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常用消毒方法(终审稿)

合集下载

家庭消毒总结

家庭消毒总结

家庭消毒总结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家庭消毒变得至关重要。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消毒不仅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还可以保持家居环境的清洁和舒适。

本文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家庭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您在家中创建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常见的家庭消毒方法1. 手部消毒保持双手的清洁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基本措施之一。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手部消毒:•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和清水洗手,持续揉搓20秒以上,确保清洁彻底。

•使用酒精洗手液进行消毒,将少量酒精涂抹在双手上并搓揉至干燥。

•在没有水和肥皂或酒精洗手液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消毒湿巾擦拭双手。

2. 家具和表面消毒家具和表面可能是细菌和病毒滋生的场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家具和表面消毒方法:•使用含氯漂白剂或酒精溶液对桌子、凳子、床铺等家具表面进行消毒。

将漂白剂或酒精稀释至适当浓度,使用喷雾瓶喷洒在表面上,待片刻后用湿布擦拭干净。

•对经常触摸的物品如门把手、开关等进行经常消毒。

可以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湿巾或消毒喷雾进行擦拭。

3. 衣物和床上用品消毒衣物和床上用品的消毒可以确保其干净和卫生。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方法:•定期清洗衣物和床上用品,确保彻底消灭细菌和病毒。

根据衣物类型和标签上的说明选择正确的洗涤剂和环境参数,并进行彻底干燥。

•如果可能,可以额外进行高温消毒。

某些物品,如毛绒玩具,可以在高温下进行消毒。

在选择高温消毒方法时,请确保对物品无造成损坏。

4. 食品和厨房用具消毒食品和厨房用具的消毒非常重要,因为食品污染是导致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下是一些方法:•在食品的存储和准备过程中,确保操作台、切菜板、刀具等厨房用具的清洁和消毒。

使用洗涤剂和热水彻底洗涤,并在需要时使用漂白剂消毒。

•定期清洗冰箱和食品储存容器,避免食物交叉污染。

不要在未经消毒的表面上放置生食和熟食。

注意事项在执行家庭消毒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1.读取并遵循消毒产品的使用说明。

家庭消毒措施

家庭消毒措施

家庭消毒措施1. 清洁环境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是家庭消毒的第一步。

定期清洁地板、家具、门窗等区域可以有效去除尘埃和有害细菌,减少病毒和细菌的滋生。

使用带有消毒功能的清洁剂可以更好地杀灭细菌和病毒,确保家庭环境的卫生。

2. 手部卫生手是细菌和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保持手部卫生非常重要。

家庭成员应该经常洗手,特别是在关键时刻,如接触食物前后、上厕所后等。

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至少20秒,彻底清洗所有手部表面。

如果没有肥皂和水,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代替。

3. 定期消毒物品家庭中的一些常用物品容易成为细菌和病毒滋生的场所,比如手机、门把手、遥控器等。

特别是在外出返家后,应该定期清洁和消毒这些物品,以减少潜在的传染风险。

使用含酒精的湿纸巾或消毒喷雾对这些物品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液。

4. 衣物和床上用品清洁衣物和床上用品也是家庭消毒的关键步骤。

定期洗涤被褥、床单、枕套等物品,保持它们的清洁和卫生。

高温洗涤可以更好地杀灭病毒和细菌,所以选择适当的洗涤温度很重要。

不同种类的衣物要分开洗涤,避免交叉感染。

5. 食品安全食品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保证食品的安全也非常重要。

在购买和处理食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新鲜和卫生的食材;- 牢记食品的保存期限,避免食用过期食品;- 充分加热食品,特别是肉类、禽类和海鲜。

6. 面罩和防护用品在特殊时期,如疫情爆发或疾病流行期间,使用面罩和防护用品可以有效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风险。

选择合适类型的口罩,正确佩戴,并且每天更换新的口罩。

此外,常用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和护目镜也要进行常规更换和清洁。

7. 定期通风通风是保持空气新鲜和清洁的重要方式之一。

每天定期开窗通风,可以有效减少细菌和病毒在室内的滋生,同时也保持空气流通,增加室内空气的含氧量。

在家庭消毒过程中,我们要做到科学和合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消毒计划。

这些简单的家庭消毒措施可以保护您和家人的健康,预防疾病的传播。

家中卫生消毒方法

家中卫生消毒方法

家中卫生消毒方法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流行,人们对卫生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除了出门时的防护措施,家中的卫生问题也不可忽视。

特别是在这个秋冬季节,病毒易在家庭中传播,所以卫生消毒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里,我将介绍几种家中卫生消毒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清洁卫生卫生消毒是建立在清洁的基础上的,在做好卫生消毒前,先要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地面、家具、灯具、窗户等表面、家庭用品等都要经常清洁。

特别是在厨房和卫生间这两个生活区域,更应该增加清洁频次,做到及时清理,避免病毒滋生。

二、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一种比较常见也比较有效的家中消毒方法。

紫外线具有杀菌、灭菌的作用,适用于对家中的地面、家具、衣物等进行消毒。

但是要注意紫外线对人体也有一定的伤害,所以在进行紫外线消毒时,人员不要在现场,同时也不能消毒过度,避免损坏家中物品。

三、常用消毒品1.酒精消毒酒精消毒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除菌方法之一,适用于对手把手、门把手、工作台等进行消毒。

但是酒精对肌肤有刺激性,需要注意保护皮肤。

2.84消毒液84消毒液适用范围比较广泛,既能用于针对金属、陶瓷、玻璃、塑料等不同材料的家居用品进行消毒,又能够保持杀菌效果长达数小时。

但是使用时需要按照说明书操作,不要与其他化学品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3.漂白粉漂白粉虽然对绝大多数病毒有杀菌效果,但它也有一定的腐蚀性,容易造成墙纸、地毯、床上用品等的损坏,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四、蒸气消毒蒸气消毒适用于对一些小型家用电器进行清洁消毒,如电饭煲、微波炉、电蒸锅等。

蒸气能够快速高温灭菌,消毒效率很高。

总之,家中卫生消毒工作需要定期进行,选择正确的消毒方法同时也要注意安全。

另外,在卫生消毒工作上,还需要着重加强家人的卫生意识,养成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的好习惯,让整个家庭都能健康安全地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家里杀菌消毒最好的方法

家里杀菌消毒最好的方法

家里杀菌消毒最好的方法
家里进行杀菌消毒的方法有很多,下面给大家分享几种较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1.使用消毒液或消毒喷雾剂:市面上有种类繁多的消毒液和消
毒喷雾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购买。

使用时,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正确稀释或喷洒,确保消毒效果。

2.煮沸消毒: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入沸水中,保持沸腾状态5-10分钟即可。

这种方法适用于玩具、餐具、乳瓶等较小的物品。

3.紫外线消毒:可以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某些物品,如手机、钥匙、钱包等。

将物品放置在紫外线灯下,照射20-30分钟左右,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

4.手洗消毒:经常洗手是最基本的消毒方法,使用肥皂搓揉双
手20秒以上,特别是在接触外界环境后,回家前,饭前做到
洗手消毒的习惯。

5.通风换气:保持家中通风良好,有助于空气流通,减少病菌
在室内的滋生和传播。

希望以上几种方法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杀菌消毒方法,保持家庭的清洁与健康。

家庭消毒常用方法

家庭消毒常用方法

家庭消毒常用方法一、物理消毒法1.1 阳光暴晒阳光可是个天然的消毒剂呢。

像咱们家里的被褥、衣物,要是能经常拿到太阳底下暴晒,那可不得了。

一般来说,晒个几个小时,很多病菌就被杀死了。

这就好比是让这些东西在太阳下接受一场洗礼,那些藏在里面的细菌、螨虫啥的,就像见不得光的小坏蛋,被阳光一照,就无处遁形了。

俗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咱这衣物被褥经过阳光暴晒,就变得干净又健康了。

1.2 煮沸消毒对于一些小件的东西,像碗筷、毛巾之类的,煮沸消毒是个特别好的办法。

把这些东西放到锅里,加水没过它们,然后大火煮开,持续个15 20分钟就行。

这就像给这些小物件洗个滚烫的热水澡,那些病菌啊,在这么高的温度下,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根本活不了。

这煮沸消毒简单又有效,就像老话说的“一力降十会”,高温直接就把病菌拿下了。

二、化学消毒法2.1 酒精消毒酒精大家都不陌生吧。

75%的酒精消毒效果那是杠杠的。

咱可以用它来擦拭手机、门把手这些经常被人触摸的地方。

不过要注意啊,酒精是易燃的,可不能到处乱喷,不然就像在身边放了个小炸弹,很危险的。

使用的时候拿个棉球或者小抹布蘸着酒精,轻轻擦拭,就像给这些东西做个细致的清洁护理,那些病菌就被酒精给“一网打尽”了。

2.2 含氯消毒剂像84消毒液就是含氯消毒剂。

在使用的时候,得按照说明书来稀释。

可以用来拖地、擦桌子。

但是这东西有点“泼辣”,有腐蚀性,不能直接用在衣物上,不然就会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把衣物给毁了。

用它消毒的时候,就像在和病菌进行一场战斗,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就能把病菌打得落花流水。

2.3 过氧乙酸消毒过氧乙酸的消毒能力也很强。

不过这玩意儿气味比较大,而且不太稳定。

在使用的时候,要小心谨慎。

一般用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消毒场景,比如在一些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对家里进行全面消毒。

就像请了个厉害的“杀毒卫士”,虽然有点小脾气,但只要用好了,就能把家里的病菌消灭得干干净净。

三、空气消毒法3.1 通风换气这通风换气啊,是最简单又最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

居家消毒杀菌方法

居家消毒杀菌方法

病毒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一大安全隐患,家居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要面对这些细菌病毒,为了我们自身的身体健康。

我们要定期的对家里进行消毒杀菌,那么居家常用消毒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汇总了十种常用的家居消毒方法,以供大家参考:分享10种居家常用消毒方法:1、空气清洁消毒法室内空气要保持新鲜,必须经常开窗通风换气,特别是春季更应注意。

每次开窗15~30分钟,使空气流通,病菌排出室外;打扫房间湿扫,避免尘土飞扬。

除了物理的通风方法,还可以用空调来净化空气。

在空调里面装一个空气过滤装置,这样,开空调的时候,也可以净化屋里的空气。

如果要求更高的话,还可以装一个空气消毒的装置,更加能保证空气的清洁性。

在出现呼吸道传染病人后,单一的使用空气消毒方法,即使空气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灭,但由于污染表面的微生物没有被杀灭,很快又可污染空气。

这种情况较合理的方法应物体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同时进行,可选用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或熏蒸。

人在时的空气消毒方法,可选用循环风消毒机或静电等空气消毒器进行连续动态消毒处理。

使用这种空气消毒方法时,应结合室内表面的卫生清洁处理或先用消毒剂对污染表面进行消毒,以保证空气消毒效果。

空气消毒注意事项:1.对物品的腐蚀,过氧乙酸、臭氧等消毒剂对物品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使用时浓度不宜过高,喷量不宜过大,必要时,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擦洗。

2.选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最好选用专用气溶胶空气消毒器,常量喷雾器雾粒大,消毒剂在空气中停留时间短,较难达到应有的消毒效果。

3.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需关闭门窗,人员应离开消毒场所,消毒完成后应先打开门窗通风,待消毒剂驱除后方可进入。

4.紫外线灯照射时,不能直接照射暴露皮肤,眼睛不能直视紫外线灯。

以免对皮肤、眼睛造成伤害。

5.个人防护,用过氧乙酸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时,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好口罩、眼镜、手套等。

2、日光消毒法日光中的紫外线具有良好的天然杀菌作用,物品在日光下直接曝晒6小时,不可隔着玻璃窗,才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家庭日常消毒方法

家庭日常消毒方法

家庭日常消毒方法 A家庭中常厨酌消毒方法:适合家庭用的消毒方法通常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

物理消毒法(1)机械消毒法机械消毒法主要有冲洗、过滤、掸尘和抖动等。

这些方法虽不能杀灭病原体,·但可在短期内排除或减少病原体。

例如,戴口罩是过滤的一种形式,是目前在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如SARS的重要又简单的方法之一。

另外,家庭居室内开窗通风亦具有消毒的意义,它可在短时间内交换室内外空气,使室内的有害气体或病菌得到稀释,从而间接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

(2)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一般是将需要消毒的物品如衣服、被褥、书籍等置于太阳下曝晒。

消毒的物品需铺开,经常翻动,让各面都晒到。

通常每次曝晒4~6h,一般病原体就可被阳光杀灭,连晒几天效果更好。

正如明代刘若金《本草述》中所说:“日中曝晒可辟痊毒秽浊之邪,防病灾。

”也可将需要消毒的物品,平铺在距紫外线灯 1.5~2m的台面上照射30min,同样可以达到消毒的效果。

(3)焚烧消毒法凡价值不高而又可燃烧的物品用火焚烧是最彻底的消毒方法,可用于衣物、纸张、垃圾、受污染的杂草及动物尸体等的处理。

病人呕吐物污染的局部地面,可铺上草、锯末等进行焚烧消毒。

在进行焚烧消毒时可加一些引火材料如柴油、酒精、煤油等,同时需备些灭火器材,以防止火灾。

(4)煮沸消毒法煮沸是一种最简单而且有效的消毒法,使用最方便。

将煮不坏的污染物品放人锅内,加水浸没物品,用火烧开后再煮15— 30rain,可杀灭大多数的病原体。

用煮沸的水冲洗瓜果等直接进口的食物也可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

实验证明,绝大多数细菌和病毒可在i00~C的沸水中被杀灭,特别是家庭厨房用具,如碗、筷、抹布等一定要定期煮沸消毒,或用高压锅蒸煮,尤其是有传染病人的家庭。

夏秋季节,对餐具的煮沸消毒持别重要。

夏秋季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与不及时煮沸消毒餐具、厨房抹布、笼布等有密切的关系。

(5)蒸汽消毒法在农村常利用蒸笼做流动蒸汽消毒器,一般可与煮沸消毒法结合使用。

家庭常用的五种消毒方法

家庭常用的五种消毒方法

家庭常用的五种消毒方法作者:孔令文来源:《初中生(一年级)》2009年第06期我们的家里常会滋生各种细菌,如不经常消毒,则容易使人生病。

家庭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五种。

一、机械除菌法机械除菌法是指通过冲洗、刷、擦、抹、扫、通风和过滤等方法把细菌从物体表面除掉或从物体中滤除。

这些方法虽不能杀灭病原体,但可大大降低其数量,减少人感染病菌的机会。

如家庭居室内开窗通风,可减少室内空气中病原体的数量。

可以洗涤的物品,经过最简单的擦拭洗涤,可以大量去除物体表面的病原体。

实践证明,经过认真洗涤,至少可清除物体表面上90%的病原体。

日常生活中,勤用肥皂等洗涤剂和清水洗手,每次1~2分钟,能预防病毒性腹泻、痢疾、伤寒、肝炎和寄生虫病等传染病。

二、高温蒸煮法通过高温杀灭微生物,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消毒方法,也是目前我国普通家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之一。

高温蒸煮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消毒法,最适合家庭使用。

家庭做饭用的压力锅、煮锅、蒸锅都是很好的加热消毒器。

高温蒸煮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变性。

将煮不坏的需要消毒的物品放入锅内,加水浸没,待水烧开后再煮15~30分钟,可杀灭物品上大多数的病原体。

一般碗、筷、匙、盘,纯棉衣服、被褥、毛巾等都可用蒸煮法消毒。

须注意的是,海拔高的地区因气压低,水的沸点低,必须用压力锅消毒。

三、焚烧法焚烧是一种简便彻底的灭菌法。

凡价值不高而又可燃烧的物品均可采用焚烧法消毒。

这种方法通常可用来处理传染病人用过的衣物。

对于受污染的杂草及动物尸体等也应用焚烧的方法处理。

被病人呕吐物污染的局部地面,可铺上草、锯末等进行焚烧消毒。

在进行焚烧消毒时可加一些引火燃料,如柴油、煤油等。

焚烧时要注意防止发生火灾。

四、紫外线照射法紫外线照射消毒法被家庭广泛采用。

最常用的是利用日光照射消毒,这种方法既可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消毒,又可使物品干燥而不利于病原体生存。

将需要消毒的物品,如衣服、被褥等曝晒于阳光之下,能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常用消毒方法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健康教育资料
家庭常用消毒知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家庭的消毒卫生,消毒剂也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由于一些人对消毒剂的性能和危害不甚了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达不到真正的消毒效果,甚至出现个别人误服误用消毒剂而出现意外伤害事例的发生。

因此,开展家用消毒剂的宣传教育十分必要。

一、家庭消毒原则
1、一般情况下,家庭只需要清洁卫生,无须进行消毒;
当家中出现病人时,尤其是传染病病人时,或者外人来访后,才有必要进行消毒。

2、对于一般家庭,在选择消毒方法时应尽量选用物理消毒
的方法,如蒸煮、暴晒。

餐具消毒宜首选煮沸消毒,或者消毒柜。

衣物、被褥主要采用在阳光下曝晒的方法。

室内空气消毒主要采取定期开窗通风。

洗手时,如果没有接触患者,使用普通肥皂和流动水即可。

3、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楼梯扶手、脚垫、水龙头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不要全房大面积喷洒消毒剂。

4、对于洗脸面盆和座便器,只需要对表面适量喷洒消毒,消毒后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否则会腐蚀管网;地漏及下水道,不要专门加消毒剂消毒,因为对地漏或下水道消毒通常起不到消毒防病的目的,还会腐蚀管网,带来后患。

5、不要遗漏重点物品的消毒,如洗碗布,由于使用频繁,经常处于湿润状态,而且接触饭菜等有机物比较多,十分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因此应经常暴晒、煮沸消毒。

6.宠物的窝巢应经常进行消毒。

二、家庭用消毒剂选用原则
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根据消毒剂杀灭微生物的能力,我国把消毒剂分为灭菌剂、高水平消毒剂、中水平消毒剂和低水平消毒剂。

消毒剂杀菌能力越强,相应对人体的危害也越强;一般家庭中没有病人时,也就没有很明显的致病微生物,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剂就可以了,如75%酒精,0.5%碘伏等。

84消毒液为高水平消毒剂,由于浓度相对较低,为家庭常用消毒剂。

2.选择安全的消毒剂。

“安全”至少包括三个含义:对人体健康安全,对消毒对象安全,对环境安全。

绝大多数消毒剂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呼吸道均有程度不同的刺激性和腐蚀性,还可以引起过敏反应,甚至造成急性中毒;有些消毒剂的氧化能力很强,会使金属腐蚀、橡胶老化、织物褪色,购买时应详细阅读说明书,重点了解注意事项的内容,根据需要消毒对象的特性选择消毒剂。

为安全起见,甲醛、戊二醛、漂白粉、漂白粉精、优氯净、过氧乙酸、高浓度的过氧化氢不适宜家用。

3.选择有效的消毒剂。

很多消毒剂不稳定,存放一定时期后,有效成分分解,消毒效果下降,消毒剂都有一定的保质期,使用过期消毒剂不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

三、家用消毒剂使用原则
1.合理配置浓度
消毒剂只有达到一定的浓度才有消毒效果,浓度太低不能消除病原微生物,浓度太高可能对消毒对象产生明显的破坏作用,并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伤害。

消毒剂浓度不是越高越好。

2.严格规定时间
消毒剂只有作用一定的时间才有消毒效果,有的消毒剂杀菌作用快速,有的就较慢,不同的消毒剂和不同的消毒对象可能需要的作用时间是不相同的,要保证消毒有效必须让消毒剂与消毒对象作用一定的时间。

3.确保使用安全
多数消毒剂对人体和物品有一定的危害,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

避免消毒剂直接接触人体,万一不慎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为安全起见,配制消毒剂时应该戴手套戴眼镜,避免小孩在场。

有些消毒剂可能引起金属物品的腐蚀和带色物品的退色,使用时需要特别谨慎,在达到说明书介绍的消毒时间后最好用清水立即清洗干净并擦干。

4.减少影响因素
消毒效果与消毒对象的性质有关,含有有机物的物品可能影响消毒效果。

消毒前应该尽量使消毒对象清洁,对餐饮具、家具消毒时最好先清洁后消毒。

由于消毒物品上的水分可能降低消毒剂的浓度,消毒对象在消毒时应比较干燥。

5.消毒液现配现用
多数消毒剂不稳定,特别是遇水稀释后,更易分解,须现配现用,不可重复使用;重复使用会造成消毒液污染,消毒效果下降。

6.科学实施消毒
不同的消毒剂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效果不同,不同的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也不同。

一般家用消毒剂只是对一些常见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对一些抵抗力较强的微生物可能没有消毒作用。

因此,如果家庭中出现了传染病人,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要求采取消毒措施。

四、家庭用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
绝大多数消毒剂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呼吸道均有程度不同的刺激性和腐蚀性,甚至引起过敏反应,以及造成急性中毒。

如出现瘙痒、红斑、疱疹;眼睛红肿、流泪、流涕、咽痛、呛咳、发憋、气喘、胸闷、呼吸困难、肺充血等;溅到皮肤和眼睛里可引起皮肤和眼睛灼伤,甚至还有消毒剂自行爆炸造成意外伤害。

1.家庭中如有婴幼儿、孕妇、老人等免疫力低下者,或者病人时,慎用消毒剂。

如果没有传染病病人,最好不用消毒剂消毒。

2.正确选用并按照说明使用消毒剂,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严格按照消毒药物使用浓度、使用量及消毒作用时间操作。

3.施药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防护(手套、眼镜等)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原液。

4.凡是用消毒剂浸泡过的东西最后必须要清洗干净,去除残留。

5.家庭中存放的消毒剂要放置在小孩不能接触到的地方,或上锁保存。

6.避免使用酒瓶、饮料瓶盛装消毒剂,以免误用。

放消毒液的瓶子,不要用饮料瓶代替,以免大人或者孩子误饮而中毒。

如果用其他瓶子装,一定要注明“消毒剂”字样。

7.空气消毒一般选用开窗通风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必须使用消毒剂喷雾或紫外线直接照射时,必需在室内无人的状态下进行,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8.使用消毒剂喷雾消毒时,为了保证消毒效果,消毒时要关闭门窗,消毒完成后应打开门窗通风,待气味散尽后家人再进入。

9.在公共场所,如果发觉有浓浓的消毒液气味,特别是婴幼儿、孕妇、老人等免疫力低下者,要马上离开。

10.在进行消毒时,如果皮肤或者身体其它部位对消毒剂过敏,出现过敏症状,应当停用此种消毒剂,并在医师的指导下酌情使用抗过敏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