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种类调查报告
虫害调查报告(一)2024

虫害调查报告(一)引言概述:该报告对某地区的虫害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为相关农民和农业管理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建议,以应对虫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威胁。
调查结果将用于制定防治虫害的措施,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
正文:1. 主要虫害种类1.1 田间作物主要虫害1.1.1 棉铃虫1.1.2 稻飞虱1.1.3 玉米螟1.1.4 大豆蚜虫1.1.5 小麦蚜虫1.2 果树及蔬菜主要虫害1.2.1 瓜果树上的蚜虫1.2.2 苹果上的青虫1.2.3 蔬菜中的菜蛾1.2.4 桃树上的梅蛾1.2.5 橘子树上的柑螟2. 虫害发生原因2.1 不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2.1.1 过度的农药使用2.1.2 缺乏轮作和间作措施2.1.3 地块整地不彻底2.1.4 垃圾处理不当2.1.5 没有进行病虫害调查和监测2.2 气候因素2.2.1 暖冬导致虫害越冬数量增多2.2.2 干旱天气导致虫害生长迅速2.2.3 高温天气增加了虫害孳生的速度2.2.4 气候波动导致虫害迁移和传播3. 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3.1 减产和损坏3.1.1 蚜虫吸食植物汁液导致营养透支3.1.2 幼虫咬食叶片导致叶面积减少3.1.3 蛀食虫害导致果实损坏和腐烂3.2 传播病毒3.2.1 蚜虫传播病毒导致病害加重3.2.2 黄夜蛾传播水稻白叶枯病3.2.3 小菜蛾传播甜菜嵌纹病毒3.3 损害品质和商业价值3.3.1 果实被害后质量下降3.3.2 叶片被损坏后受光能力减弱3.3.3 食用部位被虫害污染影响销售4. 虫害防治措施4.1 生物防控4.1.1 引入天敌进行虫害防治4.1.2 使用生物农药对虫害进行生物防控4.1.3 发展友好微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4.2 化学防控4.2.1 合理使用农药进行虫害防治4.2.2 正确施药,遵守施药周期和剂量4.2.3 确保农药安全使用,避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4.3 农业管理措施4.3.1 加强地块整地和清除垃圾4.3.2 合理进行轮作和间作4.3.3 定期进行病虫害的调查和监测4.3.4 加强信息交流和培训,提高农民的虫害防治意识5. 积极应对虫害的建议5.1 建立虫害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虫害发生情况5.2 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增加农民防治虫害的知识5.3 推广有效的虫害防治技术和产品5.4 加强农业技术服务,提供专业的虫害防治指导与咨询5.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制定出台虫害防治的政策和法规总结:虫害对农作物的威胁严重,但通过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虫害的发生和影响。
昆虫记调查综合报告

昆虫记调查综合报告昆虫,这些小小的生物,在我们的周围无处不在,却常常被我们忽视。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它们,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昆虫记调查。
一、调查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昆虫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许多昆虫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而我们对昆虫的了解却相对有限。
因此,开展这次调查旨在增进对昆虫的认识,为保护昆虫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1、了解本地常见昆虫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2、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
3、探究环境变化对昆虫生存的影响。
4、提高公众对昆虫保护的意识。
三、调查方法1、实地观察我们选择了城市公园、郊外森林、农田等不同的生态环境作为观察点。
在这些地方,定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记录所见到的昆虫种类、数量、活动范围等信息。
2、样本采集使用昆虫网、吸虫器等工具采集部分昆虫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鉴定。
3、文献查阅查阅相关的昆虫学书籍、研究论文和科普资料,了解昆虫的分类、生态特征和保护现状。
4、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向当地居民和游客了解他们对昆虫的认知和态度。
四、调查结果1、昆虫种类经过调查,我们共发现了____种昆虫,涵盖了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多个目。
其中,常见的有蝴蝶、蜜蜂、蚂蚁、甲虫等。
2、分布情况城市公园中,以蜜蜂、蝴蝶等与花卉相关的昆虫较为常见;郊外森林里,甲虫、螳螂等昆虫数量较多;农田中,则主要有蝗虫、蚜虫等农业害虫以及一些益虫如七星瓢虫。
3、生活习性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各自独特的生活习性。
例如,蜜蜂喜欢在花丛中忙碌地采集花粉和花蜜;蚂蚁则具有高度的社会性,分工明确;而甲虫大多在夜间活动。
4、环境影响调查发现,环境的变化对昆虫的生存产生了显著影响。
城市化导致昆虫栖息地减少,农药的使用使得部分昆虫数量锐减,气候变化也改变了昆虫的活动规律和分布范围。
5、公众认知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公众对昆虫的了解较为有限,只知道一些常见的种类。
物种鉴定昆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野外采集昆虫,掌握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了解不同昆虫的生存环境。
同时,通过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学习昆虫的识别方法和种类,了解昆虫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提高对昆虫分类学的基本认识。
二、实验时间与地点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16日实验地点:XX市XX县XX镇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采集到的昆虫标本2. 实验工具:- 捕虫网- 毒瓶(玻璃瓶、脱脂棉、乙酸乙酯)- 镊子- 手套- 采集管- 镜子- 记录本- 相机四、实验内容1. 采集昆虫- 采集方法:采用网捕、扫捕、震落法等方法。
- 采集地点:农田、森林、湿地等。
2. 昆虫标本制作- 清理:将采集到的昆虫用镊子取出,去除杂质。
- 固定:将昆虫放入毒瓶中,加入适量乙酸乙酯,浸泡固定。
- 压制:将固定后的昆虫放入采集管中,用压板压实。
- 干燥:将压制好的昆虫标本放入干燥箱中,干燥24小时。
3. 观察与鉴定- 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包括头部、胸部、腹部、翅膀、触角、足等部分。
- 查阅昆虫分类学资料,学习昆虫的识别方法和种类。
- 对采集到的昆虫进行鉴定,确定其学名。
五、实验结果1. 采集到的昆虫种类:本次实验共采集到昆虫标本50余种,包括蜻蜓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
2. 部分昆虫鉴定结果:- 蜻蜓目:蜻蜓、豆娘等。
- 鳞翅目:蝴蝶、蛾类等。
- 鞘翅目:甲虫、金龟子等。
- 膜翅目:蜜蜂、蚂蚁等。
- 双翅目:蚊、蝇等。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了解了不同昆虫的生存环境。
2. 学会了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提高了昆虫识别能力。
3. 增强了对昆虫分类学的基本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建议1. 在野外采集昆虫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的昆虫。
2. 采集到的昆虫标本要妥善保存,避免损坏。
3. 在观察和鉴定昆虫时,要仔细观察,避免误判。
4. 多查阅昆虫分类学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昆虫识别能力。
昆虫调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昆虫的野外调查,了解昆虫的生存环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农业生产的关系,从而提高我们对昆虫的认识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时间与地点实验时间:2022年9月15日-16日实验地点:某城市郊外森林公园三、实验内容1. 采集昆虫(1)采集工具:捕虫网、毒瓶、采集管、镊子、手套、记录本等。
(2)采集方法:① 网捕法:适用于捕捉会飞的昆虫。
当昆虫飞来时,用捕虫网迎面捕捉,使昆虫落入网底,然后将其取出。
② 扫捕法:适用于捕捉在草丛、灌木丛等地面植被上的昆虫。
用手持捕虫网在植被上左右摆动,将昆虫集中到网底。
③ 震落法:适用于捕捉在树上、树干上的昆虫。
用木棒敲击树枝,使昆虫震落,然后将其捕捉。
2. 观察昆虫(1)形态特征:观察昆虫的体型、颜色、翅膀、触角、足等部位的特征。
(2)生活习性:观察昆虫的活动时间、活动范围、食物来源、繁殖方式等。
3. 记录与分析(1)记录:将采集到的昆虫种类、数量、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信息记录在记录本上。
(2)分析:对采集到的昆虫进行分析,了解其与人类生活、农业生产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采集到的昆虫种类及数量本次实验共采集到昆虫30种,其中甲虫15种,蝴蝶10种,蜻蜓5种。
2. 昆虫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1)甲虫:体型较大,多为黑色或棕色,具有坚硬的外骨骼。
以腐肉、植物残渣等为食。
(2)蝴蝶:体型较小,色彩斑斓,具有美丽的翅膀。
以花蜜为食,繁殖方式为产卵。
(3)蜻蜓:体型较小,头部细长,具有两对透明的翅膀。
以昆虫为食,繁殖方式为产卵。
3. 昆虫与人类生活、农业生产的关系(1)甲虫:部分甲虫具有食用价值,如蚕豆象、豆象等。
同时,甲虫在土壤中分解有机物质,有助于土壤肥力提高。
(2)蝴蝶:蝴蝶具有观赏价值,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蝴蝶还是重要的传粉昆虫,有助于植物繁殖。
(3)蜻蜓:蜻蜓以昆虫为食,有助于控制害虫数量,保护农作物。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昆虫调查实验,我们了解了昆虫的生存环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农业生产的关系。
昆虫调查报告[最新版]
![昆虫调查报告[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45592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0.png)
昆虫调查报告昆虫调查报告篇一:昆虫调查报告-刘晓东关于试验田虫害的调查报告调查地点:玉米田、水稻田、棉花田调查年9月8日调查目的:学会观察和了解田间常见的病虫害调查对象:受害作物以及昆虫调查结果:我们首先来到玉米田,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玉米田这期间常见的几种昆虫以及玉米受虫害时表现的几种症状。
接下来我们便在田间捕捉昆虫以及观察受害植株的症状。
我们捕捉到的昆虫主要有玉米;玉米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高粱条螟、蝗虫、卷叶螟、蚜虫等害虫及草蛉益虫。
以下简要介绍这几种昆虫。
玉米螟: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毫米,翅展20-30毫米,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
卵,扁平椭圆形,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为幼虫头部,称黑头期)。
老熟幼虫,体长25毫米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前后各两个。
玉米螟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叶片被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食,会造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茎秆倒折率增加,籽粒产量下降。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成虫前翅灰褐色,内横线和外横线灰白色,呈波浪形,有白色条纹,环状纹不明显,肾状纹前部呈白色,后部呈黑色,环状纹和肾状纹之间有3条白线组成明显的较宽的斜纹,自翅基部向外缘还有1条白纹。
后翅白色,外缘暗褐色。
危害性:初孵幼虫具有群集危害习性,3龄以后则开始分散,老龄幼虫有昼伏性和假死性,白天多潜伏在土缝处,傍晚爬出取食,遇惊就会落地蜷缩作假死状。
甜菜夜蛾:幼虫体色变化很大,有绿色、暗绿色、黄褐色、黑褐色等,腹部体侧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呈粉红色。
昆虫研究报告

昆虫研究报告一、昆虫研究报告灯蛾:昼伏夜出,最适合搞侦察工作。
可就是眼神不大好,总是葬身焰火之下。
蜘蛛:有过硬的网络知识,适合开发电脑网络软件。
不过网络常常毒害青少年昆虫。
蜜蜂:勤劳朴实酿的蜜又香又甜。
可就是有点好色,经常在路边采花。
蜗牛:办事沉稳、性格温和,有领导的天赋,就是有点驼背。
蚊子:天才的吝啬鬼,吃别人的多多益善,想从它那得到好处你想都别想。
苍蝇:生来的长嘴妇,无论哪里的腥臭它都能津津有味地品尝。
屎克螂:整天忙忙碌碌为绿化事业奋斗,却没有人看得起。
知了:只知道吵吵闹闹,不肯踏踏实实工作。
蟋蟀:为了一点小事就争风吃醋大打出手,得了便宜还爱炫耀,极不稳重。
蛀虫:腐败的先觉者哪里陈腐就往哪里钻,最爱见缝插针。
二、爬行动物研究报告螃蟹:一根木棍就能钓到一只大螃蟹,最厉害的武器却成了你致命的弱点。
蝙蝠:非禽非兽,却偏爱倒挂金钟。
逆向思维是它的专利。
蝎子:蛇蝎心肠说的就是它,不管美名丑名出了名就好。
蜈蚣:恐怕连它自己都不知道长了多少条腿,可这并不影响它的行走。
蛇:自称是龙的化身,可千百年来你做的事让人深恶痛绝。
蟾蜍:长的丑不是你的错,可你跑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
壁虎:遇到危险可以舍弃尾巴,典型的钻头不顾身子。
老鼠:职业型惯偷,无论放在哪里的东西都逃不出你的手掌心。
刺猬:破罐子破摔型,无论你怎么羞辱它,总是蜷成一团。
不反抗也不求饶,你还真拿它没办法。
王八:你贪婪的吞下鱼钩上的诱饵,却不料有好多双贪婪的眼睛在盯着你。
三、禽类研究报告喜鹊:凭一张嘴说好话博得别人的欢心。
鹦鹉:爱道听途说乱嚼舌头。
乌鸦:他们选才从来都不看真才实学,就爱以貌取人。
孔雀:臭美个啥?你还真把自己当成个人物?鸭子:养尊处优,见点小利跑得比谁都快。
杜鹃:别人会借鸡下蛋你就会借巢产卵,变通的天衣无缝。
黄雀:螳螂捕蝉你尾随其后,一箭双雕。
保不准有多少黑洞洞的枪口对着你呢!鸳鸯:你们真不该开男女共泳的先例,搞的现在的年轻人胆子越来越大。
昆虫调查实验报告

昆虫调查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调查不同环境条件下昆虫的物种多样性及数量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2. 实验方法2.1 选择调查地点和时间选择了三个不同生境环境的调查地点,包括城市公园、田间农地和森林。
实验时间设定为早上8点到10点,选取了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调查。
2.2 调查工具和方法使用了昆虫捕捉器、标本瓶和放大镜等工具进行调查。
在每个地点设立10个样点,每个样点以1米x 1米的正方形区域为一个观测区,并使用昆虫捕捉器将相应区域内的昆虫捕捉。
捕捉到的昆虫放入标本瓶中,并记录其数量和种类。
3. 实验结果3.1 物种多样性在城市公园的调查中,我们共捕捉到5种昆虫,包括蚊子、苍蝇、蜘蛛、蜻蜓和蝴蝶。
在田间农地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了7种昆虫,包括蚂蚁、蚕豆夜蛾、金龟子、蚜虫、蝗虫、蜜蜂和野蜂。
而在森林中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了8种昆虫,包括蜈蚣、蜜蜂、螳螂、蜻蜓、蝴蝶、金龟子、蚂蚁和蚕豆夜蛾。
3.2 数量分布情况在城市公园中,蚊子和苍蝇的数量较多,蜘蛛、蜻蜓和蝴蝶的数量相对较少。
在田间农地中,蚜虫和蜜蜂的数量最多,蚂蚁、蚕豆夜蛾、金龟子、蝗虫的数量居中,而野蜂的数量较少。
在森林中,蜈蚣和蜻蜓的数量最多,蜜蜂、螳螂、蝴蝶、金龟子和蚂蚁的数量相对较少,蚕豆夜蛾的数量最少。
3.3 环境因素与昆虫种类和数量在分析调查结果时,我们发现不同环境因素会对昆虫的种类和数量产生影响。
城市公园的昆虫种类较少,可能是由于城市环境中对昆虫生存条件的限制较大。
田间农地的昆虫种类较多,可能是由于农地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食物资源。
森林中的昆虫种类也较多,可能是由于森林环境提供了各种不同的生存条件。
此外,我们还发现昆虫的数量分布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城市公园中蚊子和苍蝇数量较多,可能是由于这些昆虫在城市生活环境中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田间农地中蚜虫和蜜蜂数量最多,可能是由于这些昆虫在农作物周围能够找到丰富的花粉和蜜源。
森林中的昆虫数量较为均匀,可能是由于森林环境提供了多种不同昆虫所需的食物资源。
昆虫的各种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昆虫作为地球上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一类生物,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昆虫的形态、生理、生态和分类等特征,本实验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昆虫进行实验研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结构;2. 掌握昆虫分类的方法与原则;3. 加深对昆虫与植物病虫害关系的认识;4. 掌握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5.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三、实验内容1. 昆虫形态特征观察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了解其外部结构。
(2)实验材料:昆虫标本、显微镜、解剖镜等。
(3)实验步骤:①观察昆虫的整体结构,如头部、胸部、腹部等;②观察昆虫的足、触角、翅等器官;③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内部结构,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2. 昆虫分类实验(1)实验目的:学习昆虫分类的方法与原则,掌握昆虫分类的基本技能。
(2)实验材料:昆虫标本、分类鉴定手册、显微镜等。
(3)实验步骤:①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将昆虫标本进行初步分类;②查阅分类鉴定手册,对昆虫进行详细鉴定;③对比不同昆虫的分类特征,加深对昆虫分类的理解。
3. 昆虫与植物病虫害关系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昆虫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掌握病虫害防治方法。
(2)实验材料:植物、昆虫标本、农药等。
(3)实验步骤:①观察昆虫对植物的危害程度;②分析昆虫与植物病虫害的关系;③学习病虫害防治方法,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
4. 野外采集昆虫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野外采集昆虫的方法,了解昆虫的生存环境。
(2)实验材料:捕虫网、毒瓶、采集管、手套等。
(3)实验步骤:①选择合适的采集地点,如树林、草地、农田等;②使用捕虫网、毒瓶等工具采集昆虫;③将采集到的昆虫进行整理、保存。
5. 昆虫生理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昆虫的生理特征,掌握昆虫生理实验方法。
(2)实验材料:昆虫、生理仪器、实验试剂等。
(3)实验步骤:①观察昆虫的运动、摄食、繁殖等生理现象;②使用生理仪器测定昆虫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频率等;③分析昆虫的生理特征与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种类调查报告
一、千佛山自然环境介绍
千佛山位于济南偏东处,海拔约285米,占地166公顷。
属于暖热带半温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
山上植被茂密,主要是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低矮灌木,种类丰富。
二、调查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千佛山上的昆虫种类及分布情况,了解千佛山的昆虫生长环境。
三、调查方法
1.实地调查。
路线一:进入千佛山南门,调查水塘旁边的昆虫种类。
路线二:沿千佛山南门西部环山路调查。
路线三:大佛头周围。
2.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昆虫论坛网站,台湾嘎嘎昆虫网、六足王国等。
3.查阅相关书籍。
《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昆虫图鉴》《常见野外昆虫识别手册》《常见野外蝴蝶识别手册》《常见野外蜘蛛识别手册》《彩图实用昆虫百科》《昆虫博物馆》等。
四、千佛山昆虫种类
每年的春季到秋季,对千佛山周围进行2-3次的实地调查。
经过最近两三年的调查,发现的昆虫种类有:
环山路、大佛头:蝽象(金绿宽盾蝽、条蜂缘蝽象、猎蝽象)、蝶类(凤蝶、灰蝶、蛱蝶、眼蝶、粉蝶)、瓢虫(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背瓢虫)、步甲(绿步甲、双齿蝼步甲、黑布甲)。
水边:蜻蜓(大团扇春蜓、灰蜻蜓、红蜻蜓、黄蜻蜓),色蟌,水黾、蝎蝽等。
(一)蝽象
金绿宽盾蝽
形态:长13.5-15.5毫米,宽9-10毫米。
宽椭圆形。
触角蓝黑,足及身体下方黄色,体背是有金属光泽的金绿色,前胸背板和小盾片有艳丽的条状斑纹。
生活史:金绿宽盾蝽1年1代,以5龄若虫在侧柏附近的落叶和石块下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陆续从越冬处爬出,取食侧柏嫩叶。
5月中旬5龄若虫开始羽化,6月初为羽化高峰期,6月中下旬羽化期结束,5月到8月为成虫期,7月底到8月中旬交配产卵,8、9月份若虫由1龄发育至5龄,9月中下旬为5龄若虫高峰期,11月5龄若虫开始转移越冬。
寄主:葡萄、松、枫杨、臭椿、侧柏。
发现地点:千佛山南门西环山路。
(二)蝴蝶
1.凤蝶
柑橘凤蝶(发现地点:千佛山南门西部环山路山脚)
柑橘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
柑橘凤蝶成虫翅面浅黄绿色,脉纹两侧黑色;前后翅外缘有黑色宽带,宽带中有月形斑。
臀角一般有一个带黑点的橙色圆斑。
成虫喜访花。
翅展61~95mm。
幼虫喜欢的食草是芸香科的柑橘植物及食茱萸。
在所有凤蝶中,柑橘凤蝶这名字最为特殊,因它是唯一与食草同名的蝴蝶。
该虫中国各柑橘区均有。
危害柑橘和山椒等。
麝凤蝶
(发现地点:大佛头山脚)
麝凤蝶,在凤蝶里,属于非常漂亮的一类蝶。
该蝶身躯呈红色,较大,空中飞舞时其尾部展开,飞行缓慢。
雄蝶常围绕大树盘旋飞翔,雌蝶则多在花间飞行,抒展大方,有大家闺秀的灵动气息。
丝带凤蝶(发现地点:大佛头半山腰)
丝带凤蝶又名软凤蝶、马兜铃凤蝶等,全世界仅1种(中国有3个亚种),只分布在东亚,是我国非常珍贵的蝶种,在国内曾被列为14种珍贵蝴蝶种类之一,也是国际收藏家的首选蝶种。
体形特征翅展42——71mm。
雌雄异型,雄蝶翅面白色,有黑色斑纹;前后翅外缘有断续的红色;雌蝶翅面黄色有黑褐色斑纹。
食性花粉、花蜜、植物汁液。
在江浙地区,人们将雄雌丝带
凤蝶比作“梁祝蝶”。
丝带凤蝶雌雄颜色也不一样,雌蝶翅的颜色较深,雄蝶翅的颜色浅而亮。
前两年在大佛头有较多发现,最近因山坡开发建房,破坏环境,丝带凤蝶数量减少。
2.粉蝶
云粉蝶
发现地点:千佛山山脚下草丛
形态特征:翅面白色,前翅中室有一黑斑,顶角和后翅外缘由几个黑斑组成花纹状,翅背斑纹呈墨绿色;雌蝶前翅后缘和后翅外缘的斑点比雄蝶的大而且色深。
虫体大小:翅展35-55mm。
寄生范围:萝卜、白菜、甘蓝、油菜、荠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及豆科牧草。
3.眼蝶
矍眼蝶:
发现地点:千佛山山腰、大佛头山腰。
成虫发生于四月初至十月末均能见到。
成虫不访花。
飞行较迅速,路线不规则,常活动于林缘及林间阴处。
牧女珍眼蝶:
发现地点:千佛山山腰林间
寄生范围:香附子、油莎豆等莎草科植物。
特征:翅展38-40毫米。
翅面土黄色,前翅基部三条脉明显膨大;翅背色淡,前翅
亚缘区有一列黑色眼纹,后翅亚缘区一列6个黄圈黑眼纹;前后翅亚前缘线银白色,波状,内侧有橙色条纹。
4.灰蝶
蓝灰蝶,是平地最常见的小型蝴蝶。
成虫常於草地、树林边以及路旁低飞,也常出现在各种草本植物旁。
(三)步甲
绿步甲
发现地点:千佛山山脚草地
绿步甲属鞘翅目,步甲科。
绿步甲前胸背板暗铜色,鞘翅金绿色,疣突黑色;体腹面略带蓝色光泽。
它体长35mm。
主要捕食鳞翅目昆虫幼虫,肉食性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