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中国古代货币发展演变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的货币制度

中国古代的货币制度

中国古代的货币制度中国古代货币制度是中国货币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货币以贝壳、铜器、银锭、金银锭、纸币等形式存在过,其产生、发展和演变,与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发展紧密相关。

一、古代货币的产生和演变最早的古代货币是贝壳,商周时期已经有了以贝壳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

贝壳货币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铜器货币。

铜瓦、铜鼓、铜锅、铜刀等作为货币的铜器经过了漫长的、逐步的发展,实现了财富的储存和价值的流通。

铜器货币盛行了500多年,到了公元前3世纪左右,金银货币开始逐步代替铜器货币。

其中,银布为基础的银锭货币发展最为迅速,成为历史时期货币制度中的主要货币,流通范围几乎遍及国内外。

二、古代货币的特点和作用古代货币的特点是它实现了财富储存和价值流通的功能,从而促进了商品交换和贸易活动的发展。

货币的出现,既消除了直接交换中的限制、不便和低效,又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和交换的效率。

货币使生产资料和产品的交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大,加速了物质财富创造和积累的速度。

此外,货币还具有存储价值、支付手段、表征权利等多重功能,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古代货币制度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货币制度是一种国家经济制度,它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古代货币制度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市场交易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繁荣。

货币制度对物价水平、通货膨胀、收入分配、社会流动性等经济和社会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古代货币制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关乎整个国家经济和贸易的平稳运转,同时也影响到社会整体的政治、文化与道德。

四、古代货币制度的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商周时期的贝壳货币,到金银锭和纸币货币,中国货币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承载了丰富而较浓的历史文化底蕴。

古代货币学与財寶研究,成为古代社会和文化、历史、经济等诸多学科领域的重要分支,被广泛地应用到文物考古、博物馆、藏品鉴定、文化交流等众多方面。

高三年级一轮复习_中国古代货币发展演变

高三年级一轮复习_中国古代货币发展演变
通过这两个钱币的别称,你对货币有什么认 识?
4、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
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 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这是中 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 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24
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的意义何 在?
铢为 1两
5、唐初改铸"开元通宝"钱
李渊改革币制,废魏晋南北朝轻重不一的古钱,取 "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 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 文书重量向通宝的演变.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 "民国通宝".有两、钱〔3.37克、的十进位法,唐以 前实行的 "铢两制"单位进制就逐渐淘汰了.
历史上钱还有什么别名? 孔方兄 阿堵物
"孔方兄" 一词源自西晋 《鲁褒传·钱神论》
……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 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 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 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 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
《世说新语》载,王夷甫〔王 衍因雅癖口未尝言钱.妇欲试之, 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 见钱,呼婢曰:"去此阿堵物!" 自此,阿堵物遂为钱之别称.
币形制.
战国时期楚国货币
"爰金" "郢爰"是我国最早的金币,"郢"是地名,楚 国首都."爰"是重量单位.爰钱又名印子金,或称 金钣、龟币.
蚁鼻钱 "鬼脸钱"
3、秦始皇统一货币——"半两"钱
货币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 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 一次重大演变.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6讲 课题15 古代的货币、信贷、契约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6讲 课题15 古代的货币、信贷、契约

课题15古代的货币、信贷、契约课标要求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链接·选择性必修1·P86-87]一、货币的演进历程1.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时间表现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春秋战国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

纸币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元朝(1)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

(2)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明朝(1)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2)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1)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2)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链接·选择性必修2·P38-39]2.世界古代货币的发展(1)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用铜块和银块作为货币。

(2)公元前8-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金属铸币。

3.货币诞生的意义(1)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

(2)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

知识拓展交子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北宋前期的成都。

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

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

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

二、信贷1.世界地区时间概况两河流域公元前22—前21世纪出现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

借贷有利息规定,也有社会救济性质的免息借贷古埃及公元前16—前11世纪出现较完备的借贷合约,借贷行为必须有证人,还要履行担保等程序,受到法律保护古希腊公元前4世纪货币经营行业开始兴起,出现汇票的雏形2.中国(1)先秦:《周礼》中已有借贷纠纷的记载。

专题03 货币—看历史-《小切口—看历史》高三一轮复习

专题03 货币—看历史-《小切口—看历史》高三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货币体系以铜币为基础。

更早的货币形式目前尚未被发现。

最初的铜币形状多种多样,有刀币、布币、蚁鼻钱等很多形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的铜币以秦国的铜钱为标准。

金币在古代中国很罕见。

春秋和战国时期,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的楚国曾经使用过金饼和金片。

但是在其他的地区和朝代里,黄金主要用于装饰和保值用途。

唐朝以后,白银货币逐渐得到广泛流通。

虽然国库和官方银库里的白银按照统一的成色与重量铸造成元宝以便存放,但是流通的白银却不是铸币,而是以零碎的块状流通,在市场上使用时要经过计算成色、秤量重量这些繁琐的手续。

大块的银锭要用夹剪切割,零碎的小块银锭需要在银匠那里重新铸造成更大的银锭。

中国不使用白银铸币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政治的不稳定性,官方无法为发行的银币提供担保,同时由于战乱频繁,民众经常将白银窖藏起来,导致市场流通额不足以支持银本位货币系统。

由于携带大量的铜币极其不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北宋时期,出现了交子的纸币。

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之一。

但是比起现代意义上的纸币来,它更像一种汇票。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沿用了纸币,并将其视为解决经济困难的妙法之一。

他们不顾实际的货币流通额和经济水平,发行了大量没有保证的纸币,造成了最早的通货膨胀。

元朝被由汉族人建立的明朝取代。

其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保守的农本主义者。

他认为纸币是异族的东西,应该加以摈弃。

但是明朝自己也发行了名为“大明宝钞”的纸币。

这种纸币在民间很少使用。

明朝中后期,白银开始大量流入中国,成为和铜钱一样普遍的金属货币。

清朝时期,白银已经成为国家的主要货币单位(“两”)。

清朝末年,墨西哥的银元开始在中国大量流通。

作为历史考点而言,世界史部分,主要是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实行可调节的钉住汇率制,是构成这一货币体系的两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维持这一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它有监督国际汇率、提供国际信贷、协调国际货币关系三大职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6讲 货币与赋税制度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6讲 货币与赋税制度

主题二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视角1 唐代赋税制度的调整
材料 唐德宗建中元年,鉴于租庸调税制极为严重的弊端,实施了两税 法改革。两税法实施之前的租庸调,往往较为混乱,征税时间过长,效 率很低。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在当地拥有 田产,就必须按照田产的多寡来缴纳田赋。而且两税法是以钱计税,然 后再换算成实物来缴纳,开了以货币计税的历史先河。
3. 阐释 ·核心概念
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指对两国货币之间汇率的变 动幅度不加以限制,使其随市场供求变 化而上下浮动的汇率制度,各国央行不 再承担干预外汇市场的义务。
知识点二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1.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①田赋:秦朝田赋税率极高。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 ②人头税: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汉朝时,分口赋、算赋,
视角2 中国海关税率调整
材料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 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 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 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多年 来未有的出超。——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视角2 主要国家本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变化
材料
主要国家本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变化图
思 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主要国家本币兑换美元的汇率的主要演 变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试答:_趋__势_:__由__固__定__汇__率__制__到__浮__动__汇__率__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原__因__:__第__二__次__世__界__大__战__严__重__削___弱__了__英__国__等__欧__洲__国__家__;__美__国__经__济__实__力_ _空__前__膨__胀__,__成__为__资__本__主__义__世__界__霸__主__;__1_9_4_4_年__布__雷__顿__森__林__体__系__确__定__美__元__与_ _黄__金__比__值__固__定__,__各__国__货__币__与__美__元__挂__钩__,__美__元__实__际__上__等__同__于__黄__金__。__2_0_世__纪_ _7_0_年__代__,__美__国__经__济__放__缓__;__欧__洲__一__体__化__、__日__本__经__济__崛__起__使__得__世__界__经__济__多__极_ _化__趋__势__不__断__加__强__;__美__国__的__经__济__霸__主__地__位__逐__步__衰__落__;__美__国__宣__布__停__止__美__元__兑_ _换_黄__金__,__布__雷__顿__森__林__体__系__瓦__解__。__固__定__汇__率__制__被__浮__动__汇__率__制__取__代__。________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货币与赋税制度之货币的使用与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一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
时间
表现
商朝后期 开始出现[1] 铜铸币 。
春秋战国 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秦朝
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2] 圆形方孔钱 ,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 期沿用。
由纸币宝钞向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白银的流通 白银流通演变 使用。
历史解释——中国古代货币政策得失与王朝兴衰 (1)稳定开明的货币政策对国家兴盛有推动作用。汉武帝实行货币由中央统一铸造的 政策,为汉武帝时代雄厚的经济实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大大增强了中央对地方 的控制能力。唐高祖整顿货币,颁诏废五铢钱,改铸统一的开元通宝,对唐朝经济 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混乱的货币政策加速政权的瓦解。王莽改革币制的失败加速了王莽新朝政权的衰 亡。王莽实行货币改革期间,物价飞涨,社会经济十分混乱,百姓深受其害。北宋 徽宗在位时,政府滥发交子,使其信用下降,引起物价飞涨,民怨沸腾。
历史解释——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六大趋势
由文书重量向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
通宝、元宝演 “半两”“五铢”等。唐初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铜钱

大都以“通宝”“元宝”命名。
由金属货币向 纸币“交子” 演变
北宋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铁钱 笨重,携带不便,纸币“交子”出现。
探究点演练及归纳总结
探究1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材料一 武帝即位后,鉴于市面上因流通“半两”“四铢”“榆荚”等币量不一的 货币对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收回封国的铸币权,并严禁民间私铸。汉武帝元 鼎四年(公元前113年),中央政府收回铸币权,铸造新的五铢钱,式样划一,币重如 其文,且不易被盗磨。

复习主题6货币与赋税制度导学案--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

复习主题6货币与赋税制度导学案--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

选必1复习主题6:货币与赋税制度(第五单元)姓名:班级:【知识梳理】一、货币演变(一)中国货币的使用1.古代货币的演进2.近现代货币的演进(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趋势:使文书重量这种金属重量单位向通宝、元宝这种货币符号演变,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

补充2:宋朝交子出现的原因原因:北宋商品经济繁荣;铁钱笨重不便流通;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四川地区特殊的贸易和货币环境;民间的首创和官方的推动。

补充3:明代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的原因。

原因:铜钱铸造困难,纸币易贬值;白银价值高、便于贮存交易,得到民间广泛认可;明代商品经济及对外贸易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大;政府税制改革(一条鞭法)的推动;新航路开辟,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补充4: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背景①国内货币制度混乱;②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美国大量收购白银,导致白银外流;③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的需要。

补充5:金本位制度崩溃的原因、影响原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后,各国黄金储备锐减;各国转嫁危机,实行货币贬值与关税战;一战后欧洲及英国实力的下降。

影响: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关税壁垒、汇兑不稳);对英国:英镑地位下降。

补充6: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何建立?其实质?有何意义?瓦解原因?(1)建立原因客观原因:经济大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的教训,须建立有效机制,重构秩序;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主观原因:美国企图建立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实质:以美元为中心,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3)意义:积极:①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国际金融。

局限: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4)瓦解原因:①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存在缺陷;②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弱(越战、石油危机、滞胀危机);③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加强;④单一的货币制度难以满足经济多元化趋势,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课时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课时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

高三高考历史一轮课时练习: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一、单选题1.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世界银价暴涨,导致中国白银外流,影响中国经济。

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紧急安定货币金融办法》,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收兑全部白银归国库,作为发行法币的准备金;所有税赋及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都应使用法币,不得使用金银。

此举()A.导致银元流通B.消除了通货膨胀C.统一了全国货币D.稳定了世界经济2.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青铜铸造的农具“镈”在人们的财物交换中开始充当一般等价物,后来随着交换的频繁和扩大,成为一种普遍流通的实物货币。

这反映出当时()A.商业模式出现转型B.货币体系逐渐成熟C.民间贸易走向繁荣D.社会经济不断发展3.从1980年4月开始,中国实行外汇兑换券制度,即外国游客和华侨在华消费不能直接使用人民币或外国货币,必须先在中国银行将外币兑换为外汇券,再用外汇券在友谊商店、涉外饭店等指定地点消费。

这一政策的推行()A.反映了对外开放的水平进一步提升B.说明旅游业市场得到了健全和规范C.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积累外汇资金D.增强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4.由于世界经济大恐慌的爆发,中国进入了经济萧条时期,随即美国的购银政策更进一步造成了金融恐慌,国民政府对外求援,但因英、美、日三国的冲突而受阻。

白银出口征税与改组中国、交通二行又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情形日益恶化,面临财政危机的国民政府,最后不得不实施改革,关于这一时期的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B.铸造银元以之为法定货币C.国民政府实行了法币改革D.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5.1984年6月,安徽省马鞍山市发现了三国时期吴国大将朱然的墓,发掘出钱币6000多枚,97.5%是两汉时期的各类五铢,其他包括秦朝的半两,新莽时期的货泉、布泉、大泉五十,蜀汉的直百五铢钱、太平百钱、定平一百、太平金百,以及孙吴政权自铸的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等钱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
赵韩魏三国和周王室等地主要流行布币
北方燕和东方齐国的刀币 西北秦国行用圜钱 南方楚国的铸文铜贝“蚁鼻钱”和“爰金”
布 币
铲形,由农耕经济的农具铲 演变发展而来。
刀 币
齐国和北方的燕国身主要使用刀币。 刀削形,起源于渔猎经济工具
圜 钱
圆形圆孔,源于手工业经济工具的 纺轮或璧环,战国中期以后,秦国 首先采用方孔圆钱,是比较先进的 货币形制。
历史上钱还有什么别名? 孔方兄
阿堵物
“孔方兄” 一词源自西晋 《鲁褒传· 钱神论》
……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 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 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 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 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 而不足。
《世说新语》载,王夷甫(王 衍)因雅癖口未尝言钱。妇欲试之 ,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 起见钱,呼婢曰:“去此阿堵物! ”自此,阿堵物遂为钱之别称。
8、清朝货币
到清道光年间,库存洋钱不足抵销数目剧增的 对外赔款,于是清末政府开始自己铸造银元。 中国最早的机制洋式银元为光绪年间的“光绪 元宝”,俗称“龙洋”,因背面一般铸有龙纹 而得名;同时出现机制铜元,又称“铜板”。
(2013重庆卷4题)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 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 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 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
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 大明宝钞 大清宝钞
7、明朝中后期开始,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 币,辅币为铜币。
• 明朝前期,明太祖朱元璋发行了“大明宝钞”,重新统 一了纸币的发行流通。中期以后,白银成为了社 会经济生活中的主要货币,形成了以白银 为主,以铜钱为铺的货币流通制度。
大明通行宝钞
7、明朝中后期开始,白银成为主要流 通货币,辅币为铜币。 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原因?
D
(2013大纲17题)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 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 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 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 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 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
B
战国时期楚国货币
“爰金” “郢爰”是我国最早的金币,“郢” 是地名,楚国首都。“爰”是重量单位。爰钱 又名印子金,或称金钣、龟币。
蚁鼻钱 “鬼脸钱”
3、秦始皇统一货币——“半两”钱
货币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 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
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
部分地区通行用铜钱,四川则使用铁 钱,山西、陕西两地是铜、铁钱并用, 广东是兼用金银。此外,全国各地皆 有流通纸钞,或限于某一地区,或可 通行全国。
两宋时期钱币特点
北宋为什么会出现纸币呢?
北宋四川地区的“交子” 是世界上最早的 纸币,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 属货币向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一次重要演变。其后盛衰更替, 纸币成为各个朝代货币之一。
“秦半两”青铜币以“圆形方孔”为 货币造型,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 续到民国初期 。青铜币上的“半两”二字 为小篆文字,是由秦国著名的李斯所题写; 钱文“半两” (即十二铢)与实重相符,是 中国量名钱的开端。
思考: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意义?
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促进封建国家统一。
对于各地物资的交流和贸易的发展,促进 经济的繁荣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以及手工业的 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中国,为 白银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 明代后期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促进商品 经济发展
8、清朝货币
康熙通宝钱铸行时间长达六十年,满文钱式 中有十二地支套钱,为福建省造,现存世有 “子、丑、寅、巳、未、申、酉、戌”八种。
• 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渐传入,光绪十五 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从英国购买的机器制造 我国历史上第一批机制币,用于制造银元、铜元, 此后相继在各省推广实行,遂步取代了“方孔圆 钱”。 清末机制货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 上由手工铸币向机制货币的重大演变。
高三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货币是如何产生发展演变的? 通过货币我们能了解到什么历史知识?
1、贝币的出现
贝: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 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 关的字,大都从“贝”。由此可见,贝 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 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在我国古代货币发 始用铜仿制海贝。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 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夏、商、周三 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代的重要物品货币。
通过这两个钱币的别称,你对货币有什么 认识?
4、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
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 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这 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
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的意义何 在?
24 铢为 1两
5、唐初改铸“开元通宝”钱
李渊改革币制,废魏晋南北朝轻重不一的古钱, 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 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的演变。它一直沿用到辛 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有两、钱(3.37克)、 的十进位法,唐以前实行的 “铢两制”单位进制就 逐渐淘汰了。
5、唐初改铸“开元通宝” 钱
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 宝钱。开元通宝钱文由欧阳 询题写,点画方雅,结构开 朗爽健。
6、两宋时期铜铁钱并行、出现纸币
宋朝钱币铜铁兼铸,种类繁杂,每个皇帝每 次改元都铸新钱,钱文书体多种多样,钱币艺术 达到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 宋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峰 时期,绘画、书法、书籍雕版印刷都达到了 相当高的程度。两宋的钱币制度,是以铜 铁钱为主,银日渐重要,纸币也已出现和流 通,但铜铁钱仍占有重要地位。 宋代钱币的流通区域性明 显--- 当时的中原、华南、华北的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