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冲刺化学微专题-物质结构中难点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9常见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9常见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1.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Al(OH)3和H 2O B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Na 2O C .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 2O 3和H 2 D .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制NaOH答案:D2.下列有关金属冶炼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解氯化镁水溶液制备镁 B .利用铝热反应制备铝 C .加热分解Fe 2O 3制备铁 D .用火法或湿法均可制备铜解析:电解氯化镁水溶液的化学方程式:MgCl 2+2H 2O=====通电Mg(OH)2↓+Cl 2↑+H 2↑,不能制备镁,A 项错误;铝热反应是利用铝的强还原性制备钨、铬等高熔点金属的一种方法,B 项错误;冶炼铁用热还原法,C 项错误。

答案:B6.拟晶Al 65Cu 23Fe 12具有合金的某些优良物理性能,将相同质量的此拟晶分别与足量的盐酸、烧碱和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物质的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盐酸、稀硝酸、烧碱B .烧碱、盐酸、稀硝酸C .烧碱、稀硝酸、盐酸D .稀硝酸、烧碱、盐酸解析 将Al 65Cu 23Fe 12看作是由65 mol 铝、23 mol 铜、12 mol 铁组成的混合物,只有铝与烧碱反应放出氢气,氢气的物质的量是65 mol×32=97.5 mol ;与盐酸反应时,铝和铁都反应,放出氢气的物质的量是65 mol×32+12 mol =109.5 mol ;与稀硝酸反应时,三种金属都溶解放出NO 气体,放出NO 的物质的量是65 mol +23 mol×23+12 mol =92.3 mol 。

所以产生的气体物质的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稀硝酸、烧碱、盐酸,D 项正确。

答案 D12.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都正确,且有相关性的是( )A .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常作航天员和潜水员的供氧剂B .氧化铁能溶于酸,氧化铁用于制红色涂料C .氢氧化铝能和酸反应,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D .常温下铝、铁与浓硫酸不反应,可用铝器和铁器盛装浓硫酸答案 C13.充分加热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放置有试剂的两个位置,若钠与氧化银均反应完全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相平。

2019年高考化学难题及重点知识总结

2019年高考化学难题及重点知识总结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19年高考化学难题及重点知识总结目录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2 )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3 )高中化学重点……………………………………………( 16 )化学计算………………………………………………( 2 1 )解题技巧…………………………………………………( 2 5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化学这一学科有了基础的了解。

但针对高中有化学学习,在部分学生还茫然无措。

现在就结合高中化学元素的特点,谈谈我对高中化学的认识和学方法的总结初中化学来说,知识量更加庞大,内容更加繁杂。

但经过细细的摸索和分析,它仍有规律可循。

只要把握好这些规律,高中化学的学习将会变得比较简单。

首先,牢牢地把握好元素周期律这些规律,就为我们学习元素打下了艰实的基础,然后结合具体元素的特殊性,加以补充,这样对元素这部分的学习就显得相当容易。

其次,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条原则,切实掌握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并与应用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从识记的水平提高到运用的水平。

这也是高考考查的能力之一。

还要学会活学活用,通过类比的方法,掌握一系列元素的性质,一类化学反应的实质。

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记忆量大,内容繁多的问题。

下面我谈谈高中化学的课堂学习方法:考虑到高中学生的素质,切实做好预习是不可能的,但这并不等于放弃课前预习。

要对老师的问题有些了解,为听课做好准备。

课堂上务必要认真听课,跟着老师的点拨思路走,通过老老师的引导,最终解决问题。

在课堂上一定要慎防发做笔记代替听课,这样会大大降低听课质量。

笔记可以在课后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补记。

课堂上一定要勤,勤问,勤思,勤动手。

做到以上这些,就会使课堂学习变得充实而有效。

课后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

4L21000250cV25.00mL ww g×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Cu2SO3·CuSO3·2H2O是一种深红色固体(以下用M表示)。

某学习小组拟测定胆矾样品的纯度,并以其为原料制备M。

已知:①M不溶于水和乙醇,100℃时发生分解反应;60~80℃②M可由胆矾和SO2为原料制备,反应原理为3Cu2++6H2O+3SO2=====Cu2SO3·CuSO3·2H2O↓+8H++SO2-。

Ⅰ.测定胆矾样品的纯度。

(1)取w g胆矾样品溶于蒸馏水配制成250mL溶液,从中取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用c mol·-1E DTA(简写成Na4Y)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原理:Cu2++Y4-===CuY-),测得消耗了V mL EDTA标准溶液。

则该胆矾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用含c、V、w的代数式表示)。

如果滴定管装液前没有用EDTA标准溶液润洗,测得的结果会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Ⅱ.制备M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2)实验室用70%硫酸与亚硫酸钠粉末在常温下制备SO2。

上图A处的气体发生装置可从下图装置中选择,最合适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装置D中的试剂是________。

装置B中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__。

(4)实验完毕冷却至室温后,从锥形瓶中分离产品的操作包括:________、水洗、乙醇洗、常温干燥,得产品Cu2SO3·CuSO3·2H2O。

检验产品已水洗完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Vmol×250g·mol-1解析(1)Cu2+~Y4-,故胆矾样品的纯度=×100%=%。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1常见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1常见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

常见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称为异丁烷B.乙酸和甲醇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C.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D.C3H6Cl2有3种同分异构体【答案】A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并且均能发生水解反应B.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C.2­甲基丁烷和甲苯的一溴代物都有4种D.在酸性条件下,C2H5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2H5CO18OH和C2H5OH【答案】C 【解析】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C2H6O可能为甲醚,与甲醇(CH3OH)不互为同系物,B错误;C2H5CO18OC2H5的水解产物为C2H5COOH、C2H185OH,D错误。

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聚乙烯和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B.分子式为C5H12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8种C.C3H6和C4H8互为同系物D.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个平面上【答案】B【解析】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其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项错误;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结合其分子式可知其属于醇,可表示为C5H11OH,由于C5H12有CH3CH2CH2CH2CH3、、种,三者对应的羟基—C5H11分别有3种、4种、1种,故符合题意的有机物有8种,B项正确;C3H6可以为丙烯或环丙烷,C4H8可以为丁烯、环丁烷或甲基环丙烷,故二者不一定互为同系物,C项错误;苯环和乙烯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苯乙烯可以看做苯环取代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故其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以在同一个平面上,D项错误。

4.水杨酸、冬青油、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水杨酸制冬青油的反应是取代反应B.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8O4,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可得水杨酸C.冬青油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D.可用NaOH溶液除去冬青油中少量的水杨酸【答案】D5.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戊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B.C8H10只有3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C.CH3CH2CH2CH3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D.甲苯苯环上的1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解析: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3种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C8H10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有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4种,B项错误;CH3CH2CH2CH3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可生成CH3CH2CH2CH2Cl、两种一氯代烃,C项错误;甲苯苯环上有3种氢原子,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有—CH2CH2CH3、故所得产物共6种,D项正确。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5物质结构与性质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5物质结构与性质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

物质结构与性质1.钛(22Ti )铝合金在航空领域应用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Ti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 ,其中s 轨道上总共有 个电子。

(2)六氟合钛酸钾(K 2TiF 6)中存在[TiF 6]2-配离子,则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配体是 。

(3)TiCl 3可用作烯烃定向聚合的催化剂,例如,丙烯用三乙基铝和三氯化钛作催化剂时,可以发生下列聚合反应:n CH 3CH===CH 2――→Al (C 2H 5)3-TiCl 3CH (CH )3—CH 2,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 ;反应涉及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

三乙基铝是一种易燃物质,在氧气中三乙基铝完全燃烧所得产物中分子的立体构型是直线形的是 。

(4)钛与卤素形成的化合物熔沸点如表所示:化合物 熔点/℃沸点/℃TiCl 4 -25 136.5 TiBr 439 230 TiI 4150377分析TiCl 4、TiBr 4、TiI 4的熔点和沸点呈现一定规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金属钛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常温下是六方堆积,高温下是体心立方堆积。

如图所示是钛晶体的一种晶胞结构,晶胞参数a =0.295 nm ,c =0.469 nm ,则该钛晶体的密度为 g ·cm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列出计算式即可)。

胞的底面正六边形的面积S=332a2,则该晶胞的体积为332a2c=332×(2.95×10-8)2×(4.69×10-8)cm3,又该晶胞中含有的钛原子的数目为2×12+3+12×16=6,则该晶胞的质量为6×48N Ag,故该钛晶体的密度为6×48332×(2.95×10-8)2×4.69×10-8N Ag·cm-3。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5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案含解析30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5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案含解析30

物质结构与性质【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6)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1)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2)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3)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重点、难点剖析】一、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常见表示方法1.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常见表示方法(以硫原子为例)2.常见错误二、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应用 1.电离能的应用(1)判断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

(2)分析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如某元素的I n +1≫I n ,则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 。

(3)判断化学键类型。

2.电负性的应用(1)判断一种元素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以及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

(2)判断元素在化合物中的价态。

(3)判断化学键类型。

三、价层电子对数和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的判断方法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结合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可预测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1常见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1常见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

常见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称为异丁烷B.乙酸和甲醇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C.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D.C3H6Cl2有3种同分异构体【答案】A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并且均能发生水解反应B.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C.2­甲基丁烷和甲苯的一溴代物都有4种D.在酸性条件下,C2H5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2H5CO18OH和C2H5OH【答案】C 【解析】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C2H6O可能为甲醚,与甲醇(CH3OH)不互为同系物,B错误;C2H5CO18OC2H5的水解产物为C2H5COOH、C2H185OH,D错误。

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聚乙烯和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B.分子式为C5H12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8种C.C3H6和C4H8互为同系物D.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个平面上【答案】B【解析】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其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项错误;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结合其分子式可知其属于醇,可表示为C5H11OH,由于C5H12有CH3CH2CH2CH2CH3、、种,三者对应的羟基—C5H11分别有3种、4种、1种,故符合题意的有机物有8种,B项正确;C3H6可以为丙烯或环丙烷,C4H8可以为丁烯、环丁烷或甲基环丙烷,故二者不一定互为同系物,C项错误;苯环和乙烯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苯乙烯可以看做苯环取代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故其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以在同一个平面上,D项错误。

4.水杨酸、冬青油、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水杨酸制冬青油的反应是取代反应B.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8O4,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可得水杨酸C.冬青油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D.可用NaOH溶液除去冬青油中少量的水杨酸【答案】D5.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戊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B.C8H10只有3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C.CH3CH2CH2CH3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D.甲苯苯环上的1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解析: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3种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C8H10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有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4种,B项错误;CH3CH2CH2CH3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可生成CH3CH2CH2CH2Cl、两种一氯代烃,C项错误;甲苯苯环上有3种氢原子,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有—CH2CH2CH3、故所得产物共6种,D项正确。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5物质结构与性质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29

2019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5物质结构与性质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29

物质结构与性质1.钛(22Ti )铝合金在航空领域应用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Ti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 ,其中s 轨道上总共有 个电子。

(2)六氟合钛酸钾(K 2TiF 6)中存在[TiF 6]2-配离子,则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配体是 。

(3)TiCl 3可用作烯烃定向聚合的催化剂,例如,丙烯用三乙基铝和三氯化钛作催化剂时,可以发生下列聚合反应: n CH 3CH===CH 2――→Al (C 2H 5)3-TiCl 3CH (CH )3—CH 2,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 ;反应涉及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

三乙基铝是一种易燃物质,在氧气中三乙基铝完全燃烧所得产物中分子的立体构型是直线形的是 。

(4)钛与卤素形成的化合物熔沸点如表所示:分析TiCl 4、TiBr 4、TiI 4的熔点和沸点呈现一定规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金属钛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常温下是六方堆积,高温下是体心立方堆积。

如图所示是钛晶体的一种晶胞结构,晶胞参数a =0.295 nm ,c =0.469 nm ,则该钛晶体的密度为 g·cm(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列出计算式即可)。

胞的底面正六边形的面积S =332a 2,则该晶胞的体积为332a 2c =332×(2.95×10-8)2×(4.69×10-8)cm 3,又该晶胞中含有的钛原子的数目为2×12+3+12×16=6,则该晶胞的质量为6×48N A g ,故该钛晶体的密度为6×48332×(2.95×10-8)2×4.69×10-8N A g·cm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结构难点专项训练
1.萤石CaF2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其中Ca2+的堆积方式称为_______。

立方体边长为a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CaF2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

2. 酞菁钴近年来在光电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光动力学中的光敏剂、催化剂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中心离子为钴离子。

酞菁钴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__________;与钴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的氮原子的编号是__________.
3.已知PH3分子的键角约为94°,而AsH3分子的键角约为91.8°,试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解释PH3的键角比AsH3的键角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三苯基膦)钯分子结构如图丙所示:
磷原子以正四面体的形态围绕在中心钯原子上,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
判断该物质在水中溶解度并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物质可用于如图丁所示物质A的合成。

物质A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一个A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为__________。

5.在图丙中表示出四(三苯基膦)钯分子中的配位键。

6.NiO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类似,其晶胞的棱长为a cm,则该晶体中距离最近的两个阳离子核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用含有a的代数式表示)。

在一定温度下,NiO晶体可以自发地分散并形成“单分子层”(如图戊),可以认为氧离子作密致单层排列,镍离子填充其中,列式并
计算得每平方米面积上分散的该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氧离子的半径为1.40×10-10m, )。

令3 1.7
7.碳化镁是一种在化工行业用途广泛的金属碳化物,某种碳化镁的晶体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乙为其俯视图。

①晶体中Mg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

②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根据图甲计算,该碳化镁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8.二水合草酸镓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镓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

9.砷化镓可由(CH3)3Ga和AsH3在700℃时制得。

(CH3)3Ga中镓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

10.GaAs为原子晶体,密度为ρg·cm-3,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Ga与As以___________键键合。

Ga和As的原子半径分别为a pm和b 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GaAs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可不化简)。

CO-的结构式11.化学式为[Co(NH3)4CO3]NO3,与Co(Ⅲ)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_(已知2
3
为)。

S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中心原子杂化方式12.单质硫与熟石灰加热产物之一为CaS3, 2-
3
是__________,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____________ (任写1种)。

13.K和Na位于同主族,K2S的熔点为840℃,Na2S的熔点为950℃,前者熔点较低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N和P同主族且相邻,PF3和NH3都能与许多过滤金属形成配合物,但NF3却不能与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

PO-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写出一种与15.磷酸为三元酸,其结构式为。

3
4
3
PO-互为等电子体且属于非极性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

4
16.将磷酸加热可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焦磷酸(H4P2O7)、三磷酸以及高聚磷酸,焦磷酸的酸性强于磷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

17.磷化硼(BP)是收到高度关注的耐磨涂料,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其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杂化,1mol BP中含有__________mol B-P键。

18.Cu3P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P3-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Cu+的半径为a pm,P3-的半径为b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Cu3P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用含a、b、N A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面心立方; 3
784A N a ⨯ 2.sp 2;1、3;
3.P 原子半径比As 原子半径小,PH 3分子中成键电子对间的距离较近,斥力更大
4.sp 3; 不溶于水。

水为极性分子,四(三苯基膦)钯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分子极性不相似,故不相溶; sp 、sp 2、sp 3; 3
5.
6. 22
a ; 31.8610-⨯ 7.①6 302A 3a bN 8.4;
9.sp 2
; 10.共价; 3033A 4π10()100%3(7075)
N a b ρ-⨯+⨯⨯+ 11.N 和O;
12.V 形 sp 3 OF 2或Cl 2O
13.K +的半径比Na +大,K 2S 的晶格能比Na 2S 小
14.F 原子的电负性强,会吸引N 原子的电子,使其难以给出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15.正四面体形; CCl 4(或SiF 4)
16.焦磷酸中非羟基氧的数目比磷酸中非羟基氧的数目多
17.原子晶体; sp 3; 4
18.6; ()31
-332.7910g cm A N a b ⨯⋅+
解析6.NiO 晶体结构与NaCl 晶体类似,根据氯化钠的结构知,氧离子和相邻的镍离子之间的距离为1cm 2a ,距离最近的两个阳离子核间的距离是距离最近的氧离子和镍离子距离的2倍,所以其距离是2cm a ;根据题图可知,每个氧化镍所占的面积为10102 1.4010m 2 1.4010m sin60o --⨯⨯⨯⨯⨯⨯,则每平方米含有的氧化镍个数为
2
10101m 2 1.4010m 2 1.4010m sin 60o
--⨯⨯⨯⨯⨯⨯,每个氧化镍的质量为A 74.7g N ,所以每平方米含有的氧化镍质量为2
31010A 74.71m g 1.8610g 2 1.4010m 2 1.4010m sin 60
o 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