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度试验
硬度测试标准

硬度测试标准硬度测试是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重要方法之一,用于衡量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硬度测试标准是指对材料硬度进行测试时所需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不同材料的硬度测试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硬度测试标准及其应用。
1. 洛氏硬度测试标准。
洛氏硬度测试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硬度测试方法,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硬度测试。
其测试原理是利用一定负荷下的金属表面压痕面积来表示硬度大小。
洛氏硬度测试标准主要包括洛氏硬度试验方法、试验材料的准备、试验设备的校准等内容。
2. 布氏硬度测试标准。
布氏硬度测试是另一种常用的金属硬度测试方法,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硬度测试。
其测试原理是利用一定负荷下的金属表面压痕深度来表示硬度大小。
布氏硬度测试标准主要包括布氏硬度试验方法、试验材料的准备、试验设备的校准等内容。
3. 维氏硬度测试标准。
维氏硬度测试是用于测定金属材料硬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硬度测试。
其测试原理是利用一定负荷下的金属表面压痕直径来表示硬度大小。
维氏硬度测试标准主要包括维氏硬度试验方法、试验材料的准备、试验设备的校准等内容。
4. 硬度测试标准的应用。
硬度测试标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各个领域。
在工程实践中,合理选择和正确应用硬度测试标准对于评定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硬度测试标准进行测试,才能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硬度测试标准的发展。
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硬度测试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新的测试方法、新的测试设备不断涌现,为硬度测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同时,也有更多的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对硬度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
总结。
硬度测试标准是衡量材料硬度和耐磨性的重要依据,严格遵循硬度测试标准对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各种硬度测试方法和标准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材料的特性和测试要求进行选择和确定,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硬度试验标准

材料硬度试验方法⏹ 硬度是材料机械性能的一种整体综合指标。
⏹ 硬度值不仅与材料的弹性极限、弹性模量、屈服极限、脆性、乃至于材料结晶状态、原子间键结合力和原子结构等都有关系, 硬度测定的特点是不损坏工件、操作方便、迅速、效率高。
2.1硬度试验方法分类⏹ 静压入试验 —— 用以测定材料对永久变形的抗力。
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显微硬度 ⏹ 划痕试验 —— 测定材料对破裂的抗力。
观察一种材料是否能被另一种材料划痕, 马氏划痕硬度、莫氏划痕硬度⏹ 犁槽试验 —— 将一钝头元件(通常为金刚石)以一定的载荷和相似条件下划过表面,以划痕宽度作为硬度的度量标准。
Bierbaum 硬度试验⏹ 回跳试验 —— 或称弹性回跳法,测定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
使一标准质量和尺寸的物体由试验表面弹回,取回跳高度作为硬度标准。
肖氏硬度⏹ 阻尼试验 —— 也称摇摆试验,测定材料对永久变形的抗力。
摇摆法硬度⏹ 磨损试验 —— 将试样压在一正在转动的圆盘上,以磨耗率作为硬度的度量标准⏹ 冲蚀试验 —— 在标准条件下将磨料冲射到试验表面上,以在一定时间内损失的材料重量作为硬度的度量标准2.2静压入硬度试验定义:抵抗永久压痕的能力。
原理:在一定的时间间隔里,将硬质压头压入所要测试的金属表面,然后测量压痕的深度或大小。
优点:材料的硬度和其他物理特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是一种非破坏性试验。
分类:宏观硬度 通常载荷在1KG 以上显微硬度 通常载荷小于1KG(1g-500g)纳米硬度 通常在更小的载荷范围2.3常用的静压入硬度试验方法----2.3.1布氏硬度试验 (GB231-63)测量将一定直径(10mm 、 5mm 、 2.5mm )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金属, 保持一定时间后卸载, 测量压痕直径, 按下列公式计算硬度值 HB:P —— 负荷 (kgf)S —— 压痕的球形表面积(mm2)D —— 钢球直径(mm)d —— 压痕直径(mm)h —— 压痕深度(mm)压痕直径是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测量的平均值。
硬度试验标准

大致相当于维氏 390 – 900 硬度 应用
薄板、硬质合金` 淬 火 钢 、 调 质 钢 低 中 碳 钢 、 退 火 表面淬火等 等 钢、铜合金、硬 铝合金等
2.3常用的静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2.3.2 洛氏硬度试验 (GB230-63)
l
计算公式
h1 h0 HRA 100 0.002
h1 h0 HRB 130 0.002
h1 h0 HRC 100 0.002
h0 ---- 初负荷作用下的压痕深度 mm. h1 ---- 加上主负荷并卸除, 而保留初负荷时的压痕深度 mm.
2.3常用的静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2.3.2 洛氏硬度试验 (GB230-63)
2.3常用的静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2.3.4显微硬度试验
2.4硬度的应用举例:
硬度与屈服极限的关系: 对于多晶体的塑性材料 σ≈ 0.3HV. 研究摩擦磨损引起的表面性质的变化 表面涂层的性能 涂层厚度测量 材料晶粒内部的机械性能的变化 研究材料的各向异性 作为半导体材料高纯度和均匀度的标准 医学上的应用: 鉴别牙质的病变(健康牙齿表面珐琅质硬度达HV400, 内部象 牙质HV50~70左右. 研究硬度和材料流变的关系 研究陶瓷的力学效应和硬度的关系 硬度与剪切强度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2. 3. 4.
[美] J.H.韦斯特布鲁克, H. 康拉德, 硬度试验科学及其 应用, 李承欧等 译, 中国计量出版社, 1987.8. [美] V.E.莱萨特, A.德贝利斯,硬度试验手册, 廖日嶽 金文博 译 计量出版社, 1985.5. 金属机械性能试验法汇编, 1975. 杨迪、李福欣编著, 显微硬度试验,中国计量出版社, 1988.1。
硬度测试实验

硬度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布氏、洛式、维氏硬度计的测试原理2. 掌握各种硬度计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等 二、实验原理硬度是指材料对另一更硬物体(钢球或金刚石压头)压入其表面所表现的抵抗力。
硬度的大小对于工件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具有决定性意义。
由于测量的方法不同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HB )、洛式硬度(HR )、维氏硬度(HV )。
布氏硬度适用于硬度较低的金属,如退火、正火的金属、铸铁及有色金属的硬度测定。
洛氏硬度又有HRA 、HRB 、HRC 三种,其中HRC 适合于测定硬度较高的金属如淬火钢的硬度。
维氏硬度测定的硬度值比布氏、洛氏精确,可以测定从极软到极硬的各种材料的硬度,但测定过程比较麻烦。
显微硬度用于测定显微组织中各种微小区域的硬度,实质就是小负荷(≤9.8N )的维氏硬度试验,也用HV 表示。
三、布氏硬度(HB )(一) 基本原理将载荷P 和直径为D 的淬火钢球压入试样的表面,并保持一定时间,然后去除载荷P ,测量压痕直径d (见图一所示)。
最后计算出布氏硬度值。
计算公式化如下:若压痕的深度为h ,则压痕的面积为: 图一 布氏硬度实验原理图F =πDh=()222d D D D--πHB =FP HB =()222/2mm kg d D D D P--π式中:P —施加的栽荷kgF —压痕的表面积,mm 2 D —钢球的直径,mm B —压痕直径,mm在P 和D 一定的情况下,布氏硬度的高低取决于压痕的直径d ,d 越大,表明材料的HB 值越低即材料越软;反之材料硬度高即HB 越大。
在具体测量时,并不是每次都按上述公式去算,而是根据D 与P 值大小,测量出压痕的直径d ,然后查表即得。
这种表格就是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制出的,可参考压痕直径与布氏硬度表由于材料有硬有软,工件有厚、薄、大、小之分,为适应不同情况,其压头有Φ2.5mm 、Φ5mm 、Φ10mm 三种钢球。
载荷有15.6kg 、62.5kg 、187.5kg 、250kg 、750kg 、1000kg 、3000kg 七种。
硬度试验

图 2 压痕几何相似示意图
(1)压头材料与直径 D 的选择 布氏硬度值在 450 以下的材料(如热轧或正火钢材、灰铸铁、有色金属及其 合金等),可选用钢球作压头。若材料的布氏硬度值大于 450(如高强度钢、淬火 钢等),则应选用硬质合金球作压头。 球体直径 D 规定有五种:10、5、2.5、2 和 l mm。主要根据试样厚度来选择。 在试样厚度允许的条件下, 应尽可能选用 10mm 球体作压头, 从而得到能够真实 反映出金属平均硬度的较大压痕。 (2) P/D2 比值及试验载荷 P 的选择 P/D2 比值规定有七种:30、15、10、5、2.5、1.25 和 1。主要根据试样的材 料及其硬度范围来选择,见表 1。球体直径 D 及 P/D2 比值确定后,试验载荷 P 也就随之确定了。 (3) 试验载荷保持时间 t 的选择 试验载荷保持时间,因试样材料的硬度而不同。对黑色金属为 l0~15s;对有 色金属为 30±2s;对硬度小于 35HBS 的材料为 60±2s。
值,符号后面的数字依次表示钢球直径、载荷大小及载荷保持时间等试验条件。 对于材料相同而厚度不同的工件,为了测得相同的布氏硬度值,在选配压头 直径 D 及试验力 P 时, 应保证得到几何相似的压痕(即压痕的压入角 φ 保持不变), 如图 2 所示。为此,应使 P/D2 为常数。对软硬不同的构料,为了测得统一的、 可资比较的硬度值,应选用不同的 P/D2 比值,以便将压入角 φ 限制在 280~740 的范围内,与此对应的压痕直径 d 在 0.24~0.6D 之间。 为保证试验后压痕直径在 0.24~0.6D 范围内,并要求压痕深度 h 小于试样厚 度δ的十分之一,在试验时应根据试样材料的硬度及厚度选择试验条件,即压头 材料与直径 D、P/D2 的比值与试验载荷 P、及试验力保持时间 t。
各种硬度含义及试验方法

各种硬度含义及试验方法硬度是物体抵抗外力或材料抗变形能力的一种物理性质,它与材料的分子结构、化学成分以及加工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
硬度通常用来评估材料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强度等特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硬度测试方法以及它们的含义。
第一种硬度测试方法是洛氏硬度测试。
洛氏硬度是由奥地利材料科学家约瑟夫·洛氏发明的一种硬度测试方法,常用于金属材料的硬度评估。
洛氏硬度测试分为洛氏硬度C(HRC)和洛氏硬度B(HRB)两种,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材料。
在测试过程中,一个钢球或钻石锥体被压入材料表面,并测量产生的印记的直径或深度。
洛氏硬度的数值越高,表示材料越硬。
第二种硬度测试方法是布氏硬度测试。
布氏硬度通过在测试过程中计算材料表面上的印记大小来评估材料的硬度。
在测试中,一个钢球或钻石金锥被压入材料表面,并根据印记直径的大小来确定硬度值。
布氏硬度测试分为布氏硬度HB和超微硬度HBS两种。
布氏硬度常用于金属材料、塑料和弹性材料的硬度评估。
第三种常见的硬度测试方法是维氏硬度测试。
维氏硬度测试适用于金属材料、陶瓷和塑料等材料的硬度测量。
测试中,一个金刚石金锥被压入材料表面,并根据印记的长度来评估硬度值。
维氏硬度测试分为维氏硬度HV和超微维氏硬度HV0.1两种。
维氏硬度测试方法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
除了上述硬度测试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硬度测试方法,如巴氏硬度、莱布氏硬度和超微硬度测试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特定类型的材料和特定硬度范围的测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硬度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材料。
在实际测试时,应根据材料的性质和所需硬度范围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此外,硬度测试结果仅能提供材料表面硬度的近似值,对于材料内部或横向的硬度差异无法准确测量。
总结起来,硬度是衡量材料抗变形能力的物理性质。
常见的硬度测试方法包括洛氏硬度、布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
通过这些测试方法可以评估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硬度,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
测定硬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硬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硬度试验方法。
2. 掌握硬度计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学会测定不同材料的硬度,并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原理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另一较硬物体压入表面抵抗塑性变形的一种能力,是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之一。
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试验、洛氏硬度试验、维氏硬度试验和显微硬度试验等。
布氏硬度试验:主要用于黑色、有色金属原材料检验,也可用于退火、正火钢铁零件的硬度测定。
洛氏硬度试验: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热处理后产品性能检验。
维氏硬度试验:用于薄板材或金属表层的硬度测定,以及较精确的硬度测定。
显微硬度试验:主要用于测定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组分或相组分的硬度。
三、实验设备1. 布氏硬度计2. 读数放大镜3. 洛氏硬度计4. 硬度试块若干5. 铁碳合金退火试样若干(2010mm的工业纯铁,20,45,60,T8,T12等)6. 2010mm的 20,45,60,T8,T12钢退火态,正火态,淬火及回火态的试样四、实验内容1. 布氏硬度试验测定(1)将试样放置于布氏硬度计的试验台上,调整试验台水平。
(2)选择合适的压头和试验力,将压头置于试样表面中心。
(3)启动布氏硬度计,使压头以规定的速度压入试样表面。
(4)停止试验,取出压头,观察试样表面压痕。
(5)根据压痕直径和试验力,查阅硬度对照表,确定布氏硬度值。
2. 洛氏硬度试验测定(1)将试样放置于洛氏硬度计的试验台上,调整试验台水平。
(2)选择合适的压头和试验力,将压头置于试样表面中心。
(3)启动洛氏硬度计,使压头以规定的速度压入试样表面。
(4)停止试验,取出压头,观察试样表面压痕。
(5)根据压痕深度和试验力,查阅硬度对照表,确定洛氏硬度值。
3. 维氏硬度试验测定(1)将试样放置于维氏硬度计的试验台上,调整试验台水平。
(2)选择合适的压头和试验力,将压头置于试样表面中心。
(3)启动维氏硬度计,使压头以规定的速度压入试样表面。
硬度测试的几种方法

硬度测试方法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一个性能指标。
它既可理解为是材料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坏的能力,也可表述为材料抵抗残余变形和反破坏的能力,是反应材料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的综合指标。
常用的是静负荷压入法硬度试验,即洛氏硬度(HRA/HRB/HRC)、布氏硬度(HB)、维氏硬度(HV),其值表示材料表面抵抗坚硬物体压入的能力。
而里氏硬度(HL)、肖氏硬度(HS)则属于回跳法硬度试验,其值代表金属弹性变形功的大小。
布氏硬度-HB布氏硬度(HB)是以一定大小的试验载荷,将一定直径的淬硬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压入被测金属表面,保持规定时间,然后卸荷,测量被测表面压痕直径。
布式硬度值是载荷除以压痕球形表面积所得的商。
一般为: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N/mm2)。
洛氏硬度-HR洛氏硬度是以压痕塑性变形深度来确定硬度值指标。
以毫米作为一个硬度单位。
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
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
根据试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标度来表示:- 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 HRB:是采用100kg载荷和直径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铸铁- 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维氏硬度-HV维氏硬度(HV)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值(HV)。
它适用于较大工件和较深表面层的硬度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样
• 1) 对洛氏硬度试样表面质量的要求 Ra≤0.8μm • 2) 对洛氏硬度试样厚度的要求 见附录B • 3) 曲面试样洛氏硬度值的修正 见附录C
End
试验
• • • • • • • • • • • 1) 试样的支承 2) 试验力保持时间 a 自动机型依据标准设置(4±2s) b 手动机型依据标准掌握 3)压痕间距 相邻压痕间距≥4倍压痕直径且≥ 2mm 压痕至试样边缘距离≥2.5倍压痕直径≥ 1mm 4)加初载 无冲击和震动 5)试验点 不少于4点,第1点不计 6)数据修约 至少修约至0.5HR
End
洛氏硬度计的检验
1) 直接检验 a 试验力的校准 (专业机构进行) b 压头的检验(专业结构进行或自检) c 洛氏硬度压痕深度测量装置的校准 (专业结构进行) d 试验循环时间的检验 (专业结构进行或自检) • 2) 间接检验 • a 洛氏硬度计的示值允许误差 • (依据GB/T230.2-2009使用标准块) • b 洛氏硬度计的示值重复性 • (依据GB/T230.2-2009使用标准块)
End
试验方法
1.试验温度 2.试验力、压头的选择 3.试验力的保持时间 4.试样(表面粗糙度≤1.6μm,厚度≥8倍压痕深度) 5.布氏硬度有效压痕(压痕中心距边缘距离≥2.5倍压痕 直径,两相邻压痕间距≥3倍压痕直径) 6.硬度计(校准、检定) 7.布氏硬度压痕直径的测量 8.布氏硬度试验结果的换算
End
GB/T 231.1-2009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其特点是:用较大直径的球体压头可压出面积较大的 压痕,测量值重复性、代表性好。 其原理是:将一定直径的合金球施加规定的试验力压 入试样表面,保持一定时间后卸除试验力,测量试样表 面压痕直径用试验力除以压痕表面面积计算出硬度值, 见公式:
End
GB/T4340.1-2009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原理 是将顶部两相对面具有1360的正四棱锥体金刚石压头用 试验力压入试样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卸除试验力,测 量试样表面压痕对角线的长度,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试验力 来计算硬度值。
End
符号
符号
α
说明
金刚石压头顶部两相对面夹角(1360)
试验原理 洛氏硬度试验原理图 洛氏硬度 = N – h/s=100h/0.02 N:表盘满度100;h:残 余压入深度,上图中 “4”;s:标尺单位0.02
End
应用范围
1 )洛氏硬度试验 2 )表面洛氏硬度试验 洛氏硬度标尺:A、B、C、D、E、F、G、H、K 表面洛氏硬度标尺:N(15N、30N、45N)T( 15T、30T、 45T ) 常用洛氏硬度: HRC 主要用于测定一般钢材、硬度较高的铸件、珠光体可 锻铁、以及淬火+回火的合金钢,是用途最广泛的洛氏硬 度标尺。标尺范围:20~70。 HRB 常用于测定低碳钢、软金属、铜合金、铝合金及可锻 铁等中、低硬度材料。 标尺范围:20~100。
>5.0 >15.0 >1.5
End
本标准对耦合试样最小厚度及表面硬化层厚度规定如下 冲击装置类型 D、DC型 G型 C型 试样最小厚度 5 10 1
对于具有表面硬化层的试样,硬化层深度应符合下表 冲击装置类型 D、DC型 C型 表面硬化层深度 ≥0.8 ≥0.2
End
里氏硬度计技术参数
冲击装置类型 主要技术参数 D,DC D+15 G E C
End
里 氏 硬 度 计 结 构 图
End
6种不同的冲击装置
D型冲击装置:属于通用型,大多数测试使用D型装置。 DC型冲击装置:冲击装置很短,用于小空间内测量,如孔 内、圆柱筒内等。 D+15型冲击装置:头部非常细小,用于沟槽或凹表面的硬度 测量。 E型冲击装置:用人造金刚石作压头,测量极高硬度材料的 硬度。
C型冲击装置:冲击能量小用于表面层、薄壁件的测定。
G型冲击装置:测量头加大,冲击能量较大,对表面质量要 求较宽,用于大型铸件和锻件硬度的测定。
End
试样的要求
表面粗糙度、曲面试样 试样重量 试样厚度、表面硬化层厚度
End
试样表面粗糙度应符合下表:
冲击装置类型 D、DC型 G型 C型 试样表面粗糙度Ra ≤1.6 ≤6.3 ≤0.4
冲击体的质量g
冲击能量N· mm 冲击体球头直径mm 冲击体的球头顶端 材质种类
5.5
11.0 3.0 碳化钨 球
7.8
End
按试验力状态可分为静态力和动态力硬度试验方法。 静态力硬度试验方法 GB/T231.1-2009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4340.1-2009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230.1-2009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18449-2001 金属努氏硬度试验 动态力硬度试验方法 GB/17394-1998 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4341-2001 金属肖氏硬度试验方法 以上方法不仅在原理上有区别,而且就是在同一种 方法中也还存在着试验力、压头和标尺的不同。在 进行硬度试验时,应根据被测试样的特性来选择合 适的硬度试验方法,保证试验结果具有代表性、准 确性及相互可比性。
End
符号
符号 说 明
α R D F0 F1 F h S N
HRA(C.D HRB(E.F HRN(T)
金刚石圆锥角,∘ 金刚石圆锥体顶部曲率半径,mm 钢球直径,mm 初始试验力,N 主试验力,N 总试验力,N 去除主试验力后,在初始试验力下的残余压痕的深度;mm 给定标尺的单位,mm 给定标尺的硬度值 HRA(C.D)=100 - h/0.002 HRB(E.F.G.H.K)=130 - h/0.002 HRN(T)=100 – h/0.001
布氏硬度 0.102 2 2 π D( D D d )
2F
End
布氏硬度压痕相似原理 F/D平方=常数
End
材料、 钢铸铁
布氏硬度
F/D平方
<140
≥140 <35 35~130 铜及其合金 >130 <35 35~80 轻金属及其合金 铅、锡 >80
10
30 5 10 30 2.5 10 10 1.25
End
维氏硬度的表示方法:
500HV10
表示在试验力98 .07KN下保持10~15s测定的维氏硬 度值为500。
650HV10/20 表示在试验力98 .07KN下保持20s测定的维氏硬度值为 650。
End
GB/T17394-1998 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试验原理: 里氏硬度试验的原理是使一个保持恒定能量的冲击体弹射 到静止的试样上,测量回弹时存在于试样中的残余能量, 这个残余能量用来表征硬度的高低。 HL=1000vR/vA 试验特点 a.大型设备及金属构件硬度的测试 b.检验效率高,测试快捷,读数方便 c.里氏硬度试验方法对产品表面损伤很轻,有 时可作为无损检测 d.对各个方向,窄小空间及特殊部位硬度测试 具有独特性
End
试验条件的选择
压痕有效范围:0.24~0.6D
End
布氏硬度计校准
硬度计的示值重复性和示值误差 标准块硬度 HBW
≤125
硬度计示值重复性的 最大允许值 mm 0.030d 0.025d 0.020d
硬度计示值误差的 最大允许值 %(相对H) ±3 ±2.5 ±2
125<HBW≤225 >225
金属硬度试验方法
End
概述
金属的硬度,是金属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 压痕或划痕的能力,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指标。 由于硬度能灵敏地反映金属材料在化学成分、金相组织、 热处理工艺及冷加工变形等方面的差异,因此硬度试验在 生产、科研及工程上都得到广泛应用。硬度试验方法比较 简单易行,试验时不必破坏工件,因此,很适用成批零件 检测的现场检测。 “硬度”本身是一个不确定的物理量,即对同一试样,用 不同试验方法测定得硬度值完全不同,各种硬度表现的是 在各自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所反映的材料弹性、塑性、强度、 韧性及磨损抗力等多种物理量的综合性能。硬度不是金属 材料独立的力学性能,是人为规定的在某一特定试验条件 下的一种性能指标。
End
特点
布氏硬度可测定软硬、厚薄不同的材料,具有较好的代 表性和重复性。但对软硬、厚薄不同的材料需更换压头 和试验力;工作效率较低;布氏硬度压痕较大,不宜在 成品表面试验。 维氏硬度主要适用检测各种表面热处理后的渗层和镀层 的硬度以及较小、较薄试样的硬度。但工作效率较低, 不适用大批量的常规检验;压痕小代表性差。 洛氏硬度操作简便快捷,工作效率高,可用于成品或半 成品检测。但代表性、重复性差,误差较大,不够准确。
End
洛氏硬度试验结果的表示
1)标尺 A.C.D:硬度值+HRA(C.D);如: 34.5HRA; 25.0HRC…… 2)标尺B.E.F.G.H.K:硬度值+HRB( E.F.G.H.K )+S或W; 如:79.0HRBS…… 3)标尺 N.T:硬度值+HR +15(30或45总试验力值)+N (T) +S或W ; 如:40HR15NS……
End
表面粗糙度
维氏硬度试样≤0.4μm 小负荷维氏硬度试样≤0.2μm 显微维氏硬度试样≤0.1μm 试样和试验层厚度 大于压痕对角线长度1.5倍
End
凸柱面、凸球面维氏硬度压痕分析
End
试验力与硬化层的厚度
Ⅰ:压头作用于硬化层上,反映的是硬化层硬度。
Ⅱ:压头穿过硬化层,一部分压入基体材料,反 映的是硬化 层硬度和基体硬度综合硬度值。
Ⅲ:反映了与Ⅱ程度上未打在曲面顶点的压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