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三维重建技术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CT三维重建技术在修复颌面部复杂骨折的临床应用

CT三维重建技术在修复颌面部复杂骨折的临床应用

【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 c T三维重建技 术在修复颌面部复杂骨折的临床应 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8 3例 患者 均证 实为颌 面 部复 杂性 骨折 , 骨折 类型 、 位 、 对 部 骨
8 3例颌 面部 复 杂 骨折 患者应 用螺 旋 C T三 维重 建技 术 , 察 不 同角度 骨折 的三 维 图像 , 合 临床进 行 C 观 结 T图像 分析 , 直观评 估 骨折 的部位 、 移位 等情 况 。结果 折 断端 移位 方 向及 角度 、 与毗 邻组 织 关 系显 示 清 晰 , 示 骨 折 线 全 程走 向及 骨 折 局 部 细微 改 变的 效果 尤为 突 显 出。8 3例 患者 术前按 C T三 维重 建 图片进行 综 合评 估 , 择 合 理 的复 位 方 法 , 选 术后 颌 面外形 均 获得 满意 恢 复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临床 资料 . 8 3例 颌 面部 复 杂 骨 折 患 者 , 6 男 1
估 后 , 择 合理 的复 位方法 , 切开 复位 、 选 如 颌问 牵引 复
位等 , 选择最合适 的切 口, 口内、 如 耳前、 冠状切 口等 , 以既达 到 充 分 暴 露 术 野 又 不 影 响 面 容 的 效 果 ; 据 根
3 讨

颌 面部 由于有 较 多 的不规 则 骨 、 平 骨 、 连 接 扁 骨
存 在 , 剖结 构关 系较 为 复杂 。而颌 面部 位置较 为暴 解 露, 一旦 遭受 外力 打击 , 易造成 损伤 , 极 复杂 性骨 折发
生率较高。颌面部骨折传统 x线片及二维 C T即可
满 足诊 断 , 但传 统 x 线片及 二维 c T在骨 折 的空 间 移位、 骨折 线走 向及 周 围软 组织 关 系等方 面表现 仍 显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颈椎手术中的应用_何建斌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颈椎手术中的应用_何建斌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颈椎手术中的应用_何建斌螺旋CT,尤其是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和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urfaceshadeddisplay,SSD)成像技术,在骨关节外伤的临床诊疗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其能直观、精确的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详细了解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被称为“非损伤性立体解剖”。

现总结本院MSCT在上颈椎病变中应用,资料完整者共14例,就MSCT三维重建技术(3D)在上颈椎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加以探讨。

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近年来上颈椎病变行螺旋CT扫描资料完整、并经临床和/或手术证实者共14例,扫描17人次(3例术后复查CT)。

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15~67岁,平均32岁。

1.2成像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His-peedNX/i螺旋CT机,扫描参数:层厚2mm,床速3mm/s,应用HQ(高质量)模式,重建间距为1mm,后处理行MPR及SSD重建。

通过对SSD图像的旋转和切割(根据病变位置分别为在X轴、Y轴和Z轴上转动,常规取前面、后面、左右侧面、上面、底面、左右斜面或根据需要从任何角度进行观察),以及MPR的各个平面图像观察,从各个方向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

2结果本组检查结果:颅底凹陷征1例,Chiari畸形2例,上颈椎复杂畸形1例(颅底凹陷征同时伴有C2,3融合及C2左侧椎弓根发育不良),寰椎侧块骨折3例,枢椎椎体粉碎性骨折3例(其中2例伴寰齿关节脱位),单纯齿状突骨折3例,寰椎旋转脱位1例,术后复查3例。

10例椎体骨折在轴位图像及MPR重建图像上均能清晰显示,后者在显示骨折移位、寰齿关节脱位、椎体前后缘连续性及椎管方面有明显优势。

SSD重建图像在显示椎体滑脱及旋转脱位上占优。

4例先天畸形经MPR、SSD重建图像在显示畸形性质、程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基于CT 的可视化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

基于CT 的可视化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

*论著*基于CT的可视化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郭志成,,施龙施龙,,孙永明蔡龙俊,,郭志成王祥宇,,方先林刘高刘高,,王祥宇方先林,,蔡龙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泌尿外科,江苏宿迁223800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配合CT可视化三维影像重建技术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接受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2例,根据红绿小球随机抽签结果分为观察组(红球,31例)与对照组(绿球,31例)。

对照组采取传统二维CT影像技术辅助治疗,观察组实施可视化三维CT影像重建技术辅助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12.15±10.12)min、肾动脉阻断时间(25.05±4.29)min、切除肿瘤时间(7.33±3.05)min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29、8.359、4.240,P<0.05)。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实施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可配合可视化三维CT影像重建技术辅助治疗,便于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病情,提供可靠影像学支持,倡导运用推广。

关键词基于CT的可视化三维影像重建技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2.08.10.02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T-based Visualization3D Imag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in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IU Gao,WANG Xiangyu,FANG Xianlin,CAI Longjun,GUO Zhicheng,SHI Long,SUN YongmingDepartment of Urology,Suqi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Suqian Hospital of Nanjing Gulou Hospital Group),Suq⁃ian,Jiangsu Province,2238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 with CT visualizatio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ssisted treatment.Methods62patients treated by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 in Suqian Hospital,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uary2017to December2021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red and green small ball random drawing,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red ball,31cases)and control group(green ball,31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aid of traditional two-dimensional CT imaging technology,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visualized three-dimensional CT imaging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The perioperative clinical indexe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recovery of renal function indexes(blood creatinine and urea nitrogen)at the time of admission and after surgery was detec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operating time(112.15±10.12)min,renal artery blocking time(25.05±4.29)min,and tumor removal time(7.33±3.05)m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10.229,8.359,4.240,P<0.05).Th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nal function indexes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Clinical implementation of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 can be complemented by visualization of3D CT image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which收稿日期:2022-08-04;修回日期:2022-08-24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省宿迁市级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Z2020109)。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大气道非肿瘤性少见病的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大气道非肿瘤性少见病的临床应用
c t i 0 n t e c h ni qu e i n r a r e no n - n e o pl a s t i c a i r wa y di s e a s e
CHEN Hu a i ,z ENG Qi n g — s i ,CHEN Li n g,ZHANG C h a o — l i a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a d i o l o g y。
Chi n a
e Fi r s t 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G u a n g z h o u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Gu a n g d o n g 5 1 0 1 2 0 ,P . R.
重 建工作站重建后可清楚显示 , 气 管 支 气 管 淀 粉 样 变 显 示 病 变 主 要 以管 壁 增 厚 钙 化 为 主 , 病变 呈连续 性 , 管 壁 钙 化 以支
气 管明显 , 管 腔 明显 狭 窄 ;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 变显示气 管前 壁及两侧 管 壁增厚及 结节 样钙化 影突入 管腔 内 , 钙 化 主要 位于粘膜上并突人气管支气管管腔 内, 管 腔狭 窄不 明显 ; 气 管 支 气 管 复 发 性 多 发 性 软 骨 炎 以 气 道 多 发 炎 性 水 肿 增 厚 为
p l a s t i c l e s i o n s o f t r a c h e a a n d b r o n c h i .M e t h o d s S i x t e e n c a s e s d i a g n o s e d a s r a r e n o n - n e o p l a s t i c l e s i o n s o f t r a c h e a a n d b r o n — c h i b y p a t h o l o g y a f t e r b r o n c h i a l f i b e r s c o p e b i o p s y w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Al l p a t i e n t s u n d e r we n t C T s c a n a n d t h e n t h e d a t a we r e t r a n s f e r r e d t o t h r e e — d i me n s i o n a l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wo r k s t a t i o n .Re s u l t s I n t h i s wo r k,t h e r e we r e s i x c a s e s o f t r a c h e o b r o n c h i a l a my l o i d o s i s ,i n c l u d i n g t h r e e ma l e s a n d t h r e e f e ma l e s ,wi t h a me d i a n a g e o f 5 1 y e a r s ;t h e r e we r e f o u r c a — s e s o f t r a c h e o b r 0 n c h e o p a t h i a s t e o c h o n d r o p l a s t i e s a,i n c l u d i n g t h r e e ma l e s a n d o n e f e ma l e ,wi t h a me d i a n a g e o f 2 5 y e a r s ; a n d t h e r e we r e s i x c a s e s o f r e l a p s i n g p o l y c h o n d r i t i s ,i n c l u d i n g t wo ma l e s a n d f o u r f e ma l e s ,wi t h a me d i a n a g e o f 4 8 y e a r s . Th e c o mp u t e r t o mo g r a p h y t h r e e - d i me n s i o n a l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c l e a r l y s h o we d t h a t t r a c h e o b r o n c h i a l a my l o i d o s i s p r e s e n t e d wi t h wa l l t h i c k e n i n g a n d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c o n t i n u o u s l e s i o n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b r o n c h i a 1 wa l l ,a n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u me n s t e n o s i s .The t r a c h e o b r 0 n c h e o p a t h i a s t e o c h o n d r 0 p 1 a s t i e s a s h o we d t h a t b o t h s i d e s a n d a n t e r i o r wa l l a p p e a r e d t h i c k e n i n g a n d n o d u l a r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t r a c h e a ,c a l c i f i e d n o d u l e s ma i n l y i n t h e mu c o s a a n d b r o k e i n t o t h e l u me u ,b u t ,1 u me n s t e — n o s i s wa s n o t o b v i o u s .Th e r e l a p s i n g p o l y c h o n d r i t i s s h o we d a i r wa y i n f l a m ma t o r y e d e ma a n d t h i c k e n i n g,l u me n s t e n o s i s , s ma l l p u n c t a t e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i n wa l 1 ,r e l a t i v e s mo o t h i n n e r wa l 1 ,d i f f u s e d l e s i o n s ,a n d o b v i o u s l e s i o n s i n t he t r a c h e a .Th e r e we r e n i n e c a s e s s e c o n d a

CT三维重建技术临床应用教程文件

CT三维重建技术临床应用教程文件
双侧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状窦上
冠状动脉变异CTA 显示
右冠状动脉缺失
冠心病CTA表现
前降支硬斑形成并血管狭窄
冠心病CTA表现
右冠多发钙斑
冠心病CTA表现
前降支硬斑、钙斑形成并血管狭窄
冠心病CTA表现
前降支支架术后评估
冠心病CTA表现
搭桥术后桥血管显示
冠状动脉瘤CTA
第二对角支动脉瘤
冠状动脉动静脉瘘CTA表现
常用的三维技术2
曲面重建 (curve planar reconstruction , CPR) 是MPR的一种特殊方式,在容积数据的基础上, 沿感兴趣区划一条曲线,将扭曲的组织显示在同 一平面上,较好的显示其全景。适用于展示人体 曲面结构的器官,常用于额面骨、输尿管、血管、 肋骨、腰椎等。
常用的三维技术3
常用的三维技术4
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 , SSD) 通过计算被观察物表面所有相关像素的最高和最 低CT值,保留所选CT阈值范围内像素的影像,将 超出限定的CT阈值的像素透明处理后重组成二维 图像。立体感强,能直观的显示骨骼和大血管的 全景,有利于病变的定位、测量。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左侧椎动脉开口变异—起自左颈外动脉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双侧椎动脉未汇合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左侧椎动脉开口变异—起自左颈外动脉
先天变异的CTA表现
左侧椎动脉先天缺失
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左侧颈内动脉钙斑
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双侧颈内动脉硬斑、钙斑并局部血管狭窄
多层面容积重建(Multi Planar Volume Reconstructionm , MPVR)是将不同角度或某一平面选 取的原始数据,采用最大密度(MIP)或最小密度 (Min-IP)投影法进行运算得出图像。MIP是取每一线 束的最大密度进行投影,常用于密度较高的组织结构, 如注射造影剂的血管、明显强化的组织、骨骼等。 Min-IP是取每一线束的最小密度进行投影,常用于观 察气道、肺、含气空腔等。

64排CT骨三维重建对骨折诊断意义

64排CT骨三维重建对骨折诊断意义

64排 CT骨三维重建对骨折诊断意义多层螺旋CT代表着当今设备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尤其是64排螺旋CT带来了全新的诊断模式,尤其是64排CT骨三维重建对骨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一、CT三维重建技术1、容积再现技术(VRT):将多个平面图像合成三维图像的方法,将所有体素的CT值设为不同的透明度,由完全不透明到完全透明,同时利用虚拟照明效应,用不同的灰阶或伪彩显示三维立体图像。

2、多平面重组(MPR):是指把横断扫描得以像素为单位的二维图像,重组成以体素为单位的三维数据,再以冠状面、横断面、矢状面或斜面去截取三维数据,得到重组二位图像。

3、最小密度投影(Min -IP):利用容积数据中在视线方向上CT最高或最低的全部像素进行成像。

可以较真实地反映组织的密度差异,清楚地显示造影剂强化的血管形态、走向、异常改变及血管壁钙化和分布的情况。

二、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折中的优势骨折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依靠传统的X线平片诊断。

骨关节的X线摄影简单方便,大部分骨折通过X线检查得以解决。

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医生对骨折诊断的准确性、精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为骨折的部位、分型、累及的范围、移位情况及周围组织损伤情况等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估计十分重要。

对于复杂部位的骨折和隐匿性骨折,X线平片与常规CT检查很难全面、客观地显示骨折的情况。

常规X线平片的摄片需病人一定体位的配合,拍摄多个体位时还需搬动病人,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检查时间,还可能加重病人的损伤。

而且,X线平片图像是前后重叠的二维图像,无论病人如何变换体位、改变X线投照方向,发生于复杂解剖部位的骨折及细小骨折均不易在X线平片上发现。

普通非螺旋CT扫描避免了影像的重叠,但要求切割层面选择要准确及薄层扫描,否则也容易漏诊,特别是对平行于X线束及骨折合并半脱位等复杂情况。

与上述检查手段相比,螺旋CT可以进行容积扫描和数据采集,病人无需变换体位,只需平卧,就能在短时间内一次完成容积扫描,检查过程快速简便安全。

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 摘要 】 目的 探讨 C T三 维重建技 术在胫骨平 台骨折 中的诊 疗价值。方法 2 0 1 2 年1 2 月至 2 0 1 3 年1 2月我科 共收治 3 1 例
胫骨平 台骨折 患者 .分 别行 X 片和 CT三 维重 建检 查 ,并对 两种检查 方法的检 查结果进行 比较 。结果 X 片漏诊 4例 ,主要表现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C T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t i b i a l p l a t e a u f a c t u r e s . Me t h o d s T h i r t y — o n e p a t i e n t s wi t h
性 的作用 …。而治疗 前影像学检查对于早期判断骨折的移位部 据重组 ,层厚 、层距均 为 1 m m,进行 MP R、V R及 MI P重组 ,
c a s e s , ma n i f e s t i n g a s mi n o r f r a c t u r e s a n d mi n o r c o l l a p s e o f t h e p l a t e a u ,we r e o mi R e d b y X— r a y . CT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we r e a b l e t o d i a g n o s e t h e
临京医学工 程2 0 1 3 年9 月 第2 0 卷第9 期


1 0 6 9・
论著 ・
( - 】 盘 床工程)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MO C u — a . I u h n k i L NG Y
( . e3 3 dH s i l f L , a nn 3 0 1 C ia 2 h uk n opt f u n x, a nn 3 0 1 C ia 1 ’ 0 r o pt A N n i 5 0 2 , hn ; . eR ia gH s i l a g i N n ig5 0 0 , hn ) , I h aoP g T ao G
多排 螺 旋 C T三 维 重 建 成 像 新 技 术 可 为颌 面外 科 和矫 形
外 科 提供 直 观 真 实 的立 体 空 间 C T图 像 .尤 其是 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剖 关 系
等) 。行 3 D图像 均能 清晰 显示 骨折 线 的走 行方 向 、 片移 位 方 骨 向和 程度 、 骨线性 骨折 。 鼻 多排 螺旋 C T扫描 较 常规 轴位 扫描 的 3 D图 像 表面 更 光 滑 、 腻 , 细 全部 图像 均 未 出 现假 孔 现 象 , 未 也
A src O j w oepoetevrcya dpat a vleo ut sc p a C ed g oi o aa bn bta t b ̄i T x l eai n rc cl a f l-lesi l T i t i n s f sl o e r h t i u m i i r n h a s n
i g n t l - l e s i l C a ih v l e i ig o i o a a o e fa tr n h w n p c eai n h p ma i g wi mu t si p r T h s h g au n d a n ss fn s l b n r cu e a d s o i g s a e r lt s i . h i c a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变异 显示
右冠状动脉缺失
冠心病表现
前降支硬斑形成并血管狭窄
冠心病表现
右冠多发钙斑
冠心病表现
前降支硬斑、钙斑形成并血管狭窄
冠心病表现
前降支支架术后评估
冠心病表现
搭桥术后桥血管显示
冠状动脉瘤
第二对角支动脉瘤
冠状动脉动静脉瘘表现
右冠状动脉窦房结支—肺动脉瘘显示
头颈部的成像技术与应用
常用的三维技术
容积再现( , )对不同值的组织、器官赋予不 同的亮度、颜色,以易于区分。透明成像()是 技术 中的一种显示方法,经过处理后的图像可呈现透明影像, 和双对比消化道造影的效果相似。与传统胃钡餐对比, 其可以根据需要切割掉兴趣区以外的组织结构和相邻器 官的重叠影像,而且可任意角度旋转图像,可让病灶充 分暴露显示。
在影像诊断中,除了传统的横断面图像外, 各种三维图像是影像医生重要的诊断线索和依据。 由于重建图像更为直观,容易被临床医生理解和 接受,从而在术前手术方案分析、选择治疗方案、 估计预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三维技术是指通过改变图像的原始数 据的矩阵、视野进行图像再次重组处理。 可以根据组织不同、观察目的不同选择相 应的算法。要求所有图像必须来自同一个 病人的同一次检查,且具有相同的重建中 心和视野,扫描间隔必须小于层厚的,使 上下层面相互重叠,以保证图像的连续性。
头颈部动脉瘤
左侧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
头颈部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瘤
头颈部动脉瘤
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动脉瘤
头颈部动脉瘤
颅内多发动脉瘤—前交通动脉、左侧大脑中动脉近段动脉瘤
头颈部动—静脉畸形
右侧大脑中动脉远端动静脉瘘
三维重建技术在头面部的应用
图像空间分辨率高,解剖结构无重叠, 是目前头颈部骨骼、肿瘤主要的影像学检 查方法,其基本扫描方位包括轴位和冠状 位,针对耳部、颞骨、鼻、鼻窦等可综合 观察,利于更好的判断解剖结构和病变的 部位及范围。
先天变异的表现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先天变异的表现
左侧椎动脉开口变异—起自左颈外动脉
先天变异的表现
双侧椎动脉未汇合
先天变异的表现
左侧椎动脉开口变异—起自左颈外动脉
先天变异的表现
左侧椎动脉先天缺失
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左侧颈内动脉钙斑
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双侧颈内动脉硬斑、钙斑并局部血管狭窄
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多层螺旋的头颈部检查是一种无创、快速、安 全的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检查方法,作为头颈部血管病 变的筛选手段,可同检查相媲美,可在很大程度上取 代有创的检查。
常使用最大密度投影法()、最小密度投影法 ()、表面覆盖法()、多曲面重建()、容积再现法() 或血管专用软件等重组技术显示图像。通过测量感兴 趣区血管最高值和最低值,定出相应的阈值,通过编
常用的三维技术
曲面重建 ( , )是的一种特殊方 式,在容积数据的基础上,沿感兴趣区划 一条曲线,将扭曲的组织显示在同一平面 上,较好的显示其全景。适用于展示人体 曲面结构的器官,常用于额面骨、输尿管、 血管、肋是将不同角度或某 一平面选取的原始数据,采用最大密度()或最小密 度()投影法进行运算得出图像。是取每一线束的最 大密度进行投影,常用于密度较高的组织结构,如注 射造影剂的血管、明显强化的组织、骨骼等。是取每 一线束的最小密度进行投影,常用于观察气道、肺、 含气空腔等。
视神经孔的显示
箭头所指为视神经孔
鼻骨骨折
箭头所指左侧鼻骨翼骨折
耳蜗重建图像
双侧耳蜗及右侧中耳乳突炎表现
鼻窦炎的重建图像
筛窦、上颌窦炎
•胸、腹主动脉及肺动脉
主动脉是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先天变异畸 形、外伤血肿及肺动脉栓塞等的首选检查方法。 主动脉快捷、准确、无创更适合于急诊患者及支 架置入后随访的患者。
主动脉夹层显示
主动脉夹层显示
主动脉瘤显示
肺动脉栓塞
右肺动脉干远段、右肺上叶支及左肺上叶、舌叶、下叶分支栓塞
肺动脉发育不良
右侧肺动脉先天发育不良
大家好
1
三维重建技术临床应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医学影像科 宋法亮
机经历了多次的更新换代。多排在国内已 经十分普及,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对疾病的 诊疗工作。因此,既往以像素为表现形式的横断 面扫描图像即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多层螺 旋以体素的形式体现组织的结构,即在原始数据 基础上重建的三维立体图像。
三维重建技术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技术的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技术无创、几秒钟完成检查,可 以从各个角度重建出三维图像,不但能观察、测 量管腔的通畅、狭窄情况,而且可以观察到血管 壁的影像,通过测量值辨别斑块的成份、性质。
正常冠脉影像
冠状动脉变异 显示
右冠开口于左冠状窦
冠状动脉变异 显示
双侧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状窦上
双侧颈总动脉近段、中、远端、双侧颈内动脉近、远端钙斑形成
对头颈部血管支架置入的评估
右侧颈内动脉支架
头颈部动脉瘤
()颈内动脉动脉瘤:占动脉瘤的左右 ()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占~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占~ ()大脑后动脉动脉瘤:占~ ()基底动脉动脉瘤:占~ ()椎动脉动脉瘤:占~ ()多发性动脉瘤:指颅内同时有个或个以上的动脉瘤
常用的三维技术
多平面重建( , )应用最为广泛,是指把 横断扫描所得的二维图像以像素为单位,重建为以体 素为单位的三维数据,再在容积数据的基础上,重建 任意平面的冠状位、矢状位、斜位的二维图像。可以 较好的显示组织器官复杂的解剖结构,有利于病变的 准确定位,可应用于全身所有组织器官。对判断病变 的侵及范围、毗邻关系、动脉夹层破口、胆道、输尿 管结石定位具有优势。
常用的三维技术
表面遮盖显示( , )通过计算被观 察物表面所有相关像素的最高和最低值, 保留所选阈值范围内像素的影像,将超出 限定的阈值的像素透明处理后重组成二维 图像。立体感强,能直观的显示骨骼和大 血管的全景,有利于病变的定位、测量。
常用的三维技术
仿真内窥镜成像术( , )是在容积 数据的基础上,采用表面遮盖显示和容积再现 法相结合,模拟出三维立体空间环境,在受检 器官的腔内进行计算机数据后处理,显示出图 像,与光纤内窥镜效果相似,常用于喉部、支 气管、结肠、胆道、胃等管腔脏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