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实验重点讲义

合集下载

2020年化学高考知识点

2020年化学高考知识点

2020年化学高考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于学生来说在高考中是一个重要的科目。

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点,理解其中的原理和规律,对于解答试题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2020年高考化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在有机化学中,合理的命名对于理解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至关重要。

2020年高考中,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一个必考的知识点。

学生需要熟悉命名的规则和惯例,包括根据化合物的碳数、官能团和取代基进行命名等。

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对于理解有机反应的机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考中,学生需要了解烃类、羰基化合物、羧酸及其衍生物、生物分子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3. 有机反应有机反应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2020年高考中,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包括酯的酸水解、醇的脱水、醛和酮的加成反应、烷烃的燃烧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理解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二、无机化学1.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础,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布局和元素的基本性质是理解无机化学的前提。

2020年高考中,学生需要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周期律的基本规律。

2. 主要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理解主要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对于高考化学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了解主要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周期趋势,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方面的变化规律。

3. 高考常见无机化合物高考中,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学生需要掌握氧化物、氧化酸、盐酸、酸碱指示剂、硫酸盐和氨基酸等常见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和性质。

三、物理化学1. 化学反应的平衡与动力学化学反应的平衡和动力学是物理化学的重要内容。

在2020年高考中,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化学平衡条件,以及反应速率、活化能等动力学概念。

2. 酸碱理论和pH值酸碱理论是物理化学的基础之一,学生需要了解酸碱反应的定义、性质和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2020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大全

2020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大全

2020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大全化学实验篇1.中学阶段使用温度计的实验:①溶解度的测定;②实验室制乙烯;③石油分馏。

前二者要浸入溶液内。

2.中学阶段使用水浴加热的实验:①溶解度的测定(要用温度计);②银镜反应.③酯的水解。

3.玻璃棒的用途:①搅拌;②引流;③引发反应:Fe浴S粉的混合物放在石棉网上,用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的玻璃棒引发二者反应;④转移固体;⑤醼取溶液;⑥粘取试纸。

4.由于空气中CO2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生石灰、NaOH、Ca(OH)2溶液、Ba(OH)2溶液、NaAlO2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苯酚钠溶液、Na2O、Na2O2;5.由于空气中H2O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浓H2SO4、P2O5、硅胶、CaCl2、碱石灰等干燥剂、浓H3PO4、无水硫酸铜、CaC2、面碱、NaOH固体、生石灰;6.由于空气中O2的氧化作用而变质的物质:钠、钾、白磷和红磷、NO、天然橡胶、苯酚、-2价硫(氢硫酸或硫化物水溶液)、+4价硫(SO2水溶液或亚硫酸盐)、亚铁盐溶液、Fe(OH)2。

7.由于挥发或自身分解作用而变质的:AgNO3、浓HNO3、H¬2O2、液溴、浓氨水、浓HCl、Cu(OH)2。

8.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9.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10.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11.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12.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13.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14.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15.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16.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7..焰色反应实验,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完全版)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完全版)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完全版)研究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需要夯实基础,掌握知识点的梳理是一种优秀的研究方法。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有机物的溶解性可分为难溶于水和易溶于水两类。

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醇、醛、羧酸等。

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还有具有特殊溶解性的物质,如乙醇,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常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能溶解NaOH和油脂,让它们在均相中充分接触,提高反应速率。

2.有机物的密度有机物的密度可分为小于水的密度和大于水的密度两类。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如溴苯)、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有机物的状态可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

气态的有一般N(C)≤4的各类烃和一氯甲烷(CHCl,沸点为-24.2℃)等。

液态的有醇、醛、酮、醚、酯、醚酯、羧酸、酰胺、脂肪族和环烃等。

固态的有脂肪族和环烃等。

以上是有机化学的一些重要物理性质,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高考化学的研究非常重要。

氯乙烯是一种液态有机物,其化学式为CH==CHCl,沸点为-13.9℃。

相比之下,氯乙烷是一种液态有机物,其化学式为CHCHCl,沸点为32℃。

四氟乙烯是另一种液态有机物,其化学式为CF2==CF2,沸点为-76.3℃。

甲乙醚是一种液态有机物,其化学式为CH3OC2H5,沸点为10.8℃。

己烷和甲醇也是液态有机物,其化学式分别为(CH3(CH2)4CH3)和CH3OH。

溴乙烷和溴苯也是有机物,但由于格式错误,无法确定它们的状态和沸点。

有机物的状态和沸点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一般来说,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1. 有机化学的定义与发展
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
3. 有机物命名原则和方法
二、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 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简式表示法
2. 极性与非极性有机物的特点和性质
3. 连接关系、立体构型与异构体
4. 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有机化学反应
1. 有机化学反应的分类与步骤
2. 有机反应的速度和反应动力学
3. 有机合成反应的原则和方法
四、有机物的官能团和化学反应
1.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结构与性质
2. 醇、醛和酮的结构与性质
3. 酸、酯、酰氯和酰胺的结构与性质
4. 醚、过氧化物和醚醚的结构与性质
5. 有机物的氧化与还原反应
6. 有机物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五、有机物的合成与应用
1. 有机物的合成方法与合成规划
2. 有机物的天然合成与人工合成
3. 有机化合物的应用领域与重要性
六、有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1. 有机物的非共价相互作用
2. 有机物的氢键、范德华力和离子作用
3. 有机物的溶解性和分配行为
4. 有机物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以上是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高考化学复习有所帮助。

2020高考化学必考知识汇总

2020高考化学必考知识汇总

第一篇---有机化学部分第一片:组成1.概念:含碳化合物(非全部)2.表示:⑴分子式(化学式):相同元素原子合起来写,⑵最简式(实验式):约去分子式中各元素原子的公约数⑶电子式:“点”或“叉”是最外层电子,会写甲烷、乙烯、乙炔、甲基、羟基等电子式。

⑷结构式:略去未成键电子,共用电子对用短横线代替。

⑸结构简式:突出官能团,略去其他价键。

⑹键线式:略去所有原子,用线表示键,注意:顶点、转折点、交叉点均为C 原子。

⑺球棍模型:球代表原子,棍代表键⑻比例模型:相关原子的相对大小空间结合⑼通式:同类物质相同表示,附:重要有机物的通式:①烷烃:CnH2n+2②单烯烃(环烷烃):CnH2n③单炔(二烯烃):CnH2n-2④苯的同系物:CnH2n-6⑤饱和一元醇(醚):CnH2n+2O⑥饱和一元醛(酮):CnH2nO⑦饱和一元羧酸(酯):CnH2nO2。

第二片:结构1.常见空间构型⑴饱和碳原子(甲烷):四面体⑵碳碳双键(乙烯):平面⑶碳碳三键(乙炔):直线⑷苯环:平面2.组成与结构的“四同”⑴同位素: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即核素间的互称,⑵同系物:结构相似(同类物质:官能团种类、个数均相同--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或相当于—CH2)原子团的一类物质。

⑶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O2和O3(原子个数不同),金刚石和石墨(原子结合方式不同),白磷和红磷(原子个数、结合方式均不同)。

⑷同分异构体:组成相同,即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即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

大致有:碳链异构(碳干不同)、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不一样,如醇和醚、醛和酮,羧酸和酯等),位置异构(官能团位置不相同)、顺反异构(必含碳碳双键、两个双键C均连不同的原子或基团)、书写时一般按此顺序。

第三片:性质1.物理性质:常见重要有机物的物理性质⑴烃都难溶于水,密度一般比水小,四个碳以下的烃,常温下为无色气体(超过四个碳只有新戊烷是气体)。

⑵卤代烃都难溶于水,CH3Cl、CH3CH2Cl常温下是气体,多卤代物不是气体。

2020年高考化学最全重点知识点归纳

2020年高考化学最全重点知识点归纳

2020年高考化学最全重点知识点归纳2020年高考正在备考阶段,高考化学是理综复习的重点,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功课,今天小编整理了2020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最全版),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2020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如下:1、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1. 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
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3. 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官能团和官能团转化反应
二、碳链的构建和环状化合物
1. 碳链的构建:饱和和不饱和碳链的区别和构建方法
2. 碳链上的取代反应和它们的主要特点
3. 环状化合物的构建和命名方法
4. 环状化合物的稳定性和活性
三、烷烃和烯烃类化合物
1. 烷烃的命名和性质
2. 烯烃的构建和命名方法
3. 烯烃的立体化学和环状烯烃的特性
四、卤代烃和醇类化合物
1. 卤代烃的命名和性质
2. 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
3. 醇类化合物的命名、分类和性质
4. 醇类的酸碱性和醇酸酯的制备方法
五、醛类和酮类化合物
1. 醛类和酮类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2. 醛类和酮类的氧化还原反应
3. 醛类和酮类的加成反应和缩合反应
六、羧酸和酯类化合物
1. 羧酸的命名和性质
2. 酯类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3. 羧酸的还原反应和酯的酸碱性
七、胺类化合物
1. 胺类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2. 胺的亲核取代反应和亲电取代反应
3. 氨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
八、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1.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2.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 脂类的结构和功能
4.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九、化学实验中的有机化学技术
1. 有机合成实验中的常用反应和技术方法
2.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3. 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方法
本总结仅列举了高考有机化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询问。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2020版)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2020版)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2020版)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样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专门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专门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因此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取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取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那么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烃类:一样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衍生物类:一氯甲烷〔...2.F.2.,沸点为.....〕......CH....CCl....-.29.8℃...-.24.2℃..3.Cl..,.沸点为.....〕.氟里昂〔氯乙烯〔...HCHO.....〕.甲醛〔....-.21℃...〕.....,沸点为....-.13.9℃..2.==CHCl....CH......,沸点为氯乙烷〔..2.C.l.,沸点为....℃.〕.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12.3..3.CH....CH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2〕液态:一样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特点1.加热方法的变化水浴加热的特点:2.产物一般需分离提纯3.温度计的使用注意温度计的位置4.常用到冷凝、回流装置*二、有机制备反应1.乙烯的制备(1)装置(2)反应原理、浓硫酸的作用可能的副反应(3)气体收集(4)实验现象及解释3.乙酸乙酯的制备(1)装置(2)反应原理、浓硫酸的作用(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除去乙酸等杂质、增大乙酸乙酯与水溶液的密度差,有利于液体分层。

4.溴苯的制备(1)装置(2)反应原理(3)溴苯的提取5.硝基苯的制备(1)装置(2)反应原理、浓硫酸的作用(3)浓硝酸与浓硫酸应怎样混合?三、有机分离、提纯实验1.分液用于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同)的液体的分离。

2.蒸馏用于沸点不同的液体的分离。

分馏的原理与此相同。

3.洗气用于气体的吸收。

一般用液体吸收(即洗气)、也可用固体吸收。

其他不常用的还有如:盐析、渗析、过滤等四、有机性质实验1.卤代烃水解及卤原子的检验注意水解后溶液的酸化2. 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注意现象(Cu丝先变黑后变红)及现象解释3.银镜反应注意银氨溶液的制备、水浴加热、银镜的洗去4.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实验注意新制氢氧化铜的配制、反应原理5.糖类水解及产物的检验注意产物检验前用碱溶液中和酸五、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1.气态混合物的提纯---洗气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的为杂质):a.乙烷(乙烯):溴水(注意:高锰酸钾以及氢氧化钠的使用)b.乙炔(硫化氢):硫酸铜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c.甲烷(甲醛):水(甲醛易溶于水)※家居装修d.乙烷(水蒸气):浓硫酸或碱石灰、五氧化二磷、氯化钙(注意:干燥管的使用)2. 液态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分离溴水中的溴和水萃取分液(四氯化碳、苯、直馏汽油、乙酸乙酯、乙醚等)2.分离石油中的汽油和柴油分馏3.从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分离出肥皂(高级脂肪酸钠)盐析(NaCl)※注意:蛋白质的盐析(饱和硫酸钠溶液或硫酸铵溶液)4.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物※不能用溴水,三溴苯酚易溶于苯5.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的为杂质)a.溴乙烷(乙醇)水(分液)b.硝基苯(硝酸)氢氧化钠溶液(分液)c.苯(甲苯)高锰酸钾溶液(分液)d.溴苯(溴)氢氧化钠溶液(分液)e.乙酸乙酯(乙酸、乙醇)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f.淀粉液(氯化钠)蒸馏水(渗析)g.乙醇(水) CaO(蒸馏)【跟踪练习】1.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

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 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是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 和6.9g ;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 ___________ ,操作Ⅱ为 ______________ 。

(2)无色液体A 是 _________ ,定性检验A 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__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测定白色固体B 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

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 是苯甲酸与KCl 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

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将白色固体B 加入水中,加热溶解,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滤液 ②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Cl - ③干燥白色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色晶体 反应混合物 滤液 过滤 操作Ⅰ 有机相 水 相 ①无水Na 2SO 4干燥②过滤 操作Ⅱ 无色液体A 浓盐酸酸化 ①蒸发浓缩 ②冷却,过滤 白色固体B____ 是苯甲酸(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额物质的量为2.40×10-3mol。

产品中甲苯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 ,计算结果为_____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化学式常用的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

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分液漏斗盛放的物质是 ________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C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

(3)写出E装置中所盛放物质的名称,它的作用是。

(4)若准确称取1.20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经充分燃烧后,E管质量增加1.76g,D管质量增加0.72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

3.如图是一套实验室制取乙烯并验证乙烯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1)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各装置中注入相应的试剂(如图所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烧瓶中液体混合物逐渐变黑。

(2)能够说明乙烯具有还原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无甲装置,是否也能检验乙烯具有还原性,简述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化学课外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溴苯。

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

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主要步骤如下: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H2SO4和浓HNO3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

②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③在50~60 ℃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④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⑤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填写下列空白:(1)配制一定比例的浓H2SO4和浓HNO3混合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 ℃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洗涤和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____(填“小”或“大”)、具有_______味的油状液体。

6.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

某同学依据溴乙烷的性质,用右图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略)验证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实验操作Ⅰ:在试管中加入5 mL 1 mol/L NaOH溶液和5 mL溴乙烷,振荡。

实验操作II:将试管如图固定后,水浴加热。

(1)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完全反应。

(3)鉴定生成物中乙醇的结构,可用的波谱是_______ _____。

(4)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中,需要检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说明:所用的试剂、简单的实验操作及预测产生的实验现象)。

7.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是2.18克/厘米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在实验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

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浓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请填写下列空白:(1)烧瓶a中发生的是乙醇的脱水反应,即消去反应,反应温度是170℃,并且该反应要求温度迅速高到170℃,否则容易产生副反应。

请你写出乙醇的这个消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制备1,2 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

(3)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

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

(4)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5)某学生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出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6)e装置内NaOH溶液的作用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