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三方联动应急处理程序及预案

合集下载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1. 引言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并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在现代社会,突发事件的发生已经成为不可预测的常态,因此各个组织和机构都需要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以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减少损失和风险。

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一个组织或机构制定的针对特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

它包括对突发事件的定义、组织架构、应急流程、责任分工、资源准备等内容。

2.1 突发事件定义在制定应急预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突发事件的定义。

突发事件可以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不同类型。

例如,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水等;事故灾难包括火灾、交通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爆发、食品安全事件等。

2.2 组织架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需要明确组织架构,确定各个部门的职责和组织关系。

通常情况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包括指挥部、工作组和支持组等。

•指挥部负责整个应急工作的统一指挥和决策,由高层领导和相关专家组成;•工作组负责具体的工作任务执行,由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和专业人员组成;•支持组负责提供后勤、物资等支持,由专门的职能部门组成。

2.3 应急流程1.接到报警或发现突发事件;2.确认事件情况和程度,评估风险和影响范围;3.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相关人员和资源进行处置;4.实施紧急措施,减少损失和风险;5.分析和评估应急处置效果;6.恢复正常运营,进行事故后处理和总结。

2.4 责任分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需要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任务分工,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行动。

例如,指挥部负责指挥和决策,工作组负责具体工作任务的执行,支持组负责提供后勤和物资支持。

2.5 资源准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还需要明确各种资源的准备和调度。

这包括人员、物资、设备和信息等方面的资源。

在事件发生前,组织应该提前准备好各种资源,并建立资源储备库和调度机制,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调动和利用各种资源。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处理流程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处理流程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处理流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处理流程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和指挥人员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理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有效的应急预案处理流程可以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并为灾后恢复和重建提供指导。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处理流程。

一、事件发生阶段1. 接到报警或发现突发事件后,立即通知应急响应小组成员,启动应急预案。

2. 成员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的流通和相关工作的协调。

二、初步处置阶段1. 快速评估现场情况,确定事故性质、规模和影响范围。

2. 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启动相应的处置措施,如疏散人员、封锁现场、扑灭火源等。

3. 成立事故指挥部,明确指挥人员职责和权限,确保指挥系统的正常运作。

三、信息收集和分析阶段1. 建立信息收集和存储系统,收集和整理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包括事件背景、受影响区域和人员情况等。

2. 利用各种手段,如遥感卫星、无人机等,获取现场实时信息,并进行分析研判,提供科学依据供指挥决策。

四、资源调度和支持保障阶段1.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规模,迅速调派相关救援队伍和物资,加强现场救援和灾区支持。

2. 协调各方资源,确保物资的及时供应和装备的运输。

五、现场救援和灾区支持阶段1. 组织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全力救助伤员和被困人员,并处理现场险情和污染源。

2. 开展灾区支持工作,提供救助和饮食保障,提供紧急安置和心理疏导。

六、事件评估阶段1. 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 分析处理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便于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时能更好地应对。

七、恢复重建阶段1. 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和损失,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实施。

2. 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加强对相关措施和修复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处理流程的一个简要描述。

在实际应急处理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具体的处理流程和措施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框架和原则应保持一致。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1. 突发事件识别1.1 事件分类突发事件可分为以下几类:- 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1.2 事件识别- 员工识别:员工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上报给上级。

- 监控系统识别:通过监控系统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 第三方识别:通过第三方报告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核实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突发事件预警2.1 预警级别根据突发事件的影响程度和紧急程度,预警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2.2 预警发布- 当识别到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预警系统。

- 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信息。

- 预警信息包括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应对措施等。

3.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3.1 应急响应启动- 一旦发布预警信息,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 应急响应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对应不同级别的预警。

3.2 应急组织架构- 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

- 设立各个应急小组,如救援小组、医疗小组、通讯小组等。

3.3 应急措施- 救援小组立即行动,进行人员搜救和伤员救治。

- 医疗小组负责伤员救治和疫情防控。

- 通讯小组保证通讯畅通,及时发布应急信息。

- 其他小组根据职责采取相应措施。

3.4 应急资源调配- 立即启动应急资源调配机制,确保救援物资和设备充足。

- 协调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提供支援。

4. 突发事件后期处置4.1 善后处理- 对受灾人员进行救助和心理疏导。

- 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和消毒。

4.2 事故调查- 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查明原因和责任。

- 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3 总结经验教训- 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过程进行总结,提炼经验教训。

- 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5. 培训和演练- 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培训和演练。

- 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6. 保密和信息安全- 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 防止信息泄露和谣言传播。

突发事件三方联动应急处理程序与预案

突发事件三方联动应急处理程序与预案

目录1. 编制依据 (1)1.1现场踏勘资料 (1)1.2国家现行的法令、法规,地区行业颁发的安全、消防、环保、文物等管理规定 (1)1.3施工技术标准及验收规 (1)2.应急预案 (1)2.1围 (2)2.2目的 (2)2.3适用 (2)2.4原则和职责 (2)2.5施工应急组织机构 (2)2.6 应急资源 (4)2.7 现场应急预案 (5)1.编制依据1.1现场踏勘资料1.1.1 施工现场踏勘情况汇报1.1.2 施工现场踏勘录像与照片1.1.3 施工现场人文、自然、社会情况调查报告1.1.4 EPC合同1.1.5 初设文件及相关洽谈记录1.2国家现行的法令、法规,地区行业颁发的安全、消防、环保、文物等管理规定1.2.1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令第279号)1.2.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GB/T50326-2006)1.2.3 《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通过)1.2.4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通过)1.2.5 《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1.2.6 《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起施行)1.2.7 《中华人民国气象法》(2000年1月1日起施行)1.3施工技术标准及验收规1.3.1 《油气管道工程焊接技术规第1部分:线路焊接》QSY GJX 137.1-20121.3.2 《油气管道工程钢质管道防腐层补口补伤技术规》QSY GJX 140-20121.3.3 《油气管道工程安全与环境监理规》QSY GJX 142.1-20121.3.4 《钢质干线管线防腐一般要求》51164-98(哈国标准)1.3.5 《地下构筑物防腐的一般要求》9.602-89(哈国标准)1.3.6 《油气管道工程冷弯管制作技术规》QSY GJX 145-20121.3.7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369-20061.3.8 《油气管道工程无损检测规》QSY GJX 133-20121.3.9 《油气管道工程跨越工程施工技术规》QSY GJX 132-20122.应急预案2.1围制定本预案是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C线工程(中国边境-霍尔果斯段)施工现场出现紧急情况时,能进行控制、协调、管理工作。

应急处理程序及预案

应急处理程序及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我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特制定本程序及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及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在生产经营、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等活动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应急工作。

3. 各部门、各岗位人员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配合应急指挥部开展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突发事件发生时,事发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核实,判断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3. 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 应急指挥部根据应急响应级别,组织相关部门、岗位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5. 事发部门应按照应急指挥部要求,做好现场处置工作,包括现场救援、物资保障、信息报送等。

6. 应急指挥部根据应急处置情况,适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

7. 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组织评估应急处置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措施1. 人员疏散与安置:根据事件性质,组织相关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对受灾群众进行临时安置,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2. 物资保障:根据应急处置需要,调配应急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 通信保障:确保应急指挥部与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通信畅通。

4. 信息报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进展情况,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

5. 法律法规支持:依法依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事件得到妥善处理。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应包括各类突发事件,如火灾、地震、自然灾害等。

3. 演练过程中,各参演部门、岗位人员应严格按照预案要求,落实各项应急措施。

4. 演练结束后,组织评估演练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七、附则1. 本程序及预案由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和相应的处置流程,以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突发事故可能包括但不限于火灾、地震、爆炸、洪水等。

2. 应急预案2.1 突发事故评估在突发事故发生时,需要迅速评估事故的类型、范围和影响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2 人员撤离和疏散根据事故情况,制定合理的人员撤离和疏散计划。

确保员工了解疏散路线、集合点和安全避难处的位置。

2.3 联系急救和救援机构及时联系急救和救援机构,告知事故情况并请求支援。

在等待救援期间,尽力进行其他合理的施救措施。

2.4 信息发布与通知设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及时发布事故相关信息和指导员工的行动,确保信息传递顺畅。

2.5 资源调配和物资供应根据事故需要,调配必要的资源和物资,如灭火器材、医疗器械等,以支持应急处置工作。

3. 突发事故处置流程3.1 突发事故报告任何员工在发现突发事故后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提供准确的事故细节和现场照片。

3.2 警报和紧急通知触发警报系统,通知全体员工及时采取避险措施,并通过紧急通知系统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送警示信息。

3.3 现场安全控制在事故现场设立安全区域,阻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确保现场安全。

3.4 紧急救援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援,并将伤者转送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3.5 事故调查和报告在事故处理完毕后,开展详细的事故调查,并撰写报告,分析事故原因和教训,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应急演练和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检验和强化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5. 保密与修订本文档的内容应保密,只在必要的情况下向特定人员提供。

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修订和更新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以上为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的基本框架,具体实施细节和应急响应措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概述
本文档旨在制定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以保障员工
的安全和减少潜在的风险。

该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并包含了
应急响应、安全评估和恢复等方面的处理措施。

应急响应阶段
1. 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2. 确保员工的安全,帮助他们撤离现场,提供急救等服务。

3. 立即联系相关部门负责人,并协调资源和人员应对突发事故。

安全评估阶段
1. 评估突发事故的性质和影响,并及时通知上级主管和相关部门。

2. 收集并整理事发地点的相关信息,包括现场照片、人员受伤
情况等。

3. 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对现场的安全评估,确定潜在的风险。

恢复阶段
1. 根据安全评估结果,制定恢复方案,并报告给公司领导。

2. 执行恢复方案,包括清理现场、修复损坏设备等。

3. 定期检查和评估恢复效果,确保恢复后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应急培训和演练
1.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包括突发事故预防、应对方法
和急救技能等。

2.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确保员工了解应急预案并能够熟练执行。

通讯和记录
1. 建立有效的通讯机制,确保员工能够及时了解突发事故的情
况和相关指示。

2. 记录突发事故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并定期评估和改进应急预案。

以上为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的概述,具体实施细节和流程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本预案将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突发事故。

应急处置程序及预案

应急处置程序及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我单位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应急处置程序及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1)组长:单位主要负责人(2)副组长:分管领导(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2. 成立应急处置指挥部(1)指挥长:单位主要负责人(2)副指挥长:分管领导(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3. 各部门职责(1)办公室: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统筹协调、信息报送、物资保障等工作。

(2)安全保卫部:负责现场安全保卫、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工作。

(3)人力资源部:负责伤员救治、人员安置、心理疏导等工作。

(4)财务部:负责应急处置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

(5)其他相关部门:根据事件性质,负责相关领域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程序1. 紧急启动(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2)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处置指挥部。

2. 快速响应(1)安全保卫部负责现场安全保卫、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工作。

(2)人力资源部负责伤员救治、人员安置、心理疏导等工作。

(3)其他相关部门根据事件性质,开展相关领域的应急处置工作。

3. 协同处置(1)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2)根据事件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处置方案。

4. 信息发布(1)办公室负责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和公众发布事件信息。

(2)确保信息发布渠道畅通,避免信息传播不准确、不及时。

5. 联合救援(1)与邻近单位、救援机构等开展联合救援行动。

(2)确保救援物资、设备、人员及时到位。

6. 后期处置(1)根据事件性质,开展善后处置工作。

(2)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

五、应急物资及装备1. 通信设备:确保应急处置过程中信息畅通。

2. 救援设备:如救护车、救援器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场踏勘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现行的法令、法规,地区行业颁发的安全、消防、环保、文物等管理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应急预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适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则和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应急组织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急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场应急预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编制依据1.1现场踏勘资料1.1.1 施工现场踏勘情况汇报1.1.2 施工现场踏勘录像与照片1.1.3 施工现场人文、自然、社会情况调查报告1.1.4 EPC合同1.1.5 初设文件及相关洽谈记录1.2国家现行的法令、法规,地区行业颁发的安全、消防、环保、文物等管理规定1.2.1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令第279号)1.2.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1.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通过)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通过)1.2.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起施行)1.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00年1月1日起施行)1.3施工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1.3.1 《油气管道工程焊接技术规范第1部分:线路焊接》QSY GJX1.3.2 《油气管道工程钢质管道防腐层补口补伤技术规》QSY GJX 140-20121.3.3 《油气管道工程安全与环境监理规范》QSY GJX1.3.4 《钢质干线管线防腐一般要求》51164-98(哈国标准)1.3.5 《地下构筑物防腐的一般要求》(哈国标准)1.3.6 《油气管道工程冷弯管制作技术规范》QSY GJX 145-20121.3.7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69-20061.3.8 《油气管道工程无损检测规范》QSY GJX 133-20121.3.9 《油气管道工程跨越工程施工技术规范》QSY GJX 132-20122.应急预案2.1范围制定本预案是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C线工程(中国边境-霍尔果斯段)施工现场出现紧急情况时,能进行控制、协调、管理工作。

当现场发生紧急警报时,本预案便开始运行并同时启动《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C线工程(中国边境-霍尔果斯段)突发事件三方联动应急处理程序及预案》。

2.2目的制定一份计划,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所有应急小组的成员都能知道他们的责任并尽快采取行动。

尽快将紧急情况控制住,采取有效、有序的措施将对人身和财产的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检查事故原因并对事故进行处理,恢复正常生产。

2.3适用适用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C线工程(中国边境-霍尔果斯段)施工现场出现人员伤亡、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

2.4原则和职责2.4.1应急反应计划的原则1)建立一套直观、实用的应急反应活动;2)按“保护生命、环境和财产”优先权排列;3)保护公司财产和保护公司形象。

2.4.2应急反应组织机构的职责1)提供人身救护、撤离、营救和医疗处理系统;2)预防、削减和监测应急反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3)取得与主管部门、相关部门和其它相关方的联系;4)调动项目设备、设施和人力系统;5)调动第三方资源,作为应急支持的安排;6)培训应急反应队伍;7)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

2.5施工应急组织机构2.5.1 施工应急反应领导小组组长:安金平副组长:邢广成组员:万海峰、王艳佳、周吉明负责现场的人员、物资的组织、调配,控制险情的发展;负责时刻向应急指挥中心汇报现场情况,并按照应急中心指挥的指令组织现场应急工作。

2.5.2 现场指挥组长:郭希坤组员:薛有祥、王刚负责现场的人员、物资的组织、调配,控制险情的发展,负责时刻向应急指挥中心汇报现场情况。

2.5.3抢险组组长:张锐组员:李春伟及机组相关人员负责施工中的现场设备与物资的准备、抢救和抢修。

2.5.4警戒组组长:董俊博职责:现场周边的警戒保卫工作,严禁非工作人员擅自进入事发区域。

2.5.5后勤组组长:王威职责:负责现场的后勤服务,保证现场应急人员的后勤供应。

2.5.6医务组组长:姚利莎职责:负责应急过程中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治和处理,对重伤员送医院抢救。

应急反应机构示意图2.6应急资源管道三公司新疆项目部通讯录报警求助:110医疗救护:8791120消防:8791119交通事故:1222.6.1应急设施配置2.6.2药品配置2.7现场应急预案2.7.1高空坠落和物体打击应急预案●当高空坠落或物体打击导致重伤、死亡事故时,伤者及目击者应立即发出急救信息,一边通知项目部医生和应急领导小组,一边应积极救护受伤者。

●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赶赴现场并检查伤员情况,以决定采取何种应急措施。

●当高空坠落或物体打击导致轻伤事故,对轻伤者,应采用项目部现场配备的一些应急药品进行治疗。

●当高空坠落或物体打击导致重伤事故,对重伤人员,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应采取现场的急救措施后,一边立即调出车辆,将伤员送往医院;当现场没有车辆时,应立即拔打急救电话,通知医院抢救,并详细告知出事地点、联系号码、联系人及伤亡有关情况。

●项目经理是现场救护的第一责任人,当事故发生后接到通知时,应立即赶到现场,并做出妥善处理,之后对出事原因做出详细调查,做好记录。

●向业主及相关方通报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伤亡情况及经济损失等。

2.7.2触电应急预案●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应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如果电源的闸刀或插头离触电地点很远,则应迅速用绝缘性良好的电工工具把电线剪断。

或用干燥的木棒、木条等物品迅速将电线拨离触电者;如果现场无任何绝缘物,而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者;则可用包有干燥毛巾或衣服的一只手去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如果触电者在高处,在使其脱离电源时,应在其下方拦安全网,防止发生摔伤、坠落等二次伤害。

●如果触电者的伤害不严重,神志清醒,可让他就地休息一段时间,不要走动,做仔细检查,必要时送医院。

●如果触电者伤害情况严重,无呼吸,应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并调车将其送医院,在转送途中,不得停止抢救工作。

2.7.3火灾应急预案●站内各施工单位之间建立联合应急机制,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

●如果发生火灾,项目经理是现场最高指挥者,各施工班组必须服从指挥,行动协调一致,防止现场混乱。

●发现起火时,首先判明起火的部位和燃烧的物质,组织迅速抢救。

现场人员应根据不同的起火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灭火方法。

●当火势较小时,项目经理应组织班组人员用现场配备的干粉灭火器或用水进行扑救,或用非可燃物拍打灭火。

●根据火势的曼延程度,现场调度应随时打119火警电话向消防队报警。

在消防队没有到达前,现场施工人员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切断电源,撤离周围的易燃、易爆物质等,然后有组织地撤离现场。

2.7.4天然气中毒、氮气窒息应急预案●如果发现员工气体中毒后,应立即终止接触毒物,并送附近医院急救。

●如果毒物是由食道进入,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应紧急组织清洗病人的胃肠道,必要时进行导泻。

●如毒物是由呼吸道或皮肤侵入,应立即将病人撤离中毒现场,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清洗接触毒物部位。

●清除吸入毒气和伤口毒物。

●如果情况危急,现场生产调度应立即委派车辆并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派人送病人去医院,全面检查后进一步治疗。

●施工现场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2.7.5塌方应急预案●当发生塌方事故时,伤者和目击者应立即大声疾呼,施工班长负责通知项目部医生和应急领导小组。

●项目部应急小组立即赶赴受伤现场。

●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检查受伤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救护,同时决定采取何种应急急救措施。

●应急通讯小组副组长用电话、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工具与医院联系,通报伤者情况、出事地点、时间,并让医院做好急救准备。

●由现场生产调度调派急救车辆,并同项目部领导小组派人护送伤员去医院,运送伤员途中要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时刻保持联系,随时报告伤者的病情和具体位置,同时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还要向高一级医院联系,以便在当地医院无法处理时及时转治。

●HSE监督员填写好应急救护报告,由项目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将事故情况上报上级应急办公室。

2.7.6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应急预案●站内施工各施工机组建立联合应急领导小组。

●当发生有毒物质泄漏污染后,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指挥现场人员逃生。

●逃生应由应急抢险员引导,避免造成混乱。

●逃生时要特别注意风向,通过观察周围的红旗、树、草等来判断。

●逃生人员应用现场沾有水的毛巾、棉纱头、碎布等捂住嘴。

●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后,由应急反应领导小组组长负责与新疆项目经理部项目部负责部门联系,切断污染源,以防事态进一步扩大。

●在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挥下,采取相应的控制及挽救措施。

2.7.7设备故障的应急预案●停止故障设备,同时向应急负责人汇报情况。

●关闭总电源,保证抢修过程安全。

●抢修现场检查故障情况,立即做出相应的维修动作,尽量减少多运行的影响。

●再次检查,确保无误情况下才能继续施工。

2.7.8 天然气爆炸应急预案2.7.8.1应急抢险组织机构应急抢险由施工作业单位和管道运行单位共同组成。

2.7.8.2应急抢险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

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常伴随许多重大危险隐患,因此必须在坚持安全第一的条件下进行应急抢险,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和险情的进一步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