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校护理临床医学教案 内科 外科 6消化系统

合集下载

教案(消化系统)

教案(消化系统)
厦门卫生学校教案
专业:护士科目:内科护理学班级:护59甲、乙班2006年11月15日
教 学
章 节
第三节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
教学
时数
2
教学
目的
1、了解消化性溃疡的概念、主要致病因素。
2.熟悉消化性溃疡的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预期目标。
3.掌握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教育。
教具或
参考书籍
内科学
内科护理学
通过列表比较胃溃疡与十二指肠的不同评估要点
让学生讨论
让学生从评估的内容及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共同探讨护理措施,尤其是饮食的护理
思考:如何对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课后记:
学生反映此章节内容太多,杂,教材与外科穿插,不好理解,今后多通过提问与复习的方式进行加深理解。
教师:石蕾职称:第3页
通过举例及讲授突破难点
通过举例及看多媒体课件、解剖图让学生理解
举例并讨论护理措施,让学生明白护理的重点保护肝脏及预防并发症
让学生演习如何进行健康教育
思考:肝硬化的健康史及身心状况收集什么?
课后记:
学生反映此课较难理解,因此,课上反应较慢,但是经过多次讲解,举例说明,看图解等学生认为还比较有效果。
教师:石蕾职称:第2页
厦门卫生学校教案
专业:护59甲、乙科目:内科护理学班级:英10、11班2006年11月6日
教 学
章 节
第一节概述
教学
时数
3
教学
目的
1、了解消化系统常见症状的概念、病因。
2、熟悉消化系统常见症状的护理诊断、预期目标。
3、掌握其护理评估要点、护理措施
教具或
参考书籍
内科学
内科护理学

专科内外科护理《消化系统》课程整合

专科内外科护理《消化系统》课程整合
对照组理论课学时48节实践课学时34课程整合课促进师资水平参与课程整合的所有教师在集体备课和两种模式的教学过程当中体23对教学方法满意度观察组学生对整合教学期会到课程整合不是把两门课程进行简单组合或叠问教学满意度为4ooo85对照组学生对同期教学加而是对两门课程的知识进行取舍交叉和融合满意度为330088两组之间比较p0001有非突出与专业联系密切的知识不一味追求某个学科常显 学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o U R N A L o F H EZ E M E D ICA L C 0 L LEG E
vo L. 25 No. 3
2ol 3
2 0 1 3 年
DOI : I O . 3 9 6 9 . i s s n . j 0 0 8- - 4 1 j 8 . 2 0 1 3 . 0 3 . 3 1
q u a l i t y o f h i g h e r n u r s i n g e d u c a t i o n . Me t h o d s S u b j e c t s i n c l u d e d 2 5 8 t h r e e - y e a r n u r s i n g s t u d e n t s f o g r a d e 2 0 1 0 l e a r n i n g i n a c o l l e g e . T a k e t h e“me d i c l a n u r s i n g a n d s u r g i c a l n u r s i n g d i g e s t i v e d i s e a s e s ”i n 2 0 1 2 O S t h e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 c o n t e n t . T h r o u g h c o l l e c t i v e l e s s o n p r e p a r a t i o n , c l ss a r o o m t e a c h i n g , p r ct a i c e l i n k f o r d i g e s t i v e s y s t e m i n t e g r a t i o n wi t h i n me d i c l a n u r s i n g a n d s u r g i c ln a u s r i n ga st he i n t e g r a t e dn u r s i n gt e ch a i n g . C o m p a r et h e ch a i e v e me n t s fs o md e n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C u r -

内科护理学――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2.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常见病种。

3.掌握护理评估。

【教学具体内容】1.消化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

2.消化系统疾病病因和常见病种。

3.护理评估:(1)病史:患病及治疗经过、目前病情与一般情况、心理-社会状况、生活史。

(2)身体评估:一般状态、皮肤和粘膜、腹部检查。

(3)实验室及其检查。

难点:胃肠的神经内分泌调节、胃肠道免疫结构与功能。

重点:消化系统疾病的身体评估。

第二节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病因2.理解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评估3.掌握常见症状体征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教学具体内容】1.恶心呕吐:(1)病因。

(2)临床表现特点及护理评估内容。

(3)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4)补充中枢性呕吐与胃源性呕吐的区别2.腹痛:(1)病因、症状特点及护理评估内容。

(2)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尤其是教会病人非药物性缓解疼痛的方法。

3.腹泻:(1)病因、症状特点及护理评估内容。

(2)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4.吞咽困难、嗳气、反酸、灼热感、畏食或食欲不振、腹胀、便秘、黄疸:简介概念和病因。

难点:腹痛的病因及特点。

重点:常见症状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第二节胃炎二、慢性胃炎病人的护理【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慢性胃炎的定义、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2.了解本病的临床表现、理解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及治疗要点3.理解本病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4.掌握纤维胃镜检查术前、术后护理【教学具体内容】1.概述:概念、发病情况。

2.临床分类与病因:B型胃炎主要由Hp感染引起;A型胃炎主要由自身免疫引起。

3.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胃镜和胃粘膜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胃镜可确诊。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科护理学医学PPT教案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科护理学医学PPT教案
Page 30
临床表现
1、胃、十二指肠疾病 腹痛多为中上腹部隐痛、灼痛或不适感,伴畏食、恶心、
呕吐、嗳气、反酸等; 2、小肠疾病
多呈脐周疼痛,并有腹泻、腹胀等; 3、大肠病变
腹痛为腹部一侧或双侧疼痛; 4、急性胰腺炎
上腹部剧烈疼痛,为持续性钝痛、钻痛或绞痛,并向腰 背部呈带状放射; 5、急性腹膜炎
并能阻止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 一餐含有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混合性食物从胃排空约需
4—6h。
Page 6
3.小肠
(一)胃肠道
构成: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十二指肠的结构
小肠内有十二指肠腺和肠腺两种腺体。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
Page 7
4.大肠 包括盲肠及阑尾、结肠、
直肠 回盲括约肌:主要功能在于
Page 44
6、心理护理 慢性腹泻治疗效果不明显时,病人往往对预
后感到担忧,结肠镜等检查有一定痛苦,某些腹 泻如肠易激综合征与精神因素有关,故应注意病 人心理状况的评估和护理,鼓励病人配合检查和 治疗,稳定病人情绪。
Page 45
5
护理措施
1、动态观察液体平衡状态 2、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1
概述
2
护理评估
3
护理诊断
4
护理目标
5
护理措施
Page 28
1
概述
腹痛 分类:急性腹痛、慢性腹痛。
原因 1、急性腹痛:
(1)腹腔脏器的急性炎症、扭转或破裂 (2)空腔脏器梗阻或扩张 (3)腹腔内血管阻塞
Page 29
2、慢性腹痛: (1)腹腔脏器的慢性炎症 (2)腹腔脏器包膜的张力增加 (3)消化性溃疡 (4)胃肠神经功能紊乱 (5)肿瘤压迫及浸润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教案学科:内科护理学专业:护理班级:2021-4 第一讲学年:2003/2004 学期:第一教学形式:课堂讲授((标标题题))第三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目的要求)学完本节内容后学生能够:1.了解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与体征的病因与临床特点2、熟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内容 3、掌握恶心与呕吐、腹痛、腹泻的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关键词)恶心与呕吐、腹痛、腹泻(授课提纲)第一节概述一、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二、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1、病史 2、身体评估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 1、恶心与呕吐(1)护理评估:病史、身体评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2)常用护理诊断(3)目标(4)护理措施及依据 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的护理 2)活动无耐力的护理3)焦虑的护理巩固新课的内容和方法 1.提1 / 9问 2.集体回顾(5)评价二、腹痛 1、护理评估 2、常用护理诊断 3、目标 4、护理措施及依据 5、评价三、腹泻 1、护理评估 2、常用护理诊断 3、目标 4、护理措施及依据 5、评价(重点)恶心于呕吐、腹泻、腹痛的护理评估、诊断与措施(难点)恶心于呕吐、腹泻、腹痛的护理评估(思考题) 1、腹痛、腹泻病人的护理措施有那些? 2、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有那些?(参考书) 1.《内科学》叶任高主编2.《内科学》王吉耀主编3.《Medical-Surgical Nursing》 Ignatavicius DD 主编课后小结采用启发式授课,上课效果较好。

教案学科:内科护理学专业:护理班级:2021-4 第三四讲学年:2003/2004 学期:第一教学形式:课堂讲授((标标题题))第第三三节节消消化化性性溃溃疡疡(目的要求)学完本节内容后学生能够:1.了解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与治疗。

临床医学内科学教案消化系统疾病教案急性胰腺炎教案

临床医学内科学教案消化系统疾病教案急性胰腺炎教案

临床医学内科学教案消化系统疾病教案急性胰腺炎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急性胰腺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要点。

2. 了解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机制和并发症。

3. 学会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护理计划。

二、教学内容1. 急性胰腺炎的定义和病因介绍急性胰腺炎的概念讲解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原因,如胆道疾病、饮酒、高脂血症等2.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解析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如剧烈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阐述急性胰腺炎的体征,如上腹部压痛、肌紧张、腹胀等3.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介绍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影像学检查(B超、CT)等分析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4.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要点讲解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如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止痛等介绍急性胰腺炎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生长抑素等阐述急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指征和手术方式5. 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及护理解析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如胰腺坏死、感染、出血等介绍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护理,包括病情观察、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急性胰腺炎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要点。

2. 案例分析:分析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护理策略,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急性胰腺炎基本概念和病因的掌握情况。

2. 病例分析:评价学生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和治疗要点的应用能力。

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急性胰腺炎并发症护理的分析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临床医学内科学教材、消化系统疾病相关书籍。

2. 课件:急性胰腺炎教案课件。

3. 案例资料:急性胰腺炎典型病例。

4. 网络资源:急性胰腺炎相关学术期刊、医学网站。

六、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讲解胆道疾病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引起学生对急性胰腺炎的关注。

护理消化系统教案模板范文

护理消化系统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生理功能及常见疾病。

(2)掌握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

(3)熟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饮食护理原则及营养支持。

2. 技能目标:(1)能够根据病情,正确评估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问题。

(2)能够制定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计划,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3)能够指导消化系统疾病病人进行饮食调整,保证营养摄入。

3. 学习态度:(1)培养学生对消化系统疾病护理的重视程度,提高护理意识。

(2)培养学生关爱病人,关注病人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3)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生理功能2.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及护理评估3.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诊断4.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计划及措施5.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

(2)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特别是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

2. 教学难点:(1)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饮食护理原则及营养支持。

(2)如何根据病情调整饮食,保证病人营养摄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掌握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要点。

3. 讨论法:针对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高护理技能。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护理工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

2. 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及生理功能,让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

3. 讲解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及护理评估,让学生掌握病情观察要点。

4. 讲解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诊断,引导学生分析病情,提出护理诊断。

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教案

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教案

内科护理学消化系统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探讨内科护理学中与消化系统相关的内容,包括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护理技术和护理计划。

通过学习本教案,将能够深入了解消化系统的生理学、病理学和护理学知识,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水平。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1. 消化系统的结构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对于理解其功能和病理变化至关重要。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和附属腺体等器官。

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2. 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消化、吸收和排泄三个方面。

消化是将食物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吸收是将营养物质吸收到血液中,排泄是将消化残渣排出体外。

3. 消化系统的神经调节消化系统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了解这些调节机制对于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消化系统的疾病1. 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包括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肝炎、胆囊炎、胰腺炎、肠道感染等。

对于每一种疾病,我们需要了解其病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2.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技术针对不同的消化系统疾病,我们需要掌握相应的护理技术。

例如,对于胃溃疡,我们应该注意饮食调理、药物管理和疼痛缓解等方面的护理技术。

消化系统的护理计划1.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目标针对不同的消化系统疾病,我们应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以实现特定的护理目标。

例如,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我们的护理目标可能包括改善患者的食管功能和减轻症状等。

2.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措施为了实现护理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

例如,对于肝炎患者,我们应注意饮食调理、药物管理和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措施。

结论通过学习本教案,我们深入了解了消化系统的生理学、常见疾病、护理技术和护理计划。

这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消化系统患者的护理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的医学知识,以跟上医学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论
授课
单元
第六章消化系统疾病
教师姓名谢申浩职称无
所属
部系
医技教研室无
教学层次中专□大专■本科□
本章学

13学时
教学方式多媒体理论教学
授课
时间
主要内容:
1、胃炎
2、消化性溃疡
3、溃疡性结肠炎
4、小儿腹泻
5、急性阑尾炎
6、肠梗阻
7、胆道疾病8、急性胰腺炎
9、肝硬化10、原发性肝癌
11、食管癌12、胃癌
13、直肠癌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消化性溃疡发生的部位与形状、临床表现、粪便检查、X线钡餐检查表现、诊断、并发症、良恶性的鉴别,熟悉其病因和治疗药物;
2、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熟悉鉴别诊断疾病,了解其病因与发病机制。

3、掌握胆石病病因、分类和临床表现,熟悉其相关检查和治疗方法。

4、掌握肝硬化的临床表现、病理分型,了解其病因和并发症。

5、掌握胃癌的分型和主要转移方式,熟悉其临床表现和检查方法。

6、熟悉胃炎的分类、病因和主要临床表现
7、了解溃疡性结肠炎、小儿腹泻、急性胰腺炎、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重点与难点:
1、急性单纯性胃炎的临床表现(重);实验室检查(重)。

2、消化性溃疡好发部位和形态(重);主要临床表现的特点(重);X线钡餐表现(难),并发症(难、重),良恶性溃疡的鉴别(难)。

3、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重),需与之鉴别的疾病(难)。

4、肠梗阻的病因分类(重);主要临床表现(重)。

5、胆石病的分类(重),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难),其首选检查方法(重)。

6、肝硬化的病理特点(难);病理分类(重);晚期临床表现(难、重),最常见的并发症(重、难)。

7、胃癌的病理分型分级(重、难);主要的转转移途径(重)。

10、肺癌的病因;解剖分类和病理分类(重);临床表现(难)。

教学内容提要教学方法分配学时
第一节胃炎
急性单纯性胃炎
病因与发病机制:过冷、过热、NSAIS类药物、酒精、感染、应激状态等
病理:胃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粘液增多
临床表现:上吐下泻
实验室检查:血象改变;病原体检查;粪便检查,胃镜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预防
治疗:加强营养
预后
慢性胃炎
分类:萎缩性与非萎缩性
病因与发病机制:急性转变来、长期刺激、十二指肠液反流、自身免疫反应、幽门螺杆菌感染
病理
临床表现:长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
实验室检查:胃液分析;幽门螺杆菌检查;钡餐;胃镜检查;壁细胞抗体
诊断和鉴别诊断
预防
治疗:护胃、根治幽门螺杆菌
预后:部分浅表型可迁延成萎缩性,继而癌变
第二节消化性溃疡
病因与发病机制: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性因素与损害性因素之间的失调所致
病理:多发部位、溃疡的形态、结局
临床表现: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痛
实验室检查:粪便潜血检查、胃液分析、钡餐、胃镜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预防
治疗:中和胃酸、H2受体拮抗剂、胃泌素受体拮抗剂、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阻滞剂、抗生素
预后
第三节溃疡性结肠炎
第四节小儿腹泻板书+PPT讲授
板书+PPT讲授
板书+PPT讲授
了解
了解
20 '
25 '
60 '
第五节急性阑尾炎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痛;Mc Burney点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象改变;X线检查;CT;B超
诊断和鉴别诊断:鉴别消化性穿孔,右侧输尿管结石
治疗:手术与保守治理哦啊
第六节肠梗阻
病因与分类:病因分类;血运情况分类;部位分类等
病理生理:局部肠道改变;全身变化
临床表现:腹痛、呕吐、腹胀、肛门不通气;查体表现
实验室检查和X线检查
诊断:“六大问题”
预防
治疗:原则用最简单的方法在最短时间内解除梗阻原因,同时预防和纠正前身生理紊乱
第七节胆道疾病
胆石症
病因病理:胆流瘀滞、细菌感染、胆汁化学成分改变
临床表现:胆囊结石(胆绞痛、胆囊点压痛);胆管结石(夏科三联征、雷诺五联征)
诊断:超声检查是首选,其次有胆囊造影等
治疗:非手术与手术治疗,小结石,症状不重者采取保守治疗方法
预后
急性胆囊炎
第八节急性胰腺炎
第九节肝硬化
病因分类:“九大病因”
病理:分类(依据假小叶的大小及形态分)
临床表现: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后者有肝功能异常表现和门脉高压表现两种
并发症:最常见为上消化道出血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免疫力检查、腹水定性及其他
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依据:有病因接触;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肝脏质地硬,有结节;刚功能试验异常;活检发现假小叶
预防
治疗板书+PPT讲授
板书+PPT讲授
板书+PPT讲授
了解
了解
45 '
45 '
30 '
预后
第十节原发性肝癌
第十一节食管癌
第十二节胃癌
病因
病理:早期胃癌分级与晚期胃癌分级;主要转移途径
临床表现:纳差乏力、上腹痛、恶心呕吐、呕血便血、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恶病质等
实验室检查:钡餐;胃镜;细胞学检查
诊断
治疗:手术治疗为主
第十三节直肠癌板书+PPT讲授
了解
了解
板书+PPT讲授
了解
45 '
45 '
思考题:
1、慢性胃炎怎么分类?
2、消化性溃疡多发部位在哪里?临床表现有什么特点?良恶性溃疡如何鉴别?
3、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有哪些?
4、急性阑尾炎腹痛有何特点?麦氏点如何定位?
5、肠梗阻临床表现有哪些?在诊断过程中要明确哪些问题?
6、胆石分为哪两类?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何谓夏科三联征、雷诺五联征?
7、肝硬化临床表现分哪两方面?分别的具体症状有哪些?
8、早期和进展期胃癌如何分级?主要的转移途径有哪些?
教材及参考书:
《临床医学概论》第一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赵增荣
《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陆再英钟南山
教研室
主任意
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