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世界气候类型和自然景观
第四讲世界气候类型及补充自然带景观

3、降水的空间分布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 多 、 2、两极地区降水 少 、 ; ,大陆东 ;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 少 、南北回归线两侧, 岸 多 ; 4、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 少
多 ,内陆地区降水
。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类型
图示
终年高温
冬暖夏热
冬寒夏热 终年严寒
气 候 类 型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极地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 温带海洋性
大气环流 少 极高 (少)
90° °
西部
大陆内部
东部
90° °
什么样的风容易导致降水? 什么样的风容易导致降水?
80° °
全年降水极少
夏
(少) 少
12月 月
1月 月
0
0
⑦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点: 特点:全年温和多雨
⑧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冬季寒冷干燥.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温℃ 气温℃ 30 15 0 -15 -30 -45 -60
四 季 , 一 年 不 见 四 季
-
温最低
2、气温空间分布
1、气温的垂直分布——每升高 、气温的垂直分布 每升高100米降低 °C 米降低0.6° 每升高 米降低 2、气温的水平分布 、
规律:( )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少 规律:(1) :( (2)冬季同纬度的陆地比海洋冷。 )冬季同纬度的陆地比海洋冷。 (3)北半球比南半球弯曲 ) (4)最冷出现在南极大陆,最 )最冷出现在南极大陆, 热出现在撒哈拉沙漠。 热出现在撒哈拉沙漠。
初中地理上册第四讲世界的气候

三、世界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 流域,印度尼西亚等地。
刚果河流域
印度尼西亚
亚马孙河流域
(2)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最典型。
第四讲 世界的气候
考纲点击
1.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及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2.主要降水类型、降水的变化及分布规律。 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考情预览
1.结合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图、气温和降水资 料,分析某一区域气温和降水特点。
2.结合影响气候的因素,描述某一区域气候特 点及成因。
第四讲 世界的气候
(3)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至回归线之间,如非洲 中部、巴西等地区。
(4)热带沙漠气候: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大陆内部 和西部,如撒哈拉沙漠。
(5)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5°至35°大陆东岸,如 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季风区。
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季风区
(6)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如地中 海沿岸。
第四讲(世界的气候)小结
一、世界气温的分布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三、世界气候类型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一、气候的两个要素
• 气温——以温定带(根据气温判断气候带型,最冷月平均 气温:热带 >15,亚热带、温带0--15)
• 降水——以水定型(根据降水区分同带型气候类型)
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分布地区 热带
针对性练习
1.读北半球四地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其中气 温变化最大的是( C )。
第四讲 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1 / 33第四讲 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单科命题 备考导航素养解读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分析 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1.区域认知 结合区域经纬网图或其他相关材料,考查区域气候分布、气候特征及不同区域气候差异。
2.综合思维 以气候统计图或区域经纬网图为背景,考查气候成因、分布规律及气候特点。
3.地理实践力 结合实例,分析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探究点一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
具体分析如下: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气候带最冷(最热)月均温 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 亚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亚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略高于10℃ 寒带 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1)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
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2)风带性质:信风——一般是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性质变为温暖湿润。
西风——温凉湿润,带来温差小的阴雨天气。
极地东风——寒冷干燥。
(3)气团:掌握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的性质及具体气团对气候的影响。
归纳如下:单一气压带、风带、气团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不同气压带、风带、气团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受赤道气团(西南季风)控制,旱季受东北季风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东南季风或西南季风)控制,冬季受冬季风(西北季风或东北季风)控制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3.海陆位置(1)大陆东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高二地理讲解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高二地理【学习目标】1. 气温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2. 世界主要的降水类型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3. 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及形成原因。
4•理解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复习指导】一、世界气温的分布0•基本概念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单位:°C)。
平均温度(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
温差(日温差月温差,年温差)。
: 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数。
: 一个月日平均气温的平均数。
_________________ :十二个月月平均气温的平均数。
1. 气温的日变化(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天中最髙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__ 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一天中,与的差,叫气温日较差。
2. 气温的年变化(1)特点:北半球大陆上气温_______ 最高,___________ 最低。
海洋上气温___________ 最高,__________ 最低。
南半球与北半球 ________________ 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K)10C(2)_______________ 同纬地区,夏季比温度低,冬季反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 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致每升髙100米,气温约下降________________(4)全球的炎热中心位于,极端最低温在。
区域地理专题复习——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之气候

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 带 寒带气候
(2)指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 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大气环流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大洋东侧 大陆西侧 大陆内部 大陆东侧
90° 暖 80°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流 70°
60°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大洋西侧 90°
80° 70° 寒
流
温带 海洋性气候 40°地中海气候
温带
50°
①判断南北半球
②判断所属的温度带
3、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
③确定气候类型
判断下列四图分别表示什么气候?
4、世界各大洲气候特点及成因
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35°
寒 30° 流 20°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25°
热带季风气候
暖
10°
热带雨林气候
10° 流
0°
0°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 及其主要特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 及其主要特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 及其主要特征
3、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
高中新课标 地理知识专题复习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四、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021年高考地理重点归纳“世界地理总论”第4讲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2021年高考地理重点归纳“世界地理总论”第4讲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考纲要求]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降水的时间变化。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
[知识讲解]一、天气和气候天气和气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我们把一定区域内短时间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天气。
如刮风下雨、冷热阴晴等。
所谓天气的短时间,可以是未来一天、两天、五天,也可以指一旬的天气变化。
而气候,则是指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即多年时间大气的一般状态。
一个或下雨时间的长短所决定的。
例如,极地气候只存在于两极地区,四季寒冷“而热带气候则终年炎热。
二、气温1.概念:大气的温度叫气温。
我国用摄氏温标,以℃表示,读做摄氏度。
从长时间平均看,地面和大气系统热量得失的总和平衡,因此,地面和大气的平均温度保持不变。
但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和大气条件等是有变化的,因此,气温具有时间上的变化差异。
2.气温高低:1)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①地面-大气系统的热量收入(太阳辐射)支出(由于地面和大气反射、散射和辐射而射向宇宙空间的热能)状况②地面状况如热容量大小(水体热容量大,陆地小)、地形等③大气运动与洋流的热能输送和交换情况④人类活动的影响(改变大气成分、地面状况,释放人为废热等)。
2)分析方法: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大气自身条件(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和保温作用的强弱下垫面(海陆差异、洋流、地形、地面反射率等)—大气的直接热源,影响热量的吸收和再分配人类活动——影响大气和下垫面3.气温的时间变化:取决于地面储热量的多少,落后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2)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相同点:降水稀少。不同点:苔原气候比冰原气候年降水量要大。
第十二页,共二十页。
三、高山 高原气 (ɡāo shān) 候
据图描述高பைடு நூலகம்(ɡāo shān)高原气候的主要 特征。 观察夏季气温的高低,最热 月均温与最冷月均温的差值。
气温特点(tèdiǎn):
夏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小。
第十三页,共二十页。
阿尔卑
斯山脉
青藏高原(qīnɡ zàng ɡāo 及 yuán) 喜马拉雅山脉
埃塞俄
比亚高原(gāoyuán)
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以青藏高原及喜马 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埃塞俄比亚高原、科迪勒拉山系 面积较大。
该气候区的自然景观以垂直变化显著为重要(zhòngyào)特色。
第二页,共二十页。
•温故知新
寒带(hándài)的范围是什么?
极圈 以内 (jíquān)
第三页,共二十页。
企鹅(qǐ é)的羽毛呈鱼鳞状,彼此重叠,厚厚的绒毛能容纳大量
的气体,形成绝热的保护层,同时皮下脂肪十分厚。
北极熊皮下有厚厚的脂肪(zhīfáng)层;体毛很长且被一层油脂覆 盖,不会被冰冷的海水浸湿;脚掌上长有厚厚的毛,既 防滑又隔冷。
第十四页,共二十页。
自 然 景 观 异的 垂 直 差
(chuízhí)
第十五页,共二十页。
第十六页,共二十页。
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 • 1、看一看,图列中(xiàl标iè)任注务的。城市分别属于
哪种气候类型?简要说出这些城市的气候 特征。
• 2、找一找,沿赤道(chìdào)、北回归线、北 极圈分布的气候类型分别有哪些?
马鹿(mǎ lù)
世界气候类型、判断及自然景观

P
90°
70°
70°
M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60°
温带海性气
候
40°
三G
地中海 30°气候
圈
环 流 E
温带大陆性气候 K
20°
热带沙漠气候 C
H 温带季风 气候
季 风
亚热带季风气F候环 流 D
50° 35° 25°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10°
A
热带雨林气候
0°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10° 0°
D C
⑴据图我们可以读出一月份为最冷月,气温约为12°C,且降水极少,最热月温 度超过20°C,且降水较多。可以判断出该地为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气 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
⑵四地中只有江南丘陵属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两河流域为热带、亚热带 沙漠,恒河三角洲为热带季风,墨累-达令盆地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上海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罗马
终年温和多雨…………………..
伦敦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乌鲁木齐
冬季严寒,夏季温和……… 西伯利亚
{寒 冰原气候
带 苔原气候
终年严寒 亚欧大陆北部 长冬无夏 南极洲 格陵兰岛
B A B B C
归纳与总结 世界的气候类型(12种)
{ 热带雨林气候
热 热带草原气候 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终年高温,有明显湿季
东非高原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类型判断: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根据最热月和最冷月时间来判读该气候类 型所在地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月气温曲线形态 向上凸,呈峰形(∩) 向下凹,呈谷形(∪)
半球名称 气温最热月 气温最冷月 北半球 南半球 6、7、8 12、1、2 12、1、2 6、7、8
根据根据气温的高低(特别是最低气温) 来判断该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
非地带性气候分布
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地形迎 风坡十沿岸暖流” 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赤道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受 纬度位置及大气环流的影响,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 征,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及亚洲 印度尼西亚等地。那些远离赤道的地区,只要气温、降水 量等达到一定数值也可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这样的地方 在地球上有四处,即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 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它们虽然远离赤 道,但由于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洋面又有 暖流的加温加湿作用,从而使上述地区不但气温较高,降 水也较为丰富,符合形成热带雨林的条件,所以发育形成 了热带雨林气候。
4、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可以看到,温带 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 地区。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及南美大陆西岸 狭长地带,许多人误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 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事实上, 只要是温带地区,又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 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 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 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 候。
C亚热带 常绿硬叶 林带 D热带荒漠带
(1)图中A、C、D、E字母所示 的自然带分别是: (2)自然带C所在地区的气候类 E热带草原带 型是______________气候。
(3)南半球缺失的自然带是:
寒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E热带草原带
(4)图中自然带(填字母) _______和_______本属同一种 气候类型,即_______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23°26N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低纬度地区
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自然带垂直分异的一般规律
1.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 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由赤道向两极的更 替相似。 2.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 数量愈多。 3.在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4.在同一自然带,纬度越高,其分布高度越低。 5.在副热带地区,雪线(即积雪冰川带下限)高 度最高,随纬度增高,雪线降低;迎风坡雪线低 于背风坡,阴坡雪线低于阳坡。
夏雨型
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 <250mm
极地气候 <250mm
西岸
中部
东岸
西岸
中部
东岸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带
冰原带
苔原带
高纬度地区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温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中纬度地区
66°34N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 温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带 阔叶林带 草温 带 原荒 漠 亚热带常 亚热带常 带 带 绿阔叶林 绿硬叶林 带 带
H、K 温带大陆性气候
(5)自然带G—H—K的更替、反 映了陆地自然带的________分 布规律。 经度地带性
读下面“澳大利亚某地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分布 图”,回答2~3题。
1.从丁地到甲地,影响降水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 B.地形 C.气压带、风带 D.海陆位置 2.甲地附近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是 A.土壤盐渍化——引水灌溉 B.干旱缺水——东水西调 C.土壤酸化——施用石灰 D.低温冻害——建温室大棚
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于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 间,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因处在赤道低气压带 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之下而形成。赤道穿过东非高原, 本地区理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 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 原气候。 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安第斯山 脉的北风坡” 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般分布于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 距海洋较远,干旱少雨。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 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 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 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量带 热带
>15℃
亚热带
0和寒带
最冷月均温值 最热月均温值
<10℃
注: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0℃,气温变化特点为 冬温夏凉。
雨型 年雨型 冬雨型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2000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700-1000mm 地中海气候 300-1000mm 热带草原气候 750~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 1500-2000mm 亚热带季风及季风性湿润气候8001600mm 温带季风气候 500-600mm 温带大陆性气候 <300mm
几个重要地区气候成因的分析
①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a、赤道低气压控制; 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c、东北信风吹向大 陆,带来丰富水汽;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 ②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没有成为热带雨林的原因:海拔较 高,气温比刚果盆地低些。 ③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的原因:a、大 部分在热带,气温高;b、东侧暖流通过;c、岛屿中部为南北 走向山脉;d、东南信风吹向岛屿,形成地形雨。类似地区:巴 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中美地峡的热带雨林。 ④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高温期出现时间:干季快要 结束、雨季快要来临时。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超过热带草原气 候。 ⑤南亚地区5月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原因:热带过来的西南季 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 ⑥日本、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分布: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 性,因为日本是岛国。朝鲜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 带季风气候;主要是由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
第四讲 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
天气和气候
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 等大气状况,是时刻变化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 化不大
气候形成因子
(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2)大气环流:空气运动过程中温度降低(上升或从低纬 度流向高纬度)水汽易凝结,降水多;行星风系、季风等。 (3)下垫面 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 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 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4)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 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 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