验学时2学时。

二、实验目的● 认识Windows 7桌面及其组成。

● 掌握鼠标的操作及使用方法。

● 熟练掌握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的基本操作、Windows 7窗口操作、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

● 掌握Windows 7中新一代文件管理系统——库的使用。

● 掌握启动应用程序的常用方法。

● 掌握中文输入法以及系统日期/时间的设置方法。

● 掌握Windows 7中附件的使用。

三、相关知识1.Windows 7桌面“桌面”就是用户启动计算机登录到操作系统后看到的整个屏幕界面,如图2.1所示,它是用户和计算机进行交流的窗口,可以放置经常用到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夹图标,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桌面上添加各种快捷图标,在使用时双击图标就能够快速启动相应的程序或文件。

以Windows 7桌面为起点,用户可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计算机。

1112图2.1 Windows 7桌面第一次启动Windows 7时,桌面上只有“回收站”图标,大家在Windows XP中熟悉的“我的电脑”“Internet Explorer”“我的文档”“网上邻居”等图标被整理到了“开始”菜单中。

桌面最下方的小长条是Windows 7系统的任务栏,它显示系统正在运行的程序和当前时间等内容,用户也可以对它进行一系列的设置。

“任务栏”的左端是“开始”按钮,中间是应用程序按钮分布区,右边是语言栏、工具栏、通知区域和时钟区等,最右端的小方框为显示桌面按钮,如图2.2所示。

Windows操作系统教程

Windows操作系统教程
⑺文件的重命名
确定地址栏上地址为“我的文档”,选定文件“doc1”,单击常用任务栏上的“重命名这个文件”命令,文件名高亮显示,输入新的文件名“paper”。
⑻文件及文件夹的删除
确定“我的文档”为当前文件夹,选定文件“paper”及文件夹“myfile1”,单击常用任务栏上的“删除所选项目”命令。在出现的“确认文件删除”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
⑶右击
右击是指按下鼠标右键,随即放开。操作步骤:
移动鼠标到桌面空白处,右击鼠标,打开当前快捷菜单。移开鼠标到桌面其他空白处,单击鼠标关闭当前快捷菜单。
⑷拖动
拖动是指将鼠标箭头移到操作对象之上,按下鼠标左键不放,然后移动鼠标到目标区后释放左键,该对象就从原来位置移到当前位置上。操作步骤:
在桌面上将鼠标箭头移到“我的电脑”图标上,拖动该图标到桌面另一位置。
3.窗口的基本操作
在Windows中,大部分的应用程序都是以窗口界面的形式运行的。典型的窗口如图E2-2所示。
图E2-2应用程序窗口
窗口的基本操作有打开与关闭窗口、调整窗口大小、移动窗口。操作步骤。
⑴打开窗口
在桌面上双击“我的文档”图标,打开“我的文档”窗口。
⑵调整窗口大小
①最大化窗口
在打开的“我的文档”窗口中,单击标题栏上的“最大化”按钮,则窗口扩大为充满整个屏幕,同时“最大化”按钮转变为“还原”按钮。
④全部选定
执行“编辑”菜单的“全部选定”命令,选定当前文件夹的所有内容。放弃选择。
⑤反向选择
选定文件“explorer”后,执行“编辑”菜单的“反向选择”命令,选定当前文件夹除“explorer”外的所有内容。放弃选择。
⑵文件夹的新建
打开地址栏下拉列表框,选择“我的文挡”。在常用任务栏中单击“创建一个新文件夹”命令,则当前文件夹中出现一待命名的文件夹,输入文件夹名为“myfile1”后按回车(即Enter)键。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编号:B)实验报告(2015-2016学年第1学期)实验成绩:见成绩表学号:姓名:专业班级:课堂号:任课教师:**完成日期:2015.12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1能熟练掌握Windows7的启动、退出,以及操作界面和操作方法。

1.2能够熟练掌握Windows7操作系统的相关操作。

1.3能够熟练完成文档的编辑及修饰。

1.4能够熟练建立Excel表格,并能够进行排序、筛选及分类汇总的操作。

1.5能够熟练掌握创建PowerPoint演示文稿。

1.6能够运用网络进行相应的搜索。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PC机,Windows 7,Office 2010实验参考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第三版)。

(以下简称《实验教程》)三、实验内容及记实本课程的实验指导书提供了三十多个实验。

根据学生的普遍水平和教学时数安排,教师应选择其中的5个实验,作为实验课时的主要内容,并将实验报告和结果作为期末成绩考核的依据。

其他实验项目作为预内容或课外练。

建议实验内容具体如下:实验工程一:熟悉Windows 7系统1、预要求:PC的构成、汉字输入法、鼠标键盘的操纵、Windows 7的文件系统、Windows7控制面板。

2、实验目的:(1)掌握资源管理器中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2)掌握单个与多个文件的操纵方法。

(3)研究利用Windows 7控制面板提供的功能完成对计算机各种参数进行个性化配置。

3、实验内容及要求:(1)建立文件和文件夹;1)树立文件:在桌面界面上(或随便界面上)单击右键,出现菜单栏,鼠标左键点击“新建”所要选择的文件类型。

2)树立文件夹:在桌面(或随便界面上)点击右键,出现菜单栏,鼠标左键单击“新建”,然后鼠标左键单击选择“新建文件夹”(2)文件和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删除;1)复制:鼠标右键单击文件或文件夹,鼠标左键单击“复制”。

在需要被复制的中央单击鼠标右键,然后左键点击选择“粘贴”2)删除:鼠标右键单击文件或文件夹,鼠标左键单击“删除”(3)文件属性的操作;将文件的属性设置为“只读”和“隐藏”1)选定文件,在该文件上右击,在弹出的快速菜单中选择“属性”,弹出该文件的“属性”设置对话框2)在该对话框中选择“只读”和“隐藏”复选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Windows 7的基本操作实验二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与操作实验三系统自带的“附件”应用程序实验四Windows 7的搜索功能实验五定制用户的工作环境实验六Windows 7的磁盘管理项目二Windows 7操作系统实验一Windows 7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Windows 7的启动与退出方法;了解Windows 7桌面的基本构成要素;学会排列桌面图标与调整任务栏;掌握窗口和对话框的组成与基本操作;观察所用计算机主要硬件的基本信息。

项目二Windows 7操作系统【实验内容】Windows 7的启动与关闭;了解Windows 7桌面的基本构成要素;学会排列桌面图标与调整任务栏;掌握窗口和对话框的组成与基本操作;观察所用计算机主要软、硬件的基本信息。

【实验步骤】1.Windows 7的启动与关闭(1)Windows 7的启动按照先外设后主机的顺序,先打开显示器等外设的电源开关,再开主机开关,等待计算机启动到WINDOWS状态。

正常情况下,将出现Windows 7的桌面,如果启动过程中出现“黑屏”、“蓝屏”或有报警声时,Windows 7启动不成功,可能的情况如下,软件故障:Windows 7操作系统被病毒或人为破坏不能正常启动;硬件故障:计算机中某一个硬件出现损坏或接触不良故障,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2)Windows 7的关闭关闭计算机之前,首先要关闭任务栏中打开的所有任务。

具体操作:可以右击任务栏中的相关软件图标按钮,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关闭”菜单项并单击,即可关闭打开的一个任务,同样方法,可以关闭其它所有运行的任务。

关闭Windows 7操作系统也就是关闭计算机,使用鼠标单击【开始】→【关闭计算机】项,在打开的关闭计算机对话框中,选择“关闭”选项,单击【确定】按钮,计算机主机自动关闭。

在关机计算机对话框中,除了“关闭”项外,还会发现“待机”、“重新启动”和“等待”等项目,同学们可以分别操作一下,总结一下选择不同项目的不同功能。

2.了解Windows 7桌面的基本构成要素正常启动Windows 7以后,大家会发现Windows桌面的基本构成要素:“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网上邻居”、“回收站”及“Internet E7lorer”等,除了以上基本要素外,不同的机器可能装有不同的应用程序会显示在桌面上。

任务栏是位于桌面最下方的一个小长条。

它显示了系统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打开的窗口、当前时间等内容,用户通过任务栏可以完成许多操作,而且也可以对它进行一系列的设置。

任务栏从左到右,可分为“开始菜单按钮”、“快速启动工具栏”、“窗口按钮栏”和“通知区域”等几部分。

3.学会排列桌面图标与调整任务栏将鼠标指针移动到一个图标位置,拖动图标到另外的位置,松开鼠标的同时,鼠标又自动排列到了指定的位置。

右击桌面空白处,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鼠标移动到“排列图标”上,在弹出的级联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排列图标时,可以选中“自动排列”进行图标的自动排列,又可以根据“按名称”、“按类型”、“按大小”和“按日期”进行排列。

4.掌握窗口和对话框的组成与基本操作(1)窗口的组成与基本操作在Windows 7 中有许多种窗口,其中大部分都包括了相同的组件。

双击“我的电脑”,打开“我的电脑”,它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工作区及滚动条等几部分组成。

窗口操作在Windows 系统中是很重要的,不但可以通过鼠标使用窗口上的各种命令来操作,而且可以通过键盘来使用快捷键操作。

基本的操作包括打开、缩放、移动等等。

5.观察所用计算机主要软、硬件的基本信息要想知道上机所用计算机的主要软、硬件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开机时,当按下主机电源开关后,计算机开始启动,注意观察屏幕上所显示的信息,有CPU的型号、内存的大小及硬盘与网卡的信息等。

当计算机启动出现Windows桌面时,右击“我的电脑”图标,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菜单项,打开我的电脑“系统特性”对话框。

实验二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与操作【实验目的】本次实验为本章的重点内容,要求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学习和掌握“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的组成与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打开“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查看构成窗口的要素;在“资源管理器”中显示和选择文件和文件夹;在“我的电脑”中显示和选择文件和文件夹;对选择的文件进行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等操作;新建文件和文件夹操作。

【操作步骤】1.打开“我的电脑”与“资源管理”,查看构成窗口的要素打开“我的电脑”通常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双击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方法二:右击“我的电脑”,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打开”菜单项。

打开“资源管理器”通常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右击“开始”按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Windows资源管理器”;方法二:右击桌面上“我的电脑”、“网上邻居”或“回收站”等按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资源管理器”。

图2.8所示打开的为“资源管理器”窗口。

2.在“资源管理器”中显示和选择文件和文件夹(1)在“资源管理器”中显示文件和文件夹在“资源管理器”中,要显示需要的文件,可以首先在“资源管理器”的左窗格中选择存放文件的盘符和文件夹并同时选中它,其下的文件夹和文件就会显示在右窗格中。

(2)在“资源管理器”中选择文件和文件夹当所需要的文件和文件夹显示在右窗格中以后,可以对文件进行有目的地选择。

选择文件的方式主要有下列几种:单个文件或文件夹的选择;多个不连续文件或文件夹的选择;多个连续文件或文件夹的选择;全部文件的选择;反向选择;矩形框内文件的选择(在资源管理器中,使用鼠标直接拖出矩形块选择);取消选择。

在“我的电脑”中显示和选择文件和文件夹图2.9 “文件夹选项”对话框【思考题】在“我的电脑”中显示和选择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与在“资源管理器”中选择文件和文件夹的相似,只是在“我的电脑”中操作时,是在同一个窗口中进行,在此不再重复,请同学们自己练习。

不过,也可以将“我的电脑”单窗口方式调整为左右窗格的显示方式,同学们试一试,你能调整出来吗?实验三系统自带的“附件”应用程序【实验目的】Windows中,将用户经常使用的一些应用程序,以“附件”的形式添加到了Windows 中,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如:记事本、计算器、画图等,本次实验的目的,就是要同学们掌握这些常用附件的使用。

【实验内容】计算器的使用;画图程序的使用;记事本的使用。

【实验步骤】1.计算器的使用作为Windows组件之一的计算器,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基本的使用大家都会,下面介绍一下它为人不知的一面。

(1)科学型和标准型运算法则不同单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计算器】启动计算器运算窗口。

在计算器窗口的菜单栏中打开“查看”菜单,这里有科学型和标准型两种计算器界面供你选择,分别打开两种界面,能够看出,两者的区别是运算功能的多少有所不同,但是你知道吗?它们两者的运算法则也不相同,就是说,同一算式如果分别在两种界面进行计算,其结果是不相同的。

例如:1+2×3+4×5=在科学型界面中输入后的计算结果为27,而在标准型界面中的输入结果为65。

由此可见,计算器科学型界面的运算法则是按我们数学中的运算法则来进行的,即先乘除后加减,而标准型中的运算法则是按输入的先后顺序而计算的,即输入一个数计算一个数。

项目二Windows 7操作系统实验三系统自带的“附件”应用程序(2)计算式粘贴法在计算器中你想运算一个较长的式子,那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例如:((1+2)×(3+4)×5+6)/7=在计算器中输入时,只能看到最近输入的一个数字,而上一次输入的数字将被取消,并且运算符号+、×、/、=等都不能显示出来,这样一来当你输入一个长长的式子时,输入出现错误却很难被发现,使得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实际中对于这种长式子的输入只能将其分解来完成,而且还得拿起笔和纸,非常麻烦。

其实,计算器中有“粘贴”功能,开始输入式子时可不在计算器中进行,而在记事本中来输入式子,输入完毕后你可以检查有无错误,然后选中后“复制”,在计算器中,打开“编辑”菜单,选择“粘贴”,结果立刻会显示在窗口中,如果想在别的环境中使用此计算结果,当然又可以执行“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即可。

2.画图程序的使用画图程序是Windows提供的用于图形文件编辑的程序。

利用画图程序可以作一幅新图;可以在图像上输入汉字;可以利用剪贴板通过复制、粘贴快速的制作相同的画面元素及粘贴到其它的应用程序中;建立或编辑后的图片文件可以单独保存到磁盘上的指定位置等。

单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画图】,打开画图程序窗口,在窗口的左侧和底部分别是画图工具与颜料盒,通过使用不同的工具,配合色彩斑斓的色彩,加上你巧妙的构思,一幅完整的作品会呈现在你的眼前。

3.记事本的使用记事本是Windows提供的用于文本编辑的应用程序,用它主要编辑一些如便条和备忘录等小型文件(≤64KB)。

它编辑的文件以文本文件的形式存放,即扩展名为.txt,所以它也可用来作为高级语言的编写器。

单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记事本】,打开记事本编辑窗口,若是新建文件,则可在窗口中直接输入内容进入建立新文件操作;若是打开已有的文件,则先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打开”命令,再在“打开”对话框的“查找范围”和“文件名”中分别确定要打开文件的位置和名字即可。

打开窗口后,有一个闪烁的竖线“│”出现在屏幕的左上角,这个竖线称为插入点,亦称光标,表示下一个字符的输入位置。

输入后插入点会自动后移,也可以通过光标移动键或鼠标单击把插入点移动到任何地方。

输入英文和数字,可直接输入;输入中文,则要先选择一种输入法。

输入时系统默认不换行,因此当一行超出屏幕时,一般要采取回车换行,或在“编辑”菜单中选择“自动换行”命令。

如果要对输入的文字进行编辑修改,可以使用前面学过的键盘编辑键区的编辑键进行操作,例如:插入字符、删除字符、修改字符及光标的快速移动和翻屏等操作。

如果要保存文本内容则可在“文件”菜单中选择“保存”命令。

如果是新文件,将弹出一个“另存为”对话框,待用户在“保存在”、“文件名”和“保存类型”框中回答文件保存的位置、文件的名字和文件的类型(.txt文件)后,文件才能存放在磁盘指定的位置。

如果是旧文件,系统将直接把重新编辑过的文件仍以原来的名字存放在原来的地方。

实验四Window 7 的搜索功能【实验目的】掌握利用Windows 7“搜索”命令查找文件的方法;了解自定义搜索结果窗口。

【实验内容】利用“搜索”命令查找文件【实验步骤】有时用户需要在计样算机中查找一些文件或文夹的存放位置,如果手动进行查找会浪费很多时间,使用“搜索”命令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