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 计量单位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知识点含义: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吨用符号t表示。

举例:1袋大米约重10千克,100袋大米约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2吨=2000千克方法分析:1吨=1000千克,2吨是2个1吨,就是2个1000千克,是2000千克,即2吨=2000千克。

方法归纳:把较大的质量单位换算成相邻的较小的质量单位时,就是在所换算数的末尾添上3个0,把较小的质量单位换算成相邻的较大的质量单位时,就是在所换算数的末尾去掉3个0。

生活中吨的应用:吨的确是个比千克重的多的单位,那么,在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吨作单位?例如“一列货车每节车厢的载重量是50吨,一般一辆货车大约有30—50节车厢,也就是说可以运送200吨左右的货物。

实际上,生活中很多物品的质量是用吨来作单位的。

比如:嫦娥一号起飞重量为2。

35吨;空集装箱本身的重量在2吨—5吨;亚洲象平均重3—4吨,非洲象平均五到六吨左右等等。

【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案学情与教材分析:“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

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三年级上册数学常用表达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常用表达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常用表达法1. 数字和数量- 数字可以用中文字符或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一、二、三、4、5、6等。

- 数量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加上相应的计量单位表示,例如:5个、10支、3箱等。

2. 运算符号- 加法运算可以用加号或加字表示,例如:2 + 3 或 2 加 3。

- 减法运算可以用减号或减字表示,例如:5 - 3 或 5 减 3。

- 乘法运算可以用乘号或乘字表示,例如:2 × 3 或 2 乘以 3。

- 除法运算可以用除号或除字表示,例如:10 ÷ 2 或 10 除以 2。

3. 比较符号- 大于可以用大于号或大于字表示,例如:5 > 3 或 5 大于 3。

- 小于可以用小于号或小于字表示,例如:2 < 6 或 2 小于 6。

- 大于等于可以用大于等于号或大于等于字表示,例如:4 ≥ 4 或 4 大于等于 4。

- 小于等于可以用小于等于号或小于等于字表示,例如:7 ≤ 9 或 7 小于等于 9。

- 等于可以用等于号或等于字表示,例如:3 = 3 或 3 等于 3。

4. 分数和小数- 分数可以用数字加上分数线表示,例如:1/2、3/4等。

- 小数可以用数字加上小数点表示,例如:0.5、1.25等。

5. 单位换算- 长度可以用米、厘米或分米作为计量单位,例如:1米等于100厘米。

- 重量可以用千克、克或斤作为计量单位,例如:1千克等于1000克。

- 容量可以用升、毫升或立方米作为计量单位,例如:1升等于1000毫升。

6. 几何图形- 圆形可以用圆圈加上圆字表示。

- 正方形可以用正方形的图形表示。

- 长方形可以用长方形的图形表示。

- 三角形可以用三角形的图形表示。

7. 数据图表- 柱状图可以用矩形的柱子表示。

- 折线图可以用连续的点和线表示。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数学常用表达法的简要介绍,供参考使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计量单位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计量单位教学课件

在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时,要注意单 位的统一,避免出现混淆。
练习题目
给出一些具体的数值,让学生进行长 度单位的换算。例如,2米等于多少 分米?
长度单位的应用
生活中的长度单位应用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长度单位来描述物体的长度 或距离。例如,量身高时用厘米或米,测量两地之间的距 离时用千米。
练习题目
给出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描述 。例如,一个铅笔盒的长度约为多少厘米?从家到学校的 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注意事项
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避 免出现误差。
03
重量单位
重量单位的种类
毫克、克、千克、吨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是: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克=1000毫克。
根据计量单位的性质和作用,计量单位可分为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辅 助单位。
根据计量单位的适用范围,计量单位可分为国际单位制单位、国际单位 制导出单位、国际单位制辅助单位、国际单位制词头和我国法定计量单 位。种类
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等。
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
果。
计量单位的重要性
计量单位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前提,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基础。
在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国内外贸易等各个领域中,计量 单位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计量单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
计量单位的分类
根据量的不同特性,计量单位可分为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
长度单位的适用范围
米适用于较大的长度测量,如教室的长度;分米、厘米、毫米适用于中等大小的长度测量 ,如铅笔的长度、书本的厚度;千米适用于非常大的长度测量,如两地之间的距离。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思维导图:克、千克、吨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思维导图:克、千克、吨
天平
电子秤 杆秤
体重秤
称物的工具
弹簧秤
1kg铁花比1kg棉花重 (×)
Hale Waihona Puke 易错题5、常见的量
克、千克、吨
1、常用计量单位
克(g)
千克(kg) 2斤
吨(t)
一粒花生米的重量
两瓶矿泉水的重量 两头牛或者十头猪
2、
千克 克

称一般物品的质量或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用 千克做单位,用kg表示。1kg=1公斤=2斤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用克做单位,用g表示。
吨:称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表示大型物体的质 量通常 用吨做单位,用t表示。在生活中,大型动物 的体重, 钢铁的质量和粮食的产量,火车和卡车等运输 工具的 载重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3、单位换算 4、比较大小
前提;单位统一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克》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克》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克和克》教学设计设计者:油坊中心小学贾玉梅教学内容:《克的认识》第33页—第35页教学设想:这部分内容包括克的认识,以及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两个部分。

从食品包装袋上标明的计量单位“克”引出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体会克的产生也是实际测量的需要。

然后认识大小相同的砝码,安排用天平称出10克黄豆,让学生体会1克很轻;再实际掂一掂2分硬币等物品,丰富对1克的感知,初步形成1克的观念。

接着通过用秤称出两袋500克的食盐,引导学生发现1千克=1000克。

在“想想做做”中再通过观察、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丰富感知提高认识。

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病人是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要用克作单位。

2、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了解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1、让学生课前到超市了解一下物品的重量有哪些计量单位,并想一想为什么有的物品以千克为单位,而有的物品以克为单位。

2、准备天平、黄豆教学重、难点: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讲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谁来说一说,1千克的物品拎在手上有什么感觉?小结:千克是一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它来作单位。

提问:同学们经常逛超市的时候,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物品的重量除了用千克表示,还可以用什么单位?(板书:克)你了解到哪些商品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这些商品为什么不用千克为单位呢?(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商品比较轻,用克作单位比较方便)小结引出新课: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克也是一个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它作单位。

出示例题图,提问:谁来告诉大家,这袋食品有多重?(135克)这袋食品重135克,那么1克有多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克,(补充板书:认识克)克也可以用符号“g”来表示。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测量)重点知识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测量)重点知识复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复习第三单元:测量基本概念:1、常用的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这些长度单位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计量较长的长度时,用千米(km),(主要用于计量行程,比如车速,两地距离等)。

人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15分钟。

记忆方法:结合生活常识用手势比拟,1毫米:两指尖微微张开,即身份证、硬币的厚度;1厘米:指甲盖的长度,即直尺上相邻两个数据之间的距离;1分米:两手指张开的距离,直尺上从0-10之间就是1分米;1米:两手张开,两臂之间的长度,老师上课用的米尺就是1米长。

熟记进率: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2、常用的重量单位,从小到大:克(g)、千克(kg)、吨(t),每相邻的两个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平常我们多用克与千克表示(如食物、人体重量等),计量较重的物体时,用吨做单位(比如大型货物、汽车、轮船、飞机等的载重量)。

记忆方法:结合生活经验,熟记进率,超市里购物,多观察包装袋上所标重量,多用克作单位;人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三年级的学生一般体重在25千克左右,成人体重大约在50-80千克左右;大型货物与车船载重一定用吨作单位。

熟记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3、单位换算方法:在熟记单位进率的基础上,小单位化大单位:小单位的数÷进率=大单位的数大单位化小单位:大单位的数×进率=小单位的数基本练习:一、想一想,填一填。

1、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可用实物结合生活经验来判断填写)一棵树高约100()马拉松长跑比赛全长约42()一块橡皮长约4()一桶花生油重5()一只曲别针重约2()一辆货车能载重约10 ()小明的身高约是138()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约468()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20()一头大象重4()一本数学书的厚约是7()一盏台灯的高约2()一只猫重2()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2、在○里填上>、<或=。

小学三年级数学常用单位知识归纳

小学三年级数学常用单位知识归纳

小学三年级数学常用单位知识归纳
常用单位知识概括总结
1.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符号:mm
1毫米=0.1厘米
=0.01分米
=0.001米
=0.000001千米
2.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符号:cm
1厘米=10毫米
=0.1分米
=0.01米
=0.00001千米
3.分米:是长度计量单位之一,符号:dm
1分米=100毫米
=10厘米
=0.1米
=0.0001千米
4.千米:千米又称之为公里,是长度计量单位之一,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

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km
1千米(公里)=1000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1000000毫米(公厘)
5.吨:计量单位,符号:t
公制1吨=1000公斤
=2000斤
=20000 两
1吨=1000千克
=1000000克
6.千克:计量单位,符号:kg
1千克=1000克
=2斤
斤=500克
7.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三者之间的关系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0000平方厘米
8.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三者之间的关系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000000立方厘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有多重(认识千克和克)》教案二:计算物品的重量

小学三年级数学《有多重(认识千克和克)》教案二:计算物品的重量

小学三年级数学《有多重(认识千克和克)》教案二:计算物品的重量教学目标:1.了解重量单位:千克和克的概念和转换方法。

2.掌握计算物品重量的方法,包括单个物品的重量和多个物品的总重量。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对实物进行计量、比较和估算。

教学重点:1.千克和克的概念和转换方法。

2.计算物品重量的方法,包括单个物品的重量和多个物品的总重量。

教学难点:1.教学难点为重量的概念,学生可能会将重量与大小混淆,不能正确理解。

2.单位的换算,学生可能会听懂了,但是在实际操作时,还是会出错。

3.在计算物品的总重量时,学生可能会忽略其中某些要素,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

教学方法:1.采用体验式教学和操作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物品重量和重量单位的概念。

2.图解和演示式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千克和克的概念和转换方法。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协作,掌握计算物品重量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活动准备1.提前准备好千克和克的量具和标准物品,以便于展示和讲解。

2.打屏幕,向学生展示一些物品的图片。

3.准备一些物品示范计算重量,如图书、水杯、手机等。

4.准备一些习题,以便对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和检测。

二、教学内容1.认识千克和克教师向学生介绍千克和克的概念,让学生分别说出千克和克的定义和简写形式,并且介绍千克和克的换算关系。

教师拿出一块千克的课桌和一小盒克,让学生估算它们的重量,让学生判断这两个重量单位的大小关系,并且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其概念和换算关系。

然后教师用量具分别进行测量,并且让学生来感受它们的实际重量。

2.单个物品重量的计算教师用一些实物进行演示和讲解,例如:一支铅笔、一本书、一瓶矿泉水等,并告诉学生它们的重量是多少克或千克,然后教师叫学生使用千克和克的换算方法判断相互之间的大小关系,并且计算这些物品的总重量。

3.多个物品总重量的计算教师在讲解多个物品总重量计算方法时,要教会学生看到整体把握,以免误差扩大,计算不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计量单位
1、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1吨=
千克
1千克=
千克
吨用字母 表示;千克用字母 表示;源自克用字母 表示例题:
我的体重约是35 ( )
一支铅笔约重10 ( )
一头大象约重2 ( )
5个苹果约重 1 ( )
2、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时计时法时间? 3、时间的写法:建议写为( ) 时( )分
而不是( ):( ); 4、计算经过的时间;
例题 我的身高大约是140 ( ) 一棵大树高约是 6 ( ) 一支铅笔长约是 1 ( )
年月日
1、一年有多少个月? 2、分为多少个季度? 3、第一季度有多少天? 4、第三季度有多少天? 5、上半年有多少天? 6、平年闰年怎么判断?
时分秒
1、一天有( )时,时针一天走( )圈; 2 、如何把十二时计时法时间转换为二十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