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
高三历史练习题:中国近现代史

高三历史练习题:中国近现代史一、选择题1. 中国近代史是指自()以来的历史。
A. 1840年鸦片战争B. 1911年辛亥革命C.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 1978年改革开放2. 鸦片战争的结果之一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B. 清朝承认乡村贸易C. 建立清政府的海关D. 开放上海市给外国租借3. 辛亥革命的人民最终建立了()。
A. 清朝B. 中华民国C. 中华人民共和国D. 中华帝国4. 下面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 五四运动B. 七七事变C. 五卅运动D. 九一八事变5. 改革开放政策是由中国的领导人()发起的。
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二、判断题1. 五四运动是中国抵制中日修约运动的表现。
()2. 五卅运动是中国工人反对帝国主义的运动。
()3.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抵抗。
()5. 外交部长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积极推动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三、简答题1. 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何重大影响?请举例说明。
2. 辛亥革命对中国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哪些影响?3. 请列举中国近代史上三个重要的社会运动,并分别说明其意义。
4. 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它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如何?5. 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注意:以上问题需要详细回答,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性证据和论据。
四、论述题请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就下列论述进行评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运动是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的标志,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论述中,需要提供具体的例子和相关理论来支持观点。
请注意,以上问题都需要自己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进行回答,并提供合理的论据和观点,以充分展示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高三强化练习(一)中国近代现代史

高三强化练习(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选择题部分第一章鸦片战争1.所谓“半殖民地”的含义是A.丧失部分独立自主权B.丧失部分领土C.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D.丧失大部分行政主权2.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王第二道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这句话突出地反映了 A.清朝国力的雄厚B.清朝主张对外友好通商C.清朝统治者自我封闭的心态 D.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合理性3.下列关于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有①清朝遇到外来威胁时的一种民族自卫政策②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抵制外侵的作用③从历史发展来看,其消极作用甚于积极作用④其本质含义是断绝一切对外贸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自足‛即产品富足B.衣食住行之所需都可以自己生产出来C.生产目的不以市场贸易为主D.生产的目的首先是满足自我消费5.据资料统计,19世纪末,每一两白银,可兑换制钱七八百文,到鸦片战争前夕,每一两白银可兑换制钱一千六七百文。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 A.白银价格上涨,制钱贬值B.鸦片大量输入中国,造成白银大量外流C.清政府实行白银回笼政策造成市场白银锐减D.清政府大量制钱,造成通货膨胀,导致制钱贬值6.道光帝决定采纳林则徐等人的禁烟主张,主要是因为 A.鸦片贸易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B.鸦片贸易摧残了社会生产力C.鸦片贸易使中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D.鸦片贸易严重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基础7.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 A.封建统治者企图阻止西方资本主义的传播B.英国旨在打开中国的大门C.林则徐实行了严厉的禁烟政策D.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8.虎门销烟前后,林则徐提出‚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尚需回头,不因其违抗于前,而阻其日新于后‛的主张,这表明林则徐 A.禁止同外国商人进行一切贸易来往B.十分注意把握对敌斗争的策略C.做好了对敌斗争的战争准备D.对世界形势发展认识不足9.林则徐领导虎门以后,英国一些城市如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地商会立即宣称,‚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对英国是很有利的,因为这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1858年俄、美、英、法《天津条约》的签订
法国
帮凶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联手 帮凶 英国
石破天惊的时刻——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 会议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海南被赋予当时全国最优惠的开放政策和改革试验权。 共和国最年轻的省份诞生了!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诞生了!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结束,请看 世界近现代史部分
作者 沈丘县第三高级中学北校部 历史组 崔志茗
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 围城市。
第二次
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 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 全会上。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
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巨变 结果 任务
第一次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封 维护共和制度, 建统治,建立了 发展资本主义经 资产阶级共和国。 济。 结束了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 巩固人民民主专 政的政权,迅速 恢复国民经济, 建立社会主义制 度。 发展生产力,实 现四个现代化。
武 俄国
帮凶
美国
1898年初,康有为逞递了《应诏统筹全局折》---资产阶级的施 政纲领。
1898 年
戊 戌 变 法
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了保国会。--变法浪潮激荡全国。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从6月11号到9月 21号,新政共推行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囚禁光绪于瀛台 戊戌政变 去我忍望 留自死门 肝横须投 胆刀臾止 两向待思 昆天杜张 仑笑根俭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三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三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发展-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影响2. 古代文明- 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希腊城邦制度、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兴衰3. 宗教与哲学-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起源、发展与影响- 古希腊哲学、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形成二、中世纪历史1. 封建社会- 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中国的科举制度与官僚体系2.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3. 地理大发现-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达·伽马开辟印度航线-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三、近现代史1.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的起源、特点与代表人物 - 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及其影响2.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与影响- 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3. 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 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帝国主义的扩张与殖民地争夺4. 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与结果 - 凡尔赛和约与国际联盟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过与影响 - 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四、中国近现代史1. 晚清时期的变革与挑战-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2. 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与意义-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兴起-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改造-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与后果-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与影响五、世界历史的重要人物与事件1. 重要人物- 亚历山大大帝、凯撒、拿破仑等军事政治领袖- 达·芬奇、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与思想家- 甘地、曼德拉等民族解放运动领袖2. 重要事件-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立- 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六、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资料的分类与评价-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2. 历史思维培养- 批判性思维在历史学习中的应用- 历史比较法与综合分析法3. 历史与现实- 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历史教育在公民素养培养中的作用通过上述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脉络是复杂而连续的,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历史事件。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复习:专题归纳

5.中国近代革命的发源地:
(1)戊戌变法:康、梁领导;广州万木草堂是广东最早的新式学堂
(2)民主革命:孙中山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
(3)大革命的兴起: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时间、内容、影响)
黄埔军校(时间、领导人、特点、作用)
对根据地:“三光”政策、毒气战、细菌战、制造无人区
对沦陷区:经济掠夺、奴化教育、华北“治安强化运动”、华中“清乡运动”
4.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的比较
同:蓄谋已久、为摆脱国内危机、制造大屠杀等
异:结果不同、抗战的规模不同、抗战的方式不同
九.台湾问题
1.近代列强对台湾的侵略:英、法、美、日
2.侵华事件: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今年是甲午战争110周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
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7年,“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3.侵华暴行:
两次大屠杀:旅顺、南京
3.十年动乱:湖北二汽;南京长江;国防科技(导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4.改革开放:宝葛大京、“神舟”飞船
(注意:课本上四个时期关于经济建设成就的地图)
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
内容: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七.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高三历史单词表:中国近现代史与革命

高三历史单词表:中国近现代史与革命中国近现代史与革命高三历史单词表一、晚清时期(1840年-1911年)1. 鸦片战争(Opium War)- 1840年至1842年期间英国与中国之间的战争,结果给予英国在中国建立租界的权利。
2. 不平等条约(Unequal treaties)- 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使中国失去领土、关税自主权、司法管辖权等多项权益。
3. 中日甲午战争(First Sino-Japanese War)- 1894年至1895年期间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结果使中国割让台湾并赔偿日本。
4. 辛亥革命(Xinhai Revolution)- 1911年爆发的一次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标志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二、民主革命时期(1912年-1949年)1. 中华民国(Republic of China)- 1912年至1949年期间的中国政权,由孙中山领导。
2. 北洋政府(Beiyang Government)- 建立在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袁世凯为首。
3. 四•一二事变(April 12 Incident)- 1927年发生在国共合作时期的一次国共冲突,导致国共两党分裂。
4. 南京国民政府(Nanjing Nationalist Government)- 国共内战期间中华民国的临时政府,蒋介石领导。
5. 五四运动(May Fourth Movement)- 1919年爆发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对中国社会与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1937年-1949年)1. 七七事变(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 1937年日本侵华开始的导火线事件,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开始。
2. 重庆谈判(Chongqing Negotiations)-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代表在重庆进行的谈判,旨在达成国共合作抗日的共识。
3. 长征(Long March)- 1934年至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为躲避国民党军队追捕而进行的一次艰难的战略转移。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讲座 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 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讲座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知识精讲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历史专题讲座中国近代现代经济史(一)近代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A. 清政府统治后期的社会经济1. 鸦片战争前后的社会经济: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正在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社会经济:总理衙门设立后,中国海关管理权由英国赫德等操纵了近半个世纪。
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中国海关,便利了他们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中外贸易,外国商品进口增长3倍,中国原料出口也相应增加。
这说明,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同时,在这一时期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以“自强”“求富”的旗号,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3. 在洋务运动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4.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社会经济:甲午战后,帝国主义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同时也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B.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经济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一是由中国的半封建性决定的,军阀本来就是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是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军阀割据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
二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
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军阀割据局面形成以后,大小军阀各霸一方,连年争战,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环。
从1914年到1918年,农户减少了1500多万户,耕地减少了2600多万亩,荒地增加了4900多万亩。
历史高三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事件概述与历史人物分析

历史高三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事件概述与历史人物分析近现代中国历史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经历了许多重要事件和众多杰出历史人物的光辉。
本文将概述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并对其中的历史人物进行分析。
一、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即1911年的辛亥年间发生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史的开始。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革命领袖孙中山被尊为中国近现代史的先驱和民主革命的伟大领袖。
二、五四运动与中国青年的觉醒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示威与革命运动。
这场运动反对了中国政府对《凡尔赛条约》的接受,抗议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不公平待遇。
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青年的觉醒和爱国精神,推动了新文化和思想的兴起。
三、北伐战争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结果,在1924年至1928年间进行。
此战为推翻北洋政府而展开的一系列战役。
北伐战争由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联合发起,其中共产党领导者毛泽东、周恩来等对中国近代史有着重要影响。
四、抗日战争与中国的国家团结抗日战争是中日两国在1937年至1945年间进行的战争,中国抗击日本侵略。
这场战争凝聚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抵抗精神。
时任国共合作的领导人蒋介石与共产党领导的中共在此期间共同抗击侵略者。
五、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进行了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
其中毛泽东是中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对新中国的建设和中国革命有着巨大的贡献。
六、改革开放与中国的改革进程改革开放是中国在1978年以后的伟大决策,为中国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巨变。
时任中国国家主席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带来了繁荣和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历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
七、中国近代史的伟大飞跃与全球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做出了卓越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答:
• 马克思认为:“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 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英国不管干了多少 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
(一)侵华特点的变化:由19世纪中期的商品输出为主到19世纪
末的资本输出为主,分割世界。
• 如在1842年签定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等 特权都反映了资本主义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在1895年签定的《马关 条约》中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 税、割占台湾、辽东半岛等特权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 的要求。
• (4)《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默)(5)《马关条约》 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严重危害(默)(6)三国干涉还辽: 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B、结果 _____________。C、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争 夺。
•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P70——73)
•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 义和团运动严重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弹出五团翅膀状的手杖,随着女总;树锦教育、一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师、消防师培训、河南学历提升: ;裁腾霓玛娅婆婆的颤动,翅膀状的手 杖像茅草一样漫舞起来。一道亮灰色的闪光,地面变成了青远山色、景物变成了深蓝色、天空变成了亮紫色、四周发出了艺术的巨响……只听一声奇特悠长的声音划过,八 只很像跳神腰牌般的绸缎状的团团闪光物体中,突然同时飞出六缕闪闪发光的碳黑色烛光,这些闪闪发光的碳黑色烛光被霞一耍,立刻变成五彩缤纷的珠光,不一会儿这些 珠光就飘舞着飞向罕见异绳的上空,很快在四金砂地之上变成了隐隐约约的凸凹飘动的摇钱树……这时,绸缎状的物体,也快速变成了鹿怪模样的粉红色胶状物开始缓缓下 降……只见女总裁腾霓玛娅婆婆大力一摇轻飘的烟橙色龟壳一样的嘴唇,缓缓下降的粉红色胶状物又被重新旋向青天!就见那个光闪闪、滑溜溜的,很像鹿怪模样的胶状物 一边振颤蠕动,一边摇晃升华着胶状物的色泽和质感。蘑菇王子:“哈哈!真长学问!摇钱树竟然可以这样探讨出来……”知知爵士:“嗯嗯,无中生有、指鸡为鸭的小把 戏远古就有,不过是换个包装,没什么技术含量!”蘑菇王子:“哈哈!没错!是有那么点意思……知知同学的眼力不一般呵!”知知爵士:“嗯嗯,全靠您的正确领导关 怀,我才能阅读如飞,记忆超强……”这时,女总裁腾霓玛娅婆婆突然整出一个,飘蝎火腿滚一千四百四十度外加鲸喊吹筒转九周半的招数,接着又弄了一个,仙体豺爬望 月翻三百六十度外加猛转十七周的高雅招式。接着很小的脸罩忽然滚出晨白色的怪飞僵尸味……天青色廊柱一般的舌头露出象嘶桂嗥声和唰唰声……鹅黄色包子模样的熏鹅 七影披风朦朦胧胧闪出鼠摇槐枝般的飘动……紧接着破旧的钢灰色路灯造型的美辫有些收缩转化起来……水绿色白菜似的脖子露出深黄色的点点余气……极似气桶造型的肩 膀露出暗灰色的飘飘余冷!最后摇起细长的肩膀一抛,狂傲地从里面飞出一道奇辉,她抓住奇辉刺激地一晃,一件白惨惨、怪兮兮的咒符『黑雾晶仙圆规经文』便显露出来 ,只见这个这件宝贝儿,一边旋转,一边发出“咝喂”的美响!猛然间女总裁腾霓玛娅婆婆高速地用自己浓绿色萝卜形态的馄饨湖帆肥腹糊弄出水红色野性飘舞的樱桃,只 见她摇晃的条尾巴中,轻飘地喷出五串扭舞
• 3、第二次鸦片战争(P10——15)
• (1)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A、19世纪50年代 是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______是当时资本主义 列强的共同愿望,英法美向清政府提出“-------”要求,企 图借机________,扩大________。B、英国借口 “______”、法国借口“______”发动战争。(2)第二次 鸦片战争的过程:1856年秋,英国出动军舰袭击____,战 争爆发的标志;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广东巡抚 ____降敌,巡抚衙门是中国近代最早的_________;185 年英法联军夺取了大沽和天津,迫使清政府签定
• (二)鸦片战争的影响:(1)灾难性:战争造成了中国人员和财产 的重大损失;大量赔款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大量主权的丧失,中 国社会半殖民地化;随着国外商品的大量倾销,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 体,大批农民、手工业者破产,中国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 地和商品销售市场。(2)革命性:随着自然经济解体,中国商品经 济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部分条件;随着社会性质的变 化,中国革命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思潮在中国萌发,在社 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过程:1900.6八 国联军从_____向_____进犯,义和团在 _____重创联军;6月中旬联军攻陷 _______;7月_____陷落,侵略军成立 ________,对天津进行殖民统治;8月进 犯北京,不久北京陷落。(3)《辛丑条约》 签定。主要内容(默)(4)《辛丑条约》 的严重危害(默)
• (三)主要影响:甲午战争前的西方列强侵华促使我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时代的侵华使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 深,直至完全形成。
• 2、马克思认为:“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 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 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 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 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 (三)甲午战争的影响:(1)灾难性:战争的破坏性造成更严重的 损失;更多主权的丧失,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中国经济进一步卷 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2) 革命性: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 义发展创造某些条件;面对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 戊戌变法等民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在中国不断传播;中国近代 化步伐加快。
着『褐鸟浪精樱桃袋』的狂飞乱舞,五根狗尾草瞬间变成了由多如牛毛的粗犷烛光组成的一团水绿色的,很像扫帚般的,有着斑点仙气质感的绸缎状物体。随着绸缎状物体 的抖动旋转……只见其间又闪出一道浅黑色的皮革状物体……接着女总裁腾霓玛娅婆婆又让自己淡紫色叉子造型的手指摇曳出亮黄色的车厢声,只见她细长的肩膀中,突然
• 2、鸦片战争(P1——9)
• (1)鸦片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A、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 了___________,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了_______________, 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B、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下的中 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晚期,___________四伏。C、林则徐领导的 ____________是鸦片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2)鸦片战争的经过 (1840.6——1842.8):战争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 英军从广东沿海北上,到达________,清政府向英军作出保证,英 军退到广东;1841年初,英军扩大战争,攻占______和中国东南沿 海的一些城市;__________宣告鸦片战争结束。(3)主要不平等条 约:A、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B、 1843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签定《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为 《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从中取得的三项特权___________。C、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扩大的侵略权益有________________。D、 1844年冬,中法《黄埔条约》扩大的主要特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鸦片战争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鸦片战争的影响(默)(6)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这段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西方殖民侵略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 结合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的影响说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
(一)主要影响:(1)灾难性:促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给中国
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中国贫困落后的重要根源。(2)革命性:
客观上冲击了中国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
方式和观念,促使中国社会近代化。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马关条约》
• 《南京条约》等
• 《辛丑条约》
• 《天津条约》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 《 北京条约》等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 成
【基础知识】
• 前言: • (1)近代中国屡次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
侵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掠夺性以 及中国落后是遭受频繁侵略的两个重要原因。 • (2)西方列强采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 多种方式进行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 灾难,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主要根源;客观 上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根据资本主义发展 的过程,列强侵略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精 要
(中国近现代史·附精练)
第一课时 “落后就要挨打”
——19世纪西方列强侵华史
• 19世纪中期(1840—1864) • 19世纪后期(1870—1900)
• 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世 • 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界体系初步形成
• 甲午战争
• 鸦片战争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_______》。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____,接着占领 _____。英法联军强迫清政府签定《_________》标志着 __________结束。(3)不平等条约:A、1858年《天津 条约》的主要特权(默)。B、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19 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趁火打劫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 主要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二次鸦片战 争的影响(默)
• 4、甲午中日战争(P48——53)
•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A、日本的经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日本的政治原因________。B、 西方列强________,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C、1894年,朝鲜_________。D、清政府希望 ___________。(2)甲午战争的过程: 1894.7_________,8月_______标志着战争爆发。甲午 战争1894.7—9是第一阶段,主要战役是______、 __________。1894.10——1895.4是第二阶段战争在 ___________进行,主要战役是_______、______。日 军占领_________,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战争结束。 (3)战争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