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参考答案

3 + Þß´µ $*
* + j x A B ò r a# d : y ¹ T q  ¼ ½ 2 s +# ijd 27. #$ # p Â; q  r F q j # ¼½2 t $* d u Y 2Ü Ý v ± A B q  w ò ! + p Âqj d ·ÂiÓÙ2 t$¹ # U q Â2ÊË $* ij $ T A H # xyAt78# ! + p Âqj d uq ´ t ã V7 # x y ¼½ y 5 z t $* L¾EÏ<ý2$ ! + ¹ Td ¼½µ Î ³¶ÂÃCþÿ # _Ô25{9# L¾E< ý(G 2Ä 5 $* ! + * + p  q j z | } x ~ § ¨ i r# Q R J w D 1 B # ÛqÂy ! i r ¦ ª i ¤# ! $* r F r ¼ ° q  # ÂÃC # ·Â à C þ ÿ Ï v A t z ! + At ÍÎi¤ # 8 $* U v E IJ, ( S Hþÿ !q 2£ ä ° t 5 þ ` F $ ! + »¼ ir !q # * + # [ Û ¸ p  q j$ ! => 2 q j s ÿ ( 2 Í Î F # 2 ø # * ! +
3 + õ# ÞC . g« ßà =>´µ2·Dir # º»< ý `a $* bg· ·#ü©1ôõ#
` ä DEcd 2ã e 5 : f # º » C 1 2 Ò Ó Ë# þ ÿ Ò Ó 8 g f ¾ Ã h$ # ü © 1 ô õ# b g¾Eþÿ2 ij £ 5 kl ® 2 J m a # bgßà=Ýnaòþ2cÐo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二下政治月考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中高二下政治月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17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31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55分)1. 卫某用电热水器洗澡,因热水器漏电而死于家中浴室。
其父母与厂家交涉,要求赔偿。
经过协商,双方同意将此事交由伸裁委员会解决。
本案中双方选择仲裁的最有可能的理由是()①仲裁是解决平等主体的当事人间发生的合同或其他财产纠纷的一种方式②仲裁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方如不履行仲裁决议,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③仲裁程序灵活、审理不公开,一裁终局,显得便捷、经济、对外影响小④当事人在仲裁和诉讼之间只有选择其一,而且仲裁后人民法院不再受理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 某天然气公司规定:凡安装燃气管道的用户,必须到其指定的企业购买燃气灶,否则不予安装。
该公司的行为()①没有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②保护了国家、集体和消费者的利益③维护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④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3. 甲卖给乙一头牛,在双方约定好价钱、尚未给付价款的情况下,甲就将牛交给了乙。
当天夜里,雷电将牛击死了。
以下对于牛的死亡由谁承担责任的几种看法,正确的是()A.乙应该对牛的死亡承担责任,因为牛的所有权已交付而发生转移B.甲应该对牛的死亡承担责任,因为乙未付款,牛的所有权未转移C.甲、乙都不对牛的死亡承担责任,因为牛是被雷电击死的,属于天灾D.甲应该对牛的死亡承担责任,因为甲未到相关部门进行产权登记4. 口头合同是现实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合同形式。
下列对口头合同认识正确的有()①是当事人通过书面语言达成意思表示一致形成的合同 ②是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达成意思表示一致所形成的合同 ③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 ④通常用在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发生纠纷容易举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 “相邻原则”要求人们必须保持必要的注意或谨慎,以免让可预见的作为或者不作为伤及四邻。
高二下第一次月考政治答案

高2023届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学科参考答案示例: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积极支持联合国为推进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一切行动,深度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认真履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国际公约。
中国主张并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身作则,坚持环境友好,有效修复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全球生态多样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为国际社会寻求解决方案、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了有益参考;日益展现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逐渐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10 分)32.【答案】(1)网购合同成立。
合同的订立从程序上看,必须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过程。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且要约的内容应是具体确定的。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一种意思表示,承诺到达对方后合同即成立。
本案中,Y公司促销信息内容明确具体,符合要约的特性。
消费者小夏自由选购并确认订单,应当视为进行了承诺。
因此合同成立。
(6分)(2)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
违反了全面履行原则。
(2分)33.【答案】(1)有效。
甲的“我的全部财产归女儿玲玲”这句话属于口头遗嘱。
口头遗嘱须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才能生效。
现场抢救的⑤名医护人员与本案没有利害关系,且人数在两人以上,甲的遗嘱有效。
(4分)(2)甲的遗产包括房产、轿车、存款的各一半。
房产、轿车、存款均是在与乙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应属于夫妻共有财产。
房产、轿车、存款的50%份额属于乙所有,其余的50%份额认定为甲的遗产。
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
(4分)(3)玲玲的爷爷奶奶可以分得部分遗产。
遗嘱人必须给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预留必要的份额,玲玲的爷爷奶奶年老体弱,又没有生活来源,甲立遗嘱时没有考虑父母的实际情况,违反了法律规定,应先按法定继承保留玲玲的爷爷奶奶的遗产份额,后按口头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继承。
(4分)34.【答案】 (1) “傍名牌”行为是对消费者的欺诈,是对商标所有者商标权的侵权行为,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与依法诚信经营原则,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高二政治月考试卷1答案

高二年级政治月考试卷1参考答案二、非选择题(40分)31.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分)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确保基层代表数量体现了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城乡实现“同票同权”体现了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修改《选举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特别是农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2分)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城乡实现“同票同权”保障了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分)④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
城乡实现“同票同权”保障农村居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分)⑤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规定有利于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竞争,为选民提供了选择的余地,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进一步扩大选民的知情权,从而保证选举工作的透明度。
(2分)⑥选举时设有秘密写票处。
更有效地保护选民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选择自己满意的候选人,更好地保持选举的公正性与纯洁性。
(酌情给分)32. 答案(1)市政府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让市民参与民主决策。
(6分)(2)市民参与民主决策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再次,有利于促进市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市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市民的社会责任感。
(6分)33. (1)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2分)(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
政府工作人员应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脚踏实地不断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2分)(3)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月考1 高二政治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5CCADB 6-10CABCA 11-15ABADB 16-20DDCAB 21-25DBCAC 26-30BCBAD 31-33CBA34.【答案】(1)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宣传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激发着社会向善的力量,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宣传这些感动中国人物,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宣传这些感动中国人物,能促使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①举办一次“弘扬爱国精神,争做文明市民”图片展。
理论依据: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其他言之有理也可35.【答案】答案:(1)①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清明祭祖的优良传统要继承,祭祀方式可以做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改变。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
36.【答案】(1)基本内涵伟大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核心爱国主义精神(2)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文化的危害。
④必须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二下学第一次月考政治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二下学第一次月考政治质量检测试题一、单选题1.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由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所致,常伴有咽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因此医生也主要是通过这些症状来判断患者是否是感染者。
这表明思维具有①概括性②间接性③能动性④科学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下列说法中的“逻辑”,属于逻辑学研究对象的有①我们必须遵循经济自身的逻辑,才能搞好经济建设②王同学本科毕业后,报考了逻辑学专业的研究生③张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④美国“长臂管辖"的强盗逻辑是不得人心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小明欲在某平台买鞋,买之前特意询问商家鞋子是否为正品,得到的回答是“假一赔三”。
遂下单,结果收到4双假鞋。
联系商家讨要说法,对方“理直气壮“地说“假一赔三啊,给你4双有问题吗?”。
从逻辑角度看,该商家A.违背了排中律,在矛盾关系论断之间持模糊态度B.违背了矛盾律,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C.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D.定义项的外延过大,导致“循环定义”的错误4.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血型各不相同,他们的血型是A、B、O、AB型四种中的一种。
甲说:“丙是A型。
”乙说:“丁是O型。
”丙说:“如果我是A型,丁就是O型。
”丁说:“我不是O型。
”经核查,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的说法不真实。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的判断是不一样的,必有一假,可得出结论:丁不是O型B.排中律表明,甲和乙两人的判断必有一真,可得出结论:丁是O型C.如果甲的说法是真的,可得出结论:丙是A型,丁是B型D.矛盾律表明,乙和丁两人的判断必有一假,可得出结论:丁是O型5.假设a、b表示为两个概念的外延,运用欧拉图来表示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的相容关系。
以下选项描述符合图示信息的是①甲:中国的首都(a)北京(b)②乙:青苹果(a)苹果(b)③丙:马(a)白马(b)④丁:湖南好人(a)湖南优秀党员(b)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下列划分及其所犯错误对应正确的是①调解分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诉讼外调解——多出子项②第一顺序继承人分为父母、配偶、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越级划分③知识产权分为著作产权、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划分标准不一④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划分不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高二下册政治月考试卷含答案.doc

高二下册政治月考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B A D D D B B C D B D A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答案C A D D B B A A A C B B25.答案:①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文化的发展创设了特定的文化环境,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
(3分)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获得和享用文化。
(3分)③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使文化的发展又有了新的物质载体,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3分)④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挖掘和培育地方特色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3分)⑤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分)26. 答案:①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保持和发展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
(3分)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3分)③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
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和“历史虚无主义“。
(3分)④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3分)⑤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
(3分)27.(1)答: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重视发挥“五老”的作用,是重视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有利于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4分)②“五老”的高尚道德品质,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
发挥“五老”的作用,有利于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模范的熏陶和影响下将道德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分)③“五老” 坚定的人生理想、崇高的精神风范以及所形成的宝贵精神,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
最新高中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c三种不同观点 :既要承认绝对运动,又要承认相对静止,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只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飞矢不动);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不可知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
④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8. C 9. D
【解析】
【8题详解】
恩格斯这段话说明运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既表现为物体位置的移动,也包括一切事物性质的变化,①④项符合题意;运动的主体是物质而非思维,因为思维运动的主体也是物质,②项说法错误;运动既表现为物体位置的移动,也包括一切事物性质的变化,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8. 对上述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运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
②运动的主体是物质和思维
③运动就表现为物体的位置移动
④运动既表现为物体位置的移动,也包括一切事物性质的变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9.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正确的认识是
①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小题考查的是物质。③的说法与材料没有关系,①②④的说法符合题意。
12.12.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这首诗所蕴含的哲理是
A.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政治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文澜高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政治(选修二)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的答案请填入第Ⅱ卷答题卡,第Ⅱ卷直接在答题卡上作答,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
) 1.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他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其理论的中心思想是()。
A.经济自由 B.国家干预经济 C.人类具有利己之心 D.通过出口增加社会财富 2.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问题上,李嘉图主张()。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交换价值 B.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尺度 D.交换价值决定使用价值3.劳动二重性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使用价值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价值 C.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D.具体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使用价值 4.罗斯福新政时期,制定了《国家工业复兴法》,主要是为了()。
A.保障工人的经济利益 B.维护工人的政治权利 C.解决社会的阶级矛盾 D.实现工业复兴,促进工业生产的增长 5.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思潮的斗争,它们是()。
A.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斗争 B.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斗争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 D.货币学派与供给学派的斗争 6.美国是典型的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环节()。
A.以政府干预为主,市场调节居次要地位B.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干预居次要地位 C.靠中央计划和市场机制共同协调 D.政府不起任何作用 7.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市场秩序()。
A.商品的价值才能决定价格 B.居民的消费结构才能改善 C.市场才能合理、有效配置资源 D.国内物价总水平才能保持稳定 8.按照李嘉图的观点,工资、利润、地租来自()。
A.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 B.对自然资源的垄断 C.工人、资本家和地主的节俭 D.工人、资本家和地主的劳动 9.在凯恩斯看来,社会经济出现萧条乃至危机的原因在于()。
A.有效需求不足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C.社会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 D.国家采取赤字财政政策 10.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经济人假设,按照这一假设,经济活动参加者追求的是()。
A.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B.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C.个体心理上的享受 D.社会对个人的赞誉 11.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虽各具特点,但都是()。
A.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 B.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C.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 D.以小私有制为基础 12.苏俄社会条件的变化和经济政策的调整使列宁认识到,“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营的交换的发展……就是在干蠢事,就是自杀”。
这是因为()。
A.商品交换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B.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C.私人的非国营的交换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 D.商品交换的发展是解决经济困难的唯一出路 13.近些年来,市场上屡禁不止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现象,让人们对市场诚信多了几分怀疑;商业贿赂、欺诈行骗等现象的出现,也让人们对市场取向多了几分忧虑。
为此必须()。
A.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 B.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秩序 C.建立宏观调控体系 D.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 14.在重商主义者看来,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是()。
A.谷物 B.布匹 C.牲畜 D.金银 1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这里的“等价交换”()。
A.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 B.是指每次交换都是等价的 C.是指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的交换 D.只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理论要求 16. 投资/美元 100万 200万 300万利润率/% 20 10 2 现实生活中的上述现象,被凯恩斯称为()。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B.资本边际效率递减C.总需求决定总收入规律 D.资本流动偏好规律 17.1936年,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
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罗斯福新政 B.新经济政策 C.明治维新 D.改革开放 18.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有效地巩固了工农联盟。
这是因为新经济政策()。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 B.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C.维护了农民的利益,顺应了农民的要求,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D.放弃了国家对生产和分配的计划调节 19.从主张消灭商品经济,到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从主张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到提出由国家调节商业。
这表明随着苏俄社会条件的改变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列宁把这些变化看成()。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步骤 B.对国家经济进行调控的必要手段 C.为解决当时困难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过渡阶段 20.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B.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 C.价值规律 D.剩余价值规律 21.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这一论断表明,我国当时对待苏联经验的态度上发生了变化,即() A.由“全盘吸收”到“完全排斥” B.由“对苏开放”到“关闭国门” C.由“盲目排外”到“洋为中用” D.由“基本照抄”转为“以苏为鉴” 22.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问题是用什么办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这一论述深刻地表明()。
A.市场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有效方式 B.计划经济只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C.只有市场才是有效资源配置的手段 D.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3.市场机制可以给企业形成压力,激发其内在的潜能,促使企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这是因为()。
A.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B.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C.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手段 D.市场能够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佳的效益 24.2002~2007年,我国国有企业销售收入从8.53万亿元增长到18万亿元,年均增长16.1%;实现利润从3786亿元增长到16200亿元,年均增长33.7%。
这表明()。
A.国有企业已成为市场的主体 B.国有经济的垄断地位不断增强 C.国企改革使国有经济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D.国有企业已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25.针对经济快速增长中出现的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我国政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适时调控,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使得我国经济连续几年保持了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态势。
这充分说明()。
①我国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②我国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③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市场发挥作用的范围不断扩大④我国政府驾驭宏观经济运行的经验不断丰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简述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其意义。
(10分)27、在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西方主要国家对当前金融危机的认识存在着分歧。
在2008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华盛顿峰会上,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奇认为当前危机应归咎于美国放任的资本主义模式。
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强调,监管不能造成对市场的过度干预。
德国总理默克尔则对布什的说法不以为然。
她认为,当前问题是对市场的过渡放纵,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危机重演,而德国的社会市场机制应该成为世界的基本机制。
概括指出美国市场经济模式与德国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区别。
(10分)28、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商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每个使用资本和劳动的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
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通过追逐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的利益。
(1)上述材料反映了斯密的什么观点?(10分)(2)应如何评价斯密的上述观点?(5分)29、美国罗斯福传记权威作者弗兰克•弗雷德尔说:“1937年美国经济衰退以前的经济复兴,是罗斯福政府刺激经济的结果,从这种经验中产生一些新的经济理论,其中心思想是:政府通过慷慨开支可帮助国家摆脱萧条。
由此类推,政府能通过紧缩政策帮助制止通货膨胀性突然兴旺。
这种新经济理论后来被称为凯恩斯主义。
” 请结合罗斯福新政在经济活动方面的重要实例,解释凯恩斯革命的含义。
(15分)附加题:(10分) 30.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及其意义(10分)文澜高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参考答案政治选择题:1-5 ABCDA 6-10 BCAAB 11-15 ABBDA 16-20 BACCC 21-25 DAACB 意义实质是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工农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4分) 27.美国市场经济模式主要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有利于激发企业和劳动者的活力。
但缺乏对市场的必要监控和干预,容易加剧贫富两极分化。
(5分)德国市场经济模式在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的同时,还注重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来缓解各种社会矛盾。
但过多的社会保障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5分) 28.(1)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
市场、自由竞争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及时、灵敏地传递供求信息,引导资本的投向。
个人利益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利益,实现了国民财富的增长。
(6分)(2)斯密的上述观点认识到了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但他没有认识到,人的本性在本质上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的;没有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
(4分) 29.(1)罗斯福新政首次对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造成了至关重要的冲击。
罗斯福上台后,废除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自由放任理论,政府伸出了一只“看得见的手”,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了适度调节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