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文/黄河清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呼吸道和生殖道甚至消化道转染病。
其特征是气管罗音、咳嗽、打喷嚏。
没有获得母源抗体的雏鸡由于呼吸道或肾脏感染可引起死亡。
雏母鸡感染后可引起永久性输软管损伤,到性成熟丧失产蛋能力。
一、病原学属于冠状病毒,具有呼吸道,胃肠道和神经系统嗜性,分别引起相应的症状。
IBV有18种血清型,毒株之间抗原性差异很大,不同血清型之间不能或很少交叉保护,因而给本病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
IBV在60℃40分钟,新农褔50分钟,搏灭杀40分钟和其它消毒药可将其灭活。
二、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各年龄的鸡均易感,但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的雏鸡,6周龄以上通常不会发生死亡。
产蛋鸡出现产蛋质量和数量下降。
2、传播途径:病鸡、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也可通过空气、尘埃、飞沫,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工具,用具等间接传播。
3、流行形式: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季多发,这与冷应激、饲养密度、通风程度有关,肾型多发于20—25日龄的雏鸡,腺胃型多发生于20—80日龄的鸡。
发病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各型有差异。
呼吸型25%左右,肾型10-15%左右,腺胃型50%以上。
6周龄以上的鸡死亡率约5%。
三、临床症状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播迅速,潜伏期短,自然感染潜伏期为3-7天,人工感染只需18—48小时内就出现症状。
IB病毒的变异毒株不断出现,致使病毒对组织器官亲嗜性发生变化,导致不同症状和病理变化的出现。
1、呼吸型:10日龄-6周龄临床症状较明显,死亡率25%以上,气喘、张口呼吸、咳嗽,有特殊的呼吸响声,夜间听得最清楚。
流泪,流鼻涕,眼鼻肿胀。
病鸡逐渐消瘦,脚、爪干燥无光泽。
6周龄以上和成年鸡的症状相似,但较轻微,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气管罗音不明显,鼻腔很少分泌物。
产蛋鸡除有呼吸道症状外,产蛋量下降25—50%,需要1—2个月才能恢复原来的水平。
【禽类传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

上面为发育正常鸡胚 下面为侏儒胚
病毒感染鸡胚后,胚胎发育受阻为侏儒胚, 右为发育正常鸡胚
2.2干扰试验
IBV在鸡胚内可干扰NDV-B1株(即Ⅱ系苗)血凝素的产生,因 此可利用这种方法对IBV进行诊断。取9~11日龄鸡胚10枚,分 两组,一组先尿囊接种被检IBV鸡胚液;另一组作对照。10~ 18小时后两组同时尿囊内接种NDV-B1,孵化36~48小时后, 置鸡胚于4℃8小时,取鸡胚液作HA。如果为IBV,则试验组鸡 胚液有50%以上HA滴度在1:20以下,对照组90%以上鸡胚液 HA滴度在1:40以上。
• 4、病毒的抵抗力
• 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抵抗力不强,多数病毒株在 56℃15分钟灭活,-20℃可保存7年之久。病毒对一 般消毒剂敏感,如在0.01%高锰酸钾3分钟内死亡。 病毒在室温中能抵抗1%HCl(pH2)、1%石炭酸和1% NaOH (pH12)1小时。
三、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本病仅发生于鸡,各种日龄鸡均易感,以雏鸡和产蛋鸡发
二、病原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属冠 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中的一个代 表种。
• 1、一般特性:
• 多数呈圆形,直径约80~120nm。基因组为单股 正链RNA,长为27Kb。病毒粒子带有囊膜和纤突。病 毒主要存在于病鸡呼吸道渗出物中。肝、脾、肾和法 氏囊中也能发现病毒。在肾和法氏囊内停留的时间可 能比在肺和气管中还要长。
气管与支气管交界处有白色干酪样拴塞
病鸡气管粘膜弥漫性出血
支气管内积聚干酪样物
病鸡卵泡出血、变形, 卵巢发育受阻
任务3传染性支气管炎习题.

任务三传染性支气管炎习题一、选择题1.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
0.1A.冠状病毒属B.痘病毒C.正粘病毒2.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H适合于()免疫。
0.152A.1日龄B.2月龄以上C.各种日龄3.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接种9-10日龄鸡胚,使鸡生长()。
0.1A. 正常B.过大C.侏儒胚4.传染性支气管炎康复后鸡()排毒。
0.1A.不能排毒,不能成为传染源B.能排毒,不能成为传染源C.能排毒,能成为传染源二、判断题1. 雏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后,对以后生殖功能没任何影响。
()0.12.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可垂直传播。
() 0.1三、简答题1.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
0.62.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剖检变化。
0.5任务三传染性支气管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C4. C二、判断题1.×2.√三、简答题1.答:病鸡无明显前躯症状,常突然发病,出现呼吸道症状,并迅速波及全群,特征为:病鸡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咳嗽、鼻流分泌物和特殊的鸣哨声响,尤以夜间更加明显,随着病程发展全身症状加重,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羽毛松乱、翅下垂、昏睡、怕冷压挤在一起,后期因支气管堵塞出现张口伸颈呼吸,个别鸡只鼻窦肿胀、流泪、逐渐消瘦。
青年鸡表现突发啰音,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喷嚏、很少见鼻腔有分泌物。
产蛋鸡的呼吸道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产蛋性能下降,产出畸形蛋、沙壳蛋、软壳蛋和褪色蛋,蛋白稀薄如水,蛋壳表面如像有石灰样沉积于蛋壳表面。
2. 答:主要病变为肾脏肿大数倍,呈哑铃型,肾小管内充满尿酸盐结晶、苍白,使肾脏呈白色斑驳状形成“花斑肾”。
输尿管扩张,充有尿酸盐,严重时输尿管形成结石阻塞尿管,引起肾脏自溶。
病变肌肉脱水,干燥无光泽,严重时形成搓板状。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疾病概述: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上分为呼吸道型和肾病理变化型两种类型。
病原病毒能在发育的鸡胚中生长良好,也能在气管器官组织培养中增殖。
病毒经56℃15分钟或45℃90分钟即被灭活,对乙醚敏感,50%氯仿室温下作用10分钟、0.1%去氧胆酸钠4℃作用18小时能使病毒完全失去感染性。
病毒对常见消毒剂敏感,0.05%或0.1%的β戊酮内酯(BPL)或0.1%福尔马林均可使其失活。
流行病学:自然感染仅见于鸡、雉鸡,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以雏鸡发病最严重。
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康复后带毒鸡,病鸡康复后可带毒49天。
病毒主要存在于呼吸道渗出物中,也可在肾和法氏囊中增殖。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污染的饮水、饲料和垫料传播。
本病传播迅速,一旦感染几乎全群发病。
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气候寒冷的季节较为严重。
临床症状: 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18~36小时,自然感染的潜伏期长,有母源抗体的幼雏潜伏期可达6天以上。
雏鸡突然出现呼吸症状并很快波及全群,病鸡表现为气喘、咳嗽、打喷嚏、气管鸣音和流鼻涕,精神沉郁、畏寒、食欲减少、羽毛松乱、打堆,个别鸡鼻窦肿胀、流泪。
6周龄以上的鸡症状不明显,主要是气管鸣音、喘气和轻微咳嗽等。
蛋鸡产蛋量下降,并产软壳蛋、畸形蛋或粗壳蛋,蛋白稀薄如水样,蛋黄与蛋白分离以及蛋白粘壳等。
肾病理变化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目前发生多、流行范围较广的疾病,20~30日龄是其高发阶段。
病初,病鸡表现怕冷、喷嚏和咳嗽,有的张口喘气及气管鸣音,2~3天后出明显的全身症状,表现为厌食、拱背、饮水量增大,拉白色水样粪便,粪便中含有大量尿酸盐。
病鸡失水,肌肉干燥,冠髯及皮肤发绀。
出现上述症状2~3天后开始死亡,7天后达到死亡高峰,逐渐至15~17天停止死亡,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成年鸡很少发病。
本病发病率高,雏鸡的死亡率为25%,6周龄以上的鸡死亡率低,感染肾型毒株一般死亡严重。
传染性支气管炎

图1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在感染了的鸡胚尿囊 液中见到IBV粒子,在粒子周 围看到大而稀疏的纤突结构 (箭头),负染色.
图2 在感染了的鸡胚肺泡的 胞浆空泡中,有多量的IBV粒 子,有的正在"出芽"(箭 头),超薄切片.
发病及流行病学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鸡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 性的呼吸道疾病,病鸡以咳嗽,打喷嚏,气管发生啰音为 特征.另外,该病能引起雏鸡肾脏病变,在产蛋鸡群中则 经常导致产蛋下降及蛋品质下降.呼吸系统和肾脏损伤是 感染鸡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是气管,支气管,鼻腔和窦内有浆液性,卡他性和 干酪样渗出物.气囊可能混浊或含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病 死鸡后段气管或支气管中可能有一种干酪性的栓子.在大的 支气管周围可见到小灶性肺炎.产蛋鸡的腹腔内可以发现液 状卵黄物质,卵泡充血,出血,变形.18日龄以内幼雏, 有的见输卵管发育异常,致使成熟期不能正常产蛋. 肾病变型,肾肿大出血,多数呈斑驳状的"花肾",肾小管 和输尿管因尿酸盐沉积而扩张.在严重病例,白色尿酸盐沉 积可见于其他组织器官表面.
IBV感染鸡,肾小管间淋巴细胞浸润,而正常鸡肾脏
(右)则无.100×,H.E染色.
图15 IBV感染鸡肝脏组织病理 变化,见淋巴细胞和少量异嗜细 胞浸润(箭头).100×,H.E 染色.
图16 肾脏超薄切片电镜观察, 10000×.可见近曲小管细胞质中 有70-100纳米大小的病毒粒子和 线粒体空泡样病变(箭头).
图3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直径 约110-158纳米的病毒粒子,表 面可见病毒纤突(箭头), 144000×,负染.
图4
病鸡所产的畸形 蛋,软壳蛋.
图7 用IBV人工攻毒后9 天鸡气管病毒变化,气 管黏膜点状和条状出血.
传染性支气管炎1

病理变化(肾 型)
肾脏苍白、肿大、小叶突出。肾小管和输尿管扩
张,沉积大量尿酸盐,使整个肾脏外观呈斑驳的
白色网线状,俗称“花斑肾”。
在严重病例中,白色尿酸盐不但弥散分布于肾表
面,而且会沉积在其他组织器官表面,即出现所 谓的内脏型“痛风”。
发生尿石症的鸡除输尿管扩张,内有砂粒状结石
家畜传染病学 Lemology of domestic animals
传染性支气管炎 (Infectious bronchitis,IB)
传染性支气管炎(IB)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的
病毒性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
其特征是咳嗽、喷嚏、气管啰音和呼吸道黏膜呈浆
液性卡他性炎症。
复后的蛋鸡产蛋量很难恢复到病前的水平。
肾型
初表现短期(约1d~4d)的轻微呼吸道症状,
包括啰音、喷嚏、咳嗽等,但只有在夜间才较明
显。如无混合感染,常常容易被忽视。
呼吸道症状消失后不久,鸡群会突然发病,出
现精神不振、拱背扎堆等症状,同时排出水样白 色稀粪,内含大量尿酸盐。
21d后死亡停止,死亡率约30%。
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该属的代表种。
形态特征 血清学 生物学特征 抵抗力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易感性 传染途径: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病鸡从呼吸
道,经消化道传染。
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流行,但以冬春寒冷
季节最为严重。过热、拥挤、温度过低、通风 不良、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配比失当、缺乏维生 素和矿物质及其他不良应激因素都会促进本病
生物学特性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本身不能直接凝集鸡的红细
胞,但经过1%胰酶或磷脂酶C在37℃下处理3h后
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防治

今H 畜牧啓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防治王子璇■>,蔡亚玮■>,郭明磊2,郭晓玉■>,王学静",陈立功1*,戴美丽4,张晓云5,孙会兴6基金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蛋肉鸡创新团队(HBCT2018150205)第一作者:王子璇(2000-),女,汉,河北石家庄人,动物药学专业在读本科生通讯作者:王学静(1977-),女,河北省保定人,硕士,农业技术推 广研究员,主要从事家禽科学研究;陈立功(1977-),男,河北省 唐山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发病机理研究(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071001 ;2.平山县西柏坡五丰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050400;3.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071000;4.大厂回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065300;5.迁西县农业农村局064300;6.威县农业农村局054700)摘要:传染性支气管炎为世界上目前广泛流行的鸡的一种 急性、高度性传染疾病。
由于其独特的冠状形病毒结构及复制特 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组极易发生遗传变异,基因型和血清型众多,对家禽生产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且非常难控制。
这引起全世界行业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本文就传染性支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常用诊断技术、预防控治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技术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指导。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病学;诊断;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IB )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引起 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的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为目前家禽行业广泛存在的传染性疾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 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被国际兽医局(OIE )列为必须报告 的动物疫病。
1~4周的雏鸡极易感染且死亡率高,死亡率一般可达25%~30%,宿主、病毒或环境等因素可致死亡率达80%遥本文 简述了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常用诊断技术、预防控制方法,旨在为研究与生产提供参考。
1流行病学IBV 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酌-冠状病毒,病毒基因组为不分节段单股正链RNA,约为27.6kb ,病毒粒子含有三种 主要结构蛋白,即病毒粒子的主要组成包括:纤突蛋白(S )、膜糖蛋白(M )和内部的核衣壳蛋白(N ),还有少量的第四种蛋白(小 膜蛋白),是病毒粒子形成所必需的遥IBV 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在临床上分为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生殖型、胸型和肠型等[1]遥 IBV 病毒可在56益和45益条件下分别于15mim 和90min 条件下大部分被灭活。
传染性支气管炎与支原体混合感染的防制.doc

传染性支气管炎与支原体混合感染的防制概述:春天气候忽冷忽热,并且多风干燥,昼夜温差大,是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季节,尤其以传染性支气管炎与支原体混合感染为多见。
这两种病混感以发病日龄小,死亡率大为特点,主要集中在20日龄的小雏。
以传播迅速、发病率高为特点,现将笔者对该病的治疗过程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主诉,其饲养大肉食3200只,分二栋房饲养,在7日龄进行了新城疫的免疫之后,从第9、10天陆续出现打喷嚏、甩鼻、咳嗽的只,雏缩头闭眼、发呆,个别只排水样稀便,采食量下降,每栋死亡在20只左右。
二、临床表现病打喷嚏、咳嗽,咳嗽时用力甩头,严重的只伸颈、张口呼吸,并且发出细小的嘶哑声音,似小孩哭,有的只则只作呼吸动作而无呼吸音。
病闭眼、缩脖、颈部羽毛蓬松。
只聚堆、呆立,排黄白稀便,舍内氨气味浓,进入舍后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个别只眼角内有泡沫样分泌物。
三、剖检病变及诊断鼻腔内有大量黄白色粘液,腭裂充血出血,气管内有大量粘液,支气管、细支气管内有黄白色粘液(活),严重的已渗出气管表面,有的支气管内形成黄白色干酪物,整个气管堵塞(死),肺脏坏死、瘀血。
胸腹气囊浑浊、增厚,内有黄白色泡沫样分泌物,肾脏轻微肿胀,肾小叶出血,腺胃轻度肿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
根据临床表现与剖检病变初步诊断为传染性支气管炎与支原体混合感染,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四、防制速亿健2倍量+保亿健1倍量,肌注连续两天,救命液滴口,每天2.5瓶连用两天;都可康+清爽中午集中一次饮水,同时用五苓散拌料,调理肾脏,绿杆诺克预防继发大肠杆菌病。
在用药的同时提高舍温2~3℃,并降低中的蛋白,每50千克加15千克玉米面。
同时每天用绿洁带消毒一次,同时加强通风。
五、回访用药2天后,呼吸道症状减轻,死亡率得到控制,由每棚每天死亡20只降到10只,而且采食量有所回升,精神状态好转;第三天东棚死亡5只,西棚死亡4只,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只有轻微的甩鼻音。
建议用清爽巩固治疗一天,到第五天呼吸道症状消失,大群痊愈,且不再出现死亡,采食量逐渐恢复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