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 51917-2002 碳素材料检验.洛氏硬度检验.布式硬度试验方法.固体材料

合集下载

布氏硬度测量方法

布氏硬度测量方法

布氏硬度测量方法硬度是反映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指标,而布氏硬度测量方法由于压痕大、测量结果较准确,是金属硬度检测中应用最广泛的检测方法之一。

目前,国内大多数采用光学显微镜人工读数的方式进行压痕测量,然后再查表或计算得出布氏硬度测量值。

随着图像传感器技术及图像测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机器视觉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采用图像测量技术进行布氏硬度压痕测量的方法快速兴起。

除了对压痕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外也出现了测深法,是通过测量压头压入被测材料的深度,换算面积从而计算布氏硬度。

为更好地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来自河钢集团钢研总院理化检测中心的宋月、白丽娟、孙晓冉等几位研究人员对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布氏硬度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改善测量方法。

1人工测量方法布氏硬度是将某直径D的碳化钨合金球施加试验力F压入试样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卸除试验力,测量试样表面压痕的直径d,布氏硬度与试验力除以压痕表面积的商成正比。

其中压痕直径是在压痕的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利用光学读数显微镜进行测量,根据测得的两压痕直径求得压痕平均直径,然后再带入公式求得其布氏硬度。

在利用光学读数显微镜测量压痕的过程中读数对光照强度比较敏感,因此,该方法对光源要求较高。

同时,放在试样表面的光学显微镜极其容易偏动,试验人员需要格外细心并且反复瞄准压痕边界线,给压痕测量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准确性也有所降低。

针对此问题高斐等研究了一种金属布氏硬度计检测用压痕测量装置,该装置包含磁力开关部分和显微固定部分,利用磁力将试样固定,使得测量过程中试样不易移动,操作简单,适用性较强,方便测量不同尺寸的试样。

试验人员在利用光学读数显微镜测量压痕时,选取压痕的内径和外径对结果也有较大的影响。

邹声文等测量了压痕的外径和内径,得出距离外径1/3处的直径更能准确、可靠地表示真实压痕的大小。

除了可以利用光学显微镜测量以外,在光学测量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一些改进。

利用电荷耦合元件(CCD)摄取压痕图像,输入到计算机中。

布氏硬度使用方法

布氏硬度使用方法

布氏硬度使用方法布氏硬度是评定材料硬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应用于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涂层等的硬度测试。

以下是布氏硬度测试方法的详细介绍:1. 布氏硬度测试原理布氏硬度测试是通过将带有特定球形钻头的硬度计压入待测材料的表面来测定材料硬度的方法。

测试时,硬度计的压头会在一定负荷下压入材料表面,然后根据压入的深度来计算材料的硬度值。

布氏硬度的测试结果表示了材料抵抗外部压力或变形的能力。

2. 布氏硬度测试步骤(1)准备测试样品:根据需要测试的材料的形状和尺寸,进行样品的制备和加工。

通常使用的样品形状包括板材、圆柱体、球体等。

(2)选择硬度计和压头:根据材料的硬度范围,选择相应的硬度计和压头。

通常使用的压头有钨碳合金球、钢球和钻石球等。

(3)调整测试条件:根据材料类型和厚度,调整负荷和压头大小,并选择合适的测试时间。

测试环境应保持稳定,避免影响测试结果。

(4)测试操作:将样品放置在测试台上,调节硬度计的焦距和测试位置。

然后在选定的位置上施加压力,保持压头在样品表面停留一定时间(通常为15-30秒),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5)记录测试结果:材料的布氏硬度以压头在样品表面停留的时间和压入深度来表示。

测试结束后,使用显微镜测量压头在样品上留下的印痕,取几个不同位置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测试结果。

3. 布氏硬度的测试影响因素布氏硬度测试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压头尺寸、测试负荷、测试时间、表面状态、材料厚度等。

正确选择合适的硬度计和测试条件,以及控制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4. 布氏硬度的应用布氏硬度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的硬度测试领域。

对于金属材料,布氏硬度测试可以用于评估材料的变形能力、强度和耐磨性等性能。

对于非金属材料和涂层,布氏硬度测试可以衡量其表面硬度、耐磨性、抗压性等性能。

总结起来,布氏硬度测试方法是一种简单、常用的材料硬度评价方法。

通过了解布氏硬度测试的原理、步骤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方法,以评估不同材料的硬度特性。

洛氏硬度计检验标准

洛氏硬度计检验标准

洛氏硬度计检验标准
洛氏硬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材料硬度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为了保证洛氏硬度计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

1. 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洛氏硬度计的检验前,应先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检查硬度计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检查量程是否正确,检查是否需要校准等。

2. 校准
洛氏硬度计的校准是保证其测量准确性的基础。

校准时应选择标准块进行校准,校准的时间间隔应根据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进行确定。

3. 测量
在进行洛氏硬度计的测量时,应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包括:选择适当的试验压力,放置试样,保持稳定等。

测量结果应记录在硬度测试报告中,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 检验结果的判定
根据洛氏硬度计的测量结果和标准规定,进行检验结果的判定。

判定结果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5. 检验后的处理
检验后,应对洛氏硬度计进行清洁和维护,并将检验结果记录在相关的档案中,以备日后参考和使用。

总之,制定和遵守洛氏硬度计的检验标准,是保证其测量准确性
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硬度的测试方法

硬度的测试方法

硬度的测试方法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邵氏硬度、洛氏硬度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其他较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硬度值的大小是表示材料软硬程度的有条件性的定量反映,它本身不是一个单纯的确定的物理量,而是由材料的弹性、塑性、韧性等一系列力学性能组成的综合性指标。

硬度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该材料的本身,也取决于测量条件和测量方法。

硬度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测量该材料的适用性,并通过对硬度的测量间接了解该材料的其他力学性能,例如磨耗性能、拉伸性能、固化程度等。

因此,硬度检测在生产过程中对监控产品质量和完善工艺条件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硬度试验因其具有测量迅速、经济、简便且不破坏试样的特点,是工程材料应用极为普遍的方法,也是检测材料性能最容易的一种方法。

测定硬度的方法很多,可分为以下三类。

1.测定材料耐顶针(球形顶针)压入能力的硬度试验例如布氏(Brine-II)硬度、维氏(Viekers)硬度、努普(Knoop)硬度、巴科尔(Barcol)硬度、邵氏(Shore)硬度等;2.测定材料对尖头或另一种材料的抗划痕性硬度试验例如比尔鲍姆(Bierbaum)硬度和莫斯(Mobs)硬度等;3.测定材料回弹性的硬度试验例如洛氏(Rockwell)硬度和邵氏反弹硬度等。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硬度的测试方法。

一、邵氏硬度邵氏硬度又称肖氏硬度,是表示材料硬度等级的一种方法。

邵氏硬度分为邵氏压痕硬度和邵氏反弹硬度两种,前者被测样品放在硬度计台面的适当位置,压紧到规定时间后立即读取用数字0--100表示的压痕硬度读数。

使用的压痕硬度计有A型、C型和D型三种刻度型号;后者则使用邵氏反弹式硬度计进行测定,使用顶端装有金刚石的总重约3克的冲头,从约300MM高度的玻璃管中垂直落于试件上,由玻璃管的刻度读取其垂直反弹的高度。

(一)原理邵氏压痕硬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将规定形状的压针在标准的弹簧压力下,并在严格的规定时间内,把压针压入试样的深度转换为硬度值,表示该试样材料的硬度等级,直接从硬度计的指示表上读取。

硬度测量方法

硬度测量方法

硬度测量方法
硬度是材料抵抗表面变形或划痕的能力,通常用来评估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在工程领域中,硬度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评估材料的性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硬度测量方法,包括洛氏硬度、巴氏硬度、维氏硬度和布氏硬度。

首先,我们来介绍洛氏硬度测试方法。

洛氏硬度测试是最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之一,它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一定载荷,然后测量产生的压痕的直径来评估材料的硬度。

洛氏硬度测试适用于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工程材料的硬度测试。

其次,巴氏硬度测试是另一种常见的硬度测试方法。

巴氏硬度测试是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一定载荷,然后测量压痕的对角线长度来评估材料的硬度。

巴氏硬度测试适用于金属材料,特别是对薄板材料和薄壁管材料的硬度测试有很好的适用性。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维氏硬度测试方法。

维氏硬度测试是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一定载荷,然后测量压痕的对角线长度来评估材料的硬度。

维氏硬度测试适用于金属材料,特别是对小尺寸零件和薄壁材料的硬度测试有很好的适用性。

最后,我们来介绍布氏硬度测试方法。

布氏硬度测试是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一定载荷,然后测量压痕的直径来评估材料的硬度。

布氏硬度测试适用于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特别是对大尺寸零件和粗糙表面材料的硬度测试有很好的适用性。

总的来说,不同的硬度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材料和不同的测试要求。

在进行硬度测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和测试要求选择合适的硬度测试方法,并严格按照测试标准进行测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硬度测试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布氏硬度测量方法

布氏硬度测量方法

布氏硬度测量方法布氏硬度是一种常用的材料硬度测试方法,广泛应用于金属、塑料、陶瓷等各种材料的硬度测量工作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布氏硬度测量方法。

首先,确定待测试材料的硬度范围。

根据待测试材料的硬度范围选择适当的布氏硬度计规格,一般有0-100、0-200、0-300等不同规格的硬度计。

然后,准备测试样品。

将待测试的材料切割成适当的样品,并将样品的表面研磨光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接下来,将测试样品放置在布氏硬度计的测试台上。

调整硬度计的压力调节螺钉,使压头与测试样品的表面接触,然后用螺旋缓慢地将压头压入材料表面。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压力大小和速度,以免损坏测试样品。

当压头压入材料表面到一定深度后,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地释放压力,使压头与测试样品脱离。

此时,压头在测试样品上留下一个圆形的、有深度的痕迹,称为布氏硬度值。

最后,通过读取刻度盘上的数值,确定测试样品的硬度。

布氏硬度计的刻度盘上有一条刻度,用来表示压头压入测试样品所产生的印痕深度,该数值即为布氏硬度值。

需要注意的是,布氏硬度值只是材料的相对硬度,不能直接用来表示材料的绝对硬度。

在不同的硬度计之间,布氏硬度值的比较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进行硬度测量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硬度计和标准。

在进行布氏硬度测量时,还需注意一些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

例如,测试样品的尺寸、形状、表面状态等因素都会对硬度值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硬度测量时,应尽量选择表面平整、尺寸适中的样品,并避免存在明显的缺陷以及机械变形等情况。

总结起来,布氏硬度测量方法是通过布氏硬度计对材料进行硬度测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进行硬度测量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硬度计规格、准备好测试样品,并掌握合适的测量技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需了解硬度值的相对性和局限性,合理地应用硬度测量结果。

硬度测试方法

硬度测试方法

硬度测试方法硬度测试是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等指标。

在工程领域中,硬度测试方法的选择对于材料的品质控制和产品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硬度测试方法,包括洛氏硬度测试、巴氏硬度测试和维氏硬度测试。

洛氏硬度测试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硬度测试方法,它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一定载荷,然后测量材料表面的印痕大小来评估材料的硬度。

洛氏硬度测试常用于金属材料的硬度评定,例如钢铁、铝合金等。

它的优点是测试简单、快速,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材料。

但是,洛氏硬度测试对于非金属材料的测试效果不佳,且在测量小尺寸零件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巴氏硬度测试是另一种常见的硬度测试方法,它是利用金刚石锥头对材料表面施加一定载荷,然后测量印痕的大小来评估材料的硬度。

巴氏硬度测试适用于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硬度测试,尤其适用于薄板、薄壁和小尺寸零件的测试。

巴氏硬度测试的优点是测试精度高、重复性好,但是测试过程相对复杂,需要专业的操作技能。

维氏硬度测试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硬度测试方法,它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一定载荷,然后测量材料表面的印痕大小来评估材料的硬度。

维氏硬度测试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硬度评定,例如钢铁、铝合金等。

维氏硬度测试的优点是测试简单、快速,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材料。

但是,维氏硬度测试对于非金属材料的测试效果不佳,且在测量小尺寸零件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总结而言,硬度测试是评估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不同的硬度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材料和零件。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根据材料的特性和测试要求选择合适的硬度测试方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硬度测试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以上是关于硬度测试方法的一些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硬度测试方法还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硬度测试方法

硬度测试方法

硬度测试方法硬度是材料的抗划伤能力,通常用来衡量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硬度测试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来确定材料的硬度。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硬度测试方法。

1. 洛氏硬度测试方法。

洛氏硬度测试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硬度测试方法,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一定负荷,然后测量负荷下的压痕面积来确定材料的硬度。

洛氏硬度测试方法适用于金属材料的硬度测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材料的硬度。

2. 布氏硬度测试方法。

布氏硬度测试是一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硬度测试方法,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一定负荷,然后测量压痕的对角线长度来确定材料的硬度。

布氏硬度测试方法适用于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硬度测试,可以对材料进行快速、准确的硬度测量。

3. 维氏硬度测试方法。

维氏硬度测试是一种金属硬度测试方法,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一定负荷,然后测量压痕的对角线长度来确定材料的硬度。

维氏硬度测试方法适用于金属材料的硬度测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材料的硬度。

4. 硬度计测试方法。

硬度计是一种常用的硬度测试仪器,可以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一定负荷,然后测量压痕的深度或者直径来确定材料的硬度。

硬度计测试方法适用于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硬度测试,可以对材料进行快速、准确的硬度测量。

总结。

硬度测试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来确定材料的硬度。

洛氏硬度测试方法适用于金属材料的硬度测试,布氏硬度测试方法适用于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硬度测试,维氏硬度测试方法适用于金属材料的硬度测试,硬度计测试方法适用于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硬度测试。

选择合适的硬度测试方法可以对材料进行快速、准确的硬度测量,为材料的质量控制和产品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71.060.10Prüfung von Kohlenstoffmaterialien – Härteprüfung nach Rockwell – Verfahren mit Kugel; FeststoffeIn keeping with current practice in standards published by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a comma has been used throughout as the decimal marker.Ref.No.DIN 51917:2002-12English price group 07Sales No.0107DEUTSCHE NORM December 200251917{©No part of this translation may be reproduced without the prior permission ofDIN Deutsches Institut für Normung e.V., Berlin. Beuth Verlag GmbH , 10772Berlin, Germany,has the exclusive right of sale for German Standards (DIN-Normen).Translation by DIN-Sprachendienst.In case of doubt, the German-language original should be consulted as the authoritative text.Rockwell hardness testing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by the steel ball indentation methodContinued on pages 2 to 5.ForewordThe December 1997 edition of this standard has been revised by Technical Committee Prüfverfahren für Kohlenstoff und Graphit of the Normenausschuss Materialprüfung (Materials Testing Standards Committee)taking into account DIN EN ISO 6508-1 (which has superseded DIN EN 10109-1) on which it was based.AmendmentsThis standard differs from the December 1997 edition in that the steel ball has been replaced by a hard-metal bal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est pieces have been changed, the text has been editorially revised and refer-ences have been updated.Previous editionsDIN 51917:1987-10, 1997-12.1ScopeThis standard specifies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Rockwell hardness of carbon/graphite materials, which can also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hardness of metal/graphite materials such as those of carbon brushes for use in electrical machinery.NOTE:In this standard, the ball indentation method specified in DIN EN ISO 6508-1 has been modified to be suitable for carbonaceous materials.2Normative referencesThis standard incorporates, by dated or undated reference, provisions from other publications. These normative references are cited at the appropriate place in the text and the titles of the publications are listed below. For dated references, subsequent amendments to or revisions of any of these publications apply to this standard only when incorporated into it by amendment or revision. For undated references, the latest edition of the publication referred to applies.DIN 1333Presentation of numerical dataDIN 51200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est piece holding devices in hardness testing machinesSupersedesDecember1997 edition.Copyright Deutsches Institut Fur Normung E.V.Provided by IHS under license with DIN--`,,,`-`-`,,`,,`,`,,`---Page 2DIN 51917:2002-12DIN EN ISO 6506-2Metallic materials – Brinell hardness – Part 2:Verification and calibration of testing machines (ISO 6506-2:1999)DIN EN ISO 6508-1Metallic materials – Rockwell hardness test – Part 1: Test method (scales A, B, C, D, E,F, G, H, K, N, T) (ISO 6508-1:1999)DIN EN ISO 6508-2Metallic materials – Rockwell hardness test – Part 2: Verification and calibration of testing machines (scales A, B, C, D, E, F, G, H, K, N, T) (ISO 6508-2:1999)IEC 413Test procedures for determin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brush materials for electrical machinesISO 5725-1:1994Accuracy (trueness and precision) of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results –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 and definitionsISO 5725-2:1994Accuracy (trueness and precision) of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results – Part 2: Bas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a standard measure-ment method3PrincipleA hard-metal ball indenter is forced into a test piece in two stages under the conditions specified in clause 9,and the permanent depth of the indentation , h , produced by the initial test force is measured after removing the additional test force. The Rockwell hardness number, HR , is then determined using the following equation (cf. table 1):h Rockwell hardness, HR =N – S4Quantities, symbols and unitsSee tables 1 and 2 and figure 1.Table 1:Quantities, symbols and unitsSymbolQuantityUnit F 0Initial test force N F 1Additional test force N F Total test force N S Scale unitmm N Hardness number specific to the scale –h Permanent indentation depth at F 0mmafter removing additional test force ePermanent indentation depth, expressed in multiples of S , i.e. 0,002 mm or 0,001 mm.HR 10/20, HR 5/20HR 10/40, HR 5/40hHR 10/60, HR 5/60Rockwell hardness HR =130–HR 10/100, HR 5/100 0,002HR 10/150, HR 5/150hHR 5/7, HR 2,5/7Rockwell hardness HR =100–0,001Copyright Deutsches Institut Fur Normung E.V. Provided by IHS under license with DIN--`,,,`-`-`,,`,,`,`,,`---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Page 3DIN 51917:2002-12Table 2:Test forces5DesignationDesignation of a Rockwell hardness test 1) (HR)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standard, determined with an indenter of diameter (10t 0,005) mm (10) and a total test force of 60 daN (60):Test DIN 51917 – HR 10/606Apparatus6.1Te sting machine , capable of applying the test forces specified in table 2 and conforming toDIN EN ISO 6508-2.6.2Hard-metal ball indenter , having a diameter of (10t 0,005)mm, (5t 0,004)mm or (2,5t 0,003)mm and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specified in DIN EN ISO 6506-2.6.3Depth-measuring device , conforming to DIN EN ISO 6508-2.7SamplingSampling shall be subject to agreement.8Test piecesTest pieces of any size may be used, provided that they meet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a)The thickness is such that no deformation is visible on the back of the test piece after testing. (The minimum thickness will depend on the material of the test piece and may need to be determined by experi-ment.b)The surfaces of test pieces are flat and the arithmetical mean deviation of the profile, Ra , is no greater than 5 µm.1)Cf. section 303.2 of IEC 413.Hardness symbolDiameter of ball indenter,in mmHardness number, NScale unit,S ,in mmInitial test force, F 0,in NAdditional testforce,F 1,in NTotal test force,F ,in NCopyright Deutsches Institut Fur Normung E.V. Provided by IHS under license with DIN--`,,,`-`-`,,`,,`,`,,`---Page 4DIN 51917:2002-129ProcedureTesting shall be carried out at an ambient temperature of between 10°C and 35°C.Place the test piece on a supporting surface or in a holder so that the surface to be indented is normal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indenting force.Since any permanent change in the position of the test piece caused by the applied test force affects the measured indentation depth, the contact surfaces of the test piece and support or holder shall be free of foreign matter, such as grease or dust. If its shape allows, the test piece shall be clamped in the machine (cf. DIN 51200).Press the test piece against the steel ball indenter until the initial force, F 0, is reached and then set the datum position of the measuring device at the hardness number, N .Avoiding shock and vibration as far as possible, slowly apply the additional force, F 1, for five to eight seconds until the total force, F , is reached. Maintain this force until the reading is steady (which normally takes ten to twenty seconds).Now remove the additional force, avoiding shock and vibration as far as possible. The Rockwell hardness can usually be read directly from the measuring device, but if necessary, determine it from the permanent inden-tation depth, h (see figure 1).1Initial test force2Surface of test piece 3Datum linea Indentation depth due to initial test force, F 0b Indentation depth due to additional test force, F 1c Recovery after removal of additional test forced Permanent indentation depth, hFigure 1:Principle of Rockwell hardness test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entres of two adjacent indentations and that from the centre of each indentation to the edge of the test piece shall be at least equal to the ball diameter or 2,5 times the diameter of the indentation,unless otherwise agreed.If the mean value obtained is greater than 110 or less than 30, repeat the measurement after selecting a more suitable indenter diameter and test forces from table 2.10EvaluationMost testing machines give a direct reading of the Rockwell hardness; where this is not the case, calculate the Rockwell hardness, HR ../.. (ball diameter/total test force), using the following equations: h e = SHR ../..=N –eRounding of results shall be in accordance with DIN 1333.11Test reportThe test report shall refer to this standard and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a)type, position, orient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est pieces;b)number of test pieces;c)ball diameter and total test force;abdcCopyright Deutsches Institut Fur Normung E.V. Provided by IHS under license with DIN--`,,,`-`-`,,`,,`,`,,`---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Page 5DIN51917:2002-12d)Rockwell hardness obtained and the mean of all results, both rounded to the nearest integer;e)any agreed deviations from this standard;f)date of testing.12Precision(cf. ISO5725-1 and ISO5725-2)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shall be used to assess the reliability of results.Repeatability limit(same observer, same equipment)If two results are obtained under repeatability conditions, both results shall be considered acceptable and inconformity with this standard if they differ by no more than the value shown in table 3.Reproducibility limit(different observers, different equipment)If two laboratories each obtain a result under reproducibility conditions, both results shall be consideredacceptable and in conformity with this standard if they differ by no more than the value shown in table 3.Table3: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Carbon/graphite materials Metal/graphite materialsHR 10/40HR 5/40HR 10/40HR 5/40Repeatability limit3547Reproducibility limit4869Other relevant standardASTM C 748-83Test method for Rockwell hardness of fine-grained graphite materials (1993 revision)2)2)Obtainable from Beuth Verlag GmbH, 10772 Berlin, Germany.--`,,,`-`-`,,`,,`,`,,`---Copyright Deutsches Institut Fur Normung E.V.Provided by IHS under license with D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