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2.3汽化和液化同步测试题.docx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2.3汽化与液化同步练习2新版沪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2.3汽化与液化同步练习2新版沪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2.3汽化与液化同步练习2新版沪科版一、夯实基础1.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B.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但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沸腾C.液体沸腾时要吸热,而蒸发时不一定要吸热D.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2.以下事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加在饮料中冰块会逐渐变小B.冰棍周围经常会看到“白气”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D.太阳出来后花草上的露珠不见了3.取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沾有酒精,将它们放在同一环境,则()A.沾有酒精的温度计示数小B.沾有酒精的温度计示数大C.两支温度计的示数一样D.无法确定二、能力提升4.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荣获xx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上个世纪 60 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蒿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药物的药效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时间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5.小明在探究“水加热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信息可得出“水沸腾时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的结论,则从表中提取的能得出该结论的信息是()A.温度随着时间增大而升高B.6~10分钟内,持续加热但温度计示数不变C.在当时环境下水的沸点是98℃D.水的初温是85℃6.居民使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时,用加压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B.生产时,采用降温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C.使用时,液态的石油气要升华成气体D.使用液化气时,液态的石油气发生沸腾现象三、课外拓展7.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打火机如图所示,涉及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请参照下述示例,列举两种.示例:拔动转轮打火,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2).8. 小刚在浴池中洗澡,看到天花板下滴下的水珠.他想:“水蒸气变成水有没有条件,是不是跟温度有关?”他先进行了猜想:水蒸气的液化是否跟遇到冷的物体有关?然后他就进行了以下的实验,给试管里的水加热,用导管把产生的水蒸气喷到冷的玻璃片上,看到有水珠产生,而再把水蒸气喷到加热的玻璃片上时,却没有发现水珠.根据阅读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小刚同学可以得到一个什么结论?(2)该结论在上述研究过程中有什么应用?试举例说明.9.夏天扇扇子,空气的温度并没有降低,为什么人们会感到凉快?四、中考链接10、夏天,晒在阳光下的湿衣服边干了,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 B.液化 C.汽化 D.升华11、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汽化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清晨树叶上的露珠C.灯丝用久了变细 D.路面上的水被太阳晒干12、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参考答案一、夯实基础1、【答案】C2、【答案】D3、【答案】A二、能力提升4、【答案】C【解析】:A、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用微火加热,水的温度仍为100℃,并不能降温,方法不可行.B、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缩短加热沸腾时间,水的温度仍为100℃,并不能降温,方法不可行;C、降低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也会降低,此方法是可行的;D、增加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会升高,此方法是不可行的.故选C.5、【答案】B【解析】A、温度随着时间增大而升高,不能得出水沸腾时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的结论;B、6~10分钟内,持续加热但温度计示数不变,反映了水沸腾时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的特点,能得出此结论;C、在当时环境下水的沸点是98℃,不能得出水沸腾时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的结论;D、水的初温是85℃,不能得出水沸腾时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的结论;故选B.6、【答案】A三、课外拓展7、【答案】:(1)里面的气体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的;(2)拨动的轮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和物理知识知道,打火机涉及的物理知识有:①里面的气体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的;②打火时产生火花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拨动的轮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等等.8、【答案】:(1)热的水蒸气喷到冷的玻璃片上,看到有水珠产生,而再把水蒸气喷到加热的玻璃片上时,却没有发现水珠.说明降温可以使水蒸气液化.(2)人工降雨是干冰升华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摩擦生热熔化,液化成的小水珠和熔化成的水,一起降落形成雨.9、【答案】夏天扇扇子会加快空气的流动,尽管不能降低气温,但是通过加快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汗水的蒸发,蒸发是一个吸热过程即汗水的蒸发会吸收人身体的热量,所以人会觉得凉快.四、中考链接10、【答案】C11、【答案】D12、【答案】C【解析】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水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初三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及答案《汽化和液化》练习题1.选择题:1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酒精中,然后取出,发现短时间内示数下降,这是因为液体在蒸发过程中A.吸热B.放热C.不吸热不放热D.以上说法都不对2如图所示,正确描述水沸腾的是3下列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A.用瓶子装酒精时一定要加盖B.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D.用塑料袋包装蔬菜放入冰箱内4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那些是正确的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C.水沸腾时,汽泡中都充满了水蒸气D.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5烧开水时,从开水壶嘴中冒出的“白气”是A.水蒸气B.小水珠C.热空气D. 以上说法都不对2. 填空题:1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有和方2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______热,但温度保持______,这一温度叫沸点,不同物质的沸点是______的选填“相同”、“不同”.3液体蒸发时温度______,说明它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因此液体蒸发有______作用.要使液体沸腾,须使液体温度达到______点.3.判断题:1蒸发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2液体在任何温度时都能蒸发.《汽化和液化》练习题参考答案:1. 选择题1A2C 3A 4AB2. 填空题 1液;气;蒸发;沸腾 2吸;不变;不同 3降低;致冷;沸3.判断题1× 2√延伸阅读汽化vaporization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相变过程。

蒸发和沸腾是物质汽化的两种形式。

汽化的形式蒸发和沸腾是物质汽化的两种形式。

前者是在液体表面上发生的汽化现象,而后者是当饱和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强时发生在液体体内的汽化现象。

对同一物质,饱和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从微观来看,蒸气是由飞出液面的分子构成的。

给定温度下只有具有相对高动能的液体分子才能挣脱周围分子的引力从液体表面跃出,形成蒸气。

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汽化与液化测试含解析新版沪科版.docx

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汽化与液化测试含解析新版沪科版.docx

12.3汽化与液化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几种液化现象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液化现象不同的是()A. 冰雕展上,冰雕的质量会慢慢减小B. 冬天,人说话冒“白气”C. 早晨,我们有时会看到植物上附有露珠D. 夏天,自来水管“出汗”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 用地膜覆盖农田B.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 用电吹风机吹头发D. 把新鲜的香蕉装入塑料袋3.夏天打开冰箱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 升华B. 汽化 C. 熔化 D. 液化4.如图所示,下列图像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A. B. C.D.5.夏天用电风扇吹,人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A.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产生冷气 B.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空气的温度C.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D.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速人体表面水分的蒸发6.我们烧水,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冒出来.从水到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A. 先熔化后汽化B. 先汽化后升华 C. 先汽化后液化 D. 先液化后汽化7.关于湖面上出现雾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雾气是水蒸气,是湖水蒸发产生的B. 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湖水蒸发出来的C. 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风将湖水吹起形成的8.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A. 冬天雪人变小 B. 露珠的形成C. 水的蒸发D. 冰雪融化9.在烧热的油锅中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的声音,并溅起油来,而在沸水中加入油时不会发生以上现象,其主要原因是()A. 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 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C. 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D. 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10.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 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B.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C.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汽化D. “滴水成冰”的原因﹣﹣凝华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1.妈妈炒菜时,正准备向已预热的锅内倒油,在旁帮忙的张伟同学不小心在锅里滴了几滴水,他看到小水珠落到锅底很快就不见了.小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这个过程是________热的.12.做手术时把氯化烷(沸点:31.1℃)滴到人体内某局部(36℃左右)时,氯化烷会________吸热,使局部“冻结”,起到麻醉作用。

九年级物理全册12.3汽化与液化达标练习(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2.3汽化与液化达标练习(新版)沪科版

《汽化液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物质从态变为态叫做汽化。

物质由态变为态的现象叫液化。

液化的过程是热的过程。

2.蒸发可以在温度下进行,它是只在发生的汽化现象。

蒸发过程是过程(填“吸热”或“放热”)。

沸腾也是一种汽化现象。

它是在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不像蒸发那样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它必须在温度下才会发生。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

3.液体蒸发的快慢与三个因素有关,这三个因素是液体的、以及液面上的空气流通情况。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会发现,水沸腾时烧杯的底部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往上升时体积,到达水面时发出响声,同时气泡里的散发到空气中。

4.洗过的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

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太阳吸收了衣服上的水分 B.衣服上的水不断地蒸发掉C.风带走了衣服上的水分 D.衣服上的水不断地往下滴5.若水面上的气压为标准大气压,则水的沸点为。

水一旦沸腾,即使继续给它加热,插在水中的温度计的示数也不上升。

这一现象说明水是在沸腾的。

大量实验表明,其他液体的沸腾也具有这样的性质。

6.烧饭时,揭开锅盖,锅面上方出现大量的雾气,锅盖上还会往下滴水,这些都是由于锅内的水蒸气遇冷发生而形成的。

7.液体的汽化有两种方式:一是,二是。

使气体液化也有两种方法:一是,二是。

能够使所有的气体发生液化的方法是。

知识的应用8.填写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1)用钢水浇铸工件( ); (2)湿衣服过一段时间后变干了( );(3)水壶放在火炉上,一段时间后水开了( );(4)清晨,上学路上大雾弥漫( );(5)将石油气变为液体装入钢瓶( )。

(提示:第2小题如果填“蒸发”,第3小题如果填“沸腾”就错了。

你知道为什么错吗?正确的应当填什么?请你再看看题目的要求是什么?)9.喝开水时,人们常常是向水面上吹吹气再喝。

对此较为确切的解释是( )A.将冷气吹入水中,使水温降低些 B.促进水的流动,从而使水温降低些C.加快水的蒸发,使水温下降快些 D.吹气时,风会带走水的一些温度,使水温降低10.将一温度计插入一杯在室内放了一段时间的水中,示数是18℃。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12.3汽化与液化(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12.3汽化与液化(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3汽化与液化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1. 在一次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课中,五个实验小组分别报告了它们用温度测得的沸水的温度,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五个小组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B. 只有第组的数据可以接受,其他四组的实验都失败了C. 只有第、组的数据可以接受,其他三组的实验都失败了D. 只要是真实测量的结果,且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过程正确,上述数据均可以接受2. 夏天,当身体出了许多汗以后,坐到电扇下吹,身体感到特别凉快,这是因为A. 电扇扇的风温度低,风吹到人身上感觉到凉爽B. 使人体汗水蒸发加快,因为蒸发要吸热,使人体温度降低C. 使汗水蒸发加快,带走了人体的温度D. 电扇扇的风吹到人身上,吹跑了人体的热量,所以感到凉快3. 坐汽车时,汽车车窗车门关闭情况下经常发现在前挡风玻璃上出现白色的“哈气”,影响汽车司机视线,要想尽快消除这些“哈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冬季,“哈气”出现在挡风玻璃外壁,可以打开暖风消除B. 夏季雨天后,“哈气”出现在挡风玻璃内壁,可以打开冷风消除C. “哈气”的形成要吸收热量D. “哈气”是空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挡风玻璃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4. 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汽化B. 液化C. 熔化D. 凝固5. 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A. 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B. 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C. 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D. 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6. 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中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7. 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①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② 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③ 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①②B. 只有③④C. 只有①②③D. ①②③④均正确。

2019-2020最新九年级物理全册12、3汽化与液化同步练习1新版沪科版word版

2019-2020最新九年级物理全册12、3汽化与液化同步练习1新版沪科版word版
综合训练
9.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冰—凝固 吸热 B.雾生成—液化 放热
C.露产生—汽化 吸热 D.霜形成—升华 放热
10.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
2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依据图乙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温度计。
2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前,同学们就器材的选取进行了讨论,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整理记录如表2,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填序号)
B.只能验证猜想2
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14. 1905年,第一款国产香水“双妹牌”花露水诞生。“花露”初见于宋词“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花上露水和草丛雾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露水压垂了花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花露水主要由酒精、水和食用香精配制而成,喷洒在手臂上,香气弥漫,清凉爽肤。这是因为芳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和酒精吸热的缘故。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22.晓月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3汽化与液化》同步测试【word】无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3汽化与液化》同步测试【word】无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汽化与液化?同步测试【word】无答案汽化与液化一.单项选择1.以下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A.夏季参加饮猜中的冰块变小B.人游泳以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C.冬季结冰的衣服慢慢变干D.水蒸气在严寒的玻璃上形成花纹2.以下做法能够减慢蒸发的是〔〕A.把积水向四周扫开 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处C.把蔬菜装入保鲜袋 D.把粮食晒在阳光下3.以下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积雪融化B.夏季,草叶上形成露水C.暮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季,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课本中想一想做做的小实验--纸锅烧水,把盛有水的纸锅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锅仍不会焚烧,这是因为〔〕A.纸的比热容大于水的比热容,因此纸锅不会焚烧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点C.水烧开后温度保持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D.纸不汲取热量,因此纸锅不会焚烧5.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入被密封在玻璃瓶内的酒精中,丙玻璃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对于它们的示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只有甲温度计的示数与室温同样B.甲的示数为室温,乙、丙的示数同样,并都低于室温C.甲、乙示数同样,都等于室温D.甲、乙、丙示数都同样,都等于室温以下列图,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经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密切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1/7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汽化与液化?同步测试【word】无答案A.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B.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C.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D.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跟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饭桌上的菜肴日趋丰富,吃饭时发现多油的菜汤与少油的菜汤对比不易冷却.这主假如因为〔〕A.油的导热能力比较差B.油层阻挡了热的辐射C.油层和汤里的水易发生热互换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挡了水的蒸发运发动关节扭伤后,立刻给他喷涂一种雾状的东西.那是什么呢?本来那是极易挥发的液态氯乙烷,用它作麻醉剂可使运发动的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掉痛苦感.这是因为氯乙烷拥有较低的〔〕A.熔点B.沸点C.凝结点D.温度9.以下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湖面的冰层变薄B.盛夏,湿衣服很快晾干C.暮秋,草叶上出现露水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10.以下实例中,为了加速蒸发的是〔〕A.利用管道取代水渠输水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D.公共洗手间里的热风干手器二.多项选择以下列图,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那么以下相关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2/7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的“白气〞实质就是水蒸气C.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假定撤去酒精灯后那么水将不会沸腾2.以下举措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A.将衣服晾在朝阳、通风处B.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植树时剪除大批枝叶3.下边对于蒸发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蒸发时一定从外界吸热,假定不可以从外界吸热,自己温度降低B.蒸发现象在-20℃时也能发生C.蒸发是在液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D.蒸发时向外界放热4.如图甲所示,压缩乙醚蒸气,在针管中就能够察看到凉铁板会液化成水,由这两个实验可以得出负气体液化的方式能够是〔〕A.压缩体积B.降低温度C.高升温度D.减吝啬压5.以下实例中,为了加速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把湿衣服凉在通风处C.新鲜的樱桃放在保鲜盒中D.将地上的水用扫帚扫开三.填空3/7春秋雾霾天气,室内瓷砖地面上常会出现一薄水层,俗称“反潮〞.这一薄水层是〔选填“空气中〞或“地面下〞〕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假名称〕成的小水珠附着在地面上产生的.2.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用高压锅煮食品时,锅内气压高于1标准大气压,这时锅内水的沸点将l00℃〔选填“>〞、“<〞或“=〞〕.3.以下列图,凉铁板上出现了大批的小水滴,小水滴是由壶嘴喷出的水蒸气形成的;要在铁板上产生更多的水滴,能够采纳的举措有:.高烧病人用冰袋降温是利用了.被誉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省会--合肥,正在围绕巢湖建设地区性特大城市.酷热的夏季,巢湖湖面的水不停要汲取热量,进而能够降低气温,创造宜居舒坦的生计环境〔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深海潜水器,下潜前停放在母船上,潜水器舱内特别湿热.当潜水器下潜时舱内温度降低,抵达必定深度时,舱内壁开始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舱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填一种物态变化的名称〕.6.高峰上煮鸡蛋煮不熟是因为.7.物态变化是自然界中常有的热现象,如:①初春,河中的冰渐渐融化②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③暮秋,清早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冬季,清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其中是因为液化形成的是〔选填序号〕病人发热时,在体表擦酒精能够降温,在脑门上敷冰袋也能够降温,前者是利用酒精吸热,后者是利用冰吸热.在酒肆有两个用粗管连结的圆柱形容器.以下列图,上边分别写着“蒸馏锅〞和“冷却池〞.将压迫出的酒液放入蒸馏锅内,将上盖密封后,在底部用柴火加热;从冷却池的上方能够看到,池内的水中浸泡着一段螺旋状的管道,管道中的蒸汽发生了〔填物态变假名称〕,冷却池分别接有两个水管和一个出酒管,以下列图.试剖析冷水应当从冷却池的〔填“A〞或“B〞〕口进入.从冷却池出酒口流出的酒液和蒸馏锅内剩下的液体相比,〔填“流出的酒液〞或“剩下的液体〞〕密度大.4/7在做“察看水的沸腾〞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同样规格的实验器械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三组同学都依据自己的实验数据描述了图象〔如图2〕,不计能量损耗,那么三烧杯中的水的质量m abc.由图象还能够判断水面上、m、m的大小关系是方的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四.解答小明研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1〕某时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2〕小明依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依据图丙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是,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那么此实验环境的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不停〔选填“汲取〞或“放出〞〕热量.〔3〕小明看到,从水温抵达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俭讲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5/7用以下列图装置做“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色〞实验.〔1〕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本次实验应采用测温物质为的温度计;测温物质凝结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2〕水沸腾时,烧杯上方会出现大批“白气〞,“白气〞和〔从“冰〞“、霜〞、“露〞、“雪〞自然现象中选填〕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同样的物态变化;〔2〕假定要将烧杯中 100g的水加热升温50℃,那么起码要耗费g酒精,实验中酒精完整焚烧开释的热量有50%被水汲取,水的比热容为×103J/〔kg?℃〕,酒精的热值为×107J/kg.3.在“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色〞实验中,将热水倒入烧杯中后,在水银温度计示数上升过程中,温度计示数显示的是〔填“水银〞或“水〞〕的温度.水加热至沸腾后温度计的示数向来为98℃,那么该地域的大气压〔填“大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汽化过程中水分子间的距离〔填“增大〞或“减小〞〕.假定水银温度计内水银的质量为1g,那么水银温度计每高升1℃,水银汲取的热量为J〔水银的比热容×103J/〔kg?℃〕〕小明“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色〞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当水温上涨到90℃后,小明每隔记录一次温度,而后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从图象中可知水的沸点是℃.停止加热,小明发现水不可以持续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不停.〔2〕联合甲、乙两图,请你对本实验提出一条改进建议:,改进后的利处是:.〔写出一条即可〕6/7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汽化与液化?同步测试【word】无答案7/7。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2.3汽化与液化同步练习1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2.3汽化与液化同步练习1

12.3 汽化与液化基础训练知识点1 汽化1.加油站常年挂着“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标语。

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A.汽化B.液化C.凝华D.升华2.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主要用来探究()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3.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觉。

这说明氯乙烷有较低的()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4.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知识点2 液化5.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缭绕,犹如仙境。

关于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雾是水蒸气 B.雾是山中冒出来的烟C.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6.“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7.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所示,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

产生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液化C.蒸发D.升华8.今年初,许多城市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中的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组成,大量吸入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而雾则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经而形成的;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是因为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了。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综合训练9.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冰—凝固吸热 B.雾生成—液化放热C.露产生—汽化吸热 D.霜形成—升华放热10.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A.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B.熔化和汽化都放热C.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D.熔化吸热,汽化放热11.如图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像,以下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非晶体B.在ab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处于沸腾状态D.从c到d是熔化过程12.下面的图中,正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向上升的图示是()13.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A.只能验证猜想1B.只能验证猜想2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D.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14. 1905年,第一款国产香水“双妹牌”花露水诞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 年九年级物理: 12.3 汽化和液化同步测试题
基础题
1、汽化是指物质从______态转化为 ______态的过程,有______和 ______两种形式.
2、沸腾是发生在液体______和 ______ 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的沸腾需要在______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______ .
3、水沸腾的特点是:______热量、温度 ______.
4、蒸发只发生在液体______.在 ________温度下蒸发都可以发生.影响蒸发快慢的三
个因素:液体 ________的大小、 ________的高低、液体表面________________ .
5、蒸发 ________热量,所以蒸发具有制冷作用.
6、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 ℃
B.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
C.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再升高
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水温达到100 ℃时,水一定会沸腾
B.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C.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
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升高
8、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 D .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9、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10、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主要用来探究()
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
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第 10题
拓展题
1、在高山上用普通的锅无法煮熟食物,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______.
2、小军同学学了“物态变化”一章的知识后,做了如下实验:他把酒精反复涂抹在温
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去扇,他发现温度计的读数变______( 填“大”或“小” ) ,这是因为酒精在 ________时要吸热造成的.
3、图甲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
的实验图,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和时
间关系”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口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第 3 题
B.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100 ℃
C.第 10 min 后,水继续吸热
D.实验时的气压等于标准大气压
4、如图所示,下列图像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第 4 题
5、夏天用电风扇吹,人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产生冷气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空气的温度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D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速人体表面水分的蒸发
6、如图所示,用注射器给沸腾的水打气加压,可以看见,水
________( 填“能”或“不能”) 继续沸腾,这说明:气压增大,水的
__________;生活中的 ________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为人们服务的.
第 6 题
7、在炎热的夏天中午,取两只相同的茶杯,盛入等量热水,将A
杯盖上杯盖, B 杯敞开,如图所示.将它们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桌上,
经过两个小时, ____杯中的水温较低,这是由于这杯水______( 填物态
变化的名称 ) 更快所致.第 7 题
8、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 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
测出的水温将偏 ______( 填“高”或“低” ) .
(2) 图乙是 B 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观察到温
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______℃ .
第 8 题
(3)B 、 C 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
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______℃,当时的大气压 ______( 填“ <”“=”或“ >”)1标准大气压; B、 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不同。

沪科版物理《 12.3 汽化和液化》同步测试题
第二课时《液化》
基础题
1、液化是指物质从______ 态变为 ______态的过程,液化是______的逆过程,液化过程
______热.
2、使气体发生液化的方法:__________ 、__________.
3、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是呼出的________遇到冷空气发生了________现
象而形成的.
4、天气“回潮”时,教室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这一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 .液化C.熔化D.蒸发
5、以下实例中液化方法与其他都不同的是()
A.煤气罐中的液体B.一次性打火机中的液体
C.烧水时锅盖内侧的水滴D.推压活塞,注射器内重新出现液态乙醚
6、寒冷的天气里人们呼出了“白气”,不久又看不见了,这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A.只有液化B.只有汽化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
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第 7 题
A.冰冻的衣服晾干B.春天冰雪消融C.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8、天津“狗不理”包子全国闻名,蒸包子的笼一般都有好多层,通常都是最上层的包
子先熟,对于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上面的包子个头小B.水蒸气上升过程温度变高
C.上面的蒸笼保温效果好D.水蒸气到达最上面蒸笼后会液化放热
9、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冒“白气”;现
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A.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冰棒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冰棒周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拓展
1、你知道,自然界中的云、雨、、露、霜、雪、雹都是小水滴的“杰作”,海洋
上空的水蒸气因________投向了大海的抱,“ 皮”的水滴因 ________使河床干涸. ( 填
物化名称 )
2、近年来,岩气的开与利用越来越受重,岩气是从岩中开采出的天然气,
岩气、冷却,可以 ________( 填物化名称) 成液,此程 ________( 填“吸收”
或“放出” ) 量.
3、林徐被称中国史上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据在一个炎的夏天,洋人
他吃冰淇淋,他看到冰淇淋上方气,以很,就用嘴吹,洋人以此取笑他;在一个
寒冷的冬天,林徐回洋人喝,由于的上覆盖了一油膜,油膜的上方什么也看不到,洋人抬起就喝⋯林徐用自己的智慧捍了中国人的尊.林徐看到的“ 气”是
________( 填物化 ) 象;因油膜的隔,阻碍了的________(填物化),种物
化需要 ______( 填“吸”或“放”) .
4、小明乘公交上学.善于察的他,无盛夏是冬,在装有空机的公交
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表面.( 填“内”或“外”)
5、咱漳州人都有个很好地接待客人的——泡功夫茶。


她从冰箱里拿出茶叶包装盒,就有如一幕,解:
(1) 中小朋友提出的;
第 5
(2)炎夏茶叶从冰箱中取出来后,什么不能上打开茶叶包装盒?
沪科版物理《12.3 汽化和液化》同步测试题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液气蒸发沸腾
2.内部表面特定沸点
3.吸收不变
4.表面任何表面积温度空气流动快慢
5.吸收
6. D 7.B 8.B 9.B10.A
拓展题
1.低
2.小汽化
3. C
4.C
5.D
6.不能沸点升高高压锅
7.B蒸发
8.(1) 高(2)92(3)98<质量
第 2课时液化
基础题
1.气液汽化放
2.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水蒸气液化
4. B
5.C
6.C
7. C
8.D
9.C
拓展题
1.液化汽化
2.液化放出
3.液化蒸发吸
4.外内
5.(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茶叶包装时,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2)马上打开茶叶包装,茶叶是冷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液化在茶叶上,使茶叶受潮,影响茶叶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