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室内养殖技术教学内容
饲养和观察蚯蚓教案范文

饲养和观察蚯蚓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蚯蚓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蚯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蚯蚓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引导学生了解蚯蚓对土壤改良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展示蚯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观特征。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蚯蚓的了解和印象。
3. 讲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二章:蚯蚓的饲养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蚯蚓的饲养兴趣和责任感。
2. 引导学生学习蚯蚓饲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蚯蚓的饲养环境和条件。
2. 引导学生了解蚯蚓的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讲解蚯蚓的饲养环境和条件,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 演示蚯蚓饲养的具体方法,如设置饲养箱和提供适宜的食物。
3. 引导学生学习蚯蚓的观察和照料技巧。
第三章:蚯蚓的观察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蚯蚓观察的细致和耐心。
2. 引导学生学习蚯蚓的行为特征和习性。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蚯蚓的行为特征和习性。
2. 引导学生学习观察蚯蚓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讲解蚯蚓的行为特征和习性,如掘土、进食等。
2. 引导学生进行蚯蚓观察活动,如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
3. 鼓励学生记录和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第四章:蚯蚓的生态作用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如何保护蚯蚓和生态环境。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蚯蚓在土壤改良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蚯蚓生存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蚯蚓在土壤改良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等。
2. 引导学生探讨人类活动对蚯蚓生存的影响,如土地开发、化学农药使用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蚯蚓和生态环境。
教学目标: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饲养和观察蚯蚓过程中的学习和体验。
教学内容:1. 与学生一起回顾课程内容,强调蚯蚓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家养蚯蚓最简单的方法

家养蚯蚓最简单的方法蚯蚓是营腐生环节动物的代表,别称地龙、曲蟮、坚蚕等,在钓鱼界被称作“万能钓饵”,一方面是因为蚯蚓的适用范围广,另一方面是蚯蚓的垂钓效果好,因此很多钓友都爱在家里养点蚯蚓以便钓鱼时取用,下面一起来看一看家养蚯蚓最简单的方法吧!一、养殖容器家养蚯蚓的容器比较随意,如木箱、花盆、塑料箱、水桶、脸盆等一切能利用的器皿都可以用来养蚯蚓,不过最好的养殖器具就是木箱,因为木箱可以很好的保持土壤的湿度,但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容器来养殖蚯蚓,一定要在底部打出可以漏水的小孔,因为蚯蚓虽然喜欢潮湿、疏松而含腐殖质多的土壤,但怕积水,湿度过大对蚯蚓的呼吸不利。
二、土壤配制家养蚯蚓的营养土可以选腐烂熟透的牛粪、粗制的纸箱板等,在农村最好用腐烂的变成黑土的庄稼秸杆、杂草、骡马粪等,在城市里若不好找到的话可以收集些植物叶子慢慢发酵使之腐烂即可,但不论采用何种营养土都要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值得注意的是蚯蚓在强酸、强碱的环境里不能生存,适宜的土壤pH值范围为6~8。
三、种蚓选择家养蚯蚓时种蚓的选择很重要,不要养自己在野地里挖的蚯蚓,良种蚯蚓的繁殖率大约为普通蚯蚓的十倍,平均每条蚯蚓可以每天繁殖一条且比普通蚯蚓的生命力强得多,推荐养爱胜蚓属中的大平二号蚯蚓,种蚓可以在网上购买或在渔具店购买,买回来后把蚯蚓放入营养土上面,上面盖上硬纸板即可,蚯蚓会自己钻入营养土内。
四、饵料投喂蚯蚓是杂食性动物,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外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家养蚯蚓时可以放点烂苹果、菜叶、西瓜皮、泡茶后的茶叶渣、苹果核、甘蔗渣等,甚至可以是厨房油烟机储油盒内的废弃油涂抹的粗纸板,平时还要稍微洒点水以保持土壤的湿润。
五、日常管理家养蚯蚓虽然很简单,但也要经常管理,一般3~5天打开箱盖看看,只要看营养土湿度问题、食物的有无、蚯蚓的发育情况等,如看到不合适的方面注意及时调整,同时养殖箱也要避光存放,因为蚯蚓怕光,光照太强时会导致蚯蚓死亡,而且在养殖箱上面最好套上一层塑料纱布,这样可以避免蚯蚓爬出逃跑。
蚯蚓养殖技术使用教程

蚯蚓养殖技术使用教程蚯蚓养殖是一种有益环境并可获利的农业项目。
蚯蚓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生物,通过分解有机废弃物帮助改善土壤质量,同时产生的蚯蚓粪便也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
在本文中,将探讨蚯蚓养殖的技术和使用教程。
一、蚯蚓养殖的技术选址蚯蚓含有较高的湿度需求,因此选择场地时需要注意保持足够的湿度。
为了方便管理,最好选择一个平坦的地方,可以在地面上设置养殖箱或建造温室。
此外,也可以选择室内的地下室或储藏室进行养殖。
重要的是避免阳光直射和过度的湿度。
二、蚯蚓养殖的容器和材料选择蚯蚓养殖需要用到透气性好、保湿性强的容器。
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大型塑料箱或专门设计的蚯蚓养殖箱。
另外,可以选择使用木质箱子,但需要特别注意防水处理,以防止水分流失和木材腐烂。
同时,需要准备一些土壤、腐熟堆肥和其他有机废弃物作为蚯蚓的生活环境。
三、蚯蚓的选择与投放蚯蚓的选择是成功养殖的关键之一。
最常用的蚯蚓品种有红蚯蚓和牛蚯蚓。
红蚯蚓适应性强,繁殖快速,适合初次养殖者;而牛蚯蚓较大,肉质丰满,适合销售。
在投放蚯蚓之前,首先要准备好蚯蚓的空间和食物。
将土壤、腐熟堆肥和其他有机废弃物混合均匀,然后将蚯蚓均匀撒在养殖箱中。
四、蚯蚓养殖的管理与日常喂养养殖箱内的温度和湿度是蚯蚓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素。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对蚯蚓的健康和繁殖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蚯蚓的适宜温度范围在15℃至25℃之间,湿度保持在70%至80%。
为了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可以在养殖箱上覆盖一层湿布或草席,并经常喷洒水分保持湿润。
此外,还要定期清理蚯蚓的粪便,以保持环境的清洁。
蚯蚓的日常喂养相对简单,主要以有机废弃物为主。
蚯蚓可以食用的有机废弃物包括果皮、蔬菜残渣、咖啡渣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投放有毒或不能被蚯蚓消化的废物,如辣椒、糖果、肉类等。
喂食时需要将废弃物切碎并均匀撒在养殖箱表面,然后用土壤等覆盖,以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五、蚯蚓粪便的收集和使用蚯蚓粪便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用于农田、花卉盆栽、果树等的施肥。
室内蚯蚓养殖技术

室内蚯蚓养殖技术蚯蚓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生物,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厨余垃圾、充实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等。
因此,蚯蚓养殖在现代农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室内蚯蚓养殖技术,帮助想要养殖蚯蚓的人们了解如何在室内进行蚯蚓养殖。
1.选址室内蚯蚓养殖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场所。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通风和光线,因为蚯蚓需要适当的光照和空气流通。
其次需要考虑的是温度和湿度,室内养殖需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通常在20℃左右,相对湿度在50%—70%之间。
2.选择适合的蚯蚓品种蚯蚓种类众多,但是在室内养殖中,选择适合的品种非常重要。
常见的品种有红虫、青虫、斑点蚯蚓等。
其中,红虫适合于室内养殖,因为它们生长快速,食量大,适应性强。
3.准备养殖容器和底材选择适合的养殖容器和底材也是室内蚯蚓养殖的重要环节。
养殖容器可以选择塑料箱、木箱等,底材可以选择厨余垃圾、饲料残渣等。
需要注意的是,底材需要保持湿润,但不能过于湿润,否则会影响蚯蚓的生长。
4.控制养殖环境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控制养殖环境。
首先是温度和湿度,需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如果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蚯蚓的生长。
其次是通风和光照,需要保持通风和适当的光照。
5.饲料管理蚯蚓的饲料可以选择厨余垃圾、饲料残渣等,需要注意的是,饲料要保持湿润,不要太干或太湿。
同时也要注意饲料的种类和质量,不能给蚯蚓喂食过多的油脂和盐分过高的食物。
6.繁殖管理蚯蚓的繁殖需要注意控制环境和饲料。
首先是环境,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风和光照也需要适当。
其次是饲料,需要给蚯蚓提供适当的营养,同时也不能过量喂食。
7.收获和利用蚯蚓的收获需要注意规范操作,避免对蚯蚓造成伤害。
收获后可以将蚯蚓用于土壤改良、养殖等方面,也可以出售给其它养殖者。
室内蚯蚓养殖需要注意环境控制、饲料管理和繁殖管理等方面。
只有做到科学养殖,才能获得更好的养殖效果。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想要进行室内蚯蚓养殖的人们。
室内蚯蚓养殖技术

室内蚯蚓养殖技术
室内蚯蚓养殖技术是通过人工饲养方式使蚯蚓繁殖生长,以达到商业化养殖或者自用养殖的目的。
1. 环境搭建
准备一个室内养殖场所,例如地下室、库房等,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湿度和室温,可以使用空气净化设备除臭。
2. 蚯蚓种类选择
选择适宜的蚯蚓种类,如红蚯蚓、青蚯蚓等。
要注意蚯蚓的数量和种类的比例,保证繁殖效果。
3. 饲料喂养
蚯蚓的主要饲料是有机废料,如蔬菜、水果、绿植等,需要保持干湿适中的状态,以免引起腐烂。
也可以添加一些富含营养的饲料,如鱼粉、骨粉等。
4. 水分管理
需要注意控制饲料的水分含量,保持适宜的湿度。
避免积水和过于干燥,影响蚯
蚓生长。
5.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蚯蚓群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注意预防和控制蚯蚓病虫害,如蚜虫、蚂蚁等。
6. 收获和管理
收获成熟的蚯蚓,可以进行分拣和筛选,选出品质好的蚯蚓进行销售或者养殖繁殖。
要做好记录和管理,及时分析和调整养殖方案,提高养殖效益。
总之,室内蚯蚓养殖需要注意环境、饲料、水分、病虫害防治等细节,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可以提高蚯蚓的繁殖率和养殖效益。
家养蚯蚓养殖方法

家养蚯蚓养殖方法
一、家养蚯蚓养殖方法
1、准备:
(1)家养的蚯蚓非常适宜家庭养殖。
蚯蚓本身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不仅可以在湿润的环境中生存,也可以在温暖的环境中生存。
(2)蚯蚓养殖的容器,可以是普通的玻璃杯、塑料杯、塑料瓶子等,大小可以根据家中可用空间灵活变化。
(3)蚯蚓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细土、水松土、生蚝壳、面包屑、鱼粉等,也可以添加一些蔬菜、水果渣等作为食物。
2、投入:
投入蚯蚓前,要先把容器里添加一些活性炭,用来去除有害气体,并做好温度、湿度的调节,一般水温在25-30℃之间为宜,湿度在60%-80%之间,可以选择喷雾等方法来维持湿度。
投入时要采取慢慢投注的方法,不能一次性投入太多,以免造成蚯蚓窒息死亡。
3、繁殖:
蚯蚓繁殖很容易,一般以雌性为主,当雌性繁殖到5-20只时,会产生一定数量的雄性,雌、雄结合后,会产生新的后代。
4、养护:
(1)家养蚯蚓要将食物放置在蚯蚓能够到达的地方,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洁,将死亡的蚯蚓及时取出,避免发霉腐烂。
(2)定期检查容器内的水和空气温度,确保环境适宜。
(3)蚯蚓每两三天要更换一次食物,以保证蚯蚓营养充足。
(4)室内要有定期的通风,避免家庭中甲醛超标,以免对家养蚯蚓造成损害。
以上就是关于家养蚯蚓养殖方法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给家庭养殖者提供帮助,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养殖成果。
自己在家怎么养蚯蚓养蚯蚓注意事项

自己在家怎么养蚯蚓养蚯蚓注意事项养蚯蚓是一项有趣又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提供自己家庭的有机肥料,还可以帮助减少垃圾填埋的数量。
在家里养蚯蚓并不困难,只需要一些基本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一些关于在家养蚯蚓的指导: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容器:选择一个深度适当的容器来养蚯蚓,比如塑料箱或者木箱。
确保容器有足够的通风孔,但是又能防止蚯蚓逃跑。
2.提供适合的底材和质量:底材可以选择透气性较好并且富含有机物质的物品,比如泥土、腐烂的植物叶片或者废弃的有机材料。
3.保持温度适宜:蚯蚓喜欢在18-25摄氏度的环境中生活,所以确保容器的温度保持在这个范围内。
注意事项1.饲料选择:蚯蚓主要吃腐烂的有机材料,比如蔬菜残余、水果皮、茶叶渣等。
避免给蚯蚓喂食过量的肉类、油脂或者盐分过高的食物。
2.水分控制:蚯蚓需要湿润的环境,但是过多的水分会导致容器内湿度过高,影响蚯蚓的生活。
为了保持适宜的湿度,定期检查底部垃圾的水分情况,并及时排除多余的液体。
3.避免添加有害物质:蚯蚓对于化学物质敏感,应避免向容器中添加有害物质,如农药、化肥等。
同时也要避免将剧烈变化的温度环境、有毒的植物或者有害的昆虫等放入容器。
4.保持通风:蚯蚓需要充足的氧气来呼吸,所以确保容器有足够的通风孔。
此外,蚯蚓还需要散发出的二氧化碳排出,所以通风孔的位置要考虑蚯蚓的生活区域。
管理蚯蚓养殖1.定期观察:经常打开容器检查蚯蚓的生活状况,确保它们的健康和舒适。
观察蚯蚓的数量、大小和活动情况,可以帮助判断它们的生活环境是否适宜。
2.定期丢弃垃圾:蚯蚓养殖箱的底部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垃圾和蚯蚓排泄物。
定期清理这些垃圾,以免造成异味和蚯蚓疾病传播的风险。
3.避免过度投食:每次投食蚯蚓时要根据蚯蚓数量和投放食物的速度来确定适量的食物。
过度投食会导致食物无法被蚯蚓完全消化,产生异味和有害气体。
4.避免密度过高:蚯蚓需要一定的生活空间,过高的密度会导致蚯蚓之间的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
[原创]室内蚯蚓的养殖方法
![[原创]室内蚯蚓的养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26535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3.png)
[原创]室内蚯蚓的养殖方法
蚯蚓的养殖方法
我将自己摸索出的室内简易蚯蚓繁殖法介绍给钓友们,钓友们可以试试。
一、所需材料:
备一个容积30-50升的器皿(最好是木箱,我用的是一个塑料桶)。
沟塘里的干塔头蹲撕碎剪成1寸长小段,用清水洗净。
器皿的底部可以用细钢针扎几个小眼防止水分过大(扎的小孔不能大,防止蚯蚓爬出去)。
二、蚯蚓的养殖:
将器皿置于太阳晒不到的阴凉处。
将洗净的塔头放置于容器底部。
放上几十条种蚯蚓
再把蚯蚓盖起来,
上面撒一些吃剩的粥、米饭、玉米面、麦麸等。
洒水,使草潮湿,蚯蚓喜潮、不喜淹。
经常补一些水,将苹果皮、烂香蕉、烂桃子等投于器皿内(切忌酸、辣、油以及盐等异味接触)
做完后将器皿用棉布盖上,这样既通气,又遮光。
这是我准备的剩饭备用喂蚯蚓的
做完后将器皿放置于阴凉处
三、蚯蚓的繁殖:
蚯蚓春夏秋季繁殖较快,冬季气温低繁殖不快。
夏;季要保持器皿气温在30℃以下,气温过高蚯蚓会外逃或死亡。
经常用筷子、小棒等拨开草土,观察蚯蚓繁殖情况。
如果发现一条蚯蚓从另一条蚯蚓头部直钻进腹部,只留尾部在外,就是蚯蚓在交配,别动它们。
将已死的蚯蚓取出,以免感染其他蚯蚓。
发现有比绿豆略小的球状物,这是蚯蚓卵。
要防止其他害虫进人吞食蚯蚓卯。
蚯蚓的幼虫呈白色线状,能轻微蠕动,几天以后才逐渐变红。
蚯蚓的密度大了就可取出一部分用于垂钓的。
此方法简单,便于操作,繁殖很快的,半年过后会有几千只的,钓友们不妨试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蚯蚓室内养殖技术蚯蚓室内养殖技术一、养殖地的选定养殖的地点,对于蚯蚓养殖来说是最重要的问题。
室外的场所最适于养殖蚯蚓,在这种环境下,蚯蚓生活能力强,繁殖得快。
室内一般适合小规模的养殖,或刚孵化出来的小蚯蚓的养殖,因为刚孵化出的幼蚓体型小,活动范围不大。
如采用室外和室内结合的养殖,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理想的地点,最好是在树下,树阴是最凉快的,可以有效地减少蚯蚓爬出逃跑。
二、生长条件的控制养殖床设在室外,当有过强的日照、热风、下雨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如果有自然树木的阴影是最好的,否则须加人工遮盖物。
在炎热的夏天,直射光每天照射不要超过2~3小时。
这是因为:蚯蚓对光线敏感,当强光一照,它就不吃东西,钻入地面。
所以用自然树木的阴影比用草帘子、烂布、麦秆、马粪纸之类的东西放在养殖床上面能更好地防护。
蚯蚓最合适的生长温度是15 ℃~27 ℃,在0 ℃以下及32 ℃以上时,活动就变得迟缓,蚯蚓就会停止吃食,交配的动作也变得缓慢,基本上不进行生殖过程。
养殖床的温度一般在10 ℃以下27 ℃以上时,蚯蚓就难于孵化。
蚯蚓生长环境中最适宜湿度为60%~70%。
三、饲料的供给在供给蚯蚓动物的粪便、谷物、堆肥及其他腐烂的有机物以后,大多能很快生长成熟。
选出的饲料,要含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及其他成分,这些是蚯蚓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蚯蚓较喜欢吃甜食。
1. 喂料次数。
蚯蚓吃完第一次给的饲料时,一定要尽快给第二次饲料(因为蚯蚓在缺乏饲料的情况下,易外逃)。
蚯蚓在吃完饲料后,可以饲料表面的变化作为给蚯蚓添加饲料的时间和数量的依据。
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在饲料里加上木屑和稻草,随着蚯蚓吃食,就会把这些添加物推到表面上来。
从被推到表面上来的木屑和稻草的量,就可以判断蚯蚓周围饲料量的多少。
2. 蚯蚓的生长促进剂。
为了提供多种类的饲料并调节营养平衡,最好及时补充生长促进剂,如血粉、鱼粉、动物的肉和骨头粉末、活性污泥、工业废料等。
蚯蚓没有牙齿,它可以把饲料和沙子一起吞进肚内,用沙子来咀嚼饲料,提高消化吸收的效果五、注意事项1. 蚯蚓的食量较大,应给以较充分的食物,否则蚯蚓四处觅食易爬出养殖床。
2. 蚯蚓的采收时间与它的生长发育阶段有密切关系。
当蚯蚓达到性成熟、出现环带后,体重增加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且养殖蚯蚓的密度过大时,蚯蚓就会变得瘦弱,如果单纯为了得到蚓体,此时即为采收时期。
3. 每次学生实验完毕,要及时把蚯蚓放回养殖地(或放归自然环境中)。
4. 细菌有助于蚯蚓的消化,但饲料里含水量过高时,细菌繁殖过快,易产生酸性物质,不利于蚯蚓的生长。
因此,饲料中水分不宜过大。
5. 夏天,垫料里如用鲜草容易产生热,对蚯蚓生长不利。
所以,用鲜草时应过三天后再接入种蚓。
6. 当空气过于潮湿或刮强风时,蚯蚓可以感知下雨的前兆就会跑出来。
如果怕蚯蚓爬出来,用电灯照明就可以防止。
蚯蚓的养殖技术一、粪便分解剂养殖蚯蚓技术蚯蚓养殖前景广阔蚯蚓俗称地龙,是我国传统中药材,能治疗多种疾病。
随着提取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有多种高科技产品问世,例如血脂康、蚓激酶、溶栓胶囊等。
同时,蚯蚓也是水产名贵品种养殖最理想的饲料,也用于制造蛋白质饲料,市场前景广阔。
蚯蚓对养殖条件要求很低,既可以在室内养殖,也可以在室外养殖,不但适合大规模养殖,也可以在木箱、塑料盒、池子中养殖。
蚯蚓养殖的原料为各类有机质发酵料,例如畜禽粪便、树叶果皮、稻草等经发酵后即可投喂。
大部分适合人工养殖的蚯蚓繁殖能力都很强,例如我公司养殖的纯正日本大平二号,一年内的增殖率高达500~1000倍。
蚯蚓养殖技术简单,易学易操作,日常管理工作量少,病害少,安全可靠。
室外养殖,平均亩产2000~4000斤,按市场全年平均价5元/斤计,平均亩产值在1.0万元至2.0万元之间。
而投入的种苗费、有机废料收集费及农富康菌液(发酵用)费用不足2000元,若自行收集有机废料,则成本更低。
第二年以后无需引种,自行提纯复壮留种,效益更显著。
室内养殖,平均每平方米可产蚯蚓10~20斤,亩产3300~6600斤,按市场全年平均价5元/斤计,亩产值1.65万元~3.3万元,扣除搭棚折旧费、种苗费、饲料费、农富康粪便分解剂、人工费后,亩纯利1.2万元~2.8万元。
蚯蚓养殖的副产品——蚯蚓粪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肥料,集生物肥、有机肥、氨基酸肥、腐植酸肥、菌肥、微肥于一身,甚称肥中之王。
蚯蚓养殖技术简单,要求低,非常适合农户养殖,而且近5年来市场价格稳中有升,产品供不应求,是致富的好途径。
关于蚯蚓养殖,前景广阔信息关键字:蚯蚓养殖,前景广阔蚯蚓养殖的用途多用蚯蚓作为鱼的饵料其需氨基酸指数优于用其它动物制作的饵料。
蚯蚓的脂肪含量也高于其它动物性饵料。
下面介绍几种蚯蚓在畜、禽及水产养殖中应用的方法。
1、蚯蚓养对虾对虾的养殖通常用贻贝肉和冻白虾作饵料,成本很高。
但经用蚯蚓饲喂试验证明,每尾对虾可饲喂蚯蚓5克。
蚯蚓入水2秒钟左右即吐出黄浆及粘液,并在海水中蠕动和爬行,对虾步足捕蚓抱食,一般在1小时内全部吃完。
1~3小时后即排出消化蚯蚓后的紫色虾粪。
据观察,对虾消化正常,卵巢发育快,数天后相继产卵10.5万粒~50.7万粒,而同期饲喂贻贝肉的对虾的卵巢仅开始发育。
贻贝肉及冻白虾在海水中腐败快,常影响水质,造成对虾大量死亡,其存活率只有25%。
由于蚯蚓在海水中至少能存活12~30分钟,蚓体分泌的保护液蚯蚓死后3小时也不腐败,因此不易污染水质,对虾的存活率提高达55%。
2、蛋鸡饲养在混合饲料中加入15%的蚯蚓,饲喂蛋鸡10天,产蛋量增加175克,平均每枚蛋增重1.7克,节约饲料1.4克。
用蚯蚓饲喂蛋鸡时,掺入量不可盲目增加,过多既造成浪费,又影响蛋鸡食欲。
3、蚯蚓养鸭蚯蚓喂鸭可以生食,饲用量可占精料的60%~70%,即每只鸭每天饲用量为100~150克。
产蛋率可提高50%,每只蛋增重15克。
蛋鸭长期饲喂蚯蚓,鸭体健壮,羽毛丰满光亮,产蛋期延长。
用10%蚯蚓粉饲喂肉鸭45天,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只日增重平均可高10克。
4、蚯蚓养鱼有报道说,蚯蚓是人工养殖河鳗白仔期的理想饵料,其适口性好,饲料效率高。
直接用蚯蚓和蚓粪喂鱼,既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又节约了精料,可以说一举两得。
5、肉鸡饲养方法一:20~30日龄的肉鸡,每天每只用蚯蚓21克(约30条);30日龄每只每天用蚯蚓28克(约40条),混在饲料中。
40天后每只肉鸡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增重提高163克,增重率为15.9%。
方法二:在混合饲料中添加12%煮熟的蚯蚓饲喂肉鸡60天,其中每组60只肉鸡。
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重提高39.1%,而料肉比下降1.07(2.92∶1),肉鸡死亡率下降5%,比鱼粉组增重提高24.39%,料肉比下降0.35。
6、蚯蚓养龟鳖由于蚯蚓的来源广泛,饲养成本低廉,开展蚯蚓饲养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还可利用蚯蚓具有能富集微量元素的能力,开展对龟鳖等动物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7、母兔下了崽,蚯蚓巧催奶母兔产后缺奶,可挖新鲜蚯蚓5~10条,清水洗净,用开水烫死,切成长约3厘米左右小段后,拌入少量饲料喂给母兔,不久即可见母兔泌乳。
若泌乳量不足,可再加喂一次,对泌乳能力强的母兔不宜用此法。
8、养蚯蚓喂猪效果好,蚯蚓容易饲养,繁殖快,蛋白质含量高,是很好的蛋白饲料。
猪粪发酵后又是蚯蚓的好饲料,对蚯蚓的生长和发育有良好影响。
饲养蚯蚓可以消除垃圾、减轻环境污染、改良土壤,是养殖专业户立体养殖的好模式。
新鲜牛粪养殖蚯蚓技术农富康粪便分解剂的用法:首先将牛粪堆成长2米、宽1米、高(厚度)35厘米的粪堆。
每天用铁耙疏松最上面的牛粪需疏松晒到五成干的牛粪的厚度5—8厘米左右,约晒到五成干时即可放入蚯蚓种。
每堆粪可放入产卵种蚯蚓3万条,每隔10天收取一次蚓粪及蚓茧另开一堆进行孵化每隔10天取一次蚓茧另开孵化可保证每批蚯蚓大小规格一致。
在养殖期间发现蚓粪干了要及时喷农富康粪便分解剂,并按农富康粪便分解剂与清水或洗米水或煮饭的米汤1:5的比例混合后喷洒。
一般每隔3—5天喷一次。
按以上方法养出的蚯蚓生长快,产出的蚓茧多而且大。
注意禽畜粪一定要用农富康粪便分解剂发酵或晒干后拌成含水量60%左右才可用来养蚯蚓。
(鸡粪也可以)一般情况下1公斤农富康粪便分解剂可以发酵500斤~1000斤的料。
将农富康粪便分解剂拌入粪便等原料中,控制水分在40%左右(手握可见指缝有水渗出,但不下滴),根据原料的水分适当掌握好水分,(纯粪便先凉晒后拌入菌液,或一层稻草一层粪便地堆积,在堆积的同时洒入菌液)进行发酵,注意温度,当温度升60~70℃进行翻堆,降温后再密封发酵,以免破坏有效物质,即将外周物料翻入中央。
发酵两周后,有酒曲香味或出现白色、红色菌丝即可使用,用于养殖蚯蚓。
其发酵料与常规料比,能增加的蚯蚓繁殖率和提高产量。
蚯蚓养殖有哪些技术要点?1、饲养设备。
建池:挖坑大小不限,注意防逃防积水即可;立体饲养:搭架、建槽,每层间隔40厘米即可;或用木箱、篓、盆、缸,室内堆料均可。
2、饲料准备。
搞了“三性”饲料的组合搭配。
“三性”饲料,即动物物饲料:猪牛粪等;植物性饲料:各种秸秆、树叶、杂草等;水果性饲料:西瓜皮、烂水果、桔子等。
第一、三类饲料大体占70%。
3、温湿度条件。
(1)最适温度10—30℃。
在冬季稍加遮盖即可,不让蚯蚓冬眠,但不可暴晒及雨淋。
(2)蚯蚓对湿度要求不高,相对湿度为60—70%,一般按新鲜牛粪直接投入即可,如果堆放太久偏干,可稍喷些水,水分掌握在用手握料,手指间见水珠但不滴下为宜。
酸碱度PH值6—8。
4、投放种苗。
先在蚯蚓养殖池里(或木箱、室内地板上),平铺新鲜牛粪15—20cm,然后在其上铺种苗(每平方料投入3000—5000条为宜),品种以太平2号、北星2号为优。
5、日常管理。
一般每20天观察一次,并加料一次,方法同上。
每40天可成倍扩大饲养面积。
一般每40天为一周期,一年可养9批。
6、采收方法。
用铁丝网装钉一个筛子(用木片固定),然后将蚯蚓连土放在筛子上,放在太阳光下,蚯蚓怕光怕热,即往下钻,筛子底下放一盘子即可收集蚯蚓,然后投给蛙、鸡、鸭、猪等食用(鲜食)。
7、定时清出卵茧,提高孵化率。
在气温15—28℃的季节里,每隔10—15天将卵茧从蚯蚓养殖床内清理出来,放到预先准备的蚯蚓床上进行孵化。
蚓床必须通气良好,相对湿度控制在56—60%之间,在这种条件下,卵茧孵化15—20天便可出幼蚓,孵化率达95%以上。
蚯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性成熟的蚯蚓每隔七、八天产卵一次,一只卵可孵出三、四条小蚯蚓,二至三个月成熟,四至六个月可繁殖十倍。
蚯蚓粪有机肥与普通有机肥的根本区别1、普通有机肥因未完全发酵,存在施用后二次发酵而导致烧苗的问题,而且有异味,甚至异臭,而蚯蚓粪不存在这些问题。
2、普通有机肥未把各种养分全部转化成简单、易溶于水的简单物质,不易被植物摄取,而蚯蚓粪极易被植物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