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护士资格考试浅谈内科护理学教学

合集下载

从护士执业考试科目探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策略

从护士执业考试科目探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策略

从护士执业考试科目探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策略有关从护士执业考试科目探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策略我国卫生部于1995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护士执业考试,其目的是为了评价申请者是否具备护士执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护士执业考试不仅是护士执业许可证制度的前提,也是使我国护士管理工作步人法制轨道的必要途径。

因此,在当前的护理教育教学改革中,各级护理院校都力图将护士执业考试的要求融入于教学过程,以期提升护士执业考试成绩,也有利于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水平。

内科护理学是护士执业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多个考试科目中所占分数的比例都较大。

本文从护士执业考试科目的要求、学生应对各考试科目的现状及内科护理学的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力图探讨在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采取更好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执业考试水平。

护士执业考试的内容包括根底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及儿科护理学等。

护士执业考试又分为根底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及专业实践能力等4个科目,其中除专业实践能力只涉及根底护理学内容外,其他科目均包含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及儿科护理学等内容,而不同的考试科目又侧重于内、外、妇、儿科护理学的不同方面。

曾以内科护理学成绩为因变量,专业根底课成绩为自变量做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内科护理学成绩与人体形态与机能学、安康评估(诊断根底)、根底护理、药理学等课程具有显着的相关性。

并且在内护高分组发现对内护成绩影响最为显着的专业根底课程是人体形态与机能学和根底护理。

不难理解,人体形态与机能学是最重要的根底课程。

以“血液循环”内容为例,只有掌握了血液循环的原理,才能理解“心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才能理解在安康评估时为什么可听到心音,听到心脏杂音,才能理解抗心功能不全药的药理作用,在学习内科护理学时,也才能理解,对于心功能不全的病人为什么要观察夜间呼吸情况,为什么要观察下肢水肿的消长情况等。

当然,护理学有其不同于医学的自身规律和特点,根底护理即护理专业的一门核心的专业根底课程。

浅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浅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浅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发布时间:2022-01-19T01:04:29.383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3期作者:宋婷婷[导读] 执业资格考试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能够很好的评价护士的理论水平。

在执业资格考试中,内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该课程的成绩直接影响着护理等专业的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执业资格考试。

宋婷婷安徽省淮南卫生学校 232007摘要:执业资格考试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能够很好的评价护士的理论水平。

在执业资格考试中,内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该课程的成绩直接影响着护理等专业的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执业资格考试。

在传统的内科护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教学内容以及目标与执业资格考试存在偏差。

本文主要讨论执业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和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方法,希望能够促进护士提高执业资格考试的成功率。

关键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科护理学;改革实践引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主要分为两个科目:《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内科护理学课程约占据考试总体内容的70%,所以考生要想通过执业资格考试,必须要深入的学习内科护理学。

本文接下来主要分析当前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以及执业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提出几点有效的改革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当前教学方式的改变,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一、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课程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存在偏差在传统的内科护理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主要以向学生讲述内科,护理学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让学生在通过记笔记的以及背诵的方式实现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但是对实践课程的认识和重视度不够[1]。

除此之外,教师在理论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往往以经验为主,没有深入的结合考试内容,导致很多学生对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了解不全面,复习不深入,最终导致考生考试的通过率不高。

(二)学生参与内科护理学课程积极性不高,基础知识不牢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的过程中,经常能够发现很多学生对课程学习并不重视,在上课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结合护士职业资格证考试谈谈内科护理学教学的体会

结合护士职业资格证考试谈谈内科护理学教学的体会

综上所述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属于一个持续性的教学过 程袁每一个教师都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袁不断革新和学习新 的知识理念袁并将其融入到学科教育中袁感染学生袁影响学 生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遥
参考文献院 [1]曾建兴.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9):86-90.
窑5窑
进行相关的讲解袁 内科护理学作为我国医护人员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袁 对于学生顺利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有着重要的意
义遥 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袁如何将其与考试进行对接袁帮助学生顺利的通过考试一直是教师研究的重点内容遥 对此袁本文将基
于内科护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分析遥
揖关键词铱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 内科护理学 教师教学
在内科护理学的考试复习中袁由于学生需要备考的知识 众多尧体系复杂袁加上有大量的病例尧图片袁因此袁多媒体设备 的引入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在投影设备上投放相应的图片以
及病例袁更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对文字尧图片尧病例的多重理解 和分析袁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情况袁为考试进行准备遥
4.小组教学袁互动交流深入学习内科护理学遥 在传统的内科护理学的学习过程中袁教师将知识传授给 学生袁学生负责理解并且进行记忆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 经不能适应我国现在的教育理念遥 在对课堂进行的改革的过 程中袁教师应当在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袁将学 生进行不同的分组袁 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典型病例的方 式袁令学生之间进行积极地学习交流袁帮助学生从学生的层 面进行内科护理学相关知识分析袁提升学生对于学习内科护 理学的兴趣袁并且能够更加牢固的掌握内科护理学的知识遥 5.因材施教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遥 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袁教师应当做到一视同仁袁但是在 一视同仁中袁又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薄弱点进行深入 分析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遥 对于部分对病例理解较深的学 生袁教师应当多侧重于病例教学曰而对于部分对基础知识的 理解更深的学生袁教师应当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教学袁只有 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袁才能够 保证学生更好的学习袁更好地进行护士执业资格证的考试遥 三尧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通过护师职业资格证的考试袁学生需要对内 科护理学有更为体系化尧系统化的学习与复习袁在这个过程 中袁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当积极总结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思路袁 对如何帮助学生学习内科护理学进行深入分析遥 在教师授课 的过程中袁应当多采用案例分析以及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 生打开思维袁加深对内科护理学的知识理解袁并且教师应当 针对护士执业资格证的考试袁对于如何系统性的学习内科护 理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袁帮助学生复习遥 参考文献院 [1]闫瑞芹,贾小莹,王燕燕,等.内科护理学项目教学法对

内科护理学教学服务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浅谈

内科护理学教学服务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浅谈
专家点评 、 打分。
2 . 5 t 志 暑 质州 l j 皇
手密切配合, 才能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 取得最终胜利。
参考文献 :
【 1 】 邸云光. 浅谈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 J 】 . 科 教新时代 , 2 0 1 2 ( 8 ) : 1 0 2 .
【 2 璀 焱. 护理学基础【 M ]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0 0 1 .
2 对护考 中有关内科护理学 内容进行分析
2 . 4 心 理 适 应卅 侏
所以这样训练 , 是 因为近年来 , 各级 护理技能竞赛 的参赛人数
较多 , 项 目也多 , 赛事 多需 2 — 3天 才能 完成 。 常 常要从早 比到 晚, 对选手 的耐力是 一大考验 。( 2 ) 充分利用不利的环境 因素安
手。 1及 时了解护考形势变化
式进行。 一次考试通过两个科 目 为考试成绩 合格 。 表面上看 , 考
试科 目从原来的 4个缩减为 2个 , 但 是考试大 纲更抽象 , 考试
内容更灵活 , 更加注重护理专业知识与临床护理工作能力 的考
查 。主要变化表现在 : 考试涉及学科 由专科到全科 , 考试形式立 体整合 ( 学科交叉 ) , 临床病例分 析题 比重增 大 , 考试 教材 内容
动学 习。 4 注重培养学 生分析 、 解决 问题能力
目中共占3 5 %, 试题中容易、 中等、 偏难的分配比例基本为 5 珥 : 1 。考试形 式从以基础知识 考查为主 , 逐渐转变为病例 分析 , 难
度及灵 活度 逐渐加大 。 2 0 1 2 年护考中内科护理学各章节题量 分 布及 比例见表 1 。 从表 1 可以看出 , 内科护理学课程内容涉及 循环、 消化 、 呼 吸、 泌尿、 血液造血 、 内分 泌、 风湿结缔组织 、 神经 、 传 染病等 系 统。 并且 内外科交叉 内容较 多 , 所 占比例较高 , 如果学得不好很

浅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浅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浅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一项专业水平测试,用于评估护士在内科护理中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员对内科护理学的学习和理解,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践,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和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护理重点。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很多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演示、情境模拟等,尤其是对实践性强的技术操作更应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实践。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情景模拟操作,鼓励学生通过模拟执行常见的护理操作,并且蒙上眼睛,集中注意力听读该操作的具体细节和过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护理技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和整理护理内容,并且建议学生作出自己感觉和思考,以完成护理诊断和制定护理计划。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工作中的困难和开展对策的方法,以及与患者进行沟通。

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敏锐性和适应性,学会更妥善地处理不同类型的患者和客户需求。

在准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期间,除了教师的教学指导外,学生还应该更多参加课外活动和实习,例如跟踪患者病情、参与团队会议、实际指导、接触患者家属并提供心理支持等等。

这些实践活动会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应的理论和技术,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开智能力。

总之,为了提高护士执业水平和在内科护理中的实践经验,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实践,以让学生实际参与到真实的医疗场景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更强专业实践技能和更高职业素养的护士队伍。

从护士执业考试科目探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策略

从护士执业考试科目探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策略

4 贺 长 春 , 蓉 . 腔 镜 手 术 基 本 技 能 的 实 验 教 学 实 践 与 探 索. 北 刘 腹 西
医 学 教 育 ,0 7 1 ( ) 3 0— 5 2 0 , 5 2 :5 3 1
( 稿 :00一 l一 4 收 21 O 0 )
从 护 士 执 业 考 试 科 目探 讨 内 科 护 理 学 的 教 学 策 略
况则 不尽 相 同。我 校在 考 生 备 考之 前 选 择模 拟 试 题 对考 生 进 行 了一 次 摸 底 测 试 ( 2 , 0 作 为合 表 ) 以6 分
本文作 者 曾 以内科护 理学 成绩 为因变量 , 业基 专
础课 成绩 为 自变 量 做 相 关 回归 分 析¨ , 现 内科 护 发 理学 成绩 与 人 体 形 态 与 机 能 学 、 康 评 估 ( 断 基 健 诊
科 护理学 教学过 程 中采 取 更 好 的策 略 以提 高学 生 的
执业 考试 水平 。


护 士 执 业 考 试 科 目分 析
格线 , 计算 各科 目的合格 率 。
护士 执业考 试 的内容包 括基础 护理 学 、 内科护 理
从表 2可 以看 出 , 生在专 业知识 科 目得分 率最 考
而不 同 的考试科 目又侧 重 于 内、 、 、 科护 理学 的 外 妇 儿
不 同方 面 ( 1 。 表 ) 考 生在 备考 时 对 护 士执业 考 试 各科 目的掌握 情
这些 基础 课程 的 内容 也 是 考生 在 学 习 临床 护 理 专业
课 时容 易被忽 视 的。
二、 内科 护 理 学 与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的 关 系
内科 护 理 学 是 护 士 执 业 考 试 的 主 要 内容 之 一 , 在

以护士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探析

以护士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探析

以护士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探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以护士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教学。

首先分析了内科护理学教学内容和护士资格考试相关知识点,然后探讨了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并以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讨论了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挑战和对策。

结论部分阐述了以此教学模式的优势,并提出了未来内科护理学教学发展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以护士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模式,为提升护理教育质量和护士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护士资格考试、教学探析、教学内容、实践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挑战与对策、优势、发展建议、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内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涉及到对患者的全面护理和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病情的复杂化,内科护理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护士在内科护理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内科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进行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在当前的护理教育中,内科护理学是一个重点课程。

而护士资格考试又是衡量护士专业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以护士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模式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内科护理学知识,提高通过护士资格考试的几率,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护理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关于以护士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教学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有必要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期为内科护理学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以护士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模式,分析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对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内科护理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护理工作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通过对护士资格考试相关知识点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备考,提高通过率,为学生未来的护士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浅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浅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随着医疗技术和医学模式的不断变革,护理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护士们必须要通过的一项重要考试,是保障医护质量和提高护士水平的重要手段。

内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科中的重要一门学科,也需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以适应医疗的发展需求和培养更多优秀的内科护理人才。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于护士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参加这一考试,不仅能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更是确保了自己的执业资格,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而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也是对护士的一种监督和管理,保证了医疗质量和安全。

护士们要认真准备,通过这一考试,以确保自己的执业质量和水平。

而内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践。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培养更多优秀的内科护理人才,满足医疗需求。

内科护理学是指护士在内科疾病的护理工作,包括急性、慢性疾病的护理、特殊病种的护理等。

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适应医疗的需求,培养更加优秀的内科护理人才。

针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如何做?对于护士来说,要认真准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掌握内科护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这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同时也要关注护理学领域的新动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技能,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对于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来说,需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要结合实际需求,更新内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加符合医疗实践的需求。

要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要加强护理师资力量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指导。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实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呢?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视,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使护士们能够更加顺利地参加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护士资格考试浅谈内科护理学教学
发表时间:2016-08-08T09:06:20.9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2期作者:梁启斌[导读] 总之,通过分析考试大纲、日常教学渗透、加强考前培训,能让学生充分地理解与记忆,提高了考试通过率。

梁启斌
(广西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内科护理学是护士资格考试重点学科之一。

为了能适应护士资格考试改革,本文从护士资格考试大纲、日常教学渗透、考前培训等方面在内科教学中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

【关键词】护士资格考试;内科护理教学;考前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2-0384-02 自2011年以来,国家护士资格考试进行了较大篇幅地改革,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都有很大的变化。

内科护理学作为主要考试科目之一,所占分值比例较大。

本文通过分析教学大纲,调整内科护理学日常教学,加强考前培训,以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

1.考试大纲变革
2011年起卫生部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进行了大的变革,增加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难度。

考试大纲变化具体如下:
1.1 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变化
考试科目由原来的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这四个科目改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考试内容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增加了《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护理法规与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人际沟通》。

当然,侧重点还是在于内、外、妇、儿及护理学基础等专业课程。

1.2 考试题型和考试重点变化
考试题型取消了B型题,减少了A1型题分值,增加了A2和A3型题分值,并增加新的题型A4型题。

考试重点也做了一些相应调整,减少了病因、发病机制、治疗等题量,而侧重于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等内容。

这样的改革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由原来单纯的死背硬记转向高层次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这不但能提升学生的临床专业技能,更贴近临床护理岗位的需求。

2.日常教学渗透
为了能适应护士资格考试新大纲的要求,内科护理学的日常教学要把握考试内容、渗透考试要点,以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让学生能在日常学习中提高考试的意识,熟悉考试内容,做好考试准备。

2.1 调整教学内容
护士资格考试的内容和重点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也应顺应做出调整,使之更符合于应试的需要。

我校近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

其中,护理及助产专业的学生人数约占70%。

生师比例严重失调,教学资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也给实习安排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为此,学校和实习医院进行了协调,自2011年起对护理及助产专业的学生采取分批实习的方法,部分班级学完所有课程后按原计划在第三学年实习,而部分班级则提前于第二学年下学期开始实习,实习结束后,再回校继续学习末完成的课程,同时也为护士资格考试做好准备。

为顺应实习改革与护士资格考试的需要,学校对教学课程进行了宏观调整,笔者也对内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微观调整。

2.1.1教学课程宏观调整自新生入学开始,学校有计划地进行安排,对要提前实习的班级有针对性地对教学科目进行调整,在第一、第二学期主要安排医学相关基础科目比如解剖、生理、病理等教学,在第二、三学期进行内、外、妇、儿、基护等临床课程教学,尽可能在学生实习前完成大部分临床课程的教学。

2.1.2内科护理学微观调整针对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要求,按照考试分值比例,笔者也对内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

不论提前实习与否,所授课班级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侧重于考试分值占较大比例的章节,首先是呼吸、循环、消化这三大系统疾病,其次是泌尿、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

对于具体的各种疾病,侧重于躯体评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对提前学习的班级,尽可能完成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教学。

2.2 改革教学方法
护士考试大纲的改变涉及教学理念地转变,教学理念的转变也要求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改革。

近年来,笔者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树立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及提高应试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步引入PBL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微课等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护士资格考试要点。

2.2.1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1]。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问题的设计是关键。

而问题的提出,可以采用护士资格考试的要点。

比如在讲授“呼吸衰竭”这疾病之前,提出“呼衰最主要症状是什么?突出的体征是什么?”“什么是Ⅱ型呼衰?Ⅱ型呼衰如何氧疗?为什么要这样给氧?”等问题。

学生根据问题采取自学的形式,查阅资料,学习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再以小组讨论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学习,实现问题的解决,进而形成一整套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者,以自我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

这种教学法能让学生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理解并强化考试要点。

2.2.2护士资格考试题型的改变,突出了实践能力的考核。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案例教学为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

案例中的问题往往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案例的选择应以考试大纲为准,精心选择大纲中常考到的疾病作为典型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同时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渗入考试要点。

比如,“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这一内容,选择典型的“溃疡”病历或视频资料,展现案例时提出“溃疡主要损害因素是什么?”“溃疡腹痛的规律是什么?”“溃疡有哪几个并发症?”“溃疡病人饮食护理及用药护理的要点”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常成为护士资格考试的要点。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通过解决问题,能进一步熟悉了考试的重点及难点。

2.2.3我校在所有的教室及实训室中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可满足“微课”教学需要。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3]。

内科护理学微课制作可围绕护士资格考试内容,集中某种疾病中的考试要点做成一个微课,也可以以某些重点、难点、考点做成多个微课。

创建教学资源库,设立学生自学平台,有利于学生理解授课内容,熟悉考试知识点。

3.考前培训
考前培训时间一般选择考前一到两个月,培训对象是所有应试学生,但我校因校舍及师资有限,非提前实习的学生只能大班合班培训,效果欠佳,护考通过率明显低于提前实习的班级。

对提前实习的班级,培训的第一个月时间完成实习前末完成的课程内容,第二个月进行强化。

内容以课本为主,辅以人卫版《护考轻松过》及军医版《护考急救包》。

精讲要点,反复测试,反馈强化。

总之,通过分析考试大纲、日常教学渗透、加强考前培训,能让学生充分地理解与记忆,提高了考试通过率。

【参考文献】
[1]杨耀防.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剖析[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4,15(4):150-152.
[2]李凡成,雷久士等.医学病案讨论教学方法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2):182-183.
[3]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电化教育研究,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