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斯伦贝谢随钻声波测井新技术
斯仑贝谢电缆测井新技术

Schlumberger Private
高分辨 上天线 高分辨 下天线 主天线
<4>
多重测量深度
MAGNET
Hi-Res
Main 1
S
Main 2
Main 3
N
Main 4
Main 8
天线 测量壳型区
1.25 in. 1.5 in. 1.9 in. 2.3 in. 2.7 in. 4.0 in.
特点:
Schlumberger Private
“Rv” 15 ft
“Rh”
1
V = sand
V + shale
RR R
h
sand
shale
Rh
Rh dominated by Rsh
**把薄层当作各项异性的 一个整体来处理,通过 测量Rh,Rv来评价薄层
<13>
电阻率扫描测井(Rt Scanner)实例分析
接收器: 水诊器/ 3-C接收器
井深
7,000m+
井间距
1,000m (piezo)
1,500m+ (Z-Trac)
温度
150°C
特殊水蒸汽作业 270°C
接收器外径 43mm (1-11/16”)
震源外径
88.9mm (3 ½ ”)
震源选择
裸眼井 (piezo)
套管井 (piezo/Z-Trac)
铬套管
接收井 裸眼 玻纤 套管
钢套管 铬套管 铬套管
最大井距* 1000m
1000m
450m 500m 350m
井间电磁波测井(Cross-well EM)
Schlumberger Private
斯伦贝谢新技术-2009年秋季刊-水力压裂是实时监测-hydraulic

裂缝或断层移动引起的微震信号 并非沿各方向均匀传播。纵波和横波 具有不同的方向依赖性,某些方向上 两种信号都很强,而另一些方向上几 乎不存在。这种瓣状能量传播与产生 信号的具体移动类型有关。如果移动 类型和移动方向已知,用建模软件就 能结合具体能量传播模式模拟检波器 网的响应;如果移动类型和移动方向 未知,就采用球形平均模式。
建立速度模型对测量设计进行 评估。速度模型使用NetMod模拟软 件,它是一款用于Petrel 软件的Ocean
插件(请参见“多功能开放式软件设 计”,第45页 )。利用井下声波测井 仪记录的纵波和横波速度能够建立地 下速度模型。
该速度模型对检波器网的性能提 供了一种定量预测,包括检测指定裂 缝区地震波的能力和在转换地震波方 位时的不确定程度。可对不同检波器 网的位置进行评估分析,尽可能提高 地震波检测能力,并降低地震波发生 位置的不确定性。该模型随后用于压 裂作业中,帮助进行地震波解释。
关。成功概率可通过作业前模拟确 定。
进行测量设计和评估时有两个关 键因素要考虑。一个是地震波强度是 否足以被检测出,这与环境和信号源 有关,取决于地层和裂缝属性,并受 泵压和泵速的影响。第二点是检波器 几何排列在给定弹性参数(影响信号 传播)下是否合适。这由检测能力确 定,而检测能力的设计和可控制程度 相比第一个因素要大。
0.5 ms
0.25 ms
200 m
频谱密度,m/Hz
10 –7 MW = – 0.1
10 –9 MW = –2
10 –11 MW = –4
10 0
10 2
10 4
频率,Hz
^ 频率相关图。频谱密度图(插图)表示弱、一般、强三种微震源的频率成份(分别是Mw = -4,
-2和-0.1)。在频率高于某个被称为拐角频率的点处,频谱密度迅速降低。强地震波的拐角频率 比弱地震波的拐角频率低。而且,高频信号衰减较快,因此震源到检波器的距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 因素。利用NetMod软件能够预测检波器检测给定拐角频率的能力。图中的椭圆表示采样率分别为 0.25 ms、0.5 ms和1 ms检波器的外部极限值。
斯伦贝谢水平井随钻测井地质导向技术介绍

?proVISION 随钻核磁共 振
?sonicVISION 随钻声波
?seismicVISION 随钻地
震
geoVISION 侧向电阻率
? 适用于高导电性泥浆环境 ? 提供包括钻头,环形电极以及3 个方位聚焦纽扣电极的电阻率 ? 高分辨率侧向测井减小了邻层的影响 ? 钻头电阻率提供实时下套管和取心点的选择 ? 三个方位纽扣电极提供三种深度的微电阻率随钻成像,可解决复
10 5/8” Bit Size
9 7/8”-8 ? ” Bit Sizes
6 ? ”-5 3/4” Bit Sizes
26”-17 ? ”Bit Sizes
14 ? ”- 12 ?” Bit Sizes
10 5/8” Bit Size
9 7/8”-8 ?” Bit Sizes
6 ? ”- 5 3/4” Bit Sizes
碳酸岩)评价, 裂缝宽度和渗透性评估Stoneley
?快速横波用于分析岩石机械特性
?随钻测井技术_Scope 系列
?EcoScope 多功能随钻测井
?StethoScope 随钻地层压力测 量
? PeriScope15 随钻方位性地层边界测量
?MicroScope 微电阻率成像
EcoScope – 多功能随钻测井
?钻井优化技术_旋转导向系统
更平滑的轨迹,更规则的井眼,更快的速度
PowerDrive Xtra
第一代旋转导向系统 全程全部旋转 累积进尺超过一千万 英尺
PowerDrive X5
同样原理
提高工具可靠性与 钻井表现,增加近 钻头井斜、伽玛
26”-17 ? ”Bit Sizes
最新随钻声波测井仪器的技术性能

最新随钻声波测井仪器的技术性能近年来,声波测井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随钻测量(MWD)和随钻测井(LWD)中。
随钻声波测井技术为钻井施工和储层评价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和测井解释。
目前,国外三大公司分别推出了最新的随钻声波仪器,它们分别是贝克休斯公司的APX随钻声波测井仪,哈里波顿Sperry Drilling Service公司研制的双模式随钻声波测井仪器(BAT)和斯伦贝谢公司研制的新一代随钻声波仪器sonicVISION。
下面我们对三种仪器的性能分别进行介绍和对比。
1.APX随钻声波测井仪APX随钻声波测井仪由贝克休斯公司INTEQ公司生产,其结构简图见图1。
该仪器声源以最佳频率向井眼周围地层发射声波,声波在沿井壁传播的过程中被接收器检测并接收。
接收器采用了先进的嵌入技术,将接收到的声波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获取地层声波时差(△t),而后将原始声波波形数据和预处理的声波波形数据存储在高速存储器内。
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计算机模型(FEA):该模型是为声学仪器的优化配置而设计,同时具备有助于不同窗口模式的评价和解释。
●全向发射器:与典型的LWD仪器等单向的有线测井仪不同,APX发射器使用一组圆柱形压电晶体,对井眼和周围地层提供3600的覆盖范围,其声源能够在10~18,000Hz频率范围内调频,并可以单极子和偶极子发射。
●全向接收器阵列:6×4接收器阵列,间距228.6mm。
这种全向结构类似于XMAC电缆测井系统,接收器阵列与声源排成一条线,以实现径向多极子声波激发。
●接收器。
该仪器的声源具有优化发射频率功能,其接收器有几个比仪器本身信号低很多的波段,可以显著减少接收器及钻柱连接的干扰。
在关掉发射源的情况下,该仪器测试到的信号主要来自于频率低于5KHz的PDC钻头噪音。
●较大的动力范围。
该仪器具有较大的信号采集动力范围,能够显著提高信号穿越地层的能力,有助于信号的提取。
●四极子波技术。
首次采用四极子波发射技术,同时兼容单极子和偶极子的信号发射和接收。
斯仑贝谢成像测井技术

成像测井技术目录1电成像测井 (2)1.1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1] (2)1.2 阵列感应成像测井技术 (3)1.3方位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 (4)2声波成像测井 (4)2.1超声波成像测井 (5)2.2偶极横波成像测井 (6)3核磁共振成像测井 (6)4成像测井技术的应用 (7)4.1岩性识别 (7)4.2沉积构造识别[4] (10)4.3沉积微相研究[5] (12)4.4裂缝系统的分析 (14)4.5地应力分析[11] (29)5成像测井的发展趋势 (32)参考文献 (33)成像测井技术测井起源于1927年的法国,当时只有测量视电阻率、自然电位、井温等仪器,经过近80年的发展,如今发展成为以电法测井仪、声波测井仪与核磁共振测井仪等系列的测井仪器。
回顾测井技术的发展历程,测井技术经历了从模拟测井到数字测井、数控测井、成像测井的发展历程。
成像测井技术是美国率先推出的具有三维特征的测井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新的测井技术。
它是在井下采用阵列传感器扫描测量或旋转扫描测量,沿井眼纵向、径向大量采集地层信息,利用遥传将采集到的地层信息从井下传到地面,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井壁二维图像或井眼周围某一探测范围内的三维图像。
因此,成像测井图像比以往的曲线表达方式更精确、更直观、更方便。
传统的测井只能获取井下地层井眼周向和径向上单一的信息,它适用于简单的均质地层。
而实际上地层是非均质的,尤其是裂缝性油气层的非均质性最为明显,在地层的周向和径向上的非均质性也非常突出。
这促使人们开始利用非均质和非线性理论来设计测井仪器。
成像测井技术就是在此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能获取井下地层井眼周向方位上和径向上多种丰富的信息,能够在更复杂、更隐蔽的油气藏勘探和开发方面有效的解决一系列问题:薄层、薄互层、裂缝储层、低孔隙低渗透层、复杂岩性储层评价;高含水油田开发中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的确定;固井质量、压裂效果、套管井损坏等工程测井问题以及地层压力、地应力等力学参数的求取等等。
国外斯伦贝谢电缆测井新技术与应用

斯伦贝谢测井技术的主要发展阶段 -适应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需要
1990年以前
1990年-2000年 2000年-2006年
常规三组合
PeX+元素 声、电成像
扫描 Scanner 系列
SonicScanner MR/RtScanner
2006年-2015年
扫描 Scanner系 列+无化学源新
电缆测井新技术与应用
基于传统“三组合”测井的储层测井解释模型
油气 骨架 粘土
水
W体水a积te模r型 骨架(75%-85%) 流体-水/油气(15%-25%)
传统的9条曲线三组合 测井
自然伽玛-自然电位-井径:储 层
油气 密度-中子-声波:孔隙度
电阻率(深/中/浅):饱和
粘土
度
岩性密度/介电/核磁
元素能谱测井的原理和过程– 矿物组份和总有机碳量化
将元素干重曲线处理 解释得到矿物组份、 骨架特征参数和总有 机碳含量(TOC)
最新元素测井仪器 - 岩性扫描测井 LithoScanner
仪器设计的创新与突破 高性能的中子发生器(PNG),其输出中子 速度高达每秒3×108个,是普通中子管的2 倍、化学源的8倍以上 掺铈溴化镧(LaBr3:Ce)大晶体探测器, 精度比锗酸铋(BGO)探测器提高两倍以上, 在不牺牲光谱分辨率条件下处理超过每秒 2,500,000计数的计数率,同时高低温性能 优越 改善了原有元素测量精度和准确度
海相
陆相
海陆过渡相
复杂储层的地层测井解释模型
矿物骨架
孔隙
流体类型
体积模型
骨架(>90%) 流体-水/油气(<10%)
传统的9条曲线三组合测 井
国外随钻测井发展历程

国外随钻测井发展历程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钻井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成为石油勘探与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随钻测井作为一种利用测井工具在钻杆内进行测井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国外石油勘探与开发中。
下面将从技术发展历程的角度,介绍国外随钻测井的发展情况。
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教授Marcel Schlumberger首次提出了随钻测井的概念。
在此之后,美国石油公司Schlumberger公司开始了随钻测井的研究与应用。
1951年,Schlumberger公司成功地在拉丁美洲一口井中使用了自家研制的ΣΔ倾斜度测井仪器进行了随钻测井。
这标志着随钻测井技术进入了实用化阶段。
随钻测井的技术进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测量原理的改进、测井工具的发展和数据处理技术的改进。
在测量原理方面,随钻测井技术的发展主要由电阻率测井向多参数测井的发展过渡。
在电阻率测井中,引入了侧向电阻率测井、十字偶极子测井等新的测量方法。
此外,还发展了自摆翻面射孔测井、核磁共振测井等新的测井原理。
在测井工具的发展方面,随钻测井工具的结构和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随钻测井仪器从原来的大型、笨重、功率不足的情况发展成了体积小、功能强大、功率大的现代化测井工具。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测量工具被开发出来,如新一代的声波测井工具、半导体测井工具、高分辨率测井工具等。
在数据处理技术方面,随钻测井的数据处理和解释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由于随钻测井的数据量大、数据复杂、数据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一些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技术被应用到随钻测井中,如神经网络技术、模糊逻辑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
总结起来,国外随钻测井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测量原理的改进、测井工具的发展和数据处理技术的改进。
随钻测井技术的发展使得石油勘探与开发更加高效、准确,并且为油田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斯伦贝谢公司的IriSphere随钻前视技术

・282・测井技术2019年接箍位置的有效定位测试。
(3)利用其测灵敏度高、抗外界干扰能力强&专感光路为全光纤结构&下测量的恶劣环境(高温、高压)等技术特点,可进一步研制实用化的测井装置。
参考文献:+,赵代弟,张晓明,王宇,等.磁性套管中磁测斜仪误差建模分析+,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15(6):226-230.王伟佳.连续油管光纤测井技术及其在页岩气井中的应用石油钻采工艺,2016,38(2):206-209.+,张敏,赖淑容,廖廷彪.光纤传感技术在石油勘探与生产领域的应用传感器技术,2004,23:108-1116朱桂清,王晓娟.光纤传感技术改善油气井监测测技术,2014,38(3)!251-2566+,伍波,刘永智,张谦述,等.基于光纤光栅法布里一的高线激光器中国激光, 2007,34(3)!350-3536[6,RAO YJ,DENG M,DUAN D W,et al.Micro fab-ry-perotinterBerometersin silicaBibers machined by femtosecond laser[J,.Optics Express,2007,15(21):123-128.[7,MA R,ZHANG W T,WANG Z G,et l Magnetic sensorbased on Terfenol-D material and fiber bragg gratingfabry-perotcavity[J,.ActaPhotonicaSinica,2018,47(3):200-206.[8,杜俊贤.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光纤光栅磁场传感器光通信研究,2015,6:55-57.+,孙吉勇,陈伟民,朱永,等.光源光谱对光纤法布里珀罗应变传感系统的影响光学学报,2002,22(5):596-600.+0,杨淑连,何建廷,魏芹芹,等.强度调制的光纤布拉传感器[J,.工程,2014,22(3):597-601.[11,张旭辉.全光纤光栅F-P腔微弱磁场传感器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7.[2,薛.传感器技术[D,.成都:电子科技大,20016[3,朱厚卿.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应用应用声学, 1998,17(5):3-106[14,LIVINGSTON J D6Magnet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morphous metals[J,6Physica Status Solidi,2010,70(2):591-5966[15,雷小华,陈伟民,章鹏,等.基于三次样条插值的光F-P传感器里变研[J,6子报,2008,37(4):705-7086(修改回稿日期:2018-11-07本文编辑王小宁)斯伦贝谢公司<IriSphere随链?视技术斯伦贝谢公司在海洋技术大会上(OTC)推出了IriSphere随钻前视技术,这项新技术将电磁技术应用于油气井中,监测前方的地层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 据 所 需 的 物 理 记 录, 可 将 声
波信号中识别出来 [1]。
波测井仪设计成一组发射器(声源),
很 多 物 质 都 有 各 自 具 体 的 声 波 用于产生特定形式的压力脉冲。最基
慢度(下表)。例如纵波通过钢材的 本 的 方 式, 也 是 各 种 声 波 测 井 仪 常
慢度是 187 微秒 / 米(57 微秒 / 英尺)。 用 的 类 型 是 单 极 子 声 源。 单 极 子 声
波快。
于快地层这种情况。
声源的测井仪记录的资料中提取。在
临界折射的纵波在井筒中产生的
如果地层的横波慢度大于井筒流 非常需要这些资料的井段通常也无法
头波以地层纵波速度传播 [3]。根据惠 体的纵波慢度(这种情况被称为慢地 获得。
更斯原理,井壁上每一点上的纵波都 层),纵波在到达井筒时仍然会发生折
单极子声源在测量慢地层横波资
偶极子声源也具有定向性,利用
ཀྵհ
࢙հ
ୁ༹հ
ጻհ ཀྵհ
ୁ༹հ
定向接收器阵列和两个互成 90°的声 源,工程师能够得到井筒周围的定向 横波资料。这种交叉偶极测井方法提 供了最大、最小应力方位,径向速度
ڇटጱำᇸ
ڇटጱำᇸ
分布和各向异性横波资料的方向。 上世纪 80 年代引入了将快地层中
使用的单极子声源纵波和横波数据与
Jeff Alford Matt Blyth Ed Tollefsen 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
John Crowe 雪佛龙卡宾达海湾石油有限公司 安哥拉罗安达
Julio Loreto 得克萨斯州Sugar Land
Saeed Mohammed 沙特阿拉伯宰赫兰
随钻声波测井新技术
工程师根据声波测井仪记录的声波资料以更高的安全系数提 高钻井效率,优化完井方式。LWD 声波测井仪是在上世纪 90 年 代中期问世的,能够记录纵波资料,但不能记录所有地层的横波 资料。新型 LWD 声波测井仪能记录以前无法得到的横波资料,工 程师正在利用横波资料优化钻井作业,确定最佳钻进方向,识别 具有更好完井特征的岩层。
Vivian Pistre 日本相模原
Adrian Rodriguez-Herrera 英国Bracknell
《油田新技术》2012 年春季刊 :24 卷,第 1 期。
©2012 斯伦贝谢版权所有。 在编写本文过程中得到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 Raj Malpani 和 Sugar Land 的 Utpal Ganguly 的帮助,谨 表谢意。 Mangrove,Petrel,SonicScope,Variable Density 和 VISAGE 等是斯伦贝谢公司的商标。
纵 波 通 过 零 孔 隙 度 砂 岩 的 慢O度il 约eld为Revie源w产 生 的 是 径 向 压 力 场, 类 似 于 向 SPRING 12
182 微秒 / 米(55.5 微秒 / 英尺So)n,ic S通cope水Fig池. 1水面投一颗石子后产生的波形, 过石灰岩的慢度是 155 微秒 / O米R(SP4G7.132-SN但SC单P 极1 子 声 波 是 三 维 形 态 的。 这 种
井下钻井环境给随钻测井(LWD) 仪器制造了一个非常不利的应用条 件。 一 方 面 钻 头 随 旋 转 钻 杆 研 磨 打 穿岩层,另一方面 BHA(井下钻具 组合)不断强烈碰撞井壁,冲击着敏 感 的 电 子 元 件。 在 这 一 过 程 中, 钻 井泥浆通过钻杆涌进,从钻头流出, 清 扫 井 筒, 并 将 钻 屑 带 到 地 面。 尽 管 LWD 仪器在设计上考虑了如此不
ߒ ෪ჼ ็ࣨჼ ӣሊჼ ᄻჼ ڏ ჸ
187 [57] 182 [55.5] 155 [47.3] 143 [43.5] 200 - 300 [61 - 91] 715 [218] 620 [189]
^ 纵波慢度(Δtc)和横波慢度(Δts)的特征值。
338 [103] 289 [88] 290 [88.4] 236 [72]
4
油田新技术
物理特性。 岩石物理学家已经开发出利用
݀พഗஞ؋
࢙հࢅૃհհ
ຯཚ૧հհ
实时声波数据确定地层属性的方法,
ናޗ
包括孔隙压力、上覆岩层压力梯度、
้क़
岩 性、 岩 石 力 学 属 性 等。 岩 石 物 理
学家还利用声波资料进行天然气检
测、裂缝评价和地震资料校验。
ጻհհ
ౄॾհհ
第一代 LWD 声波测井仪是在上 世纪 90 年代中期投入使用的,这种 仪 器 可 提 供 纵 波 资 料, 也 可 记 录 部 分 地 层 的 横 波 资 料。 工 程 师 根 据 纵 横 波 资 料 计 算 声 波 孔 隙 度, 估 算 孔
利的环境,但 LWD 声波测井仪还需 在这种噪声且震动剧烈的环境中有 效采集井下资料。
随钻采集声波资料颇有难度。然 而服务公司一直致力于开发 LWD 声 波 测 井 仪, 因 为 这 种 仪 器 可 提 供 其 他随钻测井仪器无法提供的信息。通 过记录声波沿多孔介质传播获得的 数据有助于了解储层的地质和地球
数据一样,四极子波数据逐渐收敛到 横波速度 [6]。尽管和偶极子波有些相似, 但四极子波的传播方式不同,且难以 进行概念化描述。四极子波还用另外
݀พഗ.থഗਐ ݀พഗ.থഗਐ
6
油田新技术
ཤ ڇटጱఇ๕
࢙প௬ ࿄Վႚ࢙প௬
০ၠ࿋ᅎ
ޖพఇ๕ ጻհ
০ၠ࿋ᅎ
ມटጱఇ๕
ྖ൸հ1 ྖ൸հ2
຺टጱఇ๕
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波形沿径向扩大, 传播。横波不在流体中传播,只沿充 种因素。井筒流体慢度值各不相同,
以流体纵波慢度的方式传播,直到遇 满流体的多孔介质传播,在岩石基质 从水基泥浆的大约 620 微秒 / 米(189
到井壁,部分能量反射回去,部分能 的粒间传播。如果地层中的横波慢度 微秒 / 英尺)到合成油基泥浆的大约
Pհ
Sհ
ຯཚ૧հ
Pհ
ຯཚ૧հ
慢地层中交叉偶极子声源定向横波数
据 结 合 在 一 起 的 电 缆 声 波 测 井 仪 器。
服务公司一直使用这种类型的测井仪
器,但依靠这些声源的最新电缆测井
仪器比早期的测井仪器在石油应用方 面能够记录更大范围的资料 [5]。
最近在油田应用中引入的第三种
声源产生的是四极子波。在非常低的
隙 压 力, 比 对 井 下 记 录 的 基 于 深 度
的资料和地面记录的基于时间的地 震 资 料。 电 缆 声 波 测 井 仪 采 用 了 不 同 的 声 源, 并 且 因 为 它 们 能 够 高 速 处 理 和 传 播 数 据, 其 能 力 是 早 期 同 类 LWD 测井仪无法比拟的。这种能 力包括记录高质量纵波和横波资料, 用来估算松软地层的地质力学属性, 以及确定各向异性地层岩石属性走 向的能力。最近问世的 LWD 声波测 井仪实时提供的地层纵波和横波资 料是早期测井仪无法提供的。
后被测井仪接收器检测到的波至。斯通利波 以 Robert Stoneley 的名字命名,是井壁处固 液界面上产生的面波,用来估算裂缝密度和 渗透率。
2012 年春季刊
5
单极子声源在测井仪周围的井筒 折射进入地层。而纵波既在充满流体
因此能否利用单极子声源测量横
流体中产生纵波,这是测量纵波慢度 的井筒中传播,也在多孔岩石基质中 波慢度取决于井筒流体和地层性质两
量折射到地层(下图)。
小于井筒流体中的纵波慢度(这种情 787 微秒 / 米(240 微秒 / 英尺)。因为
斯涅尔定律定义了折射角和流体 / 况被称为快地层),折射波发生临界折 没有上覆压力的挤压,慢地层在井的 地层声速比之间的关系 [2]。临界折射的 射,并在井筒中产生横波头波。该头 浅层很常见。基于同样的原因,慢地
^ 声波。声波测井仪测量的时间是声波脉冲从发射器到达接收器阵列所用
的时间。声波穿过井筒进入地层传播,然后返回测井仪,在那里由一组接 收器阵列记录随时间变化的声波信号振幅。声波通过岩石传播时,产生不 同形式的波。最先到达的是纵波波至,然后是横波波至。这两种波在油田 应用中最为重要,主要用来计算岩石孔隙度和力学属性。随后到达的声波 包括瑞雷波、泥浆波和斯通利波等。
دխ้क़
دխ้क़
频率下,这些四极子波在地层中传播, 速度和横波波速相当。和偶极子横波
^ 单极子声源发出的声波。单极子声源测井仪产生的能量脉冲穿过地层,然后以纵波头波的方式沿
井筒传播。在硬地层或者说快地层(左上),纵波(即 P 波)产生横波(即 S 波),横波到达时间比 纵波晚一些(左下 )。软地层,即慢地层(右上 )能够维持横波,但总是发生折射,可能无法到达 接收器(右下 )。新型测井仪器使用多个接收器,发射器与接收器距离越远,声波信号到达的时间 越晚。尽管信号振幅随着发射器与接收器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但可以通过时移和叠加处理提高 资料的相干性和信噪比。斯通利波(绿色)比 P 波和 S 波到达时间晚。
能量沿井筒向接收器方向传播。折射 波以地层横波速度传播,并可能被接 层在深水钻井环境中也比较常见。横
后的能量以纵波方式通过地层,因为 收器阵列记录。这种情况下,单极声 波资料对确定井筒强度和慢地层稳定
地层比流体质地硬,传播速度比流体 波测井仪能提供横波速度,但也仅限 性至关重要,但无法从仅采用单极子
࢙հ้܈क़
Δts-!ྲ௱0!DŽྲ௱0ᆈDž
评估地层的地质力学属性。
声波测井基础 声波测井仪记录的时间是声脉
冲 从 发 射 器 发 出, 沿 井 筒 来 回 通 过 泥 浆, 最 后 到 达 测 井 仪 器 上 接 收 器 阵 列 的 时 间。 测 量 到 的 时 间 等 于 声 波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累计时间。
当来自单极子声源的纵波折射进 也无法确定横波速度。这是利用单极 筒(下一页图)。弯曲波是扩散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