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物资储备

合集下载

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内容

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内容

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救灾物资的储备、管理和使用,确保救灾物资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高效地发挥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救灾物资,是指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用于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的救援和生活救助物资,包括食品、饮用水、衣被、帐篷、照明设备、医疗用品等。

第三条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提高救灾物资的储备能力、调运效率和应急供应能力,确保救灾物资在关键时刻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投入使用。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工作的领导,将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保障救灾物资储备管理的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

第五条各级民政部门是救灾物资储备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救灾物资储备计划、组织救灾物资的采购、储备、调运和回收等工作。

第二章救灾物资的储备第六条救灾物资储备应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便于调运、确保安全的原则。

第七条各级民政部门应根据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风险特点、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定救灾物资储备计划,确定救灾物资的储备品种、储备数量和储备地点。

第八条救灾物资的储备品种主要包括:(一)食品类:方便食品、罐头、饼干、糕点、饮料等;(二)饮用水类:瓶装水、桶装水等;(三)衣被类:棉衣、棉被、帐篷等;(四)照明设备类:手电筒、应急灯、发电机等;(五)医疗用品类:急救包、药品、医疗器械等;(六)其他类:如毛毯、被褥、帐篷等。

第九条救灾物资的储备数量应根据历史灾情、区域特点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储备要求确定。

第十条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应选择交通便利、便于调运的位置,同时考虑储备地的自然灾害风险和人口密度等因素。

第十一条各级民政部门应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库(点)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员,确保救灾物资的安全、完整和有效。

救灾物质仓库管理制度

救灾物质仓库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确保救灾物资的合理储备、规范管理和高效调配,保障灾害发生时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库、救灾物资仓库及救灾物资调拨中心。

三、职责1. 救灾物资储备库(1)负责救灾物资的储备、保管和保养,确保物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2)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备档案,详细记录物资的种类、数量、规格、产地、生产厂家、保质期等信息。

(3)定期对救灾物资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4)根据救灾需求,及时、准确地调配救灾物资,确保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救灾物资仓库(1)负责救灾物资的接收、入库、出库、保管和保养。

(2)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物资验收,确保物资质量符合要求。

(3)对入库物资进行分类、分区存放,做到整齐有序。

(4)定期对仓库进行清理、消毒,确保仓库环境卫生。

3. 救灾物资调拨中心(1)负责救灾物资的调拨工作,确保救灾物资及时、准确地送达灾区。

(2)根据灾区需求,制定救灾物资调拨计划,并及时向救灾物资储备库和仓库下达调拨指令。

(3)对调拨过程中的物资进行跟踪管理,确保物资安全送达。

四、管理制度1. 救灾物资储备库(1)实行“一人一库”制度,确保物资储备专人负责。

(2)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备档案,详细记录物资种类、数量、规格、产地、生产厂家、保质期等信息。

(3)定期对救灾物资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4)对入库物资进行分类、分区存放,做到整齐有序。

2. 救灾物资仓库(1)实行“一人一库”制度,确保物资管理专人负责。

(2)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物资验收,确保物资质量符合要求。

(3)对入库物资进行分类、分区存放,做到整齐有序。

(4)定期对仓库进行清理、消毒,确保仓库环境卫生。

3. 救灾物资调拨中心(1)建立健全救灾物资调拨制度,确保调拨工作有序进行。

(2)制定救灾物资调拨计划,并及时向救灾物资储备库和仓库下达调拨指令。

(3)对调拨过程中的物资进行跟踪管理,确保物资安全送达。

救灾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汇报

救灾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汇报

救灾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频发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突发灾害,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我单位积极开展了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现将储备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食品储备情况。

我单位根据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规模,合理确定了食品储备的种类和数量。

目前,我们的食品储备主要包括大米、面粉、食用油、干果和罐头等,总量达到了XXX吨。

这些食品均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和储存管理,确保在灾情发生后能够及时供应给灾区群众。

二、医疗物资储备情况。

针对灾区医疗救援的需求,我单位加大了医疗物资的储备力度。

目前,我们储备了大量的常用药品、医疗器械和急救用品,包括消毒酒精、纱布、止痛药等,总价值达到了XXX万元。

这些物资的储备将有效支持灾区医疗救援工作,提高抢救生命的能力。

三、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在灾害发生后,灾区群众往往急需应急物资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因此,我单位还储备了大量的帐篷、棉被、衣物和生活用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员避难和生活困难情况。

目前,这些应急物资已储备到位,待命在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救援工作中。

四、物资储备管理情况。

为了确保储备物资的质量和数量,我单位建立了严格的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定期对储备物资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物资的新鲜和有效性。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健全的应急物资调配机制,确保在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有序地将物资调拨到灾区。

综上所述,我单位的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储备物资齐全、管理有序。

我们将继续加大物资储备力度,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方案

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方案

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方案一、前言。

大家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灾害这事儿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小怪兽,不知道啥时候就冒出来搞破坏。

所以呢,咱们得提前准备好应急救灾物资,就像给小怪兽准备个“大礼包”,让它来的时候咱们也能应对自如。

二、物资储备目标。

1. 全面性。

咱得确保这个物资储备啊,就像一个万能百宝箱,不管是地震啦、洪水啦,还是火灾啥的,各种灾害用到的东西都能在里面找到。

从吃的喝的,到住的用的,一样都不能少。

2. 充足性。

物资的数量得够,可不能灾害来了才发现,“东西不够分呀”。

要保证在救援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持期间,物资都能供应得上。

3. 及时性。

储备的地方得选好,要能在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把物资送到需要的地方,就像超级英雄及时赶到现场一样。

三、储备物资种类。

# (一)基本生活物资。

1. 食品类。

首先得有压缩饼干,这玩意儿体积小,能量高,就像个小小的能量炸弹。

一口咬下去,虽然口感可能比不上大餐,但能让你有力气应对灾害。

方便面也不能少啊,方便快捷,热水一泡就能吃。

而且口味多样,在困难时期还能给大家一点味蕾上的小确幸。

还有罐头食品,肉罐头、水果罐头都来点。

肉罐头能补充蛋白质,水果罐头可以补充维生素,就像给身体注入不同的能量小助手。

饮用水是重中之重,人没水可不行。

要储备足够量的瓶装水,最好按照每人每天至少2升的量来准备,这可是生命之源啊。

2. 住宿类。

帐篷是必须的,这就是受灾群众临时的家。

要选择那种搭建方便、防风防雨性能好的帐篷,就像一个个小小的避风港。

睡袋也得有,让大家在帐篷里能睡得暖和舒服点,就像钻进了一个温暖的茧里。

毛毯也不能忘,晚上冷的时候,裹着毛毯就像被温暖的大手包围着。

3. 卫生用品类。

卫生纸,这个不用多说,生活必备。

要是没有卫生纸,那可就太不方便啦。

女性卫生用品也得考虑到,毕竟女同胞们在特殊时期也需要照顾嘛。

还有简单的清洁用品,像香皂、毛巾啥的,让大家能保持基本的清洁卫生,即使在灾害期间也能清清爽爽的。

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方案

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方案

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方案以下是 6 条关于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方案的内容:1. 咱得先把救灾物资的种类搞清楚啊!就像家里过日子,啥东西都得有。

药品那肯定不能少,比如感冒药,要是有人生病了可就指望它呢!食品也很重要啊,没有吃的怎么有力气救灾呢?还有帐篷、棉被这些,这不就是给受灾群众一个临时的家嘛!咱得把这些物资准备得足足的,反问一句,不然等灾难来了着急上哪找去?所以赶紧行动起来,把各种物资都备好!2. 嘿!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也很关键呢!得找那种交通便利的地方,就跟快递站点似的,得能快速发货呀!不能藏在深山老林子里吧。

而且还得注意防潮、防晒啥的,不能把东西给放坏了呀!就好比你把巧克力放在太阳底下晒,那不都化了嘛。

咱得好好选地方,给救灾物资找个安稳的“家”,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3. 咱可不能忽略了对救灾物资的管理呀!这就跟带兵打仗一样,得有严明的纪律。

登记要清楚,不能乱糟糟的不知道东西都去哪了。

定期检查也少不了,万一有个过期啥的不就麻烦了。

就像军队每天都要训练,咱也得对这些物资严格管理,可不能出岔子,要不然到时候着急用找不到可咋办?4. 救灾物资储备体系里人的作用可大了去了!那些负责采购的人可得瞪大眼挑好东西,这可不是能糊弄的事儿。

还有仓库管理员,那得细心又负责呀,多像个大管家似的照看好这些物资。

这不就跟球队一样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职责,只有大家都好好干,咱们这个体系才能正常运转呀!大家都得加油干呀,别掉链子!5. 哎呀,别忘了和社会各界合作呀!就像大家一起建房子,人多力量大嘛。

企业可以捐东西呀,老百姓也可以出力呀!这不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政府也得牵头做好协调工作,把大家的力量都聚到一起。

难道咱们还怕建不好这个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吗?肯定能行呀!6. 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好了,那就是给受灾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呀!他们知道有足够的物资保障,心里就不慌了。

这就好比大冬天里的一把火,让人觉得暖暖的。

咱们做的这些工作都是有意义的,都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帮上忙。

救灾物资储备制度

救灾物资储备制度

XX市救灾物资储备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市救灾物资储备工作,建立健全完备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物资保障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XX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救灾物资储备的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维护稳定原则。

以保障受灾生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稳定为宗旨,通过建立健全救灾物资保障机制,确保救灾工作中救灾物资充足,及时到位。

(二)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原则。

救灾物资储备要统筹规划,统一调配,资源共享,要紧密结合全市灾情实际,确定物资储备的种类,先急后缓,保证重点,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三)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原则。

按照救灾工作的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救灾物资储备。

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救灾职责分工相应储备本部门所需的专业救灾物资和装备。

(四)拓展形式、节约实效原则。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利用市场资源,积极探索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实物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等多样化的救灾物资储备方式。

第二章相关职责- 1 -第三条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研究建立全市救灾物资储备工作机制,会同发改、财政部门核定全市救灾物资储备的品种、数量等;检查各县区政府救灾物资储备情况,指导、监督各单位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统筹全市救灾物资的使用调配,申请省级救灾物资支援等。

第四条物资储备部门负责救灾物资的储备、管理并建立台账;健全救灾物资储备数据库,督促做好数据更新;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核定、审核救灾物资储备费用开支;负责协调、调运救灾物资等。

第五条各县区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使用、调运及向上申请市级救灾物资支援等工作。

第三章储备种类第六条救灾储备物资是指自然灾害发生后用于救济受灾生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物资,包括帐篷、棉被、棉大衣、折叠床、取暖炉等(具体储备种类参考《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建标121-2009))。

第四章储备方式与资金保障第七条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能力储备等多种储备方式,努力实现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实物储备与生产能力储备等多种储备方式的结合。

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储备

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储备

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储备
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储备是指在汛期或灾害发生前,提前储备一定数量和种类的物资,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保障灾民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防汛抢险救灾物资的储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救灾应急物资:如救生衣、救生圈、灭火器、照明设备、急救包等,用于突发事件中的紧急救援和救灾行动。

2. 应急食品和饮用水:如大米、面粉、食用油、干粮、腌制食品等,保证广大群众在灾害发生后的基本食物供应。

3. 防汛抗洪工具:如橡皮艇、救生艇、水泵、防水箱等,用于抢险救人、排水和抗洪工作。

4. 应急医疗器械和药品:如急救箱、止血器、抗感染药品、盐酸救心丸等,用于伤员的紧急救治和疫情防控。

5. 洪涝灾害避难场所设施:如帐篷、折叠床、毛巾、毯子、驱蚊剂等,用于提供临时避难所、保暖和个人卫生等基本需求。

在储备物资时,需要根据地区特点、历史灾情及预测灾情等因素进行科学的评估和配置,确保物资的种类和数量能够满足应急需求。

同时,定期检查和更新储备物资,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救灾物资储备工作方案

救灾物资储备工作方案

救灾物资储备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面对突发灾害事件,救援物资的储备与供应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提高救灾效率,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救灾物资储备工作方案势在必行。

二、储备物资的种类1. 食品类:主要包括干粮、食用油、大米、面粉、方便面等,以确保被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2. 饮用水类:包括瓶装水、净水器、水净化片等,以保障被灾地区的饮用水安全。

3. 床上用品类:主要包括毛毯、睡袋、折叠床等,以提供给灾区群众临时居住所需。

4. 医疗救护类:包括急救药品、消毒液、卫生用品等,以应对灾害造成的伤病情况。

5. 救援工具类:包括手电筒、安全帽、绳索等,以方便救援人员进行灾害现场的搜救和救援工作。

三、储备物资的数量确定1. 根据历史灾害数据和灾害风险评估,合理估计灾害发生时需要的物资数量。

2. 根据人口规模、灾害类型和灾区特点等因素,制定不同等级的物资储备方案,确保不同层级的救灾需求得到满足。

3. 定期进行物资库存盘点,及时更新和补充不足的物资。

四、物资储备的储存与保管1. 选择合适的仓库或储藏场所,确保其安全性和防潮、防火等基本条件。

2. 对储备物资进行分类、标注和编号,建立清晰的物资档案,以便于管理和使用。

3. 定期检查物资的质量和有效期,及时更换过期物资,确保储备物资的可用性。

五、物资供应与调配1. 建立健全物资调配机制,确保各级储备库之间的物资互通有无,及时满足灾区的需求。

2. 制定灾害应急响应预案,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物资调配上的职责和权限。

3. 加强与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多元化的物资供应渠道。

六、救灾物资的更新与维护1. 定期评估和更新物资储备方案,根据灾情变化和科技进步等因素,不断优化和完善储备物资的类型和数量。

2. 建立定期维护检修机制,确保储备物资的质量和可用性。

3. 加强对物资的管理和使用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国有矿山企业
抢险救援设备Biblioteka 大型水泵2 发展现状1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 国家建立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制度,由 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全国自 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规划并组织实施。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自然灾害多发、 易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自然灾 害特点、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按 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原则,设立自然 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库。
• 公安部
抢险救灾、消防救援、反恐排爆
• 水利部
防汛抢险、水上救生
• 林业局
森林灭火、救生器材
• 地震局
救援队物资和现场应急工作队物资
2 发展现状
• 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储备政府部门储备:
• 红十字会
生活类物资,帐篷和衣被
•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 应急发电设备,发电车
• 移动、联通、电信
应急无线通讯设备,移动基站车
救灾物资储备
民政部救灾司 2013年10月

1 历史沿革 2 发展现状

3 取得成效
4 存在的问题
5 国际经验 6 下一步构想
1 历史沿革
我国历来有重视自然灾害物资储备的传统,纵观中国历史,各个朝代 都把备荒粮食储备作为一项重要的防灾备荒措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是 “常平仓”和“义仓”。“常平仓”(古代一种官办粮仓,因其主要功能 是平抑粮价而得名)创于西汉,政府在粮价较低时高价购入、价格较高时 低价卖出,起到平抑粮价的作用,其作为储粮备荒的一种基本仓储形式, 一直为后代所沿袭。“义仓”(古代在县级政府所在地设置的民办粮仓) 创于隋朝,丰收时,民众量力缴纳粮食存于粮仓,一旦灾荒,动用储备粮 赈灾救济。宋代之后,用于备荒的仓储形式更加多样,包括义仓、常平仓、 惠民仓、广惠仓、预备仓等。
1 历史沿革
民政部本级立项、中央投资建设的仓库(简称民政部中央本级 库)共12省区市13个库:天津、沈阳、哈尔滨、合肥、郑 州、武汉、长沙、南宁、重庆、拉萨、格尔木、乌鲁木齐、 喀什(重庆库属13个中央库范围,但不在代储范围)
承担民政部中央救灾物资定点储备任务、场地设施所有 权属地方民政部门的仓库(简称中央代储库)共6省市6 个库:北京、福州、成都、昆明、渭南、兰州
• 民政部研制了救灾帐篷并开始采购救灾帐篷,但 未形成制度,也未列入救灾经费预算,当年采购 量仅1.4万顶。
1991年 1994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2003年 2010年
1 历史沿革
• 采购了0.9万顶帐篷;辽宁和湖南等省立足本省实 际,建设了省级救灾物资储备设施,为中央级救 灾物资储备制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1 历史沿革
• 1991年和1994年南方大水给救灾物资保障工作 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和生活 保障方面暴露出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安置场所 和设施的缺乏。之后,民政部开始着手建立救灾 物资储备体系。
1991年 1994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2003年 2010年
1 历史沿革
1991年 1994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2003年 2010年
1 历史沿革
• 在原有10个代储单位的基础上,决定增加北京、福建、云南、西 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7省份民政厅局作为中央救灾储备物资 代储单位,总数达到17家(18个储备库点)。
1991年 1994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2003年 2010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民政部主要职责
2 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 发〔2008〕62号)规定
民政部承办中央级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工作。
2 发展现状
中央救灾储备物资品种
帐篷
大小:12、20、36、60平方米单( 棉)帐篷,60平方米折叠式指挥帐篷 类型:插接式和折叠式 其他:厕所帐篷。
被服 棉被、棉大衣、多功能睡袋。
1 历史沿革 民政部门的尝试
• 1978年,农村开始改革,一些地方开始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1980
年,国家实行财政体制的重大改革,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分灶吃饭”。 在这种大背景下,为发动群众互助互济,民政部建立了农村基层救灾扶 贫互助储金会和储粮会。上述制度,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 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两种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1991年 1994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2003年 2010年
1 历史沿革
• 民政部重新确定了天津、辽宁、黑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 南、广西、四川和陕西10个省份民政厅(局)为中央救灾储备物 资代储单位,并确定中央救灾物资一经调拨,即转为省级救灾物 资,确保救灾物资发挥最大效用。
1991年 1994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2003年 2010年
1 历史沿革
• 1月发生张北地震,进一步促进了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的开展; • 7月,民政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建立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制度的通知》,
在沈阳、天津、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成都、西安通过代储方式设立了8 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并确定每年采购储备一定数量的救灾帐篷,初步 建立了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制度; • 8月,为安置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受灾群众,国家紧急采购9.65万顶棉 帐篷和1万顶单帐篷,作为中央级救灾储备物资,由民政部分配给受灾严重地 区。
2 发展现状
• 我国应急物资储备可分为抢险救灾、防汛抗旱、防震减灾、森林
消防、重大疫情处置、消防特勤、矿山救护和医疗救治等物资。
• 多部门参与,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政府部门储备:
• 发展改革委
粮食(粮食局)、成品油(国储局)
• 工业和信息化部 重要工业品和药品疫苗
• 民政部
生活类物资,帐篷、衣被
装具 折叠床、炉子和场地照明设备
舟曲泥石流灾区受灾人员安置点
60平方米单帐篷
1 历史沿革
救灾物资储备 • 事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是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各级民政部门依法行政,履行救灾职责的重要任务。
民政部的职责 • 主要负责生活类救灾物资的储备管理,救灾物资储备的主要作用
是发生自然灾害后,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的衣、食、住等生活保 障,是救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