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屠宰检疫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关于羊屠宰检疫的关键点

关于羊屠宰检疫的关键点

2019年第11目前我国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畜禽屠宰检疫相关工作内容持有不同的观点,主要就是围绕检疫范围、检疫动物、检疫处理等方面,而且对某些体制的改革理解程度也都不相同。

为此本文针对羊的屠宰检疫工作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期为同行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1宰前检疫对饲养场的羊群进行宰前检疫操作,可尽早发现异常羊只,及时对其实施隔离甚至是剔出处理,控制病羊进入待宰流程,对屠宰加工环节,产生严重污染,以及造成其他疫病的传播乃至大范围流行。

待宰羊群需要检疫的疾病包括口蹄疫、炭疽、羊痘等。

饲养场应该设置相应的宰前检疫岗、宰后检验岗和复检岗。

准备接受检疫的羊群,应该具备相关主管部门下发的检疫证明、非疫区证明、运载工具的消毒证明,根据以上相关的证明对待检羊群进行数量的核查。

了解羊群在运输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并调查羊群进场之后的病死状态,对出现的死亡羊只要尽快采取无害化处理,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

而对无证、证明过期或证物不符的羊群要进行补检操作,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等待屠宰。

目前的宰前检疫主要通过群体观察和个体检查两种方式进行,疑似的病羊可以通过实验室的相关诊断方法进行确诊。

检疫的群体观察是对同一批待宰羊,通过对静态、动态、食欲状态等进行仔细观察后,把离群患病的羊只挑出进一步开展个体检查。

而个体检查的主要方式就是看、听、摸、检四个方面。

2宰后检疫对临床中患病比较明显的羊只通过宰前检疫可筛选出来,但对隐性感染或处于潜伏期的病羊,通过宰前检疫操作是很难检查出来的,很容易混在其他的待宰羊群中,造成病羊流入市场的不良后果。

所以,宰后检疫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宰后检疫可以比较及时的将病羊肉品检验出来,从而有效避免病羊肉进入市场而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经过宰后检疫并且合格的肉必须加盖兽医验讫印章,以示证明,并且有权威部门出具《畜禽产品检验合格证明》,具备以上条件的肉方可出场进入市场流通。

但经宰后检疫不合格的肉,应按照相关的处理标准执行无害化的处理,同时依据相关的法律条规收取相应合理的检疫检验费用。

肉羊的屠宰检疫技术

肉羊的屠宰检疫技术
03.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 年第 03 期 41

肉 内
蒙 古
巴 关彦 键淖

词尔 :五 肉原
的羊Biblioteka ; 屠 宰 检 疫 ; 技 术县

屠 物



宰 监

文 亚

检 ,
要内 点蒙


技 五



屠宰车间内的所有道路必 须保持通畅,屠宰是流水作业, 操 作 人 员 需 要 做 到 勤 洗 手 ,防 止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保证环境的清洁。对检验的肉羊内 脏与胴体,必须分开放置,在天气炎热时,需要对其进行及时 加工或冷藏处理,并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每屠宰一批肉羊后 都要进行一次清洁,每周对屠宰车间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 与此同时,还要每月对周边的环境进行一次清洁与消毒,并 做好防蝇、防蚊、防鼠工作,保证屠宰检疫环境的安全性。
在肉羊的屠宰检疫工作中,宰前检疫只能检测出肉羊是 否患有临床症状明显的疾病,如果肉羊感染疾病的临床症状 不明显,或正处于疾病的潜伏期,就可能无法被发现,与健康 的肉羊一起屠宰。因此,需要对肉羊进行宰后检疫,通过严格 的检验准确的判断肉羊的患病情况,保证羊肉的食品安全。 在宰后检疫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技术要点进行检疫:
兽医卫生
在肉羊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屠宰检疫能够确定肉羊的 健康情况,保证羊肉的质量安全。为了保证检疫工作质重量, 我们必须明确肉羊屠宰检疫技术要点,并对这些技术要点进 行严格的控制,保证肉羊屠宰检疫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1 宰前检疫技术要点分析
在肉羊被屠宰前,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疫,通过严格 的检疫发现肉羊是否感染疾病,并对病羊及时的进行隔离, 防止出现疾病的大面积传播或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宰前检疫 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技术要点进行检疫:

羊快疫的屠宰检疫与病死尸体处理

羊快疫的屠宰检疫与病死尸体处理

羊快疫的屠宰检疫与病死尸体处理羊快疫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对于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为了遏制疫情扩散,必须对疫病羊进行屠宰检疫,对病死尸体进行及时处理。

1. 屠宰检疫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羊快疫屠宰检疫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配备专业的检疫人员,对屠宰场和杀羊工具进行消毒。

其次,需要做好羊的分类工作,将疑似感染羊和健康羊分开。

最后,要准备好羊快疫的检测工具和设备。

2. 检疫方法和标准进行羊快疫屠宰检疫的方法是对羊的各个部位进行观察和检测。

检测内容包括羊的体温、呼吸、心跳、嗓音、粪便等生理指标,同时进行病理检查,观察羊体表和内脏是否出现异常现象。

判断羊是否感染羊快疫的标准是,如果羊体内和体外都有对羊快疫抗体,同时出现羊快疫病症的症状,那么就可以初步判断为羊快疫感染。

3. 屠宰检疫的实施流程进行羊快疫屠宰检疫的流程包括羊的入场检测、羊的分类、羊的屠宰、屠宰后的检疫处理、屠宰前和屠宰后的记录。

其中,入场检测时需要查验进场羊群的健康证明,确认群体是否有羊快疫的症状,以及检测羊的体温、嗓音、呼吸等生理指标。

进行屠宰前的检疫处理时,需要对疑似感染羊进行淘汰,以避免疫情扩散。

屠宰后需要对羊的内脏、淋巴等进行检疫,确认羊是否感染疫病。

二、病死尸体的处理如果羊快疫病羊已经死亡,那么必须尽快将病死羊处理。

处理方法包括焚烧、化学消毒、掩埋等。

其中,焚烧是最彻底的处理方法,但需要符合当地环保法规。

进行病死尸体处理的流程包括,先确诊为羊快疫病死羊,然后对病死羊进行隔离处理,告知附近养殖户,对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和记录,最后进行处理。

焚烧处理时,需要选择适宜的焚烧场地、设备和化学药品。

总之,在防控羊快疫疫情方面,屠宰检疫和病死尸体处理是最为基础的环节。

只有加强这些方面的管理,才能更好地控制羊快疫的传播,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羊只屠宰检疫小反刍兽疫检查规范及技术要点

羊只屠宰检疫小反刍兽疫检查规范及技术要点

畜 牧 兽 医2021年第2期新农民羊只屠宰检疫小反刍兽疫检查规范及技术要点孙德庆(黑龙江肇东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 肇东 151100)摘要:动物屠宰检疫能够有效的促进动物疫病防控,为畜牧业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保护畜产品安全,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

加强屠宰检疫能够重点履行我国的兽医行政规范,同时也能够反映出国家要求的强制性。

本文重点分析小反刍兽疫疫病检查方式,分析了解羊只屠宰监督检查、检疫申报、同步检疫等方面的措施,能够反映出羊只屠宰检疫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羊;屠宰检疫;小反刍兽疫;要点羊只屠宰检疫就是在被屠宰的羊只重视是灾前的检查,并且保证屠宰过程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必要的实验室疫病检测,能够避免病原体所造成的传染病,也可以消除寄生虫导致的病症传染给人类,从而可以保证羊肉制品更加的安全,从而可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

1 严把羊只入场监督检查关1.1 询问了解运输途中的基本情况官方兽医需要积极和货主或者承运人进行沟通,主要是掌握在运输阶段是否存在羊只病死、加载等问题,同时也需要检查确定运输环节养护措施是否合格。

1.2 仔细对羊只进行临床健康检查详细的检查羊只群体与个体的精神状态、呼吸情况、排泄状态等,同时要做好全方位的消毒处理,能够避免污染的问题,从根本上避免疫病的传播。

1.3 加强消毒灭源官方兽医应该做好运输车辆的监督管理,确保人员进行全面的场地消毒处理,能够避免出现污染严重的问题,可以消灭病毒根源。

2 严格执行检疫申报规定屠宰场严格按照检疫合格证、羊只全部有检疫标识为基础条件,在屠宰前6小时要向当地的动物检疫机构申报。

官方兽医接收到申请之后,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检疫标准和管理措施,受理该申请。

达到要求的可以进行受理,同时要按照必要的检疫标准和要求进行宰前检疫,如果不能达到检疫的标准和要求,则不予受理,并且要说明具体的原因。

3 严格宰前检疫工作3.1 宰前检疫的重点官方兽医受理申报屠宰检疫之后,需要在宰杀开始之前的2个小时内,应该做好羊只群体状态的全面检测,包含体温测试、精神状态、黏膜状态、排泄物的情况等方面,如果经过检查之后发现有高温、呼吸困难、有黏脓性鼻液、腹泻、口腔内膜糜烂等问题,就有理由充分的怀疑其患有小反刍兽疫的情况。

羊屠宰检疫要点及卫生处理

羊屠宰检疫要点及卫生处理

畜业技术饲养管理羊屠宰检疫要点及卫生处理和东生(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畜牧兽医局674100)摘要:屠宰检疫工作过程需要重视工作流程,积极提高卫生 质量,屠宰检疫工作有效开展,不仅提高食品安全,也稳定 社会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以羊屠宰检疫为例,具体分析 几点要点及卫生处理方法。

关键词:羊屠宰检疫;卫生处理;策略这些年来,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及畜禽检疫工作的进 一步规范化,牛、羊定点屠宰工作逐渐走上规范的道路,实 现法制化和规范化,对确保羊屠宰检疫质量,使人们吃上放 心肉,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屠宰检疫1.1宰前检疫屠宰前仔细检疫可及时发现病患羊,对其及时采取处理 措施,减少因病患羊带来的病毒性传播,降低其病毒传播带 来的资源性污染。

1.1.1对受检羊群查证验物对于待检羊群必须要由具有资质的机关进行检验防疫,在进行检验防疫时必须有相关规范证明,检验必须符合实际 羊群情况,对数量进行核对、对运输状况进行询问、对饲养 状况进行了解等。

对于不能及时检验的羊群如证明不合格、证物不相符等待检群体进行规定内的重检、补检,合格后才 可进行屠宰|1]。

1.1.2宰前检疫方法羊群屠宰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羊群检查。

一般常 用的检疫方法分为个体检查和群体观察。

通过提前观察对疑 似病例进行实验室的再次检查进行确诊。

一般个体检查的方 法是运用摸、听、看、检等方法实现对羊的检验。

抚摸感受 羊的体温、硬度及弹性,听其呼吸或咳嗽状况,看羊的肢体 状况、器官、粪便、精神状态、分泌物等,检查其出现状 况、眼结膜状况、脖颈状况、淋巴状况、排泄动作、排泄物 状态、呼吸频率、体温心跳等。

对于羊群的检查主要是指在 出现群体性病时对羊群状态、饮食情况等进行观察,及时选 出异样个体对象,在对其进行个体检验|2]。

1.2宰后检疫一般在宰前进行的检查只能变现出部分临床现象表现明 显的异样羊,而对症状不突出或是处于潜伏期症状的病羊,难以进行区分。

羊屠宰检疫要点及卫生处理

羊屠宰检疫要点及卫生处理

羊屠宰检疫要点及卫生处理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动物之一,而羊肉一直以来也是人们餐桌上的重要食材之一。

在进行羊肉屠宰和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检疫工作,以确保羊肉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下面将介绍羊屠宰检疫的要点及卫生处理方法。

一、羊屠宰检疫要点1. 选择场所:羊的屠宰场所应该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地面平整,通风良好,有足够的照明设备,以方便进行屠宰检疫工作。

2. 人员卫生:进行屠宰检疫工作的人员应该健康、干净整洁,并且穿着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3. 检疫工具:应当准备好清洁消毒的刀具和其他工具,并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以避免污染羊肉。

4. 检疫程序:在进行屠宰过程中,应当对羊的身体进行检查,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没有患病和传染病,只有通过了检疫的羊才能进行屠宰。

5. 废弃物处理:屠宰后,要将废弃物及时清理,避免滋生细菌和传染病病原体,以维护场所的卫生环境。

以上就是羊屠宰检疫的要点,通过严格的检疫程序和卫生措施,可以确保屠宰过程中羊肉的卫生安全。

二、羊屠宰卫生处理1. 屠宰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屠宰前,要对屠宰场所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尤其是工作台、刀具等工具,以防止污染羊肉。

要检查和确认所用的水源和冰块是否符合卫生标准,确保水的清洁和卫生。

2. 屠宰过程中的卫生控制在进行屠宰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羊肉的卫生,避免受到外来污染。

屠宰完毕后,要将羊毛和内脏等废弃物及时清理,避免滋生细菌。

在进行屠宰过程中,要保持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确保不会转移细菌到羊肉上。

3. 屠宰后的处理屠宰后,要及时对羊肉进行分割和包装,并储存于卫生条件良好的环境中,以确保羊肉的卫生安全。

要处理好剩余的废弃物,如羊毛和内脏等,避免引起卫生问题。

4. 卫生监控在进行羊的屠宰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卫生监控,定期检查和清洁屠宰场所,确保其卫生状况符合标准要求。

还要做好屠宰后的羊肉质量监控工作,确保羊肉的卫生安全。

通过以上卫生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保障羊肉的卫生安全,并且提升羊肉的品质,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

屠宰企业牛羊相关检疫、检验要点

屠宰企业牛羊相关检疫、检验要点

牛羊相关检疫、检验及卫生控制要点一、宰前检收和宰前检疫;1、验收的方式;屠畜进场待宰时先有要进行询问和索证(三证:产地检疫证或运输检疫证、车辆消毒证、非疫区证明和牧户的饲养日志的用药和饲养的相关记录)。

验证由公司方和当地农牧部门派驻的检疫员同时进行,如果无证或是证照不全的,由驻场员进行补检出证,公司方留存证件。

针对我们公司的状况来自园区以外的屠畜均要求由牧户出具一份承诺书。

2、验收的意义:为了保证屠畜的健康,屠畜要来自非疫区,健康的食料和饲养环境良好,达到防疫和治疗用药安全。

只有原料来源安全,才能保证加工产品的安全性。

3、宰前检疫;(1)群体检查:屠畜进场经过验证后,观察其体表外表形态和精神状况。

(2)个体检查:逐只(头)进行测温,看其精神、行动、听叫声、呼吸动作是否正常。

检查皮肤上是否由隆起肿块等。

对一个屠畜的检查是要全方面的,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判定,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附:健康畜禽正常体温表4、牛宰前检疫要点:牛宰前主要是看牛结核、口蹄疫等。

(1)群体检查时要注意牛的精神外貌,运动姿态,呼吸和咳嗽、鼻镜、反刍、触检体表淋巴结的查看。

对精神委顿。

站立不稳、横卧于地,呻吟等有痛苦表现异常的牛,均应进行近一步的检查。

(2)逐斗测量体温,对检查多种急性传染病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很多传染病体温相对升高。

5、羊宰前检疫:(1)羊宰前检疫主要是发现口蹄疫病,其他症状前不是很明显。

(2)大群检疫时应注意羊站立状态呼吸和咳嗽、反刍情况。

如有异常,应做进一步的检查。

(3)羊个体检查要注意检测体温、呼吸、外表体态。

二、经过宰前检疫的屠畜,在确认健康的屠畜,公司方宰前检疫人员可以开局健康准宰证明进入车间待宰。

如发现可疑症状,但没有办法确认是恶性传染病的屠畜,要拒收,并立即要求牧户尽快运出厂区外。

死畜不能够进入车间,如疑似传染病的死畜,应立即做销毁处理。

宰前检疫员应立即上报。

三、宰后检验:(牛、羊)1、方法:为了便于检验工作的进行以及检验结果与被检屠肉尸和内脏相附,在加工过程中,其头、肉尸和内脏进行编号进行同步检验。

羊屠宰检疫要点及卫生处理

羊屠宰检疫要点及卫生处理

羊屠宰检疫要点及卫生处理羊肉是我国人民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羊肉这样的食品更是要求严格。

在羊的屠宰过程中,检疫和卫生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羊屠宰检疫要点及卫生处理的相关知识。

一、羊屠宰检疫要点1. 预检羊的屠宰检疫工作应在屠宰前进行,对羊的到达地点、羊只数量及健康情况进行初步了解,确保羊只来源可追溯,健康状态良好。

2. 隔离对疑似患有传染病或有病情的羊只进行隔离,避免传染。

在隔离过程中,要保持隔离场地的清洁卫生,防止病菌传播。

3. 监测在屠宰前进行羊只疫病监测,包括疫苗注射情况、疫病检验等,确保屠宰羊只的健康状态。

对发现的疫病情况要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4. 防控在屠宰前对屠宰环境进行防控,消毒屠宰场地,减少疫病传播的可能性。

5. 检验进行屠宰前的检验工作,包括外观检查、体温测量、疫病检测等,确保屠宰羊只的健康状况,避免患病羊只的屠宰。

二、羊屠宰卫生处理1. 屠宰场地屠宰场地应选择干燥通风的场地,地面、墙面要光滑易清洗,有排水设施,能够保持整洁卫生。

要及时清理场地,保持无害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2. 屠宰工具屠宰工具要定期进行清洗消毒,保持锋利,避免因工具不洁造成对屠宰肉品的污染。

3. 屠宰员屠宰员要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整洁的工作服,戴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具,保持手部卫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 屠宰过程在羊只屠宰过程中,要采取湿法屠宰的方式,尽量减少污染。

屠宰完毕后,要对肉品进行分类,分开按照健康状况进行处理。

5. 肉品处理屠宰后的羊肉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暴晒或长时间存放,要做好包装,保持肉品的新鲜度。

对残渣要及时清理处理,避免产生异味和腐败现象。

三、羊屠宰后的检疫处理1. 检疫对屠宰后的羊肉进行检疫,确保肉品的安全卫生。

对有疫病的肉品要进行合理处置,防止进入市场流通。

2. 包装对肉品进行包装处理,采用合格的包装材料,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屠宰检疫注意事项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逐渐提高,食品安全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问题。

为保证羊肉质量安全,加大屠宰检疫力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屠宰检疫能够确定羊只健康情况,保证羊肉质量安全。

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关注屠宰检疫工作的落实,针对羊屠宰检疫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提高羊屠宰检疫水平,提升羊屠宰检疫成效,确保羊肉食品安全性。

关键词:羊;屠宰检疫;发展策略
引言
屠宰检疫是确保羊肉产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对屠宰检疫的工作流程进行明确划分,积极开展各项屠宰检疫措施。

本文主要研究羊屠宰检疫需要注意的部分,以期能够为羊屠宰检疫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羊屠宰检疫工作要点
1.1宰前检疫
屠宰场在宰前把关时,需要对外来引进动物的检疫合格证进行认真查验,与此同时,需要对羊健康状态进行仔细视检,对相同批次羊群精神以及食欲等情况进行仔细观察。

如果羊群中出现异常羊只,需要将病羊挑选出来进行隔离检查。

需要查验羊只是否具备相关检测报告,比如瘦肉精检测报告。

检测证据齐全,才可以把羊群引进到屠宰场中。

还需要对于进出屠宰场的非工作人员、车辆等做好入场记录。

检测人员在此过程中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一一核查。

假如发现申报入场羊群各项指标其中一项或以上不满足进场标准,严禁将其收入到屠宰场中。

屠宰前检疫工作,是确保羊肉食品安全性的基础前提,屠宰前检疫工作包括很多内容,比如禁用药品等毒害物质检测。

工作人员在开展常态化检疫工作中,不但要对羊疫病加强检测,并对可疑病羊加强监督管控。

对使用过兽药的羊只,其所使用兽药数量、种类以及产品质量等方面全面调查,并加强屠宰环节中的检
测力度。

同时要对病羊尸体进行全面检测分析,及时收集羊血清。

严禁对没有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羊进行宰杀,防止不符合要求的羊肉及其副产品流入市场。

屠宰场羊检疫工作在运行过程中,应全面落实24h检验机制,对场内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并且对进入到屠宰场内车辆进行及时消毒处理,对车辆流动信息进行全面记录,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

针对患病羊只进行隔离观察,必要时进行淘汰处理。

严禁私自宰杀患病羊只,杜绝患病羊肉流入市场。

不同批次待宰羊只需要分仓静养,避免出现羊群病症交叉感染现象,提高羊肉食品安全性。

在此前提下进入到屠宰区的羊都具备合格证明,屠宰人员需要对遵循相关的制度开展屠宰工作,以便保证屠宰场整体运营的安全性[1]。

从而降低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概率。

1.2宰后同步检疫
通过开展宰后同步检疫工作,能够对羊肉产品质量进行安全保证。

在进行宰杀前检测项目,能够检验出某些羊疾病,不过有些羊疾病具有隐匿的特点,无法从宰杀时检测项目中检查出,需要在宰杀后加大对头部淋巴结、咬肌,内脏,胴体皮肤和胴体相关淋巴结等组织的检疫力度,并综合实验室检测结果,才能得出判断。

所以要防止质量不符合要求的羊肉产品流入市场,就必须加大宰后检疫工作力度。

通过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宰后检疫方法,才能将存在问题的羊肉甄别开来。

检疫不合格羊肉按相关条例实施统一无害化管理。

与此同时,检疫部门在进行宰杀后的同步检疫工作时,还必须对寄生虫、样品病理状况等信息进行有效记录,并要求检疫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检疫水平,只有这样才可以高效完成本职工作。

2、提高羊屠宰检疫水平的措施
2.1加大稽查力度
对羊宰杀过程、宰后食品安全监管情况实施监管,这是羊屠宰检疫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监督制度要进一步进行细化,保证工作人员按照专业程序进行监管操作。

稽查要点包括:对屠宰厂进行监管、对羊肉检疫标志实施审查、对伪造标志实施查处等,以便保证羊肉安全和质量。

同时需要抽查羊肉水分含量,杜绝羊肉
注水问题发生。

检测人员在开展稽查工作过程中,需要对相关律法内容进行不断
推广,以便提升屠宰人员、消费者的安全防控意识。

2.2明确屠宰管理体制工作要点
增强羊屠宰检疫工作的实施强度,需要健全屠宰管理体制工作。

首先,需要
构建科学的动物检疫监督执法机构,确保工作人员在监督执法过程中,可以明确
自身管理职责,通过互相合作的形式提高综合执法水平;其次,加强羊检疫人员
培训,提升其检疫能力。

相关部门要对检疫人员开展常态化技术培训工作,通过
建立合理的培训激励机制,经常进行检疫操作技术培训,使得人员可以娴熟运用
检测设备,并且可以自觉遵守检疫操作规范,不仅提高检测操作效率,而且可以
更为高效协助执法机关工作,提高羊屠宰检疫操作的规范化程度[2]。

2.3健全羊定点屠宰检疫监督制度
检疫人员依据检疫工作具体内容,建立健全的申报机制。

屠宰场依据企业发
展现状,建立符合企业发展趋势具有创新性的检测机制与管理模式,确保所有检
测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做到有据可依,继而在根源上提高羊肉生产安全与产品质量。

其次,还必须建立和严格实施群众意见反馈制度。

相关检疫部门通过开展市
场调查,可以对基层民众的真实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同时从中提取有用的参考意见,为落实羊检疫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4提高检疫人员素养
通过对检疫人员开展相关技术培训,提高其自身综合素养。

使检疫人员能够
及时掌握近期动物疫病流行现状和防治动态,使用先进的检疫器械,提高屠宰检
疫效率。

此外,检疫人员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依法开展屠宰检疫工作,提
高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检疫效率。

检疫人员在检测过程中需要穿着隔离服、佩戴
口罩、帽子等,并严格落实消毒工作。

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处理染病羊[3]。

加强自
我保护,避免自身在检疫过程中遭受病原微生物侵害,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2.5建立完善的检疫设备体系
检疫机构应依法配备屠宰检测的仪器。

采用符合标准规定的仪器,做好对检
测技术人员专项技术培训。

检疫设备的完善性作为开展检疫工作的基础前提,部
分地区没有意识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未配备完善的检疫设施,导致其难以对各
类疫病及时有效检测。

所以,有关部门需要在检疫工作上投入一定量的资金,积
极采购新型的检疫设备,从源头上提高当地的检疫设备性能,提高检疫工作的成效。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检疫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通过加强对羊屠宰检疫工作力度,确保羊肉产品安全,提高羊肉产品质量。

相关部门需要构件完善的监管机制,确
保羊屠宰检疫工作顺利进行,从根本上保障羊肉产品食用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荣菊.浅谈西宁市羊屠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20(02):39-40.
[2]徐敏,张峻祥。

陈晓海等.乌鲁木齐市羊定点屠宰检疫的分析与措施[J].
草食家畜,2019(04):57-58.
[3]黄添祥.牛羊定点屠宰检疫工作的程序及注意事项分析[J].兽医导
刊,2021(16):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