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打造全区文化旅游产业的会议要求,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本乡实际,紧扣调研内容,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文化旅游产业调研活动。

一是产业优势。苹果、水稻田园风光独具特色,为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基础设施优势。全乡水利化程度高,三面光沟渠纵横交错,抗旱水窖遍布地块,为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业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三是区位优势。昭大公路贯穿南北,渔洞水库专用线途径乐居、上街两个村,洒渔河烟柳与乐居、上街两个村遥遥相望。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容易进入过往游客的视线;

四是干部优势。有两支好的干部队伍,一支是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的村级干部队伍,一支是作风硬、吃得苦、能力强的乡级干部队伍,为宣传乐居和服务游客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五是群众优势。广大纯朴、勤劳、善良的乐居人民,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根据乐居现状以及历史文化发展特点,认为乐居的文化旅游产业可定位于:

一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

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一体,顺应了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发展种植业观光旅游。可以依托科技示范园,组织青少年开展“农村科技夏令营”活动,普及农村科技文化知识;可以结合昭大公路沿线引导群众发展庭院果园种植,根据节令适时开展春季赏美景、夏秋季摘果子活动,推动农村旅游经济,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发展水面养殖业观光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周家口子水库、桃树井水库从事水产养殖,还可以在水库周围添置一些必要的设施,方便游客垂钓和打捞;还可以设置餐厅,让游客自己品尝劳动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是发展地方民俗风情体验旅游。乐居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常迎合城市人到农村的体验需求。

1、民俗民风旅游。一年一度的新观音庙会,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都会自发聚集到这个地方。老的烧香拜佛,年轻的唱歌嬉戏、自娱自乐。这些民俗民风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对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农村节庆旅游。进一步挖掘、整合本地农村节庆风俗,以农村老年协会为载体,不断丰富群众文艺生活,体现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品牌。

3、农村饮食文化旅游。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

的内容,具有农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农村之“食”关键在于“土”和“特”,乐居的野菜、豆干、腊肉远近闻名,对过往游客具有强烈的诱惑力。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业。以乐居大河土地整理项目为契机,顺河绿化,打造“乐居烟柳”风姿,使之与绿油油的稻田相依为伴,真正构成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美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1、要在政策上给与积极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全力投入。首先,要在区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区直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鼓励农村文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入、道路通讯等方面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倾斜。同时,要组织专门人员帮助挖掘有较深文化内涵的旅游文化资源。

2、要加大对农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强化文化旅游功能。

3、注重抓好农村文化旅游品的开发。一是要筛选出能显示地方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旅游品。二是要在保留其古色古装的基础上,按照旅游品的要求对一些民间艺术品或古建筑物要进行重新设计、包装。三是要加强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包装宣传和市场开发工作,充分激发消费潜力。

4、要注重文化旅游队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乡文化站的职能作用,千方百计吸引旅游管理人才,努力造就一支素

质高的农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和智力支持。

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材料

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材料 主题教育期间,为切实发现当前我区旅游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小切口”入手,针对旅游市场化这一主题开展了具体的调查研究,通过深入基层实地调研走访,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发现了一些旅游市场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市场化思维不够。思想解放、理念转变的进度还没有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势相匹配,对旅游市场化经济规律研究不深、不透,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例如,今年花海仓促运营,前瞻性思维不强;赛事承办依然是财政出钱。二是市场化体制机制不健全。我区尚未出台旅游产业招商引资政策,大多景区为政府指导运营,市场化思维不强,管理模式相对保守,产品的开发、包装和营销缺乏市场机制的运用和完善,社会资本参与不足。例如,xx温泉度假区两年才开工建设,景区营销主要靠政府。三是招商引资项目少。特色住宿、特色餐饮、停车场等配套项目少,体验性高、现代感强的旅游项目较少,易产生季节性旅游“低谷。例如,赛事期间“一房难求”,射击场、文化宫等体验性项目推进缓慢,滑雪、漂流属于季节性运营项目,不可四季持续性运营。四是市场化资源利用不充分。联动机制未建立,缺乏精品线路,区域游客资源挖掘不够,游产品开发层次较低,缺少大众化的旅游产品,景区景点特色不鲜明,现有景区都没有形成自身的旅游知识产权特征。文章系壹号秘书微信公众号原创发布,侵权必究。例如,与周边xx

等大景区建立了区域联盟,但实际动作少,联票还没出;全区还没有一家大型商场;到我区旅游的客户群体主要为城区及周边县区居民,未对临省、市形成吸引力,旅游区域带动优势尚未发挥。五是市场化队伍建设不完善。专业旅游人才不足,旅游主责主业的意识不强,旅游参与度不高,深度聚焦旅游主导产业还不够。例如,我区旅发公司xx人、旅行社x人,队伍体系小,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相对不高,“全员营销”作用发挥的不明显。 结合调研发现的问题及各部门意见,我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提出了加快我区旅游产业市场化的对策措施,在此也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是全面深化“四项改革”。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启动全域旅游建设专班制,健全旅游体制机制和组织机制,切实发挥起旅游巡回法庭、派出所、旅游投诉中心的作用,加大联合执法的力度。目标责任改革方面,注重提升思想层面的责任意识,将旅游发展的主要责任分解到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督办督察改革方面,坚持将旅游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督查计划,对重点项目、旅游环境、景区建设进行现场督办。考核任用改革方面,调整考核体系,坚持以考核论英雄,形成“能者上、劣者下”用人格局。 二是提升市场化管理水平。市场化运营旅发公司,选聘旅发公司总经理、项目经理,高薪聘请有经验、有阅历的高素质

六大重点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六大重点文化产业调研报告按照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全市六大重点文化产业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县组织相关单位对六大重点文化产业进行了调研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六大重点文化产业基本现状 1、演艺接影视业(动漫产业)。目前只有3家,分别是影城有限公司、县娱乐有限公司和县娱乐有限公司。影城有限公司为xx年新增企业,1-9月主营收入300万元。娱乐有限公司1-9月主营收入4200万元,县娱乐有限公司1-9月主营收入4500万元。演艺接影视业总的主营收入为9000万元。 2、传媒业。传媒业共有企业12家。基本是经营文化传媒、广告装饰的企业。xx年主营收入为39200万元,xx年1-9月主营收入为31664万元。 3、文化旅游业。文化旅游业只有1家企业。即实业有限公司,xx年主营收入为5331万元,xx年1-9月主营收入为4310万元。 4、印刷复制业。印刷复制业共有企业11家,其中县印刷有限公司为规上企业,xx年主营收入为145197万元,xx年1-9月主营收入为117282万元。印刷复制业xx年总的主营收入为221000,xx年1-9月主营收入为178512万元。 5、文化制造业。文化制造业共有9家企业,基本上是文体用品制造和铅笔制造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家,为省县文化用品有限分司,xx年主营收入为193770万元,xx年1-9月主营收入为149058

万元。文化制造业xx年总的主营收入为260179万元,xx年1-9月主营收入为xx43万元。 6、工艺美术业。工艺美术业企业共有10家,基本上是工艺品制造和经营企业。工艺美术业xx年主营收入为32289万元,xx年1-9月主营收入为24839万元。 总体来看,全县文化产业在我县第三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六大重点文化产业的总量规模仍然偏小,技术含量仍然不高,全县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还比较滞后。 二、主要问题与薄弱环节 1、文化产业发展意识还不够强。目前,在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尚处于自发探索、各自为战的状况,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进行统一协调、统一指导。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尚没有上升到一定的战略高度,产业发展定位不够明确,文化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和平台还未形成,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全县有相当一部分文化遗产、文化资源或被拆除、被破坏,或遭遗弃,或处于待保护、开发利用状态,分散在各地单个的文化旅游景点没有连成线,形成片,串成链,导致了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2、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县的文化企业大多为个体私营企业,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小,档次低,全县文化产业总值占GDP的比例过小,大型骨干龙头文化企业缺乏,没有形成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文化产品创新能力不强,文化产品质量档次、技术水平较低,经济效益不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

最新-关于如何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精品

关于如何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为策应××中心城“三大战役”的推进,市委党校2019年第一期市直科干班在赴××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异地培训、考察的具体情况,对打好××旅游升温作了一些探讨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逐步由粗放开发期走向发展期,由事业接待型走向经济产业型,以建立重点旅游区域,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系统配套的综合产业体系为目标的各项建设得到了稳步推进,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拓展,旅游发展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旅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1、旅游产业的支柱作用初步确立。 2019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首次突破百万人大关,接待国内游客3838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265亿元,占全市的533%。 旅游业在增加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全市国民经济众多产业中,旅游业的产业形象鲜明确立。 用支柱产业的一般标准衡量,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我市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 2、旅游产业加速升温。 作为打响旅游升温战的今年第一个“五一”黄金周,全市共接待游客3855万人次,同比增长755%,其中接待一日游客人和过夜旅游者分别为2473万人次和1382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05%和673%,人均花费分别为33382元人和41433元人;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4亿元,同比增长1321%。 ××温泉风景名胜区接待游客791万人次,门票收入分别达到208万元。 3、××旅游核心地位凸显。 在“十一五”规划中,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将××定位为“江南生态休闲城市”,实施××旅游升温战,是把××建成“赣西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战略之措。 ××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规划面积136平方公里,景区核心面积80平方公里,属武功山东北端的山麓部分,是以“奇

关于加快湖北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通用范本_2

内部编号:AN-QP-HT131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加快湖北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 的调研报告通用范本

关于加快湖北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 调研报告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关于加快湖北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调研组 省文化厅 为落实《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谋划“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与省文化厅组成联合调研组,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分别对武汉、黄石、鄂州、黄冈、襄樊、荆门、荆州、宜昌等市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实地学习考察了湖南省长沙、岳阳

某县发展旅游产业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某县发展旅游产业的调研报告 某县发展旅游产业的调研报告 发展旅游产业推动兴县富民政府县长旅游产业在世界上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在我国,旅游产业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消费结构将进一步由温饱型、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旅游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正是看到了旅游产业这种蓬勃发展的广阔前景,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具有良好旅游资源禀赋的地区纷纷把旅游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来抓,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批又一批新兴的旅游景点景区如雨后春笋发展壮大起来。**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榆林市东南部,濒临黄河,向东与山西省隔河相望,307国道穿境而过,是陕西通往华北、华东的桥头堡和东大门。全县辖8个乡镇,总人口 8.3万,国土面积418平方公里,是陕西人口较少、面积最小,最为贫困的县份之一,也是革命老区和新一轮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1X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 4.33亿元,财政总收入257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25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77元。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始终是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深入调研,明确提出要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与开发煤炭资源并重的振兴**的重要举措来抓,并把旅游兴县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得到了全县上下广

泛认同。为什么选择发展旅游产业?怎样发展旅游产业?是本文要着重阐述的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选择发展旅游产业?首先,是因为**拥有很好的发展旅游产业的资源。其中第一大宝贵资源当属**石城。石城的特点,或者说宝贵之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历史非常悠久。**石城始建于五代北汉时期,当时为寨,金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设**县时为县治所在地。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二是构造特别独特,全城皆由青石包砌而成。这种独特的构造使得石城尽管历经千年风雨侵蚀,战火摧残。但城垣及城内布局仍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其蕴藏的珍贵价值正如专家所言:“在陕西乃至全国的古代城防建筑中,以青石包砌的情况并不多见,**石城作为其中的一员,其延时之久和现状之完整都是全国鲜见的”。也正基于此,**石城201X年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是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作为过去的县治所在地,石城虽然不大,但却“五脏俱全”,加之又始终兼有边防要塞的功能,因而在石城人们不仅可以考察古代边防要塞的军事文化以及封建官衙文化,还可以领略陕北的建筑文化以及民俗文化。四是自然面貌雄伟而奇险。石城东临黄河,西北以石壑为堑,南有一条石径与现在的县城曲屈相连,地形非常险要,易守难攻,素有“铜**”之称。登上城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观景象尽收眼底,沟壑纵横、雄浑粗犷的黄土高原风光一览无余。使人至此,无不为之感到一种强烈地震撼。黄河是我们发展旅游产业的第二大宝贵资源。虽然黄河沿岸的县和市非常多,但在黄河中上游地区能够发展旅游产业的却并不多。我县丁家湾乡拐上村沿黄河有一处地方叫做大同

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264-78 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 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市政协“发展现代服务业”于今年五、六月份就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情况通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本地文化企业及赴芜湖市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初步了解了我市文化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产业规模初具 我市现拥有安美文化艺术中心、合肥国家动漫产

业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4个,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产业分布行业广泛,新闻传媒、出版物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和体育产业等初具规模,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竞相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显著增强,据统计,我市文化产业拥有固定资产92.5亿元,比上年净增10.1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9个和1.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郑州、南京0.1个和0.9个百分点,增速达29%,快于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1.5个百分点,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7%。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5.2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34%。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普查,合肥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60.5:9.0:30.5,直接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一般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特别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

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

平顶山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平顶山市旅游业发展情况 调 查 报 告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08 工商管理(1)班 调查日期:2011 年 10 月 小组成员:赵亚彬、高文娟、 冯小波、张超杰

旅游业是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无烟工厂”,是为消费者提供行、游、住、食、购、娱综合性消费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行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具有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诸多优点。作为一门新兴产业,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平顶山市作为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自1993年开发石人山景区到现在,平顶山市旅游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全市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平顶山市旅游业辉煌的发展成就 十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地位业已确立 1989年平顶山市旅游业开始起步。1999年,平顶山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提出“正确认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00-2002年连续三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市新的支柱产业”。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2004年市六次党代会提出“做大作强旅游业”。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和发展目标已经确立。 (二)接待总量持续增长,创收能力不断提高 平顶山市旅游业起步较晚,2001年,全市接待游客178万人次,旅游收入69570万元,到2004年底全市全年接待游客达200万人次,比2001年增长12.4%,2004年旅游收入86269万元,比2001年增长24.0%。近几年,随着平顶山不断加大对旅游的投入,开发旅游资源,重点是对历史文化积淀的挖掘,自然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渐趋丰富多彩。对外开拓客源市场,旅游客源渐趋多元化。从而有效促进了平顶山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接待量逐年递增。据统计2008年全市全年接待游客达720万人次,比2004年增长260.0%;2010年旅游收入310052万元,比2004年增长259.4%。 (三)旅游促销手段创新,客源市场不断拓展 平顶山市不断加大旅游宣传力度,不断创新旅游促销手段。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和网络,加强整体形象宣传,提高促销质量。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会展活动,如举办石人山亚洲摩托车挑战赛、一年一度的宝丰马街书会、今年 5.1黄金周景区免门票等旅游节庆活动,来聚焦客源市场的目光,集中宣传展示平顶山丰富的旅游产品、旅游文化、提升平顶山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招徕海内外游客。开展旅游区域合作,建立跨市、跨省、跨国的区域合作网络,实行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境内外客源市场不断拓展。 (四)旅游接待能力逐步增强 1993年以前,全市仅有1家二星级饭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随着平顶山市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来本市观光游览、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等中外游客逐年递增,到2008年底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达720万人次。游客接待量的迅速扩大,带动了全市住宿业的快速发展。从住宿设施来看,既有消费层次较高的宾馆和酒店,又有消费较低的旅店和招待所,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全市现有旅游星级饭店31家,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3家、二星级25家,客房2696间(套)。在1993年以前,全市仅有三家国内旅行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市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规模持续壮大。目前我市既有跨地区和跨

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截止到XX 年3月我市文化经营单位达609家。其中:印刷行业经营单位307家(包装装潢印刷173家,其他印刷品37家,打字复印96家,出版物印刷1家),电子游戏经营单位7家,艺术培训经营单位2家,歌舞演出场所经营单位12家,歌舞娱乐经营单位59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72家,网吧63家;书报刊经营单位90家。从文化市场结构分析,我市印刷业十分发达,已成为我市文化产业中的主导产业,XX年产值达17.1亿元,比XX年递增19%,职工达8783人,发展势头和规模都在浙江省印刷行业中名列前茅。 但是必须看到,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型产业,在我市第三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高,无论是产业的总量规模还是技术层次都还停留在小规模、低层次上,我市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还比较滞后,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1、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不够开阔,办法不多。 2、文化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改革步履艰难,缺乏竞争力,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3、现行投融资体制不利于产业资本扩张,特别是社会性投资渠道不畅,缺少吸引外资、民资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 4、文化产业及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技术品级不高,新产品开发明显较弱。 5、市场对文化资源的调配能力不强,导致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下。 6、对我市的特色文化资源---“潮文化”、“灯文化”、“名人文化”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7、文化产业人才紧缺,成为直接影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二、解决办法 ⒈切实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领导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深刻认识文化产业在城市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文化产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督查。 ⒉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加强和改进文化产业工作精神以及文化产业政策,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规范和拓宽投资、融资渠道,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制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引导

旅游产业形势调研报告

旅游产业形势调研报告 2.发展需求旺盛。年,全国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300美元,我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00美元左右。“十二五”期间预计我省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0%。旅游消费将进入大众消费阶段,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度假成为居民消费新趋势,国内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这种趋势将促进旅游产业爆发性增长,成为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3.发展条件优越。“十二五”时期是我省交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交通将呈现*络化、高速化、无缝对接的发展趋势。我省将依托交通*实现与国内主要客源市场的无障碍对接。京港澳、大广、二广、 连霍、宁洛、沪陕等国家干线高速公路贯穿我省全境,高速公路*络日趋完善,我省将成为全国自驾游的枢纽。以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和城铁架构,将形成连接北京、西安、武汉、徐州、济南、南京、太原、合肥等重要城市的“两个半小时旅游圈”。至、、、、、、、济源等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线的贯通,将形成覆盖3000—4000万人口的核心都市旅游圈。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个覆盖全省、辐射周边、涵盖1.5—2亿人口的经济区域和市场空间正在形成。另外,至首尔、台北、香港、新加坡、泰国的直航常态化和新郑国际机场的扩容将促进我省的国际化发展格局进一步改善,我省的游客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与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大西北、大西南的重要城市实现空中对接,将形成两小时旅游圈。 4.发展机遇难得。旅游产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先导产业,是扩大内需的主导产业。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办发〔2021〕41号),确定将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对旅游产业的定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省把旅游产业作为实现中原崛起、振兴的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来培育,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先导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产业、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产业来打造。“十二五”时期,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将进入黄金机遇期。 (二)面临的挑战

旅游业的发展调研报告

旅游业的发展调研报告 Normal 7.8 磅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这是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范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鉴! 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安置空间大,资源消耗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扩大消费对于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旅游消费比重的不断提高,旅游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市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1 、资源优势。*地处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的西南缘,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类型齐全,品味独特,组合良好。按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估》标准,我市旅游资源共分为 7 大类, 8 2 个景点。特别是从南部山地冰川到北部沙漠中心的甘家湖梭梭林荒漠生态旅游区旅游线,是一条优美的垂直自然带,有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有罕见的地质遗迹——泥火山群;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白梭梭林保护区——甘家湖国家级梭梭林自然保护区;被称为新疆布达拉宫的——夏尔苏木喇嘛庙遗址;具有原始风貌的自然景观——乌兰萨德克湖泊;最自然的美容、祛病、健身资源—— *温泉、热气泉;最美的天山风光——巴音沟景区、待甫僧景区等。 2 、地缘优势。旅游区位良好,*市是天山北坡经济带上的一个核心城市,位于奎屯、克拉玛依、“金三角”之西一角。位居自治区旅游发展战略“三线五区”的“二线”之中,便于旅游业的发展。分别与克拉玛依、奎屯、沙湾、石河子等地相邻,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枢纽。交通十分便利,铁路、公路网络畅通,乌鲁木齐至*仅需2.5小时。312 国道和亚欧第二大路桥横贯东西,217国道穿越南北景区。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4篇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4篇 *目录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最新关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湖北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珠海市文化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报告建议 文化产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被称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朝阳产业”,它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的重要途径,同时还以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受益时间长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及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一、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区的文化产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展于九十年代后期,现已形成包括旅游、娱乐、演艺、艺术品经营、教育培训、新闻出版发行、互联网经营等各类综合性文化市场体系。特别是近几年,我区的文化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市场体系。但仍处于探索和培育

阶段,发展还不够充分,缺乏大型的文化经济实体。全区文化产业发展总体上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产业理念滞后。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理念没有与时俱进,没有树立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观念,认为文化只有意识形态属性,而缺乏产业意识,没有一个自己独特的鲜明的指导思想,发展的思路还不宽,就文化谈文化,没有从文化与经济社会的相互联系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具体的工作和产业经营过程中,缺思路、少策划、路子窄、办法少,走市场求效益的渠道不多。 二、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强。目前,我区的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企业规模偏小、效益不高。一方面,文化总量小,文化产业值、利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缺乏创新精神,核心竟争力不强。文化产业企业根本来说是内容创意产业,但在我区主要表现为文化旅游业和一般文化用品的生产、加工业,一些景点和文化产品毫无文化创意可言,动漫制作、数等新兴文化产业领域为空白。同时,在内容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不多,具有研发、创意的企业更少,尤其是没有充分开发利用我区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三、地域文化挖掘开发,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覆盖面非常广、产业关联度非常高的产业。它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文化需求逐年增加,体育消费市场正在扩大,体育旅游产业逐渐发展。最近,我局对全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查报告如下。 一、**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我市总人中106万,其中市区人口30万。全市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总体而言是产业规模初具形态,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发展程度还不够高,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全市体育旅游产业经营单位100家,从业人数1000余人,计算体育彩票业,全市体育产值1亿元左右。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常规体育产业 1、体育用品市场。体育用品专卖店30家,每年销售额300万元左右,连同城区大超市、商场的体育用品销售以及其他渠道形成的体育用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 2、体育彩票市场。发行体育彩票是筹集体育事业发展基金的一个重要手段,体育彩票从诞生到现在给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打

破了过去体育经费完全依靠国家拨款的格局,为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体育彩票“取之于社会,用之于体育,造福于人民”。体育彩票销售收入自进入我市以来,每年的彩票销售都呈上升趋势,截止2016年底,我市共销售体育彩票近亿元。为全市提供就业岗位500个,为我市体育事业筹集基金逾千万元。体育彩票业的发展对引导体育消费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是体育主体市场之一。我市有22家体育培训场所。其中:棋院2家;游泳池4家;羽毛球场4家、网球场3家;乒乓球训练基地2家;足球训练俱乐部1家;综合体育健身房2家;跑马场1家;跆拳道馆1家;高尔夫球场2家。目前,我市兴建的各类健身房、保龄球馆、游泳馆、棋牌室等健身娱乐场数量呈上升趋势。伊莲健身俱乐部每天接待锻炼人数100人左右,年营业额50万元。有些经营场所不仅开设多个体育活动项目,而且还附有舞厅、咖啡厅、餐饮、沐浴等配套设施,已形成了集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经营性场所。“花钱买健康”,“请人吃饭不如出请人出汗”的消费观普遍被市民所认同。各种形式的健身娱乐活动成功开展,亦促使了该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4、体育培训市场。近年来,我市体育培训市场发

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 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组长: 学号: 组员: 学号: 系别:电子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2011 年 12 月 8 日 深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做贡献。 ——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为更好地在广大同学中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引导大学生锻炼创意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做贡献,在“深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做贡献”这个大主题下,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首都大学生责任开展调研活动,最终形成调研报告。 关键词:文化、北京旅游、发展、影响 作者简介: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电子系的三名学生。 正文: 1:对北京旅游进行简要介绍: 2:阶段 3:影响 4:感想 1.北京旅游业简介 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色。北京的长城、故宫、周口店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更具有全球影响力。北京同时是世界着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化大都市,是我国和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北京旅游业的发展,对全国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北京旅游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中最早实现市场化、国际化的行业之一。北京积极推进旅游企业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北京紧紧抓住举办2008奥运会的机遇,推动旅游业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同时通过服务奥运会,有力促进了北京旅游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近年来,北京妥善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释放“后奥运”旅游效应,推动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持大力发展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的理念,强化旅游资源统筹,坚持投资消费双轮驱动,着力打造城市和郊区两个市场,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北京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已达7%,旅游总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国内旅游人数、旅游就业人数等主要指标和产业规模均处于全国前列,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旅游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阶段 初始恢复阶段 新中国的旅游业初建于20世纪50年代,从这时起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1954年,中国国际旅行社在北京成立,这是北京旅游业代生的标志。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旅游机构很小,主要任务是政治和外事接待,隶属外交事部门管理,接待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要人。“文化大革命”中北京旅游事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70年代初,我国旅游事业才开始缓慢恢复。 蓬勃发展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了全国,北京旅游业蓬勃发展。随着海外游客大量涌入,饭店严重不足影响北京旅游业的发展。1979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发展旅游要和城市建设综合起来考虑”。1980开始,北京的饭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市政协“发展现代服务业”于今年五、六月份就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情况通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本地文化企业及赴芜湖市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初步了解了我市文化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产业规模初具 我市现拥有安美文化艺术中心、合肥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4个,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产业分布行业广泛,新闻传媒、出版物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和体育产业等初具规模,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竞相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显著增强,据统计,我市文化产业拥有固定资产亿元,比上年净增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比上年上升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个和个百分点,分别高于郑州、南京个和个百分点,增速达29%,快

于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个百分点,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普查,合肥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各行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为%,比上年增长26%;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增长明显较快,各行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比上年增长38%。合肥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文化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领优势明显。 3、文化企业实力增强 国有文化企业发展迅速,广电系统近3年来经营创收平均增幅达15%以上,经营创收总额达2亿元,比净增4000万元,增幅达25%,在安徽省地市广电行业中稳居第一;文化系统截至底,国有资产达3亿元;合肥晚报经营总收入亿元,

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

临沭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围绕临沂市旅游业发展课题,对2010年我县的旅游业 发展情况作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沭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全县旅游产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动力,以“作好山水文章,实现红绿结合,挖掘文化底蕴,打造休闲乐园”为总体目标,以苍马山旅游度假区、冠山仙境旅游区、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三个旅游开发项目为工作重点,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一)临沭旅游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近几年,通过不断加强景区景点建设,已形成苍马山、 冠山、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等骨干景区(点)。2010年7月24日,苍马山旅游度假区盛装开业,冠山风景旅游区试营业,目前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布展工作接近尾声。沭河古道、金滩栗海、蚩尤部落文化园、红石地质园等旅游景区(点)已进入规划招商阶段。今年2月份,新发现的恐龙遗迹、构造遗迹等稀有地质资源,都已逐步得到保护和利用。临沭街道和苍隆居分别顺利通过省旅游强乡镇和特色村检查验收;朱仓乡和月庄村分别顺利通过市级旅游强乡镇和特色村检查 验收。 (二)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目前,全县已发展AAA级旅游区2家,AA级旅游区3家,三星级饭店2家,三星级以上农家乐4家,二星级餐馆2家,旅行社4家;评定省级旅游休闲购物街区(商业步行

街)1处;新开工建设4星级酒店(临沭国际大酒店)和地方特色小吃一条街各1家;新增花卉旅游示范点1个;20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0.35万人,旅游总收入687.88万元,占GDP比重0.052%,全县旅游从业人员增加至3000余人,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持证导游20人。旅行社2010年以前全部是向外地发团业务,2011年实现地接业务“零突破”,今年已地接游客218个团队,8000余人,其中首个最大团队500余人。 (三)营销促旅逐步升温。苍马山景区和冠山景区成功举办了“首届临沭京鲁新春文化庙会”、“冠山旅游区新年祈福”等活动;特别是近期成功举办了“日照、连云港—临沭一日游”旅游推介会,为临沭引来大批游客;县旅游局制作了《临沭旅游》专刊,目前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宣传报道,策划并实施的《沂蒙晚报》沂蒙湖专栏“临沭旅游文化”系列报道,已连续9个月刊登文章40余篇,对宣传临沭、促进临沭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主要做法 (一)全力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为加快苍马山、冠山和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的开发进度,在挖掘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突出打造新、奇、特项目。苍马山旅游区的鸟语林打造为童话世界,鸟类王国;欢乐谷的飞行塔为国内第一台,过山车、欢乐风火轮、植物迷宫等为鲁苏北仅有。冠山风景旅游区的长春观道教文化、绿色文化、泉水文化都独具特色,“冠山仙境,福地洞天”更是充满康体休闲之韵味。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作为全市“一个中心、八个组团”红色文化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

关于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6

关于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6 关于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旅游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近年来,为打好全县脱贫攻坚战,**县围绕长城、黄河、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塑造“心灵之舟”旅游品牌,着力推进文旅产业,开发旅游扶贫,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旅游文化产业的基本情况 1.**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县具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在社会发展和历史不断前进的长河中,**先民们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遗产,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丰富资源。**县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景点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遍布全县。境内有明长城、清代圆明观、辘辘窑沟悬空寺等古代建筑; 有旧石器时代遗址、辽金丞相墓; 毛主席路居纪念馆、烈士陵园、西海子湿地公园; 南山原始森林、新建的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 2.**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效和现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全县文化资源禀赋,充分挖掘自然、生态、人文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倾力打造“天上**,高原绿洲”旅游名片,全力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一是打造精品线路。坚持文化与旅游深度相融,挖掘各景点民间传说、民俗文化,收集整理遗址、遗迹史料,围绕边塞文化、月饼文

化等特色文化资源,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策划举办月饼文化节等品牌活动,集中开展宣传推介,充分运用新闻发布等手段,加强重点线路、景区宣传,扩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力。二是延伸旅游业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做文章,实施旅游文化与农业、城建等多种产业的融合发展。结合扶贫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采取强有力措施,重点包装打造农村体验休闲旅游、设施农业采摘休闲游,在东湖乡绿康、富康设施农业园区结合葡萄、油桃采摘销售发展城郊休闲游; 结合登山步道建设和风电场地开发,发展山地自驾体验游,探索文化旅游转型发展新思路,打造脱贫富民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农家乐”,挖掘、整理传统饮食文化,推出一批乡土菜肴; 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来对待,大力宣传优秀民间艺人的事迹和保护民间文化艺术的先进典型,红梅剪纸、**道情、月饼技艺在文化旅游部门的支持下,都有了新的传承和发展。三是打造旅游名片。采取“自己办”的方式,举办网上月饼文化节等宣传推介活动,让人们在领略神奇秀美风光的同时,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提高全县旅游文化品位; 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记者新闻采风、拍摄旅游风光专题片,举办书画展等方式,努力提升旅游文化的知名度; 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参加省内外的各类旅游推介会,加强与外地旅游文化的沟通交流,印发宣传册等推介产品30000余份,扩大旅游文化的影响力; 利用中国航信集团在我县扶贫的有利条件,争取航信集团对我县旅游文化产业的支持,在北京举办的吕梁山县长众筹活动中,播放了**县风光旅游宣传片。四是搞活旅游市场。围绕全市龙型旅游发展格局,结合全县旅游文化资源禀赋,充分挖掘自然、生态、人文等方面的优势,引导推动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成立**县南山景区管理委员会。组织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