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教案最全版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教案最全版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教案最全版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教案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

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采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本课的内容围绕《课程标准》两条要求来设计:了解“文化大革命”对

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度陷于瘫痪,

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而这一时期,恰恰是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使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这种惨痛的教训又从反面说明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政治建设上开始了创新性探索,这表现

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制定颁行了包括新宪法在内的一大批法律文件,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健全。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中国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生活。

学习本课的现实意义:在我们的身边常常有不遵守法制的事发生:

我们常常收看《今日说法》这个电视节目。知道了每年的“12.4”定为法制宣传日。对法、法制及现行宪法有了一定了解。

“法”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中学生,常会涉及到《宪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末成年人保护法》等。你在平时的生活中留意过吗?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找出很多生动的事例来回答本课提出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史实。

(2)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3)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理解

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2、情感目标

(1)通过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2)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

三、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难点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过程与方法

1、搜集整理“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关践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分析“文

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的表现;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一般方法。

2、访问或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过程和成就。学习历史调查的一般方式。

3、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探究法兼之。

六、教学过程:

本课的学习任务:

共同探究的问题:

①“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哪些严重破坏?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有哪些主要成就?

需要掌握的重要历史概念:

①“文化大革命”②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课导入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是什么?

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初步建立起来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怎样发展,这是摆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节课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情况。

新课学习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板书)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板书)

1、中国共产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板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时间、地点:(板书)

(2)主要内容:(板书)

①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③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任务;

学生活动:根据上面出示的提纲读书总结。

(3)评价:(板书)

中国共产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在全国执政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建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社会主义建设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过渡:

由于党内“左”的错误不断发展,中共八大的方针政策并没有得到贯彻。

相反,随着1957年反右斗争的扩大,使党内“左”的错误思想进一步发展,最终酿成“文化大革命”。

2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板书)

(1)“文化大革命”十年大动乱(板书)

思考分析:

“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起来的?它给党和国家的政治建设带来了哪些危害?”

教师概括:

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

公开点名批判北京市政府负责人;这件事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导火线。

1966年5月和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五一六通

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了严

重危害的内乱,使国家的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

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受摧残;同时,国民经济和文化教

育等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因此而停滞或遭到破坏。

(2)“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板书)

拓展思维:

“文化大革命”酿成了一场历史的悲剧,导致这场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呢?民主法制建设应从哪些方面加强?

教师引导:

“直接原因”是党内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发展,毛泽东对形势判断错误,林彪、江青一伙支持和助长毛泽东的错误。

“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①必须要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②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避免因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

③应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遵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

过渡:

正是由于这些深刻的教训,“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大力加强了民主

法制的建设,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伟大的历史转折(板书)

1、在徘徊中前进:(板书)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由于没有能够及时地在根本思想上清理“左”

的错误,党和家的政治工作一度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邓小平同志的《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成为中国共产党开辟新

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107页第二段有关内容,归纳概括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

2、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板书)

(1)、时间、地点:

引导:

学生看教材“1978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

公报”图。培养学生通过读图,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108页第二段――第三段有关内容,归纳概括.

拓展思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其重要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党内长期以来的“左”的错误,把党的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轨道上来。此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过渡: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政治建设的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第一,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①1980年,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②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

任务;

④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采。

第二,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课堂练习:

你能列举出一些与青少年学习、生活有关的法律文献的名称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课后作业:

完成《优化设计》第56-57页的有关练习题。

课后探究题:

1、调查本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民主建设的具体情况

2、我国应该在依法治国方面进上步采取哪些措施?

①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②建立健全人民民主制度和监督制度,实现民主法制化、法制民主化;

③严格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法律至上的权

威与尊严;

④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执法队伍,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⑤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创造良好的法律、文化环

境。

其中,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强化监督是依法治国的保障,广泛深入普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沪教版高一数学教案

沪教版高一数学教案 精品文档 沪教版高一数学教案 了解集合、元素的概念,体会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 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和“不属于”关系; 掌握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教学重点: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级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 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 ,也简称集。 3. 思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我国的小河流; 非负奇数; 1 / 3 精品文档 方程x210的解; 某校2007级新生; 血压很高的人; 著名的数学家;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全班成绩好的学生。 对学生的解答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 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 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给定一个集合与集合里面元素的顺序无关。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5.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例如,我们A表示 “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 4A,等等。 6(集合与元素的字母表示: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的元素用 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2 / 3 精品文档 非负整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例题讲解: 例1(用“?”或“”符号填空: ; ; Z; 设A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A,美国,印度A, 英国 A。例2(已知集合P的元素为1,m,m23m3, 若3?P且-1P,求实数m的值。

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态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②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③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大量不同状态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不同状态分类体会对物质分类的方法。 ②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③通过用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解释三种物态的特征,了解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冰化成水的实验反映出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感受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 ②通过参与数学活动,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物质存在状态、特征及变化

学习过程: 一、探究新知 任务一:物质存在的状态 观察一组图片:晶莹剔透的冰雕、飞流而下的瀑布、古老的蒸汽机思考讨论:这三幅图有什么联系?作为一组图片我们希望对比什么?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情景二:物体分类比赛 第一组:(男生做) 矿泉水、光盘、酒精、铅球、氟、醋、水、气球中的氢气、牛奶、肥皂、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哈出的“白气”、针管、可口可乐、薯条、水银、瓶中的氯气 第二组:(女生做) 洗发液、抹布、充气的救生图、食盐、感冒冲剂、露珠、川贝枇杷露、冰棍、水银、煤气罐、食用油、篮球、自行车轮胎 问题:1、将所有物质进行分类,并指出分类的依据 2、固、液、气的不同特征是什么? 任务二:物态变化 实验:化冰(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冰块) 提示:认真观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酒精灯 问题:化冰实验说明了什么? 提示:实验的现象是,条件是。 得到的结论是。

最全小学作文辅导教案(含范文)

小学作文辅导教案(含范文)  第一讲 写好作文的诀窍  1、有理想、不怕难,敢于“争强好胜”。  每个人从小都有对未来理想的向往,谁都想长大了,能出人头地,有所作为,那就离不开表达,表达就是作文呀!比如,你当了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国内外先进的设备,总得让人家知道设备的原理、功能、构造和用途吧!如果你不会说也不会写,怎么能让人家认可并大批量生产使用?你总得通过书面文字来阐述吧?为此,你必须打好作文基础,争做强者、胜利者、成功者。  2,在课内外阅读中培养兴趣。  当你读了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或一篇文章,当你观看了一部激动人心的电视电影,你都会被故事波澜起伏的情节和特色鲜明的人物所感染、所吸引的时候,你在羡慕和欣赏之余,不妨问一问自己:“人家为什么写得那么好?假如我也能用手中的笔,写出这样的好文章、好书,那该多好啊!别看现在不行,但只要肯努力,一定能行!”  3、多说多写多练,品尝成功的喜悦。  开始作文写不好,没关系,但在老师的指导下,多说多写多练,总会越写越好的。写作文总会有一个从“不好”到“较好”再到“好”、“很好”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你写出了一篇老师说好、在同学面前交流的文章时,你就成功了。  第二讲 作文入门  写作文要从哪开始入手呀?  要从学会语文开始。语文拆开来讲就是 “语”和“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就是“语文”的真正含义。口头说话,不管说什么,只要张嘴说话或者说从你“呀呀”学语,叫“爸、妈”的时候,“语”就开始了,这实际上是“口头作文”了。而在纸上写文章,就是书面作文。所以,作文是从口头说话开始的。  不要以为写在作文本上才是作文,而忽视了生活中的口头说话,包括课堂发言、与同学、家长说话聊天等等。所以,我们学作文就应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  “一条腿”是书面作文,可以按老师平时指导训练的要求,郑重其事地学习写作文。另“一条腿”就是口头说话、口头作文了。我们可以在说话过程中,逐步体会、感受语言,在自然而然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学会语言。  不相信?咱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放学回家,妈妈问你:“孩子,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学什么了?高兴吗?”你总得回答她吧?会说的同学一定说得头头是道,有头有尾。可能他会这样说:“妈妈,我今天在学校可高兴了,因为我呀,学了不少知识,收获可大了!数学课学的是两步计算应用题,语文课学习的是怎样概括段意。最有意思的是科学课上,做了一个‘氧气燃烧’的实验,

《圆的对称性》教学设计

3.2圆的对称性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圆的轴对称性; 2.理解垂径定理及逆定理的的推导过程,并能初步应用。 一、课前预习 自学课本P96,回答下列问题: 1.平面上,到的距离等于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点在、点在、点在。 3.连接圆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叫做__________,经过圆心的弦叫做_________。 4.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 ,简称 .如图,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或“”。 5.弧包括和,大于半圆的弧称为,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半圆既不是,也不是。优弧一般用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劣弧一般用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图,以A、D为端点的弧有两条,优弧ACD(记作 )劣弧ABD(记作 )。 二、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 2.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的? 3.右图还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你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 【小组讨论】 4.如图,AB是⊙O的一条弦.作直径CD, CD⊥AB,垂足为M. (1)此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其对称轴是什么? (2)你能发现图中有那些等量关系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垂径定理:。 用几何语言表达:∵∴ 在下列图形中,哪些符合垂径定理的条件? 三、典型例题

E O B A E O B A E O B A E O B A D O B A 例1 如图,已知在⊙O中,弦AB的长为8cm,圆心O到AB的距离为3cm,求⊙O的半径。 例2: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即图中 CD,点O是CD的圆心),其中CD =600m,E为CD上一点,且OE⊥CD,垂足为F,EF=90m。求这段弯路的半径。 四.练习: 1.半径为4cm的⊙O中,弦AB=4cm, 那么圆心O到弦AB的距离是。 2.⊙O的直径为10cm,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3cm,则弦AB的长是。 3.半径为2cm的圆中,过半径中点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弦长是。 (1)题(2)题(3)题(4)题(5)题 4.如图,在⊙O中,AB、AC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弦,OD⊥AB于点D,OE⊥AC于点E, 且AB=8cm,AC=6cm,那么的⊙O的半径OA长为。 5.弓形的弦长AB为24cm,弓形的高CD为8cm,则这弓形所在圆的半径为 _____ 6.已知如图,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C、D两点。 求证:AC=BD 五.小结感悟 学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分层作业B本》第21-22面,17题选做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11.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案

课题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教学目 2. 根据直线方程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标 3.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
教学重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点
教学难 点
教学方 法
教具准 备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讲练结合 教材
教学过 程
【基础练习】
1.已知过点 A(-2,m)和 B(m,4)的直线与直线 2x+y-1=0 平行,则 m 的值为-8 2.过点(-1,3)且垂直于直线 x-2y+3=0 的直线方程为 2x+y- 1=0
3.若三条直线 2x 3y 8 0, x y 1 0和 x ky k 1 0 相交于 2
一点,则 k 的值等于 1 2
4.已知点 P1 (1,1)、P 2 (5,4)到直线 l 的距离都等于 2.直 线 l 的方程
为 3x-4y+11=0 或 3x-4y-9=0 或 7x+24y-81=0 或 x3=0.
5.已知 A(7,8),B(10,4),C(2,-4),求ABC 的面积.
简解:答案为 28 3
【范例导析】
【例 1】已知两条直线 l1 :x+m2y+6=0, l2 :(m-2)x+3my+2m=0,当 m 为何值时, l1 与 l2
(1) 相交;(2)平行;(3)重合? 分析:利用垂直、平行的充要条件解决.

解:当m=0 时, l1 :x+6=0, l2 :x=0,∴ l1 ∥ l2 ,
当m=2 时, l1 :x+4y+6=0, l2 :3y+2=0
∴ l1 与 l2 相交;
当 m≠0且 m≠2时,由 1 m2 得 m=-1或 m=3,由 m 2 3m
1 6 得 m=3 m 2 2m
故(1)当 m≠-1且 m≠3且 m≠0时 l1 与 l2 相交。
(2)m=-1或 m=0时 l1 ∥ l2 ,
(3)当 m=3时 l1 与 l2 重合。
点拨:判断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时,不要忘了考虑两条直线斜 率是否存在.
例 2.已知直线 l 经过点 P(3,1),且被两平行直线 l1 : x+y+1=0 和 l2 :x+y+6=0 截得的线段之长为 5。求直线 l 的方程。
分析:可以求出直线 l 与两平行线的交点坐标,运用两点距离 公式求出直线斜率
解法一::若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 l 的方程为 x=3,此 时与 l1 、 l2 的交点分别是 A1(3,-4)和
B1(3,-9),截得的线段 AB 的长|AB|=|-4+9|=5,符合题 意。若直线 l 的斜率存在,则设 l 的方程为 y=k(x-3)+1,
解方程组
x

y

y k
1 0
x 3
得 1
A(
3k k
2 1
,

4k 1 k 1

解方程组
x

y

y k
60
x 3
得 1
B(
3k k
7 1
,-
9k 1 k 1

由|AB|=5 得

3k k
2 1
3k k
7 1
2
+

4k 1 k 1
9k 1 k 1
2
=25,
解之,得 k=0,即所求的直线方程为 y=1。
综上可知,所求 l 的方程为 x=3 或 y=1。
解法二.设直线 l 与 l1 、 l2 分别相交于 A(x1,y1)、B(x2, y2),则 x1+y1+1=0,
x2+y2+6=0。两式相减,得(x1-x2)+(y1-y2)=5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全)87917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目录 第一讲写人作文 第二讲记叙文 第三讲状物作文(动物、植物、物体)第四讲写景作文 第五讲书信、导游词 第六讲想象作文 第七讲导游词 1

第一讲写人的文章 (一)写开头 请同学们先选好要写的人,想一想:你为什么要写这个人?根据下面的词句导引把想到的写出来。 1.在我熟悉的人中,是一位,我非常 他。 2. 虽然不是,不是,不是 ,他(她)只是,但是,他是我最敬佩的人。 3.说起来,可真是与众不同,他,他 他,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4.我有一个小伙伴,他的名字叫,他他 ,我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5.瞧,他来了, 。他就是我敬佩的老师。 6.每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时候,我就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他就是我最_________________ 人。 优秀习作 1.你认识我吗?我叫汤诗琦,是山东省博兴县第一小学三年级五班的一名学生,今年已度过了九个“六一”儿童节。 2.你瞧,镜子里出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圆圆的脸上镶着两道又黑又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里有两颗黑得像葡萄的眼珠子,小鼻子下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巴,那不是别人,就是我! 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值得我们去敬佩,有无私的教师,抚养我们成长的爸爸妈妈,辛勤的清洁工……。然而使我最敬佩的是那无私的清洁工。 4.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妈妈。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虽然小了点,但透着一股威严。那乌黑的头发,浅浅的眉毛,挺挺的鼻子,不大的嘴巴,衬在她那张瓜子脸上,显得很好看。 5.在我家的旁边!住着邻居王大妈!王大妈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不过她乐于助人!还是我们弄堂有名的开心果呢! 6.她,是我的朋友。她长着一头乱蓬蓬的短发,一双眯成一条缝的眼睛,满脸雀斑。别看她长得傻乎乎的,但是坚强的她非常值得我欣赏、学习。 这些开头都写得很好,一开头就抓住了“主旨”。这样写就不会离题偏题。 (二)写主体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对称性》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 的对称性》教案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对称性》教案 杨晓莉 教学内容:教科书59页例题3 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2)会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和利用的基本能力,以及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讨论、创作,使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2)通过小组合作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多媒体课件,所学过的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复习 1)、连接()和()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 2)、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 3)、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有()条。 4)、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 2、观察以前认识对称图形。

1)、举例说出轴对称的物体。如:蝴蝶、枫叶、门窗、剪刀、五角星等。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观察、概括。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二、教学我们所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1.师:我们以前已经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叫做直线图形。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叫做曲线图形。大家一起来找找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电脑出示) 2.提出要求:四人小组为单位先猜一猜,再拿出图形动手折一折,验证一下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并画出对称轴。 3.学生操作交流。(师巡视辅导) 4.汇报交流 (1)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指名上台折,展示) (3)画出对称轴。 5.小结:从上面的图形中可以看出,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的对称轴。 三、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1、出示例3:你能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你能画出几条呢

专题08 平面向量(教案)-2021届沪教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上海专用)

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专题08 平面向量 教案 一、平面向量的概念 1.向量的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例如:力,速度。 2.表示方法: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用箭头所指的 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用小写字母a ,b …或用,,…表示. 注意:我们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而不能认为向量就是一个有向线段. 3.模:向量的长度叫向量的模,记作a .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 4.零向量:长度为零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 ;零向量的方向不确定. 注意:0和0 是不同,0是一个数字,0 代表一个向量,不要弄混. 5.单位向量:长度为1个长度单位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a a a =0 注意:单位向量不是只有一个,有无数多个,如果把它们的起始点重合,终止点刚好可以构成一个单位圆。 6.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叫共线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何向量共线. 注意:由于向量可以进行任意的平移,平行向量总可以平移到同一直线上,故平行向量 也称为共线向量平行向量和共线向量是一个意思,对于两个非零向量b a ,,若存在非零常 数λ使b a λ=是b a ∥的充要条件. 7.相等的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的向量. 例1下列六个命题: ①两个向量相等,则它们的起点相同,终点相同; ②若||||a b =,则a b =;

③若AB DC =,则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④平行四边形ABCD 中,一定有AB DC =; ⑤若m n =,n k =,则m k =; ⑥若b c b a ∥∥,,则.c a ∥ 正确的是_________ 【答案】④⑤ 【解析】①把一个向量平移后向量是不变的,③A,B,C,D 有可能在一条直线上,⑥b 可能是 零向量 二、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坐标表 1、向量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如果以O 为起点作,OA a OB b ==,那么射线 ,OA OB 的夹角θ叫做向量a 与b 的夹角.θ的取值范围是0θπ≤≤ (1) 当0θ=时,表示向量a 与b 方向相同; (2) 当θπ=时,表示向量a 与b 方向相反; (3) 当2 π θ= 时,表示向量a 与b 相互垂直。 【注意:一定牢记夹角的取值范围,特别是0和π的实际意义。】 例题2已知||2,||3,a b ==a 与b 的夹角为 4 π ,当向量a b +与a b λ+夹角为锐角时,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答案】) ,(),(∞+?115 12 - 【解析】提示:当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大于0时,它们的夹角取值范围是[0,90°);锐角时,数量积大于0且不等于1. 2、 向量的数量积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第一节走进物理世界大门 一、教学目标要求 1.知道基础物理由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初步了解物质世界有宏观、微观、宇观三个层次。 2.经历阅读、思考、讨论,并动手做一系列简易的实验过程,初步体会学习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方法。 3. 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初步认识?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三大社会功能。难点是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 2.讨论交流与实验设计 教师再围绕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些问题,广泛应用生活中的器材开展实验:

(1)要求每个学生用纸片和橡皮做落体运动实验。 (2)学生用双手摩擦,或用手来回与铅笔摩擦,感受机械能变成热能的过程。 (3)摩擦带电实验。 (4)利用教室中的电器,演示电的现象等。 通过上述身边实验,引出物理学中力、热、声、光、电的不同内容。并为引出物理学广泛研究领域作准备。 3.介绍宇观世界、微观世界及其基本观测方法。 结合教材中的教材上图1-1-1、图1-1-2、图1-1-3及图1-1-4进行介绍,主要着眼于说明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学。说明:宇观世界的观测需要望远镜与探测器,而微观世界的观测与研究使用各种显微镜、粒子加速器即可。教师也可以针对哈勃太空望远镜、?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等一些较为新奇的内容略作展开。 4.用图片、资料、多媒体,联系学生身边的事实以及家居生活的现代化设备,让学生谈谈对?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这一论断的初步认识。 5.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事迹 6.作业:

小学六年级作文辅导课教案

小学六年级作文辅导课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能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写一个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2、让学生所写的文章内容具体,叙述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教学重难点: 怎样将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写好,并能同时给读者也留下深刻印象。 教学安排: 一、游戏: 1、教师先讲明游戏规则,全班同学分三组抢答,请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出所描述的人物身份。如:老师、医生、作家、警察、男同学、老爷爷等,竞猜之后老师将手中的卡片随意飞向教室的任意角落。 例(1)周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她中等个子,身材略胖,40岁模样。和蔼可亲的面庞,一双大大的眼睛里盛满了笑意,从那眼镜后透出的目光,总是那么炯炯有神,那么和善。她声音特别好听,清脆响亮,那张小巧的嘴巴能将分数、小数讲得那么生动有趣,能将批评劝诫说得那么真诚亲切,她的语言让人听起来总是那么舒服。每次看到她,看到她的笑意盈盈的眼睛,总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 例(2)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脚上没有穿鞋,脚板上的老皮怕有一指厚,……腰上插着旱烟袋,烟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 例(3)班上张明同学、在体育运动会上100米短跑项目中飞快地冲过终点,获得了第一名)。请用一段话,对张明冲过终点后的外貌进行描写,注意表情要写生动。 例(4)一会儿,英语早读开始了。英语课代表胡珂在前面领读。我偷偷瞥了张老师一眼,只见张老师慢慢踱到教室后面的板报前。他一走过去,全班同学一下都回过头去,口里虽然仍旧在读英语,那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心可像绷紧了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断的!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张老师的一举一动上。过了好一会,他转过身来,我们的头“呼啦”一下子,又都转了回来。读书声音也一下子“洪亮”起来了。我不禁为我们的动作如此整齐而感到好笑。张老师走到前面来,使劲盯着我们,像要从我们每个人的脸上找到什么答案。我急忙用书挡住了脸。过了一会儿,只见他慢慢走到门外,然后站定了。透过玻璃窗,看见他正皱着眉头,像在苦苦思索着什么。再看看同学们,他们和我一样,心绪惊疑不定,互相望着,不知是怎样是好。 2、游戏小结: 请同学们回答:为什么大家能迅速抢答出我所描述的人物的身份或职业? 请拾到卡片的同学依次将卡片上的语句朗读一遍,仔细体会描绘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方法。 二、过渡:明确课的要示 大家猜一猜,这节作文课我们将辅导什么内容呢?(写人)写人的文章可以写很多,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人、敬佩的人,也可以写自己身边的同学、好朋友,也可以写和你有过一面之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但我们今天的课上是要帮大家回忆一下,在我们小学六年的生活当

青岛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3.1圆的对称性

3.1圆的对称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圆的轴对称性和中心对称性,会画出圆的对称轴,会找圆的对称中心; (2)掌握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并会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圆的对称性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2)通过对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的探究,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过观察、总结和应用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体验发现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对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圆的对称性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会用圆心角、弧和弦之间的关系解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前面我们已探讨过轴对称图形,哪位同学能叙述一下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轴对称图形? 生:折叠.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圆的对称性. 问题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你还记得确定圆的两个元素吗? 生:圆心和半径. 问题2:你还记得学习圆中的哪些概念吗? 忆一忆: 1.圆:平面上到____________等于______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______为圆心,定长为________. 2.弧:圆上_____叫做圆弧,简称弧,圆的任意一条____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圆的半径.__________称为优弧,_____________称为劣弧. 3.___________叫做等圆,_________叫做等弧. 4.圆心角:顶点在_____的角叫做圆心角.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知识点一:圆的对称性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

高二数学 《等差数列》教案 沪教版

7.2(1)等差数列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等差数列和等差中项的概念,理解的关键是发现相邻项之间的关系. 本小节的难点是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突破难点的关键是掌握相邻两项或三项之间运算关系. 二、教学目标设计 理解等差数列和等差中项的概念; 能正确计算公差及相关的项;通过对等差数列的学习,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和等差中项的概念 难点:等差数列递推关系. 四、教学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回顾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叫数列?递推数列?研究递推关系有何意义? 二、讲授新课 1、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概念引入 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等差数列、等 差中项概念 实例引入 递推关系 特征分析 运用与深化(例题解析、巩固练习)

研究下面3个数列的递推公式及其特点(课本P10) 2,5,8,11,14,17,…; ① 21,41,0,41-,21-,4 3-,…; ② -7,-5,-3,-1,1,1,3, …; ③ 解答:数列①②③的递推公式分别是: 数列①:()???=≥+=-223 11a n a a n n , 数列②:()?? ???=≥-=-2124111a n a a n n , 数列③:()???-=≥+=-722 11a n a a n n . [说明]启发学生观察并发现如下结论:这三个递推公式都可以写成 ()为常数d n d a a n n ,21≥=--的形式,得出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 (2)等差数列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样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小写字母d 表示. 2、等差中项 (1)等差中项的概念引入 观察下面三个等差数列: 3,5,7; -5,10,25; 52,57,5 12 讨论:这三个等差数列都具备什么共同特点? [说明]启发学生观察并发现如下特点:中间项的2倍等于首、末两项的和. (2)等差中项的概念形成 等差中项的定义 一般地,由b A a ,,成等差数列,可得 A b a A -=-

2018年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

2018年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 上册全套精品教案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1实验 [演示] 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 [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上半节40分钟)写作辅导。重点:说话即文章。 写作课——课时规划、教课要求(范文下发、自备笔记本、作文本、稿纸、同步记录)。 教课内容——作文文体——记叙文、论说文、应用文——记叙文(写人)。 作文就是用文字说话。 话,几乎人人都会说,但有人说得流利,甚至长篇大论;有人说得困难,甚至结结巴巴。这就像写文章,有人提起笔来如有神助,洋洋洒洒就是几千字的一篇文章;有人提起笔来就如木头,坑坑呵呵老半天也写不出几个字。 同学们今天来参加咱们的写作辅导班,是不是就感觉写作是个很困难的事情啊?……同学们,老师今天告诉你们,写作其实很简单,它是有诀窍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 记叙文的写作三诀窍:第一,照着说话方式写。 这个诀窍很简单,我告诉大家,其实我们每个人经常都在写作文,因为我们平常说的好多话,连起来再用文字记下来,就是一篇作文。 同学们可能不相信,我给你们举个例子。你今天休息,和同学出去玩了,你们去了小区的小超市,买了喜欢吃的零食,又去了外面的小树林,看到了环卫工叔叔们包起来过冬的小树,看到了树上的小鸟,看到了遛弯的大爷大妈……后来,你们觉得时间不早了,就回家准备做作业了。你回到家里后,妈妈问你,跑哪里去了?做什么了?看到什么了?怎么就知道该回家了?等等。你怎么回答呢?是不是告诉妈妈说:“我和同学出去玩了……”大家回头看看,这是不是一篇作文呢,题目可以叫做:我的玩耍时间。 (下半节40分钟)学习第一课。重点:互动环节。 下面我们以实际的例子来讲这个诀窍。 同学们,今天下学回去之后,爸爸妈妈很可能要问你们:你的辅导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啊?你怎样回答呢——引导:有哪些方面,如什么时间上的课,哪一科的老师,姓什么、男女、年龄、身高、胖瘦、学历、穿什么衣服,讲课风格(和自己的那位老师像一些),讲了什么内容,举例有没有你认为精彩的部分或者啰嗦的废话,你对老师的评价等等。 互动环节:要求同学们来描述老师,即使一人一句也可以。写出来。

圆的对称性-教案

圆的对称性 (南充市建华中学 张懿)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并能运用其特有的性质推出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能运用这些关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从实验中获取知识的科学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由实验得到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三者之间的关系。 2、难点:运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由问题引入新课:要同学们画两个等圆,并把其中一个圆剪下,让两个圆的圆心重合,使得其中一个圆绕着圆心旋转,可以发现,两个圆都是互相重合的。如果沿着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折叠,圆在这条直线两旁的部分会完全重合。 由以上实验,同学们发现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对称中心是哪一点?圆不仅是中心对称圆形,而且还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二、新课 1、同一个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实验1、将图形23.1.3中的扇形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某个角度,得到图23.1.4中的图形,同学们可以通过比较前后两个图形,发现AOB AOB ∠=∠,AB AB =,AB AB =。 实质上,AOB ∠确定了扇形AOB 的大小,所以,在同一个圆中,如果圆心角相等,那么它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问题:在同一个圆中,如果弧相等,那么所对的圆心角,所对的弦是否相等呢? 在同一个圆中,如果弦相等,那么所对的圆心角,所对的弧是 否相等呢? 实验2、如图23.1.7,如果在图形纸片上任意画一条垂直于直径CD 的弦AB ,垂足为P ,再将纸片沿着直径CD 对折,比较AP 与PB 、AC ︵与CB ︵ ,你能发现什么结论? 显然,如果CD 是直径,AB 是⊙O 中垂直于直径的弦,那么AP BP =,AC BC =,AD BD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加以 概括。 (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的应用。(1)思考:如图,在一个半径为6米的圆形花坛里,准备种植六种不同颜色的花卉,要求每种花卉的种植面积相等,请你帮助设计种植方案。(2)如图23.1.5,在⊙O 中,AC BC =,145∠=?,求2∠的度数。 图 23.1.3 图 23.1.4 图23.1.7

沪教版(上海)高二数学第二学期-12.2 圆的方程-教案

圆的方程 【教学目标】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会由圆的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方程。进一步提高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和待定系数法的理解;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圆的一般方程及其代数特征。 【教学过程】 (一)圆的标准方程 问题1:已知一定圆C 的半径为r ,求此圆的方程。 分析:设M 是圆上任意一点,根据圆的定义,可知点M 到圆心C 的距离等于r ,所以圆C 就是集合P={M||MC|=r} 如左图,以圆心C 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圆上任意一点),(y x M , 因为r MC =,所以 r y x =+22 整理得: 222r y x =+ (1) 这里边我们要注意点M 的坐标与方程(1)的关系: 由方程(1)的推导过程可知,若点M 在圆上,则M 的坐标满足方程(1); 反之,若点M 的坐标是方程(1)的解,即222r y x =+,则有 r y x =+22,即r MC =,可知点M 在圆上。 综上可知,圆C 的方程是222r y x =+。 说明:求圆的方程应需考察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应建立一个合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若没有给出直角坐标系);其次,所得方程是否为轨迹(圆)方程,可由曲线方程的定义验证。 问题2:若设一定圆C 的圆心在),(b a 半径为r ,求此圆的方程。

设圆上任意一点),(y x M ,因为r MC =, 所以r b y a x =-+-22)()(, 整理后得:222)()(r b y a x =-+-。 同问题1,可以验证方程222)()(r b y a x =-+-是圆心在),(b a 半径为r 的圆的方程。 可以看到只要知道了圆心坐标和半径,就可以得出其相应的圆方程。我们称方程 222)()(r b y a x =-+- 是圆心为),(b a C ,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 说明:这种对应关系把圆和方程联系起来,我们把圆的定义从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把圆的几何性质代数化,从而体现了解析几何的特点。 例1.根据圆的方程写出圆心和半径 (1) 5)3()2(22=-+-y x ; (2)222)(a y a x =++,0≠a ; (3) 04222=-++y y x x 。 说明:本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配方法来求圆的几何量:圆心及半径。 例2.写出下列各圆的方程: (1)圆心在)4,3(C ,半径为5; (2)经过点)1,5(P ,圆心)3,8(-C 。 (3)直径的两个端点为A (3,-2)和B (-1,6)。 (4)求以C (-1,2)为圆心,并且和直线2x-3y-5=0相切的圆的方程。 说明:本例体现了求圆方程的方法之一:找出圆心和半径。 例3.过点)32,2(且与圆 422=+y x 相切的圆的方程。 说明利用圆相切的几何性质来解决该问题。 (二)圆的一般方程 1.问题1:将圆的标准方程222)()(r b y a x =-+-展开后都可化到: 022=++++F Ey Dx y x 这一形式。 反之对于任意的R F E D ∈、、,方程022=++++F Ey Dx y x (*)是否就一定可以表示

八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全册) 课题6.1、电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重、难点: 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 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 教学课时:2时(1复习电路及学电压表的使用,2读数及实验)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复习电流、电路知识,为新课做准备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电荷的运动是靠什么做动力的呢?……电压 进行新课: 1、电压:电压的作用就是使电荷做定向运动。 产生电流的两个因素是:有电源电路必须闭合 其中电源的作用就是提供电压:导体要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1)、符号:U (2)、单位:伏特,符号V, 还有千伏(kV)、毫伏(mV) 1kV=1000V 1V=1000mV 例:U=220V= kV= mV 2、电压的测量:用电压表,符号○V (1)、电压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表必须和用电器并联(等于一断开的开关)。 ○2电压必须红接线柱接正极,黑接线柱接负极。 ○3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边讲边演示一遍 (3)、读数: ○1确定量程……选择 ○2确定分度值…… ○3读数,写上单位 例:投影图片……让学生读数 练:给出图片……让学生读数 3、动手做: (1)、让学生连一电路,并连上电压表测电压。 (2)、读出电压的大小。 4、达标练习:课本后7页“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全)4898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 (全)48298 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案 目录 第一讲写人作文 第二讲记叙文 第三讲状物作文(动物、植物、物体) 第四讲写景作文 第五讲书信、导游词 第六讲想象作文 第七讲导游词 第一讲写人的文章 (一)写开头 请同学们先选好要写的人,想一想:你为什么要写这个人根据下面的词句导引把想到的写出来。 1.在我熟悉的人中,是一位,我非常他。 2. 虽然不是,不是,不是,他(她)只是,但是,他是我最敬佩的人。 3.说起来,可真是与众不同,他,他他,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4.我有一个小伙伴,他的名字叫,他他,我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5.瞧,他来了, 。他就是我敬佩的老师。

6.每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时候,我就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他就是我最_________________ 人。 优秀习作 1.你认识我吗我叫汤诗琦,是山东省博兴县第一小学三年级五班的一名学生,今年已度过了九个“六一”儿童节。 2.你瞧,镜子里出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圆圆的脸上镶着两道又黑又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里有两颗黑得像葡萄的眼珠子,小鼻子下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巴,那不是别人,就是我! 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值得我们去敬佩,有无私的教师,抚养我们成长的爸爸妈妈,辛勤的清洁工……。然而使我最敬佩的是那无私的清洁工。 4.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妈妈。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虽然小了点,但透着一股威严。那乌黑的头发,浅浅的眉毛,挺挺的鼻子,不大的嘴巴,衬在她那张瓜子脸上,显得很好看。 5.在我家的旁边!住着邻居王大妈!王大妈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不过她乐于助人!还是我们弄堂有名的开心果呢! 6.她,是我的朋友。她长着一头乱蓬蓬的短发,一双眯成一条缝的眼睛,满脸雀斑。别看她长得傻乎乎的,但是坚强的她非常值得我欣赏、学习。 这些开头都写得很好,一开头就抓住了“主旨”。这样写就不会离题偏题。 (二)写主体 主体部分要具体生动地展现人物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风貌,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要把人物写“活”,就要有具体生动的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