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保基数是如何确定的

合集下载

如何确定个人社保缴费基数

如何确定个人社保缴费基数

如何确定个⼈社保缴费基数社保缴费基数是以我们所在省市当年社会平均⼯资额为基数进⾏计算的。

⼀般来说,有三种情况可以作为参考。

当我们的收⼊⾼于上年平均⼯资300%时,缴费为300%上年平均⼯资;当收⼊低于上年平均⼯资60%,缴费为60%上年平均⼯资;收⼊在上⾯两种中间的,按实际情况申报。

对于有⼯作的劳动者⽽⾔,我国法律中规定此时单位需要为其购买相应的,⽽其中有⼀些保险的费⽤是由劳动者个⼈和单位共同承担的,⽽实践中就会出现个⼈缴费基数与单位缴费基数不⼀样的情况。

那此时该如何确定缴费基数呢?我们⼀起在下⽂中进⾏了解吧。

⼀、如何确定个⼈社保缴费基数职⼯个⼈以上年⽉平均为缴费基数;⽤⼈单位以职⼯个⼈缴费基数之和为缴费基数。

职⼯⼯资包括计时⼯资、计件⼯资、奖⾦、津贴和补贴、加点⼯资、特殊情况下⽀付的⼯资等。

政策规定,当职⼯上年⽉平均⼯资收⼊低于上年本市职⼯⽉平均⼯资60%时,以上年本市职⼯⽉平均⼯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职⼯本⼈上年⽉平均⼯资⾼于本市上年职⼯⽉平均⼯资300%的,以本市上年职⼯⽉平均⼯资的300%作为⽤⼈单位和职⼯缴纳费的基数,超过300%的部分,不作为⽤⼈单位和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也不作为计发社会保险待遇的基数。

⽤⼈单位和职⼯补缴社会保险费时,补缴的基数按照职⼯各年度的实际⼯资收⼊和有关规定确定。

对于新参加⼯作(包括职⼯流动到新单位)的职⼯,其⽤⼈单位和职⼯以职⼯本⼈取得的第⼀个⽉⼯资收⼊作为缴纳社会保险费基数。

当职⼯⼯资收⼊低于上年本市职⼯⽉平均⼯资60%时,以上年本市职⼯⽉平均⼯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职⼯⼯资收⼊⾼于本市上年职⼯⽉平均⼯资300%的,以本市上年职⼯⽉平均⼯资的300%作为⽤⼈单位和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

⼆、劳动者能否放弃社保《》规定,⽤⼈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这⼀规定清楚地表明,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的⼀种社会保险制度。

依法参加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是所有⽤⼈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上海社会保险缴纳基数规则

上海社会保险缴纳基数规则

上海社会保险缴纳基数规则首先是养老保险。

根据上海市《养老保险办法》的规定,养老保险缴纳基数应当按照参保人员上一年度的工资总额确定。

具体来说,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缴纳基数应当在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确定。

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为企业和职工各缴纳8%。

其次是医疗保险。

根据上海市《医疗保险条例》的规定,医疗保险缴纳基数应当按照参保人员上一年度的工资总额确定。

具体来说,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险缴纳基数应当在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确定。

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为企业和职工各缴纳2%。

然后是失业保险。

根据上海市《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失业保险缴纳基数应当按照参保人员上一年度的工资总额确定。

具体来说,参保人员的失业保险缴纳基数应当在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确定。

失业保险的缴费比例为企业和职工各缴纳1%。

最后是工伤保险。

根据上海市《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缴纳基数应当按照参保人员上一年度的工资总额确定。

具体来说,参保人员的工伤保险缴纳基数应当在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确定。

工伤保险的缴费比例由雇主全额缴纳。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缴纳基数的确定范围在一般情况下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至300%,但对于部分特殊行业或职业,如演艺、运动员、保险代理人等,按照上海市人社局的相关规定可能存在不同的缴纳基数规则。

此外,上海市还规定了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调整机制。

根据上海市人社局发布的公告,每年根据上海市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变动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在每年1月份或7月份进行调整。

对于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上升,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的缴纳基数一般也会相应调整。

总之,上海社会保险缴纳基数规则是根据参保人员上一年度的工资总额确定的,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的缴纳基数范围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至300%。

随着上海市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动,社会保险缴纳基数也会相应进行调整。

社保缴费基数要怎么确定

社保缴费基数要怎么确定

社保缴费基数要怎么确定社会保险、失业保险、⽣育保险、养⽼保险、⼯伤保险以及住房公积⾦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了,五险⼀⾦都是单位需要提员⼯缴纳部分的,如果对缴纳社保的基数要进⾏确定的,那么社保缴费基数要如何确...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社保缴费基数要怎么确定的知识,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社保缴费基数要如何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简称社保缴费基数,是指社会保险参保⼈⼀个年度内缴纳各险种计算的基数。

其由⽤⼈单位申报,是参保⼈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计算依据。

⼀般社保缴费基数越⾼,可⽀配使⽤的医疗费⽤就越多,退休时领取的养⽼⾦就越⾼。

因此我国各省市社保机构每年都会社保缴费基数进⾏核定,避免出现参保单位和参保⼈员瞒报、漏报、少报缴费基数事情的发⽣。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单位缴纳社保费⽤基数是以本单位职⼯⼯资总额确定,职⼯缴费基数是以职⼯本⼈⼯资确定。

但在实际操作中,是以本⼈上年度⽉平均⼯资计算,还有上限与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定。

⼀般本⼈⽉平均⼯资低于当地⽉平均⼯资60%的,按当地职⼯⽉平均⼯资的60%缴费;超过当地职⼯平均⼯资300%的,按当地职⼯⽉平均⼯资的300%缴费,超过部分不记⼊缴费⼯资基数。

缴存每年确定⼀次,且⼀旦确定以后,⼀年内不再变动。

最后说明⼀点,部分城市某险种缴费基数下限为最低⼯资标准,例如⼴州失业保险与⼯伤保险缴费基数下限为⼴州最低⼯资。

⼆、确定基数时的注意事项针对⽤⼈单位⼯资发放形式的多种化,职⼯在确定缴费基数时应注意以下⼏个⽅⾯:1、单位从职⼯⼯资中直接代扣代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和、个调税等,应纳⼊社会保险基数。

2、单位以现⾦或银⾏存款形式⽀付给职⼯个⼈的交通补贴、电话补贴、午餐补贴、过节费以及⽀付⾼温、⾼空、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岗位的津贴,应纳⼊社会保险基数。

3、单位通过税后利润提成或分红的办法⽀付给职⼯个⼈的⼯资,应纳⼊社会保险基数。

4、实⾏底薪制的职⼯,根据营业额或经营业绩提成取得的收⼊,应纳⼊社会保险基数。

2024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及计算比例

2024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及计算比例

2024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及计算比例
随着中国社会保险征管体制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改善和完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确定和计算比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2024年,中国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及计算比例的一般约定如下:
一、养老保险
1、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确定
(1)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四倍作为最低缴费基数。

(2)企业按照本单位正式工人的实际工资去确定缴费基数,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四倍,即不得低于最低缴费基数。

(3)企业确定缴费基数的最高限度,不超过当地月最高工资标准的五倍,即不超过最高缴费基数。

2、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确定
投保人(企业)和被保险人(员工)分别承担8%和20%的缴费比例,即由投保人(企业)和被保险人(员工)按基数缴纳8%和20%的养老保险费。

二、医疗保险
1、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的确定
缴费基数的确定原则是按企业正式工人实际工资去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四倍,即不低于最低缴费基数;最高限度不超过当地月最高工资标准的四倍,即不超过最高缴费基数。

2、医疗保险缴费比例的确定
投保人(企业)和被保险人(员工)分别承担3%和2%的缴费比例。

社保基数计算公式

社保基数计算公式

社保基数计算公式社保基数是指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和单位在缴纳社会保险费时,按照规定将工资收入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转换为社保缴纳的基数。

社保基数的确定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参保人员的保险待遇水平。

下面将介绍社保基数的计算公式。

一、企业部分:企业部分社保基数=员工工资×缴费比例其中,员工工资指该企业的员工实际工资收入,缴费比例是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规定的。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的社会保险费缴费比例如下:养老保险:16%,其中企业部分为14%,个人部分为2%医疗保险:7%,其中企业部分为6%,个人部分为1%失业保险:0.5%,其中企业部分为0.2%,个人部分为0.3%工伤保险:0.5%,其中企业部分全部由企业负担,个人部分为零生育保险:1%,其中企业部分全部由企业负担,个人部分为零举例说明:假设企业员工工资为8000元,根据广东省的规定,企业部分社保基数计算如下:养老保险:8000×14%=1120元医疗保险:8000×6%=480元工伤保险:0元(企业部分全部由企业负担)生育保险:0元(企业部分全部由企业负担)因此,该员工的企业部分社保基数为1120+480+16=1616元。

二、个人部分:个人部分社保基数=员工工资×缴费比例个人部分的缴费比例通常是国家规定的,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保险项目,缴费比例也会有所不同。

以广东省为例,个人部分的社会保险费缴费比例如下:养老保险:16%,其中企业部分为14%,个人部分为2%医疗保险:2%,其中企业部分为6%,个人部分为1%失业保险:2%,其中企业部分为0.2%,个人部分为0.3%工伤保险:0%,其中企业部分全部由企业负担,个人部分为零生育保险:0%,其中企业部分全部由企业负担,个人部分为零举例说明:假设员工的工资为8000元,根据广东省的规定,个人部分社保基数计算如下:养老保险:8000×2%=160元医疗保险:8000×1%=80元工伤保险:0元(个人部分为零)生育保险:0元(个人部分为零)因此,该员工的个人部分社保基数为160+80+24=264元。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如何确定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如何确定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如何确定
关于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确定,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是企业单位确定,二是由社会保险机构根据有关规定估算。

一、企业单位确定
企业单位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通常依据本单位实际发放的工资奖金来确定,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自行拟定企业法人单位下属职工发放的有形劳动报酬范围,包括实发工资和实际发放的一切奖金等。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最高不得超过三倍的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每月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不得高于当年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三倍。

二、社会保险机构估算
由社会保险机构根据有关规定估算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就是根据国家规定,政府将一定比例社保费分配给每一位参保者,并按此进行社会保险费用缴纳,由各社保局根据各地社会保险基数标准,结合本地真实情况对社保费用进行估算,来确定本地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由此可见,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确定需要依据国家的规定,企业或个人的情况,以及本地当前的社会生活状况等多种因素来综合考虑。

国家对于社保缴费基数的规定是怎样的

国家对于社保缴费基数的规定是怎样的

国家对于社保缴费基数的规定是怎样的店铺社保知识早报:关于社保缴费的基数,先来介绍⼀下国家对于社保缴费基数的规定:以本⼈上年度⼯资收⼊总额的⽉平均数作为本年度⽉缴费基数;新进公司的员⼯以本⼈起薪当⽉的⾜⽉⼯资收⼊作为缴费基数。

很多的企业为降低⼈⼯成本,把员⼯社保基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国家对于社保缴费基数的规定是怎样的的知识,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店铺社保知识早报:关于社保缴费的基数,先来介绍⼀下国家对于社保缴费基数的规定:1.以本⼈上年度⼯资收⼊总额的⽉平均数作为本年度⽉缴费基数;2.新进公司的员⼯以本⼈起薪当⽉的⾜⽉⼯资收⼊作为缴费基数。

很多的企业为降低⼈⼯成本,把员⼯社保基数⼈为设为最低基数。

许多员⼯感觉个⼈没有“吃亏”,社保基数低了,个⼈缴费也低了。

但细算⼀笔账就发现,原来我们的“奶酪”早就被动了。

1、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每⽉划⼊个⼈账户的⽐例是缴费⼯资的3%左右。

【举例】如果企业社保缴费基数降低1000元⼯资,那么,每个⽉划⼊个⼈账户的⾦额就会减少30元,⼀年算下来就少了360元。

2、⼯伤保险员⼯发⽣⼯伤时,其⼯伤残津贴、⼯伤职⼯⼀次性伤残补助⾦等待遇的发放,都是参照职⼯申报的缴费⼯资来计算。

【举例】如某员⼯发⽣四级伤残,如果企业社保缴费基数降低1000元,职⼯将少拿伤残补助⾦21000元,同时每⽉还将少拿伤残津贴750元。

3、养⽼保险这关系到我们退休后的幸福⽣活,⼤家最关注的就是养⽼保险我能拿到多少钱。

但养⽼保险享受⾦额与社保缴费基数也有很⼤关系。

基本养⽼⾦是由基础养⽼⾦和个⼈账户养⽼⾦组成的,基础养⽼⾦是依据参保⼈员在职期间的缴费⼯资和全市职⼯平均⼯资的⽐值计算。

职⼯缴费⼯资越⾼,基础养⽼⾦也会越⾼,同时个⼈累计账户⾦额也会越多,退休的时候领到的基本养⽼⾦也越⾼,相反的话则越低。

以上就是⼩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更进⼀步的了解。

如果您情况⽐较复杂,店铺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前来进⾏法律咨询。

社保基数核定流程

社保基数核定流程

社保基数核定流程一、社保基数核定的概念。

社保基数是指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工资收入的上限数额,是社会保险费的计算基础。

社保基数的核定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由用人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确定的。

二、社保基数核定的对象。

社保基数核定的对象包括用人单位和个人。

用人单位是指企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等组织,个人是指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个体工商户等。

三、社保基数核定的流程。

1. 用人单位确定社保基数。

(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确定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的社保基数。

(2)用人单位应当向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告知其社保基数,并在工资单上予以明确。

2. 个人确定社保基数。

(1)个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确定自己的社保基数。

(2)个人应当向用人单位提供与社保基数有关的证明材料,如工资证明、社保缴费证明等。

3. 社保基数核定的审核。

(1)用人单位和个人确定社保基数后,应当进行审核确认,确保核定的社保基数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2)审核确认主要由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或者社会保险管理部门进行,确保核定的社保基数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4. 社保基数核定的公示。

(1)经过审核确认后,用人单位应当将核定的社保基数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5个工作日。

(2)公示内容应当包括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名单及其核定的社保基数,确保公开透明。

5. 社保基数核定的调整。

(1)在国家相关政策调整或者个人工资变动的情况下,社保基数可以进行调整。

(2)调整社保基数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确保合法合规。

四、社保基数核定的意义。

社保基数的核定是保障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权益的重要环节。

合理核定社保基数可以保障个人的社会保险权益,确保个人在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时能够得到应有的保障。

同时,合理核定社保基数也可以保障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确保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五、社保基数核定的注意事项。

1. 核定社保基数时,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确保合法合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社保基数是如何确定的
每年的社保缴费基数都是根统计部门公布的职工平均工资联动的。

本市2006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008元,20XX年调至3322元,20XX年为3726元,20XX年至4037元,20XX年为4201元。

社保月缴费基数也相应每年的职工月平均工资进行调整。

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概念:职工平均工资。

职工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

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

需要提醒的是,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这与打到工资卡里的工资有一定的区别。

收入“中等”按去年月平工资缴费
根据市人力社保局确定2011缴费年度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凡以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的,其缴费工资基数确定为4201元;凡是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超过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其缴费工资基数为12603元,较之去年
的12111元,提高了492元;凡以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作为缴费基数的,其缴费工资基数为1680元,较之去年的1615元,提高了65元。

这意味着,月工资低于1680元的人员,将以1680元为基数缴纳养老保险;月收入高于12603元者,将以12603元为基数缴纳养老保险。

而对于月收入在1680元—12603元之间的“中间层”职工来说,是按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如果
某人去年实际收入为月均5000元,那么他的社保月缴费基数同样为5000元。

养老保险农民工最低缴费基数1680元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农民工按照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确定缴费基数。

其中,缴费基数上限按照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确定。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农民工缴费基数下限按照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确定,即1680元;参加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农民工缴费基数下限按照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确定,即2521元。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按照1%缴费的农民工,按照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确定缴费基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按照12%缴费的农村劳动力参照城镇职工标准进行缴费。

存档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确定
此外,个人委托存档的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月缴费金额为:以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的,月
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840.2元、失业保险费50.41元。

以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的,月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504.2元、失业保险费30.25元。

以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作为缴费基数的,月缴纳基本养老保险336元、失业保险费20.16元。

不享受医疗保险补贴个人委托存档的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医疗保险月缴费金额为:个人月缴费为205.88元,其中基本统筹191.17元、大额互助14.71元。

享受医疗保险补贴人员:个人月缴费为29.42元,其中基本统筹14.71元、大额互助14.71元。

[关于社保基数是如何确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