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波动对铜市的影响
铜价格倒挂现象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

铜价格倒挂现象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作者:李凯敏许萌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16期摘要:2009年底以来,中国铜冶炼行业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倒挂现象,使得国内铜市场混乱、铜产业发展无序,严重影响了相关行业的经济利益。
通过对形成铜价格倒挂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从供求关系、行业整合、储备体系建立、金融市场避险等几个方面提出应对铜价格倒挂现象的经济学策略。
关键词:铜;价格倒挂;成因分析;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075-03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支柱性原材料的铜材需求旺盛,发展迅猛。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和消费国。
但是,从2009年年底以来,中国铜冶炼行业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价格倒挂现象。
价格倒挂是指铜精矿的进口价格高于加工或精炼后的精炼铜的销售价格而出现的倒挂现象[1]。
由图1和图2可知,通过对2006年以来的铜冶炼行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近几年来铜冶炼行业的总利润和销售收入不断在锐减,而负债却逐年增加。
根据LME(伦敦金属交易所)的综合铜价行情数据显示,国际铜价和国内铜价一般存在近250元的价差。
再根据铜加工行业的成本费用,单从原材料成本来看,不包括运输、物流费和其他费用在内,国内铜产业链中下游企业每进货一吨就得亏损300多元,再加上日益上涨的物流费、加工费等等,铜价倒挂现象非常明显。
由于铜加工费的不断走低,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使得全行业的产品质量严重下降,整个行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一、铜价倒挂的原因分析(一)全球需求增强,国内产能无序扩张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各个国家对铜的需求量和消费量也不断增大。
随着世界铜价的一路走高和国内需求的增加,中国的铜冶炼行业也疯狂地扩张,2000年中国共有铜冶炼企业186家,到2010年底已经达到346家,十年间增长了186%。
而这种扩张主要是中小冶炼厂的大量兴建,这些中小企业生产技术较差,设备较为落后,这使得铜矿的利用率较低,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成本提升,也使得环境保护的压力增大。
浅谈汇率波动与商品期货价格的关系

浅谈汇率波动与商品期货价格的关系近期,期货市场的商品合约价格受到有关汇率预期的影响⽽出现了较⼤幅度的波动,尤其是铜、铝期货价格的振荡更是引⼈关注。
因此有必要分析⼀下汇率变动对⼀国商品价格的具体影响。
我们知道,汇率是外汇市场上⼀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相互交换的⽐率。
⼀国的汇率会因该国的国际收⽀状况、通货膨胀率、利率、经济增长率等的变化⽽波动;反之,汇率波动⼜会影响⼀国的进出⼝、资本流动,并影响⼀国的经济发展。
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分⼯异常发达、各国间经济联系⼗分密切的情况下,汇率的变动对⼀国的国内经济、对外经济以及国际间的经济联系都产⽣着重⼤影响。
上述这种影响最迅速以及最直接的作⽤对象就是商品价格⽔平,尤其是与进出⼝相关的商品价格。
有关汇率波动对进出⼝商品价值的影响,主要涉及汇率波动的价格转移机制问题(EPT,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EPT的基本思想是假定企业只关⼼以本币表⽰的收益,这样,汇率的波动就带来了是由出⼝国还是由进⼝国来承担价格相应调整的问题。
EPT所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汇率变动所引起的进出⼝价格变动。
传统的汇率传递理论是以⼀价定律为基础的,⼀般假定本国是⼀个⼩国,世界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本国只是⼀个价格接受者。
在没有运输成本、关税和其它贸易障碍的情况下,国际套利使商品价的满⾜下述要求:同⼀种商品价格⽤同⼀种货币来表⽰,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价格要相等。
国内货币贬值(升值)将同⽐例地提⾼(降低)进⼝商品的价格(⽤国内货币表⽰)。
同样,从出⼝价格看,如果⼀价定律成⽴,国内货币贬值(升值)将同⽐例地降低(提⾼)出⼝商品的价格(⽤国外货币表⽰)。
因此,如果⼀价定律成⽴,则汇率变动会引起进出⼝价格同⽐例变动,在这种情况下,汇率传递是完全的,汇率传递系数等于1。
20世纪70年代浮动汇率制度确⽴以来,汇率变动⼤起⼤落,对于这种汇率的剧烈波动对进出⼝价格的影响,许多经济学家进⾏了实证分析。
电解铜交易知识点总结

电解铜交易知识点总结电解铜是指通过电解工艺从铜矿石或者其他含铜原料中提取出铜的纯铜产品。
电解铜是工业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广泛用于电气、建筑、轻工业、汽车制造等领域。
在全球范围内,电解铜交易市场规模庞大,交易活跃度高,所以对于了解电解铜交易的知识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电解铜交易的市场特点1. 供需关系电解铜是全球范围内供不应求的商品,主要原因是铜资源的稀缺性和广泛性需求。
中国、美国、智利等国家是电解铜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国,所以全球电解铜市场的供需关系直接影响着电解铜的价格走势。
2. 价格波动由于电解铜市场实时供需情况的变化,加之国际政治、经济的不稳定性,电解铜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投资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和应变能力。
3. 交易方式电解铜交易主要通过交易所、期货市场、现货市场等方式进行。
其中,交易所的电解铜合约是市场上最常见的交易品种,其价格里程碑性质强,受到市场关注度较高。
4. 风险管理电解铜交易市场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主要包括价格波动风险、产地风险、政治风险等。
投资者在进行电解铜交易时,需要在确保收益的预期下,防范风险,降低损失。
三、电解铜交易的主要参与者1. 电解铜生产商电解铜生产商是电解铜市场的主要供应方,其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直接关系着市场的供给能力和价格走势。
2. 电解铜贸易商电解铜贸易商是市场上的重要中介,他们在各个电解铜生产商和终端用户之间进行买卖,其交易行为影响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
3. 电解铜投资者电解铜投资者是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他们通过交易电解铜期货、现货等方式获取预期收益,也承担了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监管机构是市场的监管主体,他们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监督市场交易活动,保障市场的公平、透明和稳定。
四、电解铜交易的交易方式1. 期货交易电解铜期货是指投资者以一定的保证金开仓交易,以追求预期的价格差额为目的的交易方式。
采取杠杆交易,可以通过期货合约进行空头或多头交易,实现投机或套期保值的目的。
进口铜矿定价公式

进口铜矿定价公式摘要:一、进口铜矿定价公式简介1.进口铜矿的定价方式2.定价公式的主要影响因素二、进口铜矿定价公式详解1.基础价格2.加工费3.溢价和折价4.运输费用5.增值税和关税三、影响进口铜矿定价的因素1.铜矿市场供需关系2.国内外政策变动3.汇率波动4.运输成本四、进口铜矿定价公式在我国的应用1.我国进口铜矿的定价现状2.我国政策对进口铜矿定价的影响3.企业如何应对进口铜矿价格波动五、结论一、进口铜矿定价公式简介进口铜矿定价公式是一种用于确定进口铜矿价格的计算方式。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基础价格、加工费、溢价和折价、运输费用以及增值税和关税等。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铜矿价格波动,降低经营风险。
二、进口铜矿定价公式详解1.基础价格:通常以国际市场铜价作为参考,并结合合同期限、铜矿品质等因素进行调整。
2.加工费:用于支付给铜矿开采企业的费用,一般根据铜矿品质、开采难度等因素确定。
3.溢价和折价:根据合同中约定的条款,对基础价格进行调整。
如合同中规定了溢价条款,则基础价格需相应提高;反之,如规定了折价条款,则基础价格需相应降低。
4.运输费用:指将铜矿从产地运输至我国所产生的费用,包括运输途中的保险、港口费用等。
5.增值税和关税:根据我国政策规定,进口商品需缴纳增值税和关税。
三、影响进口铜矿定价的因素1.铜矿市场供需关系:供求关系直接影响铜矿价格。
当市场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反之,价格上涨。
2.国内外政策变动:国内外政策调整会影响铜矿市场,如税收政策、环保政策等。
3.汇率波动:进口铜矿价格通常以美元为计价单位,汇率波动会影响进口4.运输成本:运输成本的变动会影响进口铜矿的价格。
如油价上涨,运输费用会增加,进而影响铜矿价格。
四、进口铜矿定价公式在我国的应用1.我国进口铜矿的定价现状:目前,我国进口铜矿主要采用进口铜矿定价公式进行定价。
2.我国政策对进口铜矿定价的影响:我国政策调整会影响进口铜矿的定价。
美元走向及其对国际铜价的影响

二、美国货币政策及利差
美联储基准利率变动情况
美国: 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8 8
7
7
6
6
5
5
4
4
3
3
2
2
1
1
0
90-12-31
92-12-31
94-12-31
96-12-31
98-12-31
00-12-31
02-12-31
04-12-31
06-12-31
0 08-12-31
数据来源: Wnd资讯 i
63-12
68-12
73-12
78-12
83-12
88-12
93-12
98-12
03-12
08-12
数据来源: Wnd资讯 i
美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变动情况
美国: CPI : 季调: 当月同比 14 12 10 8 6 4 2 0 -2 14 12 10 8 6 4 2 0 -2
48-12
53-12
欧央行基准利率变动情况
欧元区: 基准利率
4. 5
4. 5
4. 0
4. 0
3. 5
3. 5
3. 0
3. 0
2. 5
2. 5
2. 0
2. 0
1. 5
1. 5
1. 0 98-12-31 99-12-31 00-12-31 01-12-31 02-12-31 03-12-31 04-12-31 05-12-31 06-12-31 07-12-31 08-12-31 09-12-31 10-12-31
-100000
-100000
-200000
-200000
进口铜矿定价公式

进口铜矿定价公式一、进口铜矿概述进口铜矿是指我国企业从国外采购铜矿石,用于国内铜产业链的生产和发展。
铜矿石是铜产业链的起点,其价格直接影响到我国铜产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铜产业的迅速发展,进口铜矿的需求逐年增加。
二、进口铜矿定价公式原理1.离岸价(FOB):指卖方在出口国装运港完成装运货物后,将货物交由买方指定的运输工具承运的价格。
离岸价通常包括货物本身的价款、包装费、运费等。
2.到岸价(CIF):指卖方负责将货物运送到买方指定的目的港,并承担货物抵达目的港前的全部费用和风险。
到岸价通常包括离岸价、国际运费、保险费等。
3.关税和增值税:根据我国海关关税政策和增值税政策,对进口铜矿征收相应的关税和增值税。
4.汇率波动:进口铜矿的价格还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汇率波动直接关系到进口铜矿的成本。
5.市场供需关系:全球铜矿市场的供需关系也是影响进口铜矿价格的重要因素。
当市场需求大于供应时,进口铜矿价格会上涨;反之,价格会下跌。
三、影响进口铜矿价格的因素1.铜矿产量:全球铜矿产量的增减直接影响到市场供应,从而影响进口铜矿的价格。
2.铜矿品质:铜矿的品质(如铜含量、杂质含量等)是决定铜矿价格的重要因素。
高品质的铜矿石价格较高。
3.运输成本:运输成本的高低会影响到进口铜矿的价格。
运输距离、运输方式和运输效率等因素都会影响运输成本。
4.政策因素:各国政府对铜矿产业的政策导向和政策调整,如矿产资源开发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也会对进口铜矿价格产生影响。
四、我国铜矿进口现状及展望近年来,我国铜矿进口量持续增长,对全球铜矿市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然而,我国铜矿资源匮乏,进口依赖度较高,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
因此,我国应继续加大国内铜矿资源勘探和开发力度,提高铜矿石自给率,降低对外依赖。
五、应对铜矿价格波动的策略1.建立健全铜矿石储备制度,以应对价格波动对产业链的影响。
2.优化进口结构,多元化进口来源地,降低单一来源风险。
影响铜波动的因素

影响铜波动的因素
1.全球铜供需情况:全球经济、建筑和制造业的需求对铜价格和供需情况有重大影响。
全球大型经济体和工业化国家对铜的需求量和进口量通常是铜价格变化的重要指标。
2.政治、经济和贸易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贸易保护主义、通货膨胀和政治不稳定都会影响铜的价格波动。
3.生产成本和供应障碍:铜采矿和生产的成本、复杂的采矿和加工技术、产量受到限制的矿脉、政治不稳定、工人罢工等都是影响铜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4.投机情绪和投资者行为:铜矿价格波动也与投机情绪和投资者行为有关。
投资者定期调整其风险和回报预期,这影响铜的供求和价格。
5.交易货币汇率:铜通常是在美元(USD)下进行交易。
因此,美元汇率的变化也可能影响铜的价格,也因此铜的价格被美元价格影响。
影响铜价格波动的因素

影响铜价格变动因素影响铜的价格变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供求关系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当某一商品出现供大于求时,其价格下跌,反之则上扬。
同时价格反过来又会影响供求,即当价格上涨时,供应会增加而需求减少,反之就会出现需求上升而供给减少,因此价格和供求互为影响。
体现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库存。
铜的库存分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
报告库存又称“显性库存”,是指交易所库存,目前世界上比较有影响的进行铜期货交易的有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的COMEX分支和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
三个交易所均定期公布指定仓库库存。
非报告库存,又称“隐性库存”,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商手中持有的库存。
由于这些库存不会定期对外公布,因此难以统计,故一般都以交易所库存来衡量。
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需求量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经济增长时,铜需求增加从而带动铜价上升,经济萧条时,铜需求萎缩从而促使铜价下跌在分析宏观经济时,有两个指标是很重要的,一是经济增长率,或者说是GDP增长率,另一个是工业生产增长率。
三.进出口政策进出口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是通过调整商品的进出口成本从而控制某一商品的进出口量来平衡国内供求状况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铜原料的进口关税2%,出口关税5%。
四.用铜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消费是影响铜价的直接因素,而用铜行业的发展则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例如,20世纪90年代后,发达国家在建筑行业中管道用铜增幅巨大,建筑业成为铜消费最大的行业,从而促进了90年代中期国际铜价的上升,美国的住房开工率也成了影响铜价的因素之一。
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电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铜消费的增长,从而成为支撑铜价的因素之一。
在汽车行业,制造商正在倡导用铝代替铜以降低车重从而减少该行业的用铜量。
此外,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铜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拓宽,铜在医学、生物、超导及环保等领域已开始发挥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率波动对铜市的影响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韩高峰博士
由于LME期铜以美元标价,而SHFE的以人民币为标价,两个同质产品标价币种的差异蕴含了汇率风险。
如果真正实行一揽子挂钩机制,人民币汇率对铜价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中心汇率的调整。
一揽子挂钩下人民币汇率一般绕着中心汇率浮动。
一般情况下,如果实际均衡汇率在某个时点后有很大的变动,那么中心汇率就有可能调整,这会影响到美元的价格。
二是一揽子货币挂钩下人民币对美元的日常浮动。
这两者对铜价的影响通过两条途径。
第一条是通过跨市场的套利,称为直接影响。
LME与SHFE铜价的联动是跨市场套利的结果。
从2003年开始,LME和SHFE铜价(分别以美元和人民币计价)的滚动关联度基本上都在90%以上(见图1)。
如果把SHFE的铜价和LME的铜价换算成同一种货币,两者的关联度会更高。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任何影响美元价格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LME铜价的变化,从而影响SHFE的铜价。
在非固定的汇率制度下,人民币价格的波动或调整会导致LME和SHFE 套利关系的重新调整。
所谓套利关系的重新调整,指的是在LME期铜的美元价格不变的情况下,SHFE的期铜价格根据新的美元和人民币比价关系作出调整。
在SHFE铜价变化后,套利关系立即恢复,所以SHFE铜价对LME铜价的反作用可以不予考虑。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多少比例,SHFE的铜价就下跌多少比例。
我们把套利关系的调整所引起的SHFE铜价的变化称为人民币汇率变化的直接影响。
第二条途径是人民币价格的波动或调整通过影响美元对其他货币的价格,进而影响SHFE铜价,称之为人民币汇率变化的间接影响。
由于SHFE和LME两个市场的相互引导关系,人民币汇率的间接影响会在两个市场相互交叉传递。
由于直接影响很直观,我们下面考虑间接影响。
两个市场交互影响的过程一般用V AR来刻画。
但由于SHFE和LME的时差关系,SHFE 的t时刻要超前于LME的t时刻,所以我们用类似于齐时方程组(Simultaneous Equations)的一组方程来描述这一过程。
以下是根据1999年4月到2005年4月的数据采用单方程GLS 回归的结果:
RLME t = -0.4309RLME t-1 + 0.1419RLME t-2 + 0.5132RSHF t – 0.2924RJPY t-3 – 0.1173RJPY t-4 (1)
RSHF t = -0.1873RSHF t-1- 0.2391RSHF t-2 + 0.448RLME t-1 + 0.2967RLME t-2-
0.1537RJPY t-1 – 0.0831RJPY t-2 – 0.1722RJPY t-4 – 0.1436RJPY t-5 + -0.1631RJPY t-6 (2)
其中,RLME和RSHF分别是是LME和SHFE的日间收益率,RJPY是美元/日元汇率的日
间波动率。
我们假定日元的波动率数据是相互独立,滞后变量控制在10期以内,所得结果
主要由SSE的大小决定。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美元对LME和SHFE的铜价变动均有显著
的解释作用。
美元对两个市场铜价的交互影响过程如下:
假设在t-1期,美元升值一个单位。
根据方程(2),在t0期RSHF下降15.37%。
根据
方程(1),RLME同期下降0. 5132*15.37% = 7.89%。
根据方程(2),在t1期RSHF同时
受t0期RLME和RSHF的影响,也受t-1期美元升值一个单位的影响,下降幅度为8.31% + 0.448*7.89% - 0.1873*15.37% = 8.97%。
而t1期RLME同时受t1期RSHF和t0期RLME的
影响。
根据方程(1),RLME下降幅度为0.5132*8.97% - 0.4309*7.89% = 1.20%。
在t2和t3期,RLME因为直接受到t-1期美元升值一个单位的影响,所以下降幅度变
得较大,分别为28.57%和14.32%。
同理,t3,t4和t5也直接受到t-1期美元升值一个单位的
影响,下降幅度分别为28.7%,24.47%和13.79%。
图2是t-1期美元升值一个单位对RLME
和RSHF的影响示意图。
根据我们的分析,一个单位的美元/日元的汇率变化,对SHFE铜收益率的最大影响为28.7%。
即美元/日元每升值(贬值)1%,对应于SHFE铜价下跌(上升) 0.28%。
那么一个单
位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变动,对美元/日元的汇率影响有多大呢?
在人民币对美元的中心汇率调整之前,一般用人民币NDF的波动来间接估计人民币币
值变化对美元价值的影响。
比如,JP Morgan(2005)估计,每1%的人民币NDF变化,欧
元/美元汇率大致会变化1.25%,美元/日元的汇率大致会变化1.1%。
而人民币币值调整对美
元价值的影响的直接观察,首先来自于2005年5月互联网上有关报道声称“人民日报”上刊登人民币币值要作调整的消息。
尽管报道没有人民币升值的具体幅度,当天各种主要货币都受到此消息的影响。
其中,美元/日元在消息公布后不久下降了0.50%。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人民币汇率调整方案,人民币对美元的中心汇率上升2%。
7月22日美元/日元大幅下跌,日间跌幅达到2.33%。
图3是最近一个月美元/日元的日间波动率示意图。
作为保守的估计,如果以2003年1月以来的次最大波动下限(1.56%)为底线,那么人民币升值导致的7月22日美元/日元跌幅达到0.77%。
如果我们以2005年6月23日的日间波动率(1%)作为除人民币因素外的美元/日元波动率的底线,那么,人民币升值导致的美元/日元跌幅达到1.33%。
由于在2005年6月份以前的相当长时间里,美元受经济衰退、债务、中东战争和油价的影响,一直笼罩在下跌的阴影中。
从2005年6月份开始,美国经济增长的态势较以往明显,加上欧元危机,美元已在短期内止住了跌势。
所以以2005年6月23日的日间波动率(1%)作为除人民币因素外的美元/日元波动率的底线更为可信。
也就是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导致美元/日元的跌幅约有1.33%。
这个数字也比JP Morgan用人民币NDF估计出来的值要保守。
由此,我们得出估计,人民币/美元升值1%,上海铜价受美元跌价的变化,大致会上升0.19%;反之,人民币/美元贬值1%,上海铜价受美元价格上升的变化,大致会下降0.19%。
也就是说,人民币/美元价格变化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大小比为100比19,直接影响远大于间接影响。
对于中国人民银行7月份2%的中心汇率调整,它对SHFE铜价的直接影响是2%,间接影响估计为0.38%。
在7月份汇率调整后,央行公布了一揽子挂钩的主要参考币种,即美元、日元、欧元和韩元。
按照目前人民币对美元围绕中心汇率0.3%的日间波动幅度限制,人民币/美元波动对铜价的直接影响可不予考虑。
但是人民币/日元(或人民币/欧元)允许的日间波幅较大,实际上相当于美元/日元(或欧元)的波动幅度较大,因此要考虑美元波动的影响,这种影响类似于上文的间接影响。
根据上面的分析,一个单位的美元/日元的汇率变化,对SHFE铜收益率的最大影响为28.7%,即美元/日元每升值(贬值)1%,对应于SHFE铜价下跌(上升)0.28%。
根据2003年1月到2005年6月间的数据分析,美元对日元的日间最大波动为2.21%,对铜价的间接影响为0.62%。
这个波幅远远在3%的涨跌停板之内。
因此,在目前的汇率机制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铜价的日间影响很有限。
由于实行一揽
子挂钩可能涉及中心汇率调整,而中心汇率的调整一般是在实际汇率与它的均衡汇率偏差较大的情况下实施,因此,中心汇率调整对铜市的直接影响(由于套利关系)要比它通过影响美元价格进而影响铜市的间接影响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