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朦胧诗与顾城及其《一代人》

合集下载

顾城1

顾城1

顾城《一代人》鉴赏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一代人》是我读的最早的朦胧诗,那时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龄,但这首诗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总觉得虽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仅仅是十几个字,但字里行间却一定还有着看似简单实为复杂的意象,正是这首诗让我开始接触顾城,接触他的其他诗歌。

《一代人》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短短的两行诗句,却清晰地勾画了一个黑暗中探索者的坚定形象。

起初只觉得它读起来很有味道,当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之后,才似乎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含义。

诗歌中有三个意象,黑夜,眼睛以及光明。

这首诗写于文革刚结束后不久,诗中的黑夜也就象征了文革那个黑暗的年代。

作者并没有详写文革的种种黑暗与残酷,但仅“黑夜”两字却更给人留下了无尽想象的空间,在黑夜的渲染下,我仿佛看到了那个让人窒息,让人绝望的沉重的时代,我似乎可以切身感受到那种压抑的令人恐惧的气氛。

第一句中的我,给我一种十分被动的感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象征着黑暗的时代迫使人们承受很多苦难,这个“我”是万般无奈的,而第二句中的我却化被动为主动,尤其是最后的“光明”则与“黑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希望和温暖,我似乎看见了那一代人在黑夜中不断挣扎,向着希望前进的步伐。

诗人正是用这看似浅显易懂的文字,深刻的写出了那个时代人们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毅力。

顾城的诗总让我觉得纯真无暇,充满着梦幻。

但是在这种梦幻背后似乎又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看他的诗,我觉得他是孤独的,仿佛活在只有他一个人的世界里。

也许正是这种感觉,吸引着我去读他的诗,去感受他的世界。

赏析顾城 一代人

赏析顾城 一代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赏析作业顾城《一代人》赏析一代人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本诗只有两句,但是却在当代诗歌史上具有相当重的份量,以其高度的历史概括性和辩证思维的哲理之光而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烈的艺术力量。

诗中出现的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黑夜、眼睛、光明。

也许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这首诗歌具有了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深思的魅力。

每个人都能明白诗中意象的意思,每个人都有进入诗歌的权利。

然而,那新奇的组合,看似相悖的转折,却蕴含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合理性。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中“黑夜”象征动乱的年代,“黑色的眼睛”是既指实,又指虚。

我们“龙的传人”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这是实指。

黑色又有阴暗、低沉、哀伤的情绪色彩,这又有虚指的意义存在。

文革十年,在一代人心中,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心中,投下了沉重的阴影,留下了累累创伤,造成阴郁、苦闷和哀伤。

有人说这一代是沉沦的一代、迷惘的一代,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沉沦也罢,迷惘也罢,是谁造成的呢?诗人明确地指出是“黑夜”,这就很准确地指出了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就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扭曲青年灵魂的邪恶力量。

尽管黑夜给青年一代带来了灾难,使他们沉沦和迷惘,但就是在最黑暗的时时候,他们仍未失掉对光明的向往。

换一个角度看,黑色的眼睛也凝聚着批判精神,它以黑对黑,对黑夜的庞大淫威报以深沉的否定。

相对色彩缤纷的光明世界来说,黑色是一个终极,它与光明构成了对立。

然而物极必反,从黑夜中叛逆出来的黑色眼睛,对于光明的接受力是绝对超过任何色彩的眼睛的,也就是说:由特定的黑色时代中走来的“一代人”,他们伟大的觉醒是其他“无缘”于“黑夜”的人们所难以企及的。

他们不但是沉沦和迷惘的一代,更是奋起的一代,觉醒的一代!诗人的这种认识和概括闪动着辩证思维的光彩。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却在这一片黑暗中显示出了一个亮点,这个亮点虽然也是黑色的,但是这却是黑得发亮的眼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一代人 顾城

一代人 顾城
• 高:顾城(1956—1993),北 京人。70年代开始写诗,顾 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 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 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 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 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 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 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 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 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 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 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 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 伤。
一代人 顾城
•合:黑夜给了我黑 色的眼睛 •合:我却用它寻找 光明
赏析
• 谢:《一代人》பைடு நூலகம்诗既是这一 代人的自我阐释,又是这一 代人不屈精神的写照。黑暗 要扼杀一个人明亮的眼睛, 但黑暗的扼杀却没有达到它 的目的反而创造了它的对立 物;
• 崔:黑色的眼睛;是黑暗 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 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 愿望与毅力。正是这坚毅 的寻找,才使他们看到掩 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使 人难以接受的本质。
• 有了前几组的 • 一组决定 • 我相信老师您的

顾城《一代人》

顾城《一代人》

诗歌的第三个特征就是充满“张力”。 这首诗歌首先运用了“复义”的修辞 手法。“黑”不仅有黑暗之意,还有 黑色之意。前者是自然现象、客观事 实,后者是生理特性、人文表征。这 就引出其内在意义之间的巨大反差: 黑暗的夜与黑色的眼呈反向结构。黑 暗的夜将人引向绝望,使人看不到希 望,让人在无边的虚空之中倍感虚无 的存在和死亡的威压。
在诗中光明与黑暗两个意象的组合不仅仅表明求索而且还通过这种明与暗的反色彩对比表现出了一代人对于现实人生所特有的悖论式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思考方式从而显示出那一代人对于现实与历史所作出的理性思考的深度即光明与黑暗的交战顾城的这种对主体存在对人生意义的执著精神虽然带有较浓厚的西方现代主义的色彩但在本质上与西方现代主义精神是不相同的倒是更多地表现出屈原式的求索特别是鲁迅式的绝望而反抗的精神特征
艺术魅力主要就在于诗歌内蕴的简约、 童趣和张力。 《一代人》中顾城不是从苦难叙述出发 去控诉、怀疑、责难,而是从最简单、 最纯净、最朴实的视角出发,发出最本 色的声音。为“一代人”画出了剪影: 思考中有自信、自信中有希望,拥有寻 找光明的眼睛!
《一代人》的第二个可贵之处就是诗 人在高度简约概括的形式之中闪现着 难以掩饰的童趣与童真。“黑 夜”“黑色”“眼睛”“光明”,无 不闪现出童话诗人的天真与天性。黑 是孩子所害怕的。黑色的眼睛是孩子 最直接的生命感受和发现世界的最直 接的生理器官。光明又是孩子的最爱。 眼睛也是欲望的器官。面对许多欲望 的诱惑,童话诗人坚决选择了光明。
李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对比,认为,中 国人一直在远离现代人的情感世界之 外,作一些古典主义幻想。这种幻想从 坏到好,从恶到善,从丑到美,甚至从 “黑夜”到“光明”,重复着线性、二 元对立直至“天人合一”的简单方式。 又如,从语符来分析,《一代人》由破 碎到完整,由失落到振奋,崛起的是简 单的理性。从句式组合上看出,《一代 人》的诗句:主语+谓语+宾语,一应俱 全,完美无缺

顾城《一代人》课件

顾城《一代人》课件
象征的层次
顾城在《一代人》中运用了多层次的象征手法,既有浅层次的具象象征,也有深层次的抽 象象征。这些层次相互交织,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意象的创造与组合
意象的选取
在《一代人》中,顾城选取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意象, 如“黑色的眼睛”、“光明”等,这些意象不仅具有视觉 效果,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01
《一代人》的影响 与评价
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影响
顾城的《一代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影响了后来的许多诗人 和文学作品。它被视为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一,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创作灵感和 借鉴。
思想启示
这首诗所表达的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思考,启发了人们对自身存在和价值的思 考,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现实和追求真实的人生体验。
《一代人》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冗长的句子。这种简洁
的语言风格使得诗歌更加凝练有力,能够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02
语言的节奏感
顾城在《一代人》中运用了丰富的语言节奏感,通过语言的抑扬顿挫、
轻重缓急等变化,使得诗歌更加富有韵律和美感。
03
语言的形象生动
在《一代人》中,顾城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语言,如“黑色的眼睛”
01
《一代人》的诗歌 赏析来自意象的运用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通过“黑夜”和“黑色的眼睛”这两 个意象,诗人表达了对于黑暗的深刻 体验和对于光明的渴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通过“寻找光明”这一行为,诗人表 达了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对于光明 的执着追求。
节奏与韵律
01
本诗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使 得诗歌的节奏感强烈。
当代的评价
文学地位
在当代文学史上,《一代人》被高度评价为顾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被广泛 传颂和引用。它被认为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之一,奠定了顾城在现代文学史上的 地位。

一代人 顾城 语言赏析

一代人 顾城 语言赏析

一代人顾城语言赏析顾城,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顾城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

顾城《一代人》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赏析一这首只有两行的小诗,1980年在《星星》第3期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不管是对猛咯内诗抱肯定或是抱否定态度的人,对这首诗却是一致的称赞。

在审美原则上是全新的。

它避开了情感的直抒,弃置了景象的实叙,它没有着意建构完整的意境,只是用意想、用隐喻,在浓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现了一双不同寻常的“黑色的眼睛”(一代人觉醒的象征),在眼睛的前方,似乎可以看到从乌云的缝隙中射出一束白光。

整首诗,宛如一幅有立体感的版画。

“黑夜”与“光明”形成暗色与亮色的鲜明反差,“黑色的眼睛”是经过变形的意想,渗透出强烈的感情色彩。

这种艺术表现触发了读者的想象,于是,在想象的屏幕上出现了那个令人窒息的年代,那在荒谬现实中扭曲着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那埋藏在心底的潜能所爆发出的顽强求索的精神… …。

这是整整“一代人”的雕像。

“黑夜——眼睛——光明”一个简单的意向群构成了一个开放时空… … … …历史转折关头特有的社会景象和人的心理结构。

有限中表现出无限,单纯中包孕着深厚,这是诗的特有规律。

新诗潮的先行者在追寻人性复归的同时,也在追寻诗向本体的复归。

这首小诗体现了一种现代美的风格。

它打破了传统的和谐构图,以不和谐的意象组合造成触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迫使人对历史进行反思。

首先你得知道这是上个世纪一个诗人顾城在1979年4月写的诗,名字为一代人,一代人是指那些经历了文革洗礼的人,那时的他们,几乎把整个青春浪费在了文革上.那是一个几乎黑暗的时代,是一个所有年轻人都迷惘的时代,寻找理想中的出路也就是诗中所说的光明是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可以这样理解,在一个黑夜,你的眼中看不到光明,但是在你的内心却充满了对光明的渴望,这是你在黑暗中前行的唯一支柱,可见,这种无比的勇气,能带给一个人冲破黑暗的巨大力量,那么,那一代人,千千万万的企望光明的人,他们的力量汇聚在一起那就将是无穷的,这首诗不是对黑暗的绝望,是对光明的向往,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宣言。

一代人顾城赏析

一代人顾城赏析

一代人顾城赏析顾城,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评论家和翻译家,被誉为“第四代诗歌的先驱”。

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顾城的诗歌风格、文学思想和艺术成就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首先,顾城的诗歌风格独具匠心,充满哲理思考和感伤情怀。

他的诗作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题,通过独特的语言和形象化的描绘,呈现出诗人内在世界的真实感受。

在他的诗中,常常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以富于情感的形象和隐喻来表达对生命、爱情、自由等主题的思考。

例如在《风的痕迹》一诗中,他写道:“我想,是风吹动夏天的波浪,是长夜苍茫的大海。

……是不是我曾经有一个梦,在梦里有一轮太阳,是不是太阳已落山,是不是一切都没变。

”这种富有变奏和深远意味的语言,展现了顾城独具的诗歌风格。

其次,顾城的文学思想较为开放和前卫。

他主张诗歌应当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与时代同步进步。

他倡导诗歌应该是真实的、原始的和富有革命性的,传达作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顾城崇尚自由、个性和独立思考,他在他的诗歌中探索人性的边界,评论社会的现象,并以此影响着许多后来的诗人。

例如在《寂寞的人》一诗中,他抒发了对现代生活压迫和人性孤独的思考:“寂寞的人不是迷,他们只是迷恋一种生活,寂寞的人不是乞索者,他们只是无法不去寻找自己。

”这种对人性和生活状态的深度思考,展示了顾城的文学思想的独特性。

最后,顾城的诗歌成就令人钦佩。

他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创造力,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诗作,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诗作融汇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以其与众不同的风格和思想凸显其独特性。

顾城的作品曾获得多个文学奖项,包括鲁迅文学奖等。

他的作品广泛被诵读和研究,为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顾城是一位具有独特诗歌风格、开放文学思想和较高艺术成就的诗人。

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情感表达、思想深度和艺术风格,给人们带来了思考和共鸣,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

顾城一代人

顾城一代人

顾城一代人
《一代人》是朦胧派诗人顾城于1979年在北京所写的一首诗。

这首诗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流传较广。

它抒发了一代人的心声,也寄托了一代人的理想与志向——历经“黑夜”后对“光明”的顽强的渴望与执着的追求。

作品原文
一代人1
黑夜2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词语注释
一代人:指在文革历史阶段中成长起来的人。

黑夜:暗指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政治运动。

创作背景
写作时间
这首诗作于1979年4月,发表于《星星》1980年第3期,后收录于作者诗集《黑眼睛》。

文化背景
西班牙诗人洛尔迦在《西班牙宪警谣》一诗中写道:“在这白金的夜里,黑夜遂被夜色染黑。

”作者顾城可能受到此诗影响而写了此诗。

时代背景
从作者的生活历程看,“文化大革命”是顾城写下这首诗的背景,尽管事实上文革政治运动早已淡化,但是在经历过得人的脑海里,“文化大革命”依然是一个现在进行时,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经过磨难的理想与信念导向个性的自觉, 导向了一种坚强不屈的独立意志和反抗精 神,这是《一代人》及“朦胧诗”整体上 给人的印象,也是70年代末期文学中富有 激进色彩的一面。这首诗仅有的两句之间 意义上的转折,无疑也体现出了同北岛的 《回答》相一致的精神取向,面对“黑夜” 毫不妥协,自觉承担起民族的命运,同时 伴随着个人高涨的理想主义,可以说这便 是北岛、顾城和他们这“一代人”对苦难 和整整一个行将过去的黑暗时代的回答。
❖ 其实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代人“心灵史” 的缩影:像顾城和其他“朦胧诗人” 所代表的这一代,都是在文革中长大, 心灵的成熟包括着对苦难的承担,或 者是在不断的受伤害中经历成长,然 而苦难却给予了他们超越性的信念和 理想,使他们时时企图透过时代的阴 暗寻找光明,时时企图在精神的向往 与追寻中战胜苦难。这一类的表达可 以一直追溯到食指在60年代“文革” 初期的创作,例如那首著名的《相信 未来》。
朦胧诗的特点:
1、在内容上,注重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不再是
集体的代名词,也不是“螺丝钉”,而是一个人,一个有 思想、有情感、有尊严的人。
2、在艺术上,追求意象化。讲究精炼、暗示、含蓄,
讲究意象的经营。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 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并用象征、暗示、通感等。
顾城简介:
❖ 1956年出身于北京,13岁随父亲到山东左黄 河道的农场。1974年回到北京,做过多种杂 工。1980年以后专职从事创作,1993年10月 9日在新西兰希基岛自杀。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评析:见教材p349)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象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
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 他的诗集有《黑眼睛》等。
❖ 顾城被舒婷称为“童话诗人”,他诗歌的魅 力是来自那种童话般的迹近“纯洁”的幻想。
❖ 对顾城的了解,我们可以在舒婷的《童话诗 人》中找到答案。
顾城的诗作:
《一代人》
❖ 《生命幻想曲》 ❖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1979年7月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上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从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一代人》赏析
❖ 主题意蕴

❖ 这首诗概括的是从“文革”漫漫长夜中挣 扎过来的一代人所赋有的精神特质:历经黑 夜后对光明的顽强的渴望与执著的追求。正 是在这个意义上,仅有的两行诗浓缩了丰富 的内涵,成为一代追求者的象征。
❖ 艺术特色
❖ 在艺术技巧上,诗人对知青一代群体心路 的概括没有陷入枯燥的说教与哲理的抽象, 而是捕捉到了“黑色的眼睛”这一生动的 意象,从而点化了一个意蕴深远的诗境。 “黑夜”与“光明”的鲜明对比,使这首 诗有一种简捷明快的黑白木刻的效果。
❖ 阅读思考题
❖ 1.简答《一代人》的主题意蕴。
❖ 2.简答《一代人》的艺术特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他们挨的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第十六讲:朦胧诗与顾城及其 《一代人》
❖ 什么是朦胧诗?
❖ 所谓“朦胧诗”,是指以一代青年为主体的 当代早期先锋诗歌运动。
朦胧诗的定义:
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 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 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 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 “朦胧诗”的崛起一直伴随着整个社会 的理性和反省力的逐渐复苏,个人的 情感表达往往也是整个社会的情感的 投射,应该怎样面对黑暗时代留给我 们的创伤,怎样才能改变个人和民族 的命运,这是笼罩了所有诗人的疑问。 向来被称作为“童话诗人”的顾城, 尽管一直沉醉于他的梦幻般远离尘嚣 的“生命幻想曲”中,却也开始探索 时代的问题,这首《一代人》就是一 个最直接的回答。
作品分析
❖ 顾城的这首写于1979年的小诗总共只有短短的两 行,它以一组单纯的意象构成了对刚刚过去的文 革岁月的隐喻。“黑夜”、“光明”和我的“寻 找”在这里的含义都是不言自明的,类似的意象 组合在其他“朦胧诗”作品中也常可见到:比如 江河的《星星变奏曲》:“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 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 望/寻找遥远的安慰”,比如顾城的另一首诗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在大地上/画 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一代人》的意象则更为简约、自然,明白地表 达出了诗人心中强烈的感受和意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