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概念习题集锦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习题集

操作系统习题集

第一章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有,两种。

【答案】命令接口,系统调用【解析】按用户界面的观点,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用户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来有效地使用计算机。

一般操作系统提供了两类接口为用户服务,一种是程序一级的接口,即通过一组广义指令(或称系统调用)供用户程序和其他系统程序调用;另一种是作业一级的接口,提供一组控制命令供用户去组织和控制自己的作业。

2.用户程序调用操作系统有关功能的途径是。

【答案】利用系统调用命令【解析】系统调用命令是操作系统专门给编程人员提供的调用操作系统有关功能的途径,一般在汇编语言和C语言中都提供了使用系统调用命令的方法。

编程人员可以在这些语言中利用系统调用命令动态请求和释放系统资源。

3.UNIX系统是①操作系统,DOS系统是②操作系统。

【答案】①分时(或多用户、多任务),②单用户(或单用户、单任务)【解析】 UNIX系统是一个可供多个用户同时操作的会话式的分时操作系统,DOS系统是为个人计算机设计的一个单用户操作系统。

4.现代计算机中,CPU工作方式有目态和管态两种。

目态是指运行①程序,管态是指运行②程序。

执行编译程序时,CPU处于③。

【答案】①用户,②操作系统,③目态【解析】 CPU工作方式分为目态和管态,主要是为了把用户程序和操作系统程序区分开,以利于程序的共享和保护。

5.从资源分配的角度讲,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分为处理机、、和。

操作系统相应的组成部分是、、和。

【答案】处理机、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文件资源;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解析】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分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硬件资源有处理机、内/外存储器及输入/输出设备。

而软件资源指的是程序、数据和相应的文档。

从资源管理的观点,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资源系统的管理系统,它提供了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和信息文件管理的功能。

对每种资源的管理都可从提供资源情况的记录、资源分配策略、资源分配和回收等几个方面来加以讨论。

最新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最新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

最新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最新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1. 操作系统概述1.1 什么是操作系统?答: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桥梁,负责协调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接口。

1.2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界面等。

2. 进程管理2.1 进程是什么?答:进程是指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地址空间和控制信息,它是计算机资源管理的基本单位。

2.2 进程调度算法有哪些?答: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作业优先(SJF)、轮转调度(RR)和优先级调度等。

3. 内存管理3.1 什么是虚拟内存?答:虚拟内存是指操作系统为每个进程提供的抽象的内存空间,它将物理内存和磁盘空间结合起来,使得进程可以访问比物理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

3.2 页面置换算法有哪些?答:常见的页面置换算法有最佳页面置换算法(OPT)、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FIFO)和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置换算法(LRU)等。

4. 文件系统管理4.1 什么是文件系统?答: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用于管理文件的组织方式,它通过目录结构将文件进行存储和访问。

4.2 文件系统的常见组织结构有哪些?答:常见的文件系统组织结构包括单级目录结构、多级目录结构和索引节点结构等。

5. 设备管理5.1 什么是设备管理?答:设备管理是指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进行管理和分配,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5.2 设备驱动程序的作用是什么?答:设备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中的一种软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硬件设备的操作,将操作系统和设备之间的接口进行转换。

6. 用户界面6.1 用户界面的分类有哪些?答:用户界面可以分为命令行界面(CLI)和图形用户界面(GUI)两种。

6.2 常见的命令行界面操作命令有哪些?答:常见的命令行界面操作命令包括目录操作命令、文件操作命令和权限管理命令等。

操作系统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能够为用户提供在计算机系统中对数据信息进行长期、大量存储和访问的操作系统重要功能是A、内存管理B、文件系统管理C、I/O设备管理D.进程管理正确答案:B2、下列体现了原语主要特点的是A、共享性B、并发性C、异步性D、不可分隔性正确答案:D3、正在运行的进程发现定点操作数溢出,此时发生中断,其中断类型属于A、访管中断B、外部中断C、程序中断D、输入循出中断正确答案:C4、计算机系统由A、处理机和内存组成B、处理机、内存和外围设备组成C、程序和数据组成D、硬件和软件组成正确答案:D5、从资源管理的角度看,操作系统的功能是A、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处理器管理、运算器管理B、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处理器管理C、设备管理、处理器管理、运算器管理、内存管理D、运算器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正确答案:B6、下列关于采用线程技术的操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主存空间B、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主存空间C、同一进程的各线程不能共享进程的主存空间D、进程中的线程对进程的整个主存空间只有只读权限正确答案:A7、存放在磁盘上的文件以链接结构组织,假定磁盘的分块大小为每块512字节,而文件的逻辑记录的大小为每个记录250字节。

现有一个文件共有10个逻辑记录,那么采用成组操作时,几个逻辑记录为一组较合适?A、2个B、4个C、3个D、1个正确答案:A8、有m个进程共享同一临界资源,若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一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则信号量的变化范围是A、1至1-mB、1至m-1C、1至mD、1至-m正确答案:A9、使用V原语对信号量作运算之后,A、当S≤0时要唤醒一个等待进程B、当S<0时要唤醒一个等待进程C、当S<0时要唤醒一个就绪进程D、当S≤0 时要唤醒一个就绪进程正确答案:A10、某页式管理系统的逻辑地址采用l6位,其中高6位用于页号,低l0位用于页内地址。

操作系统的概念习题

操作系统的概念习题

关于操作系统的概念习题关于操作系统的概念习题一、选择题〔每空2分〕1.选择题题目部分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是〔1〕。

〔1〕A.管理设备B.提供操作命令C.管理文件D.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接口,管理计算机的资〔2〕是多道程序的根本特征。

〔2〕A.制约性 B.顺序性 C.功能的封闭性 D.运行过程的可再现性在用户程序中要将一个字符送到显示器上显示,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3〕接口。

〔3〕A.系统调用 B.函数 C.原语 D.子程序当计算机提供了管态〔系统态〕和目态〔用户态〕时,〔4〕必须在管态下执行。

〔4〕A.从内存中取数的指令 B.把运算结果送内存的指令C.算术运算指令 D.输入/输出指令在操作系统中,只能在系统态下运行的指令是〔5〕。

〔5〕A.读时钟指令 B.置时钟指令C.取数指令 D.存放器清零指令用户及其应用程序和应用系统是通过〔6〕提供的支持和效劳来使用系统资完成其操作的。

〔6〕A.____鼠标 B.键盘命令 C.系统调用 D.图形用户界面2.选择题练习答案与分析^p题号〔1〕答案 D习题分析^p :此题考的是操作系统的'根本定义,即向上效劳用户,向下管理资。

系统中的资包括软硬件两部分,前面3个选项不全面,只有D这一选项适宜。

题号〔2〕答案 A习题分析^p :此题考的是多道程序的运行环境与单道程序的运行环境之间存在的区别。

多道程序的运行环境比单道要复杂得多,详细表现有:失去了封闭性,程序之间存在互相干扰〔制约性〕,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不再具有静态程序的顺序性和可再现性。

题号〔3〕答案 A习题分析^p :显示器是输出设备,使用方法和其他系统资一样,即用户程序不能直接使用,应通过产生一次系统调用,由操作系统进展驱动。

题号〔4〕答案 D习题分析^p :硬件资不可由用户程序在目态下直接驱动,只能由系统程序在管态进展控制。

题号〔5〕答案 D习题分析^p :目态下运行的是用户程序,而用户程序不可对存放器进展操作,因此只能在系统态由操作系统程序处理。

操作系统复习试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复习试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复习试题及答案操作系统复习试题及答案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1.1 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一种软件,它提供了对计算机系统的抽象,为应用程序提供接口,并协调各个硬件和软件组件之间的工作。

1.2 操作系统的目标是什么?操作系统的目标包括提供资源管理、提供用户接口、实现文件管理、实现进程管理、提供系统安全等方面的功能。

1.3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界面等方面的功能。

2.进程管理2.1 什么是进程?进程是程序的执行实例,是一个具有独立执行流的基本单位。

2.2 进程状态有哪些?进程状态包括就绪状态、运行状态和阻塞状态。

2.3 进程调度算法有哪些?常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进程优先(SJF)、优先级调度、时间片轮转等。

3.内存管理3.1 什么是虚拟内存?虚拟内存是指操作系统将虚拟地质空间映射到物理内存的技术,它可以使得每个进程都能够拥有连续的、私有的地质空间。

3.2 什么是页面置换算法?页面置换算法是在虚拟内存管理中,当物理内存不足时将页面从内存中转移到磁盘上的算法,常见的页面置换算法有最佳置换算法、先进先出(FIFO)置换算法、最近使用(LRU)置换算法等。

4.文件管理4.1 什么是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指操作系统中用来管理文件的一整套数据结构和算法。

4.2 文件的组织方式有哪些?文件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和散列文件等。

4.3 文件的操作有哪些?文件的操作包括创建文件、打开文件、关闭文件、读文件、写文件、删除文件等。

5.设备管理5.1 什么是设备驱动程序?设备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硬件设备的软件模块,它通过与硬件设备进行通信来完成各种输入输出操作。

5.2 什么是虚拟设备?虚拟设备是指通过软件模拟的设备,它可以被操作系统用来管理和控制。

5.3 外部设备中断的处理过程是什么样的?外部设备中断的处理过程包括中断请求、中断处理、中断返回等步骤。

操作系统概念习题集锦

操作系统概念习题集锦

操作系统概念习题集锦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操作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就像是一个大管家,管理着计算机的各种资源,确保各个程序能够和谐、高效地运行。

为了更好地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些相关的习题。

一、进程管理进程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思考一下这样一个问题:假设有两个进程 P1 和 P2,P1 的执行时间为 5 个单位,P2 的执行时间为3 个单位,它们同时到达系统。

在先来先服务(FCFS)的调度算法下,平均等待时间是多少?首先,按照先来先服务的原则,P1 先执行,P2 等待 5 个单位时间后执行。

P1 的等待时间为 0,P2 的等待时间为 5。

那么总等待时间就是0 +5 =5 个单位时间。

平均等待时间就是总等待时间除以进程数,即 5 / 2 = 25 个单位时间。

再来看一个关于进程同步的问题。

有一个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生产者负责生产产品并放入缓冲区,消费者从缓冲区取出产品消费。

使用信号量来实现进程同步,如何保证生产者不会在缓冲区已满时继续生产,消费者不会在缓冲区为空时继续消费?我们可以设置两个信号量,一个表示缓冲区中的空位数,初始值为缓冲区的大小;另一个表示缓冲区中的产品数量,初始值为 0。

生产者在生产之前,先判断空位数是否大于 0,如果是,则生产并减少空位数,增加产品数量;否则等待。

消费者在消费之前,先判断产品数量是否大于 0,如果是,则消费并减少产品数量,增加空位数;否则等待。

二、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核心任务之一。

想象一下,如果系统采用分页存储管理方式,页面大小为 4KB,逻辑地址为 32 位,那么逻辑地址空间最大为多少?因为页面大小为 4KB,即 2^12 字节,所以页内偏移量需要 12 位。

逻辑地址为 32 位,那么页号就占用 32 12 = 20 位。

所以逻辑地址空间最大为 2^20 × 4KB = 4GB。

接下来考虑一个内存分配的问题。

有三种内存分配算法: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

操作系统概述习题与答案

操作系统概述习题与答案

1.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位于( C )之间。

A、CPU和用户B、CPU和主存C、计算机硬件和用户D、计算机硬件和软件2.下列选择中,( D )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A、管理计算机裸机B、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C、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3.所谓( B )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内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器的时间和I/O设备等其他资源。

A、多重处理B、多道程序设计C、实时处理D、共行执行4.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计算机系统中,CPU( C )。

A、只能被一个进程占用B、可以被多个进程同时占用C、可以被多个进程交替占用D、可以被操作系统和另一个进程同时占用5.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批处理作业必须具有作业控制信息,以便进行作业调度B、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功能C、从响应时间的角度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一样D、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就可以独占计算机的资源6.实时操作系统必须在( C )内处理完来自外部的事件。

A、响应时间B、周转时间C、规定时间D、调度时间7.( B )不是设计实时操作系统主要追求的目标。

A、安全可靠B、资源利用率C、及时响应D、快速处理8.在操作系统中,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 C )发生。

A、在同一时刻B、一定在不同时刻C、某一时间间隔内D、依次在不同时间间隔内9.在一个分时系统中,为使多个进程能够及时与系统交互,最关键的问题是在短时间内使所有就绪进程都能运行。

当就绪进程数为100时,为保证响应时间不超过2s,此时的时间片最大应为( B )。

A、10msB、20msC、50msD、100ms10.操作系统的4大功能是(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11.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12.如果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可同时供多个用户使用,系统响应比较及时,则该操作系统属于(分时系统)类型;13.某分时系统中预计有50个用户同时上机,为使每个用户能在2s内得到响应,时间片最大限度为(40ms)。

操作系统(术语+习题)

操作系统(术语+习题)

语句不能并发执行,因为:请分别求出下列算法各作业的执行顺序,以及平均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

FCFS,SJF,HRN,SRT 算法。

SJF:HRN:SRT:SRT 与SJF 同样【答】(a)设6 个同步信号量f1、f2、f3、f4、f5、f6 分别表示进程S1、S2 S5、S6是否执行完成,其初值均为0。

这7 个进程的同步描述如下:主程序如下:semaphore fl=f2=f3=f4=f5=f6=0;5.13 在生产者一消费者问题中,如果将两个P 操作即P(full)和P(mutex)互换位置;或者是将V(full)和V(mutex)互换位置,结果会如何?【答】 a.容易造成死锁。

b.从逻辑上来说应该是一样的。

5.19 进程之间有哪些基本的通信方式?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适用于哪些场合?【答】进程通信根据交换信息量的多少分为高级通信和低级通信。

低级通信一般只传送一个或几个字节的信息,以达到控制进程执行速度的作用(如PV 操作);高级通信则要传送大量数据,目的不是为了控制进程的执行速度,而是为了交换信息。

高级进程通信方式有很多种,大致可归并为三类:共享存储器、管道文件和消息传递。

共享存储器:在内存种分配一片空间作为共享存储区。

需要进行通信的进程把它附加到自己的地址空间中,不需要时则把它取消。

管道文件:它是连接两个命令的一个打开文件。

一个命令向该文件中写入数据,为写者;另一个命令从该文件中读出数据,为读者。

消息传递:它以消息为单位在进程间进行数据交换。

习题 66.3 在一个死锁中,只包含一个进程是否可能?【答】不可能。

中的资源分配图,并利用死锁定理给出结论。

6.6 有R1(2个)、R2(1个)两类资源和两个进程P1、P2,两个进程均以:申请R1→申请R2→申请R1→释放R1→释放R2→释放R1的顺序使用资源,求可能达到的死锁点,并画出此时的资源分配图。

【答】当两个进程都执行完第 1 步后,无论哪个进程执行完第 2 步,以后,这两个进程再申请资源时就会死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论小结1.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操作系统是硬件之上的第一层软件,是支撑其他所有软件运行的基础。

2.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在内存中同时存放多道程序,这些程序在管理程序的控制下交替运行,共享处理机及系统中的其他资源。

在单处理机系统中多道程序运行的特点是:·多道: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多道相互独立的程序。

·宏观上并行:同时进入系统的多道程序都处于运行过程中,即它们先后开始了各自的运行,但都未运行完毕。

·微观上串行:内存中的多道程序轮流占有CPU,交替执行。

3.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的集合。

4.操作系统有三种基本类型,即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及实时操作系统。

·批处理操作系统能对一批作业自动进行处理,在批处理系统中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就形成了多道批处理系统。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特征是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成批处理及多道程序运行。

·在分时操作系统中,处理机的运行时间被分成很短的时间片,系统按时间片轮流把处理机分配给各联机作业使用,若某个作业在分配给它的时间片内不能完成其计算,则该作业暂时停止运行,把处理机让给另一个作业使用,等待下一轮时再继续其运行。

分时系统的特征是同时性、交互性、独立性和及时性。

·实时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设备和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工作。

实时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响应及时和可靠性高。

5.操作系统的特征是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及不确定性。

·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共享是指系统中的资源供多个用户共同使用。

·虚拟是指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实体。

·不确定性是指系统中各种事件发生的时间及顺序是不可预测的。

6.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

处理机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及调度。

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及内存扩充。

设备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设备分配、设备驱动及设备独立性。

文件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操作管理及文件保护。

7.操作系统提供两种类型的用户接口:命令接口提供一组操作命令供用户直接或间接控制作业的运行;程序接口提供一组系统调用供用户在程序中请求操作系统服务。

习题1(1)什么是操作系统从资源管理的角度看,操作系统应具有哪些功能(2)操作系统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它们各有何特点(3)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特点是什么(4)简述并发与并行的区别。

(5)简述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位置。

(6)操作系统有哪些特征(7)操作系统是随着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出现逐步发展起来的,要保证多道程序的正确运行,在技术上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8)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存在哪几种接口(9)有一台计算机,具有1MB 内存,操作系统占用200KB,每个用户进程各占200KB。

如果用户进程等待I/O 的时间为80%,若增加1MB 内存,则CPU 的利用率提高多少(10)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入运行,且程序A先开始做,程序B后开始运行。

程序A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打印100ms、再计算50ms、打印100ms,结束。

程序B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输入80ms、再计算100ms,结束(假设开始时刻为0)。

试说明:①两道程序运行时,CPU有无空闲等待若有,在哪段时间内等待为什么会等待②程序A、B 有无等待CPU 的情况若有,指出发生等待的时刻。

2 进程描述与控制小结1.一个程序通常由若干个操作组成,这些操作必须按照某种先后次序执行,仅当前一个操作执行完成后才能执行后继操作,这类计算过程就是程序的顺序执行过程。

程序顺序执行时具有如下特征:·顺序性:处理机的操作严格按照程序所规定的顺序执行,当上一个操作完成后下一个操作才能开始。

·封闭性:程序一旦开始运行,其执行结果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可再现性:只要程序执行时的初始条件和执行环境相同,当程序重复执行时,都将获得相同的结果。

2.程序的并发执行是指若干个程序或程序段同时在系统中运行,这些程序或程序段的执行在时间上是重叠的,一个程序或程序段的执行尚未结束,另一个程序或程序段的执行已经开始。

程序并发执行时有如下特征:·间断性:程序在并发执行时具有“执行—暂停执行—执行”这种间断性的活动规律。

·失去封闭性:并发执行的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将由多个程序来改变,致使程序的运行失去封闭性。

·不可再现性:程序并发执行时,由于失去了封闭性,也将导致失去其运行结果的可再现性。

3.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进程具有以下特征:·动态性:进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程序在处理机上的一次执行过程。

·并发性:多个进程实体同时存在于内存中,在一段时间内并发执行。

·独立性:进程是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也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独立单位。

·异步性:系统中的各进程以独立的、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结构性:从结构上看,进程由程序段、数据段和一个进程控制块组成。

4.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属性的数据结构,进程控制块中通常包含进程名、进程当前状态、进程队列指针、程序和数据地址、进程优先级、CPU现场保护区、通信信息、家族关系、资源清单等信息。

5.进程有三种基本状态:·就绪状态:进程已获得除处理机外的所有资源,一旦获得处理机就可以立即执行。

·执行状态:进程获得必要的资源并正在处理机上执行。

·阻塞状态:进程因等待某事件的发生而暂时无法执行下去。

6.进程控制的职责是对系统中的所有进程实施有效的管理。

常见的进程控制原语有进程创建、进程撤消、进程阻塞和进程唤醒。

7.操作系统内核是基于硬件的第一次软件扩充。

现代操作系统中把一些与硬件紧密相关或运行频率较高的模块以及公用的一些基本操作安排在靠近硬件的软件层次中,并使它们常驻内存以提高操作系统的运行效率,通常把这部分软件称为操作系统内核。

操作系统内核的主要功能包括中断、时钟管理、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等。

8.原语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构成的一段程序,用以完成特定功能,这段程序在执行期间不可分割。

9.计算机系统中有两种运行状态:核心态和用户态。

核心态是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执行时机器所处的状态。

用户态是用户程序执行时机器所处的状态。

10.线程是进程内一个相对独立的、可调度的执行单元。

线程自己基本上不拥有资源,只拥有一点在运行时必不可少的资源(如程序计数器、一组寄存器和栈),但它可以与同属一个进程的其他线程共享进程拥有的全部资源。

习题2(1)进程的定义是什么它最少有哪几种状态(2)什么是管态什么是目态(3)试画出下面四条语句的前趋图:S1:a=x+2; S2:b=y+4;S3:c=a+b; S4:d=c+6;(4)试利用Bernstein条件证明解答题3中的语句S1和S2可以并发执行,而语句S3和S4不能并发执行。

(5)进程与线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进程控制块何时产生何时消除它有什么作用(7)已知一个求值公式(A2+3B)/(B+5A),若A,B已赋值,试画出该公式求值过程的前趋图。

(8)试对下列系统任务作出比较:①创建一个进程与创建一个线程;②两个进程间通信与同一进程中两个线程间通信;③同一进程中两个线程的上下文切换与不同进程中两个线程的上下文切换。

(9)在一个分时操作系统中,进程可能出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请把产生每一种变化的具体原因填在表1的相应框中。

、表1 进程状态变化原因变化原因(1)(2)(3)(4)(5)图1 进程状态变化图3 进程同步与通信小结1.进程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有两类:直接制约及间接制约。

进程之间因相互合作而产生的制约关系称为直接制约关系,进程之间因共享资源而产生的相互制约关系称为间接制约关系。

2.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

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

3.对临界资源的访问过程可以分成四个部分:进入区、临界区、退出区及剩余区。

4.访问临界资源的进程必须满足如下条件:·当有若干进程要求进入它们的临界区时,应在有限时间内使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每次至多有一个进程处于临界区内。

·进程在临界区内仅逗留有限的时间。

5.多个相互合作的进程在一些关键点上可能需要互相等待或互相交换信息,这种相互制约关系称为进程同步。

当一个进程正在使用某资源时,其他希望使用该资源的进程必须等待,当该进程用完资源并释放后,才允许其他进程去访问此资源,进程之间的这种相互制约关系为互斥。

6.锁是一个代表资源状态的变量,通常用0表示资源可用,用1表示资源已被占用。

利用锁机制解决互斥问题的方法是:上锁、访问临界资源、开锁。

7.信号量由两个成员构成,其中一个是具有非负初值的整型变量,另一个是初始状态为空的队列。

除信号量的初值外,信号量的值仅能由P、V操作改变。

8.信号量值的含义是:当其大于0时表示系统中当前可用资源的数目;当其小于0时,其绝对值表示系统中因请求该资源而阻塞等待的进程数目。

9.设s为一个信号量,P(s)的主要功能是:先执行s=s-1;若s≥0则进程继续运行;若s<0则阻塞该进程,并将它插入该信号量的等待队列中。

V(s)的主要功能是:先执行s=s+1;若s>0则进程继续执行;若s≤0则从该信号量等待队列中移出第一个进程,使其变为就绪状态并插入就绪队列,然后再返回原进程继续执行。

10.管程定义了一个数据结构和能为并发进程所执行的一组操作,这组操作能同步进程和改变管程中的数据。

管程由局部于管程的共享数据结构说明、对这些数据结构进行操作的一组过程以及对这些数据结构设置初值的语句组成。

11.管程具有以下基本特性:·局部于管程的数据只能被局部于管程内的过程所访问。

·一个进程只有通过调用管程内的过程才能进入管程访问共享数据。

·每次仅允许一个进程在管程内执行某个内部过程。

12.进程通信是指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高级进程通信方式是指进程之间以较高的效率传送大量数据。

13.目前常用的高级进程通信方式有:共享存储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以及管道通信系统。

14.根据消息传递系统实现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直接通信方式:发送进程直接把消息发送给接收进程,并将它挂在接收进程的消息缓冲队列上,接收进程从消息缓冲队列中取得消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