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4:两次工业革命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5两次工业革命课件

【名师指津】 3.工业革命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1)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日益普及。 (2)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为人口流动、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流通,提 供了快捷、安全的交通工具。 (3)市场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日益繁荣等,所有这些都推动了城市的 发展。
⑤社会关系:_工__业__资__产__阶__级__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⑥上层建筑: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_资__产__阶__级__统治。 ⑦经济思想: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_自__由__贸__易__。 ⑧对外政策:加快了_殖__民__扩__张__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2)表现。 ①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 _亚__非__拉__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②经济上:世界贸易额增长三倍左右;非工业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 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易错提醒】正确区分世界市场的内涵 (1)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2)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 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
(3)影响。 ①生产力:生产力极大提高,进入“蒸汽时代”。 ②生产组织形式:_工__厂__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名师指津】 1.手工工场与工厂制度的异同点
方面 生产工具 生产规模
性质 生产方式
手工工场
工厂制度
手工生产
大机器生产
较小
较大
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形式
分工合作
③国民经济结构:农业所占比重相对减少,_工__业__作用日益重要。 ④城市化进程:_城__市__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 程明显加快。
【名师指津】 4.世界市场形成的特点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全球的侵略扩张逐步 实现的。 (1)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2)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是殖民扩张的过程。
复习课件:高三一轮课件(两次工业革命)[人教版]
![复习课件:高三一轮课件(两次工业革命)[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acdfa8c77da26925c5b086.png)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20世纪初期) 1.前提和条件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确立下来。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 经济迅速发展。 (3)理论基础: 自然科学理论 取得重大突破。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2.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 发电机 、电动机研制成功,电灯、 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 功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 飞机 。
义国家同时进行 电力的广泛应用
科学的作 科技成果大多来源于经验,科学与工业生产紧 用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密结合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比较项 部门 能源 新兴工业
经济组织 形式
第一次工业革命 轻工业 煤炭
第二次工业革命 重工业 电力、石油
棉纺织业、机器制造 电力工业、汽车制造业、 业、交通运输业 化学工业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765年——19世纪中期)
1.背景
★(1)政治前提:英国
(3)资本: 殖民掠夺
资本主义 制度的确立。
(2)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4)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5)市场:18世纪中期,
欧美:引起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巨大变化
①生产力水平:生产力大大提高,进入“蒸汽 时代” ②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③经济结构: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 ④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 ⑤社会关系:两大对立阶级形成,矛盾日益尖 锐引发工人运动的潮流 ⑥思想意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思想产生
(4)影响:
①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
高三一轮历史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随着科学技
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 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
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 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条件 有哪些?
“蒸汽机的吼声使欧、北美、亚三大洲发
生政变权革;,蒸①以汽政改机治革造或 就革 大命 量的 财富方,式驱建使立资了产强阶有级力奔的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
成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就
3.化学工业的建立
4.钢铁工业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 前后英国煤产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 后英国生铁产量
1.生以产上力材:推料动说了明生什产么力问的题巨?大发展。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产生了以纺织工业、机器制造 业、铁路运输业和煤炭工业等为主的工业群。第二次工 业革命一方面带动了一个新工业群的出现,如电力工业、 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另 因为 重工业的发展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
高速发展,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训 练 ·
能
考
力
点
提
突
升
破
·
命
题
探
究
菜单
工业革命的启示:
1.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3.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4.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七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轻巧识记 第二次工业革命
真 题 导 航 · 考 情 分 析
使烧掉德国制造的包装纸,手拿的拨火棍也是
‘德国制造’。”其意在说明
1870年以后,随着科学技
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 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
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 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条件 有哪些?
“蒸汽机的吼声使欧、北美、亚三大洲发
生政变权革;,蒸①以汽政改机治革造或 就革 大命 量的 财富方,式驱建使立资了产强阶有级力奔的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
成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就
3.化学工业的建立
4.钢铁工业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 前后英国煤产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 后英国生铁产量
1.生以产上力材:推料动说了明生什产么力问的题巨?大发展。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产生了以纺织工业、机器制造 业、铁路运输业和煤炭工业等为主的工业群。第二次工 业革命一方面带动了一个新工业群的出现,如电力工业、 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另 因为 重工业的发展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
高速发展,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训 练 ·
能
考
力
点
提
突
升
破
·
命
题
探
究
菜单
工业革命的启示:
1.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3.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4.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七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轻巧识记 第二次工业革命
真 题 导 航 · 考 情 分 析
使烧掉德国制造的包装纸,手拿的拨火棍也是
‘德国制造’。”其意在说明
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 制出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日本2000年研制的智能机器人阿西莫能 双脚行走。
索尼QRIO智能机器人
1957年10月4日 ,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1年,苏联成功地进行了宇宙飞船
载人太空飞行。图为世界第一个飞上太空
可 供
的宇航员加加林。
人
类
在
太
工业3.0 信息化时代
02
工业2.0 电气化时代
01
工业1.0 蒸汽机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1.0 蒸汽机时代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确立君主立宪制之后,一方面积极发展海外贸 易,进行殖民统治,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 市场和最廉价的原料产地,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行"圈地运 动",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 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还是无法满足 不断扩大市场需要,于是,一场工厂代替手工工场的革命呼 之欲出。
成就
成就领域
国家 发明家
主要成就
影响
电力的广泛应 用
德国 美国
西门子 爱迪生
发电机、电灯、电车、电影 放映机
进入“电气时代”
内燃机和新交 通工具的制造
德国
卡尔·本 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 推动石油开采和石油
茨
飞机
化工业产生
新通讯手段的 发明
美国
贝尔
意大利 马可尼
电话、无线电报
世界各地政治、经济、 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首先,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重越来越重的作用, 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其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不 断进步,科研探索的领域也在不断开阔。
高三一轮复习工业革命课件

03
工业革命的影响
对生产力的影响
总结词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详细描述
工业革命通过引入机器和自动化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 本,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总结词
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
详细描述
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阶层的重新洗牌,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如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这导致了社 会关系的变化和阶级矛盾的加剧。
国际竞争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工业革命与中国
中国工业革命的历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 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中国正处于清朝中后期,由于 闭关锁国政策,错失了这次工业
革命的发展机遇。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以 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中 国正处于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 由于政治动荡和战争频发,中国
环境污染
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空 气、水和土壤污染,对生 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 坏。
社会不公
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贫富 差距的扩大,许多工人遭 受剥削,生活条件恶劣。
对环境保护的反思
可持续发展
工业革命的历史教训告诉 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 展,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 平衡。
绿色生产
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 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文化观念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现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02
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纺织技术的革新
总结词
技术革新是工业革命的开端,纺织技术的改进为工业化生产 奠定了基础。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改变世界的两次工业革命(共124张PPT)

珍妮纺纱机 英国工业革命 开始的标志
水力纺纱机
水力织布机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是在棉纺织行 业之中进行的?
原因:
棉纺织业作为新兴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 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 棉纺织品较便宜,市场需求量较大,为满足市 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 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英国矿工史蒂芬孙 1814年制造的蒸汽机车
美国人富尔敦制造的第 一艘汽船
富尔顿
行业
棉连 锁 1765年 哈格里夫斯英 纺反 应 1769年 阿克莱特 英 织 1779年 克隆普顿 英 业 1785年 卡特莱特 英 英 解决动力 瓦特 交通运输
史蒂芬孙 英 富尔顿 美
时间 姓名 国家 身份 发 凯伊 英 机械师 飞 梭 1733年 约翰·
★材料三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 夺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 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原料……英 国还在劳动力供应方面占优势。 由于英国的圈地运动,获得了充 裕的流动劳动力。 工场手工业 时期 积累了技术为工业革命准 备了技术条件。 ——[美]斯塔 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 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 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 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项目 时间 范围 条件 发明 特点 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后期 英国-----扩展到欧美 政治、资金、原料、技术、劳动力、市场 行业、发明
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
职工凯伊 (1704-1764)
飞梭
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
“需要是发明之母”
飞梭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业的连锁反应
探究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概念、时间、范围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史论链接』 多元史观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整体史观:新型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 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 形成和发展。 (2)文明史观: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的转折点。
(3)近代化史观:工业革命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 和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 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社会史观: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等。 (5)生态史观: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 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自主学习
对接高考
真题集训
考点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①圈地养羊 ②海外市场 ③“珍妮机” ④无 产阶级 ⑤自由贸易 ⑥世界工厂 ⑦生产方式 考点二 ①生产 ②发电机 ③“电气时代” ④内燃机 ⑤飞机 ⑥化学 ⑦“电气时代” ⑧重工业 ⑨垄断组织 ⑩欧美资本主义列强 ⑪资本主义大生产 ⑫自由竞争
[巧学妙用] 漫画解史——圈地运动
图解历史——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及其影响 图片证史——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
辨析比较——工场≠工厂 工场是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
为组织形式;工厂是实行大机器生产,集中生产, 分工细致,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图示解史——工业革命的影响
易错提醒——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生产技术革新的需
『史论链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表现 (1)空间范围日益扩大:经历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 市场、区域贸易到世界贸易的发展过程。 (2)联系方式更加快捷:交通运输方式经历了从马、 帆船运载到汽船、火车、汽车、飞机运载的过程; 商品信息传递经历了人员传递到通过电报、电话 以及网络传递的方式;商品运输的速度和运载量 迅速扩大。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课件第36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帕尔默
◆读史指导
史料中画线部分表明亚洲、非洲、美洲都已经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
商品市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史料应用
指出史料是从哪一角度对工业革命进行评价的。并作简要说明。
提示 从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形成的促进作用。
考点1
栏目索引
一、工业革命对西方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变化,②说明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对工业化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也产
生了消极影响。
◆史料应用
考点1
栏目索引
(1)据史料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提示 ①生产方式: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②技术来源:来源于手工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③开始部门:首先发生在纺织部门。
④范围:首先发生在英国,后缓慢扩展到其他国家。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由农业文明时代迈进工业 文明时代,工业资本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机器大生 产的使用和推广,摧毁了国内一切前资本主义的小生产方式。 2.工业革命引起了经济格局的变动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工业革命使第 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经济格局和 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也是城市化的过程。
(2)据史料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是怎样推动城市化进程的。
提示 ①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工厂制日益普及。
②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为人口流动、工业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流通提供
了快捷、安全的交通工具。
③市场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日益繁荣等,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3)综合以上史料,说明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的影响。
英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误指正] 正确区分工业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不
是凯伊的飞梭,也不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工业革命完成的标
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制造业的建立。
[辨析比较]
工场与工厂
工场是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组织形式为机器的
清单梳理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个性点拨
[轻巧识记]
第二次工业革命
[概念阐释]
垄断组织
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
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
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
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以_电__力__ 的发明与使用为显著特征。__内__燃__机___的创制和使用是另一项 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_科__学___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新发明和 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迅速广泛应用,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工业革命为_世__界__市__场___的发展和_人__类__文__明___进步奠定 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基础,促成了_世__界__市__场___的基 本形成,推动了__世__界__经__济__的发展。
联系
①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②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 重要组织形式,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③工 场手工业为工厂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垄断组织是 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 化大生产的需要
主题二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据下述史料分析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
附庸。
①18 世纪 60 年代,在市场、技术和资金的推动下,英国 棉纺织业出现_机__器___的发明和使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②瓦特研制的改良__蒸__汽__机___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 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蒸汽时代”的到来。
③工业革命促成了_世___界__市__场__的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 济的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清单梳理
主干知识·简洁识记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个性点拨
[轻巧识记] 1.工业革命的条件
2.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影响 (1)一个时代: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两个革命: 动力革命和交通运输业革命。 (3)三大变化:城市化、工业化、平等化(社会关系)。 3.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史论形成] 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 类别 工场制度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区别
时期
生产 手段
16世纪中叶到 18世纪中叶
以手工劳动为 基础
工业革命时 期
以机器大生 产为基础
规模
相对于城市手 工业作坊和家 庭手工业,规 模较大
相对于工场 手工业,规 模较大,工 人集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期
史料一 到 17、18 世纪之交,经济繁荣所 滋长的享乐主义,使无论国教或者清教都无法维 持社会的伦理秩序,甚至宗教信仰本身也被怀
[教你读史] 史料一反映
出工业革命的消
疑。工人的处境最糟: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 极影响:享乐主义
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在不 到 100 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 1 万,妓女 5 万, 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
生产组织由“手 工工场”变为
化的方向前进,促进了整个世界的发展。
“工厂”。
——何飞鹏《蒸汽机与英国经济的发展》
史料二 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 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因为几 十个大企业彼此之间容易成立协定;另 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 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趋势。
——《列宁选集》第二卷
史料三
[教你读史]
从数据变化对比中 找出信息,是图表史料 的解读解答关键。
史料三中工农业就 业人口比重的变化。表 明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 化的进程,促进了经济 结构的调整。
史料四 工业化增高了世界多数人 们的生活标准。较之过去,有更多的货物 可以供用,成本也较低廉。世界若干地区 的文化特征在食物、衣着、住房、娱乐及 生活方式上,都趋于标准化。
盛行、道德信仰滑 坡、环境恶化。
——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史料二 如此,人类征服了时间和 空间。自远古起,人类一直以坐马车、 骑马或乘帆船所需旅行的小时数来表示 不同地方之间的距离,但现在,人类能 够凭借汽船和铁路越过海洋和大陆。
[教你读史] 史料二新式 交通工具出现, 促进了交通运输 业发展。
[教你读史] 史料二说明第二 次工业革命产生了生 产与资本高度集中的 垄断组织 ,真正意义 的现代化企业产生。
史料三 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 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 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 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恩格斯
[教你读史] 史料三说明垄断 组织的出现更有利于 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提高劳动生产率。
主要依靠科技提 高生产率
垄断组织是通过 大企业兼并中小 企业或强强联合 形成的,规模空 前强大
比较 类别
工场制度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区别
影响
成为城市手工业作 坊和家庭手工业过 渡到资本主义生产 的最初形式
促进了机器的普 及和推广,使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促进了生产力 的发展,使资 本主义世界市 场最终形成
③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_帝__国___ __主__义__过渡。为了满足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西方列强 加紧对外资本输出,在世界范围内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到 20 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_资__本__主__义__世__界__市___场__ 最终形成。
核心问题·多元解读
[自主探究——通过史实史料认知历史]
主题一
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据下述史料分析,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史料一 1769 年,一种全新的蒸汽机终于在 瓦特的手中诞生了。它大大促进了机器的运用和
[教你读史] 史料一表明
工厂的生产,使工业技术的变革出现了新的飞 蒸汽机的使用使
跃。……机器制造业的出现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 基本完成。工业革命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 门,这也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的脚步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