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肉牛)人道屠宰技术规范
规范屠宰实施方案

规范屠宰实施方案
屠宰是畜禽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实施方案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卫生质量。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制定和执行规范的屠宰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屠宰实施方案应明确屠宰场的基本要求。
屠宰场应当符合卫生标准,保持清洁卫生,设施设备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同时,屠宰场应当具备必要的卫生防护设施,包括洗手间、消毒设施等,以确保从业人员和屠宰过程的卫生安全。
其次,屠宰实施方案应规范屠宰过程。
在屠宰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操作,确保每一头畜禽的屠宰过程符合卫生要求。
同时,应当合理安排屠宰顺序,避免交叉污染和混淆。
在屠宰过程中,应当对畜禽进行预处理,包括麻醉、宰杀等操作,确保屠宰过程的安全和卫生。
另外,屠宰实施方案应加强屠宰检验和监管。
屠宰后的畜禽产品应进行必要的检验和监管,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当及时予以处理,防止流入市场。
同时,屠宰场应当配备专业的检验人员和监管人员,确保屠宰过程的规范和安全。
最后,屠宰实施方案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屠宰过程中的卫生规范和操作要求,提高其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确保从业人员的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总之,规范的屠宰实施方案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卫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规范的屠宰实施方案,才能有效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希望相关部门和屠宰场能够高度重视屠宰实施方案的规范性,共同努力,确保屠宰过程的安全和卫生。
牛屠宰操作规程

牛屠宰操作规程牛屠宰操作规程是对进行牛屠宰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要求进行规范的文件,旨在确保屠宰过程安全、卫生,保证食品质量和人员安全。
一、前言与目的牛屠宰操作规程是为确保牛的屠宰过程安全、卫生和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保证食品质量的基础。
本规程的目的是规范牛屠宰过程的操作步骤和安全要求,保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确保牛肉的质量安全,消除潜在食品安全风险。
二、屠宰场环境与设施要求1. 屠宰场应位于通风良好、无重污染源的地方,远离居民区和水源保护区。
2. 屠宰场内应设置牲畜寄养场、屠宰区、冷却区、包装区和无害化处理区,并与生活区隔离。
3. 屠宰场应具备清洗、消毒和排放废物等设施,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
4. 安全防护措施,如防滑、消防、电气安全等,应符合标准并定期检查。
三、屠宰前准备工作1. 确保屠宰设施及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完成。
2. 进行人员健康检查,确保无传染性疾病。
3. 准备屠宰所需工具,如刀具、剪刀、吊架等,并保证其锋利和清洁。
4. 按照屠宰顺序准备好相关设备,如脱水机、去皮机、冷却槽等。
四、屠宰操作规程1. 牵引至屠宰间a. 牛只应由专业人员引导至屠宰间。
b. 牛只应逐个牵引进入屠宰间,禁止追逐和捕获。
c. 牛只进入屠宰间后,应根据需要进行短暂麻醉。
2. 屠宰准备a. 确保牛只安全稳定,使用吊具将其固定在屠宰台上。
b. 在屠宰台上为牛只按顺序进行编号,并记录相关信息。
c. 检查牛只身体状态,如有疾病或异常情况,应予以标记并报告。
3. 屠宰操作a. 麻醉和放血:确保牛只已经失去意识,使用专业工具切开颈部大动脉,进行放血。
b. 剥皮和去毛:将屠宰台上的牛只转移到去皮机上,使用去皮机剥去牛皮和毛。
c. 分割肉体:将剥完皮的牛只转移到脱水机上,对牛只进行脱水处理,然后将其进行分割。
d. 冷却和储存:将分割好的牛肉放入冷却槽中冷却,并储存在冷库中。
五、屠宰后处理工作1. 清洗和消毒a. 屠宰结束后,对屠宰区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干净卫生。
肉牛屠宰技术方案书

肉牛屠宰技术方案书一、引言肉牛屠宰技术是肉牛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本方案书旨在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肉牛屠宰技术方案,以确保屠宰过程中的卫生标准、环境条件和操作流程的合理性,保证肉牛产品的安全与可靠。
二、目标和原则2.1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屠宰技术手段和操作流程,保证肉牛屠宰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2.2 原则在制定本方案时,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遵循卫生和环境标准,确保肉牛屠宰过程的卫生安全;2.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劳动保护;3.确保屠宰设备和工具的完好、准确和可靠;4.最大限度减少对肉牛造成的痛苦和压力。
三、屠宰操作流程3.1 准备工作在屠宰操作开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屠宰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准确性;2.准备屠宰场所和环境,确保卫生和安全;3.为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培训。
3.2 屠宰操作3.2.1 进场检查对肉牛进行进场检查,确保其健康状况和适宜性。
3.2.2 麻醉和宰杀在适当的环境和设备下,对肉牛实施麻醉和宰杀。
麻醉要求快速、准确,并保证肉牛不受过大的痛苦和压力。
3.2.3 确认死亡和解剖确认肉牛已完全死亡后,进行解剖操作。
解剖要求专业、规范,确保获取完整的肉牛产品。
3.2.4 净化和检验对解剖后的肉牛产品进行净化处理和检验。
净化要求彻底、安全,确保产品的卫生和可食用性。
3.2.5 包装和贮存对通过净化和检验的肉牛产品进行包装和贮存。
包装要求严密、透明,并进行适当的贮存,以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四、安全控制措施为了确保屠宰操作的安全,我们采取以下安全控制措施:1.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屠宰技术培训,并掌握相关安全知识;3.安装和使用安全可靠的屠宰设备和工具;4.定期对屠宰设备和工具进行维护和保养,保持其工作状态良好;5.屠宰场地必须保持干净整洁,卫生合格;6.定期开展卫生和安全检查,及时处理问题。
肉牛屠宰技术标准

肉牛屠宰技术标准(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洛阳伊众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肉牛屠宰技术标准一、操作流程:活牛验收——待宰——称重——淋浴——牵牛—入宰牛机---放血——挂牛——去前蹄——剥后腿皮——换轮去后蹄----开胸皮——剥前腿皮——扒皮去头——开胸骨、开膛、掏内脏——劈半——修整——胴体称重——温水喷淋——入排库酸二、工作流程:1、活牛验收1.1活牛进厂后,质检员以车为单位验看三证(非疫区证明、产地证明、车辆运输消毒证明)证件齐全后,方可卸牛;1.2卸牛时由牛圈保管员认真清点头数,在卸牛过程中,严禁对牛棒打脚踢;1.3卸牛后,质检员对牛的健康状况进行仔细观察,按检验结果分圈管理,合格牛只入待宰圈,可疑牛只入隔离圈,病牛或伤残牛送急宰间处理。
1.4牛圈保管员要确保牛圈的干净卫生,及时清理牛圈内的粪便和污物,同时要保证牛圈通风良好;1.5牛圈保管员要按照公司制定的《生产车间卫生消毒制度》做好对牛圈消毒工作,同时做好消毒记录。
2、待宰称重2.1活牛入待宰后,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宰前活牛在待宰圈休息时间一般不低于12小时;2.2达到规定停水时间后,然后对牛只编号称重,并做好记录。
2.3对已称重的活牛和牛只的毛重登记单一并转入前宰工序。
3、淋浴3.1打开淋浴水龙头使活牛充分淋浴,洗净体表的粪便、污物。
3.2用毛刷去除掉不易冲洗的污染物;4、放血4.1按照编号的顺序,每次从淋浴过的牛只中带出一头待宰牛,牵牛过程中严禁打牛,以减少肌体受伤和由此产生的应激反应。
4.2严格按穆斯林的要求由专职阿訇进行下刀,下刀时,辅助人员摁住牛头,拉近牛鼻绳,同时其它人员做好接血准备;4.3放血刀每刺杀一头冲洗消毒一次,放血后,要吊挂控血5-10分钟;5、挂牛5.1活牛放血后,用毛血链轻轻抓住牛腿,拉紧挂在自动链上;5.2挂牛过程中,一要注意安全,二要挂链要准,动作迅速。
肉牛屠宰管理制度范本

肉牛屠宰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肉牛屠宰管理,规范屠宰行为,保障肉牛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肉牛屠宰,是指在肉牛养殖、经营、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中,对肉牛进行屠宰加工的行为。
第三条国家对肉牛屠宰实行严格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立肉牛屠宰厂(场)。
肉牛屠宰厂(场)应当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营业执照等证照。
第四条肉牛屠宰厂(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肉牛屠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肉牛屠宰管理制度,保障肉牛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章屠宰厂(场)设立与管理第五条设立肉牛屠宰厂(场),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动物防疫、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第六条肉牛屠宰厂(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屠宰设施和设备;(二)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动物防疫、卫生和安全设施;(三)有经过培训合格的屠宰技术人员;(四)有肉品品质检验设施和人员;(五)有符合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六)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处理能力。
第七条肉牛屠宰厂(场)应当建立健全以下管理制度:(一)动物防疫管理制度;(二)屠宰加工质量管理制度;(三)肉品品质检验制度;(四)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五)事故处理制度。
第八条肉牛屠宰厂(场)应当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营业执照等证照。
未取得相关证照的,不得从事肉牛屠宰活动。
第三章屠宰加工与质量检验第九条肉牛屠宰厂(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工艺进行屠宰加工,保证肉牛产品质量安全。
第十条肉牛屠宰厂(场)应当配备肉品品质检验设施和人员,对屠宰加工的肉牛产品进行检验,不符合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不得出厂(场)。
第十一条肉牛屠宰厂(场)应当建立健全肉牛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记录肉牛来源、屠宰加工、检验检疫、销售等信息,确保肉牛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第四章环境保护与废弃物处理第十二条肉牛屠宰厂(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排放,防止环境污染。
肉牛屠宰场规章制度

肉牛屠宰场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肉牛屠宰场的管理,确保肉牛的安全和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肉牛屠宰场的所有员工和从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管理人员、屠宰师、包装工、检验员等。
第三条肉牛屠宰场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本规章制度,做到文明屠宰,优质服务。
第四条肉牛屠宰场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屠宰作业的流程规范。
第五条肉牛屠宰场应当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避免发生伤害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第六条肉牛屠宰场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保护生态环境。
第七条肉牛屠宰场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卫生意识,做到文明生产。
第八条肉牛屠宰场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屠宰作业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经营管理第九条肉牛屠宰场应当具备相关的资质和许可证,保证拥有合法经营的资格。
第十条肉牛屠宰场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和具体要求。
第十一条肉牛屠宰场应当制定详细的作业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确保屠宰作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第十二条肉牛屠宰场应当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保存屠宰作业过程中的各种记录和资料。
第十三条肉牛屠宰场应当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肉牛的屠宰作业符合卫生标准。
第十四条肉牛屠宰场应当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第十五条肉牛屠宰场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达标。
第十六条肉牛屠宰场应当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
第三章安全防护第十七条肉牛屠宰场应当加强员工的安全防护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八条肉牛屠宰场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器材,确保员工的安全生产。
第十九条肉牛屠宰场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十条肉牛屠宰场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和紧急救援机制,确保遇到突发事故能够迅速应对。
肉牛屠宰场规章制度内容

肉牛屠宰场规章制度内容
《肉牛屠宰场规章制度》
肉牛屠宰场是肉牛屠宰加工的地方,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卫生和生产环境的整洁,肉牛屠宰场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
首先,肉牛屠宰场要求所有进入场内的人员必须穿着符合卫生标准的工作服,头部必须戴着帽子或头罩,并且要进行严格的手部消毒。
同时,禁止在屠宰场内吸烟、喧哗和乱丢垃圾,保持场内环境的整洁和安静。
其次,肉牛屠宰场的设施和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并且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施运行正常,不会对肉牛屠宰过程产生任何影响。
另外,肉牛屠宰场在屠宰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肉牛屠宰的过程安全卫生。
屠宰工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屠宰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作业。
同时,屠宰场内必须建立健全的卫生监督制度,定期对屠宰场进行卫生检查和抽检,确保屠宰场的卫生安全达到国家卫生标准,保障肉牛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肉牛屠宰场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旨在确保屠宰过程环境的安全卫生,保证肉制品的质量安全。
只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才能确保消费者食用到安全、卫生的肉制品。
肉牛屠宰加工操作规程

《肉牛屠宰加工操作规程》1、宰前检验宰前检验包括验收检验、待宰检验和送宰检验,应采用看、听、摸、检等方法。
1.1验收检验1.1.1卸车前应索取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开具的检疫合格证明,证明文件上必须明确“无疫病、未使用违禁药物”等方面的内容,若证明文件不全或证明内容不确切退还畜主。
证明文件齐全确切的临车观察,未见异常,证货相符时准予卸车。
1.1.2卸车后应观察牛的健康状况,按检查结果进行分圈管理。
合格的牛送待宰圈;可疑病畜送隔离圈观察,通过饮水、休息后,恢复正常的,并入待宰圈;病畜和伤残的牛只送急宰间处理。
1.2待宰检验1.2.1待宰期间检验人员应定时观察,发现病畜送急宰间处理。
1.2.2待宰的牛只宰前应停食静养12h-24h、宰前3h停止饮水。
1.3送宰检验1.3.1牛送宰前,应进行一次群检。
1.3.2牛送宰前进行全体体温检测(牛的正常体温是37一39℃)。
1.3.3经检验合格的牛由宰前检验人员签发《准宰通知单》,注明畜种、送宰头数和产地,屠宰车间凭证屠宰。
1.3.4体温高、无病态的,可最后送宰。
1.3.5病畜由检验人员签发急宰证明,送急宰间处理。
1.4、急宰牛的处理1.4.1急宰间凭宰前检验人员签发的急宰证明,及时屠宰检验。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难于确认的病变时,应请检验负责人会诊处理。
1.4.2死畜不得屠宰,应送非食品处理间处理。
2、赶挂2.1屠宰车间负责人接到兽医人员出据的准宰通知单后准备屠宰,赶牛人员要在屠畜进入待宰圈之前,按准宰通知单的头数进行核对无误,方可在准宰通知单上签字。
2.2赶牛人员及时把牛驱赶进屠宰车间,在躯赶过程中,严禁用棍棒驱赶,乱打,以免出现淤血或损伤,避免使屠畜受到强烈的刺激,造成屠畜的过度紧张,影响屠畜放血,造成产品的质量下降。
3、吊挂屠宰放血:3.1宰牛人员把牛用缰绳及时准确系挂在牵牛机下端链轨挂钩上,启动牵牛机将屠牛送至放血轨道上,挂牛间距不应小于1.2米,3.2采用伊斯兰教方式屠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禽(肉牛)人道屠宰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实施牛人道屠宰的管理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牛屠宰企业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人道屠宰:减少或降低牛的压力,恐惧和痛苦的宰前处置盒屠宰方式。
2.2致昏:通过机械、电击、气体等方式使动物失去知觉,但保持心跳和呼吸。
2.3赶牛板:用于驱赶活牛的工具,一般用橡胶或塑料制作。
2.4运输
1.运输方式、距离和路线;
2.运输时的气候、温湿度;
3.动物种类、适用运输工具;
4.动物密度;
5.生理状况和密度;
6.运输过程中的供料、水的能力;
7.运输过程中的临时停靠点
运输前准备:饲料、饮水、垫草、药械及厩舍
装运前停留期:检疫时间、饲喂方式、行程时间
运输工具:结构、通风、消毒
装卸:减少应激的原则
途中:兽医随行
到达后:工具消毒、尸体污物处理等
公路运输:顶部空间应允许所有动物自然站立,多层车/厢中应避免低层动物受上层动物粪便污染,防止废物垃圾从车两种漏出
通风应考虑运输时和停靠时不同,并避免阳光直射。
避免突然加速、减速或高速急转,并考虑最适路线
3 管理
3.1 屠宰企业应该建立人道屠宰管理体系,对设备设施、操作方法和人员要求作出规定,以保证实现相应的技术要求。
该体系应采用体系文件形式予以明确,并记录其实施过程。
3.2体系文件应包括标准操作程序、设备操作方法、维护清理方式、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和不同员工的职责。
3.3体系文件应明确影响肉品质量的人道屠宰要求如何反馈到养殖,运输环节。
3.4应制定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应包括对生猪逃跑、设备事故、停电、火灾和气体泄漏等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应对方案。
方案中应明确紧急情况发生时的负责人。
3.5参与宰前处置和宰杀活牛的员工应掌握该体系文件中相应的要求。
4 人员
4.1屠宰企业应有专人对卸车、待在、驱赶、致昏盒刺杀过程中的操作进行监督。
在处置和宰杀活牛过程中,监督员应全程跟踪屠宰过程,及时纠正不当行为。
重大问题应及时报告管理层。
4.2卸车、待宰、驱赶、致昏盒刺杀等环节应至少一个接受过人道屠宰知识培训的技术人员,负责操作或指导其他人员操作。
从事专门设备操作、检测或维护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工作能力。
4.3兽医卫生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人道屠宰知识。
5 设施
5.1 屠宰厂应设置卸牛台,卸牛台应防滑,坡度小于20度。
坡度的周围应有围挡,引导活牛进入圈舍。
5.2围栏、围舍、出入口、通道应随时可以对活牛进行检查,并能及时将患病或受伤的活牛转移到合适的圈舍中。
5.3通道应有助于牛自由向前移动,应尽量减少拐角,不应有直角转弯。
5.4通道应保持一定的亮度,越接近致昏点,通道光线应越亮。
但应避免出现阴影或强烈明暗对比,禁止光线直接照射活牛的眼镜。
5.5通往致昏点的通道应有紧急出口,供紧急情况或致昏延迟时使用。
5.6通道中不应有任何可导致活牛停止、放缓或掉头的设施。
5.7通道地面应平整,没有明显的凸起或凹槽,排水系统不应位于通道下方,如果通道需要经过排水系统上方,排水系统的改版应经过加固,并于周围地板融为一体,不应影响活牛的行动。
5.8圈舍应有不一定弧度的透明围墙和饮水系统,按摩设备以及播放轻音乐设备。
5.9伤残活牛圈舍应尽量靠近卸牛坡道,圈舍应易于识别,易于进入。
6 伤残活牛处置
6.1对有病或受伤的活牛应立即宰杀,不具备立即宰杀条件时,应采取减少痛苦的方法转移至伤残活牛圈舍中。
6.2应采用致昏后放血的屠宰方式宰杀伤残活牛。
6.3执行紧急宰杀任务的员工应能正确识别有效的致昏迹象。
6.4应全天为伤残生猪圈舍中的生猪提供清洁饮水。
7 卸车与待宰
7.1卸牛时应保持安静,动作平缓,让活牛自己行走,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强迫牛跳下运输车辆。
7.2活牛在待宰圈中的密度要求为应能使所有活牛同时站起、躺下盒自由转身。
7.3因性别、来源或年龄不同而可能具有攻击性的活牛在圈舍中应单独隔离。
7.4待宰圈应有淋浴系统,淋浴时间为3--5分钟,夏季淋浴水温为20℃左右,冬季淋浴水温为50℃左右。
8 驱赶活牛
8.1驱赶活牛应保持安静并有耐心,不应粗暴的驱赶活牛。
只有在保持前方通道畅通才可以驱赶活牛。
在使用赶牛板时,应降低通道和圈舍中的声音。
8.2一般情况下不应使用电棒赶牛,只有在待宰圈前方通道顺畅,活牛拒绝向前移动时方可使用电棒,禁止在从待宰圈通往致昏点的通道以外
的其他地点使用电棒赶牛。
使用电棒赶牛时,只能接触成年活牛身体后部,不应接触活牛的眼睛、嘴、耳朵、肛门、生殖器和腹部等敏感部位。
电击时间不能超过2秒。
8.3参与卸牛、赶牛和待宰圈管理的员工应穿深色衣服。
9 电力致昏
9.1电击致昏设备应能确保活牛立即失去知觉,并持续足够时间,保证活牛在被宰杀前不恢复意识。
9.2活牛被有效电击致昏是一个可逆过程,包括僵直期、抽搐期和复苏期。
一般情况下,活牛离开电击致昏设备0--20秒为僵直期;15--45秒为抽搐期;60秒后为复苏期。
僵直期特征:活牛瘫倒逐渐僵直;呼吸失去节律;瞳孔放大,失去眼角膜反射;大小便失禁;前肢伸直,后肢弯向身体。
抽搐期特征:肌肉逐渐松弛;四肢无规律抽搐。
复苏期特征:出现正位反射;呼吸恢复节律;瞳孔恢复正常。
9.3二点式电击致昏
9.3.1电极与皮肤接触位置为头部两侧、眼与耳之间或两耳后部,确保电流能穿过大脑。
9.3.2电流不应低于1.3A,通电时间1--3秒。
9.3.3操作人员应检查电击后活牛症状,确保活牛被有效致昏。
如没有致昏,应立即对活牛进行二次致昏。
9.4三点式电击致昏
9.4.1电流不应低于1.3A,通电时间1--2秒。
9.4.2使用三点式电击致昏设备,应配备二点式手持电击致昏设备作为
备用设备。
9.4.3电击后应确保活牛被有限致昏。
如没有致昏,应立即对活牛进行二次致昏。
9.5设备维护要求
9.5.1工作前应检查所有致昏设备(包括备用设备),确保设备可以正常工作。
9.5.2工作前致昏设备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应使用能够模仿猪头部电阻(200--400欧)的设备进行测试。
9.5.3电压表和电流表应安装在操作人员易于看到的位置。
9.5.4电击致昏设备在使用结束后应进行清理,确保电极清洁。
9.5.5备用电致昏设备应存放在专用地点,供紧急情况或在致昏设备发生故障时使用。
10 刺杀
10.1 未经致昏的活牛不应刺杀。
10.2 致昏后应立即刺杀,致昏至刺杀时间不小于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