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文/黄河清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呼吸道和生殖道甚至消化道转染病。
其特征是气管罗音、咳嗽、打喷嚏。
没有获得母源抗体的雏鸡由于呼吸道或肾脏感染可引起死亡。
雏母鸡感染后可引起永久性输软管损伤,到性成熟丧失产蛋能力。
一、病原学属于冠状病毒,具有呼吸道,胃肠道和神经系统嗜性,分别引起相应的症状。
IBV有18种血清型,毒株之间抗原性差异很大,不同血清型之间不能或很少交叉保护,因而给本病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
IBV在60℃40分钟,新农褔50分钟,搏灭杀40分钟和其它消毒药可将其灭活。
二、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各年龄的鸡均易感,但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的雏鸡,6周龄以上通常不会发生死亡。
产蛋鸡出现产蛋质量和数量下降。
2、传播途径:病鸡、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也可通过空气、尘埃、飞沫,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工具,用具等间接传播。
3、流行形式: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季多发,这与冷应激、饲养密度、通风程度有关,肾型多发于20—25日龄的雏鸡,腺胃型多发生于20—80日龄的鸡。
发病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各型有差异。
呼吸型25%左右,肾型10-15%左右,腺胃型50%以上。
6周龄以上的鸡死亡率约5%。
三、临床症状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播迅速,潜伏期短,自然感染潜伏期为3-7天,人工感染只需18—48小时内就出现症状。
IB病毒的变异毒株不断出现,致使病毒对组织器官亲嗜性发生变化,导致不同症状和病理变化的出现。
1、呼吸型:10日龄-6周龄临床症状较明显,死亡率25%以上,气喘、张口呼吸、咳嗽,有特殊的呼吸响声,夜间听得最清楚。
流泪,流鼻涕,眼鼻肿胀。
病鸡逐渐消瘦,脚、爪干燥无光泽。
6周龄以上和成年鸡的症状相似,但较轻微,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气管罗音不明显,鼻腔很少分泌物。
产蛋鸡除有呼吸道症状外,产蛋量下降25—50%,需要1—2个月才能恢复原来的水平。
【禽类传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

上面为发育正常鸡胚 下面为侏儒胚
病毒感染鸡胚后,胚胎发育受阻为侏儒胚, 右为发育正常鸡胚
2.2干扰试验
IBV在鸡胚内可干扰NDV-B1株(即Ⅱ系苗)血凝素的产生,因 此可利用这种方法对IBV进行诊断。取9~11日龄鸡胚10枚,分 两组,一组先尿囊接种被检IBV鸡胚液;另一组作对照。10~ 18小时后两组同时尿囊内接种NDV-B1,孵化36~48小时后, 置鸡胚于4℃8小时,取鸡胚液作HA。如果为IBV,则试验组鸡 胚液有50%以上HA滴度在1:20以下,对照组90%以上鸡胚液 HA滴度在1:40以上。
• 4、病毒的抵抗力
• 病毒对外界环境因素抵抗力不强,多数病毒株在 56℃15分钟灭活,-20℃可保存7年之久。病毒对一 般消毒剂敏感,如在0.01%高锰酸钾3分钟内死亡。 病毒在室温中能抵抗1%HCl(pH2)、1%石炭酸和1% NaOH (pH12)1小时。
三、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本病仅发生于鸡,各种日龄鸡均易感,以雏鸡和产蛋鸡发
二、病原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属冠 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中的一个代 表种。
• 1、一般特性:
• 多数呈圆形,直径约80~120nm。基因组为单股 正链RNA,长为27Kb。病毒粒子带有囊膜和纤突。病 毒主要存在于病鸡呼吸道渗出物中。肝、脾、肾和法 氏囊中也能发现病毒。在肾和法氏囊内停留的时间可 能比在肺和气管中还要长。
气管与支气管交界处有白色干酪样拴塞
病鸡气管粘膜弥漫性出血
支气管内积聚干酪样物
病鸡卵泡出血、变形, 卵巢发育受阻
任务3传染性支气管炎习题.

任务三传染性支气管炎习题一、选择题1.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
0.1A.冠状病毒属B.痘病毒C.正粘病毒2.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H适合于()免疫。
0.152A.1日龄B.2月龄以上C.各种日龄3.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接种9-10日龄鸡胚,使鸡生长()。
0.1A. 正常B.过大C.侏儒胚4.传染性支气管炎康复后鸡()排毒。
0.1A.不能排毒,不能成为传染源B.能排毒,不能成为传染源C.能排毒,能成为传染源二、判断题1. 雏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后,对以后生殖功能没任何影响。
()0.12.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可垂直传播。
() 0.1三、简答题1.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
0.62.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剖检变化。
0.5任务三传染性支气管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C4. C二、判断题1.×2.√三、简答题1.答:病鸡无明显前躯症状,常突然发病,出现呼吸道症状,并迅速波及全群,特征为:病鸡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咳嗽、鼻流分泌物和特殊的鸣哨声响,尤以夜间更加明显,随着病程发展全身症状加重,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羽毛松乱、翅下垂、昏睡、怕冷压挤在一起,后期因支气管堵塞出现张口伸颈呼吸,个别鸡只鼻窦肿胀、流泪、逐渐消瘦。
青年鸡表现突发啰音,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喷嚏、很少见鼻腔有分泌物。
产蛋鸡的呼吸道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产蛋性能下降,产出畸形蛋、沙壳蛋、软壳蛋和褪色蛋,蛋白稀薄如水,蛋壳表面如像有石灰样沉积于蛋壳表面。
2. 答:主要病变为肾脏肿大数倍,呈哑铃型,肾小管内充满尿酸盐结晶、苍白,使肾脏呈白色斑驳状形成“花斑肾”。
输尿管扩张,充有尿酸盐,严重时输尿管形成结石阻塞尿管,引起肾脏自溶。
病变肌肉脱水,干燥无光泽,严重时形成搓板状。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பைடு நூலகம்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临床上分为呼吸型、 肾型、肠型等。幼母鸡感染呼吸型鸡传 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可引起输卵管永久 性退化,性成熟后丧失产蛋能力。肾型传 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 皮细胞,引起间质性肾炎。本病传播方 式主要为气源性。在集约化鸡群1-2天内 很快波及全群。尚不能证明本病能经鸡 胚垂直传播。
【用法用量】家禽 混饮:本品100g兑水 300-400kg,一天一次,集中使用,连用 3-5天。 家畜 混饲:本品100g拌料200kg, 一天一次,集中使用,连用3-5天。 【注意事项】孕畜禁用。 【规 格】100g:5g:5g:10g 【包 装】100gX10袋/桶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降低鸡群密度,饲料或饮 水中添加抗生素对防止继发感染,具有一定的 作用。对肾型传染性气管炎,发病后应降低饲 料中蛋白的含量,并注意补充k+和na+,具有 一定的治疗作用。 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避免鸡群拥挤, 注意温度、湿度变化,避免过冷、过热。加强 通风,防止有害气体刺激呼吸道。合理配比饲 料,防止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的缺乏,以 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适时接种疫苗。
2、伐昔洛韦进入动物体内迅速转变成喷昔洛韦,喷昔洛韦可被病毒编码 的胸 苷激活酶磷酸转化成OCV单磷酸,再经宿主的磷酸化为喷昔洛 韦三磷酸盐,从而抑制病毒的代谢,并杀灭病毒。 3、聚肌胞:虫多分子核苷酸组合而成,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对 多病毒引起 的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并能增强抗体形成和刺激巨噬细胞吞噬作 用。 【产品特点】1、吸收快:给药40分钟后药物在体内迅速达到血药浓度, 能迅速控制病情。 2、增强机体免疫力:诱生机体产生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提高机 体吞噬病毒的能力,机体免疫增强。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咽止咳 【适 应 症】1、迅速控制疾病发展,用药6小时后能迅速控制死亡及粪便 明显改善。 2、精神状态快速恢复:使用30分钟后,精神恢复后,采食量增强。 3、提高产蛋性能:适用于不明原因引起的产蛋下降。
传染性支气管炎1

病理变化(肾 型)
肾脏苍白、肿大、小叶突出。肾小管和输尿管扩
张,沉积大量尿酸盐,使整个肾脏外观呈斑驳的
白色网线状,俗称“花斑肾”。
在严重病例中,白色尿酸盐不但弥散分布于肾表
面,而且会沉积在其他组织器官表面,即出现所 谓的内脏型“痛风”。
发生尿石症的鸡除输尿管扩张,内有砂粒状结石
家畜传染病学 Lemology of domestic animals
传染性支气管炎 (Infectious bronchitis,IB)
传染性支气管炎(IB)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的
病毒性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
其特征是咳嗽、喷嚏、气管啰音和呼吸道黏膜呈浆
液性卡他性炎症。
复后的蛋鸡产蛋量很难恢复到病前的水平。
肾型
初表现短期(约1d~4d)的轻微呼吸道症状,
包括啰音、喷嚏、咳嗽等,但只有在夜间才较明
显。如无混合感染,常常容易被忽视。
呼吸道症状消失后不久,鸡群会突然发病,出
现精神不振、拱背扎堆等症状,同时排出水样白 色稀粪,内含大量尿酸盐。
21d后死亡停止,死亡率约30%。
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该属的代表种。
形态特征 血清学 生物学特征 抵抗力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易感性 传染途径: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病鸡从呼吸
道,经消化道传染。
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流行,但以冬春寒冷
季节最为严重。过热、拥挤、温度过低、通风 不良、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配比失当、缺乏维生 素和矿物质及其他不良应激因素都会促进本病
生物学特性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本身不能直接凝集鸡的红细
胞,但经过1%胰酶或磷脂酶C在37℃下处理3h后
传染性支气管炎与支原体混合感染的防制.doc

传染性支气管炎与支原体混合感染的防制概述:春天气候忽冷忽热,并且多风干燥,昼夜温差大,是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季节,尤其以传染性支气管炎与支原体混合感染为多见。
这两种病混感以发病日龄小,死亡率大为特点,主要集中在20日龄的小雏。
以传播迅速、发病率高为特点,现将笔者对该病的治疗过程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主诉,其饲养大肉食3200只,分二栋房饲养,在7日龄进行了新城疫的免疫之后,从第9、10天陆续出现打喷嚏、甩鼻、咳嗽的只,雏缩头闭眼、发呆,个别只排水样稀便,采食量下降,每栋死亡在20只左右。
二、临床表现病打喷嚏、咳嗽,咳嗽时用力甩头,严重的只伸颈、张口呼吸,并且发出细小的嘶哑声音,似小孩哭,有的只则只作呼吸动作而无呼吸音。
病闭眼、缩脖、颈部羽毛蓬松。
只聚堆、呆立,排黄白稀便,舍内氨气味浓,进入舍后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个别只眼角内有泡沫样分泌物。
三、剖检病变及诊断鼻腔内有大量黄白色粘液,腭裂充血出血,气管内有大量粘液,支气管、细支气管内有黄白色粘液(活),严重的已渗出气管表面,有的支气管内形成黄白色干酪物,整个气管堵塞(死),肺脏坏死、瘀血。
胸腹气囊浑浊、增厚,内有黄白色泡沫样分泌物,肾脏轻微肿胀,肾小叶出血,腺胃轻度肿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
根据临床表现与剖检病变初步诊断为传染性支气管炎与支原体混合感染,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四、防制速亿健2倍量+保亿健1倍量,肌注连续两天,救命液滴口,每天2.5瓶连用两天;都可康+清爽中午集中一次饮水,同时用五苓散拌料,调理肾脏,绿杆诺克预防继发大肠杆菌病。
在用药的同时提高舍温2~3℃,并降低中的蛋白,每50千克加15千克玉米面。
同时每天用绿洁带消毒一次,同时加强通风。
五、回访用药2天后,呼吸道症状减轻,死亡率得到控制,由每棚每天死亡20只降到10只,而且采食量有所回升,精神状态好转;第三天东棚死亡5只,西棚死亡4只,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只有轻微的甩鼻音。
建议用清爽巩固治疗一天,到第五天呼吸道症状消失,大群痊愈,且不再出现死亡,采食量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鉴别诊断要点

肾型发病鸡肾肿大、色变淡、呈花斑状
肾型发病鸡肾肿大,两侧输尿管见白色尿酸盐沉积
肾型发病鸡肾极度肿胀,两侧输尿管及整个肾见白色尿酸盐沉积
肾型发病鸡肾肿胀,输尿管和泄殖腔见白色尿酸盐沉积
肾型发病鸡胆囊肿大。内有沙泥样物
生殖型发病产蛋鸡卵泡出现充血、出血和变形
(3)、产蛋鸡卵泡充血、出血或变形,输卵管水肿。产蛋恢复后,个别: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是防制本病发生的良策,要保持鸡舍,饲养管理用具、运动场 地等清洁卫生、实施定期消毒,严格执行隔离病鸡等防疫措施。
2、疫苗接种:疫苗使用是较为有效的防制措施,接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有一定的成效。 该苗分别由两个毒株制成,H120疫苗用于初生雏鸡的首免,不同品种的鸡均可使用,在3~5日龄时 就可滴鼻或加倍剂量饮水免疫;到1~2月龄时,用H52疫苗加强免疫。H52疫苗专供1月龄以上鸡应 用,初生雏鸡不能使用。免疫期:H120苗为2个月,H52苗为6个月。也可用进口鸡新城疫、传染 性支气管炎(含肾型)二联疫苗滴鼻预防。同时还可对3日龄以上不同时期的鸡用鸡传染性支气管 炎(含肾型)油佐剂灭活苗进行皮下和肌内注射。为使种鸡将母源抗体传递给雏鸡,需要对种鸡重 复免疫,在产蛋期每10~12周一次,每羽0.5mL,免疫效果较佳,可使后代雏鸡获得一致的母源抗 体。除上述疫苗外,对种鸡蛋鸡,可在产蛋前2~4周皮下或肌内注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 减蛋综合征三联疫苗,每羽0.5mL;此外,还有新支感(H9)三联油乳剂苗等,各地可根据实际需 要适时选用。
传染性支气管炎(IB)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冠状病毒引起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可分为:呼吸型传支,肾型传支,腺胃型传支,生殖型传支,肠炎型传支,深肌型传支.血清型较多,不同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力或很弱。
流行特点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能感染鸡,各个日龄,品种的鸡群均可发病,以雏鸡最为严重,死亡率高,成年鸡发病后产蛋率急剧下降,而且难以恢复。
发病季节主要在秋末,冬季,早春。
本病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病鸡呼吸道分泌物和咳出的飞沫中含有大量病毒,粪便和鸡蛋中也带有大量病毒,鸡与鸡之间高度接触传播。
对于雏鸡来说,饲养管理不良,特别是鸡群拥挤,空气污浊,温度忽高忽低,容易诱发本病。
临床症状:①呼吸型传支雏鸡发病多在5周龄以内,几乎全群同时发病。
最初出现呼吸道症状(流鼻涕,流泪,咳嗽,打喷嚏,呼吸费力,伸颈张口呼吸)当鸡群寂静并有许多鸡聚在一起时,可以听到伴碎呼吸发出的一种特殊的嘶哑的呼吸的声音。
随着病情的发展全身症状逐渐加重,精神萎靡,缩头闭目昏睡,两翅下垂,羽毛蓬松无光,畏冷扎堆,食欲减退,身体消瘦,体重减轻。
病程1-2周或更长。
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②肾型传支多发于20-50日龄的幼鸡,典型的病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一过性的喘气,咳嗽,随后症状消失,呈现短暂的表面康复的假象,半天至一天后进入第二阶段,呈现出严重的全身症状,喘气咳嗽,精神沉郁,厌食,排灰白色水样稀便,能听到鸡群“哗啦哗啦”的排便声音,严重脱水,脚抓干枯,迅速脱水死亡。
整个病程21-25天,死亡率在10%-30%。
③腺胃型传支多发于20-80日龄的鸡群。
病程10-25天,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饮食废绝,流泪,眼肿,有时有呼吸道症状,腹泻,极度消瘦,陆续死亡,发病率可达90%。
死亡率一般30%左右。
④生殖型传支发于蛋鸡,种鸡多在150-210天临近高峰的鸡群。
与应激因素有关。
首先出现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继而产蛋率下降,再接着出现较多的畸形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性支气管炎
疾病概述: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上分为呼吸道型和肾病理变化型两种类型。
病原病毒能在发育的鸡胚中生长良好,也能在气管器官组织培养中增殖。
病毒经56℃15分钟或45℃90分钟即被灭活,对乙醚敏感,50%氯仿室温下作用10分钟、0.1%去氧胆酸钠4℃作用18小时能使病毒完全失去感染性。
病毒对常见消毒剂敏感,0.05%或0.1%的β戊酮内酯(BPL)或0.1%福尔马林均可使其失活。
流行病学:自然感染仅见于鸡、雉鸡,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以雏鸡发病最严重。
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康复后带毒鸡,病鸡康复后可带毒49天。
病毒主要存在于呼吸道渗出物中,也可在肾和法氏囊中增殖。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污染的饮水、饲料和垫料传播。
本病传播迅速,一旦感染几乎全群发病。
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气候寒冷的季节较为严重。
临床症状: 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18~36小时,自然感染的潜伏期长,有母源抗体的幼雏潜伏期可达6天以上。
雏鸡突然出现呼吸症状并很快波及全群,病鸡表现为气喘、咳嗽、打喷嚏、气管鸣音和流鼻涕,精神沉郁、畏寒、食欲减少、羽毛松乱、打堆,个别鸡鼻窦肿胀、流泪。
6周龄以上的鸡症状不明显,主要是气管鸣音、喘气和轻微咳嗽等。
蛋鸡产蛋量下降,并产软壳蛋、畸形蛋或粗壳蛋,蛋白稀薄如水样,蛋黄与蛋白分离以及蛋白粘壳等。
肾病理变化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目前发生多、流行范围较广的疾病,20~30日龄是其高发阶段。
病初,病鸡表现怕冷、喷嚏和咳嗽,有的张口喘气及气管鸣音,2~3天后出明显的全身症状,表现为厌食、拱背、饮水量增大,拉白色水样粪便,粪便中含有大量尿酸盐。
病鸡失水,肌
肉干燥,冠髯及皮肤发绀。
出现上述症状2~3天后开始死亡,7天后达到死亡高峰,逐渐至15~17天停止死亡,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成年鸡很少发病。
本病发病率高,雏鸡的死亡率为25%,6周龄以上的鸡死亡率低,感染肾型毒株一般死亡严重。
病程一般为1~2周。
病理变化: 病鸡的支气管、鼻腔和窦中有浆液性、粘液性和干酪样渗出物,气囊可能混浊含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
在大的支气管周围可见小面积的肺炎。
产蛋鸡卵泡充血、出血或变形,甚至在腹腔内可见液体状的卵黄物质。
输卵管萎缩,其长度和重量明显减小或发生囊肿。
肾病理变化型,呼吸道无明显病理变化,主要病理变化是引起肾肿大、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被尿酸盐结晶充盈并扩张,肾脏外观呈花斑状。
实验室检查: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的确诊需作病毒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在临床上应与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及传染性鼻炎等相区别,新城疫一般要比传染性支气管炎更为严重,在雏鸡中有时可见神经症状,而产蛋鸡群产蛋量的下降要比患本病时更为明显;传染性喉气管炎在鸡群中的扩散与本病相比很少发生于雏鸡,而本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鸡;传染性鼻炎的病鸡常见面部肿胀,而在本病则很少见。
此外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与能引起肾病理变化的某些传染性法氏囊病相比,法氏囊病理变化不明显。
防止措施: (1)预防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通常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鸡舍环境卫生,保持通风良好,有利于本病的防制。
目前常用的疫苗有活苗和灭活苗两种,我国广泛应用的活苗是H52和H120株疫苗,H120株疫苗用于雏鸡和其它日龄的鸡,H52用于经H120免疫过的大鸡,育成鸡开产时可选用H52疫苗,或在雏鸡阶段选用新城疫 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灭
活油乳剂苗主要在种鸡及产蛋鸡开产前应用。
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众多,各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性差,应根据当地流行的血清型株制备疫苗使用,制订合理的免疫计划。
一般的免疫程序是4~5日龄接种H120弱毒苗,而后1月龄接种第二次或种用鸡在2~4月龄加强一次,用毒力较强的H52疫苗,种鸡和蛋鸡在开产前用油乳剂灭活苗再接种一次。
活苗免疫可用滴鼻、气雾和饮水方法,灭活苗采用肌肉注射。
发生肾型传支时可在5~7日龄用MA5疫苗滴鼻点眼免疫,18日龄时注射用当地分离的病毒株制成的油乳剂灭活苗,28日时用MA5疫苗滴鼻?点眼或饮水免疫。
(2)治疗 发病后可适当投喂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或用中草药方剂(板蓝根、荆芥、防风、射干、山豆根、苏叶、甘草、地榆炭、桔梗、炙杏仁、紫菀、川贝母、苍术等各适量炮制粉碎,过筛混匀备用)拌料或饮水投喂,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使用能够减轻肾脏负担,提高肾功能的药物,可缩短病程,减少死亡,起到辅助治疗的使用。
禹城凤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